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立体仓库是一种包含多层(几层至几十层)的货架来存储货物,并通过搬运设备和智能控制技术对货物进行出入库操作的仓库。一个智能立体仓库通常主要包括三大系统,第一是存储系统,主要由分层立体货架和托盘组成;第二是输送系统,主要由巷道堆垛机、AGV小车构成;第三是控制系统,主要由自动控制系统和中央计算机管理系统组成,其中,中央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全自动化立体库系统的核心。目前,国外已从理论和技术上对智能立体仓储的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也是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而国内对智能立体仓储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和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尤其缺乏对货位分配的优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仓库的货位分配不合理导致的存储作业速度慢以及存储作业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记录待入库货品信息,待入库货品信息包括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体货品体积以及货品数量;
S2,获取仓库内的货位信息和已入库货品信息,货位信息包括商品类分区、货位级别、剩余货位体积,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
S3,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以及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分别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S4、在可存剩余货位中,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待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包括:仓库内设有输运线,输运线的两侧设有多排货架组,货架组包括多个一字并排设置的货架单元,货架单元上设有多层货位,沿输运线从外至里货架组优先级递减、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货架单元优先级递减、中间层至上下两端货位优先级递减的方式设置货位级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包括:
S40,判断待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
S41,若是,则在可存剩余货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最高的入库货位;若否,则判断可存剩余空位中是否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
S42,若是,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为待入库货品分配入库货位;若否,则在可存剩余空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次高的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1、S42中,若分配的入库货位存在多个同级别货位,则优先分配货位体积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差最小的作为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31、若经步骤S3处理后,未获取到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剩余空位,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近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货位管理系统,其包括:
入库货品信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待入库货品信息,待入库货品信息包括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体货品体积以及货品数量;
货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仓库内的货位信息和已入库货品信息,货位信息包括商品类分区、货位级别、剩余货位体积,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
可存剩余空位确认模块,用于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以及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分别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入库货位确认模块、用于在可存剩余货位中,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待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包括:仓库内设有输运线,输运线的两侧设有多排货架组,货架组包括多个一字并排设置的货架单元,货架单元上设有多层货位,沿输运线从外至里货架组优先级递减、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货架单元优先级递减、中间层至上下两端货位优先级递减的方式设置货位级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入库货位确认模块包括:
热销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
第一分配处理单元,用于当入库货品为热销品时,在可存剩余货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最高的入库货位;
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确认单元,用于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时,判断可存剩余空位中是否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
第二分配处理单元,用于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且可存剩余空位中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时,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为待入库货品分配入库货位;或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且可存剩余空位中没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时,在可存剩余空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次高的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第一分配处理单元或第二分配处理单元分配的入库货位存在多个同级别货位,则优先分配货位体积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差最小的作为入库货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无可存剩余空位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可存剩余空位确认模块后,未获取到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剩余空位,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近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且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因此,缩短了入库或出库的运输路线,从而提升了存储作业速度,以及降低了存储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仓库内的货位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方法中可存剩余货位分配流程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系统中入库货位确认模块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图4展示了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货位分配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记录待入库货品信息,待入库货品信息包括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体货品体积以及货品数量。
