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0671B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0671B
CN109790671B CN201780061348.3A CN201780061348A CN109790671B CN 109790671 B CN109790671 B CN 109790671B CN 201780061348 A CN201780061348 A CN 201780061348A CN 109790671 B CN109790671 B CN 109790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washing
unit
washing machi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13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90671A (zh
Inventor
堀端裕司
绳间润一
田原己纪夫
河合雅弘
安藤真理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35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866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05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95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340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6636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790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0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90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0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种洗衣机(1),其包括:清洗槽(4),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2)和清洗水;按压部(8a、8b),其用于对清洗槽(4)的内部的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以及吸引部,其用于自被清洗物(2)对清洗水进行吸引。另外,洗衣机(1)包括外部气体导入部(28)和控制部(39),所述外部气体导入部(28)用于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所述控制部(39)用于对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进行控制,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利用按压部(8a、8b)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部对清洗水和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衣服等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洗衣机中,存在在旋转槽内对衣服等洗涤物进行搅拌而进行洗涤的、所谓的立式洗衣机。另外,存在在旋转槽内沿着旋转槽的旋转方向举起洗涤物并使洗涤物自上方下落而进行拍洗的所谓的滚筒式洗衣机。无论是哪种洗衣机,均是对洗涤物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揉搓、摩擦从而进行洗涤。
另外,作为洗涤后的洗涤物的脱水方法,通常是利用因旋转槽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来使水分自洗涤物分离的离心力脱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洗涤物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的上述洗衣机不适合进行如下的洗涤物的洗涤:容易产生布料损伤的洗涤物、洗涤物缠绕拉拽而容易走样的洗涤物以及风格容易变差的洗涤物。另外,离心力脱水也不适合上述的洗涤物。另外,作为上述的风格容易变差的洗涤物,通常是进行手洗的洗涤物,例如能够举出毛衣和对襟毛衣等毛线的编织物以及毛纺织品、利用很细的纤维做成的精致的材料的围巾等。
离心力脱水具有脱水效率较高这样的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因旋转槽的高速旋转而导致的振动和噪声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脱水时的振动和噪声,考虑自洗涤物对水分进行吸引而进行脱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4)。
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中设有吸引体54和吸引泵55,该吸引体54覆盖滚筒51的外周壁并且与滚筒51的注水孔53相连通。针对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而言,将水分与滚筒51内的空气一同自洗涤物52吸引,利用吸引泵55经由吸引体54来对贴在滚筒51的内周壁上的洗涤物52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引,从而进行脱水。
如图13所示,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洗衣机具有内盖61,该内盖61能够在洗涤兼脱水槽62的门64与在设有脱水开口65的脱水面66上支承的洗涤物63之间移动。洗衣机对被内盖61密闭的洗涤兼脱水槽62的内部进行减压并对洗涤物63的水分进行吸引脱水,通过使吸引部件67发挥功能,使内盖61与洗涤物63紧密接触,从而对洗涤物63周围进行排气排水。
针对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脱水装置而言,利用减压装置对洗涤槽的下方空间进行减压,使设于波纹管状的伸缩部的下端的按压部向下移动从而对洗涤物进行按压而使其压缩,从而进行脱水。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以往的结构中,由于是将洗涤物52的水分与滚筒51内的空气一同吸引,因此存在脱水发生不均那样的问题。通常,在吸引脱水的情况下,气流经过阻力最小的流路,因此在脱水推进并且在衣服构造间形成了不含清洗水的短路风路时,气流向该短路风路集中。特别是,在对在衣服构造具有许多间隙的厚针织品(毛线的编织物和毛纺织品等)以及在衣服间具有许多间隙的多件衣服进行脱水的情况下,脱水的不均较为明显,存在难以均匀地对整体进行脱水那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以往的结构中,在洗涤物63被内盖61压缩时,因洗涤物63的纤维的体积变化而使纤维中含有的水向纤维外流出。流出到洗涤物63外的水自设于对洗涤物63进行支承的脱水面66的脱水开口65排出。但是,流出到纤维间的水保持在洗涤物63内,因此存在脱水性能较低那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01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22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3-21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针对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而言,能够在不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的洗衣机。
本公开的洗衣机包括: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和清洗水;按压部,其用于对清洗槽的内部的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吸引部,其用于自被清洗物对清洗水进行吸引;外部气体导入部,其用于向清洗槽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以及控制部,其用于对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利用按压部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部对清洗水和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由此,能够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将来自被清洗物的清洗水与导入的外部气体一同吸引。因而,针对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而言,能够在不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将盖体打开后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A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另一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又一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对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漂洗工序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洗衣机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以往的洗衣机的其他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能采用的形态)
