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0095B -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0095B
CN109660095B CN201910095344.8A CN201910095344A CN109660095B CN 109660095 B CN109660095 B CN 109660095B CN 201910095344 A CN201910095344 A CN 201910095344A CN 109660095 B CN109660095 B CN 109660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upper shell
shell
adhesive tap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53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0095A (zh
Inventor
梁伯军
刘益
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nv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nv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nv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nv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53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0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0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0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0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微型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包括安装设备、布置粘带、对上机壳进行调向筛分、自动分离垫片并对垫片进行压紧粘贴等一系列步骤,通过将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分解成上述多个步骤,并针对设计各个机构,使得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完全实现了自动化。采用本方案能自动对上机壳进行调向筛选,并保证上机壳不会重叠。

Description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微型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工序将粘性的垫片粘贴至上机壳内时,需要先用镊子将留有裁切缝的垫片从粘带上取下放至压紧件上,然后将上机壳盖在垫片处,再使用压力机进行冲压贴紧,工序复杂,成本较大、效率极低。为了实现该工序的自动化,上机壳的自动调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所以有人设计了一种振动送料盘,能自动对上机壳进行调向筛分和自动送料,使上机壳统一朝向地被运送到分度盘的位置进行下一步加工工序,从而大幅度减少了人工调向的工作量,但是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个或多个上机壳重叠的情况,导致压力机进行冲压贴紧时直接将两个上机壳毁坏的情况,甚至还会对压力机的压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使用该设备时,还是需要安排操作人员在一旁人工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对上机壳进行调向筛选的全自动的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准备:包括准备粘贴垫片需要用的自动送料装置、分度盘、检测装置、压力机、用于自动提供垫片的走带装置以及垫片分离机;
第二步,布置粘带:将用于存放垫片的粘带绷在走带装置上;走带装置包括卷材盘、废带收集盘,将未使用过的粘带缠绕安装到卷材盘上,将粘带的自由端固定在废带收集盘上,使粘带位于分度盘的上方并使垫片位于机壳容纳腔的正上方;
第三步,准备上机壳:选用形状和尺寸参数均标准的上机壳,并将上机壳投入自动送料装置内自动进行筛分调向;
第四步,筛选上机壳:通过设置限流板自动对第三步中输送出来的上机壳进行检测,并通过设置转动杆去除其中输出的重叠的上机壳;
第五步,检测:在分度盘的一侧滑动设置检测探头,并使检测探头始终与分度盘相抵紧,从而实现自动对机壳容纳腔进行检测的功能;
第六步,分离垫片:当上机壳被运送到垫片的正下方时,启动垫片分离机使之向下运动,将垫片从粘带上分离出来并使垫片下落到上机壳内粘在上机壳上;
第七步,冲压粘贴:当上机壳转动到压力机的正下方时,启动压力机使之对垫片进行冲压,从而将垫片与上机壳压紧;
