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3678B -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3678B
CN109743678B CN201910068437.1A CN201910068437A CN109743678B CN 109743678 B CN109743678 B CN 109743678B CN 201910068437 A CN201910068437 A CN 201910068437A CN 109743678 B CN109743678 B CN 109743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signal wave
equipment
target
wifi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84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3678A (zh
Inventor
吴文亮
戴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84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3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3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3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3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3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无线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第一定向信号波;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波,控制主WiFi设备向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图形标识码与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本发明实现了WiFi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

Description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线网络迅速普及,当移动终端连接到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设备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即可方便地进行诸如视频观看、网页访问、在线购物等上网操作。其中,WiFi设备泛指能够提供无线网络信号以供移动终端进行无线网络连接的设备。
相关技术中,WiFi设备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处,为固定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提供上网服务,该种服务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在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某段时间内连接WiFi设备的移动终端数量可能激增,进而导致该场所内的WiFi设备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上网体验。示例性地,在诸如音乐会、运动会、展会、演唱会等场景下,由于人口集中式出现,所以连接需求会激增,而当前场景下的WiFi设备数量固定,由于供需之间不匹配,所以会出现用户无法连接WiFi设备或上网速度较慢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景下,为用户提供良好上网体验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以实现多个WiFi设备协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实现了WiFi设备的协同作业,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在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景下上网体验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
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发射方向信息、所述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当根据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
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由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
移动动力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视觉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定位模块,用于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发射方向信息、所述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由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主WiFi设备所执行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或,如上述目标WiFi设备所执行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主WiFi设备所执行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或,如上述目标WiFi设备所执行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WiFi设备不但能够移动而且还能够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即主WiFi设备和目标WiFi设备之间通过发射和接收信号波,能够实现主WiFi设备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因此在目标WiFi设备的用户连接量超出负载时,主WiFi设备能够移动至目标WiFi设备所在位置,支持目标WiFi设备,实现了多个WiFi设备的协同作业。换一种表达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人流量变化较大且用户连接需求变化较大时的WiFi设备布局问题,为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提供了可移动的WiFi设备,及时解决了因人流量突然变大导致的上网速度慢甚至不能上网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波束宽度控制信号波角度大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主WiFi设备与目标WiFi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主WiFi设备与目标WiFi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的整体执行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摄像头查找WiFi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1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SSID:英文全称Service Set Identifier,中文名称服务集识别码。
其中,SSID指代的是WiFi设备形成的无线网络的标识,换言之,SSID即是一个无线网络的名称。
BSSID:英文全称Basic SSID,中文名称基本服务集识别码。
其中,BSSID指代的是WiFi设备的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求助WiFi设备:当一个WiFi设备的用户连接数量过多时,该WiFi设备便会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求助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这个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求助信号的WiFi设备便称之为求助WiFi设备。
响应WiFi设备:除了求助WiFi设备之外的其他WiFi设备中,对求助WiFi设备的求助信号进行响应的WiFi设备便称之为响应WiFi设备。
协助WiFi设备:在响应WiFi设备中,有能力前去支援求助WiFi设备的WiFi设备便称之为协助WiFi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求助WiFi设备、响应WiFi设备以及协助WiFi设备均为能够移动的智能WiFi设备。下面结合图1对智能WiFi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WiFi设备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1、信号发送模块102、WiFi连接模块103、信号处理模块104、负载评估模块105、设备信息读取模块106、视觉模块107、投影模块108、定位模块109以及移动动力模块110。其中,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其中,信号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其他WiFi设备发送过来的信息;
信号发送模块102用于将组织好的信息包发送给其他WiFi设备;
WiFi连接模块103用于提供用户连接上网的功能;
信号处理模块104用于处理自身设备信息与其他WiFi设备发送的信息包;
负载评估模块105用于评估自身的用户连接数目以及流量载荷。
设备信息读取模块106用于读取自身WiFi设备的SSID、BSSID、时间以及负载评估数据等;
视觉模块107用于扫描其他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并将扫描到的图形标识码传送给信号处理模块104处理;其中,图形标识码可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投影模块108用于将包含自身信息的图形标识码投影到WiFi盒子的四周;
定位模块109用于通过发射定向信号波来确认其他WiFi设备的方向;
