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1397B -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1397B
CN109811397B CN201910265402.7A CN201910265402A CN109811397B CN 109811397 B CN109811397 B CN 109811397B CN 201910265402 A CN201910265402 A CN 201910265402A CN 109811397 B CN109811397 B CN 1098113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polyacrylonitrile
bipolar plate
solution
mo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54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1397A (zh
Inventor
徐群杰
曾彦玮
秦真兰
贺子豪
华千慧
闵宇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9102654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1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1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铝合金打磨、超声清洗;步骤2:借助恒电位仪分别用高氯酸醇溶液和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步骤3:将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铝合金表面,再进行热处理,得到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本发明极大提高了铝合金强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另外,本发明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同时也会带来酸雨,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在广泛研究和开发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致力于开发新的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以可持续的方式弥合当前和未来的能源供需缺口。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氢能等。作为氢能源的燃料电池,未来最有前途的绿色和清洁替代能源和能源转换装置。因为它们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低或零排放的优点。根据燃料电池一般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温度低、启动快、可快速变化输出功率等优点,是汽车等运载工具比较理想的动力源。
PEM燃料电池结构的主要组件是双极板和膜电极组件(MEA)。MEA包括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GDL)和催化剂层。在燃料电池堆中,双极板是关键元件,因为它们占堆的总重量、体积和成本的大部分。目前双极板材料采用石墨材料、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其中常见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和铝合金。
目前,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都存在处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稳定性差等缺点。申请号为2017110999720的中国专利阐明了一种铝基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基体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清洗;(2)在清洗后的基体上离子溅射沉积一层纯Ti涂层;(3)在纯Ti涂层上离子溅射沉积一层TiN过渡层;(4)在TiN过渡层上沉积一层银掺杂TiN涂层;(5)保持真空条件不变,进行热处理,使银掺杂TiN涂层中的银在TiN涂层的界面处形成短小银线,并发生团聚。该方法过程复杂,且制备条件极为苛刻,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铝合金双极板表面耐蚀性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铝合金打磨、超声清洗;
步骤2:借助恒电位仪分别用高氯酸醇溶液和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
步骤3:将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铝合金表面,再进行热处理,得到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所述的高氯酸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3.5-4.5,更优选1:4。
进一步地,所述的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5-0.25M,优选0.2M。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将聚丙烯腈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然后在恒温水浴锅中搅拌得到。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腈和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4-0.6g:20mL,优选0.5g:20mL,所述的水浴温度为50-70℃,搅拌时间为10-13h,优选水浴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所述的超声清洗包括: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超声清洗,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铝合金表面油污和油脂。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化学抛光处理中,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氧化处理中: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的铝合金为铝合金5052。
进一步地,所述的打磨为将铝合金依次经过600目、1000目、1500目、2000目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化学抛光处理中的电压为15-25V,时间2-4min,优选电压20V,时间3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氧化处理中的电压为20-35V,时间为15-25min,优选电压30V,时间2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为50-70℃,时间10-13h,优选温度为60℃,时间12h。
本发明制备所得的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表面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模拟液(0.5M H2SO4+2ppm HF)中浸泡,待膜层达到稳定后,较之空白试样的腐蚀电位-692mV,腐蚀电流密度1.341×10-4A/cm2,聚丙烯腈薄膜试样的腐蚀电位正移了214mV,腐蚀电流密度达到了4.868×10-8A/cm2,与空白的试样相比降低了4个数量级,保护效率能达到99%以上,表现出了优异的耐蚀性能。
本发明利用稳压直流源在高氯酸的醇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抛光,再在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将配置好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处理过后的铝合金表面,最后放在烘箱,60℃干燥时间12h。该方法是一种易操作,易控制及绿色环保的新型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最终所得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铝合金双极板具有较高的防腐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阳极氧化处理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2)在铝合金表面制备的聚丙烯腈薄膜,极大提高了铝合金在0.5M H2SO4+2ppm HF强酸性环境下的耐蚀性;
3)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非常温和,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在铝合金表面制备所得的聚丙烯腈薄膜,保护效率高达99%以上,具有非常优异的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处理表面的铝合金在0.5M H2SO4+2ppm HF的模拟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图;
表1为不同处理表面的铝合金在0.5H2SO4+2ppmHF的模拟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图对应的相关化学参数列表;
图2为不同处理表面的铝合金在0.5H2SO4+2ppmHF的模拟液中的Nyquist图;
图3为不同处理表面的铝合金在0.5H2SO4+2ppmHF的模拟液中的Nyquist图;
图4分别为10000、90000倍率下阳极氧化后铝合金表面形貌表征图;
图5分别为10000倍率下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表面形貌表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具有耐蚀性能的铝合金表面聚丙烯腈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的测定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U-1500,日本Hitachi公司)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
电化学分析
交流阻抗测试和极化曲线的测量都在三电极体系中完成,工作电极为已构建的聚丙烯腈薄膜的铝合金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为Pt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SCE)。电化学测试采用仪器为辰华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其阻抗频率范围为100kHz-0.01Hz,交流激励信号峰值为5mV;极化曲线扫描范围E±200mV(vs.SCE),扫描速度为1mV/s。
缓蚀效率(η%)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016637790000041
其中I0和I分别为未用聚丙烯腈改性和用聚丙烯腈改性的铝合金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
实施例1
一种用聚丙烯腈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铝合金的预处理