第八步,卸料:冲压完成后,使分度盘继续转动并带动上机壳到卸料工位进行卸料。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在输送轨上设置再次筛分段,使得重叠的上机壳无法通过,从而避免了重叠的上机壳直接进入机壳容纳腔内的情况;同时通过拨动转动杆将重叠的上机壳顶出再次筛分段,从而避免了重叠的上机壳导致再次筛分段堵塞的情况;
本方案通过设置检测探头自动对机壳容纳腔进行检测,避免了再次筛分段被堵塞时分度盘空转的情况,无需工人时间守候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本方案将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工作分解成几个小步骤,并将完成各个小步骤的加工装置分别设计在分度盘的四周,利用分度盘的转动带动上机壳间歇性地更换加工工位,其他加工装置配合其运转频率运行,从而使得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工作能够有序地自动进行,相比于原来利用手工进行粘贴的方式来说,本方案的单步操作更规范,且步骤间的过渡时间稳定,而且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进行第一步操作准备好各种设备后,将自动送料装置与分度盘通过输送轨相连通;将检测装置、走带装置、垫片分离机和压力机安装在分度盘的四周。
通过输送轨将自动送料装置与分度盘连通可以实现自动为分度盘提供上机壳的功能;将完成各个小步骤的加工装置分别设计在分度盘的四周,利用分度盘的转动带动上机壳间歇性地更换加工工位,其他加工装置配合其运转频率运行,从而使得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工作能够有序地自动进行,相比于原来利用手工进行粘贴的方式来说,本方案的单步操作更规范,且步骤间的过渡时间稳定,而且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第四步所述的筛选上机壳是自动送料装置自动实现的,在输送轨上设有再次筛分段,在再次筛分段上铰接一根限流板,在机架上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当重叠的上机壳被限流板堵在再次筛分段内时,拨动转动杆将重叠的上机壳从再次筛分段里顶出。
本方案的转动杆转动即可对输送轨上的重叠的上机壳进行清理,避免了重叠的上机壳导致输送轨堵塞的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控制转动杆的转动频率实现控制清理频率的目的,结构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是与分度盘相联动的;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根转动轴,并将转动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然后在转动轴与用于驱动分度盘的主驱动轴上绷设一根皮带,使得驱动分度盘转动的动力也能传递到转动轴上进而带动转动杆一起转动。
通过皮带将主驱动轴和转动轴联动,不仅使得转动轴的转动不需要单独设置电机进行驱动,使得设备的结构更简单,减少了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使得转动轴的转动与主驱动轴的转动相互配合,即主驱动轴带动分度盘转动更换工位时,转动轴带动转动杆同步运动,对输送轨进行清理,避免了分度盘上待接收上机壳的机壳容纳腔转动到输送轨的位置时,输送轨却因为重叠的上机壳无法通过,进而导致没有上机壳被运输到机壳容纳腔内的情况。
进一步,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先在粘带的自由端贴上双面胶,并去除双面胶上的保护纸,然后将粘带的自由端固定在废带收集盘上。
因为粘带上的垫片投入使用后,该位置的粘带就成了废带了,直接将它粘在废带收集盘上方便快捷,而且还能统一对废带进行收集,避免废带四处飘散影响其他加工步骤。
进一步,第五步所述的使检测探头与分度盘抵紧是通过弹性件来实现的,当机壳容纳腔内没有上机壳时,检测探头立刻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机壳容纳腔内将分度盘卡住。
因为输送轨上有限流板对重叠的上机壳进行限制,避免有重叠的上机壳流入分度盘内,所以可能会出现有重叠的上机壳无法通过导致其后面的上机壳也无法继续滑动的情况,进而可能导致分度盘上的机壳容纳腔里没有上机壳的情况,此时若设备继续运转则只能是空转,不仅耗费电能不能加工上机壳,还容易造成垫片的浪费,垫片还可能粘在机壳容纳腔内导致工人需要对分度盘进行清洁,压力机也可能将垫片冲压在分度盘上,还可能导致压头的损伤,所以对机壳容纳腔内是否有上机壳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而本方案采用弹性件使得检测探头与分度盘时刻抵紧,所以一旦出现机壳容纳腔内没有上机壳的情况时,检测探头立即插入机壳容纳腔内将分度盘卡死,所以不用时刻安排工人监控设备运行过程,也避免了设备空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实施例里所使用的设备的俯视图,主要示出了各机构的位置关系;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次筛分段的轴测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机壳振动送料盘2、输送轨3、分度盘4、环形限位壁5、粘带6、垫片分离机7、压力机8、减重孔9、机壳容纳腔10、检测探头11、转动轴12、转动杆13、凹槽14、限流板15、主驱动轴16、滑动块17、限位块18、弹性件19、机壳存放桶20、筛选轨21、调向段22。
