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3867B - 龙头 - Google Patents

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3867B
CN109723867B CN201811274279.7A CN201811274279A CN109723867B CN 109723867 B CN109723867 B CN 109723867B CN 201811274279 A CN201811274279 A CN 201811274279A CN 109723867 B CN109723867 B CN 109723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ortion
faucet
branch pipe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42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3867A (zh
Inventor
森住孝一
森田徹矢
石仓健太郎
津田峻佑
高桥良和
森本雅宪
杉田寿夫
马越朝康
近藤高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103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6139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10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486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99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642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061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296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23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3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3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3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的龙头。龙头具备龙头主体部,其包括:筒状的主管部,在轴向上排列而在内部中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和对由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混合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进行变更的切换阀,该主管部形成有与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连通的热水流入口及冷水流入口;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热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热水供给源的热水向上述热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以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冷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冷水供给源的冷水向上述冷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Description

龙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龙头,已知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例如,作为以往的龙头,已知有具有容纳热水冷水混合阀及切换阀的龙头主体部和容纳龙头主体部的金属管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例如作为以往的龙头,已知有将由铸件成形的龙头主体部的外部用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材料成形的罩覆盖、在龙头主体部与罩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填充隔热材料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例如作为以往的龙头,已知有具备将龙头主体部覆盖的主体罩、主体罩由顶板罩和基础罩构成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8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25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36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龙头中,由于热水、冷水的流路较复杂,所以有龙头主体部的制造较困难的情况,所以在容易制造的观点来说还有改善的余地。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造的龙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龙头具备龙头主体部,所述龙头主体部包括:筒状的主管部,在轴向上排列而在内部中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和对由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混合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进行变更的切换阀,该主管部形成有与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连通的热水流入口及冷水流入口;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热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热水供给源的热水向上述热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以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冷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冷水供给源的冷水向上述冷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龙头,能够容易地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龙头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龙头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龙头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龙头单元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龙头主体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5时的立体图。
图7是安装着热水冷水混合阀及切换阀的龙头主体部的剖面图。
图8是保温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保温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龙头单元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主体罩的侧视图。
图12A是表示将在基础罩上安装顶板罩之前的主体罩沿X方向切断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12B是表示将在基础罩上安装顶板罩之后的主体罩沿X方向切断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将手柄单元拆下的龙头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图13的顶板罩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将图13的Z1部分处的顶板罩及衬套的放大图。
图16是将图15沿X方向切断的剖面图。
图17是图13的Z2部分处的顶板罩及基础罩的放大图。
图18是将图17沿X方向切断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第1手柄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1手柄单元的概略结构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1是从轴向外侧观察第1手柄单元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手柄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23是表示第1成形模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将第2成形模合模在第1成形模上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龙头的制造方法的例示性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龙头主体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7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出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8是出水模块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出水模块及周边部件的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图30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保温件的上方立体图。
图31是保温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32是图30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图31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从上方观察在基础部上安装顶板部之前的手柄的立体图。
图35是从下方观察图34的手柄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在基础部上安装了顶板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认识)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容易地制造龙头而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得到了以下的认识。
在以往的龙头中,使热水冷水混合阀及切换阀在管轴方向上排列而嵌合到龙头主体部中,进而将龙头主体部容纳到金属管中。在龙头主体部上,在热水供给源侧安装着热水冷水混合阀,在冷水供给源侧嵌合安装着切换阀。在龙头主体部的外周部上,在与金属管之间形成流路。从冷水供给源供给的冷水经由该流路被向热水冷水混合阀输送。由此,热水与冷水在热水冷水混合阀中被混合,混合后的热冷混合水被向切换阀输送。
但是,在以往的龙头中,由于需要在龙头主体部的外周部上形成流路,所以为了更容易地制造龙头而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对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在龙头主体部上设置与热水冷水混合阀连通的流入口,将来自冷水供给源的冷水不经由龙头主体部的外周部,经由该流入口直接向热水冷水混合阀输送。由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不需要在龙头主体部的外周部上形成流路,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进而,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将龙头主体部一体地形成,能够减少零件件数,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此外,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将龙头主体部用树脂形成,与金属相比能够抑制龙头主体部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以往的龙头中,由于热水供给源被安装在热水冷水混合阀侧,冷水供给源被安装在切换阀侧,所以龙头主体部被热水供给源及冷水供给源不向左右某一方过度偏倚地被保持。
但是,在新发现的结构、即将来自冷水供给源的冷水经由流入口直接向热水冷水混合阀输送的结构中,冷水供给源的位置容易向热水供给源侧偏倚。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了在龙头主体部中,通过将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的一侧相反侧即安装切换阀的一侧的外周部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从而来支承龙头主体部的结构。由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并且即使对于安装切换阀的一侧的外周部作用有载荷也能够将龙头主体部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此外,在以往的龙头中,龙头主体部由铸件形成。在龙头中,要求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铸件通常需要庞大的制造设备,所以难以将龙头主体部容易地制造。因此,可以考虑将龙头主体部不是用铸件、而是用容易制造的树脂形成。
但是,在将龙头主体部用树脂形成的情况下,通过龙头主体部的内部的水冻结而膨胀,在龙头主体部上作用负荷,有可能损坏。这是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的新的课题。
