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1939A -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1939A
CN109741939A CN201910085316.8A CN201910085316A CN109741939A CN 109741939 A CN109741939 A CN 109741939A CN 201910085316 A CN201910085316 A CN 201910085316A CN 109741939 A CN109741939 A CN 109741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portion
main body
external electrode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53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53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1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1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1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主体,所述陶瓷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内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至少一侧的外电极部,所述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电连接;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表面上的具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本实施例中,陶瓷主体表面上的绝缘层可以部分或全部吸收应力,减少了应力对陶瓷主体以及内电极层造成的冲击,从而对陶瓷主体和内电极层形成保护,进而提升了整个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能力,并可以延长整个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终端设备上使用的陶瓷电容器的数量越来越多,例如:终端设备上一般使用的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这样,由于终端设备上使用的陶瓷电容器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的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以解决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的能力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电容器,包括:
陶瓷主体,所述陶瓷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内电极层;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至少一侧的外电极部,所述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电连接;
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表面上的具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陶瓷电容器。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陶瓷主体表面上设置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与现有技术中未在陶瓷主体表面上设置绝缘层的方式相对比,本实施例中,陶瓷主体表面上的绝缘层可以部分或全部吸收应力,减少了应力对陶瓷主体以及内电极层造成的冲击,从而对陶瓷主体和内电极层形成保护,进而提升了整个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能力,并可以延长整个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陶瓷电容器包括:
陶瓷主体10,所述陶瓷主体10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内电极层11;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10至少一侧的外电极部20,所述外电极部20与所述内电极层11电连接;
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10表面上的具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30。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陶瓷主体10表面上设置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30,与现有技术中未在陶瓷主体10表面上设置绝缘层30的方式相对比,本实施例中,陶瓷主体10表面上的绝缘层30可以部分或全部吸收应力,减少了应力对陶瓷主体10以及内电极层11造成的冲击,从而对陶瓷主体10和内电极层11形成保护,进而提升了整个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能力,并可以延长整个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其中,陶瓷主体10可以为四面体或者圆柱等,陶瓷主体10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另外,陶瓷主体10可以为实心结构,例如:陶瓷主体10可以为实心四面体或者实心圆柱等。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30可以为绝缘胶体层或绝缘树脂层。这样,绝缘层30为绝缘胶体层或绝缘树脂层,由于绝缘胶体层和绝缘树脂层为常见的使用材料,在可以达到吸收应力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可以达到防潮的效果。当然,绝缘层30可以为绝缘胶体层和绝缘树脂层层叠或者拼接构成。
例如:当陶瓷电容器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应力时,由于绝缘层30位于陶瓷主体10的表面上,则应力最先作用于绝缘层30上,而由于绝缘层30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吸收应力,则可以减少应力对陶瓷主体10或内电极层11的冲击,减小了陶瓷电容器失效的可能性,从而延长了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绝缘层30还可以采用致密绝缘层,即致密绝缘层内包括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间隙可以为1至10微米,当然,间隙还可以为1至10纳米等。间隙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做限定。这样,由于绝缘层30内包括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小,绝缘层30还可以起到防潮作用,即绝缘层30可以减小外界的水汽渗透进入陶瓷本体10内,对内电极层11造成损害的现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陶瓷电容器在高湿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当然,绝缘层30上还可以设置有保护层,例如:保护层可以为塑胶层等。从而可以更好的吸收应力,当绝缘层30的吸收应力的作用较好时,也可以不用设置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主体10内设置有至少两层内电极层11;
所述外电极部20包括: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10的第一侧的第一外电极部21,所述第一外电极部21与所述至少两层内电极层11中部分内电极层11电连接;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10的第二侧的第二外电极部22,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与所述至少两层内电极层11中除所述部分内电极层11之外的其余内电极层11电连接;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
其中,内电极层11可以采用锂层或者镍层,优选的,内电极层11采用镍层。另外,第一外电极部21和第二外电极部22均可以采用整个金属块,例如:第一外电极部21和第二外电极部22均可以为铜块或者镍块等。当然,为了更加方便将陶瓷电容器焊接于印制电路板上,可以分别在第一外电极部21和第二外电极部22的最外层叠加一层锡层。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层内电极层11中包括: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21电连接的第一内电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电连接的第二内电极层,第一内电极层和第二内电极层交替设置。这样,第一内电极层和第二内电极层可以交替设置于陶瓷主体10中。当然,若陶瓷主体10内设置有至少四层内电极层11时,即第一内电极层和第二内电极层均为至少两层时,任意相邻的两内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
这样,由于第一内电极层和第二内电极层可以交替设置,从而使得相邻两内电极层11之间的绝缘效果较好。当然,也可以在相邻的两内电极层11之间设置有绝缘介质层,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相邻两内电极层11之间的绝缘效果。
另外,绝缘层30覆盖于陶瓷主体10表面上,即绝缘层30可以与陶瓷主体10的表面之间贴合设置。当然,绝缘层30可以覆盖于陶瓷主体10的全部表面上,也可以至覆盖于陶瓷主体10的部分表面上,例如:所述绝缘层30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10未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21和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连接的表面上。
这样,绝缘层30覆盖于陶瓷主体10未与第一外电极部21和第二外电极部22连接的表面上。与绝缘层30覆盖于陶瓷主体10的全部表面相比,减少了绝缘层30的覆盖面积,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另外,可选的,第一外电极部21还可以包括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相邻两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这样,由于第一外电极部21可以包括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且上述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之间可以通过电镀、胶接或者焊接等的方式进行连接,与第一外电极部21采用整个金属块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加工难度。
其中,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中包括第一导电树脂层和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树脂层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导电树脂层可以设置于与内电极层11连接的位置,然后在第一导电树脂层上依次层叠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当然,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之间。这样,由于第一外电极部21包括第一导电树脂层,从而使得第一外电极部21也可以吸收应力,减少应力对第一外电极部21的冲击。另外,当第一导电树脂层设置在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之间时,可以吸收应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相邻第一金属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理,可选的,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也可以包括至少三层第二导电层,相邻两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三层第二导电层中包括第二导电树脂层和至少两层第二金属层。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第二金属层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电极部22中具体结构可以参见上述第一外电极部21中具体结构的表述,并具有与第一外电极部21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参见图1,当第一外电极部21包括三层第一导电层时,三层第一导电层按照从内之外的顺序可以依次为铜层、镍层和锡层;当然,三层第一导电层按照从内之外的顺序还可以依次为铜层、第一导电树脂层和锡层;另外,当第一外电极部21包括四层第一导电层时,四层第一导电层按照从内之外的顺序可以依次为铜层、第一导电树脂层、镍层和锡层;四层第一导电层按照从内之外的顺序还可以依次为第一导电树脂层、铜层、镍层和锡层;四层第一导电层按照从内之外的顺序还可以依次为镍层、铜层、镍层和锡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电极部22内包括三层第二导电层,当然,四层第二导电层可以参见上述第一外电极部21中的相应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电极部与内电极层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外电极部21与内电极层11的第一镀层;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与内电极层1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外电极部22与内电极层11的第二镀层。
