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1009B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1009B
CN109791009B CN201780060717.7A CN201780060717A CN109791009B CN 109791009 B CN109791009 B CN 109791009B CN 201780060717 A CN201780060717 A CN 201780060717A CN 109791009 B CN109791009 B CN 109791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refrigerant
unit
valv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07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1009A (zh
Inventor
山田拓郎
中川裕介
岡祐辅
本田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9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1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1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1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byp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3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9On-of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抑制可靠性降低。空调系统(100)是在制冷剂回路(RC)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包括室外热交换器(20)、室内热交换器(32)、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第三控制阀(43)、压力调节部(44)。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第三控制阀(43)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配置于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压力调节部(44)对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及第二控制阀(42)或第三控制阀(43)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压力调节部(44)包括压力调节阀(45)。压力调节阀(45)使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向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旁通。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及第二控制阀(42)或第三控制阀(43)与室内热交换器(20)之间。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5517789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制冷装置,在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中,在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利用侧热交换器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分别具有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切换阀,通过独立地控制各切换阀的状态来独立地切换制冷剂向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动方向。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可以认为,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样,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分别包括断流阀的制冷装置中,各断流阀会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状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的各断流阀同时控制成完全关闭状态。此外,例如,也可以认为,由于停电等电源供给异常或切换阀的动作不良等原因,导致各断流阀同时变为完全关闭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制冷装置中,若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的各断流阀同时变为完全关闭状态,那么,在配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与各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可能形成液体受封回路。在形成有液体受封回路的情况下,由于根据液体受封回路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可能产生配管和设备的损伤,因此,导致可靠性降低。
需要提供一种抑制可靠性降低的制冷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制冷装置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一断流阀、第二断流阀、压力调节部。第一断流阀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第一断流阀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第二断流阀配置于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第二断流阀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压力调节部对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利用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第一断流阀或第二断流阀与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压力调节部包括旁通机构。旁通机构使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热源侧制冷剂流路旁通。热源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第一断流阀或第二断流阀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
由此,在流路切换单元中第一断流阀以及第二断流阀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路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这一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因此,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压力调节部还包括旁通配管。旁通配管形成旁通流路。旁通流路是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热源侧制冷剂流路延伸的制冷剂流路。旁通机构配置于旁通流路上。旁通机构是在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规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旁通流路开通的压力调节阀。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压力调节部。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大并且抑制可靠性降低。另外,此处的“规定的基准值”是相当于有可能导致构成利用侧制冷剂流路的配管和设备的损伤的压力的值,并且根据构成利用侧制冷剂流路的配管和设备的规格(容量以及样式等)以及配置形态进行适当选定。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压力调节阀是具有压力感应机构的膨胀阀。压力感应机构在受到基准值以上的压力时使制冷剂流过。由此,能够利用特别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压力调节部。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大并且抑制可靠性降低。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旁通流路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延伸。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是配置在第一断流阀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由此,在制冷装置中各断流阀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也能够向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旁通。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旁通流路向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延伸。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是配置在第二断流阀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由此,在制冷装置中各断流阀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也能够向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旁通。
较为理想的是,制冷装置还包括电动膨胀阀。电动膨胀阀配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与第二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电动膨胀阀根据开度对流过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电动膨胀阀在第一断流阀以及第二断流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使制冷剂流过。由此,在各断流阀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无论利用单元内的电动膨胀阀的状态如何,利用侧制冷剂流路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而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都能够得到抑制。特别地,由于在施工现场中,第二断流阀与利用单元内的电动膨胀阀的距离通常较小,并且第二断流阀与利用单元内的电动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在通常运转时流动有液态制冷剂(包括气液两相制冷剂),因此,在两者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虽然在上述制冷剂流路中容易形成液体受封回路,但通过上述形态能够抑制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因此,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压缩机、储罐。压缩机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第一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储罐配置于压缩机的吸入侧。储罐贮存制冷剂。由此,在制冷装置中各断流阀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旁通后的制冷剂贮存至储罐。因此,压缩机中吸入液态制冷剂这一液体回流现象得到抑制。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热源单元、多个利用单元、第一断流阀单元。热源单元配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一断流阀单元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利用单元与热源单元之间。第一断流阀单元切断对应的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断流阀配置于第一断流阀单元。压力调节部配置于第一断流阀单元。由此,在比断流阀单元靠利用侧的回路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其中,上述断流阀单元配置于配置在热源单元与各利用单元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上。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热源单元、多个利用单元、第一断流阀单元、第二断流阀单元。热源单元配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一断流阀单元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利用单元与热源单元之间。第一断流阀单元切断对应的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二断流阀单元配置于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利用单元与热源单元之间。第二断流阀单元切断对应的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断流阀配置于第一断流阀单元。第二断流阀配置于第二断流阀单元。压力调节部配置于第一断流阀单元或第二断流阀单元,或者压力调节部分别独立地配置于第一断流阀单元以及第二断流阀单元。由此,在比断流阀单元靠利用侧的回路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其中,上述断流阀单元配置于配置在热源单元与各利用单元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上。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热源单元、多个利用单元、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热源单元配置有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利用侧热交换器。多个利用单元相对于热源单元并联地配置。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对应的利用单元与热源单元之间。液体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对应的利用单元与热源单元之间。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切换对应的室内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断流阀配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第二断流阀配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压力调节部配置于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由此,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其中,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配置于配置在热源单元与各利用单元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上。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包含有多个气体侧分岔流路。气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地配置在热源单元与任一利用单元之间。在气体侧分岔流路中包含有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和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从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并延伸至热源单元。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供低压/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第一断流阀分别配置于各气体侧分岔流路的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以及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由此,在配置在热源单元与各利用单元之间的三个制冷剂流路(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上配置有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情况下,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也得到抑制。
在制冷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液体侧制冷剂流路包括多个液体侧分岔流路。液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地配置在热源单元与任一利用单元之间。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包含有多个液体侧分岔部分。液体侧分岔部分是液体侧分岔流路的起始点。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与利用单元组对应。利用单元组是多个利用单元。第二断流阀配置于比各分岔部分靠热源侧热交换器一侧的位置。旁通机构使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热源侧制冷剂流路旁通。利用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第二断流阀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热源侧制冷剂流路配置在第一断流阀或第二断流阀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由此,能够减少第二断流阀以及压力调节部的个数,从而抑制成本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室外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室内单元及中间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包括变形例二的旁通流路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包括变形例三的旁通流路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包括变形例四的旁通流路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变形例五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是变形例七的另一例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变形例八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0是变形例八的室内单元以及中间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1是变形例八的另一例的室内单元以及中间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2是变形例九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3是变形例十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4是变形例十一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相当于“制冷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适当地进行变更。
(1)空调系统100
图1是空调系统100的整体结构图。空调系统100设置于高楼、工厂等以实现对象空间的空气调节。空调系统100是制冷剂配管方式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100通过在制冷剂回路RC中进行制冷循环来进行对象空间的制冷或制热等。