可选的,入库货品上设有标签,通过该扫码仪读取该入库商品上的标签,以获取该入库货品的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件货品体积和货品数量,并将该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件货品体积和货品数量传输至计算机后台进行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该标签可以为条纹码,也可以为二维码,其他用于记录入库货品的关联信息的标签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若入库货品具有产品外包装(类似鞋类产品),则通过外包装的长宽高计算单件货品体积;若入库货品为不定形产品,则通过厂家提供的参数或者通过专用的机器或者人工手动测量其体积,以获得单件货品体积。
S2,获取仓库内的货位信息和已入库货品信息,货位信息包括商品类分区、货位级别、剩余货位体积,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展示了仓库内的货位设置示意图。参见图2,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具体地,仓库1内设有输运线2,输运线2的两侧设有多排货架组3,货架组3包括多个一字并排设置的货架单元30,货架单元30上设有多层货位300,沿输运线2从外至里货架组优先级递减、与输运线2的距离由近至远货架单元优先级递减、中间层至上下两端货位优先级递减的方式设置货位级别。
在本实施例中,该输运线2的两侧设分别有4排货架组3,货架组3优先级沿输运线从外至里(参见图中箭头1指示)依次递减,具体地,假设4排货架组3从外至里的优先级分别为A、B、C、D,则A>B>C>D。
进一步地,一排的货架组3包括3个一字并排设置的货架单元30,货架单元优先级依据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参见图中箭头2指示)依次递减,具体地,假设3个货架单元30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的优先级分别为a,b,c,则a>b>c。
进一步地,货架单元30上设有4层货位300,货位300优先级是中间层优先级高,向上或向下优先级依次递减。可选的,由于中间层的货位便于输运箱的入库或出库操作,所以中间层优先级最高,下层优先级次之,高层优先级最低。可选的,若层数为双层时,小序号对应的中间层数优先级稍高。具体地,假设货架单元30从底至顶的层数对应的编号为01、02、03、04,则货位的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02、03、01、04。
上述实施例已经详细描述了货架组3之间的优先级,同一个货架组3的货架单元30之间的优先级,以及同一个货架单元30不同层的货位300之间的优先级。进一步地,对于不同货架组3的不同的货架单元30之间优先级,以及不同货架组3的相同的货架单元30的不同层的货位300之间优先级,甚至不同货架组3的不同的货架单元30的不同层的货位300之间优先级,示例性地,以如下的方式进行设置。
具体地,货架组3之间的优先级,货架单元30之间的优先级、以及不同层的货位300的优先级数值化。示例性地,假设设有3排货架组3,每一排货架组3包括5个货架单元30,每一个货架单元30设有5层的货位300。
具体地,3排货架组3从外至里的优先级数值分别为30、20、10;5个货架单元30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的优先级数值分别为25、20、15、10、5;货架单元30从底至顶的层数对应的编号为11、22、33、44、55,则货位300的优先级数值从底至顶依次为8、12、15、10、5。
假设货位300的优先级数值为S,则第1排货架组第2个货架单元第3层货位的优先级数值S=C1*30+C2*20+C3*15。优先级数值S越大,则优先级越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C1、C2和C3,致使计算得到的S更符合用户需求。
进一步地,在货位级别设置完成后,则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仓库内划分为多个商品类分区。示例性地,仓库2设置了衣服类分区4、鞋子类分区5和袜子类分区6,因此,后续同货物属性的入库货品存放至同一个区域,达到分类存储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库内货品的维护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分区内货位的体积也是不一样的。示例性地,若入库货品为一种蓝牙耳机,可能它多种不同的颜色,同时它单个耳机的尺寸较小,但是每种颜色的数量均不多,即可能这种对应耳机类的柜子,需要很多个小柜子。若入库货品为一种棉被,这种棉被的体积很大,因此,对于棉被类的产品可能需要大货位的货架单元。
S3,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以及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分别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待入库货品总体积=单件货品体积*货品数量。可存剩余空位的存储空间不小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即将可存剩余空位中存储空间大于待入库货品的可存剩余空位都筛选出来。
S4,在可存剩余货位中,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待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3,该步骤S4,包括:
S40,判断待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待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的方式有多种,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两种方式为例对本案进行示例性说明。
1、用户自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报告,或者收集到的行业资讯信息,以确定近期某一个SKU编码的待入库货品可能变为热销产品,从而确认该待入库货品为热销品。
首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热销产品集,所述热销产品集通过市场调研报告,或者收集到的行业资讯信息分析得到的。其次,与SKU编码对应的待入库货品在热销产品集中,则该待入库货品为热销品。
2、依据近期出货量
首先,统计待入库货品的近期出货量,其次,当近期出货量超过预设热销阈,则该待入库货品确认为热销品。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热销阈值可以是系统的默认值,也可以动态值,仓库内的存储量是动态的,若近期出货量超过仓库存储量的特定比例(譬如:5%-15%),则认定该待入库货品为热销货品。
S41,若是,则在可存剩余货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最高的入库货位;若否,则判断可存剩余空位中是否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
S42,若是,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为待入库货品分配入库货位;若否,则在可存剩余空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次高的入库货位。
首先,在本实施例中,若待入库货品是热销品,则在可存剩余货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最高的入库货位。
示例性地,若入库货品是热销品,经步骤S3计算得到3个可存剩余货位,该3个可存剩余货位对应的优先级为A、B以及C,其中,A>B>C,则将该待入口货品存储至优先级A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上。
进一步地,若A=B>C,则分别获取优先级A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1、以及获取优先级B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2,若V1>V2,则存储至优先级B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若V1<V2,则存储至优先级A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
其次,若入库货品非热销品,则判断可存剩余空位中是否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若可存剩余空位中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为待入库货品分配入库货位。
