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8882A - 便座 - Google Patents

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8882A
CN109788882A CN201880003689.XA CN201880003689A CN109788882A CN 109788882 A CN109788882 A CN 109788882A CN 201880003689 A CN201880003689 A CN 201880003689A CN 109788882 A CN109788882 A CN 109788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toilet seat
median plane
joint element
d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36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8882B (zh
Inventor
林田猛
西山修平
梅田伸彦
稻田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136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9866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788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8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02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of plastic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 A47K13/105Toilet seat or toilet cover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座,其具备:底板;上板,具有沿着铅垂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之上的侧壁部、被所述侧壁部支撑的就座部;及接合部件,对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部进行接合,且具有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出面位于比所述底板的中心面更靠下方,且位于比所述侧壁部的中心面更靠外侧。

Description

便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通常涉及便座。
背景技术
便座例如是通过将臀部接触的上板与设置于便器侧的底板接合而构成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将接合用树脂填充在形成于树脂制零件彼此之间的通路中来接合这些树脂制零件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733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厕所的使用者坐在便座上时,则在便座上施加有负荷,在上板与底板的接合部附近产生有压缩的应力和拉伸的应力。对上板和底板进行接合的接合部件比上板及底板强度更低。尤其,当在接合部件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施加有过度的应力时,则存在有上板与接合部件或底板与接合部件剥离从而产生间隙的可能性。当在便座上产生有间隙时,则污垢积存在该间隙中。积存于间隙的污垢在清扫时不容易去除。因而,当在便座上产生有间隙时,则导致便座的清扫性降低。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间隙的便座。
第1发明为一种便座,具备:底板;上板,具有沿着铅垂方向而被设置在所述底板之上的侧壁部、被所述侧壁部支撑的就座部;及接合部件,对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部进行接合,且具有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出面位于比所述底板的中心面更靠下方,且位于比所述侧壁部的中心面更靠外侧。
根据该便座,能够在就座部上施加有负荷时,降低在接合部件的露出面附近产生的应力。因而,能够抑制接合部件的剥离,抑制底板与接合部件或上板与接合部件的间隙的产生。
第2发明为一种便座,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还具备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部进行嵌合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位于比所述底板的中心面更靠上方,且位于比所述侧壁部的中心面更靠内侧。
根据该便座,能够在就座部上施加有负荷时,进一步降低在接合部件的露出面附近产生的应力。因而,可进一步抑制底板与接合部件或上板与接合部件的间隙的产生。
第3发明为一种便座,其特征在于,在第2发明中,所述嵌合部被设置在所述侧壁部的内壁的下端。
根据该便座,能够在就座部上施加有负荷时,更进一步降低在接合部件的露出面附近产生的应力。因而,可更进一步抑制底板与接合部件或上板与接合部件的间隙的产生。
第4的发明为一种便座,其特征在于,在第1~第3的任意1项发明中,所述底板具有:支撑部,从下方与所述侧壁部抵接,从下方支撑所述侧壁部;及突出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而朝向外侧突出,在所述侧壁部的下端设置有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突出部离开的下垂部,所述接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下垂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及所述下垂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下垂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下垂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更短。