将3块50mm×10mm×2mm铝合金5052依次经过600#、1000#、1500#、2000#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清洗15min左右,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油污和油脂;
(2)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
称取0.5g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15万)溶于20ml DMF中,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2h得到;
(3)电化学抛光
借助恒电位仪用高氯酸醇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高氯酸:乙醇体积比为1:4,电压为20V,时间3min;
(4)阳极氧化
借助恒电位仪用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液为0.2M磷酸溶液,电压为20V,时间20min;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5)刷涂处理
用胶头滴管吸取步骤(2)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上。
(6)热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铝合金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60℃干燥12h,即获得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薄膜厚度为100μm。
图1、图2和图3分别为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得到的裸铝合金、阳极氧化后铝合金和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在0.5M H2SO4+2ppm HF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拟液中测试得到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图和交流阻抗图。表1为图1的相关化学参数的列表,由表1知裸铝合金、阳极氧化后铝合金和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1.341×10-4A/cm2、3.787×10-6A/cm2、4.868×10-8A/cm2,腐蚀电位分别为:-692mV、-464mV、-478mV。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相对裸的铝合金而言,腐蚀电位正移了214mV,保护效率高达99%以上。由图2和图3可知,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的阻抗值最大,与其耐蚀性能最好也是相对应的。
表1裸铝合金、阳极氧化铝合金、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的电化学参数
Figure BDA0002016637790000051
Figure BDA0002016637790000061
图4分别为10000、90000倍率下阳极氧化改性铝合金表面形貌表征图,表面为分布均匀的蜂窝状结构。图5为10000倍率下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表面形貌表征图,聚丙烯腈在蜂窝状结构的铝合金形成均一致密的薄膜。
实施例2:
一种用聚丙烯腈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铝合金的预处理
将3块50mm×10mm×2mm铝合金5052依次经过600#、1000#、1500#、2000#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清洗15min左右,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油污和油脂;
(2)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
称取0.1g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15万)溶于20ml DMF中,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2h;
(3)电化学抛光
借助恒电位仪用高氯酸醇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高氯酸:乙醇体积比为1:4,电压为20V,时间3min;
(4)阳极氧化
借助恒电位仪用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液为0.2M磷酸溶液,电压为20V,时间20min;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5)刷涂处理
用胶头滴管吸取步骤(2)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上。
(6)热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铝合金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60℃干燥12h,即获得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薄膜厚度为100μm。
实施例3:
一种用聚丙烯腈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铝合金的预处理
将3块50mm×10mm×2mm铝合金5052依次经过600#、1000#、1500#、2000#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清洗15min左右,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油污和油脂;
(2)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
称取0.25g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15万)溶于20ml DMF中,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2h;
(3)电化学抛光
借助恒电位仪用高氯酸醇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高氯酸:乙醇体积比为1:4,电压为20V,时间3min;
(4)阳极氧化
借助恒电位仪用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液为0.2M磷酸溶液,电压为20V,时间20min;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5)刷涂处理
用胶头滴管吸取步骤(2)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上。
(6)热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铝合金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60℃干燥12h,即获得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薄膜厚度为100μm。
实施例4:
一种用聚丙烯腈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铝合金的预处理
将3块50mm×10mm×2mm铝合金5052依次经过600#、1000#、1500#、2000#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清洗15min左右,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油污和油脂;
(2)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
称取0.75g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15万)溶于20ml DMF中,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2h;
(3)电化学抛光
借助恒电位仪用高氯酸醇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高氯酸:乙醇体积比为1:4,电压为20V,时间3min;
(4)阳极氧化
借助恒电位仪用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液为0.2M磷酸溶液,电压为20V,时间20min;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5)刷涂处理
用胶头滴管吸取步骤(2)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上。
(6)热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铝合金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60℃干燥12h,即获得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薄膜厚度为100μm。
实施例5:
一种用聚丙烯腈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铝合金的预处理
将3块50mm×10mm×2mm铝合金5052依次经过600#、1000#、1500#、2000#的水磨砂纸打磨,再用W3.5的金相砂纸进行打磨。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清洗15min左右,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油污和油脂;
(2)聚丙烯腈溶液的制备
称取1g的聚丙烯腈(分子量为15万)溶于20ml DMF中,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2h;
(3)电化学抛光
借助恒电位仪用高氯酸醇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抛光液中,抛光液为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高氯酸:乙醇体积比为1:4,电压为20V,时间3min;
(4)阳极氧化
借助恒电位仪用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铝合金和铂片置于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液为0.2M磷酸溶液,电压为20V,时间20min;铝合金表面形成蜂窝状结构。
(5)刷涂处理
用胶头滴管吸取步骤(2)的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上。
(6)热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铝合金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60℃干燥12h,即获得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薄膜厚度为100μm。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铝合金打磨、超声清洗;
步骤2:借助恒电位仪分别用高氯酸醇溶液和磷酸溶液对铝合金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的高氯酸醇溶液通过将高氯酸和乙醇混合得到,所述的高氯酸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3.5-4.5;所述的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15-0.25M;