本公开的第1形态的洗衣机包括: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和清洗水;按压部,其用于对清洗槽的内部的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吸引部,其用于自被清洗物对清洗水进行吸引;外部气体导入部,其用于向清洗槽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以及控制部,其用于对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利用按压部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部对清洗水和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采用该结构,能够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自被清洗物将清洗水与外部气体一同吸引,针对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而言,能够在不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
针对本公开的第2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中,外部气体导入部具有风量调整部,该风量调整部用于对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量进行调节,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利用风量调整部对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量进行调节。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与脱水的推进相应地使所导入的外部气体量成为最合适。
针对第3形态而言,在第2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在关闭了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吸引部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打开风量调整部而将外部气体向清洗槽的内部导入。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在被清洗物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对按压被清洗物而流出的清洗水进行吸引,之后将被清洗物的纤维间的清洗水与导入的外部气体一同吸引。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脱水。
针对第4形态而言,在第2形态中,在脱水工序中,控制部在关闭了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吸引部的驱动。然后,在预定时间后,控制部以使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的方式打开风量调整部从而向清洗槽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在被清洗物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对按压被清洗物而流出的清洗水进行吸引,之后使与被清洗物的纤维间的清洗水一同被吸引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由此,能够与脱水的推进相应地高效地进行脱水。
针对第5形态而言,在第2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在打开了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吸引部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以使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量减少的方式对风量调整部进行调整。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在被清洗物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在吸引量中空气所占的比例较高,吸引阻力较小。由此,能够减轻吸引部的负荷,能够维持吸引部的稳定的吸引性能。
针对第6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中,按压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洗衣机具有加压泵,该加压泵用于向按压部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上述按压部膨胀,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驱动加压泵,使按压部膨胀从而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使按压部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强制性地挤出被清洗物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
针对第7形态而言,尤其是,在第1形态中,按压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洗衣机具有开闭阀,该开闭阀用于使外部气体流入按压部的内部。并且,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驱动吸引部,并且使开闭阀开放,利用随着清洗槽的内部的压力下降而发生的外部气体向按压部的内部的流入,从而使按压部膨胀而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利用吸引部使按压部膨胀,并且能够使按压部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向被清洗物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从而能够获得预定的脱水性能。
针对第8形态而言,在第6形态或第7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使按压部的按压力与被清洗物的至少种类和量中的任一者相应地进行变化。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与被清洗物的特性相应地使按压力成为最合适。
针对第9形态而言,在第8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被清洗物越厚或者越多,则越增大由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力。
采用该结构,针对在衣服构造具有许多间隙的较厚的被清洗物以及在衣服间具有许多间隙的多件被清洗物的脱水而言,也能够通过按压来使衣服彼此紧密接触,从而缩窄短路风路,减少脱水的不均,对整体均匀地进行脱水。
针对第10形态而言,在第8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被清洗物是越粗糙的材料,则越增大由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力。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针对针织品等在衣服构造具有许多间隙的粗糙的被清洗物而言,也能够通过按压来使衣服自身的材料紧密接触,从而缩窄短路风路,减少脱水的不均,对整体均匀地进行脱水。另外反之,针对女式衬衫和Y字领口衬衫等衣服构造的间隙较小的密实的纺织品而言,能够通过减小按压力从而使由脱水导致的被清洗物的褶皱减少,提高清洗质量。
针对第11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第10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洗涤工序中,利用由按压部实现的对被清洗物的按压以及按压的解除从而使被清洗物进行收缩和膨胀,在被清洗物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在不搅拌被清洗物的前提下在被清洗物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能够抑制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的被清洗物的布料损伤和走样,提高清洗效果。
针对第12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第10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中,洗衣机具有加压减压部,该加压减压部具有相对于清洗槽的内部的被清洗物进退自如的按压部,加压减压部包括按压部、加压泵以及开闭阀,上述按压部为多个并且膨胀收缩自如,上述加压泵用于向按压部的内部供给空气,上述开闭阀用于排出按压部的内部的空气。并且,控制部构成为,在洗涤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对加压减压部进行控制:在多个按压部中的至少1个按压部膨胀时使其他的上述按压部收缩,使多个按压部在不同的时机进行膨胀和收缩。另外,控制部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使多个按压部同时膨胀从而按压被清洗物,并且利用吸引部对清洗水和导入清洗槽的内部的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抑制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的布料损伤和走样,从而良好地进行清洗,并且能够在不对被清洗物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
另外,针对本公开的第13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第12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中,控制部构成为,在漂洗工序中,利用按压部对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部使清洗槽的内部的压力下降,并且利用供水装置向清洗槽的内部供水。
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使按压部8进行膨胀和压缩并且进行注水漂洗,能够在不对被清洗物2作用机械力的前提下进行更高效的漂洗。
