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6372A -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6372A
CN109776372A CN201910048815.XA CN201910048815A CN109776372A CN 109776372 A CN109776372 A CN 109776372A CN 201910048815 A CN201910048815 A CN 201910048815A CN 109776372 A CN109776372 A CN 109776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organic phase
preparation
methylene chloride
vildaglip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8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邦志
冒娇凰
许华锋
乔明福
梁青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IA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IA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IA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IA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88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6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6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化合物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形成化合物II;2)化合物II与氯乙酰氯反应形成化合物III;3)化合物III与三氟乙酸酐(TFAA)进行脱水反应,形成化合物IV;4)化合物IV与3‑氨基‑1‑金刚烷醇反应形成化合物Ⅴ。发明提供的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合成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经简单纯化即可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有关物质,对药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格列汀(vildagliptin)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2007年获得欧盟批准上市,2011年CFDA批准维格列汀在中国上市。维格列汀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竞争性、可逆的DPP-4抑制剂,其化学名称为(-)-(2S)-1-[[(3-羟基三环[3.3.1.1[3,7]]葵烷-1-基)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结构式如下式VII所示:
维格列汀可以与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维格列汀具有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及提高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为I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维格列汀上市后销量逐渐攀升,市场前景巨大。
现有技术中,维格列汀合成工艺如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是,在药物开发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对维格列汀进行质量研究和把控,非常有必要确认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物质,并研究这些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以得到相应的标准品,从而规范地对有关物质进行研究,并将其控制在安全合理的限度范围之内,这不仅有利于对原料药合成工艺的理解,产品质量的研究,及原辅料、中间体和成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更将直接关系到维格列汀的质量及其安全性。
综上,明确维格列汀制备过程中的有关物质,提供其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认对维格列汀的生产和质量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定向合成的方法得到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为维格列汀的药品研发提供可靠的有关物质对照品,对维格列汀各步反应进行很好的监测与评估,有利于控制维格列汀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并能够有效地降低研发成本。
在本发明中,除非特别说明,所述式I、II、III、IV、V、VI、VII分别代表如下式所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I:(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酰胺
化合物II:(S)-1-(2-羟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酰胺
化合物III:(S)-1-[2-(氯乙酰氧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酰胺
化合物IV:(S)-1-[2-(氯乙酰氧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
化合物V:(-)-(2S)-1-[[(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1-基)氨乙酰氧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
化合物VI:(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
化合物VII:(-)-(2S)-1-[[(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1-基)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所述有关物质为化合物III、化合物IV和化合物V,其分别具有如下式III、式IV和式V所示的结构式:
具体地,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维格列汀的合成过程中,中间体化合物I合成时,其结构式中的氯原子会有少量水解为羟基,形成化合物II;化合物II与反应体系中过量的氯乙酰氯反应形成化合物III。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化合物III会参与后续反应,影响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需要重点监控化合物III,制定合适的有关物质限度,化合物III质量标准限度为0.5%,并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在维格列汀的合成过程中,合成化合物VI时,化合物III与三氟乙酸酐(TFAA)反应脱水,形成化合物IV。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化合物IV会参与后续反应,影响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需要重点监控化合物IV,制定合适的有关物质限度,化合物Ⅳ质量标准限度为0.3%,并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化合物IV与3-氨基-1-金刚烷醇反应形成化合物V。化合物V存在于维格列汀成品中,需重点监控,并将其限度控制在0.1%以下,确保维格列汀成品质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维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合成的路线如下所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形成化合物II;