移动动力模块110用于提供WiFi设备移动至其他位置的能力。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参见图2,该实施环境中包括第一WiFi设备201和第二WiFi设备202。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第一WiFi设备201和第二WiFi设备202均为能够提供上网连接的智能WiFi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WiFi设备202为前述的求助WiFi设备,第一WiFi设备201为前述的协助WiFi设备。
另外,在本文中第一WiFi设备201也称之为主WiFi设备,第二WiFi设备202也称之为目标WiFi设备。
示例性地,假设第二WiFi设备202当前处于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比如音乐会、运动会、展会、演唱会等场景下,若第二WiFi设备202当前的用户连接数量较大,达到负载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则第二WiFi设备202可主动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求助信号,请求其他WiFi设备进行支援。而第一WiFi设备201即为有能力前去支援第二WiFi设备202的WiFi设备。
进一步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第一WiFi设备201可以准确移动到第二WiFi设备202周围,为第二WiFi设备202分担用户连接数量,进而实现WiFi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本文中提及的所有WiFi设备均为智能WiFi设备,均具有发射和接收定向信号波的能力。比如,智能WiFi设备的无线电磁波发射器能够向多个方向发射定向信号波;另外,该无线电磁波发射器还可通过控制波束宽度来控制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角度,实现逐步精准确认需要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的方位。另外,通过信号强度与发射角度的换算公式,智能WiFi设备还能够精准地控制自身的移动方向。而且,智能WiFi设备还可通过摄像头获取其他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最终实现基于信号强度和图形标识码两个维度来确认是否准确定位到了需要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
基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方式能够解决人流量变化较大且用户连接需求变化较大时的WiFi设备布局问题,为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提供了可移动的智能WiFi设备,实现了WiFi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够及时解决因人流量突然变大导致的无法上网或上网速度较慢的问题。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方案的详细解释说明,还请参见下述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交互主体为主WiFi设备和目标WiFi设备。其中,主WiFi设备和目标WiFi设备包含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主WiFi设备在定位目标WiFi设备时,主要由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视觉模块和定位模块实现。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301、主WiFi设备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步骤主WiFi设备向外发射较大角度的信号波,以确定目标WiFi设备的大致方向。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区分主WiFi设备发射的信号波,分别以第一定向信号波、第二定向信号波等方式命名,本步骤中将主WiFi设备向外发射的较大角度的信号波称之为第一定向信号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WiFi设备向六个方向发射第一定向信号波。示例性地,分别从主WiFi设备的六个面即前后左右和上下向外发射第一定向信号波。
换一种表达方式,主WiFi设备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包括但不限于:向左侧方向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右侧方向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前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后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上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下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
如图4所示,主WiFi设备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角度大小可通过控制波束宽度实现。比如在3dB波束宽度时,水平面上信号波的角度为60度,垂直面上信号波的角度为15度;在10dB波束宽度时,水平面上信号波的角度为120度,垂直面上信号波的角度为32度。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每个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发射方向信息以及发射角度信息。其中,设备标识指代WiFi设备的SSID和BSSID,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上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发射方向信息以及发射角度信息组成一个信息包。以下为第一定向信号波的一个示例。
Figure BDA0001956490210000081
对于向六个方向分别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来说,携带的目标Wi 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均相同,但是发射方向信息不同,而发射角度信息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常情况下发射角度信息也是一致的。
302、目标WiFi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定向信号波后,当根据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的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目标WiFi设备时,发射响应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
若目标WiFi设备接收到主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则在接收到第一定向信号波,会首先判断接收到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是否是针对本端设备的。如果接收到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是针对本端设备的,则读取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的诸如发射方向信息;否则,不进行任何处理,丢弃接收到的信息包。
其中,目标WiFi设备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的设备标识,来判断主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是否是针对本端设备的;示例性地,可判断本端设备的SSID和BSSID、与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的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中包含的SSID和BSSID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主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是针对本端设备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WiFi设备确定接收到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是发送给本端设备的时,将会读取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响应该发射方向信息的反馈方向信息,并将该反馈方向信息以无向信号波的方式发射出去,以保证主WiFi设备一定能够接收到目标WiFi设备反馈的信息。其中,反馈方向信息与该发射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一致,比如二者指示的信息均为主WiFi设备的左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区分目标WiFi设备反馈的信号波,分别以第一反馈信号波、第二反馈信号波等方式命名,本步骤中将目标WiFi设备反馈的信号波称之为第一反馈信号波。
其中,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目标WiFi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即,目标WiFi设备接收到针对哪个发射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便在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相应方向的反馈方向信息,以使得主WiFi设备据此获知目标WiFi设备的大致方向。另外,第一反馈信号波中还可携带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主WiFi设备与目标WiFi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示意图5所示。即主WiFi设备发射较大角度的定向信号波,而目标WiFi设备发射无向信号波。
303、主WiFi设备向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第一定向信号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WiFi设备在确定目标WiFi设备的大致方向后,还会进一步地通过控制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角度,来不断地对目标WiFi设备进行精确定位。