另外,针对本公开的第14形态而言,在第1形态~第13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中,在清洗槽与吸引部之间具有气液分离部,该气液分离部用于使由吸引部吸引的清洗水与外部气体分离。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防止因所吸引的清洗水而引起的吸引力的下降,在漂洗和脱水的工序的后半程也能够维持较高的效果。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公开。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是该洗衣机1的将盖体5打开后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A和图3B是表示该洗衣机1的洗涤时的动作的示意图。
在图1~图3B中,洗衣机1包括下部的水槽部6和上部的盖体5。水槽部6包括形成为具有预定的深度的方形的清洗槽4。在清洗槽4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3,开口部3构成用于取出或放入衣服等作为洗涤物的被清洗物2的开口。利用铰链部6a将盖体5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水槽部6的上边的后缘(附图中的右侧的端部),并且盖体5具有对清洗槽4的开口部3进行开闭的盖部5b。
使用者对被清洗物2的形状进行整理而将其收纳于清洗槽4的底部4a。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清洗物2,例如能够举出毛衣和对襟毛衣等毛纺织品、利用很细的纤维做成的精致的材料的围巾等、在利用对被清洗物2作用机械力的通常的洗衣机进行洗涤时容易走样或破损的物品。
在盖体5的前表面(附图中的左侧的面)设有把手5a。盖体5构成为,使用者能握着把手5a而使盖体5沿箭头R1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对开口部3进行开闭,能将盖体5保持为打开的状态。在关闭开口部3时,利用锁定装置(未图示)对盖体5进行上锁从而将盖体5保持为关闭的状态。另外,在打开盖体5时,通过把手5a的操作来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锁。
在盖体5的内侧设有加压减压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减压部7包括第1加压减压部7a和第2加压减压部7b。具体而言,第1加压减压部7a包括按压部8a、加压泵10a以及开闭阀11a。第2加压减压部7b包括按压部8b、加压泵10b以及开闭阀11b。
加压减压部7(7a、7b)包括按压部8(8a、8b)、加压泵10(10a、10b)以及开闭阀11(11a、11b),上述按压部8(8a、8b)为袋状,由橡胶或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波纹管状,并且具有挠性。
加压泵10(10a、10b)经由软管9(9a、9b)而连通于按压部8(8a、8b),用于向按压部8(8a、8b)的内部供给气体或液体等流体。开闭阀11(11a、11b)用于排出被供给到按压部8(8a、8b)的流体。以下,若无需特别地进行区别,则有时会将表示多个的附图标记a、b省略。
两个加压减压部7排列设置于盖体5的内侧。按压部8安装于盖体5的清洗槽4侧,设置为通过膨胀和收缩而伸缩自如,构成为相对于在清洗槽4的底部4a收纳的被清洗物2进退自如。按压部8具有用于按压被清洗物2的按压面8c和波纹管状的伸缩部8d。另外,按压部8构成为能伸长至按压面8c到达清洗槽4的底部4a的程度。
在加压减压部7设有定压开放阀(未图示),当按压部8的内部超过预定的压力时,该定压开放阀开放从而将内部的流体向外部排出。定压开放阀用于防止按压部8被加压到超过预定的压力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的流体设为空气来进行说明。
在盖部5b中,变形自如的空心的密封件12呈环状地设于按压部8的外侧。在将盖部5b与盖体5一同关闭时,密封件12与密封部13紧密接触。密封部13沿着清洗槽4的开口部3的周缘部形成为凹状。
由此,在关闭了盖部5b时,清洗槽4的内部成为液密且气密的空间,在执行洗涤、漂洗以及脱水的各工序时,水和空气不会自开口部3向外部泄漏。
在盖体5设有用于向清洗槽4供给清洗水的供水路径16。在供水路径16设有供水阀14,供水阀14经由洗涤剂盒15而连通于清洗槽4的内部。通过打开供水阀14从而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自来水(和清洗水),通过关闭供水阀14从而停止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自来水(和清洗水)。
另外,水位检测部17设置为与清洗槽4的内部相连通。水位检测部17包括水位检测槽18、浮子19以及水位开关20,上述水位检测槽18在上方具有开口部,上述浮子19与水位检测槽18的内部的水位的变动相应地上下移动,上述水位开关20用于对浮子19上升至预定的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清洗槽4的底部4a形成有用于将在洗涤工序等中使用过的清洗水排出的排水孔21。排水孔21与设有排水阀22的排水路径23相连通。通过打开排水阀22从而进行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的排出,通过关闭排水阀22从而停止进行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的排出。
另外,在水槽部6设有溢水路径24,该溢水路径24用于在清洗槽4的内部的水位达到了预定以上时,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向外部排出。溢水路径24在清洗槽4的上部具有溢水孔24a,在比排水阀22靠下游侧的位置处连接于排水路径23。
在溢水路径24设有止回阀(未图示)。止回阀构成为在排出方向上开放溢水路径24,在流入方向上封闭溢水路径24。即,止回阀构成为,在洗涤工序和漂洗工序中,止回阀使自溢水孔24a流出的清洗水通过而向外部排出,而在脱水工序中,在后述的利用吸引泵27对清洗槽4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吸引的情况下,止回阀防止外部气体向清洗槽4的内部流入。
在清洗槽4的底部4a的大致中央部(包含中央部)设有吸引口25,该吸引口25设置为,在将被清洗物2放置于清洗槽4的内部时该吸引口25被被清洗物2覆盖。脱水路径26设置为与吸引口25相连通。此外,吸引泵27设置为与脱水路径26相连通。吸引泵27构成自被清洗物2吸引清洗水的吸引部。
在利用吸引泵27自被清洗物2吸引清洗水时,清洗槽4的内部的空气也被吸引。此时,设置自清洗槽4的外部向内部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部28。针对外部气体导入部28而言,只要在比蓄积于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的水位靠上方的位置设有开口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与清洗槽4的内部相连通的水位检测部17。
在外部气体导入部28设有风量调整阀29。风量调整阀29是能够调节导入的风量的风量调整部。风量调整阀29例如像针阀那样在流路中具有狭小的风路面积部,能够调整吸引泵27所吸引的风量。针对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而言,可以自洗衣机1的外部直接导入,也可以经由洗衣机1的内部空间导入。
在脱水路径26设有气液分离部30,该气液分离部30用于对清洗槽4的内部的空气与自被清洗物2吸引来的清洗水进行分离,并且储存吸引来的清洗水。气液分离部30由耐压容器形成,在上方具有与脱水路径26相连通的二次侧通风口31和经由吸引路径32而连通于吸引泵27的一次侧通风口33。
在一次侧通风口33与二次侧通风口31之间设有阻挡壁34。阻挡壁34形成为自气液分离部30的顶面向下方突出,用于防止自二次侧通风口31被吸引到气液分离部30内的清洗水进入一次侧通风口33。
在气液分离部30的底部设有脱水排水口35。脱水排水口35与具有开闭自如的脱水排水阀37的脱水排水路径36相连通。在气液分离部30的内壁的预定的高度的位置设有溢水检测部38。溢水检测部38例如由一对电极等形成,用于对储存在气液分离部30的内部的清洗水达到预定量的情况进行检测。若溢水检测部38检测到清洗水,则脱水排水阀37打开而排出清洗水。溢水检测部38设置于在检测到清洗水时在阻挡壁34的下端与水面之间存在一定空间那样的位置。
控制部39配置于盖体5的内部的侧面部。另外,操作显示部40设于控制部39的上表面。控制部39用于对加压泵10、开闭阀11、供水阀14、排水阀22、吸引泵27、风量调整阀29以及脱水排水阀37等进行控制,依次对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脱水工序进行控制来执行洗涤运转。
作为控制部39,例如能够举出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电路。控制部39通过执行在微型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控制。
另外,针对该微型计算机和外围电路(控制部)而言,只要能进行后述的控制即可,可以是任意的形态。控制部也可以由运算处理部和存储控制程序的存储部构成。作为运算处理部,能够例示MPU(微处理器)和CPU(中央处理器)。作为存储部,能够例示存储器。利用运算处理部来执行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控制程序。
另外,控制部也可以由硬逻辑形成。若利用硬逻辑来构成控制部,则在处理速度的提高方面是有效的。控制部也可以由一个半导体芯片形成,也可以在物理上由多个半导体芯片形成。在由多个半导体芯片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分别独立的半导体芯片来实现后述的各控制。
以下,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洗衣机1的动作和作用。
使用者在设于盖体5的上表面前部的操作显示部40输入运转程序的选择以及各工序的时间等。控制部39基于设定内容将从洗涤工序到脱水工序的各工序作为一连串的动作来执行。使用者能够任意地进行选择,例如仅执行洗涤工序等。另外,也可以在后述的放置了被清洗物2后进行该设定作业。
使用者在操作把手5a而对锁定装置进行解锁后,打开盖体5,对被清洗物2的形状进行整理而将其放置于清洗槽4的底部4a。根据被清洗物2的大小的不同,也可以折叠地放置。在完成被清洗物2的放置并关闭盖体5而进行上锁后,控制部39根据由操作显示部40设定好的运转程序开始运转。
在运转程序的最初的洗涤工序中,控制部39首先进行供水动作。控制部39使供水阀14开放,从而自供水路径16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自来水和洗涤剂来作为清洗水。此时,清洗水逐渐渗透被清洗物2,成为包含在被清洗物2的纤维间的状态。控制部39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清洗水至预定水位,在利用水位检测部17的水位开关20检测到预定的水位时,关闭供水阀14。
