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8549B -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28549B CN109728549B CN201811508566.XA CN201811508566A CN109728549B CN 109728549 B CN109728549 B CN 109728549B CN 201811508566 A CN201811508566 A CN 201811508566A CN 109728549 B CN109728549 B CN 1097285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ar
- hole
- outer frame
- side wall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Connection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属于雷达稳定平台技术领域。所述布线结构涉及的部件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力矩电机、上轴、轴承、下轴、雷达天线、内部雷达馈线和外部雷达馈线,外框架和内框架呈交叉布局,保证了外部雷达馈线始终是从内框架引出穿轴后从外框架穿出,避免了外部雷达馈线往返重复穿过同一轴孔;而且充分利用了力矩电机上的布线空间,通过对转子内孔、上轴内孔和下轴内孔尺寸的进一步限定,实现了布线空间的最大化,并能够实现各雷达馈线在不拆轴的前提下进行布线和拆卸。本发明所述的布线结构设计简单,避免了运动时雷达馈线产生较大折弯变形,减小了非线性引线力矩,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属于雷达稳定平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雷达天线为承载对象的稳定平台大多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或弧型传动等间接驱动结构形式,且采用减速传动设计,稳定平台运动时的驱动力矩较大,雷达馈线的引线力矩等非线性力矩相对于驱动力矩较小,容易满足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要求。多单元雷达馈线可以与雷达天线对接后直接布线到稳定平台后端与雷达信息处理模块对接,多单元雷达馈线中间部分为自由约束,满足与稳定平台其余结构不干涉即可。
随着雷达稳定平台技术的发展,对雷达稳定平台在去耦能力、抗振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以往的间接驱动雷达稳定平台难以或无法满足新技术要求,雷达稳定平台需要采用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结构形式。由于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结构形式存在实际的运动轴,且与以往的间接驱动雷达稳定平台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多单元雷达馈线与雷达天线对接后就不能直接布线到稳定平台后端与雷达信处模块对接。
发明内容
针对采用力矩电机直接驱动雷达稳定平台存在的布线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U型结构的内外框架呈交叉布局,保证了外部雷达馈线始终是从内框架引出穿轴后从外框架穿出,避免了外部雷达馈线往返重复穿过同一轴孔;而且充分利用了力矩电机上的布线空间,而且该结构能够实现各雷达馈线能在不拆轴的前提下进行布线和拆卸。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所述布线结构涉及的部件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力矩电机、上轴、轴承、下轴、雷达天线、内部雷达馈线和外部雷达馈线;
外框架和内框架均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称为前端,其封闭端称为后端,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加工有通孔;
力矩电机的转子上加工有通孔;
上轴和下轴均为中空圆环结构,上轴的内径大于内部雷达馈线和外部雷达馈线直径之和且不大于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直径,下轴的内径大于外部雷达馈线直径之和;
外框架的前端与内框架的前端相向交叉分布,依次为外框架上侧壁、内框架上侧壁、外框架下侧壁、内框架下侧壁;上轴置于外框架上侧壁和内框架上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上侧壁固定连接,与外框架上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力矩电机安装在外框架上侧壁上,且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与上轴的内孔同轴;下轴置于外框架下侧壁和内框架下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下侧壁固定连接,与外框架下侧壁通过轴承连接;雷达天线安装在内框架的后端,外部的雷达信息处理模块安装在外框架的后端,内部雷达馈线的一端位于内框架内部且穿过内框架后端的壁与雷达天线连接,内部雷达馈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轴、力矩电机的转子后与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外部雷达馈线的一端位于内框架的外部且与雷达天线连接,外部雷达馈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下轴、上轴、力矩电机的转子后与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上轴内径与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下轴的内型面由两个直径不等的圆柱面组成,两个圆柱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下轴的最小内径大于外部雷达馈线直径之和。
进一步地,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上轴的内孔和下轴的内孔的端面均加工成倒圆角。
进一步地,接近外框架前端的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以及上轴的内孔的一端称为其前端,接近外框架后端的力矩电机上转子的通孔以及上轴的内孔的一端称为其后端,内部雷达馈线从上轴的内孔前端和转子的通孔前端通过,外部雷达馈线从上轴的内孔后端和转子的通孔后端通过。
