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2693B -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2693B
CN109612693B CN201811127855.5A CN201811127855A CN109612693B CN 109612693 B CN109612693 B CN 109612693B CN 201811127855 A CN201811127855 A CN 201811127855A CN 109612693 B CN109612693 B CN 109612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circuit
detection
operating poi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78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2693A (zh
Inventor
柳田曜
丰田凉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1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2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2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26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01Q1/221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used in interrogator/reader equip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2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measuring vehic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ing critical, abnormal or dangerous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44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 B60R21/01546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using belt buckl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16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locking of buck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提高检测精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环形天线部(21)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RFID检测电路(23)具有与环形天线部(21)连接的电路端子部(23a、23b)。RFID检测电路(23)以由环形天线部(21)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起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环形天线部(21)。开关电路(22)根据检测对象的状态切换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降低状态、与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非降低状态。开关电路(22)在设电波波长为λ时从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λ/32的位置为止的环形天线部(21)上的范围即增益降低范围(K)内具有用于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检测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车辆的安全带的扣合和分离进行检测的安全带侧装置。该安全带侧装置被设置在安全带的卡扣部,当安全带的柄舌部被安装到该卡扣部时,检测开关被接通,并发送安全带的佩戴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安全带侧装置例如即使在安全带的柄舌部未被安装到卡扣部且检测开关断开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送安全带的佩戴信号而导致误检测,在这一点具有进一步的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精度的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检测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部,其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信号输出部,其具有被连接于上述天线部的电路端子部,并以利用上述天线部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上述天线部;以及增益降低部,其根据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增益降低状态与不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上述增益降低部在增益降低范围内具有用于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范围内是在设上述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上述电路端子部到沿着上述天线部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上述天线部上的范围。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作为上述作用点的第1作用点和第2作用点切换到相互电连接状态或非电连接状态,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将上述第1作用点和上述第2作用点设为上述连接状态的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上述第1作用点和上述第2作用点设为上述非电连接状态的上述增益降低状态。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能够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不将上述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上述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降低状态。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不将上述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上述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降低状态。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上述增益降低部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直接连接。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能够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连接的电线,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与上述作用点为相反侧处利用上述增益降低电路来切换到上述增益降低状态或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上述电线具有多个电流路径,并将因流过上述多个电流路径的电流而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磁通相互抵消。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能够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连接的电线,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与上述作用点为相反侧处利用上述增益降低电路来切换到上述增益降低状态或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上述电线具有:芯线,其供电流流动;以及屏蔽部,其屏蔽对上述芯线带来影响的磁通。
在上述检测设备中,优选的是,上述增益降低部被设置于车辆,并根据上述车辆内的上述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上述增益降低状态与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