如图6所示,主WiFi设备在确认了目标WiFi设备的大致方向后,会向该方向发射多个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以实现对目标WiFi设备的精确查找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目标WiFi设备对多个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的反馈,本发明实施例将其称之为第二反馈信号波。其中,每个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各自的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即,每个第二定向信号波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
304、主WiFi设备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自身向目标WiFi设备移动。
其中,主WiFi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控制自身向目标WiFi设备移动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调整主WiFi设备的朝向;在将主WiFi设备调整到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后,控制主WiFi设备向目标WiFi设备移动。
其中,上述定向信号通常为方向信息,即该定向信号通常为对接收到的第二定向信号的发射方向信息的响应。示例性地,以该发射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为左侧为例,则该定向信号通常也为一个指示左侧方向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WiFi设备在向目标发射方向发射多个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后,目标WiFi设备会不断向主WiFi设备反馈无向信号波,即会不断发射第二反馈信号波,以响应主WiFi设备。而主WiFi设备会根据目标WiFi设备的反馈不断调整自身朝向,以将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
其中,将主WiFi设备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能够实现对目标WiFi设备更精准的定位。示例性地,在将主WiFi设备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后,主WiFi设备在向目标WiFi设备所在方位移动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目标WiFi设备越来越近,会一步步地逐渐减小发射的信号波的角度,以对目标WiFi设备逐渐精确定位,该种方式能够使得主WiFi设备更精确地移动至目标WiFi设备附近,实现协助目标WiFi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WiFi设备中包括移动动力模块,因此主WiFi设备通过移动动力模块,便可实现飞行到其他位置。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主WiFi设备在向目标WiFi设备所在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还会根据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确定当前的朝向,如果当前主WiFi设备正面发射的定向信号波不再对准目标WiFi设备,则主WiFi设备会重新调整自身的朝向,使得自身正面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方向重新对准目标WiFi设备。即,在主WiFi设备移动的过程中,主WiFi设备会根据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来确定当前的朝向,若当前正面发射的定向信号波不再对准目标WiFi设备时,则主WiFi设备会重新调整自身的朝向,直至将自身再次调整到正面发射的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示例性地,当主WiFi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不再是正面的水平定向信号波时,则确定当前正面发射的定向信号波不再对准目标WiFi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在主WiFi设备移动的过程中,主WiFi设备会不断向目标WiFi设备发射第二定向信号波,且随着接收到目标WiFi设备反馈的无向信号波的信号强度不断增强,主WiFi设备会不断减小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角度,使得主WiFi设备能够更精准地控制前进方向,精准地且进一步缩小范围地定位目标WiFi设备。换一种表达方式,在主WiFi设备移动的过程中,主WiFi设备会获取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值;当根据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确定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呈逐渐增大趋势时,逐渐减小向目标WiFi设备所在的大致方向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示例性地,主WiFi设备可以对各个信号强度值进行排序,以此来分析信号强度值所呈现的趋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在计算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时,包括但不限于采取下述方式:获取设置的经验系数和设置的最小信号强度值;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上述经验系数和最小信号强度值,确定下次向目标发射方向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示例性地,以K指代上述经验系数,min_sig_bass指代预先设置的最小信号强度值,Angle指代发射角度为例,则上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与上述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上述经验系数和最小信号强度值之间的关系为:
Angle=K*|signal_bass|/|min_sig_bass|*180/Pi
其中,K的取值为常数,比如为0至1的小数;signal_bass指代主WiFi设备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其中,信号越强,|signal_bass|越小;当signal_bass小于min_sig_bass时,signal_bass=min_sig_bass;Pi指代圆周率。
305、在移动过程中,主WiFi设备获取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该图形标识码与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WiFi设备向目标WiFi设备移动的过程中,当主WiFi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超过设定的目标阈值时,主WiFi设备会自动启动摄像头,向前行的方向扫描图形标识码;其中,该图形标识码可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当主WiFi设备扫描到图形标识码时,会判断扫描到的图形标识码是否与需要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匹配;如果二者匹配,则主WiFi设备停止前行,确定查找到目标WiFi设备,即将目标WiFi设备确定为目标WiFi设备;否则,主WiFi设备会继续前行以查找目标WiFi设备,仅有当信号强度和图形标识码同时满足条件时,主WiFi设备才确定定位到目标WiFi设备。
换一种表达方式,在主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当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大于目标阈值时,主WiFi设备会启动摄像头并控制摄像头获取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扫描到的图形标识码与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匹配时,确定定位到目标WiFi设备,并停止移动。
基于上述描述,由于当前连接目标WiFi设备的用户数量过多,因此在主WiFi设备定位到目标WiFi设备,并移动至目标WiFi设备周围时,便可实现与目标WiFi设备协同作业,分担一部分用户数量至主WiFi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主动WiFi设备通过发射定向信号波能够自动定位其他智能WiFi设备,而且智能WiFi设备之间还可通过定向信号波和无向信号波进行通信;另外,主动WiFi设备还实现了通过控制定向信号波的角度来不断精确定位其他智能WiFi设备;另外,主动WiFi设备还能够通过发射多个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来调整自身朝向;另外,仅有当信号强度与图形标识码同时满足条件时,主动WiFi设备才确定定位到目标WiFi设备。
基于以上描述,由于WiFi设备能够移动并能够自动定位其他WiFi设备,所以在其他WiFi设备的用户连接量超出负载时,能够移动至其他WiFi设备所在位置,以支持其他WiFi设备,实现了WiFi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换一种表达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人流量变化较大且用户连接需求变化较大时的WiFi设备布局问题,为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提供了可移动的智能WiFi设备,及时解决了因人流量突然变大导致的上网速度慢甚至不能上网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第一WiFi设备(主WiFi设备)定位第二WiFi设备(目标WiFi设备)的过程可梳理为下述步骤:
701、第一WiFi设备以较大角度向外发射定向信号波。
702、第二WiFi设备接收到第一WiFi设备发射的定向信号波,并判断是否为第一WiFi设备指定的接收定向信号波的设备;如果是,则执行下述步骤703;如果否,则第二WiFi设备丢弃接收到的数据。
703、第二WiFi设备向外发射无向信号波,确认接收到第一WiFi设备发射的定向信号波。
704、第一WiFi设备在接收到第二WiFi设备反馈的无向信号波后,确认第二WiFi设备的大致方向。
705、针对确认的方向,第一WiFi设备发射多个较小角度的定向信号波。
706、第一WiFi设备根据第二WiFi设备返回的反馈信号波调整自身的朝向。
707、当第一WiFi设备将自身的朝向调整到第二WiFi设备接收到的是第一WiFi设备发射的小角度正面定向信号波时,开始移动。
