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3766A - 并行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并行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3766A
CN109633766A CN201811576415.8A CN201811576415A CN109633766A CN 109633766 A CN109633766 A CN 109633766A CN 201811576415 A CN201811576415 A CN 201811576415A CN 109633766 A CN109633766 A CN 109633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luggage
interlude
inclination
gl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64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3766B (zh
Inventor
许敬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Rong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764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3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3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3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37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安检系统,包括置物传送带、X射线检查通道和X射线探测器,所述X射线检查通道包括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输入段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组,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之间相互平行对接并都向第一传送带相反的一侧倾斜,该倾斜传送带组的第一侧与所述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二侧与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二侧对接,第三侧与所述中间段对接,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侧与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三侧与中间段对接;置物传送带的出口处一侧设置有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一伸缩杆,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伸缩杆,中间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三红外检测装置。本发明一次可以对多个依次放入的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Description

并行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行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了保证乘客的乘车安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到并行安检系统。城市轨道的便利性和及时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乘坐,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坐人员出现井喷式增加,如果在每个站口只设置一台并行安检系统,在上下班高峰期通常无法满足安检需求,增设并行安检系统,将增大购置成本,并且针对并行安检系统配备安检人员,又会增大人力成本。如何提供安检效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安检系统,以解决目前并行安检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并行安检系统,包括置物传送带、X射线检查通道和X射线探测器,所述X射线检查通道包括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组,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之间相互平行对接并都向第一传送带相反的一侧倾斜,该倾斜传送带组的第一侧与所述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二侧与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二侧对接,第三侧与所述中间段对接,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侧与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三侧与中间段对接;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处一侧设置有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一伸缩杆,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伸缩杆,所述中间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三红外检测装置;第一红外检测阵列、第二红外检测阵列、第三红外检测装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倾斜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和置物传送带的传动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确定位于置物传送带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是否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若是,则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否则,进入普通安检模式;
在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其与第一箱包的第一距离,控制第二伸缩杆伸长该第一距离,以将第一箱包推向倾斜传送带组侧,并根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其与第二箱包的第二距离,控制第一伸缩杆伸长该第二距离,以将第二箱包推向第一传送带侧;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一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时,控制所述倾斜传送带组传送;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二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以使所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同时到达中间段的入口处,同时在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输入段后,控制置物传送带停止向前传送,直至第三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中间段上,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箱包与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所