具体地,若待入库货品是非热销品,且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经步骤S3计算得到3个可存剩余货位,该3个可存剩余货位对应的优先级为D、E以及F,其中,D>E>F,则将待入库货品放入到任意一个优先级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即可,或者是将入库货品放入到优先级F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
进一步地,若D>E=F,则分别获取优先级E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3、以及获取优先级F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4,若V3>V4,则存储至优先级F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若V3<V4,则存储至优先级E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
示例性地,若待入库货品为7件,同SKU编号最大的空余货位可以装13件,次之为可以装10件,还有个可以装6件的以及一个可以装1件的,只会将此7件选择装入空余13件或空余10件的货位上,而不能拆开分别装入6件的与1件的货位上;进一步地,空余13件的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体积差值大于空余10件的货位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体积差值,则该7件存放在空余10件的货位上。
最后,若可存剩余空位中无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则在可存剩余空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次高的入库货位。
具体地,若入口货品是非热销品,且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经步骤S3未计算得到可存剩余货位,但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计算得到3个可存剩余货位,该3个可存剩余货位对应的优先级为H、I以及J,其中,H>I>J,则将该入口货品存储至优先级I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上。
进一步地,若H>I=J,则分别获取优先级I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5、以及获取优先级J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与入库货品总体积之间的体积差V6,若V5>V6,则存储至优先级J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若V5<V6,则存储至优先级I对应的可存剩余货位。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4,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31、若经步骤S3处理后,未获取到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剩余空位,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近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具体地,根据用户需求将仓库内划分为多个商品类分区,每一个商品类分区至少有一个关联商品类分区,譬如:男士皮鞋类分区与女士皮鞋类分区可以相互之间关联,即当男士皮鞋类分区无可存剩余空位时,可以将入库货品存在至女士皮鞋类分区,反之亦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获取两两商品类分区的属性近似度,若属性近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该两个商品类分区属性相近,可以交叉存储。当只能在与待入库货品相近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进行货位分配时,亦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待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详细内容可参考前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且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因此,缩短了入库或出库的运输路线,从而提升了存储作业速度,以及降低了存储作业成本。
图5展示了本发明货位分配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货位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入库货品信息记录模块10、货位信息获取模块11、可存剩余空位确认模块12和入库货位确认模块13。
其中,入库货品信息记录模块10,用于记录待入库货品信息,待入库货品信息包括货物属性、SKU编码、单体货品体积以及货品数量;货位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仓库内的货位信息和已入库货品信息,货位信息包括商品类分区、货位级别、剩余货位体积,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可存剩余空位确认模块12,用于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以及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分别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入库货位确认模块13、用于在可存剩余货位中,根据货品热销度,为入库货品匹配相应级别的入库货位。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货位级别根据货品入库和出库的物理便利性进行设置包括:仓库内设有输运线,输运线的两侧设有多排货架组,货架组包括多个一字并排设置的货架单元,货架单元上设有多层货位,沿输运线从外至里货架组优先级递减、与输运线的距离由近至远货架单元优先级递减、中间层至上下两端货位优先级递减的方式设置货位级别。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6,入库货位确认模块13包括热销品判断单元130、第一分配处理单元131、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确认单元132和第二分配处理单元133。
其中,热销品判断单元130,用于判断待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第一分配处理单元131,用于当入库货品是否为热销品时,在可存剩余货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最高的入库货位;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确认单元132,用于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时,判断可存剩余空位中是否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第二分配处理单元133,用于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且可存剩余空位中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时,在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为待入库货品分配入库货位;或当待入库货品为非热销品且可存剩余空位中没有与待入库货品相同SKU编码的货位存储片区时,在可存剩余空位中为待入库货品分配优先级次高的入库货位。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分配处理单元131或第二分配处理单元132分配的入库货位存在多个同级别货位,则优先分配货位体积与待入库货品总体积差最小的作为入库货位。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货位分配管理系统还包括无可存剩余空位处理模块20。
其中,无可存剩余空位处理模块20,用于执行可存剩余空位确认模块12后,未获取到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剩余空位,则在与待入库货品相近货物属性货物的货位存储片区,计算出存储空间不小于入库货品总体积的可存剩余空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货位分配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货位分配管理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