空调系统100主要具有:作为热源单元的一台室外单元10;作为利用单元的多台室内单元30(30a、30b、30c、……);多台中间单元40(40a、40b、40c、……),上述多台中间单元40对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30间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室外侧连通配管50(第一连通管51、第二连通管52以及第三连通管53),上述室外侧连通配管50在室外单元10与中间单元40之间延伸;多根室内侧连通配管60(液体侧连通管LP以及气体侧连通管GP),上述多根室内侧连通配管60在室内单元30与中间单元40之间延伸。
在空调系统100中,中间单元40(相当于“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与任一室内单元30对应,并且切换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由此,在空调系统100中,各室内单元30独立地切换制冷运转以及制热运转等运转种类。也就是说,空调系统100是能够按每个室内单元30独立地选择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所谓冷热自由类型的空调系统。另外,各室内单元30通过未图示的远程控制装置输入与运转种类以及设定温度等各种设定项目的切换有关的指令。
在下述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制冷运转过程中的室内单元30称为“制冷室内单元30”,将制热运转过程中的室内单元30称为“制热室内单元30”,将运转停止状态或运转中止状态的室内单元30称为“停止室内单元30”。
在空调系统100中,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通过室外侧连通配管50独立地连接,并且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的室内单元30通过各室内侧连通配管60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具体而言,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通过作为室外侧连通配管50的第一连通管51、第二连通管52以及第三连通管53连接。此外,任一室内单元30与任一中间单元40通过作为室内侧连通配管60的气体侧连通管GP以及液体侧连通管LP连接。换言之,在制冷剂回路RC包括一台室外单元10、多台室内单元30、多台中间单元40。
在空调系统100中,进行下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封入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被压缩,被冷却或冷凝,接着被减压,被加热或蒸发,然后再次被压缩。填充于制冷剂回路RC的制冷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填充有R32制冷剂。
在空调系统100中,在室外单元10与中间单元40之间延伸的第三连通管53中进行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搬运的气液两相搬运。更详细而言,关于在室外单元10与中间单元40之间延伸的第三连通管53中搬运的制冷剂,鉴于与以液态状态搬运的情况相比,以气液两相状态搬运的情况能够抑制性能降低并且能够以较少的制冷剂填充量进行运转,因而,为了实现制冷剂的节省,空调系统100构成为在第三连通管53中进行气液两相搬运。
在空调系统100中,在运转过程中,运转状态变化至全制冷状态、全制热状态、制冷主体状态、制热主体状态以及冷热均衡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全制冷状态是运转过程中的所有室内单元30均为制冷室内单元30的状态(也就是说,运转过程中的室内单元30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状态)。全制热状态是运转过程中的所有室内单元30均为制热室内单元30的状态(也就是说,运转过程中的室内单元30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状态)。
制冷主体状态是假定所有制冷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大于所有制热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的状态。制热主体状态是假定所有制热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大于所有制冷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的状态。冷热均衡状态是假定所有制冷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与所有制热室内单元30的热负载均衡的状态。
(1-1)室外单元10(热源单元)
图2是室外单元10内的制冷剂回路图。室外单元10例如设置于建筑物的屋顶或阳台等屋外、或者地下等室外(对象空间外)。室外单元10主要具有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液体侧截止阀13、储罐14、压缩机15、第一流路切换阀16、第二流路切换阀17、第三流路切换阀18、室外热交换器20、第一室外控制阀23、第二室外控制阀24、第三室外控制阀25、第四室外控制阀26、过冷却热交换器27。在室外单元10中,上述设备配置在外壳内,并且经由制冷剂配管彼此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一部分。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室外风扇28以及室外单元控制部(图示省略)。
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及液体侧截止阀13是在制冷剂的填充、回收等时打开关闭的手动的阀。
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51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储罐14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52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第三流路切换阀18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以及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在室外单元10中作为气态制冷剂的出入口(气体侧出入口)起作用。
液体侧截止阀13的一端与第三连通管53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第三室外控制阀2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液体侧截止阀13在室外单元10中作为液态制冷剂或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出入口(液体侧出入口)起作用。
储罐14是用于将吸入至压缩机15的低压制冷剂暂时贮存并加以气液分离的容器。在储罐14的内部,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储罐14配置在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与压缩机15之间(即压缩机15的吸入侧)。在储罐14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从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延伸的制冷剂配管。在储罐14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有延伸至压缩机15的吸入配管Pa。
压缩机15具有内置压缩机用马达(图示省略)的密闭式结构,例如是具有涡旋式或旋转式等的压缩机构的容积式压缩机。另外,压缩机15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为一台,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串联或并联地连接两台以上的压缩机15。在压缩机15的吸入口(图示省略)连接有吸入配管Pa。在压缩机15的排出口(图示省略)连接有排出配管Pb。压缩机15对经由吸入配管Pa吸入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向排出配管Pb排出。
压缩机15在吸入侧经由吸入配管Pa、储罐14、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以及第一连通管51等与各中间单元40连通。此外,压缩机15在吸入侧或排出侧经由吸入配管Pa、储罐14、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以及第二连通管52等与各中间单元40连通。此外,压缩机15在排出侧或吸入侧经由排出配管Pb、第一流路切换阀16以及第二流路切换阀17等与室外热交换器20连通。也就是说,压缩机15配置在各中间单元40(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与室外热交换器20之间。
第一流路切换阀16、第二流路切换阀17及第三流路切换阀18(以下将上述流路切换阀统称为“流路切换阀19”)是四通换向阀,根据状况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参照图2的流路切换阀19内的实线以及虚线)。在流路切换阀19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排出配管Pb或从排出配管Pb延伸的分岔管。此外,流路切换阀19构成为在运转时切断一条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实际上,该流路切换阀19作为三通阀起作用。流路切换阀19切换第一流路状态(参照图2的流路切换阀19内的实线)和第二流路状态(参照图2的流路切换阀19内的虚线),其中,在第一流路状态下,将从压缩机15的排出侧(排出配管Pb)送来的制冷剂送往下游侧,在第二流路状态下,将从压缩机15的排出侧送来的制冷剂阻塞。
第一流路切换阀16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0的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后述)的制冷剂的入口侧/出口侧。若构成第一流路状态,则第一流路切换阀16使压缩机15的排出侧与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的气体侧出入口连通(参照图2的第一流路切换阀16内的实线),若构成第二流路状态,则第一流路切换阀16使压缩机15的吸入侧(储罐14)与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的气体侧出入口连通(参照图2的第一流路切换阀16内的虚线)。
第二流路切换阀17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0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后述)的制冷剂的入口侧/出口侧。若构成第一流路状态,则第二流路切换阀17使压缩机15的排出侧与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的气体侧出入口连通(参照图2的第二流路切换阀17内的实线),若构成第二流路状态,则第二流路切换阀17使压缩机15的吸入侧(储罐14)与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的气体侧出入口连通(参照图2的第二流路切换阀17内的虚线)。
若构成第一流路状态,则第三流路切换阀18使压缩机15的排出侧与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连通(参照图2的第三流路切换阀18内的实线),若构成第二流路状态,则第三流路切换阀18使压缩机15的吸入侧(储罐14)与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连通(参照图2的第三流路切换阀18内的虚线)。
室外热交换器20是交叉翅片式或层叠式等的热交换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导热管(图示省略)。室外热交换器20根据制冷剂的流动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以及/或者蒸发器起作用。更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20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
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在气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连接于第一流路切换阀16的制冷剂配管,该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在液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延伸至第一室外控制阀23的制冷剂配管。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在气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连接于第二流路切换阀17的制冷剂配管,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在液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延伸至第二室外控制阀24的制冷剂配管。流过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28生成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第一室外控制阀23、第二室外控制阀24、第三室外控制阀25以及第四室外控制阀26例如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第一室外控制阀23、第二室外控制阀24、第三室外控制阀25以及第四室外控制阀26根据情况调节开度,对流过内部的制冷剂根据上述开度减压,或者使流过的制冷剂流量增减。
第一室外控制阀23的一端与从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该第一室外控制阀23的另一端与延伸至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一流路271(后述)的一端的液体侧配管Pc连接。第二室外控制阀24的一端与从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该第二室外控制阀24的另一端与延伸至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一流路271的一端的液体侧配管Pc连接。另外,液体侧配管Pc的一端一分为二,并且分别独立地与第一室外控制阀23以及第二室外控制阀24连接。
第三室外控制阀25(减压阀)的一端与延伸至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一流路271的另一端的制冷剂配管连接,该第三室外控制阀25的另一端与延伸至液体侧截止阀1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也就是说,第三室外控制阀25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第三连通管53之间。另外,如后文所述,在空调系统100的运转状态为全制冷状态、制冷主体状态以及冷热均衡状态中的任一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第三连通管53中的气液两相搬运,第三室外控制阀25被控制成两相搬运开度。两相搬运开度是下述开度:将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减压至假定制冷剂在第三连通管53中以气液两相状态搬运时所适用的制冷剂的压力。也就是说,两相搬运开度是适用于第三连通管53中的气液两相搬运的开度。
第四室外控制阀26的一端与在液体侧配管Pc的两端间分岔的分岔管连接,该第四室外控制阀26的另一端与延伸至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二流路272(后述)的一端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过冷却热交换器27是用于将从室外热交换器20流出的制冷剂设为过冷却状态的液态制冷剂的热交换器。过冷却热交换部27是例如双重管型热交换器。过冷却热交换器27形成第一流路271和第二流路272。更详细而言,过冷却热交换器27具有能使在第一流路271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流路272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结构。第一流路271的一端与液体侧配管Pc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流路271的另一端与延伸至室外控制阀2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流路272的一端与延伸至室外控制阀26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流路272的另一端与延伸至储罐14的制冷剂配管(更详细而言是在储罐14与第一流路切换阀16或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之间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室外风扇28例如是螺旋桨风扇,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室外风扇用马达(图示省略)。当室外风扇28驱动时,生成流入室外单元10内、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且朝室外单元10外流出的气流。
室外单元控制部包括由CPU或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外单元控制部经由通信线(图示省略)与室内单元控制部(后述)以及中间单元控制部(后述)互相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室外单元控制部根据情况控制包含于室外单元10的各种设备的动作和状态(例如,压缩机15以及室外风扇28的启停和转速、或者各种阀的开度的切换等)。
此外,在图2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室外单元10配置有对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压力或温度)进行检测的各种传感器。
(1-2)室内单元30(利用单元)
图3是室内单元30及中间单元40内的制冷剂回路图。室内单元30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设置于天花板背面的空间的天花板设置型。空调系统100具有相对于室外单元10并联配置的多台(n台)室内单元30(30a、30b、30c、……)。
各室内单元30分别具有室内膨胀阀31和室内热交换器32。在各室内单元30中,上述设备配置在外壳内,并且通过制冷剂配管彼此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一部分。此外,各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风扇33以及室内单元控制部(图示省略)。
室内膨胀阀3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电动膨胀阀”)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式膨胀阀。室内膨胀阀31的一端与液体侧连通管LP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配管连接。也就是说,室内膨胀阀31配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与第三连通管53之间。换言之,室内膨胀阀31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32与中间单元40内的第三控制阀43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室内膨胀阀31根据其开度对流过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膨胀阀31在关闭状态(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形成供微量的制冷剂流过的微小流路的微开状态。因此,即使在后述的中间单元40的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室内膨胀阀31也能够使制冷剂流过制冷剂回路RC。
室内热交换器3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例如是交叉翅片式或层叠式的热交换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导热管(图示省略)。室内热交换器32根据制冷剂的流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冷凝器起作用。室内热交换器32的液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从室内膨胀阀31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该室内热交换器32的气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连接有气体侧连通管GP。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在流过导热管时与由室内风扇33生成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室内热交换器32根据对应的中间单元40内的控制阀(41、42、43)的状态(开闭状态)以及室外单元10的各流路切换阀19(16、17、18)的状态(流路状态)切换流入的制冷剂流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且切换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状态和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状态。