述中间段上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利用所述X射线探测器对对应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其中,所述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小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其取值范围为(2X+S)*V0/2X至(2Y+S)*V0/2X之间的任意数值,其中X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宽度最小值,Y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长度的最大值,S表示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V0表示传统并行安检系统中中间段的传送速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倾斜传送带组中的每个倾斜传送带,对应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该段倾斜传送带与所述置物传送带、中间段在同一水平线上;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都绕置于各个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下方的同一主动轮的外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置物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等于所述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在进入普通安检模式后,同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和倾斜传送带组传送,并使第一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和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均为V0;中间段的出口处设置的第四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该箱包的前端传送至中间段出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在检测到该箱包的后端传送到中间段的入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确定位于置物传送带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是否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时,首先将本地存储的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减去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得对应箱包的长度,然后判断所述两个箱包的长度是否小于预设长度,若都是,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否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不可并行安检的箱包。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传送带组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X射线检查通道中的输入段进行改进,将依次放置的两个小箱包分别进行传送,再同时传送至中间段进行图像采集,可以使每次图像采集到的内容更多,避免针对每个箱包进行图像采集,从而提高了安检效率,并且可以促使乘客按序排队安检,不必分成两队,从而可以提高安检安全性;通过对倾斜传送带组和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和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可以在实现两箱包并行安检的同时,不降低箱包通过X射线检查通道所需时间。另外,本发明相邻两批箱包在置物传送带上传送时,当前箱包需要等待上一批箱包传送至中间段后,该批箱包才会开始传送进入输入段,也就是说乘客在将箱包放置到置物传送带上后需要稍作等待,很多箱包安检被盗事件,都是因为乘客未等待箱包传送进入输入段后就来到安检出口,本发明将两两乘客分为一队,后方乘客不等待箱包传送进入输入段的概率较低,因而一方面可以降低乘客箱包被盗取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乘客在安检出口处拿包时出现拥挤。当然,为了不增加箱包通过置物传送带的时间,置物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可以等于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并行安检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并行安检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所示,传统并行安检系统通常包括置物传送带1、X射线检查通道和X射线探测器,X射线检查通道为完整的一条传送带,置物传送带1与该传送带对接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X射线检查通道包括输入段2、中间段3和输出段4,箱包需要被传送至中间段后,X射线探测器才会对箱包进行图像采集,安检人员根据采集到的图像才能判断箱包内是否存在违禁品。如果箱包一旦被传输至输入段,就对箱包进行图像采集,那么针对长度较长的大箱包,可能需要采集多张图片才能对该箱包实现完整采集,而相对应针对该箱包,安检人员需要对多张图片中重复部分进行重复安检,这大大增大了安检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安检效率;并且由于长度较长的大箱包中通常放置的物品较多,如果将X射线检查通道的速度提高有可能导致检查人员来不及检查完对应图片上的所有内容。由此,针对可同时实现大小箱包安检的并行安检系统通常是将箱包传送至中间段后,才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箱包进行图像采集,且无法通过提高X射线检查通道的传送速度,来提高安检效率。
传统并行安检系统在安检时,需要乘客排队将箱包放到置物传送带上,X射线检查通道在从置物传送带接过箱包后,会将箱包逐一传输至中间段进行安检。结合图1所示,由于箱包被传送至输入段的出口处后,完成一件箱包的安检,首先需要将该箱包完全传送到中间段上,然后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箱包进行图像采集显示,最后由安检人员对图像中是否存在违禁品进行判断,在判断结束后控制X射线检查通道传送,将下一箱包完全传送到中间段上。设定将一个固定规格的箱包从输入段出口处完全传送到中间段所需时间为t1,图像采集显示所需时间为t2,违禁品判断所需时间为t3,对应地两件相同固定规格的箱包被依次传送至输入段的出口处后,两件箱包完成安检所需时间为2*(t1+t2+t3)。
