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9494A -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9494A
CN109689494A CN201780054699.1A CN201780054699A CN109689494A CN 109689494 A CN109689494 A CN 109689494A CN 201780054699 A CN201780054699 A CN 201780054699A CN 109689494 A CN109689494 A CN 109689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immersion suit
suit according
helme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6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里奥·塞萨尔·维诺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RP1601020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R105302A1/es
Priority claimed from ARP1601020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R105303A1/es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9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087Body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vering the user's body ; Immersion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mpletely covering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21/00Methods and means for joining member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该服装(1)包括独立的通向内腔或容腔(10)的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在面部开口(50)周围,隔热壁结构(2)包括罩(5)和全部两个开口(30,50),即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它被从隔热壁结构(2)突出的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外部保护盖包括覆盖罩(5)的头盔盖(7)和由周围通路(9)分开的身体盖(6),可展开的衬套(4)能经该周围通路(9)展开,直至在所述罩(5)上方和所述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

Description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同工业技术领域和诸如船舶的运输领域,并且在这方面涉及海上或其它水上环境中的救生设备。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船舶失事)的救生服,其允许使用高隔热壁而不影响失事船舶幸存者进入该服装及其在该服装内的移动性,由此独立于面部开口形成进入和离开开口,将两个开口保持在通过外盖的通过展开的可展开衬套的保护范围内,所有这些都通过合适的头盔固定和在服装的其余部分中的大移动性来补充。
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是克服克服已知的救生服难以实现通过开口进入的移动和快速放置具有厚隔热壁的救生服以及在所述救生服的所述开口周围缺乏保护的问题。
该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成套服装)解决。
背景技术
已知的救生服均无这样的进入开口:该进入开口与内罩一起位于保护区域内,在该保护区域中,可展开的衬套起作用,使得在展开时保护罩的面部开口和进入开口两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服装具有通向服装内腔的进入开口,它布置在服装的后部,从而便于进入和离开所述内腔。它允许失事船舶人员在穿着时更快地进入服装,并且这种行为不会受到他穿着的衣服或鞋子的阻碍。该服装可以被更快地穿着,因此可以更快地进行失事船舶的撤离。
所提到的进入开口与内罩一起位于保护区域内,在该保护区域中,可展开的衬套起作用,使得在展开时保护该罩的面部开口和该进入开口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向服装的内腔的进入开口布置在前突出部中,该前突出部允许所述进入开口的大开口。
由于容腔很宽敞,因此可以在服装内部进行不同的移动。例如:将腿从服装腿中朝向服装的主要部分取出,将手臂从衬套(袖套,袖子,sleeve)中取出,更换不同的浮动位置以便更舒适等。
优选地基于蜂窝层的隔热壁结构不仅允许适当的热隔绝和更大的浮力,而且还允许其壁的扇形区分。这种扇形区分(微蜂窝区域,大蜂窝区域,具有不同密度蜂窝的区域等)允许实现差别扇形隔热和差别扇形功能(例如:需要更大移动性或灵活性的微蜂窝区域)。
由蜂窝片、密封室和体部(身体)容腔提供的浮升能力使得服装几乎完全脱离水,这减小了身体与水接触的面积并在水温低时防止身体暴露于寒冷之中。
该服装可以让几乎整个身体从水中浮起,并且这允许很容易地进行仰面或俯卧游泳(因此即使迎着风和/或水流也很容易面对),额外的优点是,在刺穿、撕裂或淹没的情况下,服装内胆不会丢失,因为还存在蜂窝层、密封室和体部容腔空气。
由于关节褶皱的存在,差别扇形功能也增加。
另一方面,分离的头盔外盖和身体外盖的结合保持了周围通道畅通,通过该周围通道产生可展开衬套的展开。此外,所述身体盖可以包括排水通路,以防止水积聚在其内,从而阻碍使用者的移动。
同时,穿着者保护他的面部、颈部、手部和手臂,他具有100%的防水密封屏障,并且他得到足够的保护以防止体温过低。因此,穿着者可以在冷水中停留更长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和易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用数个附图说明了它在其优选实施例之一中的表示,所有这些仅用于说明目的,但不限于此:
-图1是服装的可能实施例之一中的带外盖的服装的纵向切口的示意性表示,其中示出了隔热壁结构的不同部件。
-图2是本发明服装的正视图,其中上部部分示出了头盔外盖,而下部部分示出了身体外盖。
此外,图2包括细部图A、B、C、D和E,即:
图A,前突出部的透视图;
图B,一个蜂窝壁的横向切口,显示了其构成;
图C,具有大蜂窝结构的壁的细节;
图D,具有微蜂窝结构的壁的细节;和
图E,头盔外盖的密封框架的细节。