根据该便座,露出面位于更靠外侧,距侧壁部的中心面的距离变得更远。因此,可进一步缓和在露出面上产生的应力,并进一步抑制底板与接合部件或上板与接合部件的间隙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可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间隙的便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厕所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将图3的截面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3的截面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便座的特性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底板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2-厕所装置;4-便座装置;6-便器;6a-盆部;10-便座;10a-开口部;12-便盖;14-本体部;100-底板;101-侧部;102-前部;100a-开口部;100b-底面;110-内周支撑部;111-内侧凸缘;112-外侧凸缘;113-插入部;120-外周支撑部;121-内侧凸缘;122-外侧凸缘;130-底板基部;130a-上面;130b-底面;131-支撑脚;140-突出部;140a-顶端面;150-突出部;150a-顶端面;200-上板;200a-开口部;210-内周侧壁部;210a-内壁;210b-外壁;211-侧壁基部;211a-内面;211b-外面;212-插入部;212a-插入部;212b-插入部;213-下垂部;213a-顶端面;214-凹部;215-内侧凸缘;216-外侧凸缘;220-外周侧壁部;221-侧壁基部;221a-内面;221b-外面;222-插入部;223-下垂部;223a-顶端面;224-凹部;230-就座部;310-接合部件;310a-露出面;320-接合部件;320a-露出面;410、410a、410b、420-嵌合部;C1~C3-中心面;D1~D4-距离;G-浇口;M1、M2-模具;P1~P4-凸部;R1~R4-凹部;S-内部空间;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厕所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厕所装置2具备便座装置4、洋式座便器(以下仅称为“便器”)6。
便座装置4被安装在便器6之上。便座装置4既可以一体地安装于便器6,也可以可装拆地安装于便器6。便座装置4具有便座10、便盖12、本体部14。
在本说明书中,从坐在便座10上的使用者进行观察将上方作为“上方”,且从坐在便座10上的使用者进行观察将下方作为“下方”。从背朝打开的状态的便盖12而坐在便座10上的使用者进行观察,将左右方向分别作为“左侧方”及“右侧方”,将前后方向分别作为“前方”及“后方”。在图1中,表示有上方UW、下方DW、左侧方LW、右侧方RW、前方FW及后方BW的一个例子。
便器6具有朝向下方凹下的盆部6a。便器6在盆部6a上承接使用者的尿或粪便等排泄物。便座装置4的本体部14被设置在比便器6的盆部6a更后方的上部。本体部14可开闭地轴支撑便座10及便盖12。
便座10具有开口部10a。便座10以包围盆部6a的外缘的方式设置在便器6之上。盆部6a介由开口部10a而暴露。由此,使用者可在坐在便座10上的状态下向盆部6a排泄。在该例子中,表示有形成有通孔状的开口部10a的所谓的O型的便座10。便座10不局限于O型,也可以为U字型等。在便座10的内部适当设置有对就座部(使用者的臀部所接触的部分)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等。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立体剖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便座10具有底板100及上板200。上板200被设置在底板100之上,底板100与上板200通过接合部件310及接合部件320而接合。
下面,对便座10的更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上方”或“下方”等方向以将便座10的底板100载放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为基准。
如图2所示,底板100及上板200分别具有开口部100a及开口部200a。从上方对底板100及上板200进行观察的形状与从上方对便座10进行观察的形状实质上相同。即,从上方对底板100及上板200进行观察的形状为环状或U字状。通过底板100的开口部100a及上板200的开口部200a而形成便座10的开口部10a。
底板100具有内周支撑部110、外周支撑部120及底板基部130。底板基部130的厚度大致相同。例如,底板基部130的前部沿着水平方向而设置。底板基部130的后部朝向上方倾斜。在底板基部130上适当设置有与便器6的上面接触的支撑脚131。内周支撑部110相对于底板基部130而被设置在便座10的内周侧。外周支撑部120相对于底板基部130而被设置在便座10的外周侧。
上板200具有内周侧壁部210、外周侧壁部220及就座部230。就座部230从下方支撑就座于便座10的使用者的臀部。就座部230被内周侧壁部210及外周侧壁部220从下方支撑。内周侧壁部210相对于就座部230而被设置在便座10的内周侧。外周侧壁部220相对于就座部230而被设置在便座10的外周侧。
如图3所示,内周侧壁部210及外周侧壁部220被分别设置在内周支撑部110及外周支撑部120之上。内周侧壁部210的下端通过接合部件310而与内周支撑部110接合。外周侧壁部220的下端通过接合部件320而与外周支撑部120接合。
底板基部130与就座部230在铅垂方向上离开。内周侧壁部210与外周侧壁部220在水平方向上离开。由此,在便座10上形成有被底板100及上板200包围的内部空间S。
在便座10为U字状时等,内周支撑部110与外周支撑部120也可以在底板基部130的周围相连,且内周侧壁部210与外周侧壁部220也可以在就座部230的周围相连。此刻,接合部件310与接合部件320也可以在底板基部130的周围相连而被一体地设置。
图4及图5是将图3的截面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有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及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图5表示有外周支撑部120的一部分及外周侧壁部220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中,将从内部空间S沿着水平方向朝向上板200的方向作为“外侧”。将从上板200沿着水平方向朝向内部空间S的方向作为“内侧”。在图4中,以内周侧壁部210为基准表示内侧IW及外侧OW。在图5中,以外周侧壁部220为基准表示内侧IW及外侧OW。