对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将龙头主体部用保温件覆盖,来抑制龙头主体部的内部的水冻结。由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并且能够提高保温性。
此外,在以往的龙头中,龙头主体部由主体罩覆盖,在龙头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安装手柄。在变更外观设计性、具体而言变更龙头的外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构成龙头的外观的主体罩及手柄变更。但是,在主体罩及手柄的各自中,在没有将构成外观的部件可分离地构成的情况下,难以将主体罩及手柄更换。
在以往的龙头中,将龙头主体部覆盖的主体罩可分离为顶板罩和基础罩而构成。但是,由于构成手柄的外观的部件不能分离,所以特别难以更换手柄。
对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将主体罩分离为顶板罩和基础罩而形成,再将手柄分离为顶板部及基础部而形成。由此,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在变更龙头的外观设计性时,不需要将主体罩及手柄的全部更换,仅通过将主体罩的顶板罩及手柄的顶板部更换,就能够容易地制造出变更了外观设计性的龙头。
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达成了以下的发明。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并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龙头1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10是安装在浴室的墙壁面上的恒温式龙头。如图1所示,龙头10具备龙头单元20和手柄单元50。龙头单元20是用来进行出水的单元。手柄单元50安装在龙头单元20上,是能够将龙头单元20的出水的出水量、出水方向及热水冷水的混合程度变更的单元。以下,在图中,X、Y、Z方向分别表示龙头1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
<龙头单元>
图2是将图1的龙头单元20的一部分分解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的龙头单元20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如图2及图3所示,龙头单元20具备龙头主体部21、保温件22、支承部件23、支板24和主体罩25。
龙头主体部21是在内部中具有水经过的流路的部件,构成龙头单元20的主体部。龙头主体部21被保温件22覆盖。保温件22是用来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的部件。支承部件23是用来通过将龙头主体部21与支板24连接而支承龙头主体部21的部件。支板24是用来将龙头主体部21固定到浴室的墙壁上的部件。主体罩25是将龙头主体部21覆盖的部件。
<龙头主体部>
图4是表示龙头主体部21没有被保温件22覆盖时的龙头单元20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龙头主体部21被用接头26连接在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上。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是设置在浴室的墙壁面的内侧的热水及冷水的供给管。在接头26上安装着止水阀(未图示)。止水阀是用来将从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的热水冷水的供给中止的部件。
如图3及图4所示,在龙头主体部21上安装着与接头26不同的连接部件29a。在连接部件29a上安装淋浴弯头29(图3)。淋浴弯头29是用来连接淋浴喷头软管(未图示)的部件。
在龙头主体部21上,从左侧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从右侧安装切换阀31。热水冷水混合阀30是用来将热水与冷水混合而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部件。热水冷水混合阀30通常也被称作热筒。对于热水冷水混合阀30,从热水供给源27(图4)供给热水,从冷水供给源28(图4)供给冷水。切换阀31是用来变更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的部件。龙头10通过具备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被称作恒温式龙头。
如图4所示,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轴向外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手柄单元50相卡合的齿轮部32。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轴方外侧的端部的齿轮部32。
接着,使用图5~图7对龙头主体部21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龙头主体部2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将图5的龙头主体部2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是安装着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龙头主体部21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龙头主体部21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和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进而,如图6所示,龙头主体部21具备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和排水用支管部216。这里,所谓直出水口出水,是从管嘴的出水,是指从与淋浴喷头出水不同的地方的出水,例如是指从龙头主体部21的下方的出水。
具备这些部件的龙头主体部21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即,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及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及排水用支管部216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主体部21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龙头主体部21例如由PPS树脂(PPS-GF30)形成。由此,龙头主体部21能够承受水压。
<主管部>
主管部210是形成为筒状的管状的部件。如图7所示,在主管部210中,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切换阀31在轴向(Y方向)上排列而嵌合安装在内部中。主管部210的内壁形成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切换阀31内包的空间,沿着轴向延伸。为了进行使用模具的树脂成形,也可以以使主管部210的内壁从轴向的中心侧朝向端部侧向外侧稍稍扩大的方式倾斜(例如倾斜角度为0.2~0.5度)。在主管部210的轴向(Y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用来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插入的开口。在该两端部形成有螺纹槽217。螺纹槽217为了安装图3所示的帽部件33而设置。螺纹槽217与在帽部件33的里侧形成的螺纹牙螺合。螺纹槽217与主管部210由树脂一体地形成。帽部件33是用来防止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脱落的部件。
如图3所示,在主管部210中,在轴向两端部,以将帽部件33覆盖的方式安装着手柄单元50及衬套34。衬套34配置在手柄单元50与主管部210之间。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的两端部的外周上,设置有肋板218a、218aa。肋板218a设置在主管部210的左端部,肋板218aa设置在主管部210的右端部。肋板218a、218aa与螺纹槽217邻接,在比螺纹槽217更靠主管部210的中央处沿周向延伸。肋板218a、218aa通过树脂与主管部210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的壁侧的端部设置有肋板218b。肋板218b相对于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沿周向延伸。肋板218b由树脂与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一体地形成。
如图7所示,在主管部210的内周部设置有肋板218c。肋板218c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与切换阀31之间沿周向延伸而形成。肋板218c由树脂与主管部210一体地形成。肋板218c是用来减少在主管部210的内部中保持的水的量的部件。由此,能够防止因主管部210的内部的水的冻结造成的主管部210的损坏。
如图5所示,在主管部210的内周部,形成有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是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周围形成的开口,连通到热水冷水混合阀30。进而,在主管部210的内周部,形成有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及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及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是在切换阀31的周围形成的开口,连通到切换阀31。如图4所示,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及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设置在主管部210的轴向右端部上的比外周部更靠轴向内侧。该外周部将支承部件23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外周部是肋板218aa。
如图6所示,在主管部210的下部设置有紧固部219。紧固部219是用来安装主体罩25(图2)的部件。具体而言,紧固部219是形成有用来将螺钉紧固的孔的部件。
<热水供给用支管部>
如图5所示,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是从主管部210的包括热水流入口210a的位置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热水供给源27(图4)的热水向热水流入口210a供给的流路。即,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将热水供给源27与主管部210的热水流入口210a连接,在内部中形成热水流动的流路。
<水供给用支管部>
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是从主管部的包括冷水流入口210b的位置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在内部中形成将来自冷水供给源28(图4)的冷水向冷水流入口210b供给的流路。即,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将冷水供给源28与主管部210的冷水流入口210b连接,在内部中形成冷水流动的流路。
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相对于主管部210在轴向(Y方向)上排列而设置。
<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
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是从主管部210的包括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位置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在内部中形成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是进行直出水口出水的出水管。如图6所示,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设置在主管部210的中央部。此外,在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中形成有整流部213a。整流部213a是用来将出水的水整流的部件。整流部213a由树脂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一体地形成。
<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
如图5所示,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是从主管部210的包括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的位置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朝向浴室的墙壁延伸,在内部中形成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是用来进行淋浴喷头出水的出水管。如图4所示,在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的壁侧的端部上安装连接部件29a。
<压力排散用支管部>
如图6所示,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是从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在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上,安装压力排散阀(未图示)。压力排散阀是当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压力时开放的用来将龙头主体部21内的压力向外侧排散的阀。
<排水用支管部>