室内风扇33例如是涡轮风扇等离心风扇。室内风扇33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室内风扇用马达(图示省略)。若室内风扇33被驱动,那么,生成从对象空间流入室内单元30内部并且在流过室内热交换器32后向对象空间流出的气流。
室内单元控制部包括由CPU和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用户的指令经由远程控制器(图示省略)输入至室内单元控制部,该室内单元控制部根据上述指令来控制包含于室内单元30的各种设备的动作和状态(例如,室内风扇33的转速和室内膨胀阀31的开度)。此外,室内单元控制部经由通信线(未图示)与室外单元控制部及中间单元控制部(后述)连接,并互相地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此外,室内单元控制部包括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远程控制器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并且该室内单元控制部与远程控制器互相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室内单元30具有对流过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过冷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对由室内风扇33吸入的对象空间的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等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1-3)中间单元40(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在空调系统100中,具有多台(此处,与室内单元30的台数相同)的中间单元40(40a、40b、40c、……)。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中间单元40与任一室内单元30一对一地对应。各中间单元40配置于构成在对应的室内单元30(以下,记载为“对应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之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后述)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后述)上,并且对流入对应室内单元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
如图3所示,各中间单元40分别具有多根制冷剂配管(第一配管P1-第八配管P8)、多个控制阀(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压力调节部44。在中间单元40中,上述设备配置在外壳内,并且经由制冷剂配管彼此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一部分。
第一配管P1的一端与液体侧连通管LP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控制阀43连接。第二配管P2的一端与第三控制阀43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通管53连接。第三配管P3的一端与气体侧连通管GP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41连接。第四配管P4的一端与第一控制阀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通管51连接。第五配管P5的一端连接在第三配管P3的两端间,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42连接。第六配管P6的一端与第二控制阀4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52连接。
第七配管P7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配管P1的两端间,另一端与压力调节阀45连接。第八配管P8的一端与压力调节阀45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四配管P4的两端间。第七配管P7和第八配管P8相当于形成后述的旁通流路BL的压力调节部44的“旁通配管”。
另外,配置于中间单元40内的各制冷剂配管(P1-P8)不一定需要由一根配管构成,也可通过多根配管经由接头等连接的方式构成。
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通过对形成在室外单元10与对应室内单元30间的制冷剂流路的开闭进行切换来切换对应室内单元3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电动阀41、第二电动阀42以及第三电动阀43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根据开度使制冷剂流过或切断制冷剂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在关闭状态(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完全关闭状态。
第一控制阀4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一断流阀”)的一端与第三配管P3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配管P4连接。第一控制阀41配置于后述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上,并且根据开度调节在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或者开通/切断上述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控制阀41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
第二控制阀4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一断流阀”)的一端与第五配管P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配管P6连接。第二控制阀42配置于后述的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上,并且根据开度调节在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或者开通/切断上述制冷剂的流动。第二控制阀42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
第三控制阀4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断流阀”)的一端与第一配管P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配管P2连接。第三控制阀43配置于后述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并且根据开度调节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或者开通/切断上述制冷剂的流动。第三控制阀43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
另外,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在对应室内单元30进行制热运转的过程中被控制成两相搬运开度。由此,流过对应室内单元30的室内热交换器32的冷凝后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三控制阀43时受到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制冷剂。其结果是,上述制冷剂在流过第三连通管53时以气液两相状态流过(也就是说,实现了气液两相搬运)。也就是说,第三控制阀43在全制热状态或制热主体状态下还作为气液两相搬运用的“减压阀”起作用。
此外,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在对应室内单元30进行制冷运转的过程中被控制成噪声抑制开度。也就是说,虽然当进行气液两相搬运时,朝向制冷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后述)中以气液两相状态搬运,但是,在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流过液体侧连通管LP的情况下,根据制冷剂循环量以及流速的大小,可能产生噪声。为了降低上述噪声,通过配置第三控制阀43并且在对应室内单元30进行制冷运转的过程中将该第三控制阀43控制成规定的噪声抑制开度,并且通过调节流过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循环量或流速,从而抑制制冷剂流过液体侧连通管LP时的噪声。
压力调节部44是配置于后述的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并且对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的单元。压力调节部44包括用于使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向后述的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旁通的压力调节阀45以及旁通配管(上述第七配管P7以及第八配管P8)。
压力调节阀4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旁通机构”)的一端与第七配管P7连接,另一端与第八配管P8连接。换言之,压力调节阀45配置于由旁通配管(第七配管P7以及第八配管P8)构成的旁通流路BL(后述)上。
在压力调节阀45的一端侧(此处为第七配管P7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基准值(相当于有可能造成构成后述的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的配管和设备的损伤的压力的值)以上的情况下,该压力调节阀45开通后述的旁通流路BL。压力调节阀45是具有阀芯根据施加于该压力调节阀45的一端侧的压力的变化而移动的压力感应机构的机械式自动膨胀阀,并且该压力调节阀45追随预先计算出的压力基准值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压力调节阀45而言,采用与根据构成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的配管和设备的规格(容量以及形式等)以及配置形态而适当选定的压力基准值对应的公知的通用品。
在压力调节阀45的一端侧施加有小于压力基准值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阀芯藉由包含于压力感应机构的弹性体的弹性力或者流体的压力平衡而维持于规定位置,该压力调节阀45构成切断制冷剂的完全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压力调节阀45的一端侧施加有规定的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阀芯追随移动,该压力调节阀45成为允许从一端侧流向另一端侧的制冷剂流过的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当压力调节阀45受到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压力时,该压力调节阀45使制冷剂流过。压力调节阀45不追随从另一端侧(此处为第八配管P8侧)施加的制冷剂的压力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七配管P7内的制冷剂的压力、更详细而言是构成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第一配管P1(在一端侧连通的制冷剂配管)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压力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45使旁通流路BL开通。
此外,中间单元40具有对包含于中间单元40的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的中间单元控制部(图示省略)。中间单元控制部包括由CPU和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中间单元控制部经由通信线接收来自室外单元控制部或室内单元控制部的信号,并且根据情况对包含于中间单元40的各种设备的动作和状态(此处为各控制阀41、42、43的开度)进行控制。
(1-4)室外侧连通配管50、室内侧连通配管60
各室外侧连通配管50和各室内侧连通配管60是在现场由维修人员设置的制冷剂连通配管。各室外侧连通配管50和各室内侧连通配管60的配管长度以及配管直径根据设置环境以及设计规格进行适当选择。各室外侧连通配管50和各室内侧连通配管60在室外单元10与中间单元40间、或者在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间延伸。另外,各室外侧连通配管50和各室内侧连通配管60不一定需要由一根配管构成,也可通过多根配管经由接头和开闭阀等连接的方式构成。
室外侧连通配管50(第一连通管51、第二连通管52以及第三连通管53)在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之间延伸,并且连接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这两者。具体而言,第一连通管51的一端与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连接,另一端侧与各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连接。第二连通管52的一端与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连接,另一端侧与各中间单元40的第六配管P6连接。第三连通管53的一端与液体侧截止阀13连接,另一端侧与各中间单元40的第二配管P2连接。
在运转过程中,第一连通配管51作为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此外,在运转过程中,在第三流路切换阀18处于第一流路状态的情况下,第二连通管52作为供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在第三流路切换阀18处于第二流路状态的情况下,该第二连通管52作为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在运转过程中,第三连通管53作为供在减压阀(第三室外控制阀25/第三控制阀43)中减压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
室内侧连通配管60(气体侧连通管GP以及液体侧连通管LP)在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之间延伸,并且连接上述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这两者。具体而言,气体侧连通管GP的一端与第三配管P3连接,另一端与室内热交换器32的气体侧出入口连接。在运转过程中,气体侧连通管GP作为供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液体侧连通管LP的一端与第一配管P1连接,另一端与室内膨胀阀31连接。在运转过程中,液体侧连通管LP作为供液态/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起作用。
(2)包含于制冷剂回路RC的制冷剂流路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下述多个制冷剂流路。
(2-1)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该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30间(即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各室内热交换器32间)并且供气态制冷剂流动。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是由第一连通管51以及第二连通管52、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三配管P3、第四配管P4、第五配管P5、第六配管P6、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气体侧连通管GP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说中间单元40分别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对应的室内单元30之间。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分岔成多个而延伸。具体而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包括多个“气体侧分岔流路”(更具体而言,多个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以及多个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各气体侧分岔流路配置在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之间。
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相当于“气体侧第一分岔流路”)是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并且由中间单元40的第三配管P3、第四配管P4以及第一控制阀41构成。在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包含有多个作为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的起始点的气体侧第一分岔部BP1。
各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相当于“气体侧第二分岔流路”)是供低压或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并且是由各中间单元40的第五配管P5、第六配管P6以及第二控制阀42构成的制冷剂流路。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是从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分岔并延伸至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流路,或者是从室外单元10延伸并与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合流的制冷剂流路。在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包含有多个作为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的起始点的气体侧第二分岔部BP2。
(2-2)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多个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30间并且供液态制冷剂(饱和液体状态或过冷却状态的制冷剂)或者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动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是由第三连通管53、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配管P1、第二配管P2以及第三控制阀43、液体侧连通管LP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说中间单元40分别配置于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对应的室内单元30之间。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分岔成多个而延伸。具体而言,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包括多个液体侧分岔流路LL1。各液体侧分岔流路LL1配置在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之间。各液体侧分岔流路LL1由中间单元40的第一配管P1、第二配管P2以及第三控制阀43构成。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包含有多个作为液体侧分岔流路LL1的起始点的液体侧分岔部BP3。