为了提高安检效率,需要对各个阶段所花费时间进行调节,但是无论如何检查人员都需要对两箱包内放置的东西进行判断,并且如果降低箱包从输入段完全传送到中间段所需时间,对应地X射线检查通道的传送速度将增大,传送过快可能导致X射线探测器来不及采集到完整的箱包图像,且安检人员无法对快速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完整地检查,因此无法通过降低t1和t3来提高安检效率,即可以通过降低t2来提高安检效率。针对t2,目前在上下班高峰期,安检人员通常会要求乘客排成两队,让乘客将箱包并排放置到置物传送带上,这样一次就可以对多个小箱包进行图像采集,相比于依次放置的箱包,t2会更低,从而可以提高安检效率。但是由于并行安检系统的一侧需要配置安检人员和安检显示设备,因而排成的两队乘客通常在并行安检系统的同一侧,并排的乘客之间可能出现相互推嚷,从而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本发明对X射线检查通道中的输入段进行了设计,通过该输入段将依次放置在置物传送带上的两个箱包并排传送至中间段进行图像采集。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并行安检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该并行安检系统可以包括置物传送带1、X射线检查通道和X射线探测器(图中未示出),所述X射线检查通道包括输入段2、中间段3和输出段4,所述输入段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2和倾斜传送带组21,该倾斜传送带组21中各个倾斜传送带之间相互平行对接并都向第一传送带22相反的一侧倾斜,该倾斜传送带组21的第一侧与所述置物传送带1对接,第二侧与该第一传送带22的第二侧对接,第三侧与所述中间段3对接,该第一传送带22的第一侧与置物传送带1对接,第三侧与中间段3对接;所述置物传送带1的出口处一侧设置有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和第一伸缩杆1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和第二伸缩杆14,所述中间段3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三红外检测装置31;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第三红外检测装置31、第一伸缩杆13、第二伸缩杆14以及倾斜传送带组21、第一传送带22和置物传送带1的传动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倾斜传送带组21和第一传送带22的宽度可以相等,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的后侧拼接构成倾斜传送带组的第一侧,各个倾斜传送带的后方与置物传送带1对接;各个倾斜传送带面向第一传送带22的一侧构成倾斜传送带组的第二侧,各个倾斜传送带面向第一传送带22的一侧与第一传送带22对接;各个倾斜传送带的前侧构成倾斜传送带的第三侧,各个倾斜传送带的前侧与中间段3对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确定位于置物传送带1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是否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若是,则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否则,进入普通安检模式。本发明旨在将两个依次放置到置物传送带上的小箱包并行传送至中间带进行图像采集,如果放置到置物传送带上的箱包过大,以致安检机只能容纳这一个箱包传送至中间段,那么显然不必进入并行安检模式。为此,本发明在置物传送带上设置有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箱包在传送至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与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之间时,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将检测到其与箱包一侧的第一距离,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将检测到其与箱包另一侧的第二距离,控制器在本地存储有输入段2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以及在与传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二长度,其在接收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后,将输入段2的第一长度减去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就可以获得箱包的长度。针对前后两个箱包,若其中一个箱包的长度太大,在传送至中间段进行并行安检的过程中,两个箱包可能发生碰撞,从而导致两个箱包无法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因此控制器在获得位于置物传送带1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的长度后,判断所述两个箱包的长度是否小于预设长度,若都是,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否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不可并行安检的箱包,这样可以保证两个箱包在输入段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不会妨碍两箱包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
在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11检测到的其与第一箱包的第一距离,控制第二伸缩杆14伸长该第一距离,以将第一箱包推向倾斜传送带组21侧,并根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阵列12检测到的其与第二箱包的第二距离,控制第一伸缩杆13伸长该第二距离,以将第二箱包推向第一传送带22侧;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一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1的出口时,控制所述倾斜传送带组21传送;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二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1的出口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22传送,以使所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同时到达中间段3的入口处,同时在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输入段2后,控制置物传送带1停止向前传送,直至第三红外检测装置31检测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中间段3上,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31在检测到第一箱包与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所述中间段3上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22停止传送,并利用所述X射线探测器对对应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在输入段的传送过程中,如果将第一箱包推向第一传送带侧,将第二箱包推向倾斜传送带组进行传送,由于第二箱包在随倾斜传送带组传送时,会呈现向外侧旋转的趋势,其前方的第一箱包很容易挡住其旋转,从而使两个箱包出现碰撞。本发明将前面的第一箱包推向倾斜传送带组侧,后面的第二箱包推向第一传送带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两个箱包在输入段传送过程中出现碰撞,从而保证两个箱包可以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此外,如果前面两个箱包完全传送至输入段后,仍然控制置物传送带向前传送,那么两个箱包在输入段的传送过程中,其后面的箱包不仅会受到倾斜传送带组的作用,还会受到第一传送带的作用,箱包横向设置时与第一传送带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后面的箱包很可能导致箱包靠近倾斜传送带组外沿的一侧逐渐远离倾斜传送带组外沿相当长距离,向第一传送带传送,这样该箱包与下一箱包在输入段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碰撞。为此,本发明在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输入段后,控制置物传送带停止向前传送,以避免后续两个并行传送的箱包在输入段传送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保证后续两两箱包能持续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同样地,本发明在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中间段上后,会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传送,这样两箱包的后续箱包从进入输入段到完全传送到输入段上期间仅受到倾斜传送带组的作用,不会受到第一传送带的作用,因此可以避免后续两个并行传送的箱包在输入段传送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保证后续两两箱包能持续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