排水用支管部216是从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分支而形成的管状的部件。在排水用支管部216上安装着排水栓(未图示)。排水栓是用来通过将排水用支管部216开放而将排水用支管部216的周边的水排水、通过向内部注入空气而将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排出的部件。由此,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
<保温件>
保温件22是为了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而将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覆盖的部件。保温件22例如与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密接而将其覆盖。如图2及图3所示,保温件22在主管部210的外周中沿着主管部210的轴向覆盖,从肋板218a覆盖至肋板218aa的附近。将主管部210的外周覆盖的保温件22的厚度例如是5mm。进而,保温件22将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与主管部210的连接部、以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与主管部210的连接部覆盖。进而,保温件22设置在形成于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之间的空间中。
图8是保温件22的立体图。图9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保温件22的立体图。如图8及图9所示,保温件22具有多个开口220、221、222、223、224、225、226。在保温件22的内部中配置龙头主体部21。在开口220中配置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在开口221中配置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在开口222中配置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在开口223中配置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在开口224中配置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在开口225中配置排水用支管部216。在开口226中配置紧固部219。
保温件22的材质及厚度等根据使用环境而选择。保温件22例如优选的是热传导率是0.05W/m·K以下者。保温件22更优选的是热传导率是0.03W/m·K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22包含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苯乙烯的某种。
<支承部件>
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23通过将龙头主体部21固定到支板24上而支承龙头主体部21。具体而言,支承部件23通过在主管部210中将在轴向上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左侧)相反的一侧(右侧)的外周部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将龙头主体部21的主管部210支承。这里,所谓“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是指相对于浴室的墙壁、固定在浴室的墙壁上的部件(包括热水供给源27、冷水供给源28)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支承部件23将龙头主体部21支承以使其保持水平。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23将主管部210的外周部与浴室的墙壁侧的支板24连接。更具体地讲,支承部件23将安装在主管部210的外周部上的衬套34与浴室的墙壁侧的支板24连接。由此,支承部件23经由衬套34间接地将主管部210的外周部与浴室的墙壁侧连接。
在支承部件23的上部设置有凹部23a。凹部23a为了将淋浴弯头29(图3)嵌入而设置。在将淋浴喷头软管在龙头主体部21的右侧连接的情况下,将淋浴弯头29相对于支承部件23的凹部23a嵌入而安装。由此,如图2所示,能够在龙头主体部21的右侧将淋浴喷头软管与淋浴弯头29连接。另外,在龙头主体部21的左侧将淋浴喷头软管连接的情况下,使用后述的支承部件35。支承部件23例如由ABS树脂形成。
<支板>
支板24被固定在浴室的墙壁上,是保持龙头主体部21的部件。如图3所示,支板24具有用来将接头26与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连接的开口。在支板24的右端部,可拆装地安装支承部件23。在支板24的左端部安装支承部件35。支承部件35是用来在龙头主体部21的左侧将淋浴弯头29A固定的部件。在支承部件35的上部设置有凹部35a。
图10是表示将淋浴喷头软管在龙头主体部21的左侧连接的情况下的、龙头单元20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在将淋浴喷头软管在龙头主体部21的左侧连接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对于安装在支板24上的支承部件35,嵌入安装淋浴弯头29A。淋浴弯头29A经由连接部件29a被连接到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上。
<主体罩>
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罩25具有顶板罩250和基础罩251。主体罩25被安装在支板24上。此外,主体罩25被安装到龙头主体部21上。由此,能够将主体罩25和龙头主体部21一体地使用。主体罩25由树脂形成。顶板罩250以将龙头主体部21的上部覆盖的方式安装。基础罩251具有左右的侧面及底面,以将龙头主体部21的下部覆盖的方式安装。基础罩251与顶板罩250分离而形成,与顶板罩250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罩250由丙烯树脂(PMMA树脂)形成,基础罩251由ABS树脂形成。
<顶板罩>
图11是主体罩25的侧视图。如图11所示,顶板罩250具有檐部252。檐部252形成有向下方倾斜的斜面,即相对于XY平面向-Z方向倾斜的斜面。檐部252比后述的基础罩251的前端部(+X方向的端部)更向斜下方突出而形成。
图12A是表示将在基础罩251上安装顶板罩250之前的主体罩25在左端部(-Y方向的端部)沿X方向切断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图12B是表示将在基础罩251上安装顶板罩250之后的主体罩25在左端部沿X方向切断的概略结构的纵剖面图。另外,主体罩25的右端部(+Y方向端部)由于是与左端部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顶板罩250具有嵌合部253a、253b和锁定嵌合部254a、254b。
嵌合部253a形成在比嵌合部253b靠前方(+X方向)。具体而言,嵌合部253a形成在顶板罩250的檐部252的里侧。在嵌合部253a上形成有凹部253aa。凹部253aa从檐部252的里侧向后方(-X方向)延伸而形成。嵌合部253b从顶板罩250的左端部向右侧(+Y方向)延伸而形成。嵌合部253b的下端部(-Z方向的端部)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即,嵌合部253b从右侧观察形成为L字状。
锁定嵌合部254a、254b从顶板罩250的左端部向右侧延伸而形成。锁定嵌合部254a在X方向上形成在嵌合部253a与嵌合部253b之间。锁定嵌合部254a在后方部具有导引部254aa。导引部254aa形成有相对于XY平面向+Z方向倾斜的斜面。导引部254aa是用来使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滑动嵌合变得容易的部件。锁定嵌合部254b具有第1嵌合部254ba和第2嵌合部254bb。第1嵌合部254ba形成在比第2嵌合部254bb靠上方。第2嵌合部254bb从第1嵌合部254ba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而形成。第2嵌合部254bb从下端部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即,第2嵌合部254bb从右侧观察形成为L字状。
<基础罩>
如图11所示,在基础罩251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曲面。如图12A及图12B所示,衬套34与基础罩251的左侧面嵌合。衬套34在上部形成锁定嵌合部256a。锁定嵌合部256a从衬套34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而形成。锁定嵌合部256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即,锁定嵌合部256a从右侧观察形成为L字状。
基础罩251具有嵌合部255a、255b和锁定嵌合部256b。嵌合部255a形成在比嵌合部255b靠前方。具体而言,嵌合部255a从基础罩251的下表面向上方(+Z方向)延伸而形成。在嵌合部255a的上端部(+Z方向的端部),朝向前方形成有突起255aa。嵌合部255b从基础罩251的左侧面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而形成。嵌合部255b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而形成。即,嵌合部255a从右侧观察以-Z方向为上而形成为L字状。
锁定嵌合部256b从基础罩251的左侧面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而形成。在锁定嵌合部256b的上端部,具有第1嵌合部256ba和第2嵌合部256bb。第1嵌合部256ba及第2嵌合部256bb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第1嵌合部256ba形成在比第2嵌合部256bb靠上方。第1嵌合部256ba在前方部具有导引部256baa。导引部256baa形成有相对于XY平面向+Z方向倾斜的斜面。导引部256baa是用来使将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滑动并嵌合变容易的部件。
主体罩25具有用来将顶板罩250与基础罩251的嵌合解除的操作用的孔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孔110形成在衬套34与顶板罩250之间。经由孔110,例如一字头螺丝刀等的工具112能够接触到锁定嵌合部254a、256a。孔110在侧视中形成为矩形状。具体而言,孔110在侧视中X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Z方向的长度长。孔110形成为能够将工具112插入的大小。
孔110在主体罩25的侧面中形成在被图3所示的手柄51(第1手柄单元50a)覆盖的部分上。此外,孔110形成在即使在使第1手柄单元50a旋转的情况下也不向外侧露出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龙头10的外观设计性。此外,能够防止水从孔110进入到主体罩25的内部中。
接着,对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A所示,相对于基础罩251从上方安装顶板罩250。然后,使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向后方滑动而嵌合。此时,锁定嵌合部256a的上端部相对于锁定嵌合部254a的导引部254aa滑动而移动,并且第1嵌合部254ba的下端部相对于第1嵌合部256ba的导引部256baa滑动而移动。
使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再向后方滑动而嵌合。由此,如图12B所示,成为顶板罩250与基础罩251嵌合的状态。由此,顶板罩250和基础罩251能够一体地使用。
嵌合部255a的突起255aa与嵌合部253a的凹部253aa嵌合。由此,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向左方、右方、后方及上方的移动被限制。嵌合部255b的上端部被配置在嵌合部253b的下端部的上方。由此,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向后方及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锁定嵌合部254a在比锁定嵌合部256a靠后方,配置在锁定嵌合部256a的下端部。由此,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向前方及下方的移动被限制。第1嵌合部254ba在比第1嵌合部256ba的导引部256baa靠后方被配置在第1嵌合部256ba之上。由此,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向前方及下方的移动被限制。第2嵌合部256bb被配置在第2嵌合部254bb的下端部之上。由此,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向后方及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接着,对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拆卸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拆卸了第1手柄单元50a(图1)的龙头10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将图13的顶板罩250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3、图14所示,在将工具112插入到孔110中而将顶板罩250与基础罩251的嵌合解除后,使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向前方(+X方向)滑动而拆卸。
使用图15至图18,对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的拆卸方式更详细地说明。图15是图13的Z1部分处的顶板罩250及衬套34的放大图,是表示前方的锁定嵌合部254a、256a的图。图16是将图15沿X方向切断的剖面图。图17是图13的Z2部分处的顶板罩250及基础罩251的放大图,是表示后方的锁定嵌合部254b、256b的图。图18是将图17沿X方向切断的剖面图。