如图4所示,内周支撑部110具有内侧凸缘111及外侧凸缘112。内周侧壁部210具有侧壁基部211、插入部212、下垂部213及凹部214。
内侧凸缘111及外侧凸缘112朝向上方突出。内侧凸缘111例如面向内部空间S。外侧凸缘112被设置在内侧凸缘111的外侧,并距内侧凸缘111离开。由此,在内侧凸缘111与外侧凸缘112之间形成有朝向下方凹下的凹部214。
侧壁基部211在铅垂方向上厚度大致一定。例如,侧壁基部211上的厚度比内周侧壁部210的其他的部分的厚度更厚。插入部212位于侧壁基部211的下方,被设置在内侧凸缘111与外侧凸缘112之间。嵌合物410位于插入部212的下端。嵌合部410被夹在内侧凸缘111与外侧凸缘112之间,并与内周支撑部110抵接。即,在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上,在铅垂方向上设置有嵌合的凹凸结构。
当使用者就座于就座部230时,则负荷的一部分施加在内周侧壁部210上。此时,传递到插入部212的负荷被内周支撑部110从下方支撑。突出部140位于比内周支撑部110更靠外侧,相对于内周支撑部110而朝向外侧突出。
下垂部213被设置在侧壁基部211的下方,向下方延伸。下垂部213被设置在比插入部212更靠外侧,距插入部212离开。由此,在插入部212与下垂部213之间形成有朝向上方凹进的凹部214。外侧凸缘112被设置在插入部212与下垂部213之间,位于凹部214内。
突出部140位于凹部214的下方,与凹部214在铅垂方向上离开。下垂部213与外侧凸缘112在水平方向上离开。下垂部213的下端与突出部140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在这些部件在铅垂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离开而形成的空间中,设置有对内周支撑部110和内周侧壁部210进行接合的接合部件310。
接合部件310具有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310a。露出面310a例如处于与突出部140的底面及下垂部213的下端相同的高度。露出面310a例如被设置在突出部140的底面与下垂部213的下端之间。即,突出部140的底面、露出面310a及下垂部213的下端例如沿着水平方向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露出面310a位于比底板100的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中心面C1为将底板100的厚度的中心点彼此连结而得到的面。中心面C1例如是以厚度大致一样的底板基部130为基础而得到的。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得到中心面C1。底板基部130具有面向内部空间S的上面130a、露出到外部的底面130b。连结上面130a的任意的点和距该点最近的底面130b的点。求出该线段的中心点。在底板100的周向上,相同地求出多个中心点。通过使将多个中心点彼此连结的线段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可得到中心面C1。
露出面310a进一步位于比内周侧壁部210的中心面C2更靠外侧。中心面C2为,在内周侧壁部210上,将厚度的中心点彼此连结而得到的面。中心面C2例如是以厚度大致一样的侧壁基部211为基础而得到的。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得到中心面C2。侧壁基部211具有面向内部空间S的内面211a、露出到外部的外面211b。内面211a和外面211b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连结内面211a的任意的点和距该点最近的外面211b的点。求出该线段的中心点。在内周侧壁部210的周向上,相同地求出多个中心点。通过使将多个中心点彼此连结的线段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可得到沿着铅垂方向的中心面C2。
在水平方向上,外侧凸缘112与下垂部213之间的距离D1比凹部214的宽度W1更短。在水平方向上,突出部140与下垂部21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D2比距离D1更短。因此,接合部件310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越朝向下方则变得越窄。
突出部140的顶端面140a例如越朝向外侧则越向下方倾斜。下垂部213的顶端面213a例如越朝向下方则越向外侧倾斜。因此,接合部件310的露出面310a附近在顶端面140a与顶端面213a之间被设置成朝向下方及外侧。
如图5所示,外周支撑部120具有内侧凸缘121及外侧凸缘122。外周侧壁部220具有侧壁基部221、插入部222、下垂部223及凹部224。外周支撑部120及外周侧壁部220的接合部件320附近的结构例如与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的接合部件310附近的结构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实质上对称。
即,插入部222的下端的嵌合部420与内侧凸缘121及外侧凸缘122嵌合。插入部222被外周支撑部120从下方支撑。突出部150位于比外周支撑部120更靠外侧。突出部150相对于外周支撑部120而朝向外侧突出。
突出部150在铅垂方向上距凹部224离开。下垂部223与外侧凸缘122及突出部150在水平方向上离开。在被突出部150、外侧凸缘122、下垂部223及凹部224包围的空间中设置有接合部件320。接合部件320对外周支撑部120和外周侧壁部220进行接合。
接合部件320具有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320a。露出面320a例如处于与突出部150的底面及下垂部223的下端相同的高度。露出面320a例如被设置在突出部150的底面与下垂部223的下端之间。即,突出部150的底面、露出面320a及下垂部223的下端例如沿着水平方向而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露出面320a位于比底板100的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位于比外周侧壁部220的中心面C3更靠外侧。可与中心面C2相同地得到中心面C3。
即,可通过以下的方法得到中心面C3。侧壁基部221具有面向内部空间S的内面221a、露出到外部的外面221b。内面221a和外面221b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连结内面221a的任意的点和距该点最近的外面221b的点。求出该线段的中心点。在外周侧壁部220的周向上,相同地求出多个中心点。通过使将多个中心点彼此连结的线段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可得到沿着铅垂方向的中心面C3。