在供水结束后,控制部39首先关闭第1加压减压部7a的开闭阀11a,以预定时间驱动加压泵10a,或者驱动加压泵10a直到按压部8a的内部达到预定压力。由此,向按压部8a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按压部8a膨胀。如图3A所示,在伸缩部8d伸长而使按压部8a朝向被清洗物2伸长时,被清洗物2的在按压部8a的下方的部分被按压面8c按压。被清洗物2的被按压的部分压缩,厚度变薄。此时,控制部39使第2加压减压部7b的开闭阀11b开放从而使按压部8b能够收缩。
利用按压部8a的膨胀来将被清洗物2压缩而使被清洗物2发生体积变化,与之相伴地,将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自被清洗物2挤出。由此,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产生水流,在该水流的作用下使附着于被清洗物2的污垢自纤维分离从而将污垢去除。
另外,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自按压部8a的下方向按压部8b的下方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那样移动的清洗水使被清洗物2的在按压部8b的下方的部分膨胀,并且使其向上方推起按压部8b的按压面8c,从而自开放的开闭阀11b排出按压部8b的内部的空气,使按压部8b收缩。
接着,控制部39关闭第2加压减压部7b的开闭阀11b,以预定时间驱动加压泵10b,或者驱动加压泵10b直到按压部8b的内部达到预定压力,从而向按压部8b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按压部8b膨胀。如图3B所示,在伸缩部8d伸长而使按压部8b朝向被清洗物2伸长时,被清洗物2的在按压部8b的下方的部分被按压面8c按压。被清洗物2的被按压的部分压缩,厚度变薄。此时,控制部39使第1加压减压部7a的开闭阀11a开放从而使按压部8a能够收缩。
利用按压部8b的膨胀来将被清洗物2压缩而使被清洗物2发生体积变化,与之相伴地,将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自被清洗物2挤出。由此,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产生水流,在该水流的作用下使附着于被清洗物2的污垢自纤维分离从而将污垢去除。
另外,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自按压部8b的下方向按压部8a的下方沿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那样移动的清洗水使被清洗物2的在按压部8a的下方的部分膨胀,并且使其向上方推起按压部8a的按压面8c,从而自开放的开闭阀11a排出按压部8b的内部的空气,使按压部8a收缩。
这样,在洗涤工序中,以预定时间(例如10分钟)使按压部8a和按压部8b交替地在不同的时机反复地进行膨胀和收缩(例如使由按压部8a的膨胀实现的加压以及由按压部8b的收缩实现的减压进行1秒,使由按压部8b的膨胀实现的加压以及由按压部8a的收缩实现的减压进行1秒),从而能对被清洗物2发挥按洗效果。即,能够在不使由搅拌和拍洗等产生的机械力作用于被清洗物2的前提下,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从而去除污垢。
在洗涤工序中,通过使被清洗物2反复进行膨胀和压缩,从而促进清洗水向衣服构造的内部渗透。这样,随着清洗水被被清洗物2吸收,清洗槽4的内部的水位下降,浮子19下降,有时会使水位开关20的检测中断。在水位开关20的检测中断的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期望的清洗性能。因此,控制部39也可以再次打开供水阀14进行供水直到水位开关20检测到水位。之后,在被清洗物2进一步吸收清洗水而使水位下降的情况下,再次进行供水。此时,被清洗物2越厚,或者件数越多,则被清洗物2的吸水量就越多,因此由水位的下降而导致的再次供水的次数增多。控制部39也能够根据该再次供水次数来推测被清洗物2的厚度和件数中的至少任一者那样的量。
在设定了从头到尾地执行从洗涤工序到脱水工序的洗涤程序的情况下,控制部39接着洗涤工序而执行漂洗工序和脱水工序。
在漂洗工序中,通常使用自供水路径16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的新的自来水进行多次漂洗。在各次漂洗中,例如在进行了排水动作和中间脱水动作之后,进行蓄水漂洗动作。在漂洗工序中,控制部39对加压泵10、开闭阀11、供水阀14、排水阀22、吸引泵27、风量调整阀29以及脱水排水阀37等进行控制。
在排水动作中,使排水阀22开放,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在中间脱水动作中,在使排水阀22开放着的状态下,关闭开闭阀11a、11b并驱动加压泵10a、10b,利用按压部8a、8b的膨胀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而将被清洗物2压缩,强制性地排出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的一部分。
在蓄水漂洗动作中,使供水阀14开放,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预定量的清洗水。然后,与洗涤工序同样地,驱动加压泵10a、10b,交替地反复进行按压部8a、8b的膨胀和收缩,对被清洗物2的内部的清洗水的洗涤剂浓度进行稀释。反复进行多次(例如两次)该漂洗工序。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对该漂洗工序进行详细叙述。
控制部39在执行了漂洗工序后,执行脱水工序。
图4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脱水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表示该洗衣机1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在脱水工序中,进行排水动作和最终脱水动作。
首先,控制部39进行排水动作。使排水阀22开放,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此时,使外部气体导入部28开放,使清洗槽4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从而顺畅地排出清洗水。另外,打开风量调整阀29,将开闭阀11a、11b这两者都关闭,关闭脱水排水阀37。
控制部39在完成了排水动作后进行最终脱水动作。如图5所示,在排水阀22开放并且开闭阀11a、11b这两者都关闭的状态下,对两台加压泵10a、10b都进行驱动。向按压部8a、8b的内部供给空气,利用按压部8a、8b的膨胀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而将被清洗物2压缩。
由此,将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的一部分强制性地排出,并将其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能够利用上述那样的按压部8的结构和作用来使按压面8c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强制性地挤出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
接着,在自对加压泵10a、10b进行驱动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1(例如1分钟)后,在按压着被清洗物2的状态下,关闭排水阀22,驱动吸引泵27。由此,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使外部气体进入被按压部8a、8b按压着的被清洗物2的内部。对加压泵10a、10b进行驱动,从而利用例如定压开放阀等将膨胀后的按压部8a、8b的内部的压力保持为预定的压力,从而维持以一定的压力对被清洗物2进行加压的状态。
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将滞留在被清洗物2的纤维间的清洗水挤出,并且与清洗水一起被吸引而向吸引口25移动。被外部气体运送至吸引口25的清洗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欲滞留于纤维。但是,在由气流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使清洗水自纤维分离,将其自吸引口25经由脱水路径26而向气液分离部30运送。与清洗水一同被吸引的空气自二次侧通风口31进入气液分离部30,利用吸引泵27将该空气自设于气液分离部30的上部的一次侧通风口33排出。清洗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二次侧通风口31下落,在设于一次侧通风口33与二次侧通风口31之间的阻挡壁34的作用下,清洗水不会进入一次侧通风口33而是储存于气液分离部30。
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和空气在被吸引时会经过阻力最小的路径。因而,在脱水推进并且在被清洗物2形成了不含清洗水的短路路径时,空气的流动向该短路路径集中,无法推进对清洗水的吸引。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按压部8a、8b始终以一定的压力对被清洗物2进行加压,因此能抑制短路风路的形成,使与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一同被吸引的清洗水的吸引脱水不会停滞而得以推进。这样,能够利用吸引泵27使按压部8膨胀,并且能够使按压部8的按压面8c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向被清洗物2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从而获得预定的脱水性能。
控制部39利用吸引泵27将清洗水与导入清洗槽4的外部气体一同吸引,经过预定时间T2(例如4分钟)后,打开开闭阀11a、11b,并且停止加压泵10a、10b和吸引泵27的驱动。由此,将按压部8a、8b的内部的空气自开闭阀11a、11b排出,解除按压部8a、8b对被清洗物2的按压,脱水工序结束。
