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0114B -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0114B
CN109720114B CN201811268721.5A CN201811268721A CN109720114B CN 109720114 B CN109720114 B CN 109720114B CN 201811268721 A CN201811268721 A CN 201811268721A CN 109720114 B CN109720114 B CN 109720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resin
resin particles
recording method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87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0114A (zh
Inventor
濑口贤一
小坂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720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0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0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0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41J11/00244Means for heating the copy materials before or during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上述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该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其附着,在该油墨附着工序中,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在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溶剂的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所述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并且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喷墨记录方法能够利用相对简单的装置进行高精细图像的记录,并且在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其中,对耐磨性和堵塞性之间的平衡,正进行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油墨组合物,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优异、且通过抑制短期和长期的堵塞而提高了喷射稳定性的油墨组合物,该油墨组合物含有着色材料、水和聚合物颗粒,其中,聚合物颗粒具有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具有核聚合物和壳聚合物,核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60℃,壳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以上,聚合物颗粒的酸值为50mgKOH/g以上,壳聚合物包含芳香族单体作为结构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8805号公报
然而,在试图通过更快地使在油墨附着工序中附着的油墨干燥以进一步改善图像质量时,需要利用加热单元进一步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因此,进一步需要保持优异的耐堵塞特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质量、耐堵塞性优异、且着落位置偏差少、耐磨性优异的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节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和喷嘴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并使用预定的油墨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该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并使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该油墨附着工序中,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在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溶剂的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所述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并且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由此,能够兼顾图像质量和耐堵塞性,并且,从记录装置的设计方面来看也是优选的产品。另外,能够抑制着落位置偏差,使得到的记录物的耐磨性优异。此外,OD值也能够变得优异。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该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其附着,在该油墨附着工序中,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在由2-吡咯烷酮和丙二醇构成且它们的质量比为7:3的溶剂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所述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由此,能够兼顾图像质量和耐堵塞性,并且,从记录装置的设计方面来看也是优选的。另外,能够抑制着落位置偏差,使得到的记录物的耐磨性优异。此外,OD值也能够变得优异。
此外,除了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喷墨记录方法之外,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可以具有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各种构成,这是优选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构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油墨附着工序的记录装置的部分侧面图,图2的(a)示出未配置滑架的方式,图2的(b)示出配置有滑架的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装置;2…记录用喷头;3…IR加热器;4…压板加热器;5…干燥加热器;6…冷却风扇;7…预加热器;8…风扇;9…滑架;10…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文中,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下、左和右等位置关系基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关系。此外,附图的尺寸比率不限于所示的比率。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与其对应的甲基丙烯酸酯两者。
[喷墨记录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具备: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该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其附着,在该油墨附着工序中,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在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溶剂的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所述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
[加热工序]
加热工序是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工序。加热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使用从与记录介质接触的记录介质支撑部等部件向记录介质传导热的传导式、通过风扇等送风单元向记录介质输送具有热量的风的送风式、向记录介质照射IR等生成热的辐射线的辐射式等方式中的任一种以上。从图像质量等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在通过加热工序被加热并具有高于常温的温度的记录介质上进行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加热工序优选在油墨组合物附着之前进行,或与附着同时进行。
作为传导式,例如可以通过压板加热器或预热器进行。后述的油墨附着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优选30℃以上,更优选32℃以上,进一步优选35℃以上。而且,后述的油墨附着工序中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优选46℃以下,更优选40℃以下,进一步优选38℃以下。通过加热记录介质,能够抑制由于树脂在喷嘴中的粘附等引起的堵塞,并且,通过随后的油墨附着工序而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容易干燥,因此,得到的记录物的图像质量趋于进一步提高。特别地,由于表面温度为30℃以上,油墨组合物在记录介质、特别是在氯乙烯这样的非吸墨性记录介质上的点的填埋性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具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另外,由于表面温度为46℃以下,因此抑制了喷墨头(喷嘴)的加热,从而趋于进一步提高耐堵塞性。
