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3131B - 一种摩擦焊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焊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3131B
CN109623131B CN201811528842.9A CN201811528842A CN109623131B CN 109623131 B CN109623131 B CN 109623131B CN 201811528842 A CN201811528842 A CN 201811528842A CN 109623131 B CN109623131 B CN 109623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pressing
friction welding
plat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88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3131A (zh
Inventor
雷勋发
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Kundi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Kundi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Kundi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Kunding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88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3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3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3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3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3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26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焊夹具,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于底座上方两边的两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立柱、用于压紧工件顶部的顶部压紧组件和用于压紧工件侧面的侧面压紧组件;立柱安装于底座的上方;顶部压紧组件包括电机、导轨、丝杆、滑块、第一升降部、顶固定板、顶移动块、顶柔性压板、第二升降部和第一弹簧;电机安装于立柱内;导轨水平安装于立柱内侧面的上方;丝杆与电机转动连接,滑块滑动安装于导轨上,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螺母,螺母外套丝杆;滑块内端的底部与第一升降部的上方相连接;第一升降部的下方与顶固定板相连接;滑块与顶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二升降部相连接。本发明方便待焊接工件的固定,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和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焊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擦焊夹具。
背景技术
摩擦焊是利用工件端面相互运动、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使端部达到热塑性状态,然后迅速顶锻,完成焊接的一种方法。摩擦焊可以方便地连接同种或异种材料,包括金属、部分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及塑料。
搅拌摩擦焊是利用一种非耗损的特殊形状的搅拌头,旋转着插入待焊接工件,然后沿着被焊工件的待焊界面向前移动,通过搅拌头对材料的搅拌、摩擦,使待焊材料加热至热塑性状态,在搅拌头高速旋转的带动下,处于塑性状态的材料环绕搅拌头由前向后转移,同时结合搅拌头对焊缝金属的挤压作用,在热-机联合作用下材料扩散连接形成致密的金属间固相连接。搅拌摩擦焊具有如下主要优点:1、焊接过程中也不需要其它焊接消耗材料,如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等,唯一消耗的是焊接搅拌头。2、与熔焊方法相比,搅拌摩擦焊过程没有飞溅、烟尘、以及弧光辐射等对人体的危害;焊接过程不需要电流、电压的参与,没有高的触电危险等。3、由于搅拌摩擦焊接时的温度相对较低,因此焊接后结构的残余应力或变形也较熔化焊小得多。
为保证摩擦搅拌焊接的质量以及焊接过程中待焊接工件的稳定性,需要制作专的夹具对待焊接工件进行固定。为此专利文献CN201721625920.8公开的一种便于对工件加热的搅拌摩擦焊夹具,以实现对待焊接工件的固定,但其上各压紧机构均需操作者通过工具一一紧固和拆卸,装拆效率低,生产效率低,不适用于批量化生产,同时当待焊接工件表面不平整时,各压紧机构压紧待焊接工件,会存在受压面积小,应力集中,特别待焊接工件为薄板结构时,容易变形,甚至报废,因此此摩擦焊夹具不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另外,搅拌摩擦焊实质上是一个金属在摩擦搅拌作用下升温软化,发生超塑性流动,这就需要金属被充分地加热,现是通过在搅拌头上设置加热装置,但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此上述专利文献通过在待焊接的左右待焊接工件底部安装电加热元件以实现对待焊接工件的加热,其中电加热元件嵌入安装槽内,装拆费时费力,且电加热元件一般是采用电阻丝加热,而这种加热方式通常存在发热慢、发热不均匀、能耗较大且用电不安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摩擦焊夹具,本发明结构稳定可靠,方便待焊接工件的固定,装拆效率高,提高生产效率,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且也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同时对待焊接工件进行加热,以提高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焊夹具,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两边的两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立柱、用于压紧工件顶部的顶部压紧组件和用于压紧工件侧面的侧面压紧组件;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顶部压紧组件包括电机、导轨、丝杆、滑块、第一升降部、顶固定板、顶移动块、顶柔性压板、第二升降部和第一弹簧;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内;所述导轨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内侧面的上方;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外套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内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部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顶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升降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外套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顶固定板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顶移动块;所述顶移动块下方连接有所述顶柔性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柔性压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一隔热层、第一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一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部、侧固定板、侧移动块、侧柔性压板、第二伸缩部