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顶板罩250的前方,锁定嵌合部254a与锁定嵌合部256a嵌合。将工具112(图13)插入到孔110中,将锁定嵌合部254a向上方抬起。具体而言,将图15及图16所示的锁定嵌合部254a的下端部257抬起到比锁定嵌合部256a的上端部259靠上方(A1方向)。由此,将顶板罩250的向前方(A2方向)的移动限制解除。进而,通过使顶板罩250向前方(A2方向)滑动而移动,将锁定嵌合部254a与锁定嵌合部256a的嵌合解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锁定嵌合部254a在X方向上形成在嵌合部253a与嵌合部253b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将锁定嵌合部254a向上方抬起。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锁定嵌合部254a与锁定嵌合部256a的嵌合的解除。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顶板罩250的后方,锁定嵌合部254b与锁定嵌合部256b嵌合。锁定嵌合部254b的导引部254baa与锁定嵌合部256b的导引部256baa的后方的斜面S1接触。当使顶板罩250向前方移动时,随着顶板罩250的移动,导引部256baa向A3方向弹性变形。由此,导引部256baa的上端部263移动到导引部254baa的下端部261,将锁定嵌合部254b与锁定嵌合部256b的嵌合解除。进而,通过使顶板罩250向前方滑动而移动,将锁定嵌合部254b与锁定嵌合部256b的嵌合解除。
<手柄单元>
如图1所示,手柄单元50具备第1手柄单元50a和第2手柄单元50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手柄单元50a是用来调节出水的温度的单元。具体而言,通过使第1手柄单元50a向R方向旋转,调节出水的温度。例如,通过从基准位置向下方的旋转,降低出水的温度,通过从基准位置向上方的旋转,提高出水的温度。这里,所谓R方向,表示以主管部210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此外,所谓基准位置,表示手柄单元50的上表面与顶板罩250的上表面为同面的位置。
在第1手柄单元50a处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出水的温度被设定为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温度例如是40度。在第1手柄单元50a从基准位置向上方旋转的情况下,热水冷水混合阀30(图3)与第1手柄单元50a一起向上方旋转。由此,热水的量相对于冷水的量的比例增加,出水的温度比规定的温度上升。另一方面,在第1手柄单元50a从基准位置向下方旋转的情况下,热水冷水混合阀30与第1手柄单元50a一起向下方旋转。由此,冷水的量相对于热水的量的比例增加,出水的温度比规定的温度下降。
第2手柄单元50b是用来通过旋转来变更出水方向(直出水口出水或淋浴喷头出水)及出水量的单元。具体而言,通过将第2手柄单元50b的从基准位置的旋转方向R变更,来变更出水方向。例如,通过从基准位置向下方的旋转,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进行直出水口出水,通过从基准位置向上方的旋转,从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进行淋浴喷头出水。进而,通过变更从基准位置的旋转的程度,来变更出水量。例如,在增加了第2手柄单元50b从基准位置的旋转量的情况下,出水量增加。
在第2手柄单元50b处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图4)及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图4)都不与切换阀31(图3)连通,所以不进行出水。在第2手柄单元50b从基准位置向上方旋转的情况下,切换阀31与第2手柄单元50b一起向上方旋转。由此,切换阀31与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连通而进行淋浴喷头出水。在第2手柄单元50b进一步向上方旋转的情况下,切换阀31与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以更大的面积连通,所以淋浴喷头出水的量增加。
另一方面,在第2手柄单元50b从基准位置向下方旋转的情况下,切换阀31与第2手柄单元50b一起向下方旋转。由此,切换阀31与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连通而进行直出水口出水。在第2手柄单元50b进一步向下方旋转的情况下,切换阀31与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以更大的面积连通,所以直出水口出水的量增加。
如图3所示,手柄单元50安装到龙头主体部21上。具体而言,手柄单元50安装到龙头主体部21的主管部210的轴向(Y方向)的两端部上。
接着,对第1手柄单元50a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第2手柄单元50b由于是与第1手柄单元50a的主要部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图19是表示第1手柄单元50a的概略结构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第1手柄单元50a的概略结构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1手柄单元50a具备手柄51和传动部件52。手柄51是用来将手柄单元50操作的部件。传动部件52连接在龙头单元20上,将手柄51的力向龙头单元20传递。手柄51(后述的基础部56)及传动部件52从轴向外侧例如通过螺钉53固定到龙头单元20上。进而,外盖54以将螺钉53覆盖的方式从轴向外侧向手柄51安装。
<手柄>
如图3所示,手柄51设置在主管部210的两端部,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手柄单元50a的手柄51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操作,第2手柄单元50b的手柄51将切换阀31操作。
如图19及图20所示,手柄51具有构成上表面的顶板部55和与顶板部55分离而形成的基础部56。手柄51由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部55由丙烯树脂(PMMA树脂)形成,基础部56由ABS树脂形成。
<顶板部>
如图1所示,手柄51的顶板部55形成为,在将手柄单元50安装在龙头单元20上的状态下与顶板罩250为同面。如图19所示,顶板部55以将传动部件52的上方覆盖的方式形成。
图21是从轴向外侧观察第1手柄单元50a的侧视图。如图21所示,顶板部55具有手柄檐部57。手柄檐部57形成有相对于XY平面向-Z方向倾斜的斜面。手柄檐部57比基础部56的前端部向斜下方突出而形成。
如图20所示,在顶板部55的里侧,形成有多个突起片55a、55b、55c。突起片55a在顶板部55的后方部的里侧沿轴向(Y方向)延伸而形成。突起片55a的下端部具有滑动部55aa。滑动部55aa向后方延伸而形成。突起片55b在顶板部55的手柄檐部57的里侧沿轴向延伸而形成。突起片55b的下端部具有滑动部55ba。滑动部55ba与手柄檐部57的斜面平行地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突起片55c在顶板部55的里侧从后方部延伸到手柄檐部57而形成。
<基础部>
如图19所示,基础部56形成为,将传动部件52的左侧方及下方覆盖。在基础部56的上端部设置有板状部56a、56b、56c。板状部56a、56b、56c朝向内侧延伸而形成。板状部56a从后端部(-X方向的端部)朝向前方延伸而形成。板状部56a在滑动部55aa上嵌合。板状部56b与手柄檐部57的斜面平行地从前端部朝向后方延伸而形成。板状部56b在滑动部55ba上嵌合。板状部56c从左端部朝向右侧延伸而形成。板状部56c设置有开口58。开口58与突起片55c嵌合。
接着,对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第1手柄单元50a的手柄51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从图19所示的状态使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在Y方向上滑动而嵌合。此时,板状部56a在滑动部55aa之上滑动而移动,并且板状部56b在滑动部55ba之上滑动而移动。使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进一步滑动,使突起片55c嵌合到板状部56c的开口58中。由此,如图22所示,成为顶板部55与基础部56嵌合的状态。
通过板状部56a在滑动部55aa上嵌合、板状部56b在滑动部55ba上嵌合,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的旋转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此外,通过突起片55c与开口58嵌合,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由此,顶板部55和基础部56能够一体地使用。
<传动部件>
如图20所示,在传动部件52上设置有安全锁60。安全锁60与基础部56的开口59嵌合。安全锁60是用来防止第1手柄单元50a向高温侧旋转的部件。在传动部件52的内侧设置有齿轮部61。通过传动部件52的齿轮部61与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齿轮部32在旋转方向上卡合,施加在手柄51上的旋转方向的力经由齿轮部61被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传动。
接着,使用图23~图25对被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第1成形模7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将第2成形模72合模到第1成形模71上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5是龙头10的制造方法的例示性的流程图。如图24所示,模具70具备第1成形模71和第2成形模72。如图23所示,在第1成形模71上设置有凹部73。在凹部73中安装龙头主体部21。在将龙头主体部21安装在凹部73中的状态下,在凹部73与龙头主体部21之间形成空洞。该空洞是用来注入高分子材料的空间。此外,在第1成形模71上,形成有用来注入高分子材料的连通孔74。在第2成形模72中,也同样形成有安装龙头主体部21的凹部73及用来注入高分子材料的连通孔74。
如图25所示,在步骤ST10中,将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第1成形模71)安装(安装工序)。进而,将第2成形模72合模到第1成形模71上。
在步骤ST20中,向形成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使其发泡(注入发泡工序)。具体而言,从形成在第1成形模71及第2成形模72上的连通孔74,向形成在龙头主体部21与第1成形模71之间的空洞及形成在龙头主体部21与第2成形模72之间的空洞注入高分子材料,使其发泡。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分子材料是聚氨酯树脂。具体而言,通过对聚氨酯树脂添加发泡剂,使聚氨酯树脂发泡。在发泡后,从模具70将龙头主体部21拆下。如以上这样,龙头主体部21被发泡的聚氨酯树脂(发泡聚氨酯)覆盖。
[效果]
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龙头10,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和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主管部210在轴向上排列而在内部中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变更由热水冷水混合阀30混合后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的切换阀31。主管部210形成为筒状,形成与热水冷水混合阀30连通的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热水及冷水从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直接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流入。由此,与将龙头主体部21用外筒覆盖、在龙头主体部21与外筒之间形成流路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部上形成流路,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此外,通过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一体地形成,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此外,通过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用树脂形成,与用金属形成相比能够抑制龙头主体部21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上,形成有与切换阀31连通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及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进而,龙头10具备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和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从主管部210的包括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从主管部210的包括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及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及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用树脂一体地形成,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是进行直出水口出水的出水管,整流部213a由树脂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用树脂将整流部213a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一体地形成,不需要作为其他部件形成整流部213a,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此外,能够节省装接整流部213a的工作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用来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插入的开口。在该两端部上,安装着防止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脱落的帽部件33。