(记录介质)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使用的记录介质不受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吸墨性记录介质、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或低吸墨性记录介质。其中,优选使用低吸墨性记录介质或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更优选使用非吸墨性记录介质。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或低吸墨性记录介质为低吸收、甚至不吸收,水性油墨组合物的排斥引起的填埋性越容易降低。因此,将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用于这种记录介质是有利的。
其中,“低吸墨性记录介质”或“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是指在布里斯托法中从接触开始到30毫秒的吸水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作为在短时间内测量液体吸收量的方法,该布里斯托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被日本制浆造纸技术协会(JAPAN TAPPI)采用。试验方法的详细内容在“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版”的标准No.51“纸和纸板-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布里斯托法”中有阐述。
而且,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或低吸墨性记录介质可以根据记录面对水的濡湿性来分类。例如,在记录介质的记录面滴落0.5μL的水滴,通过测量接触角的减小率(着落后0.5毫秒的接触角和5秒的接触角的比较),能够表征记录介质。更具体而言,作为记录介质的性质,“非吸墨性记录介质”的非吸墨性意味着上述减小率小于1%,“低吸墨性记录介质”的低吸墨性是指上述减小率在1%以上且小于5%。另外,吸墨性是指上述减小率为5%以上。另外,接触角可以使用便携式接触角仪PCA-1(协和表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等来测量。
低吸墨性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油性油墨的涂层的涂布纸。涂布纸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美术纸、涂布纸,哑光纸等记录本纸。
非吸墨性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没有吸墨层的塑料薄膜、在纸张等基材上涂有塑料的介质、粘附有塑料薄膜的介质等。这里所说的塑料,可以列举: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
[油墨附着工序]
油墨附着工序是从喷嘴向在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其吸附的工序。作为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喷射单元,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但可以举出例如,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喷射液滴的方法、即通过电致伸缩元件的机械变形来形成油墨滴的方法。
在油墨附着工序中,喷嘴温度与记录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度差(喷嘴温度-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为-4℃以上,优选-2℃以上,更优选0℃以上,进一步优选1℃以上,特别优选3℃以上。当温度差为-4℃以上时,所获得的记录物的图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将降低喷嘴温度的控制最小化,使得喷嘴温度不会由于来自加热工序的热量的影响而过度升高,进一步抑制着落位置的偏差,提高记录方法的设计上的自由度。
另一方面,喷嘴的温度与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8℃以下,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特别优选-2℃以下。当温度差为8℃以下时,可进一步抑制由于树脂在喷嘴等中的粘附等而导致的堵塞。
喷嘴的温度优选为55℃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特别优选为43℃以下,更加优选为40℃以下。另一方面,喷嘴的温度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7℃以上。
当喷嘴的温度在上述范围时,倾向于进一步抑制由喷嘴中的树脂粘附等引起的堵塞。
上述温度差和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进行,即、通过调节记录介质和喷嘴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喷嘴被已加热的记录介质间接加热的影响的方法;另外设置送风单元来冷却喷嘴的方法;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另外设置加热单元来加热喷嘴的方法等。
喷嘴的喷嘴面和记录介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为0.5至3mm,优选0.7至2.5mm,优选1至2mm,优选1.3至1.8mm。由于喷嘴的喷嘴面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mm以下,因此趋于进一步抑制着落位置的偏差。另外,当喷嘴的喷嘴面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mm以上时,趋于抑制堵塞。
[送风工序]
在油墨附着工序中,可以进行将风输送到记录介质的附着有油墨组合物的区域的送风工序,这是优选的。关于送风,可以举出:将风送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方式、或将风平行地送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方式。优选在记录介质的附着有油墨的记录区域中进行。通过送风,能够除去从记录区域蒸发的油墨组合物的组分,促进油墨组合物的干燥,图像质量更优异,OD值也优异,从这些角度而言,是优选的。送风使用诸如风扇等送风单元进行即可。
此外,通过送风,即使在缩短喷嘴的喷嘴面与记录介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其温度差调节在预定范围内,从而能够实现抑制堵塞、抑制着落位置偏差、提高图像质量。当从喷嘴喷射水性油墨组合物时,有时在喷嘴面和记录介质表面之间的空间会发生源自油墨组合物的雾。雾附着在喷嘴板上可能会促进着落偏差或耐堵塞性的恶化,并且,也可能使油墨组合物在记录介质上的干燥速度下降并导致发生渗色等,从而引起品质下降。通过让风在记录介质上流动可以除去这种雾。送风工序可以作为上述送风式的加热工序进行,或者也可以不作为加热工序而另外进行。
这时,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风的风速优选0.5m/秒以上,更优选1m/秒以上,进一步优选1.5m/秒以上。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风的风速在0.5m/秒以上,堵塞更趋于受到抑制。另外,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风的风速优选5m/秒以下,更优选4m/秒以下,进一步优选3m/秒以下。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表面上的风的风速为5m/秒以下,着落位置偏差或图像质量趋于进一步提高。并且,这时,风的温度优选45℃以下,更优选40℃以下,进一步优选3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30℃以下,更进一步优选27℃以下。通过使风的温度为45℃以下,堵塞更趋于受到抑制。并且,风的温度优选为20℃以上。通过使风的温度为20℃以上,图像质量或耐堵塞性更趋于提高。当风的温度高于常温时,可以将由加热器等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用作风。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并非通过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的空气的空气、常温的空气作为风。
关于风速,当风在平行于记录介质的面的方向上流动时,可以测量该风的风速。另外,当风施加到记录介质的表面时,可以在接触风的上游侧的位置处测量,例如,在从送风口送出风的位置附近测量。例如,可以在送风口的附近(在图1中,风的文字的附近)测量,其中,风从覆盖图1和2中的风扇8的箱体出来。此外,在远离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测量风温,以不受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等热源的影响。作为具体示例,可以在送风口的附近测量。
[水性油墨组合物]
水性油墨组合物包含水、溶剂和树脂颗粒,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着色材料、表面活性剂和颜料分散剂。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的“溶剂”是指水以外的溶剂。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水性组合物以水作为主要的溶剂成分之一,组合物中的水的含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上限不限定,但优选98质量%以下。
[树脂颗粒]
树脂颗粒发挥下述效果:通过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树脂覆膜,在记录介质上充分固定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图像的耐磨性良好。由此,已形成膜的树脂可保护颜料,并能够表现出记录介质上的密合性和耐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制成在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溶剂的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