在水平方向上,外侧凸缘122与下垂部223之间的距离D3比凹部224的宽度W2更短。在水平方向上,突出部150与下垂部22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D4比距离D3更短。突出部150的顶端面150a例如越朝向外侧则越向下方倾斜。下垂部223的顶端面223a例如越朝向下方则越向外侧倾斜。
底板100、上板200、接合部件310及接合部件320例如包含聚丙烯、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碳酸酯类复合材料等。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在图6中表示有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及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外周支撑部120及外周侧壁部220的接合部件320附近的结构例如分别与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的接合部件310附近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在此,列举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及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为例,对便座1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以就座部230为下载放上板200,将底板100配置在上板200之上。此时,如图6所示,内周侧壁部210的嵌合部410与内周支撑部110抵接,以在突出部140与下垂部213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方式将内周支撑部110配置在内周侧壁部210之上。
在该状态下,在将模具M1配置在上板200的侧方的同时,通过模具M2从上方按压底板100。在模具M2上设置有用于注入作为接合部件310的树脂的浇口G。以该浇口G位于突出部140与下垂部213的间隙中的方式,将模具M2配置在上板200之上。
在该状态下,将加热的树脂从浇口G注入到突出部140与下垂部213的间隙中。当将加热的树脂注入间隙时,则底板100及上板200的与树脂接触的面因热而熔化,与树脂混合。其后,通过树脂的冷却固化,底板100与上板200接合。也可以在底板100与上板200的接合后,适当进行下垂部213的顶端的倒角或树脂的去毛边等。如上制作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10。
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便座的特性的剖视图。在图7中模式化地表示有在负荷朝向下方施加于就座部230时,产生有最大的压缩的应力(最大压缩应力)及最大的拉伸的应力(最大拉伸应力)的区域。
参照图7对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的结构的效果、外周支撑部120及外周侧壁部220的结构的效果进行归纳说明。
当因使用者的就座等而在就座部230上施加有负荷时,则在底板100之上侧及侧壁部210(220)的内侧产生有压缩应力。在底板100的下侧及侧壁部210(220)的外侧产生有拉伸应力。如图7所示,该拉伸应力在支撑部110(120)及侧壁部210(220)上,分别在底面及外面附近为最大。而且,在支撑部110(120)与侧壁部210(220)进行接合的部位上,产生有最大拉伸应力的多个点(线)以大体上在中心面C1与中心面C2(C3)的交点上通过的方式发生弯曲。
当接合部件310(320)的露出面310a(320a)位于产生有最大拉伸应力的区域中时,则在便座10上施加有负荷时,接合部件310(320)容易从底板100及侧壁部210(220)剥离。其结果,接合部件310(320)与侧壁部210(220)之间及接合部件310(320)与底板100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当产生有间隙时,则污垢积存在该间隙之中,导致便座10的清扫性降低。
针对该课题,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10上,露出面310a(320a)位于比底板100的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位于比侧壁部210(220)的中心面C2(C3)更靠外侧。即,露出面310a(320a)被设置在拉伸应力更小的区域中。因此,在便座10上施加有负荷时,不容易产生接合部件310(320)的剥离,从而能够抑制露出面310a(320a)的周围的间隙的产生。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使便座10更加保持清洁,抑制间隙的产生所导致的便座10的清扫性的降低。
嵌合部410(420)的位置可适当改变。例如,嵌合部410(420)也可以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嵌合部410(420)也可以位于比中心面C2(C3)更靠外侧。
当嵌合部410(420)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时,则嵌合部410(420)所抵接的支撑部110(120)的厚度变小。由此,存在有支撑部110(120)的强度降低的可能性。设置嵌合部410(420)的位置影响产生压缩应力的位置及产生拉伸应力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设置有嵌合部410(420)的区域中,产生有更大的压缩应力。在嵌合部410(420)的下方及外侧,拉伸应力处于变大的趋势。因此,在嵌合部410(420)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时,或嵌合部410(420)位于比中心面C2(C3)更靠外侧,而嵌合部410(420)与露出面310a(320a)的距离较近时,存在有在露出面310a(320a)上产生的拉伸应力变大的可能性。
因而,优选嵌合部410(420)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上方,且位于比中心面C2(C3)更靠内侧。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在加大支撑部110(120)的厚度来提高强度的同时,更进一步缓和在露出面310a(320a)上产生的拉伸应力。即,可以更进一步抑制露出面310a(320a)的周围的间隙的产生。