另外,在脱水工序中,若流入气液分离部30的清洗水超过设定量,则控制部39会利用溢水检测部38对该情况进行检测,使吸引泵27停止,将关闭着的脱水排水阀37打开从而向外部排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减压部7包括按压部8、加压泵10以及开闭阀11,上述按压部8具有挠性,上述加压泵10用于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按压部8膨胀,上述开闭阀11用于排出按压部8的内部的空气而使按压部8收缩。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减压泵(未图示)代替开闭阀11来进行用于使按压部8收缩的减压。另外,也可以使加压泵10反转而将其用作减压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而使按压部8膨胀的流体设为空气,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在气体的情况下,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加压泵等吸引周围的空气即可,在排气时制约也较少,因此较为合适。在液体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水、水溶液或油等。此外,期望的是具有蓄积液体的存积部。液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高,并且弹性不像气体的弹性那么大,因此能够使按压部8可靠地膨胀。
像以上那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包括:清洗槽4,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2和清洗水;按压部8,其用于按压清洗槽4的内部的被清洗物2;吸引泵27,其用于自被清洗物2吸引清洗水;外部气体导入部28,其用于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以及控制部39,其用于对洗涤、漂洗以及脱水的各工序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利用按压部8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泵27对清洗水和导入的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按压被清洗物2从而将清洗水与外部气体一同自被清洗物2吸引。因而,针对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2而言,能够在不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
另外,也可以是,加压减压部7的按压部8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加压减压部7具有用于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按压部8膨胀的加压泵10,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驱动加压泵10,使按压部8膨胀从而按压被清洗物2。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按压部8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强制性地挤出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
此时,也可以是,被清洗物2越厚,或者被清洗物2越多,则控制部39使由按压部8产生的按压力越大。采用该结构,针对在衣服构造的内部具有许多间隙的较厚的被清洗物2以及在衣服间具有许多间隙的多件被清洗物2的脱水而言,也能够通过按压来使衣服彼此紧密接触,从而缩窄短路风路,减少脱水的不均,对整体均匀地进行脱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洗涤工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根据再次供水的次数来推测被清洗物2的厚度和量中的至少任一者,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手段来进行检测。例如,能够设置用于检测按压部8的内部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未图示),以预定时间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空气后的按压部8内部的压力越高,则推测被清洗物2的厚度和量中的至少任一者越大。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显示部40设置与被清洗物2的量(“多”、“少”等)和种类(“针织品”、“衬衫”等)相对应的运转程序设定按钮,能够供使用者进行选择。
另外,控制部39构成为,在洗涤工序中,利用由按压部8实现的对被清洗物2的按压以及按压的解除从而使被清洗物2进行收缩和膨胀,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
采用该结构,能够在不搅拌被清洗物2的前提下在被清洗物2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因此,能够抑制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的被清洗物2的布料损伤和走样,提高清洗效果。
另外,本公开的洗衣机具备加压减压部7,该加压减压部7具有相对于清洗槽4内的被清洗物2进退自如的按压部8,加压减压部7包括膨胀收缩自如的多个按压部8(8a、8b)、用于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空气的加压泵10以及用于排出按压部8内的空气的开闭阀11。控制部39在洗涤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对加压减压部7进行控制:在至少一个按压部8a膨胀时使其他的按压部8b收缩,使多个按压部8在不同的时机进行膨胀和收缩。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使多个按压部8同时膨胀从而按压被清洗物2,并且利用吸引泵27吸引清洗水和导入的外部气体。采用该结构,能够抑制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2的布料损伤和走样,能够良好地进行清洗,并且能够在不对被清洗物2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设有两组加压减压部7(7a、7b),使按压部8a、8b交替地进行膨胀、收缩,但也可以构成为设有三组以上的加压减压部7的结构,使多个按压部以依次进行膨胀和收缩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机进行动作。在该情况下,控制部39以在至少一个按压部8膨胀时使其他的按压部8收缩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可,膨胀和收缩的顺序可以是有规律的或者无规律的。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图7和图8是表示该洗衣机1的脱水时的其他的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
在脱水工序中,进行排水动作和最终脱水动作。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构成为能够对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的风量进行调节。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详细的说明引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在图6中,在脱水工序中进行排水动作和最终脱水动作。首先,控制部39进行排水动作。使排水阀22开放,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此时,使外部气体导入部28开放,使清洗槽4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从而顺畅地排出清洗水。另外,打开风量调整阀29,关闭开闭阀11,关闭脱水排水阀37。
控制部39在完成了排水动作后进行最终脱水动作。如图6所示,在排水阀22开放且开闭阀11关闭的状态下,驱动加压泵10。向按压部8的内部供给空气,利用按压部8的膨胀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从而将被清洗物2压缩。由此,将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的一部分强制性地排出,并将其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能够利用上述那样的按压部8的结构和作用来使按压面8c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强制性地挤出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
接着,在驱动加压泵10的同时关闭风量调整阀29,在经过了预定时间T1(例如1分钟)后,在按压着被清洗物2的状态下关闭排水阀22,驱动吸引泵27。然后,在自驱动吸引泵27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3(例如5秒)后,打开风量调整阀29,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洗衣机1构成为能够利用风量调整阀29调节所导入的外部气体量,控制部39能够与脱水的推进相应地将所导入的外部气体调整为最合适。
这样,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在关闭了风量调整阀29的状态下开始吸引泵27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打开风量调整阀29而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
采用该结构,在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对按压被清洗物2而流出的清洗水进行吸引,之后将被清洗物2的纤维间的清洗水与导入的外部气体一同吸引,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脱水。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
在脱水工序中,与图6同样,在驱动加压泵10的同时关闭风量调整阀29,在预定时间T1(例如1分钟)后,在按压着被清洗物2的状态下关闭排水阀22,驱动吸引泵27。然后,在自驱动吸引泵27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3(例如5秒)后,将风量调整阀29打开为以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的方式进行调整,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