另外,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小于15%,优选为12.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通过使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为15%以下,可进一步抑制堵塞。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0%以上,优选为1%以上。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上述范围内时耐堵塞性优异,其原因推测如下。在油墨组合物附着工序中,当喷头受热而使喷头内或喷嘴附近的油墨组合物进行干燥时,水率先干燥而使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有机溶剂被浓缩,在该状态下,当树脂颗粒溶解时,溶解的树脂容易粘附在喷头内或喷嘴附近,即使油墨随后在喷头内或喷嘴中流动,粘附的树脂也很难被除去,从而导致堵塞。因此,当树脂的溶解少时,耐堵塞性优异。
另外,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为10%以上,优选为11%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20%以上,更加优选30%以上。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60%以下。通过使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为10%以上,得到的记录物的耐磨性优异,OD值进一步提高。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处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上述范围时耐磨性优异,推测其原因如下,在油墨组合物附着在记录介质之后的后干燥工序中,在水率先干燥而树脂颗粒容易溶解在残留的有机溶剂中的情况下,树脂在记录介质上较早地形成薄膜,形成充分平滑的薄膜,与记录介质的密合性变得良好。
对于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以及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而言,可以根据树脂颗粒种类与溶剂组成的组合来进行调节。其中,树脂颗粒种类的调节可以列举基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的程度、用于树脂合成的单体的种类和量等组成所进行的调节;溶剂组合的调节,可以列举下述调节,即、如果是单一溶剂,则为基于该溶剂的极性等的调节,如果是两种以上的复合溶剂,则为基于各个组合的溶剂及其比率等的调节。另外,也可以使用下述方法,即:制备由以下均聚物构成的树脂颗粒,该均聚物仅由构成树脂颗粒的单体中的各一种单体构成,测量该树脂颗粒的溶剂组成中的上述吸光度的降低率,从结果掌握各个单体的吸光度的降低率的趋势,并选择所用单体的种类和比率以匹配目标吸光度的降低率,从而设计由多种单体所构成的共聚物构成的树脂颗粒。
测量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以及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可以如下测量:首先,根据在水性油墨组合物中使用的树脂颗粒和溶剂组成的组合,制备在相同的溶剂组成的溶液中含有树脂固体成分0.5质量%的相同树脂颗粒的混合液100g,进行测量。另外,如果能够从油墨中分离出树脂颗粒,则树脂颗粒可以分离后使用,也可以使用油墨制备前的树脂颗粒。将由此获得的混合液置于玻璃容器中,密封,在25℃下放置1小时,测量静置后的吸光度Abs25。另外,同样地,另行测量在4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Abs40和在8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Abs80。另外,放置后的混合液在测量前暂时恢复到25℃的状态,将玻璃容器上下晃动十次,放置1分钟然后用于测量。对于波长400nm的吸光度,可以使用吸光光度计(由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的U-3900H型,测量模式:波长扫描,扫描速度:600nm/min)。在4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和在8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在4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1-(Abs40/Abs25)×100
在8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1-(Abs80/Abs25)×100
另外,波长400nm的吸光度是表示树脂颗粒的溶解性的指标,树脂颗粒溶解时,混合液变得透明,因此,吸光度变得相对低,不溶解时,树脂颗粒保持分散的状态,因此,吸光度将保持在相对较高的状态。
如此,在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低(在喷射前难以溶解)、以及80℃、1小时条件下的400nm波长的吸光度的降低率高(喷射后的加热下容易溶解)的条件下,堵塞和着落偏差得到抑制,涂膜在记录后趋于容易形成薄膜,记录物的耐磨性趋于进一步提高。
另外,40℃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优选为1至4,更优选为1.5至3.5。并且,80℃下的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优选为0.5至3.5,更优选为1至3。此外,25℃下的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优选为1至4,更优选为1.5至3.5。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在测量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时,可以使用以2-吡咯烷酮:丙二醇=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溶剂,替代模拟水性油墨组合物的溶剂组成的溶液。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放置温度下的吸光度和基于其的降低率的值可以与上述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从而使其附着,在该油墨附着工序中,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在由2-吡咯烷酮和丙二醇构成且它们的质量比为7:3的溶剂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所述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条件下为15%以下、在80℃、1小时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由此,能够使图像质量和耐堵塞性、着落位置偏差的抑制以及耐磨性优异。
将不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或后述的实施方式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中,在测量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时,除了使用以2-吡咯烷酮:丙二醇=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溶剂,代替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那样模拟水性油墨组合物的溶剂组成的溶液进行测量以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的相同的事项,可以使其为独立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事项。以下继续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树脂颗粒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烯烃、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烯醇、乙烯基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咪唑以及偏二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氟树脂和天然树脂。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即(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中,优选(甲基)丙烯酸单体和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共聚树脂。另外,上述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形式。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颗粒,喷射稳定性和耐磨性趋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在(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共聚树脂中,乙烯基单体的构成率优选为20至65质量%,更优选为25至60质量%,进一步优选25至55质量%。通过使乙烯基单体的构成率为20质量%以上,耐堵塞性趋于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使乙烯基单体的构成率为60质量%以下,耐磨性趋于进一步提高。乙烯基单体优选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因为它的耐堵塞性等优异。
另外,可以使用聚合性官能团为2官能以上的单体,由此,能够赋予树脂交联性,并能够容易调节吸光度的降低率或树脂的其它物性。可以举出例如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或乙烯基单体。
上述树脂颗粒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所示的制备方法获得,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多种方法。作为该制备方法,可以列举下述方法,即、将聚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和分散剂混合在构成所需树脂的组分的单体中从而进行聚合(乳液聚合)的方法;将使具有亲水性部分的树脂溶解在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得到的溶液与水混合,然后通过蒸馏等除去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方法;以及将使树脂溶解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与分散剂一同混合在水溶液中的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包含复合树脂作为树脂颗粒,这是优选的。复合树脂是由构成树脂的单体组分的构成(种类、含量比中的至少一种)彼此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树脂作为构成树脂颗粒的树脂而组成的树脂颗粒。两种以上的树脂,无论构成树脂颗粒的哪一部分都无关紧要。例如,它可以具有三维网络结构。或者,由一种树脂组成的部分可以分成两个以上的部分。两种以上的树脂不限于能够在边界处树脂的构成能够不连续地区分的树脂,可以为单体组分的构成连续地不同的树脂。