本发明的检测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读取装置,其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并发送至少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的发送信号;检测设备,其具有天线部、信号输出部、以及增益降低部,上述天线部在与上述读取装置之间相互收发信号,上述信号输出部具有与上述天线部连接的电路端子部,并以利用上述天线部接收到的上述发送信号中所包含的上述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上述天线部,上述增益降低部根据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增益降低状态与不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以及判定部,其与上述读取装置连接,并基于该读取装置所接收到的上述检测信号来判定上述检测对象的状态,上述增益降低部在增益降低范围内具有用于降低上述增益的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范围是在设上述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上述电路端子部到沿着上述天线部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上述天线部上的范围。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检测设备中,增益降低部在从信号输出部的端子部到沿着天线部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内,具有用于降低天线部的增益的作用点。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因为能够在信号输出部的附近降低天线部的增益,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天线部的增益,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的构成例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的设置例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电连接部位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的检测设备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检测系统
2 车辆
20、20A、20B、20C、20D、20E、20F、20G 检测设备
21 环形天线部(天线部)
22 开关电路(增益降低部、增益降低电路)
22a 第1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2b 第2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4a、25a、41c 第1作用点(作用点)
24b、25b、41d 第2作用点(作用点)
23 RFID检测电路(信号输出部)
23a 电路端子部
24 电容器连接电路(增益降低部、增益降低电路)
24c 电容器(电子元件)
24d 第1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4e 第2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5 线圈连接电路(增益降低部、增益降低电路)
25c 线圈(电子元件)
25d 第1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5e 第2端子部(作用点端子部)
26、27 接地连接电路(增益降低部、增益降低电路)
26a、27b 接地连接端子(作用点端子部)
26b、27c 作用点
28、29 开关单元(增益降低部)
28a 电线
29a 同轴线缆(电线)
40 偶极天线部(天线部)
G 接地点
K、K1、K2 增益降低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本发明不被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所限定。另外,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构成要素、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此外,以下记载的构成能够适当组合。另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构成的各种省略、替换或变更。
〔实施方式1〕
说明包括实施方式1的检测设备20的检测系统1。检测系统1被设置于车辆2,例如是判定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的系统。检测系统1例如判定搭乘者的就座等所产生的搭乘者的动作,但是,不限定于此。以下,详细说明检测系统1。
如图1所示,检测系统1包括:作为读取装置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er:射频识别)读取器10;多个检测设备20;以及作为判定部的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30。在此,检测系统1使用RFID、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通信技术来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另外,检测系统1只要是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则不限定于RFID、NFC。检测系统1在近距离无线通信中,例如利用根据通信用的电波进行调制、解调的电波方式来进行通信。
RFID读取器10是收发信号的读取装置。RFID读取器10被设置于车辆2,例如被设置于AV控制台、仪表、车内灯、窗玻璃、或遮阳顶棚等。RFID读取器10例如发送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以及用于各检测设备20输送信号的载波的发送信号。另外,RFID读取器10从各检测设备20接收检测信号。如图2所示,RFID读取器10包括收发部11、以及读取侧天线部12。收发部11包括发送部11a、以及接收部11b。
发送部11a被连接于读取侧天线部12,是发送包含信号的电波的电路。例如,发送部11a将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以及用于各检测设备20输送信号的载波的发送信号输出到读取侧天线部12。另外,发送信号除了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载波之外,也可以还包含作为命令的命令信号等。
接收部11b被连接于读取侧天线部12,是接收包含信号的电波的电路。接收部11b经由读取侧天线部12接收从各检测设备20发送的检测信号。接收部11b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解调并输出到ECU30。
读取侧天线部12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读取侧天线部12被连接于发送部11a,将从发送部11a输出的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及载波的发送信号发送到各检测设备20。另外,读取侧天线部12从各检测设备20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接收部11b。
各检测设备20被设置于车辆2,是将检测信号发送到RFID读取器10的设备。各检测设备20不具备电池,而是使用了被动方式的RFID的设备,该被动方式的RFID以从RFID读取器10发送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也称为电力)为动力来起动。各检测设备20分别被设置在车辆2的不同场所。例如,各检测设备20如图3及图4所示,分别被设置于车辆2的多个座椅2a。例如,各检测设备20被设置于座椅2a的座面部2b。
各检测设备20包括:作为天线部的环形天线部21;作为增益降低电路的开关电路22;以及作为信号输出部的RFID检测电路23。环形天线部21在与RFID读取器10之间相互收发信号。环形天线部21是通过将导体呈环状卷绕1圈或多圈而形成的。环形天线部21具有卷绕开始侧的始端部21a、以及卷绕结束侧的终端部21b。在环形天线部21中,例如,始端部21a被连接于后述的开关电路22的第2端子部22b,终端部21b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也就是说,环形天线部21经由开关电路22而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在开关电路22为连接状态(接通)的情况下,环形天线部21接收从RFID读取器10发送的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及载波的发送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发送信号经由开关电路22输出到RFID检测电路23。并且,环形天线部21将从RFID检测电路23经由开关电路22输出的检测信号发送到RFID读取器10。另一方面,在开关电路22为非连接状态(断开)的情况下,环形天线部21不接收从RFID读取器10发送的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及载波的发送信号。
开关电路22是将电连接切换到接通或断开的电路。开关电路22被设置在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之间。开关电路22具有作为作用点端子部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开关电路22将第1端子部22a与第2端子部22b设为电连接状态(接通)或非连接状态(断开)。在开关电路22中,第1端子部22a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第2端子部22b被直接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始端部21a。在此情况下,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成为用于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第1作用点22c,环形天线部21的始端部21a成为用于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第2作用点22d。