2)化合物II与氯乙酰氯反应形成化合物III;
3)化合物III与三氟乙酸酐(TFAA)进行脱水反应形成化合物IV;
4)化合物IV与3-氨基-1-金刚烷醇反应形成化合物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I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获得:
L-脯氨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I;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获得:
将L-脯氨酰胺、碳酸钠和二氯甲烷混合,搅拌,降温至-10℃~-5℃,加入氯乙酰氯,0~5℃下反应2小时,过滤,用丙酮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过滤,40~45℃干燥至恒重,得到化合物I。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溶剂选自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丙酮;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碱性条件通过加入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更优选地,所述碱性条件通过加入碳酸钠实现;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时间为5~8小时,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50~6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5℃。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丙酮、乙腈、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温度为5~10℃,所述脱水反应的时间为1~3小时;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pH值为7~8;优选地,所述pH值使用氢氧化钠调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丙酮、乙腈、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25℃,反应的时间为10~12小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I和碳酸钠加入丙酮中,升温至50~60℃反应5~8小时,热过滤,向滤液加入异丙醚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I;
2)将化合物II、二氯甲烷和碳酸钠混合,降温至0~5℃,滴加氯乙酰氯,反应完毕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II;
3)将化合物III和四氢呋喃混合,滴加三氟乙酸酐,在5~10℃下反应1~3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二氯甲烷,调节pH至7~8,分液,水相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V;
4)将化合物IV、3-氨基-1-金刚烷醇、碳酸钾、碘化钾和四氢呋喃混合,20~25℃下反应10~12小时,过滤,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有机相分别经水和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浓缩至干,经乙醇和异丙醚析晶,形成化合物V。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I和碳酸钠加入丙酮中,搅拌,升温至50~60℃反应5~8小时,热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略有浑浊,加入异丙醚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I;
2)将化合物II、二氯甲烷和碳酸钠混合,搅拌,降温至0~5℃,滴加氯乙酰氯,反应完毕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II;
3)将化合物III和四氢呋喃混合,滴加三氟乙酸酐,在5~10℃下反应1~3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二氯甲烷,用5%-30%的氢氧化钠溶液(g/mL)调节pH至7~8,分液,水相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V;
4)将化合物IV、3-氨基-1-金刚烷醇、碳酸钾、碘化钾和四氢呋喃混合,搅拌,20~25℃下反应10~12小时,过滤,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清,有机相分别经水和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浓缩至干,经乙醇和异丙醚析晶,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V。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格列汀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在维格列汀制备过程中和维格列汀制备完成后,测定维格列汀、化合物III、化合物IV和/或化合物V的含量。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Luna 5μm C18(2)250×4.6m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pH6.7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1.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6.7±0.1)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
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 95 5
3 95 5
9 89 11
24 55 45
29 30 70
30 95 5
40 95 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有关物质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合成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经简单纯化即可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有关物质,有利于对维格列汀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对药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阐明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的有关物质的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I的制备
将10.0g L-脯氨酰胺、23.2g碳酸钠和200mL二氯甲烷加入1000mL三口瓶中,机械搅拌,降温至-10℃,加入氯乙酰氯11.9g,加料完毕,0℃反应2小时,过滤,200mL丙酮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60mL搅拌,过滤,40℃干燥至恒重,得到15.2g化合物I,收率91.2%,HPLC纯度99.48%。