实施例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准备,基本如附图1所示:准备粘贴垫片时会用到的自动送料装置、分度盘4、检测装置、压力机8、用于自动提供垫片的走带装置以及垫片分离机7,使自动送料装置里的机壳振动送料盘2与分度盘4相连通,从而使得机壳振动送料盘2能将上机壳运送到分度盘4的位置;然后将检测装置、走带装置、垫片分离机7和压力机8安装在分度盘4的四周。
设备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机架1、分度盘4和用于将上机壳运送到分度盘4位置的自动送料装置,分度盘4上设有机壳容纳腔10,本实施例中,分度盘4上开有六个机壳容纳腔10,分度盘4上还设有减重孔9;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机壳振动送料盘2、筛选轨21和输送轨3,机壳振动送料盘2转动设于机架1上,机壳振动送料盘2的四周还设有机壳存放桶20;如图5所示,机壳存放桶20固定设于机架1上,机壳存放桶20包括内、外两层且内、外两层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筛选轨21呈螺旋状设于机壳存放桶20的内侧,筛选轨21位于机壳振动送料盘2的上方;输送轨3固定设于两层机壳存放桶20之间的位置,且输送轨3能与机壳振动送料盘2相连通,具体如图5所示是与筛选轨21相连通,筛选轨21的另一端螺旋延伸到机壳振动送料盘2的位置从而实现获得机壳振动送料盘2上送上来的上机壳的;输送轨3的下端(如图1所示视角)延伸到分度盘4的位置且能与机壳容纳腔10相连通。如图5所示,筛选轨21上还设有用于保证上机壳朝向一致的调向段22,本实施例中,调向段22为设于筛选轨21上的至少两个缺口,本实施例设有四个缺口,且每个缺口的宽度大于上机壳的壁厚且小于上机壳的直径,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机壳的内径。
输送轨3上设有再次筛分段,上机壳如图2中箭头所示从左下方向右上方运动,再次筛分段上设有限流板15,机架1上还转动设有用于将重叠的上机壳顶出的转动杆13(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再次筛分段包括设于输送轨3上的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与输送轨3的底部之间的竖直高度刚好等于一个上机壳的高度;限流板15的右端位于凹槽14的底部,限流板15的左端铰接于机架1上(限流板15与机架的连接位置图中未画出),且限流板15与机架1之间设有用于使限流板15的右端与凹槽14抵紧的扭簧(图中未画出);再次筛分段上设有用于供转动杆13穿过的摆动槽,如图2所示,摆动槽位于限流板15的左下方,摆动槽的底部与再次筛分段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上机壳的高度、且小于两个上机壳重叠后的总高度;且摆动槽的左端朝向左下方开通有用于供上机壳穿过的清理槽。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动杆13与分度盘4同步运动,转动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与机架1转动连接;分度盘4的下方同轴固定设有主驱动轴16,主驱动轴16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本实施例中,主驱动轴16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每转动60°停顿一次的间歇转动;主驱动轴16与转动轴1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生产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主驱动轴16上同轴固定连接一定直径的圆盘,通过控制圆盘与转动轴12的直径比例来控制主驱动轴16与转动轴12的转速比;本实施例中主驱动轴16转动一圈能带动转动轴12转动六圈,从而实现了主驱动轮每带动分度盘4转动一个工位,转动轴12即带动转动杆13对再次筛分段内的上机壳进行一次清理的目的;而且因为摆动槽的高度限制,转动杆13进入再次筛分段时只能拨动相互重叠的上机壳中位于上侧的一个上机壳,而不能直接对位于下侧的上机壳产生作用力,所以本方案的转动杆13不会对没有重叠的上机壳产生作用力,而且还能避免重叠的上机壳堵塞再次筛分段的情况。
如图1所示,还包括垫片分离机7和用于自动提供垫片的走带装置,垫片分离机7位于分度盘4的右下方位置,垫片分离机7包括分离冲头和用于驱动分离冲头的冲头气缸,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走带装置(具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包括卷材盘、废带收集盘和驱动电机,卷材盘和废带收集盘分别位于分度盘4的两侧,粘带6绷在卷材盘和废带收集盘之间时位于机壳容纳腔10的正上方(如图1所示);同时垫片分离机7的分离冲头位于垫片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废带收集盘位于卷材盘的下侧,且废带收集盘和卷材盘上分别设有驱动电机。如图1所示,还包括压力机8(具体结构未示出),压力机8位于分度盘4的下侧,本实施例中压力机8包括压头和用于驱动压头的气缸,用于将垫片压紧在上机壳上。