-图3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部分的后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固定的释放,在该实施例中,该固定将头盔外盖与服装结构连结,并且
图B,侧视图,示出了移除外部头盔外盖而使头盔罩暴露。在所述头盔盖的内部部分中,可以看到牵引装置。
-图4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这指的是通过弹性壁构件的弹性调节的另一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的后视图。可以理解,它与图A的变型相同。
-图5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具有基于手动调节的后部固定拉线连接的牵引装置的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后视图中俯视观察图A的系统。内罩的位置用虚线示出。
-图6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基于通过弹性条带进行弹性调节的后固定拉线连接的牵引装置;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观察本发明系统。可以理解,侧面调节条带如何在外罩的面部开口下方的前部中具有相应的前固定连杆。
-图7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手动调整变型;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内罩的位置用虚线示出。
-图8包括图A和B,即:
图A,本发明调节系统的透视图,用虚线示出了系统安装在其内部部分上的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通过弹性条带进行弹性调节的变型之一;以及
图B,外罩的横向切口,其允许在正视图中俯视观察本发明系统。可以理解侧面调节条带如何在外罩的面部开口下方的前部中具有相应的前固定连杆。
-图9是罩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位置锁定装置的存在,该位置锁定装置在产生伸展之后防止调节系统的松动。
-图10是分解透视图,其中,除了外盖罩和内罩之外,可以看到拆卸了密封结构的主要部件,其中箭头指示所述部件的重叠结合。在所述拆卸下方示出了组装的密封结构。
-图11是透视图,其中密封结构固定在两个罩的两个面部开口周围:头盔外盖和内罩。
-图12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部分的纵向切口,其中可以看到形成该结构的不同壁。在该实施例中,面部密封框架结构包括填充壁;以及
图B,另一实施例中的服装的上部的纵向切口,其中面部密封框架结构缺少填充壁。
-图13包括图A和B,即:
图A,带外盖的服装的正视图;以及
图B,其中周围通路存在于头盔外盖与身体外盖之间的细节,通过该周围通路产生可展开衬套的展开。
-图14是服装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的衬套,其从隔热壁的结构突出。
-图15包括图A和B,即:
图A,其中前部不突出并且其中可以在所述前部和罩周围看到可展开的衬套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B,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实施例包括可展开的衬套布置在其周围的前突出部和相邻的罩。
-图16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前突出部以及围绕所述突出部和罩的可展开的衬套;以及
-图B,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可以完全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
-图17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正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可展开的衬套围绕其工作的前突出部和罩;以及
图B,服装的正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和在其内的头盔开口。
-图18包括图A、B、C和D,即:
图A,附装上部的另一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前突出部;
图B,服装上部的另一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横向开口完全打开;
图C,图A的服装的下视图;以及
图D,图B的服装的下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头盔开口的邻近头盔部分。
-图19是前突出部的透视图。
-图20是构成前突出部的一块隔热壁的侧视图。
-图21是前突出部的透视图,其中罩位于头部开口的前方。
-图22是服装的隔热结构的正视图,其中由于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可以看到不同的隔热层。在脚的情况下,局部切口允许观察在脚的内部增设的微蜂窝壁。
-图23包括图A、B、C和D,即:
图A,单个大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B,单个微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C,双大蜂窝壁的横向切口;以及
图D,双微蜂窝壁的横向切口。
-图24包括图A和B,即:
图A,具有大蜂窝壁和微蜂窝壁的服装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不同类型的加强件;以及
图B,具有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的服装的后视图,其中示出了不同类型的加强件。
-图25包括图A、B和C,即:
图A,具有不同类型的蜂窝壁的服装的正视图;
图B,体部壁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单个大蜂窝壁;以及
图C,罩的壁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双微小蜂窝壁。
-图26包括图A、B和C,即:
图A,服装的后视图,其中示出了具有微蜂窝壁和大蜂窝壁的不同类型的加强件;
图B,体部壁的两个部分的横向壁的细节,其中可以看到双大蜂窝壁;以及
图C,在裤腿外部增设的横向切口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该裤腿包括双微蜂窝壁。
-图27涉及服装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服装的前部不突出。它包括图A、B、C和D,即:
图A,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部分展开;
图B,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展开和展开支承件的部分展开;
图C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和展开支承件的完全展开;以及
图D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颈部浮体的互补存在。
-图28涉及服装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前部突出。它包括图A、B、C和D,即:
图A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的部分展开;
图B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展示了可展开衬套的展开和展开支承件的部分展开;
图C是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可展开衬套和展开支承件的完全展开;以及
图D,服装上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颈部浮体的互补存在。
-图29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一个变型的正视图,其中示出了在膝部高度处的裤腿的关节褶皱;以及
图B,关节皱褶的侧视图细节。
-图30包括图A和B,即:
图A,服装的一个变型的后视图,其中在背部与衬套之间的接合处以及产生裤腿的后部示出了关节褶皱;以及
图B,关节褶皱之一的侧视图细节。
-图31包括图A、B、C和D,即:
图A,在产生结合之前的两个面对的接合边缘的平面上视图;
图B,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的部分结合;
图C,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之间的完全结合;以及
图D,侧视图,示出了两个接合边缘利用中间可互换插入件的完全结合。
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主要附图标记清单:
(1)服装。
(10)服装(1)的内部容腔或腔。
(11)服装(1)的身体前部。
(12)服装(1)的身体背部。
(13)服装(1)的上肢。
(14)服装(1)的连指手套。
(15)服装(1)的裤腿。
(16)服装(1)的脚。
(2)隔热壁结构。
(20)蜂窝壁。
(20a)大蜂窝壁。
(20b)微蜂窝壁。
(20c)镀铝层。
(21)外壁[防水屏障]。
(22)内壁。
(23)可拆卸的闭合件。
(3)前突出部。
(3a)前区域[非突出实施例]。
(30)横向进入开口[通向内腔(10)]。
(31)横向开口(30)的弯曲边缘。
(31a)头盔弯曲边缘。
(31b)胸部弯曲边缘。
(31c)弯曲边缘(31)的角部。
(32)密封闭合装置。
(33)邻近头盔部分。
(34)邻近胸部部分。
(35)头盔开口[在邻近头盔部分(33)中,与罩(5)连通]。
(36)接头的边缘[在前突出部(3)与前部部分(11)的其余部分之间]。
(37)倾斜的接头端部。
(4)可展开的衬套。
(40)[可展开的衬套(4)与结构(2)]的基部接头。
(41)可展开的壁。
(42)端部边缘。
(43)端部闭合件。
(44)展开支承件。
(45)支承体(44)的弹性体。
(46)支承件(44)展开的四肢。
(5)内罩[属于服装内壁的结构]。
(50)内侧面部开口。
(51)内周围区域。
(52)[与密封框架(53)的]内结合体。
(53)密封框架或密封结构。
(53a)面部并置部分[或内框架]。
(53b)可变形填充。
(53c)[密封框架(53)与罩(5)的内结合体(52)的]周边结合体边缘。
(53d)外部部分[或外框架]。
(54)头盔基部[与头盔开口(35)结合]。
(6)身体外盖。
(60)身体外盖(6)的上部开口。
(61)外腔。
(62)上部开口(60)的体部边缘。
(63)颈椎浮体。
(64)防滑鞋底[在身体盖(6)的脚上]。
(7)头盔外盖。
(70)外侧面部或前开口。
(70a)外包围区域。
(71)头盔外盖(7)的围挡部。
(72)头盔边缘。
(73)调节系统。
(74)牵引装置。
(740)周围的拉线连接件。
(741)牵引条带。
(742)前伸展连接件。
(743)弹性牵引构件。
(744)拉动前通路。
(745)后拉线连接件。
(75)会聚布置。
(750)伸展松散的后连接件。
(751)轨道固定的后连接件。
(751a)后连接件(751)的固定。
(752)下手动伸展条带。
(753)伸展条带(752)的拉动端。
(754)后弹性伸展条带。
(755)下弹性伸展条带。
(756)端部(753)的位置锁定装置。
(76)轨道[孔眼]。
(77)拉线的固定。
(78)[围挡部(71)的]后固定或保持装置。
(8)关节褶皱。
(8a)接合部边缘。
(8b)接合部。
(8c)接合部可互换插件。
(80)腿褶皱。
(81)衬套褶皱。
(82)下躯干褶皱。
(9)框架通路[形成在体部边缘(62)与头盔边缘(72)之间,由此展开可展开的衬套(4)]。
(100)排水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上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其包括独立的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该进入开口通向内部容腔的。在面部开口(50)的周围,隔热壁结构(2)包括罩(5),并且全部两个开口—即进入入口(30)和面部开口(50)—由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该衬套从隔热壁结构(2)突出。保护外盖包括覆盖所述罩(5)的头盔外盖(7)和由框架通路(9)分开的身体外盖(6),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能通过该框架通路展开,直到在所述头盔罩(5)和所述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
通常,本发明的救生服(1)具有在其内腔(10)中容纳人体、提供隔热和防水并形成浮动单元的功能。该服装(1)根据人的解剖学形态限定了容腔,但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人在所述容腔内移动,就如漂浮的迷你舱。它在身体和头盔部分两者中以及在裤腿(15)和手臂(13)中包括隔热壁结构(2)和外盖。
特别地,该服装(1)包括彼此独立的面部开口(50)和通向内部容腔的进入开口(30)。
在面部开口(50)周围,隔热壁结构(2)形成罩(5),而在进入开口(30)周围,所述结构(2)可以是平的或形成前突出部(3)。
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两者都被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该衬套从隔热壁结构(2)突出。