由此,在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对按压被清洗物2而流出的清洗水进行吸引,之后使与被清洗物2的纤维间的清洗水一同被吸引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因此能够与脱水的推进相对应地高效地进行脱水。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又一个例子。
在脱水工序中,与图6同样,在打开了风量调整阀29的状态下驱动加压泵10,在预定时间T1(例如1分钟)后,在按压着被清洗物2的状态下关闭排水阀22,驱动吸引泵27。在自驱动吸引泵27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3(例如5秒)后,将风量调整阀29打开为以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减少的方式进行调整,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
由此,在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较多的脱水工序的初期,在吸引量中空气所占的比例较高,吸引阻力较小。由此,能够减轻吸引泵27的负荷,能够维持吸引泵27的稳定的吸引性能。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脱水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构成为,利用由吸引泵27的驱动实现的清洗槽4的内部的压力下降来使外部气体流入按压部8的内部从而使按压部8膨胀。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详细的说明引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在图9中,在脱水工序中进行排水动作和最终脱水动作。首先,控制部39进行排水动作。使排水阀22开放,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外部排出。此时,使外部气体导入部28开放,使清洗槽4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从而顺畅地排出清洗水。另外,打开风量调整阀29,关闭开闭阀11,关闭脱水排水阀37。
控制部39在完成了排水动作后进行最终脱水动作。如图9所示,关闭风量调整阀29和排水阀22,使开闭阀11开放并驱动吸引泵27。但是,由于风量调整阀29是关闭着的,因此没有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清洗槽4的内部减压而成为比外部的压力低的压力。
因此,在清洗槽4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外部气体自打开着的开闭阀11流入按压部8的内部,从而使按压部8膨胀,将被清洗物2按压而使其压缩。由此,将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的一部分强制性地排出,并将其自排水孔21经由排水路径23而排出至排水阀22。能够利用上述那样的按压部8的结构和作用来使按压面8c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从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强制性地挤出被清洗物2的内部所含有的清洗水。
此外,在自驱动吸引泵27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3(例如5秒)后,将风量调整阀29打开为以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的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的方式进行调整,向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流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将滞留在被清洗物2的纤维间的清洗水挤出,并且与清洗水一起被吸引而向吸引口25移动。被外部气体运送至吸引口25的清洗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欲滞留于纤维。但是,在由气流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使清洗水自纤维分离,将其自吸引口25经由脱水路径26而向气液分离部30运送,并将其储存于气液分离部30。
在吸引泵27的特性上,其能将导入的外部气体量保持为预定量,从而能够将清洗槽4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能够获得稳定的被清洗物2的脱水性能。
另外,针对风量调整阀29而言,例如也可以使用在因压力差而产生的力大于弹簧的张力时开放的定压开放阀那样的阀。由此,在吸引泵27的特性上风量基本上成为恒定,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
像以上那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按压部8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洗衣机1具有用于向按压部8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的开闭阀11。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驱动吸引泵27并且使开闭阀11开放,利用随着清洗槽4的内部的压力下降而发生的外部气体向按压部8的内部的流入,从而使按压部8膨胀而按压被清洗物2。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吸引泵27使按压部8膨胀,并且能够使按压部8的按压面8c紧密接触于被清洗物2而均匀地进行按压,能够向被清洗物2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而获得预定的脱水性能。
(第4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构成为,被清洗物2是越粗糙的材料,则越增大脱水工序中的由按压部8产生的按压力。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详细的说明引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在图10中,在洗衣机1中具有用于对经过吸引路径32的气流的流量进行检测的风量检测部41。控制部39利用风量检测部41在脱水工序中对吸引泵27进行动作时的风量进行检测,推测被清洗物2的疏密。
在被清洗物2是针织品等编织的针眼较大的粗糙的材料的情况下,衣服构造具有许多比较宽的间隙,因此容易形成风路,风量较大。反之,在被清洗物2是女式衬衫等编织的针眼较小的密实的材料的情况下,衣服构造的间隙较小,因此通风阻力较大,风量较小。利用该现象能够推测出,风量越大,则被清洗物2是越粗糙的材料。在风量检测部41检测到的风量较大而推测出被清洗物2是粗糙的材料的情况下,控制部39使由按压部8产生的按压力大于预定值。
采用该结构,针对针织品等衣服构造具有许多间隙的粗糙的被清洗物2而言,也能够通过按压来使衣服自身的材料紧密接触从而缩窄短路风路,减少脱水的不均,对整体均匀地进行脱水。另外反之,针对女式衬衫和Y字领口衬衫等衣服构造的间隙较小的密实的纺织品而言,能够通过减小按压力从而使因脱水导致的被清洗物2的褶皱减少,提高清洗质量。
此时,被清洗物2的疏密的判定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设置用于检测气液分离部30内部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未图示),脱水工序中的气液分离部30内部的压力越低,则控制部39推测被清洗物2越粗糙。这利用了通常泵的吸引风量越增多则吸引压力越减小的倾向,通过对压力进行检测来实现与由对风量进行检测的结构实现的推测同样的推测。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显示部40设置与被清洗物2的种类(“针织品”、“衬衫”等)相对应的运转程序设定按钮,供使用者选择。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组合从而进行实施。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洗衣机1的漂洗工序。本实施方式的漂洗工序的内容能够与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脱水工序组合从而进行实施。
图11是说明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漂洗工序的时序图。
在洗衣机1中,在设定了从头到尾地执行从洗涤工序到脱水工序的洗涤程序的情况下,控制部39接着洗涤工序而执行漂洗工序和脱水工序。
在漂洗工序中,通常,使用自供水路径16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的新的自来水进行多次漂洗。在各次漂洗中,例如在排水动作、中间脱水动作以及排水动作之后进行注水漂洗动作。在漂洗工序中,控制部39像图11所示那样对加压泵10、开闭阀11、供水阀14、排水阀22、吸引泵27、风量调整阀29以及脱水排水阀37等进行控制。
在排水动作中,使排水阀22开放,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清洗水经由排水路径23而向机外排出。
在中间脱水动作中,在使排水阀22开放着的状态下关闭开闭阀11a、11b,驱动加压泵10a、10b,使按压部8a、8b膨胀。由此,利用按压部8a、8b各自的按压面8c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而将其压缩,将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的一部分强制性地排出。
在注水漂洗动作中,与图4所示的状态相同,控制部39在关闭了排水阀22的状态下关闭开闭阀11a、11b并驱动加压泵10a、10b,使按压部8a、8b膨胀。由此,利用按压部8a、8b各自的按压面8c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而将其压缩。
