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2168B -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2168B
CN109762168B CN201910105107.5A CN201910105107A CN109762168B CN 109762168 B CN109762168 B CN 109762168B CN 201910105107 A CN201910105107 A CN 201910105107A CN 109762168 B CN109762168 B CN 109762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dimethylsiloxane
solution
anhydrous toluene
tetramethyldisiloxane
roo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2168A (zh
Inventor
姜波
赵立伟
黄玉东
张彤
殷悦
张奎元
时向荣
杨剑
王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1051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2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有机硅柔性材料由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所述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比例范围为1:0.65~0.73。本发明合成了一系列的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控制不同结构的功能化聚硅氧烷的比例以及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比例制备得到了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制备的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拉伸应变≥1000%,室温修复效率≥95%。

Description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的便携式柔性电子器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在集成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大量研究人员的青睐。然而柔性电子器件的故障会严重限制其可靠性、缩短使用寿命,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电子垃圾的产生、维护费用的增加以及原材料的消耗。此外在远程通讯和自动机器人领域还面临着维修困难甚至无法人工维修的困境。近年来,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修复电子器件在受到外界机械损伤后能够自我修复损伤并恢复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有望被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对于制备自修复柔性电子器件而言,研究的重点还是要研发自修复柔性聚合物。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可拉伸弹性体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在受到损伤后恢复其功能性。但是现有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自修复材料难以满足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对于新功能材料的要求。自修复柔性有机硅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柔性、可拉伸性及安全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是制备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的理想基体。设计和研发一种室温下能快速自修复的可拉伸有机硅聚合物基体材料对于制造新一代的智能柔性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硅弹性体断裂应变值小以及无法自修复问题,克服了现有方法制备的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在自修复时需要外部条件刺激、自修复效率低、自修复速度慢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65~0.73。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物Ⅲ至少有一个缩水甘油醚基团,所述缩水甘油醚基团接枝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原子上。
进一步的,根据缩水甘油醚基团接枝位置、数量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结构不同获得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入溶液A中,50~80℃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
(2)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1~12.5:1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00℃~160℃、1~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1~3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线性Si-H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将溶液D缓慢滴加入到溶液C中,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即可制备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3)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0.1~3:0.08~0.57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40℃~180℃、1~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4 ~6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将溶液F缓慢滴加入溶液E中,50~80℃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步骤二、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05~0.15:0.02~0.15混合,30~55℃搅拌10~3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65%~73%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60~85℃搅拌10~30 min;放置在100~120℃真空烘箱中除泡30~45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120℃反应1~3h,然后130~155℃反应1~3h。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溶液A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B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10ml;溶液C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D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10ml;溶液E中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10ml;溶液F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10ml。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1)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在步骤一(2)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30%~60%;在步骤一(3)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了一系列的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控制不同结构的功能化聚硅氧烷的比例以及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比例制备得到了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制备的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拉伸应变≥1000%,室温修复效率≥95%。
附图说明
图1:是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
图2:是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1~12.5;
图3:是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25~37.5,m的取值范围为1.75~12.5;
图4:是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可逆化学键的动态变换示意图;
图5:是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拉伸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III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65~0.73。
进一步的,所述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中至少有一个缩水甘油醚基团,所述缩水甘油醚基团接枝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原子上,根据缩水甘油醚基团接枝位置、数量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结构不同获得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1)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其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在搅拌速度为60~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B向溶液A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70℃,转速为30~60rpm,时间为30~60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
(2)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1~12.5:1混合搅拌15~30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搅拌速度为60~200 rpm;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使用0.1~0.22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00℃~160℃、1~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1~3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可由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量来调控,将所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其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在搅拌速度为60~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D向溶液C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70℃,转速为30~60rpm,时间为30~60min,即可制备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30%~60%;
(3)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0.1~3:0.08~0.57混合搅拌15~30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使用0.1~0.2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40℃~180℃、1~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4 ~6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Si-H含量由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投入量控制,分子量由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投入量控制,可得到不同硅氢含量、不同分子量的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其中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ml;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ml;在搅拌速度为60~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D向溶液C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70℃,转速为30~60rpm,时间为30~60min,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
步骤二、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05~0.15:0.02~0.15加入到烧杯中,30~55℃搅拌10~3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65%~73%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60~85℃搅拌10~30 min。放置在100~120℃真空烘箱中除泡30~45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120℃反应1~3h,然后130~155℃反应1~3h。
实施例1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物Ⅲ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为1:0.65。
进一步的,所述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包括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二氨基二苯二硫。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Figure 390586DEST_PATH_IMAGE001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1:
Figure 842428DEST_PATH_IMAGE002
进一步的,所述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12.5,n=1.25:
Figure 175320DEST_PATH_IMAGE003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1)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其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 ml;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ml;在搅拌速度为60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B向溶液A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反应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转速为30rpm,时间为60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