特别是,当以两种以上的树脂中的一种为核树脂、另一种为壳树脂,以核树脂为主要构成树脂颗粒的中心部分的树脂、以壳树脂为主要构成树脂颗粒的周边部的树脂,从而制成核壳树脂颗粒时,从能够分别改变树脂颗粒的周边部分和中心部分的树脂特性的角度来看,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壳树脂只要是构成树脂颗粒的周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树脂即可。以下,作为复合树脂的一例而记载了核壳树脂,但不限于核壳树脂,只要是复合树脂,就可发挥相同的效果。从容易调节树脂颗粒的树脂溶解性的观点来看,核壳树脂是优选的,因为其交联的程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独立于核和壳来控制。因此,通过使用核壳树脂,4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以及80℃、1小时条件下的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倾向于容易分别控制在优选的范围内。
另外,即使在非核壳树脂的树脂中,也能够根据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的程度来调节溶解时间。此外,不限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度,也可以根据用于树脂合成的单体的种类和量等组成来进行调节。
另外,树脂颗粒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状的高分子,也可以是三维交联的高分子,其中优选三维交联的高分子。
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50至300nm,更优选为155至290nm,进一步优选为160至280nm。当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时,倾向于进一步提高喷射稳定性和耐磨性。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测量可以使用光散射来进行。
构成树脂颗粒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60至100℃,更优选150至300℃。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量(DSC)进行。
相对于水性油墨组合物100质量%,树脂颗粒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100质量%的水性油墨组合物,树脂颗粒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下。当树脂颗粒的含量落在上述范围内时,记录物的耐磨性和喷射稳定性趋于进一步提高。
[溶剂]
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选自由多元醇类、烷烃二醇类、二醇醚类和含氮溶剂组成的组的一种以上。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溶剂,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多元醇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在烷烃上具有三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类、以及多个烷烃二醇通过醚键连接的多元醇类。作为上述构成要素的烷烃,优选碳原子数为5以下,更优选为4以下。作为多元醇类,还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4以下的烷烃的二醇。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甘油、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3(或1,2)-丙二醇、聚丙二醇等。
作为烷烃二醇类,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烷烃的二醇,没有特别限制,例如:1,2-戊二醇和1,2-己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和1,8-辛二醇。优选碳原子数为10以下的烷烃的二醇。
乙二醇醚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三乙二醇单丁醚、1-甲基-1-甲氧基丁醇、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丙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和二丙二醇单丁醚等亚烷基二醇单醚;它们的亚烷基二醇二醚。作为二醇醚类,可以举出亚烷基二醇或多个亚烷基二醇通过醚键键合的二醇醚的一个或两个羟基被醚化之后的二醇醚。作为上述构成要素的亚烷基二醇,优选碳原子数为2至5。作为上述构成要素的醚,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4的烷基醚。
含氮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吡咯烷酮类溶剂、咪唑烷酮类溶剂、酰胺类溶剂、吡啶类溶剂、吡嗪类溶剂和吡啶酮类溶剂。作为酰胺类溶剂,可以举出环状酰胺类或非环状酰胺类。作为环状酰胺类,可以举出例如吡咯烷酮类溶剂,可以举出例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另外,作为非环状酰胺类,可以举出例如N,N-二烷基烷烃酰胺类,可以举出例如N,N-二烷基丙酰胺类,可以举出例如3-烷氧基-N,N-二烷基丙酰胺,可以举出例如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性油墨组合物中,优选标准沸点为280℃以上的多元醇类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由此,具有着落位置偏差得到进一步抑制,图像质量更优异,耐磨性更优异的趋势。这种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甘油。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下限为0质量%以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上述方面,水性油墨组合物的标准沸点为280℃以上的有机溶剂的含量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或更低,该含量更优选在上述范围
相对于100质量%的水性油墨组合物,溶剂的含量优选为10至40质量%,更优选为15至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至30质量%。通过使溶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油墨中的颜料和树脂组分在油墨中的分散稳定性、连续喷射稳定性、油墨对记录介质的填埋性(湿铺展性)和渗透性、耐磨性、油墨的耐干燥性具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另外,在溶剂中,树脂可溶性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六甲基磷酰胺(HMPA)、酰胺类溶剂、二噁烷等非质子极性溶剂。其中,优选酰胺类溶剂。在酰胺类溶剂中,从耐堵塞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环状酰胺类,其中,更优选吡咯烷酮类溶剂,更优选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N-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进一步优选2-吡咯烷酮。另外,在酰胺类溶剂中,从耐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非环状酰胺类,特别是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N,N-二烷基丙酰胺类。
相对于100质量%的总体溶剂,树脂可溶性溶剂的含量优选为50至80质量%,更优选为55至7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至70质量%。通过采用这样的组合,能够更适当地调节上述吸光度的降低率,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水]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组合物是水性油墨组合物。相对于油墨组合物100质量%,水的含量优选为50至90%,更优选为55至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至75质量%。
水性油墨不被树脂膜等低吸墨性或非吸墨性记录介质吸收,在记录介质上会被排斥。因此,与有机溶剂类油墨相比,水性油墨固有地存在不能在非吸墨性记录介质上记录具有高填埋性的高质量图像的问题。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低吸墨性或非吸墨性记录介质上记录时,也能够记录更高质量的图像。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乙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