尤其,如图4及图5所示,优选将嵌合部410(420)设置在侧壁部210(220)的内壁210a(220a)的下端。根据该构成,能够有效地缓和在支撑部110(120)与侧壁部210(220)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应力。
为了进一步抑制露出面310a(320a)的周围的间隙的产生,优选露出面310a(320a)与中心面C2(C3)之间的距离更远。因此,如图4及图5所示,可通过设置突出部140(150),使露出面310a(320a)位于更靠外侧。并且,通过设置突出部140(150),能够缩窄露出面310a(320a)的宽度。由于露出面310a(320a)的宽度变窄,因此在将树脂注入突出部140(150)与下垂部213(223)之间时,注入的树脂不容易冷却。其结果,树脂可在热的状态下与底板100及上板200接触更长时间。由此,能够提高底板100与上板200的接合强度。
优选突出部140(150)的顶端面140a(150a)越朝向外侧则越向下方倾斜。如图4及图5所示,距离D1(D3)比距离D2(D4)更长,接合部件310(320)越靠内侧则宽度变得越宽。因而,当顶端面140a(150a)越朝向外侧而越向下方倾斜时,则与顶端面140a(150a)平行于铅垂方向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向支撑部110(120)与下垂部213(223)之间设置接合部件310(320)。根据该构成,即使接合部件310(320)在下垂部213(223)和支撑部110(120)之间产生有空隙,也能够使空隙与露出面310a(320a)的距离更远。由此,能够抑制露出面310a及露出面320a上的收缩的影响。并且,由于能够增加接合部件310(320)与支撑部110(120)及侧壁部210(220)的接合面的面积,因此能够使施加在接合面上的应力更加分散。因此,可以提高支撑部110(120)与侧壁部210(220)之间的接合强度。
也可以通过接合部件310,在便座10的整个内周上接合以上说明的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也可以通过接合部件310来接合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与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也可以在便座10的整个内周上设置有接合部件310时,整个露出面31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2更靠外侧。也可以仅一部分露出面31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2更靠外侧。
为了提高内周支撑部110与内周侧壁部210的接合强度,优选在便座10的整个内周上设置接合部件310。为了更加切实地抑制便座10上的间隙的产生,优选整个露出面31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2更靠外侧。
同样,既可以仅在便座10的外周的一部分上设置接合部件320,也可以在整个外周上设置。也可以整个露出面32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3更靠外侧。也可以仅一部分露出面32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3更靠外侧。
为了提高外周支撑部120与外周侧壁部220的接合强度,优选在便座10的整个外周上设置接合部件320。为了更加切实地抑制便座10上的间隙的产生,优选整个露出面32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比中心面C3更靠外侧。
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更优选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的底板的立体图。
例如如图8所示,底板100具有侧部101及前部102。侧部101位于底板100的开口100a的侧方。前部102位于开口100a的前方。侧部101例如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10时位于使用者的腿(大腿)的下方。
如上所述,在侧部101及前部102上设置有支撑脚131。支撑脚131彼此离开,且在便座10的周向上设置有多处。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10时,施加于底板100的负荷从支撑脚131传递到便器6。例如,在支撑脚131附近产生的应力容易变得比在支撑脚131彼此的中间部分上产生的应力更大。
因而,本实施方式优选,至少接合部件310之中,对底板100的支撑脚131附近和上板200进行接合的部分的露出面31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位于比中心面C2更靠外侧。
同样,本实施方式优选,至少接合部件320之中,对底板100的支撑脚131附近和上板200进行接合的部分的露出面320a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位于比中心面C3更靠外侧。
通过将本实施方式应用于设置在容易产生更大的应力的部分上的露出面310a及露出面320a,可以降低在这些露出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效地抑制便座10上的间隙的产生。
使用者就座时,在作用有体重的侧部101上,在支撑脚131附近产生的应力比前部102更大。
因而,更优选将本实施方式至少应用于,接合部件310及接合部件320之中对侧部101的支撑脚131附近和上板200进行接合的部分的露出面310a及露出面320b。因此,可更加有效地抑制便座10上的间隙的产生。
在图8中,对便座10为O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便座10也可以为U字型等。在便座10为U字型时,底板100不具有前部102。可是,与便座10为O字型的情况相同,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10时,在侧部101上施加有较大的负荷。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10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可进行各种变形。
图9~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9~图15中,表示有在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上,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及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在图16(a)及图17(a)中,表示有在变形例所涉及的便座上,内周支撑部110的一部分及内周侧壁部210的一部分。在图16(b)及图17(b)中,表示有外周支撑部120的一部分及外周侧壁部220的一部分。