(2)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1:1混合搅拌15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1 %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 h,搅拌速度为60 rpm;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4%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 h;使用0.1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00℃、1 mmHg条件下减压蒸馏3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其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 ml;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ml;在搅拌速度为6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D向溶液C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 ℃反应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转速为30rpm,时间为60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30%;
(2)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0.1:0.08混合搅拌15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1 %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4%的碳酸氢钠并搅拌3 h;使用0.1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40℃、1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6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其中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ml;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ml;在搅拌速度为6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F向溶液E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50 ℃反应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50℃,转速为30rpm,时间为60min,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
步骤二、室温快速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
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05:0.02加入到烧杯中,30℃搅拌3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65%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60℃搅拌30 min,放置在100℃真空烘箱中除泡45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反应3h,然后130℃反应3h。
实施例2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物Ⅲ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为1:0.73。
进一步的,所述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包括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二氨基二苯二硫。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Figure 192954DEST_PATH_IMAGE004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12.5:
Figure 218679DEST_PATH_IMAGE005
进一步的,所述多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7,n=21:
Figure 688975DEST_PATH_IMAGE006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其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 ml;;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 ml;在搅拌速度为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B向溶液A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80℃反应6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70℃,转速为60rpm,时间为30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60%;
(2)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12.5:1混合搅拌30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48 h,搅拌速度为200 rpm;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 h;使用0.22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60℃、3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1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其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 ml;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 ml;在搅拌速度为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D向溶液C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80 ℃反应6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70℃,转速为60rpm,时间为30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60%;
(3)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3:0.57混合搅拌30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 h;使用0.2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80℃、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4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其中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10ml;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 ml;在搅拌速度为20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F向溶液E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80 ℃反应6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70℃,转速为60rpm,时间为30min,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60%;
步骤二、室温快速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
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15:0.15加入到烧杯中,55℃搅拌1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73%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85℃搅拌10 min。放置在120℃真空烘箱中除泡30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20℃反应1h,然后155℃反应1h。
实施例3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III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物III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为1:0.69。
进一步的,所述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包括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二氨基二苯二硫。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结构式为:
Figure 91137DEST_PATH_IMAGE004
进一步的,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6.5:
Figure 963278DEST_PATH_IMAGE007
进一步的,所述多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m=8,n=12.5:
Figure 162834DEST_PATH_IMAGE008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1)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其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7.5 ml;;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35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7.5 ml;在搅拌速度为12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B向溶液A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65 ℃反应8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16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60℃,转速为45rpm,时间为45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45%;
(2)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6.5:1混合搅拌22.5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2%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36 h,搅拌速度为130 rpm;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5%的碳酸氢钠并搅拌2h;使用0.22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30℃、2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2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其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7.5 ml;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35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7.5 ml;在搅拌速度为13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D向溶液C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65 ℃反应8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16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60℃,转速为45rpm,时间为45min,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45%;
(3)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
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1.55:0.325混合搅拌22.5 min,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2%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36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5%的碳酸氢钠并搅拌2 h;使用0.2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60℃、2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5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其中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7.5ml;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35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其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7.5 ml;在搅拌速度为130 rpm的磁力搅拌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将溶液F向溶液E中缓慢滴加,控制滴加速度为每秒一滴;滴加完毕后,将反应装置移至恒温反应器中,将温度缓慢从室温升温至65℃反应8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16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旋蒸除去无水甲苯,其中旋转蒸发仪的温度设置为60℃,转速为45rpm,时间为45min,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加入所述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45%;
步骤二、室温快速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
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种物质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1:0.085加入到烧杯中,42.5℃搅拌2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69%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72.5℃搅拌20 min。放置在100~120℃真空烘箱中除泡37.5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10℃反应2h,然后142.5℃反应2h。