保护外盖至少包括覆盖所述内罩(5)的头盔外盖(7)以及身体外盖(6),该身体外盖的外腔(61)承载(作为其载体)隔热壁结构(2)。因此,外盖覆盖身体[前部部分(11)和背部部分(12)]以及肢体[上肢(13)、连指手套(14)、裤腿(15)和脚(16)]。在不同区域中,盖(6、7)借助适合于该目的的元件、例如可拆卸的闭合件(23)与隔热壁结构(2)相关联。
头盔盖(7)和身体盖(6)由框架通路(9)分开,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能穿过该框架通路展开,直到在头盔罩(5)和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或受保护的环境。更具体地,框架通路(9)位于身体盖(6)的体部边缘(62)与头盔外盖(7)的头盔边缘(72)之间。
以与所述框架通路(9)相邻的方式,在身体盖(6)的上部部分中,预见施加一个或多个颈部浮体(63)的可能性。例如,在邻近身体外盖(6)的上部开口(60)的体部边缘(62)的区域中,它们被放置在罩(5)的后方并有助于保持失事船舶幸存者的头部在他沉下时抬高,从而漂浮在水中。
该外侧可展开的衬套具有基部接头(40),该基部接头将该衬套的可展开的壁(41)与隔热壁结构(2)连结。可以设想这样的可能性,即,弹性可展开构件是可以获得的,它配备有终止于可展开的肢体(46)中的弹性体(45),并且用作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的展开支承件(44)。还可以设想,这种可展开的衬套(4)在其端部边缘(42)中具有外开口的端部闭合装置(43),这改善了它提供的环境保护。
头盔盖(7)至少具有定位或保持装置,该定位或保持装置使围挡部(71)与隔热壁结构(2)相关联。该定位或后部固定装置(78)可以作为例如“Velcro”或蓟式接头而快速打开和关闭。
另一方面,内罩(5)与围绕内侧面部开口(50)的头盔外盖(7)相关,使用者的面部从该内侧面部开口(50)出现。
此外,头盔盖(7)和罩(5)受到牵引装置(74)的影响,该牵引装置—从邻近外围区域(70a)的拉线(拉绳,linepull)连接件到外侧面部开口(70)—能够在内周围区域(51)上施加面部整合的压力。
牵引装置(74)从后会聚装置(75)所施加的影响起作用,一些拉线分支在该后会聚装置会聚,从而将拉线连接件与后会聚装置(75)连接。
会聚装置(75)和牵引装置(74)安装在服装(1)的头盔外盖(7)的内部部分中,从而通过罩(5)与头盔盖(7)之间的连接作用在罩(5)上方。该连接通过密封结构(53)完成,该密封结构将罩(5)的内接头(52)与头盔外盖(7)的外围区域(70a)连结。
在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固定的拉线连接件(745),它布置成超出头盔外盖(7)的中间区域之外、例如布置在后部区域,所述拉线连接件(745)能从头盔外盖在外侧面部开口(70)的外围区域(70a)上施加伸展。
牵引装置(74)由伸展条带(752)所施加的影响起作用,该伸展条带从后会聚装置(75)至少连接所述固定拉线(745)的一部分,如在相应附图中可见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伸展条带是弹性装置,它保持牵引装置(74)通常被拉紧并且施加恒定的伸展。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牵引条带(741),所述牵引条带与固定到外侧面部开口(70)的外围区域(71)上的周围拉线连接件(740)相关联。相反,会聚装置(75)包括自由的后连接件(750),所述牵引条带(741)和所述伸展条带(752)两者都穿过该后连接件。另一方面,会聚装置(75)至少包括固定的后连接件(751)[穿过固定拉线(77)],伸展条带(752)穿过所述后连接件。
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一些前-后牵引条带(741),它们与外围区域(70a)与外侧面部开口(70)的连杆或拉线连接件一样朝向会聚装置(75)施加它们的作用。
拉线连接件包括固定到外侧面部开口(70)的所述外围区域(70a)的相应拉线连接件(740),而会聚配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0,751),所述牵引条带(741)通过所述后连接件保持受到一些伸展条带(752)的影响。
每个伸展条带(752)都具有连杆或前伸展连接件(742)和前部或前通路(744),拉动端(753)穿过该前通路从所述伸展条带(752)出现。
为了保持系统的调节(73),在产生伸展之后,可以设想使用被施加至伸展条带(752)的拉动端(753)的位置锁定装置(756)[例如,名为TANCA型的装置]来产生抵靠罩(5)的前部(11)或抵靠前通路(744)的孔眼的锁定,从而防止系统松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包括一些弹性前-后牵引条带(741),它们与外围区域(70a)与外侧面部开口(70)的连杆或拉线连接件一样朝向会聚装置(75)发挥它们的作用。
会聚装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0,751),所述牵引条带(741)通过该后连接件保持受到一些伸展条带(754,755)的影响。
至少,伸展条带(754,755)是弹性的并且通常以它们在所述牵引条带(741)上施加恒定伸展力的方式伸展。
在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中,连杆可以包括适合于期望效果的不同元件,例如自由的或轨道通路开口(76)、带或不带锁的带扣、Tancas(用于绳索或带的保持件,“cord lock(绳锁)”)、具有固定端并设有孔眼的柔性构件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装置(74)和会聚装置(75)由弹性壁构件形成,弹性壁构件与外围区域(70a)中与面部开口(50)的连杆或线绳连接件(740)一样限定一些拉线或弹性牵引肢体(743)的分支,这些分支在后会聚装置(75)中会聚。还有可能的是,不同元件构成形成它们的同一块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内罩(5)中,可以设想,内侧面部开口(50)具有密封结构(53),该密封结构使它具有适当的紧密性。
密封结构(53)的外周接头边缘(53c)与罩(5)的内接头(52)连结,该密封结构包括可变形且防滑塑料材料的框架(53),该框架在压力下能被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使用者面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53)包括氯丁橡胶框架。
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结构(53)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包含例如内框架或面部并置部分(53a)、框架或外部部分(53d)和中间填充物(53b)。
