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9040B -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9040B
CN109619040B CN201910132491.8A CN201910132491A CN109619040B CN 109619040 B CN109619040 B CN 109619040B CN 201910132491 A CN201910132491 A CN 201910132491A CN 109619040 B CN109619040 B CN 109619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eding
feed additive
group
concen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2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9040A (zh
Inventor
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324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9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9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9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9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具体方法为:先饲喂微生物发酵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精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粗料;所述微生物发酵料由精料发酵制备而成,所述精料中包括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股绞蓝、三七总皂苷、小檗碱、葛根素、乌梅、首乌藤和丹参。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喂牛,可有效降低牦牛饲养冬季死亡率、缩短牦牛出栏时间、提高牦牛肉质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牦牛是生长在海拔最高地方的哺乳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其生活环境具有高海拔、低氧、温差大、冬季极为寒冷等特点。同时,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牦牛喂养依然大部分依赖于放牧这样极为传统的饲养模式,使牦牛长期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中。牦牛每年10~11月达到当年体重峰值,随后掉膘严重,体重不断下降,呈“锯齿形”生长,导致育肥牛往往要到5岁甚至6岁才能达到出栏标准。
另外,牦牛的肉质虽然蛋白质高,但同时其脂肪含量偏低,口感较普通肉牛更为粗糙。这一现象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目前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提供一种降低牦牛饲养冬季死亡率、缩短牦牛出栏时间、提高牦牛肉质水平的牦牛饲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牦牛饲养冬季死亡率、缩短牦牛出栏时间、提高牦牛肉质水平的牦牛饲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料添加剂,配方包括股绞蓝、三七总皂苷、小檗碱、葛根素、乌梅、首乌藤和丹参。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10~15份股绞蓝、3~5份三七总皂苷、3~5份小檗碱、1~3份葛根素、1~3份乌梅、2~5份首乌藤、1~3份丹参。
相应的,利用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的饲料。
优选的,配方包括:青稞、玉米、豆粕、饲料添加剂。
优选的,配方包括:10~15份青稞、35~45份玉米、35~45份豆粕、0.5~1份VC、0.5~1份VE、1~2份饲料添加剂。
相应的,利用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的微生物发酵料。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向饲料添加剂中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为肠道益生菌,所述菌剂中活菌量≥3×108CFU/ml。
优选的,所述菌剂中,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按活菌量为1:1:1:1组合而成。
相应的,一种喂牛方法,先饲喂微生物发酵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精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粗料;
所述微生物发酵料由精料发酵制备而成,所述精料中包括饲料添加剂,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股绞蓝、三七总皂苷、小檗碱、葛根素、乌梅、首乌藤和丹参。
优选的,所述方法在秋冬季节进行,对牛进行舍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合牦牛自身生理特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喂牛方法。传统的喂牛方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先粗料后精料,这种方式利于瘤胃的正常发育和反刍运动,但牦牛在采食过多粗料后,往往无法采食完全当日所需的精料,不利于育肥牛的养膘;第二种是先精料后粗料,这种方式让牦牛先采食充足的重要营养成分,适宜于育肥牛,但先喂精料无法激活瘤胃,长期饲喂容易让牛出现消化方面的疾病;第三种为精粗料混合饲喂(TMR),这种方式看似理想,将当日所需的精料和粗料混匀后让牦牛同时采食,既保证了牦牛的正常消化,又保证了牦牛的营养摄入,但实际操作时,牦牛非常容易发生挑食的行为,面对混匀的精粗料,牦牛会利用口鼻对饲料进行挑选,先选出适口性更佳的精料食用,最后剩下大量粗料,实际饲喂效果与先精料后粗料类似,甚至因为部分精料被粗料掩盖,挑选困难,导致牦牛对精料和粗料都摄入不足。本发明经过大量研究,结合喂料系统,摸索出一套全新的饲喂方法:先饲喂部分含微生物的精粗混合料,帮助激活瘤胃,促进消化;系统检测到精粗混合料被采食完全后,才会补加精料,避免精粗混合料中的粗料被剩下,精料保证当天重要营养成分的全部摄入;系统检测到精料被采食完全后,再饲喂粗料,保证牦牛的肠胃运动,让牛吃饱。