与帽部件33的螺纹牙螺合的螺纹槽217通过树脂与主管部210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帽部件33安装到主管部210上。此外,通过将螺纹槽217和主管部210用树脂一体地形成,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的外周上,设置有相对于螺纹槽217靠近主管部210的中央而邻接并在周向上延伸的肋板218a、218aa,肋板218a、218aa与主管部210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当将帽部件33向主管部210安装时,由于帽部件33被肋板218a、218aa阻止转动,所以能够将帽部件33相对于主管部210更可靠地紧固。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脱落。此外,当将主管部210用保温件22覆盖时,能够抑制保温件22将螺纹槽217覆盖。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主管部210用保温件22覆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的内周部,设置有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与切换阀31之间沿周向延伸的肋板218c,肋板218c和主管部210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与切换阀31之间设置肋板218C,能够在热水冷水混合阀30与切换阀31之间减少水积存的空间。由此,能够抑制当水冻结时膨胀而主管部210破裂的情况。此外,通过将肋板218c和主管部210由树脂一体地形成,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10具备安装压力排散阀的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和安装排水栓的排水用支管部216。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及排水用支管部216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排水用支管部216用树脂一体地形成,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龙头10,具备包括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的龙头主体部21、和支承部件23。主管部210在轴向上排列并在内部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变更由热水冷水混合阀30混合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的切换阀31。主管部210形成为筒状,形成有连通到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从主管部210的包括热水流入口210a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将来自热水供给源27的热水向热水流入口210a供给的流路。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从主管部210的包括冷水流入口210b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将来自冷水供给源28的冷水向冷水流入口210b供给的流路。支承部件23在主管部210中将在轴向上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相反侧的外周部向浴室的墙壁侧连接而支承主管部210。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热水及冷水从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直接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流入。由此,与将龙头主体部21用外筒覆盖、在龙头主体部21与外筒之间形成流路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部上形成流路,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为了与连通到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连接,偏向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而配置。相对于此,由于支承部件23支承着在主管部210中在轴向上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相反侧、即安装着切换阀31的一侧,所以即使在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由浴室的墙壁侧支承载荷。因此,能够将龙头主体部21的位置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此外,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龙头10中,具备固定在浴室的墙壁上、保持龙头主体部21的支板24,支承部件23将主管部210的外周部连接到支板24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支承部件23安装到支板24上,能够将主管部210与浴室的墙壁更容易地连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主体部21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龙头主体部21一体地形成,能够更容易地制造龙头10。此外,通过将龙头主体部21用树脂形成,与由金属形成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主体部21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的比外周部靠轴向内侧,设置有与切换阀31连通的出水口(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在龙头主体部21上,设置有从主管部210的包括出水口(淋浴喷头出水口210d)的位置分支、朝向浴室的墙壁延伸、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的出水用支管部(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在出水用支管部(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的墙壁侧的端部,安装着与淋浴喷头软管连接的淋浴弯头29、29A。在支承部件23的上部,设置有淋浴弯头29嵌合的凹部23a。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淋浴弯头29、29A安装到支承部件23的凹部23a中,所以能够更容易地保持淋浴弯头29、29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中,在轴向上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安装着手柄单元50、以及配置在手柄单元50与主管部210之间的衬套34。支承部件23将衬套34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主管部210与浴室的墙壁侧连接而支承主管部210,所以不需要在衬套34以外新设置部件,所以能够减少零件件数。
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龙头10,在内部中具备水穿过的龙头主体部21,龙头主体部21由树脂形成,被保温件覆盖。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因此,能够防止因水冻结膨胀而造成的龙头主体部21的损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主体部21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和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主管部210形成为筒状,在内部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将由热水冷水混合阀30混合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变更的切换阀31。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将热水供给源27与主管部210连接,在内部中形成有热水流动的流路。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将冷水供给源28与主管部210连接,在内部中形成有冷水流动的流路。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和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的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因此,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损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在主管部210的轴向上排列而安装。主管部210具有与热水冷水混合阀30连通的热水流入口210a及冷水流入口210b。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将热水供给源27与主管部210的热水流入口210a连接。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将冷水供给源28与主管部210的冷水流入口210b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热水及冷水从热水供给源27及冷水供给源28直接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流入。由此,与将龙头主体部21用外筒覆盖、在龙头主体部21与外筒之间形成流路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在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部上形成流路,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龙头10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相对于主管部210在轴向上排列而设置,在形成在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与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件22。
根据该结构,由于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的内部的水特别容易冻结,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该部分的水冻结。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龙头主体部21损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的至少某个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肋板。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抑制保温件22形成在比肋板更靠外侧,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将保温件22相对于龙头10覆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22优选的是热传导率为0.05W/m·K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龙头主体部21的保温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22包含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苯乙烯的某种。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龙头主体部21的保温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树脂形成、被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工序ST10和工序ST20。在工序ST10中,将在内部中穿过水的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安装。在工序ST20中,向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形成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使其发泡。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将保温件22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覆盖。此外,通过变更模具70,能够根据部位而容易地变更保温件22的厚度。因此,对于特别想要保温的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性。