内框架或面部并置部分(53a)包含可变形且防滑的塑料材料,该材料在压力下能够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使用者面部。可以设想,该内框架由适合其功能的材料如聚醚构成。在该内框架或并置部分(53a)的外侧,布置有弹性可变形的中间填充物(53b)和覆盖前部部分(11)的外框架或部分(53d)。所述弹性填充物(53b)具有保持密封结构(53)通常膨胀的能力。
该服装(1)具有隔热壁结构(2),它形成身体和头盔部分以及裤腿(15)和臂。这些隔热壁(2)包括具有隔热和浮起能力的镀铝(20c)的蜂窝壁(20)。出于说明目的,微蜂窝壁(20b)应指那些蜂窝小于20mm的壁。出于同样的目的,大蜂窝壁(20a)应指那些蜂窝等于或大于20mm的壁。很明显,这只是参考性定义,其目的是根据蜂窝壁的较小或较大尺寸来区分蜂窝壁(20)。
这是重要的,因为它允许隔热壁结构(2)限定扇形差别隔热。这可以通过蜂窝细胞的尺寸以及这些壁(2)的壁的数量和/或组成来确定。
可以设想前突出部(3)和头盔部分的在肢体区域中包括例如具有小于20mm的蜂窝的微蜂窝壁(20b)的截面差别隔热的可能性。相反,在服装(1)的其余部分中可以使用具有等于或大于20mm的蜂窝的大蜂窝壁(20a)。
此外,可以设想,隔热壁结构(2)至少包括外壁(21),该外壁可以由诸如聚醚的材料构成并且主要用作防水屏障。
另一方面,可以设想可选地存在与使用者身体接触的内壁(22)。
而且,可以设想,隔热壁结构(2)限定了扇形差别功能,包括在比其他区域需要更多移动性的区域中放置微蜂窝壁(20b),而在所述其他区域中放置大蜂窝壁(20a)。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体部的前部部分(11)中,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未突出的前部区域(3a),横向进入开口(30)被置于该前部区域中。横向进入开口限定两个相邻的部分(33,34),它们在功能上可移动,直到实现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该进入开口(30)具有密封闭合装置(32)。
在另一实施例中,体部的所述前部部分(11)具有前突出部(3),该前突出部终止于弯曲边缘(31)的横向进入开口(30),所述弯曲边缘构成到内部容腔的通道。
该横向进入开口(30)具有施加至其弯曲边缘(31)的密封闭合装置,该密封闭合装置将两个相邻部分(33、34)分开,所述两个相邻部分在功能上可移动,直至实现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
更具体地,前突出部(3)形成锥形的初始部分以作为框架,形成所述相邻部分(33,34)的壁从该框架延伸到该弯曲边缘(31a,31b)的横向开口(30)。邻近横向开口(30)的这些部分(33、34)包括邻近胸部部分(34)—它终止于胸部弯曲边缘(31b)中,以及邻近头盔部分(33)—它终止于头盔弯曲边缘(31a),其中存在与罩(5)连通的头盔开口(35)。
可以设想邻近头盔部分(33)比邻近胸部部分(34)突出得少的可能性。以这种方式,邻近头盔部分(33)的小突出部便于使用者的头部插入穿过与罩(5)连通的头盔开口(35)。
从壁结构的角度看,前突出部(3)可以由包括一个或多个蜂窝壁(20)的隔离壁结构(2)形成。
除了隔热之外,相邻部分(33,34)具有这样的隔热壁结构(2),该隔热壁的柔性允许所述邻近部分(33,34)的发散倾倒,这由于在弯曲边缘(31)中存在一些角部(31c)而变得容易。以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产生横向进入开口(30)的膨胀,该横向进入开口然后可以通过布置在所述弯曲边缘(31)中的密封闭合装置(32)来封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突出部(3)由隔热壁(2)中的结构件形成,隔热壁的接头边缘(36)与前部部分(11)的其余部分接合。该前突出部(3)布置成使得—通过其端部(37)的接头—形成这样的框架,该框架的弯曲边缘(31)限定进入开口(30)。
所述接头端部(37)优选地是倾斜的,以使它们朝向进入开口(30)会聚。以这种方式,框架边缘起到装配引导边缘的作用,其有利于将使用者引入服装容腔(1)内。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头盔开口(35)与内罩(5)的头盔基部(54)接合。
另一方面,隔热壁结构(2)允许结合诸如腿皱褶(折叠)(80)、衬套皱褶(81)和下躯干皱褶(82)的关节皱褶(8)。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关节皱褶(8)穿过接合部边缘(8a)之间的接合部(8b)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有接合部可互换插入件(8c),该插入件被置于接合部边缘(8a)之间。
最后,可以设想,至少身体外盖(6)设置有排水通路(100),该排水通路防止水积聚在其外腔(61)中。
毫无疑问,在将本发明付诸实践后,可以引入关于某些结构细节和形式的修改,而不脱离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清楚解释的基本原理。

Claims (32)

1.一种救生服,它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并且用于失事船舶,该救生服具有在其内腔(10)中容纳人或使用者的身体、提供隔热和防水、形成浮升单元的能力,所述救生服:
-限定一容腔(10),该容腔与人的解剖学形式相符,但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人在所述容腔(10)内移动,就如浮动的迷你舱,
-包括隔热壁结构(2),该隔热壁结构既处于体部中又处于头盔部分中,还处于裤腿和手臂中,
-所述隔热壁结构(2)具有保护外盖(6),
其特征在于:
-该救生服具有独立的进入开口(30)和面部开口(50),该进入开口通向所述内部容腔(10),
-在所述面部开口(50)周围,所述隔热壁结构(2)具有罩(5),
-所述进入开口(30)和所述面部开口(50)两者都被从所述隔热壁结构(2)突出的可展开的衬套(4)围绕,
-所述保护外盖包括头盔盖(7)和身体盖(6),该头盔盖覆盖所述罩(5),以及
-所述头盔盖(7)和所述身体盖(6)由框架通路(9)分开,所述可展开的衬套(4)能经所述框架通路展开,直至在所述头盔罩(5)上方和所述进入开口(30)上方形成环境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盖(7)至少包括将该头盔盖与所述隔热壁结构(2)连结的保持装置(7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78)能快速打开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可展开的外部衬套(4)至少包括弹性可展开的肢体,该肢体用作所述可展开的外部衬套(4)的展开支承件(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衬套(4)包括所述可展开的外部衬套(4)的外部开口的封闭装置(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5)在用于使用者面部的面部开口(50,70)周围与所述头盔盖(7)相关,