LC-MS(m/z):191[M+H]+,分子量为190。
1H-NMR(500MHz,DMSO-d6):1.76~2.08(m,4H),3.33~3.59(m,2H),4.18~4.26(m,1H),4.29~4.41(m,2H),6.95~7.30(d,2H)。
步骤2.化合物II的制备
将10.0g化合物Ⅰ和20.0g碳酸钠加入丙酮中,升温至50℃反应5小时,热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略有浑浊,加入50mL异丙醚析出固体,过滤,将固体于40℃干燥至恒重,得到8.4g化合物II;收率93.0%;HPLC纯度99.32%。
LC-MS(m/z):173[M+H]+,分子量为172。
1H-NMR(400MHz,DMSO-d6):1.95~2.19(m,4H),3.31~3.50(m,2H),3.70~4.10(m,2H),4.20~4.25(m,1H),4.49(s,1H),6.91~7.27(d,2H)。
步骤3.化合物III的制备
将5.0g化合物II、100mL二氯甲烷和6.2g碳酸钠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降温至0℃,滴加4.0g氯乙酰氯,反应完毕,过滤,20mL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50mL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40℃干燥至恒重,得到6.8g化合物III,收率94.0%,HPLC纯度99.23%。
LC-MS(m/z):249[M+H]+,分子量为248。
1H-NMR(500MHz,DMSO-d6):1.85~2.10(m,4H),3.40~3.60(m,2H),4.20(m,1H),4.40~4.50(m,2H),4.77~4.90(m,2H),6.95~7.25(d,2H)。
步骤4.化合物IV的制备
将5.0g化合物III和30mL四氢呋喃加入100mL反应瓶中,滴加6.4g三氟乙酸酐(TFAA),在5~10℃下反应3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50mL二氯甲烷,13%氢氧化钠溶液(g/mL)调节pH至7,分液,水相经2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10g无水硫酸钠干燥1小时,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20mL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40℃干燥至恒重,得到4.2g化合物IV,收率91.0%,HPLC纯度99.29%。
LC-MS(m/z):231[M+H]+,分子量为230。
1H-NMR(500MHz,DMSO-d6):1.90~2.10(m,2H),2.10~2.25(m,2H),3.40~3.50(m,1H),3.55~3.70(m,1H),4.53(s,2H),4.70~4.80(m,1H),4.85~5.00(m,2H)。
步骤5.化合物V的制备
将3.0g化合物IV、3.3g 3-氨基-1-金刚烷醇、2.7g碳酸钾、0.1g碘化钾和30mL四氢呋喃加入100mL反应瓶中,机械搅拌,20℃反应12小时,过滤,20mL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于40℃浓缩至干,加入30mL二氯甲烷,搅拌溶清,有机相分别经10mL水和10mL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1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于40℃浓缩至干,经9mL乙醇和36mL异丙醚析晶,过滤,40℃干燥至恒重,得到4.4g化合物Ⅴ,收率93.4%,HPLC纯度99.50%。
LC-MS(m/z):362[M+H]+,分子量为361。
1H-NMR(400MHz,DMSO-d6):1.32~1.45(m,8H),1.45~1.60(m,5H),1.95~2.07(m,2H),2.07~2.20(m,4H),3.39~3.46(m,3H),3.59~3.63(m,1H),4.39(S,1H),4.73~4.89(m,3H)。
实施例2本发明有关物质的合成路线
步骤1.化合物I的制备
将10.0g L-脯氨酰胺、23.2g碳酸钠和200mL二氯甲烷加入1000mL三口瓶中,机械搅拌,降温至-5℃,加入氯乙酰氯11.9g,加料完毕,5℃反应2小时,过滤,200mL丙酮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60mL搅拌,过滤,45℃干燥至恒重,得到15.4g化合物I,收率92.4%,HPLC纯度99.34%。
LC-MS(m/z):191[M+H]+,分子量为190。
1H-NMR(500MHz,DMSO-d6):1.76~2.08(m,4H),3.33~3.59(m,2H),4.18~4.26(m,1H),4.29~4.41(m,2H),6.95~7.30(d,2H)。
步骤2.化合物II的制备
将10.0g化合物I和20.0g碳酸钠加入丙酮中,升温至60℃反应8小时,热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略有浑浊,加入50mL异丙醚析出固体,过滤,将固体于45℃干燥至恒重,得到8.3g化合物II,收率91.7%,HPLC纯度99.32%。
LC-MS(m/z):173[M+H]+,分子量为172。
1H-NMR(400MHz,DMSO-d6):1.95~2.19(m,4H),3.31~3.50(m,2H),3.70~4.10(m,2H),4.20~4.25(m,1H),4.49(s,1H),6.91~7.27(d,2H)。
步骤3.化合物III的制备
将5.0g化合物II、100mL二氯甲烷和6.2g碳酸钠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降温至5℃,滴加4.0g氯乙酰氯,反应完毕,过滤,20mL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50mL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45℃干燥至恒重,得到6.7g化合物III,收率92.9%,HPLC纯度99.19%。
LC-MS(m/z):249[M+H]+,分子量为248。
1H-NMR(500MHz,DMSO-d6):1.85~2.10(m,4H),3.40~3.60(m,2H),4.20(m,1H),4.40~4.50(m,2H),4.77~4.90(m,2H),6.95~7.25(d,2H)。
步骤4.化合物IV的制备
将5.0g化合物III和30mL四氢呋喃加入100mL反应瓶中,滴加6.4g三氟乙酸酐(TFAA),10℃下反应1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50mL二氯甲烷,5%氢氧化钠(g/mL)溶液调节pH至8,分液,水相经2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10g无水硫酸钠干燥1小时,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20mL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45℃干燥至恒重,得到4.3g化合物IV,收率92.7%,HPLC纯度99.31%。
LC-MS(m/z):231[M+H]+,分子量为230。
1H-NMR(500MHz,DMSO-d6):1.90~2.10(m,2H),2.10~2.25(m,2H),3.40~3.50(m,1H),3.55~3.70(m,1H),4.53(s,2H),4.70~4.80(m,1H),4.85~5.00(m,2H)。
步骤5.化合物V的制备
将3.0g化合物IV、3.3g 3-氨基-1-金刚烷醇、2.7g碳酸钾、0.1g碘化钾和30mL四氢呋喃加入100mL反应瓶中,机械搅拌,25℃反应10小时,过滤,20mL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于45℃浓缩至干,加入30mL二氯甲烷,搅拌溶清,有机相分别经10mL水和10mL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10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于45℃浓缩至干,经9mL乙醇和36mL异丙醚析晶,过滤,45℃干燥至恒重,得到4.3g化合物V,收率91.3%,HPLC纯度99.40%。