708、在移动过程中,第一WiFi设备可以调整自身的朝向使得发射的定向信号波重新对准第二WiFi设备,并随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增强,减小发射的定向信号波的角度。
709、当第一WiFi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超过目标阈值时,第一WiFi设备启动摄像头并向前行的方向扫描第二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710、第一WiFi设备将扫描到的图形标识码与待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匹配,若二者匹配,则第一WiFi设备确定第二WiFi设备为待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
进一步地,参见图8,上述步骤709和步骤710可拆解为:
a、第一WiFi设备判断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是否超过目标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如果否,则执行步骤c。
b、第一WiFi设备启动视觉模块的摄像头。
c、第一WiFi设备继续判断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是否超过目标阈值。
d、第一WiFi设备尝试通过摄像头扫描第二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e、第一WiFi设备判断是否扫描到图形标识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f;如果否,则不断循环扫描图形标识码。
f、第一WiFi设备分析扫描到的图形标识码。
g、第一WiFi设备判断分析到的图形标识码信息是否与第二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匹配;如果匹配,则执行步骤h。
h、第一WiFi设备确定第二WiFi设备为待查找的目标WiFi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实施例给出的直接定位第二WiFi设备的方式外,也可以确定接收到第二WiFi设备的反馈信号波的其他WiFi设备;之后,第一WiFi设备确定距离自身最近,且接收到第二WiFi设备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大于自身的WiFi设备,然后,不断地查找距离自身最近、且接收到第二WiFi设备的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大于自身的相邻WiFi设备,从而一步步地查找到目标WiFi设备。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WiFi设备。参见图9,该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901,用于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9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902,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
移动动力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视觉模块904,用于获取所述第二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定位模块905,用于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不但能够移动而且还能够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即主WiFi设备和目标WiFi设备之间通过发射和接收信号波,能够实现主WiFi设备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因此在目标WiFi设备的用户连接量超出负载时,主WiFi设备能够移动至目标WiFi设备所在位置,支持目标WiFi设备,实现了多个WiFi设备的协同作业。换一种表达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人流量变化较大且用户连接需求变化较大时的WiFi设备布局问题,为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提供了可移动的WiFi设备,及时解决了因人流量突然变大导致的上网速度慢甚至不能上网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调整所述主WiFi设备的朝向;
移动动力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主WiFi设备调整到正面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目标WiFi设备后,控制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获取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值;当根据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确定不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呈逐渐增大趋势时,逐渐减小向反馈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获取设置的经验系数和设置的最小信号强度值;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所述经验系数和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值,确定下次向所述反馈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发送模块,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与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经验系数和最小信号强度值之间的关系为:
Angle=K*|signal_bass|/|min_sig_bass|*180/Pi
其中,Angle指代所述发射角度,K为所述经验系数,K的取值为常数;signal_bass指代所述第一WiFi设备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min_sig_bass指代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值,Pi指代圆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确定所述主WiFi设备当前的朝向;当所述主WiFi设备正面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不再对准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重新调整所述主WiFi设备的朝向,直至将所述主WiFi设备再次调整到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所述目标WiFi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视觉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主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当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大于目标阈值时,启动摄像头;控制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定位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动力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WiFi设备停止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左侧方向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右侧方向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前方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后方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上方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向所述第一WiFi设备的下方发射所述第一方向信号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均为无向电磁波。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二WiFi设备。参见图10,该装置包括: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主无线保真WiFi设备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发射方向信息、所述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1002,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1002,还用于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由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主WiFi设备不但能够移动而且还能够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即主WiFi设备和目标WiFi设备之间通过发射和接收信号波,能够实现主WiFi设备自动定位目标WiFi设备,因此在目标WiFi设备的用户连接量超出负载时,主WiFi设备能够移动至目标WiFi设备所在位置,支持目标WiFi设备,实现了多个WiFi设备的协同作业。换一种表达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人流量变化较大且用户连接需求变化较大时的WiFi设备布局问题,为人口较为集中或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提供了可移动的WiFi设备,及时解决了因人流量突然变大导致的上网速度慢甚至不能上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装置在定位WiFi设备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装置与WiFi设备定位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1100的结构框图。通常,WiFi设备1100包括有: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