(2-3)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热源侧制冷剂流路)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更详细而言,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间的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是由第一连通管51、第二连通管52以及第三连通管53、各中间单元40的第二配管P2、第四配管P4以及第六配管P6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包括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和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与室外热交换器20之间。
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是由第一连通管51以及第二连通管52、各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以及第六配管P6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或第二控制阀42与室外单元10之间。换言之,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相当于位于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之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也就是说,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与室外热交换器20之间。
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是由第三连通管53、各中间单元40的第二配管P2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配置在第三控制阀43与室外单元10之间。换言之,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相当于位于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之间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也就是说,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配置在第三控制阀43与室外单元20之间。
(2-4)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利用侧制冷剂流路)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配置在各中间单元40(更详细而言,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与对应室内单元30(室内热交换器32)间的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是由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间的气体侧连通管GP以及液体侧连通管LP、第一配管P1、第三配管P3以及第五配管P5构成的制冷剂流路。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包括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和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
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利用侧气态制冷剂流路)是由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间的气体侧连通管GP、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三配管P3以及第五配管P5构成的制冷剂流路。换言之,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相当于位于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与对应室内单元30之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也就是说,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
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利用侧液态制冷剂流路)是由各中间单元40与对应室内单元30的室内膨胀阀31间的液体侧连通管LP、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一配管P1构成的制冷剂流路。换言之,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相当于位于各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与对应室内单元30之间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也就是说,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配置在第三控制阀43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
(2-5)旁通流路BL
在制冷剂回路RC包含有旁通流路BL,该旁通流路BL配置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间并且使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内的制冷剂向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旁通。换言之,旁通流路BL是从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更详细而言是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向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更详细而言是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延伸的制冷剂流路。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构成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的设备和配管的损伤,设置旁通流路BL以使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内的制冷剂旁通至其它的部分来降低压力。
旁通流路BL在各中间单元40中由第七配管P7、第八配管P8以及压力调节阀45构成。换言之,旁通流路BL是由压力调节部44的旁通配管构成的制冷剂流路,通过压力调节部44的压力调节阀45进行开通或断流。
旁通流路BL是使制冷剂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第一配管P1)向包含于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的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第四配管P4)旁通的制冷剂流路。更具体而言,在第一配管P1(或者与第一配管P1连通的第七配管P7)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为压力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与压力调节阀45切换至打开状态对应地,旁通流路BL开通。在旁通流路BL开通的情况下,第一配管P1内的制冷剂流过旁通流路BL而向第四配管P4旁通,并且在第一连通管51流动而流入室外单元10的气体侧出入口。也就是说,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中制冷剂的压力为压力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45使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经由旁通流路BL向配置在第一控制阀41与室外单元10之间的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旁通。
(3)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按状态对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3-1)全制冷状态
(A1)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全制冷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由吸入配管Pa被吸入压缩机15并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Pb、第一流路切换阀16或第二流路切换阀17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或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时与由室外风扇28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流过第一室外控制阀23或第二室外控制阀24,然后在液体侧配管Pc中流动的过程中一分为二。
(A2)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入第四室外控制阀26,并且根据第四室外控制阀26的开度被减压。流过第四室外控制阀26的制冷剂流入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二流路272,并且在流过第二流路272时与流过第一流路271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流过第二流路272的制冷剂流入储罐14,并且在储罐14内气液分离。从储罐14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在吸入配管Pa中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A3)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流入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一流路271。流入第一流路271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流路271时与流过第二流路27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成为达到过冷度的液态制冷剂。流过第一流路271的制冷剂流入第三室外控制阀25,并且根据第三室外控制阀25的开度被减压至适应气液两相搬运的压力而成为气液两相制冷剂。流过第三室外控制阀25的制冷剂流过液体侧截止阀13而流入第三连通管53(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并且以气液两相状态流过第三连通管53。流过第三连通管53的制冷剂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中的任意一者。
(A4)
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制冷剂在第二配管P2中流动并流入第三控制阀43。流入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根据第三控制阀43的开度(噪声抑制开度)被减压后,流入第一配管P1(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流过第一配管P1的制冷剂从中间单元40流出并流入液体侧连通管LP。流过液体侧连通管LP的制冷剂流入对应的制冷室内单元30。流入制冷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在流过室内膨胀阀31时减压。流过室内膨胀阀31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并且在流过室内热交换器32时与由室内风扇33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而成为达到过热度的气态制冷剂。流过各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流入气体侧连通管GP(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在气体侧连通管GP中流动的制冷剂从制冷室内单元30流出,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
(A5)
流入中间单元40的制冷剂流过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由第三配管P3、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四配管P4构成的流路)或者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即,由第五配管P5、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六配管P6构成的流路),并且从中间单元40流出。从中间单元40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流出的制冷剂流过第一连通管51(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并且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从中间单元40的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流出的制冷剂流过第二连通管52(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并且经由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室外单元10。
(A6)
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或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流入储罐14并且在储罐14内气液分离。从储罐14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在吸入配管Pa中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3-2)全制热状态
(B1)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全制热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由吸入配管Pa被吸入压缩机15并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Pb和第三流路切换阀18以及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第二连通管52(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
(B2)
流过第二连通管52的制冷剂流入与制热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中的任意一者。流入中间单元40的制冷剂流过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即,第六配管P6、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五配管P5),并且经由气体侧连通管GP(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
(B3)
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2,当流过室内热交换器32时,上述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33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成为液态制冷剂或气液两相制冷剂。经过各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流过室内膨胀阀31后,流入液体侧连通管LP(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流过液体侧连通管LP的制冷剂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
(B4)
流入中间单元40的制冷剂流过第一配管P1后,流入第三控制阀43。流入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根据第三控制阀43的开度(两相搬运开度)被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流过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流入第二配管P2(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并且流过第三连通管53。流过第三连通管53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3流入室外单元10。
(B5)
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3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流过第三室外控制阀25并且根据开度被减压。流过第三控制阀25的制冷剂流入过冷却热交换器27的第一流路271。流入第一流路271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流路271时与流过第二流路27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成为达到过冷度的液态制冷剂。流过第一流路271的制冷剂在液体侧配管Pc中流动的过程中一分为二。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一方的制冷剂以上述(A2)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流入第一室外控制阀23或第二室外控制阀24,并且根据第一室外控制阀23或第二室外控制阀24的开度被减压。流过第一室外控制阀23或第二室外控制阀24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或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时与由室外风扇28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在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16或第二流路切换阀17后流入储罐14,并且在储罐14内气液分离。从储罐14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在吸入配管Pa中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3-3)制冷室内单元30和制热室内单元30混合存在的情况
关于制冷室内单元30和制热室内单元30混合存在的情况,分为处于制冷主体状态的情况、处于制热主体状态的情况、处于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进一步分为从制冷主体状态变成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从制热主体状态变成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3-3-1)处于制冷主体状态的情况
(C1)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主体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由吸入配管Pa被吸入压缩机15并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
(C2)
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一方经由第三流路切换阀18以及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第二连通管52(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流入第二连通管52的制冷剂以上述(B2)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以上述(B3)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一配管P1。上述制冷剂流过第一配管P1后流入第三控制阀43。流入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根据第三控制阀43的开度(两相搬运开度)被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流过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流过第二配管P2(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后,流入第三连通管53。流入第三连通管53的制冷剂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任意一者中的第二配管P2。
(C3)