在以后的变形例的说明中,仅对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进行说明。这些结构可相同地应用于外周支撑部120及外周侧壁部220。
如图9(a)所示,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上不设置外侧凸缘112。或者,也可以不用在内周支撑部110上设置内侧凸缘111以代替外侧凸缘112。可是,在便座10上施加有负荷时,为了有效地缓和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上的应力的集中,优选设置内侧凸缘111及外侧凸缘112双方。
如图9(b)所示,下垂部213也可以位于突出部140的上方。此刻,在铅垂方向上,突出部140与下垂部213之间的距离比突出部140与凹部214之间的距离更短。露出面310a例如与内周侧壁部210的外壁210b及突出部140的顶端面140a沿着铅垂方向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在图9(b)所示的结构上,接合部件310的露出面310a也位于比底板100的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位于比侧壁部210的中心面C2更靠外侧。因此,与图4及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不容易在露出面310a(320a)的周围产生间隙。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也可以将底板100设置成倾斜于水平方向。例如,如图10(a)所示,底板100也可以朝向内侧向上方倾斜。或者,如图10(b)所示,底板100也可以朝向内侧向下方倾斜。在这些结构的情况下,底板100的中心面C1也倾斜于水平方向。
如图11(a)所示,下垂部213的顶端也可以倾斜。如图11(b)所示,下垂部213的顶端也可以弯曲。如图12(a)所示,突出部140的顶端、下垂部213的顶端及接合部件310的露出面310a也可以倾斜于水平方向及铅垂方向,且为同一平面。或者,如图12(b)所示,突出部140的顶端、下垂部213的顶端及接合部件310的露出面310a也可以弯曲,并与底板的底面100b及侧壁部210的外壁210b平滑地相连。
或者,如图13(a)所示,在图12(a)所示的结构上,底板100也可以进一步朝向内侧向上方倾斜。或者,如图13(b)所示,在图12(a)所示的结构上,底板100也可以进一步朝向内侧向下方倾斜。在图13(a)及图13(b)所示的结构上,也可以如图12(b)所示,露出面310a发生弯曲。
在上述的各便座10的结构上,嵌合部410被设置在内周侧壁部210上。与此相反,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嵌合部410设置在内周支撑部110上。
具体而言,内周支撑部110具有插入部113,内周侧壁部210具有下垂部213、内侧凸缘215及外侧凸缘216。内侧凸缘215例如面向内部空间S。外侧凸缘216被设置在内侧凸缘215的外侧。插入部113被设置在内侧凸缘215与外侧凸缘216之间,插入部113的上端的嵌合部410与侧壁部210抵接。接合部件310被内周支撑部110、突出部140、下垂部213及外侧凸缘216包围。
如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降低在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上产生的应力,优选嵌合部410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上方,且位于比中心面C2更靠内侧。此时,在嵌合部410附近,产生有较大的压缩应力。为了防止该压缩应力所导致的损伤,优选内侧凸缘215的厚度(垂直于便座10的周向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大,且内侧凸缘215的强度较高。当内侧凸缘215的厚度变大时,则内周侧壁部210的厚度也增加。当内周侧壁部210的厚度增加时,则在便座10内部设置有供暖装置时供暖功能降低,或导致可放入便座10、内部空间S的部件的尺寸或功能被限制。
因而,例如如图4所示,优选将嵌合部410设置在内周侧壁部210上。此时,在内周支撑部110上设置内侧凸缘111及外侧凸缘112的至少任一。可是,这些凸缘的厚度的增加不会给底板100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带来实质上的影响。
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的双方具有插入部。具体而言,内周支撑部110具有内侧凸缘111、外侧凸缘112及插入部113。插入部113位于内侧凸缘111与外侧凸缘112之间,并距这些凸缘离开。内周侧壁部210具有插入部212a、插入部212b、下垂部213及凹部214。即,内周侧壁部210具有多个插入部。
插入部212a被设置在内侧凸缘111与插入部113之间。插入部212b被设置在插入部113与外侧凸缘112之间。插入部212a的下端的嵌合部410a及插入部212b的下端的嵌合部410b与内周支撑部110抵接,被内周支撑部110从下方支撑。
不局限于图15所示的结构,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上设置多个插入部。或者,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及内周侧壁部210的双方上设置多个插入部。在这些结构上,优选内周侧壁部210的各插入部的下端的嵌合部分别位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上方,且位于比中心面C2更靠内侧。
如图16(a)所示,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上设置朝向下垂部213而向侧方突出的凸部P1。凸部P1例如被设置在外侧凸缘112的侧面上。也可以在垂部213上设置朝向内周支撑部110而向侧方突出的凸部P2。例如,凸部P1与凸部P2在水平方向上对置。
通过设置凸部P1及凸部P2,即使在底板100及上板200从接合部件310剥离的情况下,凸部P1及凸部P2也可卡住接合部件310。由此,能够抑制底板100及上板200相对于接合部件310向上下方向移动进而从接合部件310分离。
同样,如图16(b)所示,也可以在外周支撑部120上设置朝向下垂部223而向侧方突出的凸部P3。也可以在下垂部223上设置朝向外周支撑部120而向侧方突出的凸部P4。