其中,所述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小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其取值范围为(2X+S)*V0/2X至(2Y+S)*V0/2X之间的任意数值,其中X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宽度最小值,Y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长度的最大值,S表示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V0表示传统并行安检系统中中间段的传送速度。
结合图2所示,为了保证箱包B将与箱包A同时到达中间段入口,本发明中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必须小于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为了避免箱包A传送到倾斜传送带组之外的地方,所述倾斜传送带组的外侧设置有挡板。以箱包A为例,箱包A在被传送至输入段,未完全传送到输入段上时,箱包A只受到倾斜传送带组21的作用,箱包A向倾斜传送带组21外侧倾斜,箱包A在完全传送至输入段,箱包B进入输入段后,受到倾斜传送带组21和第一传送带22的共同作用,由于箱包A在被完全传送至输入段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旋转,因而此时箱包A只有少部分与第一传送带22接触,箱包A仍然会向倾斜传送带组21侧旋转。箱包B在被传送到输入段入口后,当其长度较长时,将受到倾斜传送带组21和第一传送带22的共同作用,但是由于其大部分是与第一传送带22接触,只有小部分与倾斜传送带组21接触,且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大于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因此在初期箱包B在以较小速度向倾斜传送带组21移动的同时,会向倾斜传送带组21侧旋转,后期箱包B向倾斜传送带组21的移动速度加快,但是相比于箱包B,箱包A与倾斜传送带组21接触的部分始终更多,因此箱包A向倾斜传送带组21移动的速度始终大于箱包B向倾斜传送带组21移动的速度。虽然倾斜传送带组21的外侧设置有挡板,当箱包A完全竖直设置与挡板接触时,在与传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箱包B有可能追上箱包A,但是此时箱包A为竖直设置,箱包B只会与箱包A的长侧边接触,箱包A不会阻挡箱包B在传送方向上的移动,由此可以保证箱包A和箱包B同时到达中间段出口。
通常情况下箱包A的另一侧不会旋转至与第一传送带侧接触,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本发明设定箱包A在被传送至中间段入口处时其为竖直设置,这样箱包A和B从输入段出口到完全传送至中间段所需时间为T1=Y/V,其中V为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当箱包A和B完全传送至中间段后,位于置物传送带1出口处的箱包C才开始进入输入段,箱包C和D从输入段入口到完全传送至中间段所需时间为T2=(Y+S)/V,其中S为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由此,T1与T2的总和表示两次图像采集所涉及的两批箱包中第一批箱包从输入段出口到两批箱包完全传送至中间段上所花费的时间。结合图1所示,设定传统并行安检系统中X射线检查通道的传送速度为V0,可并行安检的箱包尺寸为X和Y,传统并行安检系统中依次横向放置的箱包A和B按序往前传送,两次图像采集所涉及到的箱包A从输入段出口到箱包B完全传送进入中间段所需要的传送时间为T0=2X/V0。为了保证传送速度,T1与T2之和应至少等于T0,即Y/V+(Y+S)/V=2X/V0,从而得出V=(2Y+S)*V0/2X,此时不仅可以将前后相邻两箱包同时传送至中间段进行图像采集,而且可以保证传送速度。另外,若完全不考虑箱包传送过程中向对应侧的旋转,即箱包在传送至输入段出口时仍处于横向设置状态,那么对应地T1=X/V,T2=(X+S)/V,T1与T2之和应等于T0,即X/V+(X+S)/V=2X/V0,从而得出V=(2X+S)*V0/2X。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考虑的极端情况,因此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V的取值范围可为(2X+S)*V0/2X至(2Y+S)*V0/2X之间的任意数值。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通过对X射线检查通道中的输入段进行改进,将依次放置的两个小箱包分别进行传送,再同时传送至中间段进行图像采集,可以使每次图像采集到的内容更多,避免针对每个箱包进行图像采集,从而提高了安检效率,并且可以促使乘客按序排队安检,不必分成两队,从而可以提高安检安全性;通过对倾斜传送带组和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和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可以在实现两箱包并行安检的同时,不降低箱包通过X射线检查通道所需时间。另外,本发明相邻两批箱包在置物传送带上传送时,当前箱包需要等待上一批箱包传送至中间段后,该批箱包才会开始传送进入输入段,也就是说乘客在将箱包放置到置物传送带上后需要稍作等待,很多箱包安检被盗事件,都是因为乘客未等待箱包传送进入输入段后就来到安检出口,本发明将两两乘客分为一队,后方乘客不等待箱包传送进入输入段的概率较低,因而一方面可以降低乘客箱包被盗取的概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乘客在安检出口处拿包时出现拥挤。当然,为了不增加箱包通过置物传送带的时间,置物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可以等于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由于每个倾斜传送带组中都存在多个倾斜传送带,如果每个倾斜传送带都分别设置对应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那么控制器需要分别与各个主动轮连接,这样控制会非常麻烦。为此,本发明针对倾斜传送带组中的每个倾斜传送带,对应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该段倾斜传送带与所述置物传送带、中间段在同一水平线上;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都绕置于各个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下方的同一主动轮的外侧。