-所述头盔盖(7)和所述罩(5)受牵引装置(74)的影响,从邻近周围区域的拉线连接件(740)到所述面部开口(70),所述牵引装置能够在内周围区域(51)上施加面部整合压力,以及
-所述牵引装置(74)在由后会聚装置(75)施加的影响下起作用,一些拉线分支(741)会聚到所述后会聚装置(75),以将所述拉线连接件(740)与所述后会聚装置(7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装置和所述牵引装置(74)安装在该服装(1)的外部头盔盖(7)的内部部分中,从而通过所述罩(5)和所述头盔盖(7)之间的连接作用在所述罩(5)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装置(74)包括固定的拉线连接件,该固定的拉线连接件位于所述面部开口(70)与所述外盖(7)的后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并且能在所述面部开口(70)的周围区域上进行伸展,以及
-所述牵引装置(74)在由所述伸展条带(741)施加的影响下起作用,所述伸展条带从所述后会聚装置(75)至少连接所述固定的拉线(751)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装置(74)包括一些前-后牵引条带(741),这些前-后牵引条带与周围区域的拉线连接件(740)向面部开口(70)一样朝向所述会聚装置(75)发挥其作用,
-所述拉线连接件(740)包括固定到面部开口(70)的所述周围区域上的对应拉线连接件,以及
-所述会聚装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1),所述牵引条带(741)通过所述后连接件保持受到一些伸展条带(752,754)的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装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1),所述后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固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装置(75)包括后连接件(751),伸展条带(752,754)在所述后连接件中起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展条带(754)作用在所述会聚装置(75)上,所述弹性伸展条带通过所述会聚装置(75)保持所述牵引装置(74)通常收紧,从而在所述牵引条带(741)上进行恒定的伸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条带(755)是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从前伸展连接件(742)上方保持所述牵引装置(74)通常收紧并进行恒定的伸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各自的前拉线(742)和前通路(744)的伸展条带(755),每个伸展条带(752)的相应的拉动构件(753)经所述前通路(744)出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置锁定装置(756),所述位置锁定装置施加至所述伸展条带(752)的拉动构件(753),并且保持系统调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74)和所述会聚装置(75)由弹性壁的构件(743,755)形成,所述弹性壁从所述周围区域中的拉线连接件(742)到所述面部开口(70)限定一些在后会聚装置(75)中会聚的拉线分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开口(50,70)与密封所述面部开口的密封结构(53)连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3)包括氯丁橡胶框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3)包括至少由以下形成的结构框架:
-由可变形且防滑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内框架(53a),该内框架在压力下能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使用者的面部,
-外框架(53c),以及
-弹性填充物(53b),它通常保持所述密封结构(53)膨胀。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3)一方面与外部头盔盖(7)的外侧面部开口(70)相关联,另一方面与属于该服装(1)的壁结构(2)的所述内罩(5)的内侧面部开口(50)相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
-在体部的前部部分(11)处,所述隔热壁结构(2)包括前突出部(3),所述前突出部终止于弯曲边缘(31)的横向进入开口(30)中,该横向进入开口构成通向所述内部容腔(10)的进入开口,
-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设置有密封闭合装置(32),并且将两个邻近部分(33,34)分开,所述两个邻近部分在功能上是可移动的,直至实现所述进入开口(30)的膨胀,以及
-所述邻近部分之一包括头盔开口(50),所述罩(5)从所述头盔开口向外突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突出部(3)形成锥形或截头锥形的初始部分,形成所述弯曲边缘(31)的横向开口(30)的邻近部分(33,34)的壁从所述初始部分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突出部(3)由框架形成,所述框架终止于所述横向开口(30)的两个邻近部分(33,34)中,即,邻近胸部部分(34)和邻近头盔部分(33),在所述邻近头盔部分中存在与罩(5)连通的头盔开口(35)。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近胸部部分(34)比所述邻近头盔部分(33)长,使得这两个部分(34,33)通过所述横向进入开口(30)的活动位置分开,所述邻近胸部部分(34)突出较多,从而提供对所述服装(1)的内腔(10)的进入,而所述邻近头盔部分(33)突出较少,但定位为用于其在使用者的头上的闭合倾倒。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突出部(3)由构造在隔热壁(2)中的部件形成,所述部件以与接头端部(37)的接头一起形成框架的方式布置,所述框架的弯曲边缘(31)限定所述进入开口(3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端部(37)以使得它们朝向所述进入开口(30)会聚的方式倾斜。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结构(2)包括具有隔热和浮动能力的镀铝的蜂窝壁(20)。