控制部39在驱动加压泵10a、10b的同时驱动吸引泵27。此时,打开风量调整阀29,关闭脱水排水阀37。因而,通过驱动吸引泵27,使清洗槽4的内部的压力持续下降,同时将外部气体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导入的外部气体进一步向被按压部8a、8b按压的状态下的被清洗物2的内部导入。此时,打开供水阀14,从而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给自来水。
将自外部气体导入部28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与自被按压部8压缩了的被清洗物2挤出而滞留于纤维间的清洗水一同利用吸引泵27吸引而向吸引口25移动。由此,对被清洗物2的内部的清洗水的洗涤剂浓度进行稀释,漂洗得到了推进。将与清洗水一同被吸引的空气自吸引口25经由脱水路径26从而自二次侧通风口31向气液分离部30的内部引导。然后自设于气液分离部30的上部的一次侧通风口33向吸引泵27吸引该空气,使其与清洗水分离。清洗水如图4所示储存在气液分离部30的内底部。
另外,针对在由加压泵10供给的空气的作用下膨胀的按压部8的内部的压力而言,例如利用定压开放阀等将其保持为预定的压力,从而将被清洗物2维持为以一定的压力被加压的状态。
控制部39在执行了漂洗工序后执行脱水工序。在脱水工序中,执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脱水工序中的任一脱水工序。在脱水工序结束时,控制部39结束运转程序的执行。
另外,在漂洗工序和脱水工序中,当溢水检测部38检测到在气液分离部30的内底部储存有超过设定量的清洗水时,控制部39停止吸引泵27的驱动,将关闭着的脱水排水阀37打开,将存储在气液分离部30的内底部的清洗水自脱水排水路径36向机外排出。
像以上那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包括:清洗槽4,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2和清洗水;按压部8,其能够按压清洗槽4的内部的被清洗物2,构成为进退自如;供水阀14,其用于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水;吸引泵27,其用于自清洗槽4的内部的被清洗物2对清洗水和空气进行吸引;以及控制部39,其用于对按压部8、供水阀14以及吸引泵27等进行控制,执行洗涤、漂洗以及脱水的各工序。
采用该结构,能够抑制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的被清洗物2的布料损伤和走样,并且能够在比以往更小型的清洗槽4的内部高效地进行漂洗和脱水中的至少任一者。
另外,控制部39构成为,在漂洗工序中,利用按压部8对被清洗物2进行按压,并且利用吸引泵27使清洗槽4的内部的压力下降,并且利用供水阀14向清洗槽4的内部供水。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使按压部8膨胀和压缩并进行注水漂洗,能够在不使扭转等的机械力作用于被清洗物2的前提下进行更高效的漂洗。
另外,控制部39构成为,在脱水工序中,在利用按压部8按压着被清洗物2的状态下,利用吸引泵27将清洗槽4的内部的被清洗物2所含有的清洗水与清洗槽4的内部的空气一同吸引,从而进行被清洗物2的脱水。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在不使扭转等的机械力作用于被清洗物2的前提下进行更高效的脱水。
另外,在清洗槽4与吸引泵27之间具有气液分离部30,该气液分离部30用于使由吸引泵27吸引的清洗水与空气分离。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防止因所吸引的清洗水而引起的吸引力的下降,在漂洗和脱水的工序的后半程也能够维持较高的效果。
另外,在清洗槽4的内部具有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部28。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在驱动吸引泵27从而自被清洗物2吸引清洗水的同时将外部气体送入被清洗物2的内部。由此,能够进一步进行高效且效果较大的漂洗和脱水。
另外,外部气体导入部28具有风量调整阀29,该风量调整阀29能够对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导入量进行调节。另外,控制部39构成为,能够与漂洗工序和脱水工序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推进相应地调节由风量调整阀29导入的风量。
采用该结构,进一步地,能够与漂洗和脱水的推进相应地将所导入的风量控制为最合适,进行更高效且效果较大的漂洗和脱水。例如,在注水漂洗动作中,能够在驱动吸引泵27时打开风量调整阀29从而将外部气体导入清洗槽4的内部,从而能够提高由吸引实现的漂洗效果。另外,例如在漂洗工序和脱水工序中,在进行排水动作时,能够通过打开风量调整阀29从而使清洗槽4的内部经由外部气体导入部28而与外部气体相连通,能够顺畅地进行排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漂洗工序中进行注水漂洗动作,但在进行在漂洗过程中不供给新的水的、所谓的蓄水漂洗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蓄水漂洗动作的情况下,如图3A和图3B所示,与洗涤工序同样地,在彼此不同的时机反复进行按压部8a、8b的膨胀和收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像以上那样地,针对不适合作用机械力而进行洗涤或拧挤的被清洗物而言,本公开的洗衣机能够在不施加扭转等的机械力的前提下良好地进行脱水,因此作为洗衣机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2、被清洗物;4、清洗槽;4a、底部;5、盖体;5a、把手;5b、盖部;6、水槽部;6a、铰链部;7、7a、7b、加压减压部;8、8a、8b、按压部;8c、按压面;8d、伸缩部;9、9a、9b、软管;10、10a、10b、加压泵;11、11a、11b、开闭阀;12、密封件;13、密封部;14、供水阀;15、洗涤剂盒;16、供水路径;17、水位检测部;18、水位检测槽;19、浮子;20、水位开关;21、排水孔;22、排水阀;23、排水路径;24、溢水路径;24a、溢水孔;25、吸引口;26、脱水路径;27、吸引泵;28、外部气体导入部;29、风量调整阀(风量调整部);30、气液分离部;31、二次侧通风口;32、吸引路径;33、一次侧通风口;34、阻挡壁;35、脱水排水口;36、脱水排水路径;37、脱水排水阀;38、溢水检测部;39、控制部;40、操作显示部;41、风量检测部。

Claims (14)

1.一种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衣机包括:
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和清洗水;
按压部,其用于对所述清洗槽的内部的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
吸引部,其用于自所述被清洗物对清洗水进行吸引;
外部气体导入部,其在脱水工序中开放,用于向所述清洗槽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以及
控制部,其用于对洗涤工序、漂洗工序以及所述脱水工序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利用所述按压部对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所述吸引部对清洗水和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外部气体导入部具有风量调整部,所述风量调整部用于对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外部气体量进行调节,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利用所述风量调整部对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外部气体量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在关闭了所述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所述吸引部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打开所述风量调整部从而向所述清洗槽的内部导入外部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在关闭了所述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所述吸引部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以使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外部气体量逐渐增加的方式打开所述风量调整部从而向所述清洗槽的内部导入所述外部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在打开了所述风量调整部的状态下开始所述吸引部的驱动,在预定时间后,以使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外部气体量减少的方式对所述风量调整部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按压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该洗衣机具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用于向所述按压部的内部供给空气而使所述按压部膨胀,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驱动所述加压泵,使所述按压部膨胀从而对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按压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并且该洗衣机具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用于使外部气体向所述按压部的内部流入,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驱动所述吸引部,并且使所述开闭阀开放,利用随着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压力下降而发生的外部气体向所述按压部的所述内部的流入,从而使所述按压部膨胀而对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使所述按压部的按压力与所述被清洗物的至少种类和量中的任一者相应地进行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所述被清洗物越厚或者越多,则越增大由所述按压部产生的所述按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所述被清洗物是越粗糙的材料,则越增大由所述按压部产生的所述按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洗涤工序中,利用由所述按压部实现的对所述被清洗物的按压以及按压的解除从而使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收缩和膨胀,在所述被清洗物的内部产生多方向的水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衣机具有加压减压部,所述加压减压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被清洗物进退自如的按压部,