乙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选自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和2,4,7,9-四甲基-5-癸烯-4,7-二醇的环氧烷加合物、以及2,4-二甲基-5-癸炔-4-醇和2,4-二甲基-5-癸炔-4-醇的环氧烷加合物中的一种以上。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Olfine 104系列和Olfine E1010等E系列(商品名称,由Air Products公司制造)、Surfynol 465和Surfynol 61(商品名称,由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造)。乙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氟类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合物、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烷基胺氧化物。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S-144、S145(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FC-170C、FC-430、Fluorad-FC4430(住友3M株式会社制造);FSO、FSO-100、FSN、FSN-100、FS-300(Dupont株式会社制造);FT-250、251(株式会社Neos制造)。氟类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聚硅氧烷类化合物、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等。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的市售产品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以举出: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7、BYK-348、BYK-349(以上均为商品名称,由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KF-351A、KF-352A、KF-353、KF-354L、K-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均为商品名称,由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等。
相对于100质量%的水性油墨组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为0.3至3质量%,更优选为0.5至2.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至2.5质量%。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所得到的记录物的图像质量、耐磨性和喷射稳定性趋于进一步提高。
[颜料]
颜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已知的颜料。
黑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2300号、900号、MCF88、33号、40号、45号、52号、MA7、MA8、MA100、2200B等(以上,由三菱化学公司制造)、Raven5750、Raven5250、Raven5000、Raven3500、Raven1255、Raven700等(以上,由哥伦比亚碳黑(Carbon Columbia)公司制造)、Regal 400R、Regal 330R、Regal 660R、Mogul L、Monarch 700、Monarch 800、Monarch 880、Monarch 900、Monarch 1000、Monarch 1100、Monarch 1300、Monarch 1400等(由CABOT JAPAN公司制造)、Color Black FW1、Color Black FW2、Color Black FW2V、Color Black FW18、Color Black FW200、Color Black S150、Color Black S160、ColorBlack S170、Printex 35、Printex U、Printex V、Printex 140U、Special Black 6、Special Black 5、Special Black 4A、Special Black 4(以上,由Degussa公司制造)。
白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C.I.颜料白6、18、21、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氧化锑、氧化镁和氧化锆的白色无机颜料。除了白色无机颜料之外,还可以使用白色有机颜料,例如白色中空树脂颗粒和高分子颗粒等。
用于黄色油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C.I.颜料黄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8、129、133、138、147、151、153、154、167、172、180。
品红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2、37、38、40、41、42、48(Ca)、48(Mn)、57(Ca)、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或C.I.颜料紫19、23、32、33、36、38、43、50。
青色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C.I.颜料蓝1、2、3、15、15:1、15:2、15:3、15:34、15:4、16、18、22、25、60、65、66、C.I.靛蓝4、60。
另外,用于品红色、青色和黄色之外的彩色油墨的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C.I.颜料绿7、10、C.I.颜料棕3、5、25、26、C.I.颜料橙1、2、5、7、13、14、15、16、24、34、36、38、40、43、63。
珠光颜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具有珍珠光泽和干涉光泽的颜料,例如二氧化钛被覆云母、鱼鳞箔、氯氧化铋等。
金属颜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由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铜等的单体或合金制成的颗粒。
相对于100质量%的水性油墨组合物,颜料的含量优选为0.1至30质量%,更优选为0.2至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至5质量%。
[其他树脂]
本实施方式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可以含有颜料分散剂等其他树脂。颜料分散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乙烯基萘-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巴豆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等及它们的其盐。其中,优选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作为共聚物的形态,可以以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的任一种形态来使用。
[其他成分]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水性油墨组合物而言,为了良好地保持其储存稳定性和喷头的喷射稳定性,为了改善堵塞或防止油墨劣化,可以适当地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溶解助剂、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霉剂、腐蚀抑制剂、以及用于捕获影响分散的金属离子的螯合剂等。
[干燥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法可以在上述油墨附着工序之后具有干燥工序(也称为后干燥工序),该干燥工序中,使附着有水性油墨组合物的记录介质干燥。由此,在记录介质上的水性油墨组合物所包含的树脂熔融,能够形成填埋性良好的记录物。干燥工序可以是完成记录物使用的最终工序。干燥工序的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优选为50至150℃,更优选为70℃至120℃,进一步优选为80℃至100℃。当干燥温度在上述范围内时,耐磨性趋于进一步提高。
[喷墨记录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通过上述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记录,只要它具有加热记录介质的加热单元和将水性油墨组合物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喷嘴,并没有特别限制。将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示于图1。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用喷头2、IR加热器3、压板加热器4、干燥加热器5、冷却风扇6、预热器7和风扇8。
记录用喷头2对记录介质10喷射油墨组合物。记录用喷头2可以采用一直以来公知的方式,可以举出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来喷射液滴的记录用喷头,即、通过电致伸缩元件的机械变形形成墨滴的喷头。IR加热器3和压板加热器4主要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但也可以对记录用喷头进行加热。通过IR加热器3,能够从记录用喷头2侧加热记录介质。由此,当使用压板加热器4时,能够从与记录用喷头2侧相反的一侧加热记录介质。干燥加热器5用于干燥附着有油墨组合物的记录介质。通过对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进行加热,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水分等会更快地蒸发飞散,由油墨组合物中包含的聚合物颗粒形成覆膜。以这种方式,能够将油墨干燥物牢固地固定(粘附)在记录介质上,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耐磨性优异的高质量图像。在记录期间,记录介质10在图中从右向左被输送。
记录装置1可以具有冷却风扇6。在干燥之后,通过冷却风扇6冷却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组合物,从而倾向于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密合性良好的覆膜。
此外,记录装置1可以具备预热器7,该预热器7在油墨组合物被喷射到记录介质之前预先加热(预热)记录介质。通过在喷射油墨组合物之前预热记录介质,倾向于能够在记录介质、特别是非吸墨性和低吸墨性记录介质上形成渗色较少的高质量图像。
记录用喷头2安装在滑架9上。滑架9进行扫描(主扫描),其中,滑架9在图中的前后方向移动并且从喷头喷射油墨组合物,从而使油墨组合物附着于喷头相对的记录介质。通过交替执行扫描和记录介质10的输送(副扫描)来执行记录。也就是说,执行通过进行多次扫描来进行记录的多通道记录方法。