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壁(20)包括微蜂窝壁(20b)和大蜂窝壁(20a)。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壁(20)的结构限定扇形差别隔热体,所述扇形差别隔热体由以下因素中的至少一个决定:蜂窝隔室的尺寸和/或壁的数量和/或所述壁(20)的成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差别隔热体一方面包括在所述肢体和头盔的区段中的具有小于20mm的蜂窝的微蜂窝壁(20b),并且另一方面包括在所述服装(1)的其余部分中的具有等于或大于20mm的蜂窝的大蜂窝壁(20a)。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壁的结构限定了扇形差别功能,包括处于比其它区域需要更大的移动性的区域中的微蜂窝壁(20b)。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服至少包括颈部浮体(63),所述颈部浮体被与所述身体外盖(6)的上部开口边缘(60)相邻地置于所述罩(5)的后方。
CN201780054699.1A 2016-07-07 2017-04-21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Pending CN1096894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RP160102088A AR105302A1 (es) 2016-07-07 2016-07-07 Traje de salvamento para naufragios con alta funcionalidad y aislación
AR20160102088 2016-07-07
AR20160102089 2016-07-07
ARP160102089A AR105303A1 (es) 2016-07-07 2016-07-07 Traje de salvamento para naufragios con alta funcionalidad y aislación
PCT/IB2017/052299 WO2018007876A1 (en) 2016-07-07 2017-04-21 Salvage suit for shipwrecks with high functionality and insul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9494A true CN109689494A (zh) 2019-04-26

Family

ID=5867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699.1A Pending CN109689494A (zh) 2016-07-07 2017-04-21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4403B2 (zh)
EP (1) EP3481713B1 (zh)
JP (1) JP2019527166A (zh)
KR (1) KR20190037252A (zh)
CN (1) CN109689494A (zh)
AU (1) AU2017292132A1 (zh)
BR (1) BR112019000261A2 (zh)
CA (1) CA3035634A1 (zh)
CL (1) CL2019000036A1 (zh)
ES (1) ES2824550T3 (zh)
WO (2) WO20180078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20596A (ko) * 2019-12-09 2022-08-30 디에고 제이콥슨 혹한기 생존 수트
US11970254B1 (en) 2020-12-10 2024-04-30 Diego Jacobson Cold weather infant survival sui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1628A (en) * 1966-01-31 1970-07-28 Michel F Piel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itted diving suits and suits made thereof
US3911913A (en) * 1973-10-05 1975-10-14 Ethel L June Survival apparatus
US4017926A (en) * 1975-07-14 1977-04-19 Societe Industrielles Des Establissements Piel Life-saving garment
EP0444400A1 (en) * 1990-02-24 1991-09-04 BTR plc Submarine escape assembly
GB2441986A (en) * 2006-09-21 2008-03-26 Survitec Group Ltd Submarine escape suit having a hood with a removable face covering portion
CN101264793A (zh) * 2007-03-16 2008-09-17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一种救生设备
US20100248567A1 (en) * 2007-08-02 2010-09-30 Nechama Carl Personal flotation cocoon
CN102069900A (zh) * 2009-11-06 2011-05-25 K·B·努涅兹 用于船舶失事的救生服
DE102011010119A1 (de) * 2011-02-02 2012-08-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chutzanzu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Kühlraum
CN203255349U (zh) * 2013-02-22 2013-10-30 北京巨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救生舱
CN104494799A (zh) * 2014-12-05 2015-04-08 马焕明 一种军警用浸水式保温救生服
CN204674798U (zh) * 2015-04-29 2015-09-30 上海锦泽诚工业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防化救生服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400A (en) * 1891-01-06 Archibald smith
DK22606C (da) * 1916-06-16 1917-11-19 Nat Life Preserver Company Redningsdragt.