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任意一者中的第二配管P2的制冷剂以上述(A4)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然后,流过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的制冷剂流过第一连通管51并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以上述(A6)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C4)
另一方面,在上述(C2)中,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经由第一流路切换阀16或第二流入切换阀17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1或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时与由室外风扇28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流过第一室外控制阀23或第二室外控制阀24,然后在液体侧配管Pc中流动的过程中一分为二。
(C5)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一方的制冷剂以上述(A2)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以上述(A3)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任意一者中的第二配管P2。上述制冷剂以上述(A4)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在室内单元30中蒸发而成为气态制冷剂,然后,上述制冷剂经由气体侧连通管GP(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流入中间单元40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
(C6)
流入中间单元40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的制冷剂以上述(A5)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经由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室外单元10。经由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以上述(A6)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3-3-2)处于制热主体状态的情况
(D1)
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热主体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由吸入配管Pa被吸入压缩机15,并且以上述(B2)所述的形态流动,随后流入第二连通管52。流入第二连通管52的制冷剂以上述(B2)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流入制热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以上述(B3)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一配管P1。上述制冷剂流过第一配管P1后流入第三控制阀43。流入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根据第三控制阀43的开度(两相搬运开度)被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流过第三控制阀43的制冷剂流过第二配管P2(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后,流入第三连通管53。
(D2)
流入第三连通管53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任意一者中的第二配管P2。上述制冷剂以上述(A4)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然后,流过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的制冷剂流过第一连通管51后,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以上述(A6)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D3)
另一方面,流过第三连通管53的其它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3流入室外单元10。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3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以上述(B5)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3-3-3)处于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
(3-3-3-1)在制冷主体状态下成为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
在空调系统100在制冷主体状态下成为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以在“(3-3-1)处于制冷主体状态的情况”的(C1)-(C6)中说明的形态在制冷剂回路RC内流动。
(3-3-3-2)在制热主体状态下成为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
(E1)
在空调系统100在制热主体状态下成为冷热均衡状态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由吸入配管Pa被吸入压缩机15并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
(E2)
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一方以上述(C2)-(C3)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E3)
另一方面,在上述(E2)中,在排出配管Pb中流动时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经由排出配管Pb、第一流路切换阀16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时与由室外风扇28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0的制冷剂流过第二室外控制阀24后,在液体侧配管Pc中流动的过程中一分为二。
(E4)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一方的制冷剂以上述(A2)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E5)
在液体侧配管Pc中一分为二的制冷剂的另一方以上述(A3)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与制冷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任意一者中的第二配管P2。上述制冷剂以上述(A4)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流入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然后,流过中间单元40的第四配管P4的制冷剂流过第一连通管51并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经由气体侧第一截止阀11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以上述(A6)所述的形态流动,并且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5。
(3-4)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
在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成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断流,因此,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存在制冷剂的情况下形成液体受封回路。在上述情况下,当伴随着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而在压力调剂阀45的一端侧施加有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压力时,压力调节阀45从完全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旁通流路BL开通。由此,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从第一配管P1流入旁通流路BL,在旁通流路BL(第七配管P7、压力调节阀45以及第八配管P8)中流动,并且旁通至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第四配管P4)。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室内膨胀阀31处于最低开度的状态,该室内膨胀阀31也处于微开状态。因此,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经由室内膨胀阀31的微小流路连通。
(4)关于压力调节功能、防止液体受封功能
在空调系统100中,考虑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成为完全关闭状态(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状态)的情况。
例如,为了抑制来自停止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泄漏,假定中间单元40内的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切换成完全关闭状态以切断制冷剂向停止室内单元30流动的情况。此外,例如,当在制冷剂回路RC中发生制冷剂泄漏时,为了抑制制冷剂从室内单元30向对象空间泄漏,假定各中间单元40内的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切换成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此外,例如,假定下述情况:由于停电等电源供给异常、产品不良或历时劣化等引起的动作不良或者控制程序的错误等引起的失控等原因,各阀(41、42、43)同时变为完全关闭状态。
在上述情况下,也可认为,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而使配管和设备破损。特别地,在现场施工时,由于中间单元40通常配置于对应室内单元30附近,因此,考虑到液体侧连通管LP的长度尺寸通常不大这一点,假设室内膨胀阀31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在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中容易形成液体受封回路。
鉴于上述风险,在中间单元40或空调系统100中,通过在制冷剂回路RC中配置压力调节部44,从而即使在中间单元40的各阀(41、42、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伴随着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内的压力上升,旁通流路BL开通且压力进行自动调节,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在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而产生配管和设备的破损这一情况。
此外,由于当室内膨胀阀31处于关闭状态(最小开度)时构成为形成供微量的制冷剂流过的微小流路的微开状态,因此,室内膨胀阀31即使在处于最小开度时也不会成为完全关闭状态。因此,即使在中间单元40的各阀(41、42、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以及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
(5)特征
(5-1)
目前,已知一种制冷装置,在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中,在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分别具有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切换阀,通过独立地控制各切换阀的状态来独立地切换制冷剂向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流动方向。
然而,可以认为,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分别包括断流阀的制冷装置中,各断流阀会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状态)。例如,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的各断流阀同时控制成完全关闭状态。此外,例如,也可以认为,由于停电等电源供给异常或切换阀的动作不良等原因,导致各断流阀同时变为完全关闭状态。
在上述制冷装置中,若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的各断流阀同时变为完全关闭状态,那么,在配置于利用侧热交换器与各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并且可能形成液体受封回路。在形成有液体受封回路的情况下,由于根据液体受封回路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可能产生配管和设备的损伤,因此,导致可靠性降低。
与此相对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是在制冷剂回路RC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包括室外热交换器20(相当于“热源侧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2(相当于“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压力调节部44。第一断流阀(41、42)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室内热交换器32间。第一断流阀(41、42)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第二断流阀(43)配置于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室内热交换器32间。第二断流阀(43)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压力调节部44对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相当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配置在第一断流阀(41、42)或第二断流阀(43)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压力调节部44包括压力调节阀45(相当于“旁通机构”)。压力调节阀45使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向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相当于“热源侧制冷剂流路”)旁通。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配置在第一断流阀(41、42)或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与室内热交换器20之间。
由此,即使在流路切换单元中第一断流阀(41、42)以及第二断流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与室内热交换器32间的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这一情况也将得到抑制,从而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也将得到抑制。由此,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5-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力调节部44还包括旁通配管(P7、P8)。旁通配管(P7、P8)形成旁通流路BL。旁通流路BL是从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相当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相当于“热源侧制冷剂流路”)延伸的制冷剂流路。压力调节阀45(相当于“旁通机构”)配置于旁通流路BL上。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规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压力调节阀45使旁通流路BL开通。
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压力调节部44。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大并且抑制可靠性降低。
另外,此处的“规定的基准值”是相当于有可能导致构成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的配管和设备的损伤的压力的值,并且根据构成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的配管和设备的规格(容量以及样式等)以及配置形态进行适当选定。
(5-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力调节阀45(相当于“旁通机构”)具有当受到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压力时使制冷剂流过的压力感应机构。由此,能够利用特别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压力调节部44,从而抑制成本增大。
(5-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相当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相当于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延伸。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是配置在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与室外热交换器20(相当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
由此,即使在空调系统100中各第一断流阀(41、42)以及第二断流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也能够向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旁通。
(5-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0包括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32(相当于“利用侧热交换器”)与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的室内膨胀阀31(相当于“电动膨胀阀”)。室内膨胀阀31根据开度对流过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即使在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室内膨胀阀31也能够使制冷剂流过。
由此,即使在各第一断流阀(41、42)以及第二断流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无论室内单元30内的室内膨胀阀31的状态如何,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相当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中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而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也将得到抑制。特别地,由于在施工现场中,第二控制阀42与室内单元30内的室内膨胀阀31的距离通常不会很大,因此,在两者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虽然在第二控制阀42与室内膨胀阀31之间的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中容易形成液体受封回路,但通过上述形态能够抑制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
(5-6)
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包括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5以及贮存制冷剂的储罐14。压缩机15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0(相当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储罐14配置于压缩机15的吸入侧。