LC-MS(m/z):362[M+H]+,分子量为361。
1H-NMR(400MHz,DMSO-d6):1.32~1.45(m,8H),1.45~1.60(m,5H),1.95~2.07(m,2H),2.07~2.20(m,4H),3.39~3.46(m,3H),3.59~3.63(m,1H),4.39(S,1H),4.73~4.89(m,3H)。
最后说明,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点,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的修改或等同替换,不脱离本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维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合物I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形成化合物II;
2)化合物II与氯乙酰氯反应形成化合物III;
3)化合物III与三氟乙酸酐进行脱水反应形成化合物IV;
4)化合物IV与3-氨基-1-金刚烷醇反应形成化合物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I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获得:
L-脯氨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I;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获得:
将L-脯氨酰胺、碳酸钠和二氯甲烷混合,搅拌,降温至-10℃~-5℃,加入氯乙酰氯,0~5℃下反应2h,过滤,用丙酮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过滤,40~45℃干燥至恒重,得到化合物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溶剂选自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丙酮;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碱性条件通过加入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更优选地,所述碱性条件通过加入碳酸钠实现;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时间为5~8小时,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50~6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丙酮、乙腈、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温度为5~10℃,所述脱水反应的时间为1~3小时;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脱水反应的pH值为7~8;优选地,所述pH值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丙酮、乙腈、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
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25℃,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1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I和碳酸钠加入丙酮中,升温至50~60℃反应5~8小时,热过滤,向滤液加入异丙醚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I;
2)将化合物II、二氯甲烷和碳酸钠混合,降温至0~5℃,滴加氯乙酰氯,反应完毕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II;
3)将化合物III和四氢呋喃混合,滴加三氟乙酸酐,在5~10℃下反应1~3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二氯甲烷,调节pH至7~8,分液,水相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形成化合物IV;
4)将化合物IV、3-氨基-1-金刚烷醇、碳酸钾、碘化钾和四氢呋喃混合,20~25℃下反应10~12小时,过滤,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有机相分别经水和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浓缩至干,经乙醇和异丙醚析晶,形成化合物V。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I和碳酸钠加入丙酮中,搅拌,升温至50~60℃反应5~8小时,热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略有浑浊,加入异丙醚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I;
2)将化合物II、二氯甲烷和碳酸钠混合,搅拌,降温至0~5℃,滴加氯乙酰氯,反应完毕后过滤,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II;
3)将化合物III和四氢呋喃混合,滴加三氟乙酸酐,在5~10℃下反应1~3小时,室温浓缩至无馏分,加入二氯甲烷,用5%-30%的氢氧化钠溶液(g/mL)调节pH至7~8,分液,水相经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有机相浓缩至近干,加入异丙醚,搅拌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IV;
4)将化合物IV、3-氨基-1-金刚烷醇、碳酸钾、碘化钾和四氢呋喃混合,搅拌,20~25℃下反应10~12小时,过滤,四氢呋喃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干,加入二氯甲烷,搅拌溶清,有机相分别经水和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有机相浓缩至干,经乙醇和异丙醚析晶,过滤,干燥,形成化合物V。
9.一种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所述有关物质为化合物III、化合物IV和化合物V,
10.一种维格列汀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在维格列汀制备过程中和维格列汀制备完成后,测定维格列汀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维格列汀的有关物质的含量。
CN201910048815.XA 2019-01-18 2019-01-18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776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815.XA CN109776372A (zh) 2019-01-18 2019-01-18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815.XA CN109776372A (zh) 2019-01-18 2019-01-18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6372A true CN109776372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815.XA Pending CN109776372A (zh) 2019-01-18 2019-01-18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63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2719A (zh) * 2019-12-12 2020-05-08 杭州民生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CN113264863A (zh) * 2021-04-25 2021-08-17 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手性纯度(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2815A1 (en) * 2012-12-26 2014-07-03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Glenmark Generics Limited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vildagliptin