US1706097A (en) * 1927-02-23 1929-03-19 Aud Company Inc Life-saving suit
US1851100A (en) * 1929-11-18 1932-03-29 Ilg Anna Life-saving suit, specially for airmen, mariners, and the like
GB557220A (en) * 1942-05-06 1943-11-10 Zbigniew Siedlecki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uoyant suits for use more especially for life saving purposes
DE1456314A1 (de) * 1965-05-11 1969-05-29 Glanzstoff Ag Kaelteschutz- und Seenot-Rettungsanzug
GB1500423A (en) * 1975-04-02 1978-02-08 Cosalt Ltd Protective clothing
NO140760C (no) * 1976-09-09 1980-02-18 Viking Stavanger As Drakt med forlenget tetning.
US4704092A (en) * 1983-10-31 1987-11-03 Lasse Liukko Life-saving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garment
JPS60173103A (ja) * 1984-02-18 1985-09-06 株式会社ムトウ 耐寒救命作業服
JPH0312636Y2 (zh) * 1984-09-18 1991-03-25
DE3610491A1 (de) * 1986-03-27 1987-10-01 Draegerwerk Ag Schutzanzug mit atemluftversorgung
US5940879A (en) * 1998-08-25 1999-08-24 Whitehouse; Andrew Diving drysuit having easy entry
JP4942417B2 (ja) * 2006-07-31 2012-05-30 藤倉航装株式会社 ドライスー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1628A (en) * 1966-01-31 1970-07-28 Michel F Piel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itted diving suits and suits made thereof
US3911913A (en) * 1973-10-05 1975-10-14 Ethel L June Survival apparatus
US4017926A (en) * 1975-07-14 1977-04-19 Societe Industrielles Des Establissements Piel Life-saving garment
EP0444400A1 (en) * 1990-02-24 1991-09-04 BTR plc Submarine escape assembly
GB2241678A (en) * 1990-02-24 1991-09-11 Btr Plc Submarine escape assembly
EP2066556B1 (en) * 2006-09-21 2013-05-22 Survitec Group Limited Submarine escape suits
GB2441986A (en) * 2006-09-21 2008-03-26 Survitec Group Ltd Submarine escape suit having a hood with a removable face covering portion
CN101264793A (zh) * 2007-03-16 2008-09-17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一种救生设备
US20100248567A1 (en) * 2007-08-02 2010-09-30 Nechama Carl Personal flotation cocoon
CN102069900A (zh) * 2009-11-06 2011-05-25 K·B·努涅兹 用于船舶失事的救生服
DE102011010119A1 (de) * 2011-02-02 2012-08-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chutzanzu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Kühlraum
CN203255349U (zh) * 2013-02-22 2013-10-30 北京巨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救生舱
CN104494799A (zh) * 2014-12-05 2015-04-08 马焕明 一种军警用浸水式保温救生服
CN204674798U (zh) * 2015-04-29 2015-09-30 上海锦泽诚工业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防化救生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8700A1 (en) 2019-10-10
BR112019000261A2 (pt) 2019-07-09
CL2019000036A1 (es) 2019-03-08
EP3481713B1 (en) 2020-07-08
JP2019527166A (ja) 2019-09-26
WO2018007877A1 (en) 2018-01-11
EP3481713A1 (en) 2019-05-15
AU2017292132A1 (en) 2019-02-28
WO2018007876A1 (en) 2018-01-11
US11254403B2 (en) 2022-02-22
CA3035634A1 (en) 2018-01-11
KR20190037252A (ko) 2019-04-05
ES2824550T3 (es)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4417A (en) Protective garments
US6047403A (en) Decorative cast covering
US20050160514A1 (en) Garment having head-and face cover
US9763485B1 (en) Waterproof stadium blanket convertible to a fitted bodywrap hoodie
US20090144874A1 (en) Wearable Towel
JP2007503879A (ja) 外囲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ベビーキャリア
CA2563844A1 (en) Hockey pant with removable outer shell
US11051568B2 (en) Barrier panel for selective coupling between jacket and trousers
US9185940B2 (en) Sectionalized over-garment
ITTV20130176A1 (it) Indumento multicomponente
CN109689494A (zh) 具有高功能性和隔热性的用于失事船舶的救生服
AU2003222899A1 (en) Item of clothing comprising an internal collar
EP3417729B1 (en) Garment
WO2011022645A2 (en) Apparel skirt system
JP2911842B2 (ja) 上下続き防寒防風防塵用衣料
WO2021102531A1 (pt) Jaqueta multiuso
KR200448562Y1 (ko) 아기 덮개용 재킷
EP1535527A2 (en) A garment particularly a waistcoat or a gilet
US20020095710A1 (en) Convertible article of clothing
KR200477111Y1 (ko) 허리보호용 바지덧댐밴드
CA3003845C (en) Barrier panel for selective coupling between jacket and trousers
KR200480036Y1 (ko) 아기캐리어 커버
KR200491249Y1 (ko) 가축용 방한복
US20110130058A1 (en) Rescue Outfit
PT86431B (pt) artigo de VESTUãRio para per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517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