或者,如图17(a)所示,也可以在内周支撑部110上设置朝向侧方凹下的凹部R1。凹部R1例如被设置在外侧凸缘112的侧面上。也可以在下垂部213上设置朝向侧方凹下的凹部R2。例如,凹部R1与凹部R2在水平方向上对置。接合部件310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凹部R1的内侧及凹部R2的内侧。
通过设置凹部R1及凹部R2,即使底板100及上板200从接合部件310剥离,设置于凹部R1的内侧及凹部R2的内侧的接合部件310也可卡住底板100及上板200。由此,能够抑制底板100及上板200相对于接合部件310向上下方向移动进而从接合部件310分离。
同样,如图17(b)所示,也可以在外周支撑部120上设置朝向侧方凹下的凹部R3。也可以在下垂部223上设置朝向侧方凹下的凹部R4。
以上所说明的例子可适当组合来实施。例如,也可以在图10(a)或图10(b)所示的结构上设置图11(a)、图11(b)、图12(a)、或图12(b)所示的倾斜面或弯曲面。例如,也可以在图11(a)、图11(b)、图12(a)、或图12(b)所示的具有倾斜面或弯曲面的结构上,设置具有图9(a)、图9(b)、图14、或图15所示的结构的嵌合部。
不局限于以上说明的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座10只要露出面310a(320a)处于比中心面C1更靠下方,且处于比中心面C2(C3)更靠外侧,则可对各构成要素的形状或结构、尺寸进行适当变更。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记述。对于前述的实施的方式,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加以适当设计变更的产物也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底板100及上板200等所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设置方式等并不局限于所例示的内容,而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另外,只要在技术上可行,可以对前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要素进行组合,但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这些要素组合后的产物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便座,具备:
底板;
上板,具有沿着铅垂方向而被设置在所述底板之上的侧壁部、被所述侧壁部支撑的就座部;
及接合部件,对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部进行接合,且具有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露出面位于比所述底板的中心面更靠下方,且位于比所述侧壁部的中心面更靠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座,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部进行嵌合的嵌合部,
所述嵌合部位于比所述底板的中心面更靠上方,且位于比所述侧壁部的中心面更靠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部被设置在所述侧壁部的内壁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1项所述的便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具有:
支撑部,从下方与所述侧壁部抵接,从下方支撑所述侧壁部;
及突出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而朝向外侧突出,
在所述侧壁部的下端设置有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突出部离开的下垂部,
所述接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下垂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及所述下垂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下垂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下垂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更短。
CN201880003689.XA 2017-04-28 2018-03-30 便座 Active CN109788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0347 2017-04-28
JP2017090347 2017-04-28
JP2018-007137 2018-01-19
JP2018007137A JP6521109B2 (ja) 2017-04-28 2018-01-19 便座
PCT/JP2018/013641 WO2018198666A1 (ja) 2017-04-28 2018-03-30 便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882A true CN109788882A (zh) 2019-05-21
CN109788882B CN109788882B (zh) 2021-06-01

Family

ID=6447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3689.XA Active CN109788882B (zh) 2017-04-28 2018-03-30 便座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2026B2 (zh)
JP (1) JP6521109B2 (zh)
KR (1) KR102060408B1 (zh)
CN (1) CN109788882B (zh)
TW (1) TWI680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8927B2 (ja) * 2018-03-29 2020-09-02 Toto株式会社 便座
JP6614263B2 (ja) * 2018-03-29 2019-12-04 Toto株式会社 便座
EP3960054A1 (de) * 2020-08-28 2022-03-02 Hamberger Industriewerke GmbH Wc-sitzgarnitu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c-sitzgarnitur