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伸缩部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内侧面的下方;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侧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侧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伸缩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外套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侧固定板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侧移动块;所述侧移动块的内侧面连接有所述侧柔性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柔性压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二隔热层、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由相间设置的两水平导轨组成;所述滑块底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螺母位于两所述水平导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顶内管和顶外管,所述顶内管的上方与所述滑块相连接,下方插入至所述顶外管内;所述顶外管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部包括侧内管和侧外管,所述侧内管的外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部相连接,内端插入至所述侧外管内;所述侧外管的内端与所述侧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顶移动板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的第一T型头。
进一步地,所述侧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侧移动板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的第二T型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多个U型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顶部压紧组件和侧面压紧组件的作用下,分别实现了待焊接工件的顶部和侧面的自动化压紧和松脱,固定可靠,省时省力,且装拆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2、本发明在顶柔性压板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使得顶柔性压板与待焊接工件的顶部成面接触,接触面积大,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保护待焊接工件和顶部压紧组件不受损,提高了顶部压紧组件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3、本发明在侧柔性压板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使得侧柔性压板与待焊接工件的侧面成面接触,接触面积大,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保护待焊接工件和侧面压紧组件不受损,提高了侧面压紧组件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4、本发明顶柔性压板中的第一石墨烯发热层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的加热功能,使得待焊接工件均匀充分加热,提高焊接质量,同时采用第一石墨烯发热层发热取代传统电阻丝发热,发热更快更均匀,且基于第一石墨烯发热层的加热原理,电源采用5-10V的安全电压即可,既能保证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又不存在安全隐患,且能耗大大降低,而且第一石墨烯发热层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较高的力学强度,使得弯曲、折叠甚至揉搓的条件下也不易损坏。
5、本发明侧柔性压板中的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的加热功能,使得待焊接工件均匀充分加热,提高焊接质量,同时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发热取代传统电阻丝发热,发热更快更均匀,且基于第二石墨烯发热层的加热原理,电源采用5-10V的安全电压即可,既能保证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又不存在安全隐患,且能耗大大降低,而且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较高的力学强度,使得弯曲、折叠甚至揉搓的条件下也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对应顶部压紧组件的左视图。
图5为图4的部分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顶移动块和顶柔性压板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包括底座1和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两边的两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立柱2、用于压紧待焊接工件17顶部的顶部压紧组件和用于压紧待焊接工件17侧面的侧面压紧组件;所述立柱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具体地,立柱2上设有多个螺栓孔,底座1上设有与立柱2螺栓孔位置相对数量相对的螺纹孔,以通过螺栓将立柱2和底座1紧固连接,且实现了底座1和立柱2的可拆卸连接,装拆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顶部压紧组件包括电机(图中未画出)、导轨3、丝杆(图中未画出)、滑块4、第一升降部5、顶固定板8、顶移动块9、顶柔性压板10、第二升降部6和第一弹簧7;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2内,具体地,立柱2上设有电机安装的空腔,且通过电机上固有的螺栓孔通过螺栓与立柱2紧固连接。所述导轨3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2内侧面的上方,具体地,导轨3外端与立柱2内侧面相焊接成一体或者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具体地,丝杆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以实现运动传递。所述滑块4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3上,所述滑块4的底部连接有螺母18,具体地,螺母14与滑块4底部相焊接成一体,简化加工工艺。所述螺母18外套所述丝杆;所述滑块4内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部5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5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8相连接;所述滑块4与所述顶固定板8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升降部6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6外套所述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顶固定板8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顶移动块9;所述顶移动块9下方连接有所述顶柔性压板1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部5连接滑块4和顶固定板8的中间,滑块4和顶固定板8的两边均通过第二升降部6相连接,以保证顶部压紧组件的结构强度和提供足够的压紧力,以对待焊接工件17有效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部5采用气缸或油缸等直线运动机构,优选采用油缸,如此能根据参数的需要,直接在市面购买即可,节约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当第一升降部5为油缸时,油缸通过其上固有的螺栓孔与滑块4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且油缸活塞杆的端部焊接顶法兰50,顶法兰50沿圆周均布设有多个螺栓孔,顶固定板8中间设有与顶法兰50螺栓孔位置相对数量相对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顶法兰50与顶固定板8紧固连接,以实现了顶法兰50与顶固定板8的可拆卸连接,即实现了第一升降部5与顶固定板8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升降部6包括顶内管60和顶外管61,所述顶内管60的上方与所述滑块4相连接,下方插入至所述顶外管61内;所述顶外管61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8相连接。