如图1、图4所示,还包括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滑动块17和检测探头11,滑动块17与机架1固定连接。检测探头11沿分度盘4的径向滑动设于滑动块17上并贯穿滑动块17,且检测探头11上设有用于防止检测探头11从滑动块17上滑落的限位块18,本实施例中检测探头11的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8且两个限位块18分别位于滑动块17的两侧;检测探头11与滑动块17之间还设有用于使检测探头11插入机壳容纳腔10内的弹性件19,弹性件19设于滑动块17与左侧的限位块18之间,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8为方块,使得检测探头11滑动时更稳定;弹性件19选用压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分度盘4的外周设有用于防止上机壳脱离的环形限位壁5。
第二步,布置粘带6:将用于存放垫片的粘带6绷在走带装置上;走带装置包括卷材盘、废带收集盘,将未使用过的粘带6转动安装到卷材盘的位置,将粘带6的自由端固定在废带收集盘上,使粘带6位于分度盘4的上方并使垫片位于机壳容纳腔10的正上方。
第三步,准备上机壳:选用形状和尺寸参数均标准的上机壳,将上机壳投入自动送料装置内,启动自动送料装置,使机壳振动送料盘2开始运转进而使得上机壳逐个排列在螺旋形的筛选轨21上前进;当上机壳运送到筛选轨21的调向段22位置时,若是朝上的上机壳则会正常经过;若是朝下的上机壳,会因为相邻缺口之间形成的凸起宽度小于上机壳的内径,同时上机壳两侧的侧壁分别陷入一个缺口里而导致上机壳受力失衡,进而导致朝下的上机壳从筛选轨21上掉落;从而实现了使得所有的上机壳从机壳存放桶20里输出时均被筛选调整成统一朝上的状态。
第四步,筛选上机壳:通过设置限流板15自动对第三步中输送出来的上机壳进行检测,并通过设置转动杆13去除其中输出的重叠的上机壳;当上机壳运动到再次筛分段位置时,因为凹槽14的底部与输送轨3的底部之间的竖直高度刚好等于一个上机壳的高度,而且限流板15的右端抵靠在凹槽14的底部,所以正常情况下上机壳没有重叠的时候,上机壳则能正常通过再次筛分段一直运动到分度盘4的位置进入机壳容纳腔10内;若有重叠的上机壳则会因为其高度被限流板15挡住而无法继续滑动。从而实现了避免有重叠的上机壳滑动到分度盘4里导致被上机壳压毁的情况,也降低了对压头的损伤。
第五步,检测:将检测探头11向右(图4视角)拉动使检测探头11的左端离开分度盘4,然后启动分度盘4使之间歇性转动并带动上机壳同步转动,然后放开检测探头11使检测探头11的左端在压簧的作用下与分度盘4抵紧,从而实现了检测探头11自动对机壳容纳腔10进行检测的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1)如图1所示,上机壳首先滑入最上方的机壳容纳腔10,分度盘4顺时针转动60°将带动该上机壳转动到右上方的机壳容纳腔10内,因为机壳容纳腔10里的空腔被上机壳填满了,所以检测探头11无法插入机壳容纳腔10内影响分度盘4的转动;若有重叠的上机壳无法通过限流板15导致后面的上机壳无法运动到分度盘4上的机壳容纳腔10内时,分度盘4转动60°使得空的机壳容纳腔10转动到检测探头11正对的位置时,因为机壳容纳腔10内是空的,所以检测探头11会在压簧的作用下插入分度盘4内限制分度盘4继续旋转;实际生产时,可根据需要对在分度盘4的控制线路上安装警报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及时知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以对驱动分度盘4的步进电机的控制线路与相应的垫片分离机7和压力机8等机构的控制线路进行设计,使得分度盘4无法正常运转时其他设备的线路也自动断电,进而使得分度盘4一停止运转,则整个设备停止运转,从而避免了整个设备空转的情况。
第六步,分离垫片:机壳容纳腔10里有上机壳时,分度盘4能继续运转,继续带动该上机壳再顺时针转动60°到达右下角(图1视角)位置,此时上机壳被运送到垫片的正下方,冲头气缸带动分离冲头向下压使垫片从粘带6上脱离下来并落到上机壳内粘到上机壳内。
第七步,冲压粘贴:垫片粘到上机壳上后,分度盘4继续顺时针转动60°带动该上机壳运动到正下方(图1视角)位置,此时压力机8的压头向下压对垫片进行冲压,使得垫片和上机壳紧紧粘贴固定在一起。
第八步,卸料:冲压完成后,分度盘4继续顺时针转动并带动该上机壳运动到左侧没有环形限位壁5的位置后,进行卸料,从而完成了上机壳与垫片的自动装配。
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主驱动轴16转动带动分度盘4转动的同时,还能带动转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3转动。转动杆13转动期间,转动杆13远离转动轴12的一端从再次筛分段上的摆动槽进入再次筛分段并将重叠的上机壳从清理槽带出再次筛分段,从而使得后面的上机壳能继续运动到达分度盘4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持续不断地自动为分度盘4提供朝向统一且不重叠的上机壳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3)