USD1028185S1 (en) * 2020-10-29 2024-05-21 Kom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Toilet
USD995727S1 (en) * 2021-03-05 2023-08-15 Britex Metal Products Co. Limited Rimless toilet pan
USD1013844S1 (en) * 2021-05-21 2024-02-06 Lixil International Pte. Ltd. Water closet
USD1028190S1 (en) * 2021-07-16 2024-05-21 Komo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Rear lid for toile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220A (zh) * 1997-04-10 1998-10-21 株式会社伊奈 便座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05325A (ja) * 2006-10-26 2008-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金属製成形品と樹脂板材との接合構造
CN10129284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李飞宇 一种改进结构的马桶盖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06613A (zh) * 2011-10-27 2014-07-02 豪威株式会社 马桶座圈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39903A (zh) * 2015-06-11 2016-12-21 儿玉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品
JP2017055979A (ja) * 2015-09-16 2017-03-23 Toto株式会社 便座および便座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2111A (en) * 1971-08-05 1973-11-13 M Ginsburg Method of making a toilet seat
US5079783A (en) * 1990-10-12 1992-01-14 Chris A. Haletsky Rechargeable self-contained deodorizing toilet seat
JP3733778B2 (ja) 1999-03-26 2006-01-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2045170A (ja) * 2010-08-26 2012-03-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便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220A (zh) * 1997-04-10 1998-10-21 株式会社伊奈 便座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05325A (ja) * 2006-10-26 2008-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金属製成形品と樹脂板材との接合構造
CN10129284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李飞宇 一种改进结构的马桶盖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06613A (zh) * 2011-10-27 2014-07-02 豪威株式会社 马桶座圈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39903A (zh) * 2015-06-11 2016-12-21 儿玉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品
JP2017055979A (ja) * 2015-09-16 2017-03-23 Toto株式会社 便座および便座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82026B2 (en) 2020-06-16
TWI680734B (zh) 2020-01-01
JP2018187349A (ja) 2018-11-29
JP6521109B2 (ja) 2019-05-29
KR102060408B1 (ko) 2019-12-30
TW201841584A (zh) 2018-12-01
US20190216275A1 (en) 2019-07-18
KR20190039264A (ko) 2019-04-10
CN109788882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882A (zh) 便座
CN103906613B (zh) 马桶座圈及其生产方法
KR101050331B1 (ko) 변기
CN106133231A (zh) 洗衣机
JP2011020417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成形型および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の製造方法
JP6748927B2 (ja) 便座
CN104727417A (zh) 马桶缸体及马桶
CN108023221A (zh) 连接器
JP4513767B2 (ja) 便器
JP5559451B2 (ja) 便器装置
JP2018187350A (ja) 便座
CN111263605B (zh) 便座
WO2018198666A1 (ja) 便座
WO2018198667A1 (ja) 便座
WO2018131439A1 (ja) 水洗式便器
JP5985945B2 (ja) シートのフレーム
KR200331334Y1 (ko) 좌판이 압입고정되는 의자
JP4556940B2 (ja) 便器
KR20110043223A (ko) 중공 형상의 볼 조인트 제조방법 및 볼 조인트
JP2005313395A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表皮一体発泡成形型構造
JP6358555B2 (ja) 便座の製造方法
JP2010053542A (ja) 便器及び便器の製造方法
KR20120001699U (ko) 환기창 키트 설치용 창호틀 조립체
KR20140003207U (ko) 온수세정기용 변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