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5760A -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5760A
CN109765760A CN201711095930.XA CN201711095930A CN109765760A CN 109765760 A CN109765760 A CN 109765760A CN 201711095930 A CN201711095930 A CN 201711095930A CN 109765760 A CN109765760 A CN 109765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electron beam
graphite alkene
sample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59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平
陶守林
董海健
李辉
金胜利
郭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ver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ver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ver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ver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959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5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5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5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先在提供的衬底上旋涂一层环烷酸铜薄膜;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对样品进行曝光经显影后得到预设的环烷酸铜纳米图形;然后对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纳米图形,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微纳加工无法制造具有极小特征尺寸复合材料纳米结构图形的不足,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金属的沉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纳米光学和纳米电子学的飞速发展,电子束曝光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纳米结构图形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三步:(1)用电子束加工技术在光刻胶上定义纳米图形;(2)在光刻胶纳米图形结构上沉积一层功能材料或者直接进行刻蚀;(3)去除残余的光刻胶完成纳米结构图形的转移。传统的加工方法步骤繁琐,加工条件苛刻,加工成本高,特别是无法加工复合纳米图形。
铜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已在集成电路,微/纳机电系统、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其强度较低,高温抗变形能力更低,因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石墨烯于2004年被成功研制,它是石墨的单层结构,是具有高强度,低密度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的纳米材料。铜-石墨烯材料的复合既能保持铜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又能保持石墨烯优良的力学性能,因而在集成电路互联、微纳光电器件、柔性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烷酸铜作为常用的工业涂料产品,具有价格便宜,保存时间长的优点,并且在适当条件下经高温退火后可以得到铜-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但目前还没有人对其极小尺度纳米复合材料图形化的研究。因此,寻求一种加工步骤简单、成本低、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衬底,并进行超声清洗和干燥,选择硅、氧化硅、氮化硅、金刚石、蓝宝石,ITO中的一种为衬底,然后先用丙酮超声清洗1~10分钟;再用异丙醇超声清洗1~10分钟,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
(2)利用旋涂的方法在衬底上旋涂一层环烷酸铜薄膜;
(3)利用电子束曝光设备Raith 150-Two对步骤(2)的样品进行曝光,曝光剂量范围:2500μC cm-2到10000μC cm-2
(4)对已经曝光的样品在甲苯溶液中进行显影60秒,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干燥时间为1~5分钟,从而得到环烷酸铜纳米图形;
(5)将样品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并通入纯氢气,在900℃的高温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得到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纳米图形。
环烷酸铜薄膜的厚度为30nm~500nm。
显影液为甲苯溶液。
退火的温度为800℃~1200℃。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微纳加工无法制造具有极小特征尺寸复合材料纳米结构图形的不足,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金属的沉积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此方法可在衬底上以更少的加工流程、更低的加工成本制备具有极小特征尺寸,优良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的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图形,为微纳制造领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图形提供了一种新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在衬底上甩上环烷酸铜薄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样品进行电子束曝光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经过电子束曝光后的样品显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对显影后的样品经过退火后的最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图4经过电子束曝光显影之后柱状纳米结构的SEM图;
图7为本发明对图6的样品经过退火后的柱状纳米结构的SEM图;
图8为本发明对图4经过电子束曝光显影之后的网状纳米结构的SEM图;
图9为本发明对图8的样品经过退火后的网状纳米结构的SEM图;
其中,1、晶片,2、环烷酸铜,3、经过电子束曝光改性之后的环烷酸铜,4、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衬底,并进行超声清洗和干燥,选择硅、氧化硅、氮化硅、金刚石、蓝宝石,ITO中的一种为衬底,然后先用丙酮超声清洗1~10分钟;再用异丙醇超声清洗1~10分钟,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
(2)利用旋涂的方法在衬底上旋涂一层环烷酸铜薄膜;
(3)利用电子束曝光设备Raith 150-Two对步骤(2)的样品进行曝光,曝光剂量范围:2500μC cm-2到10000μC cm-2
(4)对已经曝光的样品在甲苯溶液中进行显影60秒,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干燥时间为1~5分钟,从而得到环烷酸铜纳米图形;
(5)将样品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并通入纯氢气,在900℃的高温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得到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纳米图形。
环烷酸铜薄膜的厚度为30nm~500nm。
显影液为甲苯溶液。
退火的温度为800℃~1200℃。
具体实施例:
(1)S101提供衬底并进行超声清洗和干燥:选择单晶硅衬底、并用丙酮超声清洗5分钟,再用异丙醇超声清洗5分钟,然后用氮气把样品吹干;
(2)S102将环烷酸铜镀在衬底上:先在衬底上滴上环烷酸铜溶液并以1000转/秒旋涂5秒再以4000转/秒旋涂60秒,其结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
(3)S103电子束曝光样品:利用电子束曝光设备Raith 150-Two对步骤2的样品进行曝光,曝光过程中设备的高压为30KV,束流为200PA;其结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