由此,即使在空调系统100中各第一断流阀(41、42)以及第二断流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旁通的制冷剂也会贮存至储罐14。因此,压缩机15中吸入液态制冷剂这一液体回流现象得到抑制。
(5-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0包括室外单元10(相当于“热源单元”)、多个室内单元30(相当于“利用单元”)、中间单元40。室外单元10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0(相当于“热源侧热交换器”)。多个室内单元30分别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2(相当于“利用侧热交换器”)。多个室内单元30相对于室外单元10并联地配置。中间单元40配置于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配置在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之间。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配置在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之间。中间单元40切换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配置于中间单元40。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配置于中间单元40。压力调节部44配置于中间单元40。
由此,在配置于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各室内单元30间的制冷剂流路(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的中间单元40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5-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包含有多个“气体侧分岔流路”(GL1、GL2)。气体侧分岔流路(GL1、GL2)分岔并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任一室内单元30间。在“气体侧分岔流路”包含有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相当于“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相当于“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从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分岔并延伸至室外单元10。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供低压/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第一断流阀(第一控制阀41以及第二控制阀42)分别配置于各气体侧分岔流路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以及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
由此,即使在配置于室外单元10与各室内单元30间的三条制冷剂流路(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以及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配置有中间单元40的情况下,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也得到抑制,从而使得可靠性降低得到抑制。
(6)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述变形例所述那样进行适当变形。另外,各变形例也可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与其它的变形例组合应用。
(6-1)变形例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旁通流路BL从中间单元40内的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延伸至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七配管P7与在中间单元40内构成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第一配管P1连接。不过,在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七配管P7与第一配管P1连接的同时/作为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七配管P7与第一配管P1连接的替代,上述第七配管P7还可以与在中间单元40外构成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其它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例如,第七配管P7可以与延伸至对应室内单元30的液体侧连通管LP(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连接。此外,例如,第七配管P7还可以与对应室内单元30中的、连接室内膨胀阀31与液体侧连通管LP间的制冷剂配管(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连接。在上述情况下,旁通流路BL形成为从中间单元40外的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延伸至中间单元40内的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并且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2)变形例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延伸至中间单元40内的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在中间单元40内构成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1的第四配管P4连接。不过,在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第四配管P4连接的同时/作为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第四配管P4连接的替代,上述第八配管P8还可以与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其它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例如,如图4所示的中间单元400(400a、400b、400c、……)那样,第八配管P8可以与在中间单元400内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第六配管P6连接。在上述情况下,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制冷剂会旁通至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并且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此外,例如,第八配管P8还可以与在中间单元40外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第一连通管51或第二连通管52连接。在上述情况下,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制冷剂会旁通至中间单元40外的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并且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3)变形例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延伸至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在中间单元40内构成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的第四配管P4连接。不过,在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第四配管P4连接的同时/作为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第四配管P4连接的替代,上述第八配管P8还可以与构成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的其它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例如,如图5所示的中间单元500(500a、500b、500c、……)那样,第八配管P8可以与在中间单元500内构成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的第二配管P2连接。此外,例如,第八配管P8可以与在中间单元500外构成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的第三连通管53连接。在上述情况下,旁通流路BL向配置在第二断流阀(第三控制阀43)与室外热交换器20(相当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相当于“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延伸。由此,即使在中间单元40中各第一断流阀(41、42)以及第二断流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相当于“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也能够旁通向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也就是说,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考虑到制冷剂将旁通至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这一点,较为理想的是,将贮存旁通后的制冷剂的接收槽配置于室外单元10内的规定位置(例如液体侧配管Pc上)。
(6-4)变形例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延伸至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旁通流路BL的第七配管P7与构成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第一配管P1连接,构成排通流路BL的第八配管P8与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第四配管P4连接。不过,作为上述旁通流路BL的替代/除了旁通流路BL,压力调节部44还可包括以其它的形态构成的旁通流路。
例如,如图6所示的中间单元600(600a、600b、600c、……)那样,还可包括旁通流路BL’,该旁通流路BL’以下述方式构成:第七配管P’与构成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以及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的第三配管P3连接,并且第八配管P8’与构成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以及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的第二配管P2连接。在上述情况下,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延伸至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并且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的制冷剂旁通至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以上述形态旁通的制冷剂经由室外单元10的液体侧出入口(液体侧截止阀13)回收。在设置旁通流路BL’的情况下,考虑到制冷剂旁通至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这一点,较为理想的是,将贮存旁通后的制冷剂的接收槽配置于室外单元10内的规定位置(例如液体侧配管Pc上)。
另外,在旁通流路BL’中,第七配管P7’也可与构成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的其它的配管(例如,第五配管P5或气体侧连通管GP)连接。此外,在旁通流路BL’中,第八配管P8’也可与构成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的其它的配管(例如第三连通管53)连接。此外,在旁通流路BL’中,第八配管P8’还可与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的配管(例如,第四配管P4、第六配管P6、第一连通管51或第二连通管52)连接。
通过在压力调节部44中构成上述旁通流路BL’,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的制冷剂旁通至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并且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5)变形例五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内膨胀阀31不是必要的,也可如图7所示那样省略。在上述情况下,可以使第三控制阀43承担室内膨胀阀31(“电动膨胀阀”)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6)变形例六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控制阀43不是必要的,可以省略。在上述情况下,采用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构成为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室内膨胀阀31,并且只要使室内膨胀阀31承担第三控制阀43(“第二断流阀”)的功能即可。此外,在上述情况下,当如图3、图4以及图5等所示那样构成旁通流路BL时,只要第七配管P7(旁通配管)的一端与位于室内膨胀阀31与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连接即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7)变形例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室内膨胀阀31是在关闭状态(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形成微小流路的微开状态的电动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关于这一点,根据抑制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中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观点,较为理想的是,采用上述形态的电动阀作为室内膨胀阀31。不过,只要没有特别影响,室内膨胀阀31可以不一定是上述形态的膨胀阀。也就是说,室内膨胀阀31可以在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完全关闭状态。
在上述情况下,即使室内膨胀阀31以及第三控制阀43同时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并且室内膨胀阀31与第三控制阀43间的制冷剂处于压力基准值以上的状态,由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内的制冷剂通过压力调节部44旁通至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因此,构成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的设备和配管的破损也得到抑制。
此外,在上述情况下,例如,如图8所示,通过配置压力调节部44a以作为压力调节部44的替代,从而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除了形成旁通流路BL的旁通配管(P7、P8),压力调节部44a还包括形成第二旁通流路BL2的旁通配管(P9、P10)。第二旁通流路BL2从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延伸至旁通流路BL的两端间的部分(更详细而言是比压力调节阀45靠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侧的部分)。
此外,除了压力调节阀45,压力调节部44a还包括第二压力调节阀46。第二压力调节阀46是与压力调节阀45相同的“旁通机构”。第二压力调节阀46配置于第二旁通流路BL2上。
通过配置上述压力调节部44a以替代压力调节部44,从而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在运转停止时以及制冷剂泄漏时,可以将室内膨胀阀31控制成打开状态。
(6-8)变形例八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独立地配置与任一室内单元30一对一对应的多个中间单元40。不过,中间单元40的设置形态不必限定于此。
例如,各中间单元40可构成、配置成与室内单元30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地对应。
此外,例如,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将多台(例如,四台、八台或十六台等)中间单元40集中地收容于一个外壳内而形成的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可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与各室内单元30之间。在上述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流路切换单元”)中,在外壳内收容有多台中间单元40的同时还收容有第一连通管51、第二连通管52以及第三连通管53的一部分。在上述情况下,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与多台室内单元30即室内单元组(“利用单元组”)对应。
另外,在配置有上述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的情况下,当省略第三控制阀43时,如图11所示,在产生制冷剂泄漏时等情况下,为了抑制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侧向各室内单元30流动,各液体侧分岔流路LL1共用的一个断流阀70(相当于“第二断流阀”)可配置于比各液体侧分岔部BP3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与此关联的是,为了抑制在断流阀70控制成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对于旁通流路BL而言,如图11所示,只要设置成从配置于第三连通管53的第一旁通部Ba向配置于第一连通管51的第二旁通部Bb延伸即可。第一旁通部Ba配置于比各液体侧分岔部BP3靠室外单元10侧并且比断流阀70靠室内单元30侧的位置。第二旁通部Bb配置于比各气体侧第一分岔部BP1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在图11中,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在断流阀70与各室内热交换器32之间延伸。
通过以图11所示的形态构成制冷剂回路RC,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通过省略配置于每台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断流阀70在各液体侧分岔流路LL1中共用地配置,并且压力调节部44并非配置于每台中间单元40而是由各个中间单元40共用,从而能够简洁地构成回路,进而能够抑制成本。
另外,断流阀70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或者能够进行开闭切换的电磁阀。
(6-9)变形例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室外单元10与各中间单元40通过三根连通管(51、52、53)连接的、所谓“三管式”的冷热自由回路(能够针对每个室内单元30独立地切换制冷运转以及制热运转的制冷剂回路)即制冷剂回路RC进行了说明。不过,室外单元10以及各中间单元40不一定需要通过三根连通管(51、52、53)连接。例如,制冷剂回路RC也可构成为图12所示的制冷剂回路RC1。
制冷剂回路RC1是室外单元10与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通过两根连通管连接的“双管式”的冷热自由回路。在制冷剂回路RC1中,作为室外单元10的替代配置有室外单元10’。在室外单元10’中省略了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储罐14、各流路切换阀19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27等设备。此外,在室外单元10’中配置有四通换向阀19a。此外,在室外单元10’中呈桥状地配置有四个止回阀29。