其中顶内管60的上方与滑块4相焊接,顶外管61的下方与顶固定板8相焊接,以简化加工工艺,同时顶内管60的外表面与顶外管61的内表面相配合安装,如此顶内管60和顶外管61起到了上下升降时的导向功能,保证上下升降时的直线运动精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7的两端分别顶紧滑块4和顶固定板8,在顶部压紧组件的升降过程中,第一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如此在第一升降部5和第一弹簧7双重作用下,给予待焊接工件17的顶部压紧力,固定可靠。其中第一弹簧7的两端均可焊接吊环,通过两吊环分别实现与滑块4和顶固定板8的螺纹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3由相间设置的两水平导轨30组成;所述滑块4底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3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螺母18位于两水平导轨30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顶固定板8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顶移动板9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的第一T型头90,如此在第一型头90和第一T型槽的作用下,实现了顶移动块9和顶固定板8的移动安装和拆卸连接,如此顶固定板8上能安装不同数量的顶移动块9,且能调节相邻顶移动块9之间的间距,以方便能根据待焊接工件17尺寸的不同,投入相应数量的顶移动块9,以保证待焊接工件17有效固定。且本实施方式通过一个顶固定板8上安装多个顶移动块9,以实现待焊接工件17顶部的多处压紧,且顶固定板8通过第一升降部5和第一弹簧7给予有效压紧力,结构简化,摆脱现有技术采用人力通过工具紧固压紧机构,造成多处顶部压紧需多处施力紧固,不仅结构复杂,且大大提高人力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顶部压紧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丝杆转动,以带动螺母18相对于丝杆做螺旋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滑块4相对于导轨3做直线运动,从而以根据待焊接工件17的尺寸,调整顶柔性压板10对准待焊接工件17的位置,自动化程度高。当顶柔性压板10位置调准后,第一升降部5升降,以摩擦焊接时,顶柔性压板10压紧待焊接件工件17的顶部,当摩擦焊接完成后,顶柔性压板10脱离待焊接工件17,其中在第一升降部5和第一弹簧7双重作用下给予待焊接工件压紧力。本实施方式在顶部压紧组件作用下,实现了待焊接工件17顶部的自动化压紧和松脱,固定可靠,省时省力,且装拆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本实施方式中,在顶柔性压板10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使得顶柔性压板10与待焊接工件17的顶部成面接触,接触面积大,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保护待焊接工件17和顶部压紧组件不受损,提高了顶部压紧组件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顶柔性压板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一隔热层101、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和第一橡胶层103。以通过第一橡胶层103接触待焊接工件17的顶部。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17的加热功能,使得待焊接工件17均匀充分加热,提高焊接质量,同时采用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发热取代传统电阻丝发热,发热更快更均匀,且基于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的加热原理,电源采用5-10V的安全电压即可,既能保证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又不存在安全隐患,且能耗大大降低,而且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较高的力学强度,使得弯曲、折叠甚至揉搓的条件下也不易损坏。在第一隔热层101的作用下防止热量向上传递,减少热量损失。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层102内嵌有钢丝绳,以在保证第一橡胶层102弹性变形的情况下,通过钢丝绳提高第一橡胶层10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第一橡胶层10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热层101其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多孔材料,也可以采用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热反射材料,具体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热层101、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和第一橡胶层103通过热压成型工艺结合成一体结构。且顶柔性压板10通过内六角紧固螺钉19实现与顶移动块9的紧固连接,具体地,顶柔性压板10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沉孔和螺栓孔,对应顶移动块9上设有螺纹孔,且内六角紧固螺钉19的螺钉头沉于沉孔内,以防止内六角紧固螺钉19干涉第一橡胶层103压紧待焊接工件17的顶部,结构设计灵活,且内六角紧固螺钉19方便装拆。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上设有两汇流电极,两汇流电极通过导线外接电源。其中汇流电极为在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上印刷导电银浆或铜浆、或压合导电铜胶带或导电布。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侧面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部11、侧固定板14、侧移动块15、侧柔性压板16、第二伸缩部12和第二弹簧13;所述第一伸缩部11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2内侧面的下方;所述第一伸缩部11与所述侧固定板14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11与所述侧固定板1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伸缩部12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12外套所述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侧固定板14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侧移动块15;所述侧移动块15的内侧面连接有所述侧柔性压板16。