CN104744334A (zh) * 2015-03-25 2015-07-01 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维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CN107311907A (zh) * 2017-07-29 2017-11-03 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维格列汀异构体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08689905A (zh) * 2017-12-27 2018-10-23 河北医科大学 一种维格列汀杂质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2815A1 (en) * 2012-12-26 2014-07-03 Glenmark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Glenmark Generics Limited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vildagliptin
CN104744334A (zh) * 2015-03-25 2015-07-01 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维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CN107311907A (zh) * 2017-07-29 2017-11-03 合肥创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维格列汀异构体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08689905A (zh) * 2017-12-27 2018-10-23 河北医科大学 一种维格列汀杂质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XANDER STOYE ET AL.: ""Total Synthesis of (+)-Phenguignardic Acid, a Phytotoxic Metabolite of Guignardia bidwellii"", 《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EDWIN B. VILLHAUER ET AL.: ""1-[[(3-Hydroxy-1-adamantyl)amino]acetyl]-2-cyano-(S)-pyrrolidine: A Potent, Selective, and Orally Bioavailable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 with Antihyperglycemic Properties"", 《J. MED. CHEM.》 *
彭嘉勋等: ""维达列汀主要杂质的合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熊前程主编: "《有机化学》", 31 August 2018,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2719A (zh) * 2019-12-12 2020-05-08 杭州民生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CN111122719B (zh) * 2019-12-12 2022-06-17 杭州民生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CN113264863A (zh) * 2021-04-25 2021-08-17 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手性纯度(s)-1-(2-氯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7583A (zh) 一种可博美的制备方法
CN110092740A (zh) 一种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9776372A (zh) 维格列汀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6036B (zh) 6,9-双[(2-氨基乙基)氨基]苯并[g]异喹啉-5,10-二酮二马来酸盐及其合成工艺
CN101962379A (zh) 一种磺酰基异喹啉衍生物的精制方法
CN111646971B (zh) 一种合成4-(羟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的方法
CN106749226A (zh) 一种avatrombopag马来酸盐晶型C的制备方法
CA2673510C (en) Maleic acid monosalt of antiviral agent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3421011B (zh) 一种制备磷酸西他列汀无水晶型i的方法
CN102391288B (zh) 头孢匹罗中间体及头孢匹罗的制备方法
CN108976233A (zh) 巴瑞替尼的杂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06916147A (zh)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17255A (zh) 一种乐伐替尼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7449B (zh) 一种哌啶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在制备常山酮中的应用
CN114524812A (zh) 1,4-二氢-1,6-萘啶化合物的晶型制备以及合成方法
CN107266442A (zh)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哌啶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21100730A1 (ja) ピロリジ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arell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carboxymethyl)‐functionalized cyclobuta‐fused uracil dimers
CN105061398B (zh) 一种埃索美拉唑钠的精制方法
CN111440154B (zh) 一种替格列汀二聚体杂质的合成方法
CN114773255B (zh) 一种绿原酸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09754A (zh) 依度沙班氧化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151248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哌啶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560845B (zh) 喹啉化合物的晶型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2077A (zh) 匹杉琼马来酸盐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