2、本发明还基于牦牛特殊的生理特征,提供了提高牦牛肉质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进一步完善了饲养方法。该饲料通过调节了牦牛部分耐低氧基因的表达量,在维持牦牛耐低氧能力和正常健康状况的情况下,极显著提高了牦牛的肉质水平,同时有效帮助牦牛预防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育肥牛可以在3岁左右即达到出栏水平,极大缩短了饲养时间。
3、本发明基于所述饲养方法,提供了一种针对高海拔地区喂养牦牛的系统,结合当地建筑特色,节省了建造成本。该系统可以简便、轻松地根据实时情况调整通风、保温状态,为牦牛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本系统还针对育肥牛的营养需要,提供了特制的喂料系统,避免牦牛挑食,保证牦牛当日所需的营养摄入,且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反复加料,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风仓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牦牛饲喂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饲养方法,主要针对2~3岁的育肥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当地的优势品种,准备粗料,优选粗料为青稞秸秆,粗料切碎为3~5cm的长度,方便牦牛进食;配制精料;利用粗料和精料配制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
(2)牦牛当日的精料和粗料的重量比为2:8~3:7。先投入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待牦牛采食完毕后,再投入精料,采食完毕后,再投入粗料,任其自由采食。整个采食过程中,保证牛自由饮水。
其中,所述精料的配方为:按重量份数,10~15份青稞、35~45份玉米、35~45份豆粕、0.5~1份VC、0.5~1份VE、1~2份饲料添加剂。
所述精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加入搅拌机内,加入20~35份水,25~35℃下粉碎、搅拌、混匀,并持续搅拌2~3h,挤压成型,室温干燥,即得所需饲料。
其中,所述饲料添加剂的配方为:按重量份数,10~15份股绞蓝、3~5份三七总皂苷、3~5份小檗碱、1~3份葛根素、1~3份乌梅、2~5份首乌藤、1~3份丹参。
其中,为了去除首乌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优选对首乌藤进行预处理后再使用,本发明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去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将首乌藤粉碎至过80目筛后投入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使用SC-CO2进行萃取,SC-CO2流量为15L/h,萃取压力为33MPa,温度为92℃,萃取时间为3h。萃取完成后,取出固体,即为处理后的首乌藤。其中,所述SC-CO2(超流体CO2)中混有NaDDC(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钠盐),按质量比,CO2:NaDDC=3:1~2:1。
所述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加入密封性能良好的罐中,优选为陶瓷罐,加入体积为组分总体积3~5倍的水,浸泡0.5h后加热煮沸,小火保温30~50min,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获得膏体,干燥后即得所需饲料添加剂。
所述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的配方为:总量为100份,按重量份数,35~45份精料、40~45份粗料、3~5份微生物菌剂,余量为水。所述微生物菌剂为牦牛肠道益生菌制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量≥3×108CFU/ml。所述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优选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按活菌量1:1:1:1组合而成。
所述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精料、粗料和水混匀,再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匀,室温条件下发酵12~24h,即得所需混合料。
牦牛生活在特殊的高海拔、低氧环境中,生存条件恶劣,为了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进化出一些与普通牛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背后也有其对应的基因。其中,最主要的适应体现在,其耐低氧、高寒环境的基因与其它牛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在生理状态下,MMPs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帮助适应低氧环境。另外,HIF(低氧诱导因子)是各种低氧诱导相关基因调节的关键转录因子。牦牛通过一系列的进化,得以适应特殊的环境,但同时,发明人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牦牛的肉质。
以系水力为例,系水力是评断肉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系水力指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水分的能力,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系水力越低,肉的嫩度越差,营养成分和风味也相应下降。牦牛肌肉的系水力比普通牛肉更低,导致口感更硬。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一方面通过增加三七总皂苷、葛根素、丹参调节降低部分MMPs的表达水平,提高牦牛的肉质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小檗碱调控提高部分HIF靶基因的含量,另外,三七总皂苷也可能参与提高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HIF-1的表达水平,帮助维持牦牛耐低氧的能力。最终实现牦牛生长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改善牦牛肉质,提高牦牛的商品价值。同时,所述饲料添加剂还具有防治牦牛的瘤胃积食、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功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首乌藤预处理效果展示