本实施方式中,同顶部压紧组件的结构,第一伸缩部11与侧固定板14的中间相连接,第一伸缩部11的两边均通过第二伸缩部12与侧固定板14的两边相连接,以保证侧面压紧组件的结构强度和提供足够的压紧力,以对待焊接工件17有效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部11采用气缸或油缸等直线运动机构,优选采用油缸,如此能根据参数的需要,直接在市面购买即可,节约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当第一伸缩部11为油缸时,油缸通过其上固有的螺栓孔与立柱2内侧面的下方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且油缸活塞杆的端部焊接侧法兰,侧法兰沿圆周均布设有多个螺栓孔,侧固定板14中间设有与侧法兰螺栓孔位置相对数量相对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侧法兰与侧固定板14紧固连接,以实现了侧法兰与侧固定板14的可拆卸连接,即实现了第一伸缩部11与侧固定板14的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伸缩部11沿两边焊接有连接板(图中未画出),通过连接板与第二伸缩部12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伸缩部12包括侧内管和侧外管,所述侧内管的外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部11相连接,内端插入至所述侧外管内;所述侧外管的内端与所述侧固定板14相连接。其中侧内管的外端与连接板相焊接,侧外管的内端与侧固定板14相焊接,以简化加工工艺,同时侧内管的外表面与侧外管的内表面相配合安装,如此侧内管和侧外管起到了水平伸缩时的导向功能,保证水平伸缩时的直线运动精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13的两端分别顶紧连接板和侧固定板14,在侧面压紧组件的水平伸缩过程中,第二弹簧1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如此在第一伸缩部11和第二弹簧13双重作用下,给予待焊接工件17的侧面压紧力,固定可靠。其中第二弹簧13的两端均可焊接吊环,通过两吊环分别实现与连接板和侧固定板14的螺纹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固定板14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侧移动板15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的第二T型头,如此在第二型头和第二T型槽的作用下,实现了侧移动块15和侧固定板14的移动安装和拆卸连接,如此侧固定板14上能安装不同数量的侧移动块15,且能调节相邻侧移动块15之间的间距,以能根据待焊接工件17尺寸的不同,投入相应数量的侧移动块15,以保证待焊接工件17有效固定。且本实施方式通过一个侧固定板14上安装多个侧移动块15,以实现待焊接工件17侧面的多处压紧,且侧固定板14通过第一伸缩部11和第二弹簧13给予有效压紧力,结构简化,摆脱现有技术采用人力通过工具紧固压紧机构,造成多处侧面压紧需多处施力紧固,不仅结构复杂,且大大提高人力成本,同时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压紧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待焊接工件17的尺寸,在第一伸缩部11的作用下实现水平伸缩,自动化程度高,当摩擦焊接时,侧柔性压板16压紧待焊接件工件17的侧面,当摩擦焊接完成后,侧柔性压板16脱离待焊接工件17,其中在第一伸缩部11和第二弹簧13双重作用下给予待焊接工件17压紧力。本实施方式在侧面压紧组件作用下,实现了待焊接工件17侧面的自动化压紧和松脱,固定可靠,省时省力,且装拆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本实施方式中,在侧柔性压板16的弹性变形作用下,使得侧柔性压板16与待焊接工件17的侧面成面接触,接触面积大,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保护待焊接工件17和侧面压紧组件不受损,提高了侧面压紧组件的使用寿命,能适用于薄板类工件的摩擦焊接。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同顶柔性压板10的结构,所述侧柔性压板16包括由外向内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二隔热层、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二橡胶层。以通过第二橡胶层接触待焊接工件17的侧面。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实现了对待焊接工件17的加热功能,使得待焊接工件17均匀充分加热,提高焊接质量,同时采用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发热取代传统电阻丝发热,发热更快更均匀,且基于第二石墨烯发热层的加热原理,电源采用5-10V的安全电压即可,既能保证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又不存在安全隐患,且能耗大大降低,而且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具有良好的柔性以及较高的力学强度,使得弯曲、折叠甚至揉搓的条件下也不易损坏。在第二隔热层的作用下防止热量向外侧传递,减少热量损失。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橡胶层内嵌有钢丝绳,以在保证第二橡胶层弹性变形的情况下,通过钢丝绳提高第二橡胶层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第二橡胶层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热层其采用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多孔材料,也可以采用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热反射材料,具体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热层、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二橡胶层通过热压成型工艺结合成一体结构。且侧柔性压板16通过内六角紧固螺钉实现与侧移动块15的紧固连接,具体地,侧柔性压板16由内向外设有沉孔和螺栓孔,对应侧移动块15上设有螺纹孔,且内六角紧固螺钉的螺钉头沉于沉孔内,以防止内六角紧固螺钉干涉第二橡胶层压紧待焊接工件17的侧面,结构设计灵活,且内六角紧固螺钉方便装拆。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石墨烯发热层上设有两汇流电极,两汇流电极通过导线外接电源。其中汇流电极为在第二石墨烯发热层上印刷导电银浆或铜浆、或压合导电铜胶带或导电布。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侧面设有多个U型缺口。以方便通过U型缺口将底座安装于摩擦焊接所需的加工设备上,此并非本实施方式的重点,故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电机、第一升降部5即油缸、第一伸缩部11即油缸、第一石墨烯发热层102、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分别通过导线等外连接电源,以实现供电,而此为现有公知技术和常规技术,且此并非本实施方式的重点,故不做过多赘述。同时油缸的伸缩,为现有公知技术和常规技术,此并非本实施方式的重点,故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两边的两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立柱、用于压紧待焊接工件顶部的顶部压紧组件和用于压紧待焊接工件侧面的侧面压紧组件;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顶部压紧组件包括电机、导轨、丝杆、滑块、第一升降部、顶固定板、顶移动块、顶柔性压板、第二升降部和第一弹簧;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内;所述导轨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内侧面的上方;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外套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内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升降部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顶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升降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外套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顶固定板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顶移动块;所述顶移动块下方连接有所述顶柔性压板, 