另外,所述控制器在进入普通安检模式后,同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和倾斜传送带组传送,并使第一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和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均为V0;中间段的出口处设置的第四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该箱包的前端传送至中间段出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在检测到该箱包的后端传送到中间段的入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本发明通过对普通安检模式下的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大箱包的顺利安检,并且可以保证图像采集的完整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传送带、X射线检查通道和X射线探测器,所述X射线检查通道包括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组,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之间相互平行对接并都向第一传送带相反的一侧倾斜,该倾斜传送带组的第一侧与所述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二侧与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二侧对接,第三侧与所述中间段对接,该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侧与置物传送带对接,第三侧与中间段对接;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处一侧设置有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一伸缩杆,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伸缩杆,所述中间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三红外检测装置;第一红外检测阵列、第二红外检测阵列、第三红外检测装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倾斜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和置物传送带的传动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确定位于置物传送带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是否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若是,则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否则,进入普通安检模式;
在进入并行安检模式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其与第一箱包的第一距离,控制第二伸缩杆伸长该第一距离,以将第一箱包推向倾斜传送带组侧,并根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其与第二箱包的第二距离,控制第一伸缩杆伸长该第二距离,以将第二箱包推向第一传送带侧;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一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时,控制所述倾斜传送带组传送;对应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第二箱包到达所述置物传送带的出口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以使所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同时到达中间段的入口处,同时在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输入段后,控制置物传送带停止向前传送,直至第三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箱包和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中间段上,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在检测到第一箱包与第二箱包完全传送至所述中间段上后,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利用所述X射线探测器对对应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其中,所述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小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且其取值范围为(2X+S)*V0/2X至(2Y+S)*V0/2X之间的任意数值,其中X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宽度最小值,Y表示可并行安检箱包的长度的最大值,S表示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V0表示传统并行安检系统中中间段的传送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倾斜传送带组中的每个倾斜传送带,对应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且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该段倾斜传送带与所述置物传送带、中间段在同一水平线上;该倾斜传送带组中各个倾斜传送带都绕置于各个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下方的同一主动轮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等于所述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进入普通安检模式后,同时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和倾斜传送带组传送,并使第一第一传送带组的传送速度和倾斜传送带组在传送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均为V0;中间段的出口处设置的第四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该箱包的前端传送至中间段出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第三红外检测装置在检测到该箱包的后端传送到中间段的入口时,利用X射线探测器对该箱包进行图像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检测阵列和第二红外检测阵列检测到的距离信息,确定位于置物传送带传送方向最前面的两个箱包是否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时,首先将本地存储的输入段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一长度减去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得对应箱包的长度,然后判断所述两个箱包的长度是否小于预设长度,若都是,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可并行安检的箱包,否则,确定所述两个箱包为不可并行安检的箱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传送带组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CN201811576415.8A 2018-12-22 2018-12-22 并行安检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33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415.8A CN109633766B (zh) 2018-12-22 2018-12-22 并行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6415.8A CN109633766B (zh) 2018-12-22 2018-12-22 并行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3766A true CN109633766A (zh) 2019-04-16
CN109633766B CN109633766B (zh) 2020-08-28

Family