1、称取20组等量的已粉碎且过80目筛的首乌藤,每组设3个重复,按上述方法进行预处理,各组预处理的条件如表1所示。另外,设置一组等量且粉碎、过筛的首乌藤,不做预处理,作为对照组。
表1各组首乌藤预处理条件对照表
Figure BDA0001975877620000061
2、在预处理前后,对各组的首乌藤分别进行Cu和Pb离子的含量测定,并进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并分别计算各含量的差异率(%),所述差异率=(M1-M2)/M1,所述M1为预处理前的待测物含量,M2为预处理后的待测物含量。其中,差异率小于1‰视为未变化。各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组首乌藤预处理条件对照表
组别 Cu Pb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组1 68% 53% 未变化
组2 72% 61% 未变化
组3 83% 78% 未变化
组4 73% 59% 未变化
组5 39% 21% 未变化
组6 43% 25% 未变化
组7 56% 49% 未变化
组8 79% 71% 未变化
组9 75% 64% 未变化
组10 39% 22% 未变化
组11 73% 62% 未变化
组12 80% 76% 未变化
组13 72% 63% 未变化
组14 19% 11% 未变化
组15 65% 59% 未变化
组16 83% 76% 未变化
组17 61% 52% 未变化
组18 72% 70% 未变化
组19 53% 40% 未变化
组20 81% 72% 未变化
对照组 未变化 未变化 未变化
实施例二:饲料添加剂对牦牛生长情况和肉质的影响
1、按上述方法制备12组精料和混合料,其中,粗料选择青稞秸秆,直径控制在3~5cm。各组精料和混合料中的饲料添加剂的具体组分如表3所示。其中,精料配方为:按重量份数,12份青稞、37份玉米、42份豆粕、1份VC、1份VE、2份饲料添加剂。精料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加入搅拌机内,加入35份水,25℃下粉碎、搅拌、混匀,并持续搅拌3h,挤压成型,室温干燥,即得。微生物组成为,按活菌量,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1:1:1:1。对照组指该组的精料和混合料未添加饲料添加剂。所述首乌藤的预处理方法参照实施例一的组3进行。
表3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表
Figure BDA0001975877620000071
Figure BDA0001975877620000081
2、选择39头2岁的公育肥阉割牦牛,分为13组,每组3头,组内和组间牦牛的体重、体型、年龄差异不显著。11月至次年6月,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饲养系统进行舍饲饲养,各组喂料时间、喂料量相同,分别利用各组混合料、精料和粗料进行饲喂。饲喂期间,牦牛健康状态良好,无生病、死亡情况发生。喂养结束后,对各组牦牛进行屠宰,测试屠宰率;并测定背最长肌的肌肉系水力、储存2个月后的贮存损失(4℃冷储存)、大理石花纹、嫩度(剪切力)、肌内粗脂肪含量。
对各组测试数据取平均值,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性能展示表
组别 屠宰率 系水力 贮存损失 大理石花纹评分/分 肌内粗脂肪
组1 62.1% 91.2% 3.39% 5.28 15.13%
组2 68.9% 94.9% 2.61% 6.05 18.92%
组3 63.2% 90.6% 3.42% 5.01 14.96%
组4 66.5% 92.1% 2.96% 5.82 16.12%
组5 62.1% 92.2% 3.05% 5.26 15.11%
组6 65.3% 93.1% 2.98% 5.76 15.98%
组7 62.0% 90.3% 3.86% 5.33 15.64%
组8 65.9% 92.6% 2.88% 5.69 15.73%
组9 63.1% 93.1% 3.06% 5.27 15.09%
组10 61.2% 91.6% 3.72% 5.38 15.69%
组11 60.1% 90.3% 3.88% 5.03 14.79%
组12 60.8% 90.2% 3.69% 5.21 15.02%
对照组 58.3% 89.7% 4.62% 3.21 7.16%
实施例三:精料对牦牛生长情况和肉质的影响
1、按实施例二组2的方法制备饲料添加剂,再利用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11组精料和混合料;以及一组未添加饲料添加剂的,作为对照组。其中,各组精料的具体配方如表5所示,表中数据指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其余方法与实施例二相同。
表5精料配方表
组别 青稞 玉米 豆粕 VC VE 饲料添加剂
组1 10 38 43 1 1 2
组2 12 37 42 1 1 2
组3 16 33 40 1 1 2
组4 12 33 45 1 1 2
组5 10 42 36 1 1 2
组6 13 38 33 1 1 2
组7 10 33 46 1 1 2
组8 12 37 42 / 1 2
组9 12 37 42 1 / 2
组10 12 37 42 1 1 1
组11 12 37 42 1 1 3
对照组 12 37 42 1 1 /
2、饲喂期间,牦牛健康状态良好,无生病、死亡情况发生。按实施例二的方法进行指标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性能展示表
组别 屠宰率 系水力 贮存损失 大理石花纹评分/分 肌内粗脂肪
组1 67.2% 93.7% 2.63% 5.76 18.53%
组2 68.7% 94.6% 2.59% 6.03 18.90%
组3 66.3% 93.9% 2.66% 5.73 18.51%
组4 65.1% 94.0% 2.60% 5.86 18.64%
组5 67.3% 93.9% 2.61% 5.93 18.76%
组6 65.3% 94.2% 2.63% 5.90 18.71%
组7 63.2% 93.6% 2.67% 5.83 18.61%
组8 61.9% 92.3% 2.87% 5.80 18.57%
