CN109823213A -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3213A
CN109823213A CN201910189706.XA CN201910189706A CN109823213A CN 109823213 A CN109823213 A CN 109823213A CN 201910189706 A CN201910189706 A CN 201910189706A CN 109823213 A CN109823213 A CN 10982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ront panel
procapsid
charging pile
l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97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王国良
田占军
肖厚群
庾寅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a Electric (pinghu)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a Electric (pingh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a Electric (pinghu)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Aia Electric (pingh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97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3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3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本发明公开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通过巧妙设置前面板鼻端部,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通过巧妙设置具有多种颜色的LED灯带,分别用于指示典型的工作状态,以便使用者直观、醒目地获知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当前运行情况。

Description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便携式交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112567U,主题名称为新型光伏5kW直充电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外部设置有车箱(2),且所述车箱(2)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车箱(2)的内侧设置有车门(3),且所述车门(3)与所述车箱(2)铰接,所述车体(1)的右端设置有车前挡风盖(5),且所述车前挡风盖(5)与所述车箱(2)卡合固定,所述车前挡风盖(5)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棚(6),且所述遮雨棚(6)与所述车箱(2)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支柱(9),且所述安装支柱(9)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柱(9)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7),且所述安装架(7)与所述安装支柱(9)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架(7)的内侧设置有光伏板(8),且所述光伏板(8)与所述安装架(7)卡合固定,所述车体(1)的底端设置有车轮(4),且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体(1)螺接固定,光伏板(8)的外侧开设有排污槽(10),所述安装架(7)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口(12),所述散热口(1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片(11),且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散热口(12)卡合固定,所述光伏板(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然而,现有的提高随车充电便利性的措施较为有限,仍然难以接近或者拿到内燃机车的加油便利度。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该光伏充电车需要对车体进行较大范围的改装,从而将光伏板稳定、可靠地安装在车体上。然而,无论该种程度的车体改装是否符合现行的车辆管理相关规定,从用车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角度而言,必将较大幅度改变现有的乘车体验,大幅占用车辆内外空间,不利于满足随车充电装置的集约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
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
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鼻端部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的垂直距离沿前面板的铅垂线方向自上而下从极小值单调递增至极大值,再从极大值单调递减至极小值。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LED灯带支撑部,所述LED灯带包括LED灯体、LED灯带电路板和LED灯带接线板,所述LED灯体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接线板用于承托LED灯带电路板并且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面板,所述LED灯体内嵌于位于前面板的带状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带具有4种颜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前壳体电路板,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内嵌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前壳体电路板,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内嵌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头接插件设有接插件本体,其中: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包围形成接插件容纳腔,所述家插件容纳腔用于容纳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充电头组件的充电头插头母座;
沿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周向方向具有偶数个接插件耳部,各个接插件耳部与接插件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上表面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出部,所述接插件凸出部向内凹陷形成接插件凹槽;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外周缘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边,所述接插件凸边位于接插件本体的轴向方向的一侧末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插件耳部设有耳部主体和与耳部主体一体成型的耳部连接体,所述耳部连接体同时与接插件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耳部连接体同时与接插件凸边邻接且一体成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插件耳部的轴向长度为接插件本体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前面板巧妙设置前面板鼻端部,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提升整体的防水性能;通过巧妙设置具有多种颜色的LED灯带,分别用于指示典型的工作状态,以便使用者直观、醒目地获知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当前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充电头接插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充电头接插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充电头接插件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充电头接插件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410-前面板;411-LED灯带支撑部;412-前面板鼻端部;413-前面板凹槽区;414-前面板容纳腔;415-前壳体第一延伸部;416-前壳体第二延伸部;421-LED灯带;4211-LED灯体;4212-LED灯带电路板;4213-LED灯带接线板;431-壳体防水密封圈;432-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3-第二前壳体电路板;500-充电头接插件;501-接插件本体;502-接插件容纳腔;503-接插件耳部;5031-耳部主体;5032-耳部连接体;5033-耳部定位孔;5034-耳部弧状过渡体;504-接插件凸出部;505-接插件凹槽;506-接插件凸边;507-接插件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5,图1示出了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主视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侧视结构,图3示出了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后视结构,图4示出了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一个角度的内部结构,图5示出了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图6示出了充电头接插件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7示出了充电头接插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8示出了充电头接插件的主视结构,图9示出了充电头接插件的后视结构。