此外,从调节记录介质和喷嘴表面的温度的观点、以及有效干燥油墨组合物的观点来看,记录装置1可以具备用于将风送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风扇8。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风扇8,利用图2进行说明。在图2中,记录用喷头2安装在滑架上,并且在从主扫描方向(图中的前侧到后侧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从喷头喷射油墨组合物来执行主扫描。在图2中,图2(a)表示在滑架的主扫描中,主扫描方向上(图中的前侧到后侧)的没有滑架的位置的风在记录介质上流动的状态,图2(b)表示有滑架的位置的风不直接流到记录介质的状态。
风扇8在记录介质10的图的前侧至后侧的方向、即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并设置成能够在记录介质10的宽度方向上从端部到端部始终以带状吹送风。
在图2(a)中,风接触记录介质10的表面。接触的角度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表面向图的左方向倾斜,因此,在接触之后,风的方向在图中向左变化,并且在记录介质的已附着有油墨的区域中,与记录介质的表面平行地向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下游侧吹送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油墨在记录介质的附着有油墨的区域中的干燥。
另一方面,在图2(b)中,风接触设置在滑架上部的挡风板,在图中沿左右方向分离而改变风向,不直接对着记录介质表面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由于喷嘴或飞行中的墨滴受风而在滑架所处的位置引起堵塞、或减少着落位置偏差的影响。
然而,在图2(a)中,平行于记录介质表面输送的风的方向有时会稍微改变,并且风也在滑架存在的位置从侧向吹向记录用喷头2,因此,有时会对着落位置等产生影响。另外,在图2(b)中,有时与挡风板接触而改变方向的风会向不期望的方向流动,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另外,图2中的风扇8示出了将风吹送到记录介质上的送风单元的一个方式,只要风扇8能够将风吹送到记录介质,送风单元不限于此。作为其他方式,可以考虑下述方式:将送风口横置从而使风在记录介质的上层流动的方式、或者对记录介质面的油墨附着区域从上送风的方式。
另外,上述记录装置执行多通道记录方法,但也可以进行单通道记录方法,通过使用线性喷头所进行的一次扫描来执行记录,该线性喷头具有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记录宽度以上的长度。这种情况下,在送风工序中,风可以对着线性喷头而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从下游侧向线性喷头的方向吹送。或者,可以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喷头的下游侧,向记录介质或者与记录介质表面平行的方向送风。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用于油墨组合物的材料]
在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油墨组合物用的主要材料如下。
[着色材料]
C.I.颜料蓝15:3
[颜料分散剂]
苯乙烯-丙烯酸类水溶性树脂
[树脂颗粒]
树脂颗粒1至14根据以下制造例制备。
树脂颗粒15:聚碳酸酯类聚氨酯树脂。
树脂颗粒16:聚碳酸酯类聚氨酯树脂。
[溶剂]
2-吡咯烷酮
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
丙二醇
1,3-丁二醇
1,2-己二醇
[表面活性剂]
BYK-348(商品名,由毕克化学日本(BYK Japan KK)公司制造)
[树脂颗粒1的制造例]
反应容器具备滴加装置、温度计、水冷回流冷凝器和搅拌器,加入100份离子交换水,在氮气氛、70℃的条件下一边搅拌一边预先加入0.2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硫酸钾,将加入了0.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14份苯乙烯、45份丙烯酸正丁酯和0.0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的单体溶液在70℃下滴加到7份离子交换水中,使其反应,制备由第一树脂组成的分散体。此后,加入2份过硫酸铵10%溶液并搅拌,再在70℃下在搅拌的同时加入由30份离子交换水、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钾、22份丙烯酸甲酯、17份丙烯酸乙酯、2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丙烯酸、0.5份叔十二烷基硫醇组成的反应液,以进行聚合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将pH调节至8至8.5,利用0.3μm过滤器过滤,从而进行第二树脂的聚合,以制备由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组成的复合树脂微粒的水分散液。具体而言,它是核壳树脂微粒的水分散液。另外,在上述单体的添加量的基础上,调节和改变(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添加量和类型,使得整体树脂的Tg为80℃。乙烯基单体(苯乙烯)的构成率为51质量%。
对上述得到的树脂颗粒进行根据JIS K 7121的差示扫描量热测量(DSC),求出树脂颗粒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Tg为80℃。差示扫描量热计使用了由精工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DSC 6220”。另外,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量在以下的制造例中也是同样的。
另外,利用Microtrac UPA(日机装株式会社)测量上述获得的复合树脂细微粒,求出核壳型聚合物颗粒的粒径φ(nm)(体积基准),其结果,平均粒径为225nm。另外,平均粒径的测量在以下的制造例中也是同样的。
[树脂颗粒2至14的制造例]
除了将单体组成(单体种类和质量比)和聚合时的条件(引发剂的量、温度、时间、搅拌速度、浓度)改变之外,以与树脂颗粒1的制造例相同的方式制备树脂颗粒2至14。另外,树脂颗粒15和16使用了市售的聚氨酯树脂水分散体。
将根据上述方式制备的树脂颗粒归纳在下表中。
[表1]
Figure BDA0001845502760000241
[水性油墨组合物的制备]
准备通过颜料分散剂分散颜料的颜料分散液。使用下述表2所示的基本组合1至3将颜料分散液与剩余的各材料混合,充分搅拌,得到各水性油墨组合物(油墨1~22)。另外,用于构成油墨1至22的组合1至3与树脂颗粒的组合记载在后述的表3中。在下表2中,数值单位是质量%,总计是100.0质量%。
[表2]
Figure BDA0001845502760000251
[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的测量]
首先,使用表3中所述的油墨1至22中使用的树脂颗粒和溶剂组成的组合,另外制备100g混合液,其中,相对于混合液含有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树脂颗粒。将得到的各混合液放入玻璃容器中密封,在25℃下放置1小时,测量静置后的吸光度Abs 25。并且,以相同的方式,测量在4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Abs 40和在8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Abs 80。另外,使放置后的混合液在测量之前暂时恢复到25℃的状态,将玻璃容器上下晃动十次,放置1分钟后用于测量。
在波长400nm的吸光度下,使用吸光光度计(由日立高新科技公司制造的U-3900H型,测量模式:波长扫描,扫描速度:600nm/min)。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在4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和在80℃下放置1小时后的吸光度的降低率。结果示于表3。
Figure BDA0001845502760000261
[喷墨记录装置]
将如上所述制备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填充到对精工爱普生制造的SC-S80650(SeikoEpson Corporation)实施了设置用于向压板区域送风的风扇等改造的设备(以下也称为“SC-S80650改造机”)中。另外,风扇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
[喷墨记录方法]
使用聚氯乙烯薄片(由住友3M株式会社制造的“IJ-40”)作为记录介质。在压板加热器和风扇运转的状态下,达到记录介质被加热到表4至5中记载的温度的状态。另外,设定喷嘴和记录介质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油墨附着工序期间满足表4至5中记载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将记录介质供应到记录装置,并将填充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喷射到被加热的记录介质上从而使其附着。此时喷嘴的温度是表4至5中记载的值。另外,将油墨附着量调节至13mg/inch2,记录5×5cm的记录图案。记录图案的记录分辨率为1440×1440dpi。由风扇供应的风的风速如表4至5所示,并且风的温度被设定为常温风、25℃。另外,在比较例17和18中,在未使压板加热器运转的状态下进行上述记录方法。在实施例10、比较例16和19中,按照喷嘴表面温度为表4至5中记载的值,在将风温调节至热风(约40至45℃)的状态下进行上述记录方法。在油墨附着工序之后,利用位于压板加热器下游的干燥加热器在80℃下加热约1分钟,获得记录物。
[温度测量方法]
关于喷嘴的温度,通过在喷头的形成喷嘴的喷嘴表面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测量。这种情况下,将记录时油墨附着期间的温度的最高温度作为喷嘴的温度。记录介质的温度是记录介质的能够在压板上面向喷头的位置处的表面温度的记录期间的平均温度。
[风速和风温的测量方法]
在图2(a)的状态下,风扇送出的风以在间隙没有滑架等阻风障碍物的状态被供应到记录介质上,关于风速,测量在图2(a)的没有滑架的状态下平行于记录介质的表面流动的风的速度。另外,风温的测量在靠近图2(a)的送风口的地方进行,以不受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等的影响。
Figure BDA0001845502760000291
Figure BDA0001845502760000301
[图像质量]
目视观察通过上述记录方法获得的记录物的记录图案,并根据以下评估标准来评估图像质量:
A无图案内部的不均和图案边缘的油墨渗出。
B图案内部没有不均,但图案边缘有稍许油墨渗出。
C图案内部存在稍许不均。
D图案内部不均明显。
[OD值]