开关电路22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第1端子部22a与第2端子部22b切换到非连接状态(断开)以将环形天线部21设为增益降低状态从而使接收灵敏度降低。也就是说,开关电路22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到断开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换言之,开关电路22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到断开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电阻设为不匹配。由此,检测设备20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一方面,开关电路22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到接通以将环形天线部21设为增益非降低状态。也就是说,开关电路22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到接通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换言之,开关电路22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到接通以使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电阻匹配。由此,检测设备20因为接收灵敏度不会降低,所以能够利用来自RFID读取器10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来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开关电路22例如在环形天线部21上的增益降低范围K内设置有用于降低增益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该增益降低范围K为:在设环形天线部21所收发的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该环形天线部21上的范围。因为开关电路22用被设置在上述的增益降低范围K内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设为非连接状态,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在此,参照图5~图12,说明增益降低范围K为从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环形天线部21上的范围的理由。作为增益降低范围K的候选,将开关电路22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环形天线部21的分开部位)变更到各种位置并验证了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环形天线部21的电场强度的变化。在图5~图12中,横轴示出了环形天线部21的直径,纵轴示出了环形天线部21的电场强度。图5~图12是将RFID的频率设为920MHz、并将环形天线部21的直径设为102mm的情况下的模拟结果。图5~图12是对用图1所示的线段(直径)Q来剖切环形天线部21之后的面中的环形天线部21的内部的电场强度进行了模拟的结果。
图5示出了在环形天线部21未设置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也就是说,图5示出了环形天线部21被电连接于检测设备20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5,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1处的电场强度为135.64V/m,电场强度最高。
图6示出了在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与环形天线部21的始端部21a之间设置有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6,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2处的电场强度为15.79V/m,电场强度最低。其原因在于,环形天线部21在最接近RFID检测电路23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了非连接状态。
图7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128(3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7,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3处的电场强度为16.06V/m,与图6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图8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64(6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8,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4处的电场强度为19.62V/m,与图6及图7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及图7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图9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12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9,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5处的电场强度为34.87V/m,与图6~图8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图8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图10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16(24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10,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6处的电场强度为72.58V/m,与图6~图9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图9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图11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8(48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11,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7处的电场强度为102.77V/m,与图6~图10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图10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图12示出了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4(96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下,将该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断开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根据图12,在环形天线部21中,线段Q的中心P8处的电场强度为126.43V/m,与图6~图11所示的例子相比,电场强度变大。其原因在于,与图6~图11所示的例子相比,环形天线部21在距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更远的位置由开关电路22设为非连接状态。
如上所述,在图5~图12所示的模拟结果中,如图5所示,可知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电连接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最高。另外,如图6所示,可知在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与环形天线部21的始端部21a之间设置有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非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最小。另外,如图7~图12所示,可知电场强度随着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非连接状态)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远离而变大。根据图5~图12的模拟结果,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λ/32(12mm)的位置设置有第1或第2端子部22a、22b的状态是在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这方面能够容许的增益降低范围K的最大值。其原因在于,在断开了开关电路22时的电场强度达到将环形天线部21与检测设备20电连接的情况下的电场强度(图5所示的135.64V/m)的1/4左右的位置之前设置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是有效的。因此,开关电路22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12mm)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内断开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连接。