Claims (7)

1.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由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共聚获得;所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的质量比为1:0.05~0.15:0.02~0.15;所述反应物Ⅲ与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65~0.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是基于动态可逆化学键构筑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S-S键的二氨基化合物为4,4'-二氨基二苯二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根据缩水甘油醚基团接枝位置、数量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结构不同获得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将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A;相较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入溶液A中,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即可制备得到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
(2)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Ⅰ按摩尔比为1~12.5:1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的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Ⅰ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00℃~160℃、1~3 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1~3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线性Si-H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线性Si-H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得到溶液C;2摩尔当量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D;将溶液D缓慢滴加入到溶液C中,50~80 ℃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即可制备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3)在室温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Ⅱ按摩尔比为1:0.1~3:0.08~0.57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0.1 %~0.3%的三氟甲磺酸,搅拌反应24~48 h;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物Ⅱ总摩尔量4%-6%的碳酸氢钠并搅拌1~3 h;过滤得到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在140℃~180℃、1~3mm Hg条件下减压蒸馏4 ~6 h除去环状小分子,得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E;将与Si-H摩尔含量相等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20~50 ppm的Karstedt催化剂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形成溶液F;将溶液F缓慢滴加入溶液E中,50~80℃反应6~10 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8~24 h;过滤除去活性炭后除去无水甲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步骤二、将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四甲基二硅氧烷、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缩水甘油醚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反应物Ⅲ按质量比1:0.05~0.15:0.02~0.15混合,30~55℃搅拌10~30 min,加入反应物Ⅲ总质量的65%~73%的二氨基二苯二硫,升温至60~85℃搅拌10~30 min;放置在100~120℃真空烘箱中除泡30~45min,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预热的硅胶模具中进行反应得到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其中反应条件为:100~120℃反应1~3h,然后130~155℃反应1~3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溶液A中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B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C中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D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溶液E中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 5~10ml;溶液F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无水甲苯的质量体积比为1g/5~10 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1)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在步骤一(2)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线性Si-H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的30%~60%;在步骤一(3)中,加入活性炭的质量占侧链含Si-H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总质量30%~60%。
CN201910105107.5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62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107.5A CN10976216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107.5A CN10976216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2168A CN109762168A (zh) 2019-05-17
CN109762168B true CN109762168B (zh) 2021-04-16

Family

ID=6645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107.5A Active CN109762168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2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371B (zh) * 2019-10-31 2022-0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CN111518279B (zh) * 2020-03-20 2021-09-28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芳香族二硫键的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CN113462168B (zh) * 2021-07-24 2022-12-2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抗菌有机硅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23786B (zh) * 2021-10-27 2024-04-12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混炼硅橡胶及其制备与自修复方法
CN114702825B (zh) * 2022-03-30 2023-07-04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高修复效率和高导热系数的可修复有机硅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9218A1 (en) * 2010-03-22 2011-09-29 Georgetown University Polysiloxanes with amino functionalities having reversible thickening and adhesion properti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ude oil, petroleum product or chemical spill containment and remediation
CN105330821A (zh) * 2014-05-26 2016-02-17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硅氧烷化合物和非芳族多胺的共聚物
CN107082862A (zh) * 2017-05-18 2017-08-2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自修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4021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酰腙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9218A1 (en) * 2010-03-22 2011-09-29 Georgetown University Polysiloxanes with amino functionalities having reversible thickening and adhesion properti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ude oil, petroleum product or chemical spill containment and remediation
CN105330821A (zh) * 2014-05-26 2016-02-17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二缩水甘油醚封端的聚硅氧烷化合物和非芳族多胺的共聚物
CN108504021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酰腙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自修复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2862A (zh) * 2017-05-18 2017-08-2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自修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Highly Stretchable Self-Healing Poly(dimethylsiloxane) Elastomer with Reprocessability and Degradability;Lv C. et al.;《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20180205;第39卷(第8期);第1700686页 *
Heat-triggered poly(siloxane-urethane)s based on disulfide bonds for self-healing application;Wu X. et al.;《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80511;第135卷(第31期);第46532页 *
Simultaneously achieving superior foldability,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oughness for transparent healablepolysiloxane films through building hierarchical crosslinked networks and dual dynamic bonds;Zhang Y. 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81017;第6卷(第6期);第23425-23434页 *
基于可逆共价键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郭亚昆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1231;第32卷(第12期);第151-1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2168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2168B (zh) 一种室温高效自修复有机硅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871B (zh) 一种耐高温粘接密封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194B (zh) 一种叔羟基封端的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CN106866722B (zh) 一种含苯并环丁烯官能化的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552B (zh) 粘接型单组份加成型硅橡胶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2964A (zh) 一种uv/湿气双固化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45831A (zh) 一种硅氧烷桥基梯形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870B (zh) 一种改性聚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34051A (zh) 一种乙烯基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54087B (zh) 一种端硅氧烷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11253575A (zh) 一种高折射率苯基甲基氨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75496A (zh) 一种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光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538A (zh) 一种新型uv热双重固化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270020B1 (en) Epoxy compound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epoxy compound
CN111875928A (zh) 一种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制法
CN107118350A (zh) 一种环氧基苯基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34547B (zh) 一种分步水解制备有机硅树脂的方法
CN100540589C (zh) 一种羟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5801863B (zh) 一种羟基封端聚甲基乙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7400238B (zh) 一种多臂硅氧烷桥基梯形聚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70979A (zh) 纳米硅基氧化物改性的有机硅/环氧树脂封装材料
Peng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ationic photocurable polymethylsiloxane/eugenol-modified oxetane monomers
CN114686160B (zh) 一种光伏叠瓦组件用无溶剂高韧性有机硅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714B (zh) 一种含POSS的α-胺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28839A (zh) 一种甲基苯氧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