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龙头10,具备龙头主体部21、将龙头主体部21覆盖的主体罩25、和安装在龙头主体部21上的手柄51。主体罩25具有将龙头主体部21的上部覆盖的顶板罩250、和与顶板罩250分离形成的与顶板罩250嵌合的基础罩251。手柄51具有构成上表面的顶板部55、和与顶板部55分离形成的与顶板部55嵌合的基础部56。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更换顶板罩250及手柄51的顶板部55。因此,当将龙头10的颜色或形状等的外观设计性变更时,不需要将主体罩25及手柄51的全部更换,仅通过更换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就能够容易地变更龙头10的外观设计性。此外,由于基础罩251及基础部56能够共用,所以能够抑制变更了外观设计性的龙头10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罩250比基础罩251突出而形成,顶板部55比基础部56突出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得当从上方观察时不易看到基础罩251及基础部56。因此,通过不变更基础罩251及基础部56而变更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能够更容易地变更龙头10的外观设计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滑动而嵌合,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滑动而嵌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将顶板罩250相对于基础罩251安装,能够更容易地将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安装。此外,由于能够抑制手柄51的晃动,所以能够提高手柄51的操作性。
主体罩25在被手柄51覆盖的部分中,具有用来将顶板罩250与基础罩251的嵌合解除的操作用的孔110。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顶板罩250与基础罩251的嵌合解除。此外,孔110由于在主体罩25中设置在被手柄51覆盖的部分,所以不易向外侧露出。由此,能够提高龙头10的外观设计性。此外,能够防止水从孔110进入到主体罩25的内部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罩25及手柄51由树脂形成。
根据该结构,与由金属形成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主体罩25及手柄51的成本而进行制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由丙烯树脂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的清扫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龙头主体部21具备在轴向上排列而在内部中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30、和将由热水冷水混合阀30混合后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变更的切换阀31的筒状的主管部210。手柄51设置在主管部210的两端部,将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操作。
根据该结构,在具有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龙头10中,能够容易地更换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具有热水冷水混合阀30及切换阀31的龙头10的外观设计性。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及排水用支管部216用树脂一体地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将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及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用树脂一体地形成,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及排水用支管部216作为其他部件形成。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
此外,整流部213a由树脂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也可以将整流部213a作为其他部件形成,在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上装接整流部213a。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此外,能够容易地进行整流部213a的更换。
此外,在主管部210的轴向的两端部安装帽部件33,将与帽部件33的螺纹牙螺合的螺纹槽217用树脂与主管部210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不在主管部210的轴向的两端部上形成螺纹槽217,而将帽部件33用粘接剂接合。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
此外,在主管部210的外周及内周部上设置了肋板218a、218aa、218b、218c,但也可以是不设置肋板218a、218aa、218b、218c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龙头10。
此外,在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在内部中通水的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安装的工序ST10、和向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形成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而使其发泡的工序ST2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保温件22是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的部件,也可以用其他的制造方法制造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例如,也可以将用发泡PP(发泡聚丙烯)、发泡PS(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塑料预先形成的保温件22覆盖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而安装。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损坏。
此外,支承部件23将安装在主管部210的外周部上的衬套34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的支板24上,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即,只要是将在主管部210中在轴向上与安装热水冷水混合阀30的一侧相反侧的外周部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来支承主管部210的结构,支承部件23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支承部件23也可以不经由支板24及衬套34而直接将浴室的墙壁侧与主管部210的该外周部连接并支承。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将龙头主体部21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此外,龙头主体部21由树脂一体地形成,但例如也可以是龙头主体部21由铸件形成。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并将龙头主体部21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此外,在支承部件23的上部,设置淋浴弯头29嵌入的凹部23a,但也可以不设置凹部23a,而将淋浴弯头29用其他部件固定。
此外,在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在内部中通水的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安装的工序ST10、和向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形成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并使其发泡的工序ST2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保温件22是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的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制造方法制造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例如,也可以将由发泡PP(发泡聚丙烯)、发泡PS(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塑料预先形成的保温件22覆盖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而安装。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损坏。
此外,龙头主体部21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和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只要在内部中通水的龙头主体部21由树脂形成、被保温件22覆盖,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进行冷水和热水的某一方的出水的单龙头。此外,例如也可以是将龙头主体部21用外筒覆盖、在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部与外筒之间设置流路、经由该流路将来自冷水供给源28的水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供给的结构。如果是这些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使保温性提高。
此外,保温件22包含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苯乙烯的某种,但并不限定于此。保温件22只要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也可以是其他的部件。
此外,在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在内部中通水的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安装的工序ST10、和向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形成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而使其发泡的工序ST2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保温件22是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的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制造方法制造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例如,也可以将由发泡PP(发泡聚丙烯)、发泡PS(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塑料预先形成的保温件22覆盖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而安装。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损坏。
此外,龙头主体部21具备主管部210、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和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但龙头主体部21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龙头主体部21用外筒覆盖、在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部与外筒之间设置流路、经由该流路将来自冷水供给源28的水向热水冷水混合阀30供给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容易地变更外观设计性。
此外,主体罩25及手柄51由树脂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主体罩25及手柄51用金属形成。由此,能够使龙头10成为有高级感的设计。
此外,顶板罩250及顶板部55由丙烯树脂(PMMA树脂)形成,基础罩251及基础部56由ABS树脂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也可以将顶板罩250或/及顶板部55用对树脂材料实施了镀层加工的部件或金属形成。由此,能够使龙头10成为有高级感的设计。
此外,在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在内部中通水的龙头主体部21向模具70安装的工序ST10、和向在龙头主体部21与模具70之间形成的空间注入高分子材料而使其发泡的工序ST2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保温件22是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内部的水冻结的部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制造方法制造由保温件22覆盖的龙头10。例如,也可以将由发泡PP(发泡聚丙烯)、发泡PS(发泡聚苯乙烯)等的发泡塑料预先形成的保温件22覆盖龙头主体部21的外周而安装。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防止龙头主体部21的损坏。
(实施方式2)
使用图26~图29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龙头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同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省略。
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是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周边结构及保温件100的结构。
使用图26,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龙头主体部21A中的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周边结构进行说明。图26是表示龙头主体部21A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在图26中,关于龙头主体部21A以外的结构适当省略图示。