在开关电路22中,例如在施加了作为检测对象的搭乘者的动作所导致的外力的情况下,第1端子部22a与第2端子部22b被设定为接通或断开之中的一方。另外,在开关电路22中,在施加了搭乘者的动作所导致的外力的情况下,第1端子部22a与第2端子部22b被设定为接通或断开的之中的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电路22在被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接通,在未被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断开(瞬时动作)。开关电路22例如在搭乘者就坐于座椅2a的情况下由搭乘者的按压力切换成接通,在搭乘者未就坐于座椅2a的情况下通过从搭乘者的按压力被释放从而切换成断开。
RFID检测电路23是输出检测信号的电路。在此,检测信号是包含按每个检测设备20而分别不同的识别符(例如编号、记号等)的信号。RFID检测电路23以从RFID读取器10发送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驱动并生成检测信号。RFID检测电路23例如包括电路端子部23a、23b、整流电路23c、存储部23d、以及IC电路23e。电路端子部23a、23b是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部分。电路端子部23a被连接于开关电路22的第1端子部22a,电路端子部23b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终端部21b。整流电路23c经由开关电路22而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将从环形天线部21输出的交流电力(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整流并生成直流电力。整流电路23c被连接于存储部23d及IC电路23e,将所生成的直流电力经由未图示的平滑滤波电路供给到存储部23d及IC电路23e。
存储部23d是存储按每个检测设备20而分别不同的识别符的电路。存储部23d被连接于IC电路23e,识别符被该IC电路23e参照。
IC电路23e被连接于存储部23d及环形天线部21,获取被存储在存储部23d中的识别符,并将基于获取到的识别符调制载波后的检测信号经由开关电路22输出到环形天线部21。
ECU30是控制车辆2整体的电子电路。ECU30被构成为包含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以包含CPU、构成存储部的ROM、RAM及接口的周知的微型计算机为主体。ECU30例如被连接于RFID读取器10,并基于RFID读取器10所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来判定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ECU30预先将检测信号中包含的识别符与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建立对应。例如,ECU30将各自不同的识别符与车辆2的各座椅2a建立对应。由此,ECU30能够基于识别符来判定各座椅2a的状态。ECU30以向各检测设备20按规定间隔(例如1秒间隔)发送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及载波的发送信号的方式控制发送部11a。
接下来,参照图13来说明检测系统1的动作例。检测系统1的ECU30判定ACC(附件)电源或IG(点火)电源是否为接通(步骤S1)。ECU30在ACC电源或IG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1;是),利用RFID读取器10检测各检测设备20(步骤S2)。例如,ECU30从RFID读取器10向各检测设备20以规定间隔(例如1秒间隔)发送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及载波的发送信号。接下来,ECU30判定从各检测设备20是否有回答(步骤S3)。在开关电路22为接通的情况下,因为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被电连接,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不会被降低,所以各检测设备20起动。在此情况下,各检测设备20将检测信号从RFID检测电路23经由环形天线部21发送到RFID读取器10。另外,在开关电路22为断开的情况下,因为切断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电连接,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被降低,所以各检测设备20不会起动。在此情况下,各检测设备20不会将检测信号从RFID检测电路23经由环形天线部21发送到RFID读取器10。
当从各检测设备20接收到检测信号时,RFID读取器10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识别符输出到ECU30。当识别符从RFID读取器10被输出时,ECU30判定为从各检测设备20有回答。在判定为从各检测设备20有回答的情况下(步骤S3;是),ECU30基于识别符来判定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步骤S4)。例如,ECU30判定为在与从RFID读取器10输出的识别符建立了对应的座椅2a上就座有搭乘者。接下来,ECU30判定ACC电源或IG电源是否为断开(步骤S5)。在ACC电源或IG电源为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5;是),ECU30结束处理。另外,ECU30在ACC电源或IG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步骤S5;否),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2,利用RFID读取器10检测各检测设备20。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1中,在ACC电源或IG电源为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1;否),ECU30结束处理。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3中,在从各检测设备20没有回答的情况下(步骤S3;否),ECU30再次利用RFID读取器10检测各检测设备20(步骤S1、S2)。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检测设备20包括环形天线部21、RFID检测电路23、以及开关电路22。环形天线部21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RFID检测电路23具有与环形天线部21连接的电路端子部23a、23b。RFID检测电路23以利用环形天线部21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环形天线部21。开关电路22根据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降低状态、与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非降低状态。开关电路22在增益降低范围K内具有用于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所述增益降低范围K是在设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环形天线部21上的范围。
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能够将开关电路22断开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另外,检测设备20能够将开关电路22接通以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在检测设备20中,在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为一致状态的情况下,因为接收灵敏度不会降低,所以检测设备20能够经由该环形天线部21收发信号。另外,在检测设备20中,在天线匹配为不一致状态的情况下,因为接收灵敏度降低,所以检测设备20能够使得不会经由该环形天线部21收发信号。检测设备20因为在RFID检测电路23的附近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利用该降低,检测设备20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不经由环形天线部21收发信号的设定。其结果,检测设备20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的变化,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另外,检测设备20因为能够不需要电源供给用的电线,所以能够节省布线。另外,检测设备20因为在座椅2a内完成无线模块,所以能够提高向座椅2a的装配性。