在制冷剂回路RC1中配置有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在制冷剂回路RC1中,室外单元10与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通过两根连通管(第一连通管51以及第三连通管53)连接。
在流路切换集合单元90’配置有贮存制冷剂并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接收槽48。接收槽48与第二连通管52连接。从接收槽48延伸有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和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与第一连通管51连接。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1中,控制阀75在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中配置于比各液体侧分岔部BP3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1中,除了各旁通流路BL,还形成有旁通流路Bla,该旁通流路BLa连接下述两个部分: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的比各液体侧分岔部BP3靠室外单元10侧的部分;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的比各气体侧第一分岔部BP1靠室外单元10侧的部分。在旁通流路BLa上配置有控制阀76。
在如制冷剂回路RC1那样构成为“双管式”的冷热自由回路的情况下,通过适当配置压力调节部44并且适当打开、关闭控制阀76,从而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抑制构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
(6-10)变形例十
制冷剂回路RC构成为下述所谓的“冷热自由回路”:配置有多个中间单元40,能够独立地切换各室内单元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能够针对每个室内单元30独立地选择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不过,制冷剂回路RC不一定要构成为“冷热自由回路”,也可构成为如图13所示的制冷剂回路RC2,该制冷剂回路RC2是共同切换各室内单元30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所谓“冷热切换回路”(即,无法针对每个室内单元30独立地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制冷剂回路)。
在制冷剂回路RC2中,作为室外单元10的替代配置有室外单元10a。在室外单元10a中省略了气体侧第二截止阀12以及各流路切换阀19等设备。此外,在室外单元10a中配置有四通换向阀19b。
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2中配置有室内单元30’(30a’、30b’、30c’)以替代室内单元30。
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2中,省略了各中间单元40,并且与之关联的是,室外单元10a与各室内单元30’间通过两根连通配管(气体侧连通管GP以及液体侧连通管LP)连接。在制冷剂回路RC2中,通过气体侧连通管GP构成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通过液体侧连通管LP构成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在制冷剂回路RC2中,室内膨胀阀31作为“第二断流阀”起作用。
在室内单元30’中,在室内热交换器32的气体侧出入口与气体侧连通管GP之间配置有室内侧控制阀34。室内侧控制阀34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或者能够进行开闭切换的电磁阀。在制冷剂回路RC2中,室内侧控制阀34作为“第一断流阀”起作用。
在制冷剂回路RC2中,在室内热交换器32的气体侧与室内侧控制阀34之间形成有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并且在室内热交换器32的液体侧与室内膨胀阀31之间形成有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2中,在室内侧控制阀34与室外单元10a之间形成有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并且在室内膨胀阀31与室外单元10a之间形成有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
在制冷剂回路RC2中,在室内单元30’内配置有压力调节部44’。在压力调节部44’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向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延伸。具体而言,压力调节部44’具有形成旁通流路BL的旁通配管(第十一配管P11和第十二配管P12)。在旁通流路BL上配置有压力调节阀45。
在如制冷剂回路RC2那样构成为“冷热切换回路”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是,通过如图13所示那样配置压力调节部44’来抑制构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
另外,在制冷剂回路RC2中,旁通配管(P11、P12)也可配置成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向制冷剂流路OL1或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延伸。
(6-11)变形例十一
制冷剂回路RC2也可构成为如图14所示的制冷剂回路RC3。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室内单元30’中省略了室内侧控制阀34以及压力调节部44’。另一方面,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室外单元10a与各室内单元30’之间配置有多个(此处为两个)断流阀单元80(第一断流阀单元81以及第二断流阀单元82)。
断流阀单元80是与多台室内单元30’(室内单元组)对应并用于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单元。断流阀单元80是分岔管和断流阀一体化而形成的单元,通过在预先组装的状态下搬入施工现场并与其它的连通配管接合,从而构成气体侧连通管GP或液体侧连通管LP的一部分。断流阀单元80分别具有断流阀85和压力调节部44”。
第一断流阀单元81配置于气体侧连通管GP(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上。第一断流阀单元81具有配置于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上的气体侧断流阀85a(相当于“第一断流阀”)。气体侧断流阀85a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或者能够进行开闭切换的电磁阀。气体侧断流阀85a配置于比构成在气体侧连通管GP上的各气体侧第一分岔部BP1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
第二断流阀单元82配置于液体侧连通管LP(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上。第二断流阀单元82具有配置于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上的液体侧断流阀85b(相当于“第二断流阀”)。液体侧断流阀85b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或者能够进行开闭切换的电磁阀。液体侧断流阀85b配置于比构成于液体侧连通管LP的各液体侧分岔部BP3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
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比断流阀85靠室外单元10侧的位置形成有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以及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OL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比断流阀85靠室外单元30侧的位置形成有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以及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
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断流阀单元80内配置有压力调节部44”。在压力调节部44”中,旁通流路BL从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向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OL1延伸。具体而言,压力调节部44”具有形成旁通流路BL的旁通配管(第十三配管P13和第十四配管P14)。在旁通流路BL上配置有压力调节阀45。
在如制冷剂回路RC3那样构成为“冷热切换回路”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是,通过如图14所示那样配置压力调节部44”来抑制各断流阀(85a、85b)处于关闭状态时构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
另外,在制冷剂回路RC3中,由于使各室内膨胀阀31作为“第二断流阀”起作用,因而能够省略液体侧断流阀85b。也就是说,可以适当省略第二断流阀单元82。
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3中,第一断流阀单元81在与各室内单元30连通的气体侧连通管GP中共用地配置。不过,第一断流阀单元81也可配置多个。例如,第一断流阀单元81可配置于气体侧连通管GP的每个气体侧第一分岔部BP1。也就是说,第一断流阀单元81可相对于各室内单元30一对一地配置。此外,第一断流阀单元81可配置于与对应的室内单元30连通的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IL1上。
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3中,第二断流阀单元82在与各室内单元30连通的液体侧连通管LP中共用地配置。不过,第二断流阀单元82也可配置多个。例如,第二断流阀单元82可配置于液体侧连通管LP的每个液体侧分岔部BP3。也就是说,第二断流阀单元82可相对于各室内单元30一对一地配置。此外,第二断流阀单元82可配置于与对应的室内单元30连通的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IL2上。
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3中,在第一断流阀单元81以及第二断流阀单元82分别独立地配置有压力调节部44”。不过,不一定需要在第一断流阀单元81以及第二断流阀单元82这两者都配置压力调节部44”,也可在第一断流阀单元81以及第二断流阀单元82中的一方适当省略压力调节部44”。
(6-12)变形例十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压力调节阀45(相当于“旁通机构”)是具有阀芯根据施加于一端侧的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压力移动的压力感应机构的机械式自动膨胀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压力调节阀45而言,只要是能够使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中的压力基准值以上的制冷剂旁通至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的阀,则也可是其它的阀。例如,压力调节阀45可采用在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形成使制冷剂流过的微小流路的微开状态的电动式膨胀阀。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经由压力调节阀45的微小流路向室外侧制冷剂流路OL旁通,因此,能够实现上述(5-1)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6-13)变形例十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以及第三控制阀43是能够进行开度调节且在最低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的完全关闭状态的电动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或者第三控制阀43而言,只要是能够切换室外单元10与对应室内单元30间的制冷剂的流动的阀,则也可是其它的阀。例如,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或者第三控制阀43可以是通过供给驱动电压而择一地切换打开状态和完全关闭状态的电磁阀。
此外,例如,第一控制阀41、第二控制阀42或者第三控制阀43也可采用在最小开度的情况下构成为形成使制冷剂流过的微小流路的微开状态的膨胀阀。在上述情况下,在室内侧制冷剂流路IL形成液体受封回路这一情况得到进一步抑制。
(6-14)变形例十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阀41配置于与第一连通管51连通的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1(第二配管P2或第三配管P3)上。不过,不限定于此,第一控制阀41也可配置于第一连通管5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阀42配置于与第二连通管52连通的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2(第四配管P4或第五配管P5)上。不过,不限定于此,第二控制阀42也可配置于第二连通管5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控制阀43配置于与第三连通管53连通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第一配管P1或第二配管P2)上。不过,不限定于此,第二控制阀42也可配置于第三连通管53。
(6-15)变形例十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多个流路切换阀19(第一流路切换阀16、第二流路切换阀17以及第三流路切换阀18),各流路切换阀19根据运转状态切换第一流路状态和第二流路状态,从而切换制冷剂回路RC的制冷剂的流动。不过,不限定于此,也可构成为通过其它的方法切换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的流动。
例如,作为任意流路切换阀19(四通换向阀)的替代,可配置三通阀。此外,作为任意的流路切换阀19的替代,也可以下述方式构成:配置第一阀(例如电磁阀或电动阀)以及第二阀(例如电磁阀或电动阀),通过将第一阀控制成打开状态并且将第二阀控制成完全关闭状态,从而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切换阀19处于第一流路状态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制冷剂流路开通,通过将第一阀控制成完全关闭状态并且将第二阀控制打开状态,从而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切换阀19处于第二流路状态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制冷剂流路开通。
(6-16)变形例十六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RC的回路结构以及配置于回路内的设备而言,只要在实现本发明的思想目的的基础上不产生阻碍,则能够根据设置环境和设计规格进行适当改变,可省略一部分的设备,也可新追加其它的设备,还可包括新的流路。
例如,不一定需要配置于室外单元10的过冷却热交换器27,也可省略。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贮存制冷剂的接收槽也可根据需要配置于合适的位置(例如液体侧配管Pc上)。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包括图1和图2中未示出的流路(例如,用于将中间压制冷剂向压缩机15注射的流路)。
此外,例如,对于室内膨胀阀31而言,不一定需要配置于室内单元30内。此外,不一定需要室内膨胀阀31,也可通过使对应的中间单元40的第三控制阀43承担室内膨胀阀31的作用而省略室内膨胀阀31。
(6-17)变形例十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单元10仅为一台。不过,相对于各室内单元30或各中间单元40也可串联或并联地配置多台室外单元10。
(6-18)变形例十八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思想应用于空调系统1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思想也能够应用于包括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RC类似的制冷剂回路的其它的制冷装置(例如,热水器或冷却装置等)。
(6-19)变形例十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R32以作为在制冷剂回路RC中循环的制冷剂的一例。不过,在制冷剂回路RC中采用的制冷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采用HFO1234yf、HFO1234ze(E)以及上述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以替代R3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还可采用R407C或R410A等HFC类制冷剂。
(7)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制冷装置。
符号说明
10、10’、10a:室外单元(热源单元);
11:气体侧第一截止阀;
12:气体侧第二截止阀;
13:液体侧截止阀;
14:储罐;
15:压缩机;
16:第一流路切换阀;
17:第二流路切换阀;
18:第三流路切换阀;
19a、19b:四通换向阀;
20:室外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
21:第一室外热交换器;
22:第二室外热交换器;
23:第一室外控制阀;
24:第二室外控制阀;
25:第三室外控制阀;
26:第四室外控制阀;
27:过冷却热交换器;
28:室外风扇;
30、30’:室内单元(利用单元);
31:室内膨胀阀(电动膨胀阀、第二断流阀);
32:室内热交换器(利用侧热交换器);
33:室内风扇;
34:室内侧控制阀(第一断流阀);
40、400、500、600:中间单元(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41:第一控制阀(第一断流阀);
42:第二控制阀(第一断流阀);
43:第三控制阀(第二断流阀);
44、44’、44”、44a:压力调节部;
45:压力调节阀(旁通机构);
46:第二压力调节阀(旁通机构);
48:接收槽;
50:室外侧连通配管;
51:第一连通管;
52:第二连通管;
53:第三连通管;
60:室内侧连通配管;
70: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75、76:控制阀;
80:断流阀单元;
81:第一断流阀单元;
82:第二断流阀单元;
85:断流阀;
85a:气体侧断流阀(第一断流阀);
85b:液体侧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90、90’:流路切换集合单元(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100:空调系统(制冷装置);
271:第一流路:
272:第二流路;
BL、BL’、BLa:旁通流路;
BL2:第二旁通流路;
BP1:气体侧第一分岔部;
BP2:气体侧第二分岔部;
BP3:液体侧分岔部;
GL:气体侧制冷剂流路;
GL1、GL1’:第一气体侧制冷剂流路(气体侧分岔流路、气体侧第一分岔流路);
GL2、GL2’:第二气体侧制冷剂流路(气体侧分岔流路、气体侧第二分岔流路);
GP:气体侧连通管;
IL:室内侧制冷剂流路(利用侧制冷剂流路);
IL1:室内侧气态制冷剂流路;
IL2:室内侧液态制冷剂流路;
LL:液体侧制冷剂流路;
LL1:液体侧分岔流路;
LP:液体侧连通管;
OL:室外侧制冷剂流路(热源侧制冷剂流路);
OL1:室外侧气态制冷剂流路;
OL2:室外侧液态制冷剂流路:
P1-P6:第一配管-第六配管;
P7、P7’:第七配管(旁通配管);
P8、P8’:第八配管(旁通配管);
P11:第十一配管(旁通配管);
P12:第十二配管(旁通配管);
P13:第十三配管(旁通配管);
P14:第十四配管(旁通配管);
Pa:吸入配管;
Pb:排出配管;
Pc:液体侧配管;
RC、RC1、RC2、RC3:制冷剂回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5517789号公报。

Claims (13)

1.一种制冷装置(100),所述制冷装置在制冷剂回路(RC、RC1、RC2、RC3)中进行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100)包括:
热源侧热交换器(20);
利用侧热交换器(32);