所述顶柔性压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一隔热层、第一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一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压紧组件包括第一伸缩部、侧固定板、侧移动块、侧柔性压板、第二伸缩部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伸缩部水平安装于所述立柱内侧面的下方;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侧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侧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伸缩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外套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侧固定板上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侧移动块;所述侧移动块的内侧面连接有所述侧柔性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柔性压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相叠合设置的第二隔热层、第二石墨烯发热层和第二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由相间设置的两水平导轨组成;所述滑块底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螺母位于两所述水平导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顶内管和顶外管,所述顶内管的上方与所述滑块相连接,下方插入至所述顶外管内;所述顶外管的下方与所述顶固定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部包括侧内管和侧外管,所述侧内管的外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部相连接,内端插入至所述侧外管内;所述侧外管的内端与所述侧固定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顶移动板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的第一T型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侧移动板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的第二T型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多个U型缺口。
CN201811528842.9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摩擦焊夹具 Active CN109623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842.9A CN109623131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摩擦焊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8842.9A CN109623131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摩擦焊夹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3131A CN109623131A (zh) 2019-04-16
CN109623131B true CN109623131B (zh) 2021-02-05

Family

ID=66073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8842.9A Active CN109623131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摩擦焊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3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7553A (zh) * 2019-12-19 2020-04-10 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共轨轴夹具
CN111438434B (zh) * 2020-05-15 2021-07-09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冷-热拉伸的搅拌摩擦薄板胶焊方法
CN112171164A (zh) * 2020-10-20 2021-01-05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8174B2 (en) * 2003-08-25 2006-05-23 The Boeing Company Adaptable spring force clam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2581472B (zh) * 2012-03-08 2013-11-1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接头性能的预拉伸搅拌摩擦焊的工艺方法
CN106078058A (zh) * 2016-08-11 2016-11-09 扬州莱斯帝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工装夹具
CN206567662U (zh) * 2017-03-10 2017-10-20 高峰 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稳定式pcb板电焊设备
CN107175391A (zh) * 2017-04-28 2017-09-19 吴著业 一种便于使用的建工用电焊装置
CN207431626U (zh) * 2017-11-15 2018-06-01 成都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板焊接的夹持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3131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3131B (zh) 一种摩擦焊夹具
CN109604810B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机
CN115740918A (zh) 一种焊接用云母板支架的固定夹具
CN211564820U (zh) 一种电阻焊热铆工装
CN210116171U (zh) 一种热缩管加热设备
CN218517906U (zh) 一种全自动异种材料扩散焊接机
CN217452488U (zh) 一种电池片换片修复装置和电池串修复设备
CN208609219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焊接固定装置
CN206877970U (zh) 一种晶闸管组件及装配机
CN214684717U (zh) 一种出料便捷的分子扩散焊机
CN215316335U (zh) 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手持激光焊接头
CN211939669U (zh) 钢构组焊定位夹具
CN210548797U (zh) 一种用于小规格异形管的接触焊输出机构
CN113953722A (zh) 一种铜绞线铝棒对焊机
CN212145090U (zh) 一种具有固定塔筒功能的升降式焊接平台
CN210518864U (zh) 一种新型压机电加热板
CN211516554U (zh) 一种柜体自动焊接装置
CN1586782A (zh) 一种不锈钢发热管焊接工艺及不锈钢发热管
CN206983311U (zh) 一种钥匙电路板热铆机
CN206047422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的焊接臂
CN104741751A (zh) 一种多功能加工电极系统
CN111660553B (zh) 一种高效热缩加工设备
CN220052932U (zh) 拔插式拼接脉冲加热铆接头
CN220028438U (zh) 一种蜂窝板热压成型设备
CN215144046U (zh) 一种滚动电阻均匀加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