如图26所示,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具有大致椭圆形的形状。形成在主管部210的外周部上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在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内侧露出。以连通到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方式,将后述的出水模块80(图27)安装到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上。
在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两旁,设置有螺钉承接部82。后述的螺钉85(图27)被螺合到螺钉承接部82中。通过使螺钉85螺合到螺钉承接部82中,能够将出水模块80固定到龙头主体部21A上。在螺钉承接部82上,形成有承接螺钉85的螺纹牙的螺纹槽(未图示)。
接着,使用图27~图29,对在龙头主体部21A中用来进行直出水口出水的出水模块80进行说明。图27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出水模块80的分解立体图。图28是出水模块80的主体部84的立体图。图29是表示出水模块80及周边部件的部分放大纵剖面图。
如图27所示,出水模块80具备主体部84、螺钉85、滤网86和帽88。
主体部84是构成出水模块80的主体的筒状的部件。在主体部84的上游端部上形成有上游侧开口90A,在下游端部上形成有下游侧开口90B(图28)。上游侧开口90A及下游侧开口90B相互连通,形成直出水口出水用的流路。上游侧开口90A被配置在朝向处于上述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内侧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位置。
在主体部84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Y方向)延伸的凸缘部92a、92b。在凸缘部92a、92b上分别形成有插通孔94。插通孔94是用来将螺钉85插通的孔。在插通孔94中插通着螺钉85的状态下,将螺钉85螺合到龙头主体部21A的螺钉承接部82(图26)中。
如图29所示,构成为,在将出水模块80安装在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的状态下,凸缘部92a比螺钉承接部82向外侧更长。具体而言,左侧的凸缘部92a比左侧的螺钉承接部82的左端向左侧延伸而形成。
在主体部84的内部中设置有整流部87(图28)。整流部87是用来将在主体部84中流动的水整流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整流部87与主体部84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通过使用相同树脂材料的注射成形,将主体部84及整流部87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滤网86是用来调节在主体部84中流动的水的量的网状的部件。滤网86设置在主体部84与帽88之间。
帽88是将主体部84的下游侧覆盖的筒状的部件。帽88被螺合到主体部84上。在帽88的下端部形成有开口(未图示),经由该开口,主体部84的下游侧开口90B露出。下游侧开口90B构成出水模块80的出水口。
接着,使用图30~图33对保温件100进行说明。图30是保温件100的上方立体图。图31是保温件100的下方立体图。图32是图30的分解立体图。图33是图3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0~图33所示,保温件100可分割地形成,被安装在龙头主体部21A(图26)上。此外,保温件100具有按照龙头主体部21A的外周形状而形成的形状。保温件100具有第1保温件101和与第1保温件101嵌合的第2保温件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100上下2分割地形成,具有下侧的保温件101和上侧的保温件102。以下,设第1保温件101为下侧的保温件101,设第2保温件102为上侧的保温件102。
下侧的保温件101及上侧的保温件102通过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图26)和水供给用支管部(图26)而定位。下侧的保温件101及上侧的保温件102在面向浴室的墙壁的背面中具有多个开口220A、221A、223A。在开口220A中配置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在开口221A中配置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在开口223A中配置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214(图26)。
下侧的保温件101被安装到在主管部210中形成有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一侧。下侧的保温件101在底面中具有多个开口222A、224A、225A、226A。在开口222A中配置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图26)。在开口224A中配置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图26)。在开口225A中配置排水用支管部216(图26)。在开口226A中配置紧固部219(图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22A沿着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及螺钉承接部82的外周形成,相对于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及螺钉承接部82嵌合而插入。同样,开口224A沿着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的外周形成,相对于压力排散用支管部215嵌合而插入。同样,开口225A沿着排水用支管部216的外周形成,相对于排水用支管部216嵌合而插入。由此,下侧的保温件101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A嵌合而安装。因此,能够将下侧的保温件101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A保持。
进而,如图29所示,在将下侧的保温件101安装在龙头主体部21A上的状态下,下侧的保温件101在与主管部210之间被出水模块80保持。
如图30~图33所示,上侧的保温件10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前表面103。下侧的保温件101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前表面104。当将上侧的保温件102安装至下侧的保温件101时,下侧的保温件101的一部分被上侧的保温件102的前表面103覆盖。具体而言,下侧的保温件101的前表面104被配置在比上侧的保温件102的前表面103靠后方,被前表面103覆盖。上侧的保温件102及下侧的保温件101考虑在成形后收缩而形成。
上侧的保温件102具有多个突起105,下侧的保温件101具有多个凹部106。突起105相对于凹部106嵌合而安装。由此,上侧的保温件102能够相对于下侧的保温件101定位。
接着,对保温件10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使下侧的保温件101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A(图26)嵌合而安装。使突起105嵌合到凹部106中,将上侧的保温件102向下侧的保温件101安装。进而,将出水模块80向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213A(图26)安装。此时,如图29所示,下侧的保温件101被配置在出水模块80的凸缘部92a与主管部210之间。在龙头主体部21A上安装了下侧的保温件101及上侧的保温件102之后,将下侧的保温件101及上侧的保温件102的前后的接缝例如用铝带等固定。由此,能够防止保温件100从龙头主体部21A脱离。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100可分割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保温件100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A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件100具有第1保温件101和与第1保温件101嵌合的第2保温件102。第1保温件101及第2保温件102具有按照龙头主体部21A的外周形状形成的形状,被热水供给用支管部211和冷水供给用支管部212定位。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第1保温件101及第2保温件102相对于龙头主体部21A定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管部210上形成连通到切换阀31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与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连通而形成有直出水口出水用的流路的出水模块80被安装到主管部210。第1保温件101被安装到在主管部210中形成有直出水口用出水口210c的一侧,被出水模块80保持。
根据该结构,能够由出水模块80防止第1保温件101从龙头主体部21A脱离。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侧的凸缘部92a比左侧的螺钉承接部82的左端更向左侧延伸而形成,但只要第1保温件101被出水模块80保持,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凸缘部92a、92b形成得比螺钉承接部82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长,来保持第1保温件101。
此外,关于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的安装方式,从图19所示的状态使顶板部55相对于基础部56在Y方向上滑动而嵌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34至图36所示那样的手柄114。图34是将在基础部117上安装顶板部116之前的手柄114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5是从下方观察图34的手柄114的立体图。图36是表示将顶板部116安装在基础部117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4至图36所示,在基础部117上,与基础部56同样,设置有板状部117a、117b、117c。基础部117的板状部117a在右端部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117aa。基础部117的板状部117b在右端部具有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117ba。基础部117的板状部117c具有以将开口118的一部分覆盖的方式在开口118的右端部向左侧(-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17ca。
如图35及图36所示,在顶板部116的里侧,与顶板部55同样,形成多个突起片116a、116b、116c。顶板部116的突起片116c在顶板部116的里侧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具有开口119。开口119是用来将基础部117的板状部117c上的突出部117ca插入的开口。
将顶板部116相对于基础部117如以下这样安装。如图34及图35所示,从上方相对于基础部117向B1方向安装顶板部116。此时,将顶板部116的突起片116c向基础部117的开口118插入。进而,使顶板部116相对于基础部117向B2方向滑动而移动。此时,基础部117的突出部117aa在顶板部116的突起片116a的滑动部116aa上滑动运动,突出部117ba在突起片116b的滑动部116ba上滑动运动。在顶板部116的开口119中,插入基础部117的突出部117ca。由此,如图36那样,成为基础部117被安装在顶板部116上的状态。
参照附图与优选的实施方式关联而充分地记载了本发明,但对于该技术熟练的各人而言,各种各样的变形及修正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形及修正只要不从基于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范围脱离,就应理解为包含在其中。此外,实施方式的要素的组合及顺序的变化能够不从本发明的范围及思想脱离而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于具备热水冷水混合阀及切换阀的龙头的制造具有实用性。
标号说明
10 龙头
20 龙头单元
21、21A 龙头主体部
210 主管部
210a 热水流入口
210b 冷水流入口
210c 直出水口用出水口
210d 淋浴喷头出水口
211 热水供给用支管部
212 水供给用支管部
213、213A 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
213a 整流部
214 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
215 压力排散用支管部
216 排水用支管部
217 螺纹槽
218a、218aa、218b、218c 肋板
219 紧固部
22 保温件
220、221、222、223、224、225、226 开口
23 支承部件
23a 凹部
24 支板
25 主体罩
250 顶板罩
251 基础罩
252 檐部
253a、253b、255a、255b 嵌合部
253aa 凹部
254a、254b、256a、256b 锁定嵌合部
254aa、254baa、256baa 导引部
254ba、256ba 第1嵌合部
254bb、256bb 第2嵌合部
255aa 突起
257、261 下端部
259、263 上端部
26 接头
27 热水供给源
28 冷水供给源
29、29A 淋浴弯头
29a 连接部件
30 热水冷水混合阀
31 切换阀
32 齿轮部
33 帽部件
34 衬套
35 支承部件
35a 凹部
50 手柄单元
51 手柄
52 传动部件
53 螺钉
54 外盖
55 顶板部
55a、55b、55c 突起片
55aa、55ba 滑动部
56 基础部
56a、56b、56c 板状部
57 手柄檐部
58、59 开口
60 安全锁
61 齿轮部
70 模具
71 第1成形模
72 第2成形模