第一断流阀(41、42、34、85a),所述第一断流阀配置于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配置的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所述第一断流阀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
第二断流阀(43、31、70、85b),所述第二断流阀配置于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配置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所述第二断流阀通过构成为完全关闭状态来切断制冷剂的流动;以及
压力调节部(44、44’、44”、44a),所述压力调节部对配置在所述第一断流阀或所述第二断流阀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路(IL)内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节,
所述压力调节部包括旁通机构(45、46),所述旁通机构使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配置在所述第一断流阀或所述第二断流阀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OL)旁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部还包括旁通配管(P7、P7’、P8、P8’、P11-P14),所述旁通配管形成从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流路延伸的旁通流路,
所述旁通机构配置于所述旁通流路上,并且是在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为规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旁通流路开通的压力调节阀(45、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调节阀是具有当受到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压力时使制冷剂流过的压力感应机构的膨胀阀(4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流路从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向配置在所述第一断流阀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源侧第一制冷剂流路(GL1、GL1’)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通流路向配置在所述第二断流阀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热源侧第二制冷剂流路(GL2、GL2’)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电动膨胀阀(31),所述电动膨胀阀配置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并且根据开度对流过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所述电动膨胀阀在所述第一断流阀以及所述第二断流阀处于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也使制冷剂流过。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
压缩机(15),所述压缩机配置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断流阀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并且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
储罐(14),所述储罐配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并且贮存制冷剂。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
热源单元(10a),所述热源单元配置有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多个利用单元(30’),多个所述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以及
第一断流阀单元(81),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配置于在所述利用单元与所述热源单元之间配置的所述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并且切断对应的所述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所述第一断流阀以及所述压力调节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
热源单元(10a),所述热源单元配置有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多个利用单元(30’),多个所述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
第一断流阀单元(81),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配置于在所述利用单元与所述热源单元之间配置的所述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上,并且切断对应的所述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以及
第二断流阀单元(82),所述第二断流阀单元配置于在所述利用单元与所述热源单元之间配置的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并且切断对应的所述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所述第一断流阀配置于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
所述第二断流阀配置于所述第二断流阀单元,
所述压力调节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或所述第二断流阀单元,或者所述压力调节部分别独立地配置于所述第一断流阀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断流阀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
热源单元(10、10’),所述热源单元配置有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
多个利用单元(30),多个所述利用单元分别配置有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并且相对于所述热源单元并联地配置;以及
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40、400、500、600、90、90’),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配置于在对应的所述利用单元与所述热源单元之间配置的所述气体侧制冷剂流路(GL)以及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LL)上,并且切换对应的所述利用单元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所述第一断流阀、所述第二断流阀以及所述压力调节部配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包含有多个气体侧分岔流路(GL1、GL1’、GL2、GL2’),所述气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地配置在所述热源单元与任一所述利用单元之间,
在所述气体侧分岔流路中包含有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GL1、GL1’)和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GL2、GL2’),所述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供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所述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从所述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并延伸至所述热源单元,并且供低压或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动,
所述第一断流阀分别配置于各所述气体侧分岔流路的所述第一气体侧分岔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气体侧分岔流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包括多个液体侧分岔流路(LL1),所述液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地配置于所述热源单元与任一所述利用单元之间,
在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包含有多个作为液体侧分岔流路的起始点的液体侧分岔部分(BP3),
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90、90’)与多个所述利用单元即利用单元组对应,
所述第二断流阀配置于比各所述液体侧分岔部分靠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一侧的位置,
所述旁通机构使配置在所述第二断流阀与各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配置在所述第一断流阀或所述第二断流阀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流路旁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包括多个液体侧分岔流路(LL1),所述液体侧分岔流路分岔地配置于所述热源单元与任一所述利用单元之间,
在所述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包含有多个作为液体侧分岔流路的起始点的液体侧分岔部分(BP3),
所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90、90’)与多个所述利用单元即利用单元组对应,
所述第二断流阀配置于比各所述液体侧分岔部分靠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一侧的位置,
所述旁通机构使配置在所述第二断流阀与各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所述利用侧制冷剂流路内的制冷剂向配置在所述第一断流阀或所述第二断流阀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之间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流路旁通。
CN201780060717.7A 2016-09-30 2017-09-29 制冷装置 Active CN109791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2560 2016-09-30
JP2016192560 2016-09-30
JP2016-214427 2016-11-01
JP2016214427 2016-11-01
PCT/JP2017/035632 WO2018062528A1 (ja) 2016-09-30 2017-09-29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1009A CN109791009A (zh) 2019-05-21
CN109791009B true CN109791009B (zh) 2020-07-07

Family

ID=6175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0717.7A Active CN109791009B (zh) 2016-09-30 2017-09-29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8740B2 (zh)
EP (1) EP3521731B1 (zh)
JP (1) JP6528909B2 (zh)
CN (1) CN109791009B (zh)
BR (1) BR112019004907B1 (zh)
ES (1) ES2923292T3 (zh)
WO (1) WO2018062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4871B (zh) * 2017-09-29 2021-09-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CN114364932A (zh) * 2019-09-04 2022-04-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单元及冷冻装置
EP4056924A4 (en) * 2019-11-05 2022-12-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ASSOCIATED AIR CONDITIONER
JP6835184B1 (ja) * 2019-11-18 2021-02-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用の中間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装置
EP3904776B1 (en) * 2020-04-30 2023-12-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Valve un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EP3971485A1 (en) * 2020-09-15 2022-03-23 Daikin Industries, Ltd. Safety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23030410A (ja) * 2021-08-23 2023-03-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23098043A (ja) * 2021-12-28 2023-07-10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遮断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並びに真空引き方法
WO2024079873A1 (ja) * 2022-10-14 2024-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9755A (ja) * 1990-11-02 1992-06-1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0065992A (ja) * 2008-08-12 2010-03-25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冷媒回路装置
JP2011510254A (ja) * 2008-01-17 2011-03-31 キャリ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高圧冷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圧力除去
CN105570993A (zh) * 2012-08-02 2016-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
CN105874282A (zh) * 2013-12-25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8903363D1 (de) * 1989-07-31 1993-03-04 Kulmbacher Klimageraete Kuehleinrichtung fuer mehrere kuehlmittelkreislaeufe.
JPH0886527A (ja) *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0942792A (ja) * 1995-07-31 1997-02-14 Daikin Ind Ltd ヒートポンプマルチシステム
JP4001171B2 (ja) * 2005-07-26 2007-10-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09264605A (ja) * 2008-04-22 2009-11-12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EP2341296B1 (en) * 2008-10-29 2018-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5517789B2 (ja) 2010-07-02 2014-06-1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984842B2 (ja) 2011-12-09 2016-09-06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5984914B2 (ja) * 2012-03-27 2016-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4045394A1 (ja) * 2012-09-21 2014-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402661B2 (ja) * 2015-03-20 2018-10-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9755A (ja) * 1990-11-02 1992-06-1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510254A (ja) * 2008-01-17 2011-03-31 キャリ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高圧冷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圧力除去
JP2010065992A (ja) * 2008-08-12 2010-03-25 Fuji Electric Retail Systems Co Ltd 冷媒回路装置
CN105570993A (zh) * 2012-08-02 2016-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
CN105874282A (zh) * 2013-12-25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1731B1 (en) 2022-06-15
EP3521731A1 (en) 2019-08-07
JP6528909B2 (ja) 2019-06-12
CN109791009A (zh) 2019-05-21
WO2018062528A1 (ja) 2018-04-05
US20190234660A1 (en) 2019-08-01
US11268740B2 (en) 2022-03-08
EP3521731A4 (en) 2019-10-23
BR112019004907A8 (pt) 2023-03-14
BR112019004907A2 (pt) 2019-06-04
BR112019004907B1 (pt) 2023-10-31
JPWO2018062528A1 (ja) 2019-06-24
ES2923292T3 (es) 202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1009B (zh) 制冷装置
CN111094871B (zh) 冷冻装置
US10107533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subcooling heat exchanger
US10054337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indoor units and relay unit
EP1816416B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094604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indoor units and a cooling and heating mixed mode of operation
US9933192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9065639A1 (ja) 配管ユニット又は空調システム
WO201701000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747226B2 (ja) 冷凍装置
CN111065861A (zh) 空调系统
JP2018054252A (ja) 冷凍装置
WO2023026639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9086200A (ja) 冷房専用空調システム
BR112020005326B1 (pt) Aparelho de refrigeração
JP2015055381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