步骤3:将聚丙烯腈溶液滴在铝合金表面,再进行热处理,得到表面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的铝合金双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腈溶液通过将聚丙烯腈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在恒温水浴锅中搅拌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清洗包括:将铝合金置于丙酮中,超声清洗,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以除去铝合金表面油污和油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抛光处理中,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氧化处理中:铝合金和铂片分别连接恒电位仪的正负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抛光处理中的电压为15-25V,时间2-4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氧化处理中的电压为20-35V,时间为15-2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为50-70℃,时间10-13h。
CN201910265402.7A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Active CN109811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402.7A CN109811397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402.7A CN109811397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1397A CN109811397A (zh) 2019-05-28
CN109811397B true CN109811397B (zh) 2021-06-18

Family

ID=6661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5402.7A Active CN109811397B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13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6561B (zh) * 2022-03-24 2024-02-20 瑞晟通金属(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抗老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574A (zh) * 2000-05-12 2003-09-0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纳米复合材料
WO2004062020A2 (en) * 2002-12-27 2004-07-22 Foamex L.P. Gas diffusion layer containing inherently conductive polymer for fuel cells
CN1624209A (zh) * 2003-12-04 2005-06-0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自润滑处理方法
CN1851964A (zh) * 2005-04-22 2006-10-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极板,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
CN101425586A (zh) * 2008-10-11 2009-05-0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薄层铝双极板的改性方法
CN106477555A (zh) * 2016-10-20 2017-03-08 合肥创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解聚丙烯腈制备纳米膜的方法
CN107256975A (zh) * 2017-05-05 2017-10-17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改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合金双极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4054A1 (en) * 2002-06-28 2004-01-08 Foamex L.P. Gas diffusion layer for fuel cell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0574A (zh) * 2000-05-12 2003-09-0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纳米复合材料
WO2004062020A2 (en) * 2002-12-27 2004-07-22 Foamex L.P. Gas diffusion layer containing inherently conductive polymer for fuel cells
CN1624209A (zh) * 2003-12-04 2005-06-0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自润滑处理方法
CN1851964A (zh) * 2005-04-22 2006-10-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极板,其制造方法及具有该双极板的燃料电池
CN101425586A (zh) * 2008-10-11 2009-05-0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薄层铝双极板的改性方法
CN106477555A (zh) * 2016-10-20 2017-03-08 合肥创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解聚丙烯腈制备纳米膜的方法
CN107256975A (zh) * 2017-05-05 2017-10-17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改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合金双极板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luminum bipolar plates with polyaniline coating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in acidic medium inside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M.A. Deyab;《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40612;第50-55页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 coating on aluminum for PEM fuel cells bipolar plate;Choong-Hyun Lee et al;《Renewable Energy》;20120930;第46-50页 *
Electrospinning of a Functional Perfluorinated Block Copolymer as a Powerful Route for Imparting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Aluminum Substrates;Bruno Grignard et al;《Langmuir article》;20101209;第335-3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1397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5235B (zh)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WO20050806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CN104577141A (zh) 一种硫掺杂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06093A (zh) 一种高效低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56975B (zh)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改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合金双极板的方法
Kim et al. Production of Ni65Cr15P16B4 metallic glass-coated bipolar plate for fuel cell by high velocity oxy-fuel (HVOF) spray coating method
CN113403663A (zh) 一种应用于不锈钢双极板的聚苯胺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811397B (zh) 一种用聚丙烯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CN110592616A (zh) 一种电镀法制备铂/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的方法
CN107317043B (zh) 一种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石墨烯/二氧化锡三明治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519229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电化学表面改性方法
CN107794556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合金双极板的表面改性方法
CN106025315A (zh) 一种改性lscm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8344B (zh) 一种废旧燃料电池资源化的方法
CN111910233A (zh) 一种适用于pemfc大规模的不锈钢双极板表面改性方法
CN101485021B (zh) 用于燃料电池元件的导电板
CN103361660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前处理方法
CN100353598C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改性的方法
CN202373658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极板
CN113054228A (zh) CuO-NiNPs/ITO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构建甲醇燃料电池的方法
CN115110112B (zh) 一种工业制备镍钼电极的方法及镍钼电极
CN114214688B (zh) 一种提高质子交换膜抗氧化自由基降解的方法
CN113046782B (zh) 一种泡沫镍负载氧化亚铜八面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电解海水制氢中的应用
CN110098417B (zh) 壳聚糖/二氧化锡复合薄膜改性铝合金双极板表面的方法
Chorbadzhiyska et al. NiW and NiMo electrodeposits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