(4)S104用甲苯对样品进行显影:对已经曝光的样品在甲苯溶液中进行显影60秒,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从而得到环烷酸铜纳米图形;其结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
(5)S105退火处理:将样品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并以50sccm通入氢气,在900℃的高温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得到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纳米图形,其结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
为了得到非常干净的衬底,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的目的,因此需要进行超声清洗。

Claims (4)

1.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衬底,并进行超声清洗和干燥,选择硅、氧化硅、氮化硅、金刚石、蓝宝石,ITO中的一种为衬底,然后先用丙酮超声清洗1~10分钟;再用异丙醇超声清洗1~10分钟,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
(2)利用旋涂的方法在衬底上旋涂一层环烷酸铜薄膜;
(3)利用电子束曝光设备Raith 150-Two对步骤(2)的样品进行曝光,曝光剂量范围:2500μC cm-2到10000μC cm-2
(4)对已经曝光的样品在甲苯溶液中进行显影60秒,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最后用氮气吹干样品,干燥时间为1~5分钟,从而得到环烷酸铜纳米图形;
(5)将样品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并通入纯氢气,在900℃的高温下退火处理10分钟,之后进行自然冷却,从而得到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纳米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烷酸铜薄膜的厚度为30nm~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影液为甲苯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火的温度为800℃~1200℃。
CN201711095930.XA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Pending CN109765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5930.XA CN109765760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5930.XA CN109765760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5760A true CN109765760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4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5930.XA Pending CN109765760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57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527A (zh) * 2019-10-09 2020-01-14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由石墨烯导热膜构成的动力锂电池均温散热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500A (zh) * 2011-02-15 2011-09-07 江苏大学 一步合成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70077402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aterial dispersion liquid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producing method and producing apparatus of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film,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500A (zh) * 2011-02-15 2011-09-07 江苏大学 一步合成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70077402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aterial dispersion liquid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producing method and producing apparatus of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film,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 K 等: "Direct patterning of highly-conductive graphene@copper composites using copper naphthenate as a resist for graphene device applications", 《NANOSCALE》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0527A (zh) * 2019-10-09 2020-01-14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由石墨烯导热膜构成的动力锂电池均温散热系统
CN110690527B (zh) * 2019-10-09 2021-02-05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由石墨烯导热膜构成的动力锂电池均温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2356B (zh) 一种金属箔基底石墨烯的转移方法
CN102173376B (zh) 高度有序的小尺寸硅基纳米坑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2637584B (zh) 一种图形化石墨烯的转移制备方法
CN105336792B (zh) 碳纳米管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106B (zh) 一种超高定向导热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64051A (zh) 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
CN109234807A (zh) 一种可拉伸晶体半导体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47061B (zh) 一种高速低功耗相变存储器的制备方法
CN102759467B (zh) 一种制作多层石墨烯tem样品的方法
CN104485279A (zh) 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网格的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6949A (zh)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8190830A (zh) 一种高深宽比金刚石微纳米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2867740B (zh) 一种无损、无污染的纳米碳质薄膜的图形化方法
CN103337449B (zh) 硅纳米线阵列的移植及其简单器件制备的方法
CN104465400A (zh) 无残留光学光刻胶石墨烯fet的制备及原位表征方法
CN106769287A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单晶支撑膜载网实现高效率液体封装的方法
CN109765760A (zh) 一种电子束加工铜-石墨烯复合纳米图形的方法
CN103280404B (zh) 一种基于竖直石墨烯的场发射电极的图形化制备方法
CN103531482B (zh) 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作方法
CN104766724B (zh) 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钴纳米结构的微型电容器微制作工艺
CN105006482B (zh) 一种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CN107902650B (zh) 超纳米金刚石表面上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
CN111453720A (zh) 一种铜箔为基底的石墨烯转移方法
CN103928296A (zh) 一种将石墨烯转移到具有pdms过渡层硬质衬底上的方法
CN103257254B (zh) 一种探针尖端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