在上述检测设备20中,开关电路22被设置于车辆2,并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增益降低状态与增益非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例如在分别被设置于车辆2的各座椅2a的情况下,能够检测车辆2内的搭乘者的就座所产生的搭乘者的动作。
在上述检测设备20中,开关电路22是能够将第1作用点22c和第2作用点22d切换到相互电连接状态或非电连接状态的电路。开关电路22能够切换将第1作用点22c和第2作用点22d设为连接状态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第1作用点22c和第2作用点22d设为非连接状态的增益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利用该不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检测设备20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外,检测设备20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利用该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因为接收灵敏度不会降低,所以能够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在上述检测设备20中,开关电路22具有:被连接于第1作用点22c的第1端子部22a;以及被连接于第2作用点22d的第2端子部22b。开关电路22将第1作用点22c与第1端子部22a直接连接,并将第2作用点22d与第2端子部22b直接连接。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能够设为简单的构成。
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1包括RFID读取器10、检测设备20、以及ECU30。RFID读取器10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并发送至少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的发送信号。检测设备20具有环形天线部21、RFID检测电路23、以及开关电路22。环形天线部21在与RFID读取器10之间相互收发信号。RFID检测电路23以利用环形天线部21接收到的发送信号所包含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环形天线部21。开关电路22根据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降低状态、与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非降低状态。ECU30被连接于RFID读取器10,并基于该RFID读取器10所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来判断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且,开关电路22在增益降低范围K内具有用于降低增益的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所述增益降低范围K是在设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环形天线部21上的范围。利用该构成,检测系统1起到与上述的检测设备20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1〕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7。另外,在变形例1~7中,对于与实施方式等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变形例1的检测设备20A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实施方式的开关电路22,而具有电容器连接电路(增益降低电路)24。如图14所示,电容器连接电路24具有能够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电子元件即电容器24c。在此,在环形天线部21中,始端部21a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终端部21b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电容器连接电路24在环形天线部21上的增益降低范围K1、K2内具有连接电容器24c的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第1作用点24a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第1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1内。第2作用点24b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与第1延伸方向为相反侧的第2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2内。电容器连接电路24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电容器24c的一侧的端子即第1端子部24d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1作用点24a,并将电容器24c的另一侧的端子即第2端子部24e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2作用点24b。这样,电容器连接电路24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电容器24c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从而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另一方面,电容器连接电路24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电容器24c的第1端子部24d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第1作用点24a,且不将电容器24c的第2端子部24e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第2作用点24b。这样,电容器连接电路24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电容器24c与环形天线部21连接,从而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检测设备20A被构成为包含电容器连接电路24,该电容器连接电路24能够将能够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电容器24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电容器连接电路24能够切换不将电容器24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电容器24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的增益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A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利用该不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A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检测设备20A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外,检测设备20A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利用该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A因为接收灵敏度不降低,所以能够利用来自RFID读取器10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来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变形例2〕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变形例2的检测设备20B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实施方式的开关电路22,而具有线圈连接电路(增益降低电路)25。如图15所示,线圈连接电路25具有能够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电子元件即线圈25c。在此,在环形天线部21中,始端部21a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终端部21b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线圈连接电路25在环形天线部21上的增益降低范围K1、K2内具有连接线圈25c的第1及第2作用点25a、25b。第1作用点25a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第1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1内。