1.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准备:包括准备粘贴垫片需要用的自动送料装置、分度盘、检测装置、压力机、用于自动提供垫片的走带装置以及垫片分离机;将自动送料装置与分度盘通过输送轨相连通;将检测装置、走带装置、垫片分离机和压力机安装在分度盘的四周;
第二步,布置粘带:将用于存放垫片的粘带绷在走带装置上;走带装置包括卷材盘、废带收集盘,将未使用过的粘带缠绕安装到卷材盘上,将粘带的自由端固定在废带收集盘上,使粘带位于分度盘的上方并使垫片位于机壳容纳腔的正上方;
第三步,准备上机壳:选用形状和尺寸参数均标准的上机壳,并将上机壳投入自动送料装置内自动进行筛分调向;
第四步,筛选上机壳:通过设置限流板自动对第三步中输送出来的上机壳进行检测,并通过设置转动杆去除其中输出的重叠的上机壳;在输送轨上设有再次筛分段,在再次筛分段上铰接一根限流板,在机架上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当重叠的上机壳被限流板堵在再次筛分段内时,拨动转动杆将重叠的上机壳从再次筛分段里顶出;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是与分度盘相联动的;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根转动轴,并将转动轴与机架转动连接;然后在转动轴与用于驱动分度盘的主驱动轴上绷设一根皮带,使得驱动分度盘转动的动力也能传递到转动轴上进而带动转动杆一起转动;
第五步,检测:在分度盘的一侧滑动设置检测探头,并使检测探头始终与分度盘相抵紧,从而实现自动对机壳容纳腔进行检测的功能;
第六步,分离垫片:当上机壳被运送到垫片的正下方时,启动垫片分离机使之向下运动,将垫片从粘带上分离出来并使垫片下落到上机壳内粘在上机壳上;
第七步,冲压粘贴:当上机壳转动到压力机的正下方时,启动压力机使之对垫片进行冲压,从而将垫片与上机壳压紧;
第八步,卸料:冲压完成后,使分度盘继续转动并带动上机壳到卸料工位进行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先在粘带的自由端贴上双面胶,并去除双面胶上的保护纸,然后再将粘带的自由端固定在废带收集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的使检测探头与分度盘抵紧是通过弹性件来实现的,当机壳容纳腔内没有上机壳时,检测探头立刻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机壳容纳腔内将分度盘卡住。
CN201910095344.8A 2019-01-31 2019-01-31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Active CN109660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344.8A CN109660095B (zh) 2019-01-31 2019-01-31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5344.8A CN109660095B (zh) 2019-01-31 2019-01-31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0095A CN109660095A (zh) 2019-04-19
CN109660095B true CN109660095B (zh) 2023-10-20

Family

ID=66122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5344.8A Active CN109660095B (zh) 2019-01-31 2019-01-31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009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1033A (en) * 1967-02-06 1969-12-02 Photocircuits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electric motor armatures
US4208784A (en) * 1978-09-06 1980-06-24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lacing and securing magnets in a motor housing
CN101908794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电机端面换向器组件的粘接方法及装置
CN203092086U (zh) * 2013-03-26 2013-07-31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粘片自动装配装置
CN105262285A (zh) * 2015-12-01 2016-01-20 成都叮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用电机制作工艺
CN105656256A (zh) * 2016-03-19 2016-06-08 广东超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刷插入机
CN206585436U (zh) * 2017-03-31 2017-10-24 惠州市正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压滑片机