73 凹部
74 连通孔
80 出水模块
82 螺钉承接部
84 主体部
85 螺钉
86 滤网
87 整流部
88 帽
90A 上游侧开口
90B 下游侧开口
92a、92b 凸缘部
94 插通孔
100 保温件
101 第1保温件
102 第2保温件
103、104 前表面
105 突起
106 凹部
110 孔
112 工具
114 手柄
116 顶板部
116a、116b、116c 突起片
116aa、116ba 滑动部
117 基础部
117a、117b、117c 板状部
117aa、117ba、117ca 突出部
118、119 开口
220A、221A、222A、223A、224A、225A、226A 开口

Claims (26)

1.一种龙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龙头主体部,所述龙头主体部包括:
筒状的主管部,在轴向上排列而在内部中安装着将热水及冷水混合的热水冷水混合阀、和对由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混合的热冷混合水的出水量及出水方向进行变更的切换阀,该主管部形成有与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连通的热水流入口及冷水流入口;
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热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热水供给源的热水向上述热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以及
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冷水流入口的位置分支,在内部中形成有将来自冷水供给源的冷水向上述冷水流入口供给的流路,
上述热水流入口及上述冷水流入口,在与安装在上述主管部内的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对置的位置处,分别与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连通,
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管部上,形成有与上述切换阀连通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及淋浴喷头出水口;
具备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和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该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直出水口用出水口的位置分支,并且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该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从上述主管部的包括上述淋浴喷头出水口的位置分支,并且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
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上述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及上述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是进行直出水口出水的出水管,将直出水口出水整流的整流部和上述直出水口出水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用来将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及上述切换阀插入的开口,并且安装着防止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及上述切换阀脱落的帽部件,与上述帽部件的螺纹牙螺合的螺纹槽和上述主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的外周,设置有相对于上述螺纹槽靠近上述主管部的中央而邻接并沿周向延伸的肋板,该肋板和上述主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的内周部,设置有在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与上述切换阀之间沿周向延伸的肋板,该肋板和上述主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安装压力排散阀的压力排散用支管部和安装排水栓的排水用支管部,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上述压力排散用支管部及上述排水用支管部由树脂一体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在上述主管部中在轴向上与安装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的一侧相反侧的外周部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而支承上述主管部的支承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在浴室的墙壁上、保持上述龙头主体部的支板;
上述支承部件将上述主管部的上述外周部与上述支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的比上述外周部靠轴向内侧,设置有与上述切换阀连通的淋浴喷头出水口;
在上述龙头主体部,设置有从上述主管部的包含上述淋浴喷头出水口的位置分支并且朝向浴室的墙壁延伸的、在内部中形成有将热冷混合水出水的流路的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
在上述淋浴喷头出水用支管部的壁侧的端部,安装着与淋浴喷头软管连接的淋浴弯头;
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部,设置有上述淋浴弯头嵌入的凹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中,在轴向上与安装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安装着手柄单元、以及配置在上述手柄单元与上述主管部之间的衬套;
上述支承部件将上述衬套连接到浴室的墙壁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龙头主体部被保温件覆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相对于上述主管部在轴向上排列设置,在形成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与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有保温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及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的至少某个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肋板。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温件可分割地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温件具有第1保温件、和与上述第1保温件嵌合的第2保温件;
上述第1保温件及上述第2保温件具有按照上述龙头主体部的外周形状而形成的形状,通过上述热水供给用支管部和上述冷水供给用支管部而被定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管部,形成有与上述切换阀连通的直出水口用出水口;
在上述主管部安装着与上述直出水口用出水口连通而形成有直出水口出水用的流路的出水模块;
上述第1保温件被安装到在上述主管部中形成有上述直出水口用出水口的一侧,通过上述出水模块而被保持。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温件的热传导率是0.05W/m·K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温件包含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苯乙烯的某种。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主体罩,将上述龙头主体部覆盖;以及
手柄,安装于上述龙头主体部;
上述主体罩具有将上述龙头主体部的上部覆盖的顶板罩、和与上述顶板罩分离形成并与上述顶板罩嵌合的基础罩;
上述手柄具有构成上表面的顶板部、和与上述顶板部分离形成并与上述顶板部嵌合的基础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板罩比上述基础罩突出地形成;
上述顶板部比上述基础部突出地形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板罩相对于上述基础罩滑动而嵌合;
上述顶板部相对于上述基础部滑动而嵌合。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罩在被上述手柄覆盖的部分,具有用来将上述顶板罩与上述基础罩的嵌合解除的操作用的孔。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体罩及上述手柄由树脂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板罩及上述顶板部由丙烯树脂形成。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手柄设置在上述主管部的两端部,对上述热水冷水混合阀及上述切换阀进行操作。
CN201811274279.7A 2017-10-31 2018-10-30 龙头 Active CN109723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0387A JP6861391B2 (ja) 2017-10-31 2017-10-31 水栓
JP2017-210382 2017-10-31
JP2017210382 2017-10-31
JP2017-210378 2017-10-31
JP2017-210390 2017-10-31
JP2017-210387 2017-10-31
JP2017210390A JP6948648B2 (ja) 2017-10-31 2017-10-31 水栓
JP2017210378 2017-10-31
JP2018029910A JP6964267B2 (ja) 2017-10-31 2018-02-22 水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29910 2018-02-22
JP2018106175A JP7129636B2 (ja) 2017-10-31 2018-06-01 水栓
JP2018-106175 2018-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3867A CN109723867A (zh) 2019-05-07
CN109723867B true CN109723867B (zh) 2020-06-19

Family

ID=6629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4279.7A Active CN109723867B (zh) 2017-10-31 2018-10-30 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38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9151A (ja) * 1994-03-25 1995-10-09 Toto Ltd 吐水具用アダプタ
CN101881345B (zh) * 2010-04-23 2011-11-30 珠海市舒丽玛温控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防烫恒温水龙头
JP5966166B2 (ja) * 2012-03-30 2016-08-10 株式会社Lixil カバー付き水栓
CN204387390U (zh) * 2014-12-08 2015-06-10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恒温龙头
JP6670443B2 (ja) * 2016-03-23 2020-03-25 Toto株式会社 湯水混合水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3867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3619B1 (ko) 냉수탱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처리 기기
US10060102B2 (en) Plumbing supply boxes
CA2724757C (en) Locking pressurized fluid connection
KR101733095B1 (ko) 섹스티아, 섹스티아 연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섹스티아 연결 시공방법
US20210341070A1 (en) Housing for multiple mixing valves
JP2006328674A (ja) 水栓の接続構造
JP6948648B2 (ja) 水栓
US20230106648A1 (en) Sanitary fitting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uch a sanitary fitting
CN109723867B (zh) 龙头
KR102062336B1 (ko) 냉온수 혼합수전
JP7129634B2 (ja) 水栓
JP7129636B2 (ja) 水栓
JP6861391B2 (ja) 水栓
KR101323625B1 (ko) 토출구 교체기능을 갖는 수전금구
CN109723106B (zh) 龙头
US11761551B2 (en) Fauce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3366175A (zh) 装配连接件
KR101937484B1 (ko) 벽붙이 수전
JP6975947B2 (ja) 水栓
JP6948593B2 (ja) 水栓
JP2012072561A (ja) 水栓及び水栓の施工方法
CN113108461B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JP6137728B2 (ja) 水栓の取付け構造
JP6861392B2 (ja) 水栓
CN113502884A (zh) 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