所述加压减压部包括所述按压部、加压泵以及开闭阀,所述按压部为多个并且膨胀收缩自如,所述加压泵用于向所述按压部的内部供给空气,所述开闭阀用于排出所述按压部的所述内部的空气,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洗涤工序中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加压减压部进行控制:在多个所述按压部中的至少1个所述按压部膨胀时使其他的所述按压部收缩,使多个所述按压部在不同的时机进行膨胀和收缩,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脱水工序中,使多个所述按压部同时膨胀从而对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所述吸引部对所述清洗水和导入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所述外部气体进行吸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漂洗工序中,利用所述按压部对所述被清洗物进行按压,并且利用所述吸引部使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的压力下降,并且利用供水装置向所述清洗槽的所述内部供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清洗槽与所述吸引部之间具有气液分离部,所述气液分离部用于使由所述吸引部吸引的所述清洗水与所述外部气体分离。
CN201780061348.3A 2016-10-05 2017-09-21 洗衣机 Active CN109790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6908 2016-10-05
JP2016-196908 2016-10-05
JP2017-093511 2017-05-10
JP2017093511A JP6986660B2 (ja) 2017-05-10 2017-05-10 洗濯機
JP2017-100536 2017-05-22
JP2017100536A JP7029582B2 (ja) 2016-10-05 2017-05-22 洗濯機
PCT/JP2017/034046 WO2018066369A1 (ja) 2016-10-05 2017-09-21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0671A CN109790671A (zh) 2019-05-21
CN109790671B true CN109790671B (zh) 2021-04-27

Family

ID=66495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1348.3A Active CN109790671B (zh) 2016-10-05 2017-09-21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0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02629A (ja) * 2020-06-23 2022-01-11 青島海爾洗衣机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押し洗い式洗濯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57180U (zh) * 1975-06-09 1976-12-14
JPS52113570A (en) * 1976-03-19 1977-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ehydrating machine
JPS55172180U (zh) * 1979-05-29 1980-12-10
JPS62227398A (ja) * 1986-03-27 1987-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水位設定装置
JPS6321097A (ja) * 1986-07-15 1988-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脱水装置
JPH07222894A (ja) * 1993-12-17 1995-08-22 Sharp Corp ドラム式全自動洗濯機
JPH08206394A (ja) * 1994-10-24 1996-08-13 Lg Electronics Inc 圧着脱水低周波振動洗濯機
JPH10201988A (ja) * 1997-01-24 1998-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1232094A (ja) * 2000-02-22 2001-08-28 Inamoto Seisakusho:Kk 洗濯物の圧搾式脱水機
JP2007000387A (ja) * 2005-06-24 2007-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10099439A (ja) * 2008-10-21 2010-05-06 Bunichi Kizaki 圧縮空気を利用した雑布等の脱水装置
KR20100084312A (ko) * 2009-01-16 2010-07-26 김두원 세탁기
CN105926242A (zh) * 2016-05-31 2016-09-07 苏州东展羽绒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脱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62972A (en) * 1975-11-20 1977-05-24 Hirozou Tanimura Wash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57180U (zh) * 1975-06-09 1976-12-14
JPS52113570A (en) * 1976-03-19 1977-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ehydrating machine
JPS55172180U (zh) * 1979-05-29 1980-12-10
JPS62227398A (ja) * 1986-03-27 1987-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水位設定装置
JPS6321097A (ja) * 1986-07-15 1988-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脱水装置
JPH07222894A (ja) * 1993-12-17 1995-08-22 Sharp Corp ドラム式全自動洗濯機
JPH08206394A (ja) * 1994-10-24 1996-08-13 Lg Electronics Inc 圧着脱水低周波振動洗濯機
JPH10201988A (ja) * 1997-01-24 1998-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1232094A (ja) * 2000-02-22 2001-08-28 Inamoto Seisakusho:Kk 洗濯物の圧搾式脱水機
JP2007000387A (ja) * 2005-06-24 2007-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10099439A (ja) * 2008-10-21 2010-05-06 Bunichi Kizaki 圧縮空気を利用した雑布等の脱水装置
KR20100084312A (ko) * 2009-01-16 2010-07-26 김두원 세탁기
CN105926242A (zh) * 2016-05-31 2016-09-07 苏州东展羽绒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品脱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0671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29582B2 (ja) 洗濯機
CN112105773B (zh) 洗衣机
CN108884621B (zh) 洗衣机
WO2018016332A1 (ja) 洗濯機
WO2019230748A1 (ja) 洗濯機
JP7261961B2 (ja) 洗濯機
JP7213434B2 (ja) 洗濯機
CN109790671B (zh) 洗衣机
JP6990824B2 (ja) 洗濯機
JP6906136B2 (ja) 洗濯機
CN111511971B (zh) 洗衣机以及清洗方法
CN110573669B (zh) 洗衣机
WO2018066369A1 (ja) 洗濯機
JP6986660B2 (ja) 洗濯機
WO2018221365A1 (ja) 押し洗い機、洗濯機および洗濯装置
JP6782397B2 (ja) 洗濯機
CN112411110A (zh) 洗衣机
CN116121995A (zh) 衣物处理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控制方法
CN116121998A (zh) 衣物处理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控制方法
CN116121997A (zh) 衣物处理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控制方法
CN116121992A (zh) 衣物处理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控制方法
CN116121993A (zh) 衣物处理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