使用OD测量仪(Spectrolino,商品名,由Gretag Macbeth Co.制造)测量通过上述记录方法获得的记录物的记录图案的光学密度(OD值),并根据以下评估标准评估:
A OD值为1.8以上。
B OD值小于1.8且为1.4以上。
C OD值小于1.4。
[耐堵塞性]
在上述记录方法中,使油墨喷嘴列中的一半的喷嘴在记录期间不执行喷射,在连续记录2小时后执行一次吸尘清洁,并检查未使用的喷嘴的喷射状态。计算清洁后处于不喷射状态的喷嘴数量与未执行喷射的喷嘴数量的比例,并根据以下评估标准评估。
A不喷射喷嘴数量的比例为1%以下。
B不喷射喷嘴数量的比例超过1%且为3%以下。
C不喷射喷嘴数量的比例超过3%且为6%以下。
D不喷射喷嘴数量的比例超过6%。
[耐磨性]
使用附有白色棉布(符合JIS L 0803)的摩擦块在学振型耐摩擦坚牢度测试仪AB-301(由Tester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名称)上施加270克的负荷,对通过上述记录方法获得的记录物的记录图案部分往复摩擦50次。然后,目视观察记录介质的记录图案部分的剥离,并根据以下评估标准评估:
A记录图案没有划痕或剥落,油墨也没有转移到白色棉布上。
B尽管没有观察到记录图案的明显划痕和剥离,但观察到油墨转移到白色棉布上。
C记录图案中有明显划痕或剥落。
[着落位置偏差]
记录喷嘴检查图案,并测量每个喷嘴的着落位置与常规墨滴的着落位置的偏差。计算每个喷嘴的平均值,并根据以下评估标准评估。
A当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取为100时,位置偏差为20以下。
B当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取为100时,位置偏差超过20且为40以下。
C当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取为100时,位置偏差超过40且为60以下。
D当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取为100时,位置偏差超过60。
评估的结果为,使用加热工序,在油墨附着工序中喷嘴的温度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当制成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颗粒包含在水性油墨组合物所含的溶剂的组成中的混合液时,在由树脂颗粒的树脂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实施例中,耐磨性、耐堵塞性、图像质量和着落位置偏差中的任一项均优异。
与此相对,在情况并非如此的比较例中,耐磨性(C)、耐堵塞性(D)、图像质量(D)和着落位置偏差(D)中的任一项都较差。
详细而言,从实施例1至5的比较发现,在40℃、1小时条件下的吸光度降低率越低,耐堵塞性越好,在80℃、1小时条件下的吸光度降低率越高,耐磨性越趋于优异。
从实施例1、8、9和13的比较可以发现,喷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温差越高,越能够使通过增大风速或分离喷嘴记录介质距离以减小记录介质的热量对喷嘴的影响的控制最小化,着落位置偏差更优异。另一方面,喷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温差越低,耐堵塞性越优异。此外,使用送风降低喷嘴温度,则图像质量更好。
从实施例1和10之间的比较来看,使用热风进行送风,则图像质量更好。另一方面,使用常温风进行送风,则耐堵塞性更好。
从实施例1、11和12的比较来看,记录介质表面温度低,则耐堵塞性更好,图像质量更高。
从实施例1、13和14的比较来看,使用送风,则促进了油墨的干燥,并且图像质量更好。另外,喷嘴记录介质距离越大,耐堵塞性越好,距离越小,着落位置偏差也越小。
从比较例1、2、6、7、11和13可推测,当树脂在400nm波长下在40℃、1小时条件下的吸光度的降低率超过15%时,在油墨附着工序中,在喷头中树脂会溶解,耐堵塞性差。
从比较例3至5、8、12、14和20可推测,当树脂在40nm波长下在80℃、1小时条件下的吸光度降低率小于10%时,在后干燥工序中,树脂会充分溶解,无法使膜平整化,耐磨性差。
在比较例9和10中,由于在25℃的状态树脂颗粒已经溶解,因此,在40℃和80℃下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几乎为0%,可以推测在这种状态下,耐堵塞性差。
从比较例15可以推测,当喷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温度差小于-4℃时,需要提高风速或增加喷嘴记录介质的距离,着落位置偏差较差。
从比较例16和19可以推测,当喷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温度差超过8℃时,树脂在喷头中的溶解容易进行,耐堵塞性差。
从比较例17和18可知,不使用加热工序时,图像质量会降低。另外,在使用油墨7的比较例18中,与比较例1相比,耐堵塞性更好。由此可知,在进行加热工序以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时,本实施发生中使用的油墨是必需的。
此外,通过实施例1、6、7和比较例1、11至14的比较可知,当制成在由2-吡咯烷酮和丙二醇构成且它们的质量比为7:3的溶剂组成中含有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也进行为15%以下、在80℃、1小时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在使用具有各油墨组成的油墨1、17、20的实施例中,耐磨性、耐堵塞性、图像质量和着落位置偏差中的任一项均优异。

Claims (15)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加热工序,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
油墨附着工序,从喷嘴向在所述加热工序中被加热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射含有水、溶剂和树脂颗粒的水性油墨组合物并使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附着,
在油墨附着工序中,喷嘴的温度与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为-4℃至8℃,
当制成在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含有的溶剂的组成中以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方式含有树脂颗粒的混合液时,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波长400nm的吸光度的降低率在40℃、1小时的条件下为15%以下、并且在80℃、1小时的条件下为10%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温度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是-4℃至-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含有多元醇类、烷烃二醇类、乙二醇醚类和含氮溶剂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颗粒包含(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共聚树脂,
该(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共聚树脂的乙烯基单体的构成率为20至6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nm至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喷嘴面和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距离是0.5mm至3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附着工序中的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表面温度是30℃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油墨附着工序具备对所述记录介质的附着了油墨组合物的区域吹送风的送风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处的所述风的风速是0.5m/秒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的温度为30℃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将有机溶剂的整体设为100质量%,树脂溶解性溶剂相对于所述有机溶剂的整体为50质量%至80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性油墨组合物中,标准沸点为280℃以上的多元醇类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
15.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具有:
加热单元,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和
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射水性油墨组合物。
CN201811268721.5A 2017-10-31 2018-10-29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Active CN109720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0026A JP7118356B2 (ja) 2017-10-31 2017-10-31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17-210026 2017-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0114A CN109720114A (zh) 2019-05-07
CN109720114B true CN109720114B (zh) 2020-11-13

Family

ID=6624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8721.5A Active CN109720114B (zh) 2017-10-31 2018-10-29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6450B2 (zh)
JP (1) JP7118356B2 (zh)