优选地,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的前面板)通过壳体防水密封圈431与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后壳体组件(的后面板)相互嵌合(从而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和防水等级),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与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后壳体组件共同向内包围形成供设置LED灯带等器件的容纳空间,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410和LED灯带421,其中:
所述LED灯带421(的前部)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410(的中央);
所述前面板410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412,所述前面板410在前面板鼻端部412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开放的)前面板凹槽区413,所述前面板410在前面板凹槽区413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500的前面板容纳腔414。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鼻端部412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431(我们定义,所述壳体防水密封圈431始终平行于铅垂面)的垂直距离沿前面板410的铅垂线方向自上而下从极小值单调递增至极大值,再从极大值单调递减至极小值。换而言之,所述前面板鼻端部412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431的垂直距离在A点和C点时处于极小值,在B点时处于极大值。上述垂直距离沿前面板410的铅垂线从A点向B点靠拢时单调递增,上述垂直距离沿前面板410的铅垂线从B点向C点靠拢时单调递减。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前面板410设置前面板鼻端部412,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500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换而言之,由于充电头组件不便于完全收纳于封闭空间中。因此,充电头组件在暴露于开放环境的情况下,相较于未凸出的传统前面板,当雨滴落到具有前面板鼻端部412时,雨滴能够沿着前面板鼻端部412的外部曲线(A点、B点、C点)向远离充电头接插件500的方向滑动,尽可能避免雨水滑入前面板凹槽区413,从而提升整体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410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LED灯带支撑部411,所述LED灯带421包括LED灯体4211、LED灯带电路板4212和LED灯带接线板4213,所述LED灯体4211与LED灯带电路板4212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接线板4213用于承托LED灯带电路板4212并且与LED灯带电路板4212电连接,所述LED灯带电路板4212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面板410,所述LED灯体4211(完整地)内嵌于位于前面板410的带状凹槽(使得LED灯体4211的外表面与前面板410的外表面齐平而不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带421用于指示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带421优选具有4种颜色,分别用于指示4种典型的工作状态,以便使用者直观、醒目地获知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当前运行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2,所述前面板410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一延伸部415,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2内嵌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4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2具体实施为刷卡器电路板,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2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4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432的型号优选采用ZLG600A-T2。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前壳体电路板433,所述前面板410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二延伸部416,,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433内嵌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416。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433具体实施为天线电路板,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432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416。
进一步地,所述前面板410的外表面进一步通过喷涂/一体成型/蚀刻等手段设有企业Logo、产品型号、宣传标语等标示。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接插件500设有接插件本体501,其中:
所述接插件本体501的内表面向内包围形成接插件容纳腔502,所述家插件容纳腔502用于容纳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充电头组件的充电头插头母座;
沿所述接插件本体501的周向方向具有偶数个接插件耳部503,各个接插件耳部503与接插件本体501一体成型;
所述接插件本体501的上表面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出部504,所述接插件凸出部504向内凹陷形成接插件凹槽505;
所述接插件本体501的外周缘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边506,所述接插件凸边506位于接插件本体501的轴向方向的一侧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件耳部503设有耳部主体5031和与耳部主体5031一体成型的耳部连接体5032,所述耳部连接体5032同时与接插件本体501一体成型。换而言之,所述耳部主体5031通过耳部连接体5032无缝弧状过渡至接插件本体501,进一步提高充电头接插件500的集成化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连接体5032同时与接插件凸边504邻接且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件耳部503的轴向长度优选为接插件本体501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主体5031的横截面优选呈圆形,所述耳部连接体5032呈片状,所述耳部主体5031的直径(远)大于耳部连接体5032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主体5031与接插件凸边506的接合处具有耳部弧状过渡体5034。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件耳部503向内包围形成耳部定位孔5033,所述耳部定位孔5033通过接插件螺钉507以便将所述充电头接插件500稳固地固定连接于前面板410。
进一步地,所述耳部定位孔5033的横截面优选呈圆形,所述耳部连接体5032的厚度进一步小于耳部定位孔5033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件耳部503的数量优选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接插件500优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第一前壳体电路板、第二前壳体电路板、充电头接插件的绝缘材料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配方、制造工艺以及可能涉及到空间布置方式等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要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
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