处理器1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1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1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1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设备11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11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11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1104、触摸显示屏1105、摄像头1106、定位组件1107和电源1108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11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外围设备接口11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11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11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11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射频电路11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WiFi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
触摸显示屏11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11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11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11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1101进行处理。
摄像头组件11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11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定位组件1107用于定位WiFi设备11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1107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或俄罗斯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1108用于为WiFi设备11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1108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1108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设备11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109。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Wi Fi设备1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WiFi设备发送的求助信号,所述求助信号携带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目标WiFi设备用于在用户连接数量达到负载饱和状态时,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所述求助信号;
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无线保真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
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在定位到所述目标WiFi设备后,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停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调整所述主WiFi设备的朝向;
在将所述主WiFi设备调整到正面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所述目标WiFi设备后,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不断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值;
当根据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确定不断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呈逐渐增大趋势时,逐渐减小向所述反馈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设置的经验系数和设置的最小信号强度值;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所述经验系数和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值,确定下次向所述反馈方向信息指示的方向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与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所述经验系数和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值之间的关系为:
Angle=K*|signal_bass|/|min_sig_bass|*180/Pi
其中,Angle指代所述发射角度,K为所述经验系数,K的取值为常数;signal_bass指代所述主WiFi设备当前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min_sig_bass指代所述最小信号强度值,Pi指代圆周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确定所述主WiFi设备当前的朝向;
当所述主WiFi设备正面发射的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不再对准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重新调整所述主WiFi设备的朝向,直至将所述主WiFi设备再次调整到正面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对准所述目标WiFi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包括:
在所述主WiFi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当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的信号强度大于目标阈值时,启动摄像头;
控制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当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包括: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左侧方向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右侧方向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前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后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上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和/或,
向所述主WiFi设备的下方发射第一方向信号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均为无向电磁波。
10.一种WiFi设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连接数量达到负载饱和状态时,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求助信号;
接收主无线保真WiFi设备响应于所述求助信号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发射方向信息、所述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当根据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接收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
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由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在定位到所述目标WiFi设备后,所述主WiFi设备停止移动。
11.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装置,用于接收目标WiFi设备发送的求助信号,所述求助信号携带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目标WiFi设备用于在用户连接数量达到负载饱和状态时,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所述求助信号;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发射针对不同方向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均携带发射方向信息、主无线保真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多个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WiFi设备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发射的第二反馈信号波;
移动动力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
视觉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
定位模块,用于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