组9 63.1% 91.9% 3.01% 5.78 18.50%
组10 60.6% 91.8% 3.67% 5.46 16.52%
组11 63.9% 92.6% 3.35% 5.63 17.35%
对照组 58.6% 89.3% 4.59% 3.19 7.03%
实施例四:饲喂方法对牦牛生长情况和肉质的影响
1、按实施例二组2的方法制备饲料添加剂,并按实施例三组2的方法制备精料和混合料,在11月至次年6月,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饲养系统进行5组不同方法的舍饲饲养。各组培养方法如表7所示。
表7各组饲养方法对比
Figure BDA0001975877620000101
2、观察每日采食情况,并按实施例二的方法,对试验结束后的各组牦牛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如表8所示。饲喂期间,牦牛健康状态良好,无生病、死亡情况发生。
表8性能展示表
组别 采食情况 屠宰率 系水力 贮存损失 大理石花纹评分/分 肌内粗脂肪
组1 基本无剩料 68.9% 94.8% 2.56% 6.01 18.83%
组2 基本无剩料 63.2% 91.9% 3.23% 4.86 14.12%
组3 基本无剩料 64.3% 92.6% 3.15% 5.87 16.73%
组4 基本无剩料 62.0% 91.5% 3.20% 5.91 16.78%
组5 剩部分粗料 61.3% 93.3% 2.67% 5.83 16.53%
针对牦牛秋冬季节喂养过程中存在的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及牦牛日常喂养中粗-精饲料饲喂的矛盾,结合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养系统。
如图1~2所示,一种饲养系统,尤其是针对高海拔山区牦牛的饲养喂料系统,包括牛舍10,所述牛舍10顶部设置呈拱形向上的至少两层屋顶,所述各屋顶中间贯通设置通风天窗,所述天窗上设置通风仓56,所述通风仓56的横截面在天窗上呈拱形向上,所述拱形两端贯通通风。
应当理解的是,外界风不会直接竖直进入牛舍10内部,而是通过通风仓56的侧面进入通风仓56,再从通风仓56与屋顶间的天窗进入牛舍10,一方面削弱了进入牛舍10内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牛舍10内的空气流通。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通风仓56实现通风的两侧面,相应设置可开合的门,实现极寒天气下的完全闭合。当然,也可以将屋顶最外层和通风仓56的门都相应设置为毛毡布,并在通风仓56的门底部对应设置魔术贴,魔术贴和毛毡布可以相互贴合和撕开。平时将通风仓56的门卷起,需要关闭时,将门放下粘合即可,成本低、遮风效果好,且容易收纳和使用。
更优选的方案为:如图3所示,所述通风仓56全部由毛毡布或其它柔性、挡风材料制成,仓壁上设置多条肋骨将通风仓56撑起,方便安装、拆除、收纳。所述肋骨还可以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如伸缩杆等,通过调节肋骨的长度,实现通风仓56仓口大小的调整,从而实现进风量的调整。
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屋顶包括第一屋顶51和第二屋顶52,所述两屋顶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保温层53,所述保温层53为柔性材质;所述牛舍10上、屋顶拱形延伸面对应的两对侧壁上部,对称设置与夹层连通的空腔11,所述牛舍10内侧壁上、空腔11对应位置,对称设置卷轴54,所述卷轴54的轴心分别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保温层53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卷轴54上。更优选的方案为:如图4所示,所述保温层53至少由第一保温层531和第二保温层532组成,所述第一保温层531和第二保温层532的工作面长度均大于等于屋顶夹层的总长,所述第一保温层531的中心位置设置与通风天窗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保温层532的中心位置设置与通风天窗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覆盖防水通气材料,如PTFE与布料复合而成的高分子防水透气面料。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保温层53还包括第三保温层533,所述第三保温层533的工作面长度大于等于屋顶夹层总长,所述第三保温层533的中心位置设置与通风天窗形状、大小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覆盖防水通气保温材料。所述第三保温层533中心位置的材料保温性能优于第二保温层532中心位置的材料保温性能;所述第三保温层533中心位置的材料透气性能弱于第二保温层532中心位置的材料透气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保温层53绕在卷轴54上,可以通过两个卷轴54的配合,实现不同保温层53的切换,从而分别使通风孔、通气材料、通气保温材料与天窗适配,轻松实现牛舍10内不同通气、保温状态的切换。
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保温层531和第三保温层533边缘分别通过至少三根牵引绳绕在各卷轴54上,所述其中一根牵引绳位于各保温层53边缘中部,两根牵引绳分别位于各保温层53两侧边缘。应当理解的是:牵引绳的设置保证保温层53一直处于平整状态,不会出现卷的过程中部分区域堆积、挤压,从而无法继续拉伸、切换等情况。
所述牛舍10内部至少设置1套饲喂装置,图中也只展示了1套饲喂装置,这样只是为了方便展示,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安装需要数量的饲喂装置即可。各饲喂装置间相应设置栅栏和限位结构,这些结构均属于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图中并未示出,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即可。