其中,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均可以为金属层,例如: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均可以为铜层、镍层或者锡层等。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外电极部21与内电极层1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镀层,可以加强第一外电极部21与内电极层11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外电极部21与内电极层11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较好,同理,在第二外电极部22与内电极层1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镀层,可以加强第二外电极部22与内电极层11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二外电极部22与内电极层11之间的电连接效果较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陶瓷主体10表面上设置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30,与现有技术中未在陶瓷主体10表面上设置绝缘层30的方式相对比,本实施例中,陶瓷主体10表面上的绝缘层30可以部分或全部吸收应力,减少了应力对陶瓷主体10以及内电极层11造成的冲击,从而对陶瓷主体10和内电极层11形成保护,进而提升了整个陶瓷电容器的抗应力能力,并可以延长整个陶瓷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陶瓷电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陶瓷电容器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应于该终端设备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陶瓷主体,所述陶瓷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内电极层;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至少一侧的外电极部,所述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电连接;
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表面上的具有吸收应力的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两层内电极层;
所述外电极部包括: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外电极部,所述第一外电极部与所述至少两层内电极层中部分内电极层电连接;
设置于所述陶瓷主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外电极部,所述第二外电极部与所述至少两层内电极层中除所述部分内电极层之外的其余内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内电极层中包括: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电连接的第一内电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二外电极部电连接的第二内电极层;
所述第一内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内电极层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覆盖于所述陶瓷主体除去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和所述第二外电极部连接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胶体层或绝缘树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与内电极层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电连接所述第一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的第一镀层;
所述第二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电连接所述第二外电极部与所述内电极层的第二镀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电极部包括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相邻两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外电极部包括至少三层第二导电层,相邻两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层第一导电层中包括第一导电树脂层和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
所述至少三层第二导电层中包括第二导电树脂层和至少两层第二金属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第一金属层之间;
所述第二导电树脂层设置于所述至少两层第二金属层之间。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电容器。
CN201910085316.8A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09741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316.8A CN10974193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5316.8A CN10974193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1939A true CN109741939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5316.8A Pending CN109741939A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19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40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0A (zh) * 1996-01-24 1998-04-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87017A (zh) * 1995-10-03 1998-07-08 Tdk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
CN104465078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5090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302992A1 (en) * 2014-04-21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circuit board having the same
US20160042871A1 (en) * 2011-10-31 2016-02-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5900319U (zh) * 2016-07-29 2017-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CN106910628A (zh) * 2015-09-15 2017-06-30 Tdk株式会社 层叠电子部件
CN107210129A (zh) * 2015-01-30 2017-09-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部件
CN109216022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017A (zh) * 1995-10-03 1998-07-08 Tdk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
CN1178030A (zh) * 1996-01-24 1998-04-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42871A1 (en) * 2011-10-31 2016-02-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4465078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5090A (zh) * 2013-09-25 2015-03-2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302992A1 (en) * 2014-04-21 2015-10-2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and circuit board having the same
CN107210129A (zh) * 2015-01-30 2017-09-2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部件
CN106910628A (zh) * 2015-09-15 2017-06-30 Tdk株式会社 层叠电子部件
CN205900319U (zh) * 2016-07-29 2017-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CN109216022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40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CN112447405B (zh) * 2019-08-28 2023-08-0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多层电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7151U (zh) 电连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KR102032759B1 (ko) 전자 부품
CN208189401U (zh) 一种串联陶瓷电容器
JP2012054197A (ja) ラミネート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981075U (zh) 一种叠层母排
WO2020259016A1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及终端
TWI469426B (zh) 電能供應系統及其電能供應單元
CN110337178A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130310A (zh) 一种叠层母排和电子设备
CN109041418A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7207920A (ja) キャパシタ
CN109741939A (zh) 一种陶瓷电容器和终端设备
CN203086849U (zh) 柔性电路板与刚性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CN102379016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CN209199781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积层电容器
CN206650130U (zh) 电池单元及其电极组件和集流体
KR101533328B1 (ko) 전기이중층 커패시터
JP4984202B2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搭載する携帯機器
KR102136150B1 (ko) 복합형 감전방지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CN211125803U (zh) 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组结构
CN104916433A (zh) 电容器
KR102257298B1 (ko) 접지 기능을 구비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CN201674382U (zh) 板式容性母排
CN114206000A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130352U (zh) 一种组合式非固体电解质钽电解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