有益效果:
(1)外框架和内框架呈交叉布局,保证了外部雷达馈线从下向上布线时,始终是从内框架引出穿轴后从外框架穿出,避免了外部雷达馈线往返重复穿过同一轴孔;
(2)外框架和内框架呈交叉布局,适应所述雷达稳定平台空间结构特点,充分利用了力矩电机上转子内孔的布线空间,通过对转子内孔、上轴内孔和下轴内孔尺寸的进一步限定,实现了布线空间的最大化,并能够实现各雷达馈线在不拆轴的前提下进行布线和拆卸。
(3)本发明所述的布线结构,避免了运动时雷达馈线产生较大折弯变形,减小了非线性引线力矩,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外框架,2-内框架,3-力矩电机,4-上轴,5-轴承,6-下轴,7-下轴压圈,8-轴承内压圈,9-轴承外压圈,10-雷达天线,11-内部雷达馈线,12-外部雷达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采用力矩电机3直接驱动雷达稳定平台时,其布线结构所涉及的部件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力矩电机3、上轴4、轴承5、下轴6、下轴压圈7、轴承内压圈8、轴承外压圈9、雷达天线10、内部雷达馈线11和外部雷达馈线12,如图1所示;
外框架1和内框架2均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称为前端,其封闭端称为后端,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加工有通孔;
力矩电机3的转子上加工有通孔,且通孔的端面加工为倒圆角;
上轴4和下轴6均为中空圆环结构,其中下轴6的内型面由两个直径不等的圆柱面组成,且两个圆柱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上轴4的内径与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直径相等且大于内部雷达馈线11和外部雷达馈线12直径之和,下轴6的最小内径大于外部雷达馈线12直径之和;另外,上轴4的内孔和下轴6的两个直径不相等的内孔的端面均加工成倒圆角;
外框架1的前端与内框架2的前端相向交叉分布,依次为外框架1上侧壁、内框架2上侧壁、外框架1下侧壁、内框架2下侧壁;上轴4置于外框架1上侧壁和内框架2上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2上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与外框架1上侧壁通过轴承5连接;力矩电机3安装在外框架1上侧壁上,且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与上轴4的内孔同轴,接近外框架1前端的转子的一半通孔以及上轴4的一半内孔均称为其前半圆,接近外框架1后端的转子的一半通孔以及上轴4的一半内孔均称为其后半圆;下轴6置于外框架1下侧壁和内框架2下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2下侧壁通过下轴压圈7和螺钉固定连接,与外框架1下侧壁通过轴承内压圈8、轴承5和轴承外压圈9连接;雷达天线10安装在内框架2的后端,外部的雷达信息处理模块安装在外框架1的后端,内部雷达馈线11的一端位于内框架2上侧壁与外框架1下侧壁之间且穿过内框架2后端的壁与雷达天线10连接,内部雷达馈线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轴4的前半圆、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前半圆后与外部的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外部雷达馈线12的一端位于内框架2下侧壁的外部且与雷达天线10连接,外部雷达馈线1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下轴6、上轴4的后半圆、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后半圆后与外部的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结构涉及的部件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力矩电机(3)、上轴(4)、轴承(5)、下轴(6)、雷达天线(10)、内部雷达馈线(11)和外部雷达馈线(12);
外框架(1)和内框架(2)均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称为前端,其封闭端称为后端,其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分别加工有通孔;
力矩电机(3)的转子上加工有通孔;
上轴(4)和下轴(6)均为中空圆环结构,上轴(4)的内径大于内部雷达馈线(11)和外部雷达馈线(12)直径之和且不大于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直径,下轴(6)的内径大于外部雷达馈线(12)直径之和;
外框架(1)的前端与内框架(2)的前端相向交叉分布,依次为外框架(1)上侧壁、内框架(2)上侧壁、外框架(1)下侧壁、内框架(2)下侧壁;上轴(4)置于外框架(1)上侧壁和内框架(2)上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2)上侧壁固定连接,与外框架(1)上侧壁通过轴承(5)连接;力矩电机(3)安装在外框架(1)上侧壁上,且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与上轴(4)的内孔同轴;下轴(6)置于外框架(1)下侧壁和内框架(2)下侧壁的通孔中,与内框架(2)下侧壁固定连接,与外框架(1)下侧壁通过轴承(5)连接;雷达天线(10)安装在内框架(2)的后端,外部的雷达信息处理模块安装在外框架(1)的后端,内部雷达馈线(11)的一端位于内框架(2)内部且穿过内框架(2)后端的壁与雷达天线(10)连接,内部雷达馈线(1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上轴(4)、力矩电机(3)的转子后与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外部雷达馈线(12)的一端位于内框架(2)的外部且与雷达天线(10)连接,外部雷达馈线(1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下轴(6)、上轴(4)、力矩电机(3)的转子后与雷达信息处理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轴(4)内径与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轴(6)的内型面由两个直径不等的圆柱面组成,两个圆柱