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饲喂装置包括设置于牛舍10中上部的圆筒形加料器30。所述牛舍10中上部设置支架60,所述加料器30固接于支架60上。支架60为框架结构,并非板面,不会影响牛舍10内部的通风。如图5所示,所述加料器30包括竖直设置于中心位置的、外接旋转电机的旋转杆33,所述旋转杆33上均布三片旋转叶片32,所述旋转叶片32与加料器30内侧壁贴合,可在旋转杆33的带动下在加料器30内部旋转。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各旋转叶片32的边缘连接形成等边三角形,各旋转叶片32将加料器30内部分为体积相同的3份,形成3个料仓。每份的横截面均以旋转杆33为中心,形成扇叶形。所述旋转叶片32高度略小于加料器30高度,便于旋转叶片32在加料器30内转动,同时实现最大的加料体积。所述加料器30底部设置出料口31,所述出料口31形状、大小与两片旋转叶片32及加料器30内侧壁围成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出料口31的形状、大小与其中一个扇叶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出料口31下方对应设置料槽40,保证饲料从出料口31全部落入料槽40内。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料槽40底部还设置重量传感器;在感受到料槽40重量低于限定重量时,重量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旋转杆33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叶片32旋转,使下一个料仓旋转至出料口31上方,实现投料。
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加料器30底部、出料口31以外区域,还均布筛孔,所述筛孔直径小于待投料的最小直径;所述筛孔下方对应设置饲料回收槽。应当理解的是:在旋转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粉料,如果不及时清理,一方面容易将旋转叶片32卡住,另一方面,大部分粉料会从出料口31排出,污染牛舍10内的环境;落入料槽40的粉料,牛也几乎不会采食,造成极大的浪费。设置筛孔后,可以将这部分粉料和碎料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利用。
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牛舍10地面向一侧倾斜,倾斜角度为5~15°。图示中的倾斜角度只是为了展示清楚,并非实际倾斜角度。倾斜地面的末端相应设置粪尿收集池(图中未示出)。更优选的方案为:地面倾斜的起始端还可以设置喷头(图中未示出),一方面可以喷洒药物、清水,帮牛清洗、消毒,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粪尿冲向粪尿收集池。同时,倾斜设置的地面也可以满足牦牛喜好卧在带一定坡度的地面的习性。
利用所述加料器30喂料的具体方法为:
(1)根据当地的优势品种,准备粗料,优选粗料为青稞秸秆,粗料切碎为3~5cm的长度,方便牦牛进食,也避免卡住加料器30;配制精料;利用粗料和精料配制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
(2)将满足牦牛一日营养需求的精料、粗料分别投入加料器30的两个料仓内,保持所述两个料仓均未对准出料口31;将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直接投入料槽40内。其中,精料和粗料的重量比为2:8~3:7。
(3)检测到料槽40内的饲料被采食完毕后,转动旋转叶片32,将精料投入料槽40内;检测到精料被采食完毕后,再转动旋转叶片32,将粗料投入料槽40内。

Claims (9)

1.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配方包括:10~15份股绞蓝、3~5份三七总皂苷、3~5份小檗碱、1~3份葛根素、1~3份乌梅、2~5份首乌藤、1~3份丹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首乌藤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预处理去除有毒有害物质后再使用;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预处理的步骤为:将首乌藤粉碎,使用SC-CO2进行萃取,SC-CO2流量为15L/h,萃取压力为30~35MPa,温度为90~95℃,萃取3h以上;萃取完成后,取出固体,即为预处理后的首乌藤;其中,所述SC-CO2中混有NaDDC,按质量比,CO2:NaDDC=3:1~2:1。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的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青稞、玉米、豆粕、饲料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配方包括:10~15份青稞、35~45份玉米、35~45份豆粕、0.5~1份VC、0.5~1份VE、1~2份饲料添加剂。
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的微生物发酵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为肠道益生菌,活菌量≥3×108CFU/ml。
8.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饲料添加剂制备的微生物发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按1:1:1:1组合而成。
9.一种喂牛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饲喂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精料,待采食完成后,再饲喂粗料;
所述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的配方为:总量为100份,按重量份数,35~45份精料、40~45份粗料、3~5份微生物菌剂,余量为水;所述精料中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饲料添加剂;
所述微生物发酵精料-粗料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精料、粗料和水混匀,再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匀,室温条件下发酵12~24h,即得所需混合料。
CN201910132491.8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Active CN109619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491.8A CN109619040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2491.8A CN109619040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9040A CN109619040A (zh) 2019-04-16