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鼻端部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的垂直距离沿前面板的铅垂线方向自上而下从极小值单调递增至极大值,再从极大值单调递减至极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LED灯带支撑部,所述LED灯带包括LED灯体、LED灯带电路板和LED灯带接线板,所述LED灯体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接线板用于承托LED灯带电路板并且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面板,所述LED灯体内嵌于位于前面板的带状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带具有4种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前壳体电路板,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内嵌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前壳体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一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前壳体电路板,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前壳体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内嵌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前壳体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壳体第二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接插件设有接插件本体,其中: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包围形成接插件容纳腔,所述家插件容纳腔用于容纳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充电头组件的充电头插头母座;
沿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周向方向具有偶数个接插件耳部,各个接插件耳部与接插件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上表面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出部,所述接插件凸出部向内凹陷形成接插件凹槽;
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外周缘一体延伸形成接插件凸边,所述接插件凸边位于接插件本体的轴向方向的一侧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耳部设有耳部主体和与耳部主体一体成型的耳部连接体,所述耳部连接体同时与接插件本体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连接体同时与接插件凸边邻接且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耳部的轴向长度为接插件本体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CN201910189706.XA 2019-03-13 2019-03-13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Pending CN109823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706.XA CN109823213A (zh) 2019-03-13 2019-03-13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706.XA CN109823213A (zh) 2019-03-13 2019-03-13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3213A true CN109823213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6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9706.XA Pending CN109823213A (zh) 2019-03-13 2019-03-13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3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654A (zh) * 2019-11-28 2020-04-07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4906A1 (de) * 2002-08-30 2004-03-03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zum Anschliessen eines elektrischen Kabels
CN203193316U (zh) * 2013-03-19 2013-09-11 广西十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水防断电充电桩
CN206317706U (zh) * 2016-12-23 2017-07-11 云南能投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插座结构的充电桩
CN107539144A (zh) * 2017-07-24 2018-01-05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桩多枪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07809085U (zh) * 2017-12-15 2018-09-0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桩
CN109244712A (zh) * 2018-09-29 2019-01-18 嘉兴智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母座
CN209904546U (zh) * 2019-03-13 2020-01-07 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94906A1 (de) * 2002-08-30 2004-03-03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zum Anschliessen eines elektrischen Kabels
CN203193316U (zh) * 2013-03-19 2013-09-11 广西十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防水防断电充电桩
CN206317706U (zh) * 2016-12-23 2017-07-11 云南能投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插座结构的充电桩
CN107539144A (zh) * 2017-07-24 2018-01-05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桩多枪交流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07809085U (zh) * 2017-12-15 2018-09-04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桩
CN109244712A (zh) * 2018-09-29 2019-01-18 嘉兴智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母座
CN209904546U (zh) * 2019-03-13 2020-01-07 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654A (zh) * 2019-11-28 2020-04-07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02538U (zh) 一种多功能园林景观灯
CN109823213A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CN206719114U (zh) 一种雨量感应器与内后视镜复合安装结构
CN109849712A (zh) 7kw随车交流充电桩
CN209904546U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CN208970824U (zh) 一种改进型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01184522Y (zh) 一种氙气灯总成
CN2110755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904565U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后壳体组件
CN209904564U (zh) 7kw随车交流充电桩
CN209040647U (zh) 一种可充电式节能电动汽车智能地锁
CN220429903U (zh) 汽车充电桩
CN20890408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总成
CN207000370U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电瓶箱
CN207737139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防雨水装置
CN205579248U (zh) 一种车载户外应急照明装置
CN207922059U (zh) 一种一体化太阳能平板灯
CN211858706U (zh) 电动车用蓄电池的防水储存盒
CN206278026U (zh) 汽车辅助驻车后视装置
CN109849711A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后壳体组件
CN205877942U (zh) 油站灯
CN109866636A (zh) 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充电头组件
CN213948271U (zh) 一种集成化后背门开关总成结构
CN205523570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