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面,且下轴(6)的最小内径大于外部雷达馈线(12)直径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上轴(4)的内孔和下轴(6)的内孔的端面均加工成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近外框架(1)前端的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以及上轴(4)的内孔的一端称为其前端,接近外框架(1)后端的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以及上轴(4)的内孔的一端称为其后端,内部雷达馈线(11)从上轴(4)的内孔前端和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前端通过,外部雷达馈线(12)从上轴(4)的内孔后端和力矩电机(3)上转子的通孔后端通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8566.XA CN109728549B (zh) | 2018-12-11 | 2018-12-11 |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08566.XA CN109728549B (zh) | 2018-12-11 | 2018-12-11 |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8549A CN109728549A (zh) | 2019-05-07 |
CN109728549B true CN109728549B (zh) | 2020-09-11 |
Family
ID=6629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08566.XA Active CN109728549B (zh) | 2018-12-11 | 2018-12-11 |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285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13870B (zh) * | 2020-07-13 | 2021-01-29 | 安徽省力通稀土钢缆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发电和避雷功能的天线 |
CN112664577B (zh) * | 2020-12-07 | 2022-09-02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稳定平台轴承固定结构与装调方法 |
CN114203391B (zh) * | 2021-11-05 | 2024-06-11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布线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01306A (ja) * | 2009-03-02 | 2010-09-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振動モータ |
US10181774B2 (en) * | 2016-04-06 | 2019-01-15 |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 NFC antenna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same |
CN207603379U (zh) * | 2017-09-30 | 2018-07-10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机冗余高转速雷达天线传动系统 |
CN108382603B (zh) * | 2018-03-05 | 2021-06-2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用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机载稳定平台 |
-
2018
- 2018-12-11 CN CN201811508566.XA patent/CN10972854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8549A (zh) | 2019-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8549B (zh) | 一种有限转角雷达稳定平台的布线结构 | |
CN205089895U (zh) | 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结构及发动机 | |
CN207093562U (zh) | 一种空压机的曲轴 | |
CN207239555U (zh) | 一种运用在汽车焊接夹具单轴伸缩定位及压紧机构 | |
CN203349456U (zh) | 风门传动组件 | |
CN204828072U (zh) | 吊扇的基台结构 | |
CN202251702U (zh) | 一种多输出轴减速器 | |
CN103047381A (zh) | 一种六杆圆轨迹生成机构 | |
CN205155060U (zh) | 直线传动装置 | |
CN205114336U (zh) | 螺旋输送机转轴连接用吊挂 | |
CN204805358U (zh) | 刮板机 | |
CN204344820U (zh) | 一种新型可以与多种电机配合工作的减速机 | |
CN202840814U (zh) |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联轴装置 | |
CN202300916U (zh) | 汽车空调压缩机摇盘结构 | |
CN205780376U (zh) | 一种平行式联轴器 | |
CN204113870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枢轴 | |
CN202646127U (zh) | 一种多级水泵的泵轴安装机构 | |
CN204784507U (zh) | 双转轴同步传动装置 | |
CN203993023U (zh) | 一种注塑机钢套压紧装配装置 | |
CN201050346Y (zh) | 游梁式抽油机的连杆装置 | |
CN203214683U (zh) | 闭门器上的旋转驱动装置 | |
CN203743178U (zh) | 小排量通用动力发动机曲轴曲拐肩结构 | |
CN203456985U (zh) | 一种电机输出轴 | |
CN204553523U (zh) | 干式曲轴 | |
CN204197275U (zh) | 用于防止直升机尾桨抱死的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