CN (1) CN109720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8601B2 (ja) * 2019-05-31 2023-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7310414B2 (ja) * 2019-07-30 2023-07-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7375372B2 (ja) * 2019-08-27 2023-1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セット
CN112937145B (zh) * 2019-12-10 2022-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JP7490963B2 (ja) * 2020-01-22 202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7428043B2 (ja) 2020-03-26 2024-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N113580770B (zh) * 2021-08-04 2023-02-03 杭州专色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跨横梁两侧布置的墨车机构及打印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252A3 (en) * 2001-10-05 2003-05-02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WO2010123064A1 (ja) * 2009-04-23 201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Ij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123462B1 (en) * 2008-05-23 2011-04-13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153905A (zh) * 2010-01-28 2011-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物
CN103802518A (zh) * 2012-11-09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CN104470726A (zh) * 2012-07-11 2015-03-25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方法、成像装置和记录物
CN105269999A (zh) * 2014-07-07 2016-01-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7266976A (zh) * 2016-04-05 2017-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系油墨组合物和喷墨记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8596A1 (en) * 2006-09-29 2008-08-07 Akers Charles E High Solid Pigment Ink and Process for Thermal Inkjet Printing
JP2011195763A (ja) * 2010-03-23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2072355A (ja) * 2010-08-31 2012-04-1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052042A (ja) * 2010-09-02 2012-03-1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JP2012246460A (ja) * 2011-05-31 2012-12-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141787A (ja) * 2012-01-11 2013-07-22 Seiko Epson Corp 転写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写物
JP2013180428A (ja) * 2012-02-29 2013-09-1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6409354B2 (ja) * 2013-10-02 2018-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
JP6202472B2 (ja) * 2013-11-13 2017-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6281691B2 (ja) * 2014-03-10 2018-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装置
JP6257451B2 (ja) * 2014-06-09 2018-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方法
JP2016044239A (ja) * 2014-08-22 2016-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252A3 (en) * 2001-10-05 2003-05-02 Konica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EP2123462B1 (en) * 2008-05-23 2011-04-13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0123064A1 (ja) * 2009-04-23 2010-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Ij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2153905A (zh) * 2010-01-28 2011-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性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以及记录物
CN104470726A (zh) * 2012-07-11 2015-03-25 株式会社理光 成像方法、成像装置和记录物
CN103802518A (zh) * 2012-11-09 2014-05-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CN105269999A (zh) * 2014-07-07 2016-01-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07266976A (zh) * 2016-04-05 2017-10-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水系油墨组合物和喷墨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26639A1 (en) 2019-05-02
JP7118356B2 (ja) 2022-08-16
CN109720114A (zh) 2019-05-07
JP2019081303A (ja) 2019-05-30
US10556450B2 (en)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0114B (zh) 喷墨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JP572419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12012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8690399B (zh) 水性喷墨油墨组合物、喷墨记录方法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281689B2 (ja)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装置
EP3461650B1 (en) Recording method
JP20122064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10377910B2 (en) Aqueous ink composition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7091739B2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記録装置
US11149159B2 (en) Water-based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81540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JP2017186472A (ja) 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法
US11485871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30023979A1 (en) Ink Set And Recording Method
US10457073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US11466173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1040547B2 (en) Recording method using color ink composition having a hue angl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lor ink compositions
JP2019162841A (ja) 記録方法
US9376583B2 (en) Ink composi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10576770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509165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904299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5439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230001726A1 (en)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US20240059917A1 (en) Ink Jet Ink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