CN207098892U (zh) * 2017-06-26 2018-03-13 揭阳市恩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机壳组装装置
CN108466024A (zh) * 2018-05-17 2018-08-31 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
CN108471203A (zh) * 2018-04-21 2018-08-31 芜湖德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动机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1033A (en) * 1967-02-06 1969-12-02 Photocircuits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electric motor armatures
US4208784A (en) * 1978-09-06 1980-06-24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lacing and securing magnets in a motor housing
CN101908794A (zh) * 2010-08-19 2010-12-08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电机端面换向器组件的粘接方法及装置
CN203092086U (zh) * 2013-03-26 2013-07-31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粘片自动装配装置
CN105262285A (zh) * 2015-12-01 2016-01-20 成都叮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用电机制作工艺
CN105656256A (zh) * 2016-03-19 2016-06-08 广东超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电刷插入机
CN206585436U (zh) * 2017-03-31 2017-10-24 惠州市正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压滑片机
CN207098892U (zh) * 2017-06-26 2018-03-13 揭阳市恩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机壳组装装置
CN108471203A (zh) * 2018-04-21 2018-08-31 芜湖德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动机的生产工艺
CN108466024A (zh) * 2018-05-17 2018-08-31 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0095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5335B (zh) 圆柱电池卷芯入壳机
CN106584097B (zh) 乳液泵自动装配装置
CN201298571Y (zh) 一种电池端面焊接设备
CN103466147B (zh) 一种自动点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65660B (zh) 一种电容器的自动化等间距成链包装机
JP2021520623A (ja) 全自動釘打巻取複合機
CN103111845A (zh) 圆盘式托辊密封组装设备
CN110491613B (zh) 一种电阻检测喷码编带一体机
CN109849342A (zh) 一种螺旋药过焊接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09571618B (zh) 自动裁切摆盘装置
CN108381141B (zh) 一种自动装配上下扣件设备
CN109660095B (zh) 用于上机壳和垫片的粘贴方法
KR101544048B1 (ko) 필터 자동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멤브레인 필터
CN104070356B (zh) 一种出奇蛋自动组装机
CN114211217B (zh) 一种垫片上料装置及瓶盖组装机
CN109742915B (zh) 电机上机壳组件装配设备
CN109571617B (zh) 自动裁切摆盘装置
CN110948226A (zh) 一种磁棒线圈自动装配检测机构
CN208729124U (zh) 一种扣把自动组装机
CN203092120U (zh) 圆盘式托辊密封组装设备
CN110666483A (zh) 一种步进电机机壳自动装配装置
CN110340660A (zh) 一种单向排气阀的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1003780U (zh) 一种保鲜袋制袋机切割装置
CN114211566A (zh) 应用于纽扣的全自动打孔装置
CN209708846U (zh) 全自动钉接卷绕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