所述移动动力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主 WiFi设备停止移动。
12.一种WiFi设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装置,用于在用户连接数量达到负载饱和状态时,向其他WiFi设备发送求助信号;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无线保真WiFi设备响应于所述求助信号发射的第一定向信号波,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中携带发射方向信息、所述主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本端设备为所述目标WiFi设备时,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第一反馈信号波,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响应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的发射方向信息生成的反馈方向信息和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反馈方向信息发射的第二定向信号波,每个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携带发射方向信息和发射角度信息,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发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定向信号波;
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主WiFi设备发射响应所述第二定向信号波的第二反馈信号波,由所述主WiFi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波中携带的定向信号,控制所述主WiFi设备向所述目标WiFi设备移动;获取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图形标识码,当所述图形标识码与所述设备标识匹配时,完成所述目标WiFi设备的定位识别;在定位到所述目标WiFi设备后,所述主WiFi设备停止移动。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
14.一种WiFi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WiFi设备定位方法。
CN201910068437.1A 2019-01-24 2019-01-24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09743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8437.1A CN109743678B (zh) 2019-01-24 2019-01-24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8437.1A CN109743678B (zh) 2019-01-24 2019-01-24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3678A CN109743678A (zh) 2019-05-10
CN109743678B true CN109743678B (zh) 2021-08-17

Family

ID=6636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8437.1A Active CN109743678B (zh) 2019-01-24 2019-01-24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367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3632U (zh) * 2012-06-30 2013-01-30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wifi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多通道无线链路系统
US9622133B1 (en) * 2015-10-23 2017-04-11 Th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Interference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UAV-assist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5515637B (zh) * 2015-11-27 2019-03-12 南京佰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驾驶移动接入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30617B (zh) * 2016-06-17 2019-09-10 谭毅 基于天线阵列波束赋形角度逐级扫描的终端定向算法
CN106851701B (zh) * 2016-12-09 2019-09-1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地通信中轨旁无线ap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153830B2 (en) * 2017-04-06 2018-12-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i, L.P. Dynamic shielding system of cellular signals for an antenna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8366345A (zh) * 2018-02-12 2018-08-03 天津天地伟业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WiFi探针自动跟踪智能球
CN108594822A (zh) * 2018-05-10 2018-09-28 哈工大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机器人定位方法、机器人充电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3678A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8402B1 (ko) 통신을 위한 빔 선택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9495840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KR20210056861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셀 선택 방법
US117161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each region on basis of beam book information
KR20190071238A (ko) 전자 장치 간의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KR102479642B1 (ko) Ieee 802.11 표준에 정의된 tdls 세션을 이용하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무선 통신 채널을 통해 연결되는 전자 장치
CN113950028B (zh) 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200046466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탐색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43678B (zh) WiFi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2302915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ccessor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KR102673444B1 (ko) 빔 북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영역별 차별화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061411A1 (zh) 定位方法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61346A1 (zh) 侧链路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45843A1 (zh) 定位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30032810A (ko) 네트워크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202400486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i-fi peer to peer (p2p) group
US2023020945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fidelity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202303890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witching connection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23011267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240082961A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측정 방법
KR20240052573A (ko) Nan 통신을 설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40063723A (ko) D2d 통신을 기반으로 장치 검색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30052193A (ko) 복수의 외부 전자 장치들과의 무선랜 통신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230166813A (ko) D2d 통신 연결을 전환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30032823A (ko) 네트워크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