ID=6607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641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33766B (zh) 2018-12-22 2018-12-22 并行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376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6692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Analogic Corporation Mitigation of radiation leakage via entry port and/or exit port of radiation system
CN104375203A (zh) * 2014-11-12 2015-02-25 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多种安检技术的双通道安检装置
CN104536055A (zh) * 2015-01-13 2015-04-22 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差速输送安检系统
CN204330632U (zh) * 2015-01-15 2015-05-13 昆山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速度自动调节的安检设备
CN106153649A (zh) * 2012-11-06 2016-11-23 张太平 防止x射线泄露的安全检查装置
CN106226334A (zh) * 2012-11-06 2016-12-14 张太平 高检查效率的安全检查装置
CN206671223U (zh) * 2017-04-11 2017-11-24 西安培华学院 行李分流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违禁品安检装置
US20180120146A1 (en) * 2016-11-01 2018-05-03 Francotyp-Postalia Gmbh Dynamic scale for flat goods transported on their sid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CN207424275U (zh) * 2017-11-15 2018-05-29 上海天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CN108100610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佛山市集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3649A (zh) * 2012-11-06 2016-11-23 张太平 防止x射线泄露的安全检查装置
CN106226334A (zh) * 2012-11-06 2016-12-14 张太平 高检查效率的安全检查装置
US20140376692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Analogic Corporation Mitigation of radiation leakage via entry port and/or exit port of radiation system
CN104375203A (zh) * 2014-11-12 2015-02-25 安徽启路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多种安检技术的双通道安检装置
CN104536055A (zh) * 2015-01-13 2015-04-22 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差速输送安检系统
CN204330632U (zh) * 2015-01-15 2015-05-13 昆山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速度自动调节的安检设备
US20180120146A1 (en) * 2016-11-01 2018-05-03 Francotyp-Postalia Gmbh Dynamic scale for flat goods transported on their sid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CN206671223U (zh) * 2017-04-11 2017-11-24 西安培华学院 行李分流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违禁品安检装置
CN207424275U (zh) * 2017-11-15 2018-05-29 上海天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CN108100610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佛山市集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人员拥堵的安检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勋: "地铁安检服务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3766B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4595B2 (en) Baggage screening device
CN107445038B (zh) 电梯门用门槛槽异物诊断装置
CN105059911B (zh) 一种高速进出料系统及方法
CN101723226A (zh) 机器视觉三维探测电梯光幕的系统及方法
CN106429272A (zh) 智能传菜装置、方法和回传空碟的方法
CN102883956A (zh) 用于检查进入限制区的人员和行李的设备
CN102663845A (zh) 旅客自助托运值机系统
CN108083040B (zh)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CN106477417B (zh) 电梯用门开闭异常判定装置
CN109633766A (zh) 并行安检系统
CN106985830A (zh) 索道设施
CN108831072A (zh) 无人值守自助商品筛分结算装置及其方法
CN109709619A (zh) 安检箱包输出报警系统
CN109633765A (zh) 同时适用于大小箱包的安检系统
CN113723127B (zh) 一种高铁站旅检智能查验通道
CN112678632A (zh) 机器人乘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2975913U (zh) 一种末端行李待取模块拥堵判读系统
CN105976149A (zh) 一种自动收发包裹的系统及方法、楼宇
CN207051508U (zh) X射线安检仪
US20210406797A1 (en) Contactless drive through facility having an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CN212624258U (zh) 一种提供药品的设备
CN110654905A (zh) 动态纸张状态检测方法及其纸张装置
CN214376600U (zh) 一种口岸客车入境一站式检验系统
CN108820279A (zh) 一种水果级选及装箱称重装置与系统和处理方法
Bercier et al. S2282 Use of tofacitinib as rescue therapy in a biologic-experienced patient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3

Address after: No. 888, Zhuguang Road, Lubei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rongchuang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Jinkai Avenue 1239,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No. 10

Applicant before: Xu Jingl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