CN109619040B true CN109619040B (zh) 2022-03-25

Family

ID=6606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2491.8A Active CN109619040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90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915A (zh) * 2019-06-12 2019-09-27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牦牛错峰错季出栏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165A (zh) * 2007-10-12 2008-02-27 唐自坦 纯植物饲料添加剂
CN107647128A (zh) * 2017-11-29 2018-02-02 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牛肉蛋白质的中药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835A (zh) * 2017-10-29 2018-02-16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 一种药渣发酵制备反刍动物全混日粮的方法
CN108935331A (zh) * 2018-09-20 2018-12-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一种牦牛育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38192A1 (ru) * 1990-03-05 1992-06-07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ясного Скотоводства Способ отбора копытных животных
CN10641793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冷季舍饲牦牛的全混合日粮及其制备和饲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9165A (zh) * 2007-10-12 2008-02-27 唐自坦 纯植物饲料添加剂
CN107691835A (zh) * 2017-10-29 2018-02-16 西安乐民反刍动物研究所 一种药渣发酵制备反刍动物全混日粮的方法
CN107647128A (zh) * 2017-11-29 2018-02-02 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牛肉蛋白质的中药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5331A (zh) * 2018-09-20 2018-12-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一种牦牛育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简介;赵丹等;《安徽农业科学》;20140520;第42卷(第15期);第4772-478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9040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1728B (zh) 一种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433A (zh) 一种蛋鸡用复合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Wohlt Use of a silage inoculant to improve feeding stability and intake of a corn silage-grain diet
CN105875511B (zh) 一种蝇蛆养殖方法
CN109619040B (zh)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方法
CN109601408B (zh) 一种高海拔山区牦牛饲养喂料系统
CN113907191A (zh) 一种中药生物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72326B (zh) 一种牦牛圈养方法
KR100876521B1 (ko) 혼합사료 발효용 생균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혼합사료의 발효방법
CN109042790A (zh) 一种木糖醇桑叶饼干的制备方法
CN106578420A (zh) 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650B (zh) 一种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Hadjipanayiotou Voluntary intake and performance of ruminant animals offered poultry litter-olive cake silage
CN108887496A (zh) 一种母猪断奶后快速回奶用中草药发酵物的制备方法
CN108849717A (zh) 一种营养肉鹅的饲养方法
US20050106165A1 (en) Additive for livestock feed
CN108813106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猪便秘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69295A (zh) 一种玉米饲料
CN1182790C (zh) 紫茎泽兰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90485A (zh) 一种制备活性多糖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和专用复合菌剂
CN109392842A (zh) 一种增加产犊母牛泌乳量的饲喂方法
CN113080335A (zh) 一种提高蛋禽生产性能的发酵中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43948A (zh) 一种湘西黑猪的养殖方法
CN110089486A (zh) 一种能够改善五指山猪肉品质的养殖模式
CN111202168B (zh) 一种大豆黄浆水发酵的生物活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