第2作用点25b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与第1延伸方向为相反侧的第2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2内。线圈连接电路25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线圈25c的一侧的端子即第1端子部25d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1作用点25a,并将线圈25c的另一侧的端子即第2端子部25e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2作用点25b。这样,线圈连接电路25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线圈25c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从而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另一方面,线圈连接电路25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线圈25c的第1端子部25d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1作用点25a,并不将线圈25c的第2端子部25e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第2作用点25b。这样,线圈连接电路25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线圈25c与环形天线部21连接,从而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检测设备20B被构成为包含线圈连接电路25,该线圈连接电路25能够将能够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线圈25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5a、25b。线圈连接电路25能够切换不将线圈25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5a、25b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线圈25c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5a、25b的增益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B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利用该不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B的接收灵敏度降低从而检测设备20B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外,检测设备20B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利用该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B因为接收灵敏度不降低,所以能够利用来自RFID读取器10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来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变形例3〕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变形例3的检测设备20C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实施方式的开关电路22,而具有接地连接电路26。在此,在环形天线部21中,始端部21a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终端部21b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如图16所示,接地连接电路26具有:用于与接地点G连接的接地连接端子(作用点端子部)26a;以及能够与该接地连接端子26a连接的作用点26b。作用点26b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增益降低范围K内。接地连接电路26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接地连接端子26a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作用点26b。这样,接地连接电路26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接地点G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从而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另一方面,接地连接电路26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接地点G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从而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检测设备20C被构成为包含能够将接地点G连接于作用点26b的接地连接电路26。接地连接电路26能够切换不将接地点G连接于作用点26b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接地点G连接于作用点26b的增益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C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利用该不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C降低接收灵敏度从而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外,检测设备20C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利用该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C因为接收灵敏度不会降低,所以能够利用来自RFID读取器10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来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变形例4〕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变形例4的检测设备20D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实施方式的开关电路22,而具有接地连接电路27。在此,在环形天线部21中,始端部21a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终端部21b被连接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b。如图17所示,接地连接电路27具有:元件组27a,其包含能够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电容器、线圈以及电阻;接地连接端子(作用点端子部)27b,其用于经由元件组27a而与接地点G连接;以及作用点27c,其能够与该接地连接端子27b连接。作用点27c被设置在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该环形天线部21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环形天线部21上的增益降低范围K内。接地连接电路27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接地连接端子27b电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侧的作用点27c。这样,接地连接电路27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接地点G经由元件组27a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从而有效地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另一方面,接地连接电路27通过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不将接地点G经由元件组27a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从而不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并将环形天线部21与RFID检测电路23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检测设备20D被构成为包含接地连接电路27,该接地连接电路27能够将接地点G经由元件组27a而连接于作用点27c。接地连接电路27能够切换不将接地点G连接于作用点27c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与将接地点G经由元件组27a连接于作用点27c的增益降低状态。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D能够有效地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不一致状态。利用该不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D降低接收灵敏度从而能够使得RFID检测电路23不起动。另外,检测设备20D能够将RFID检测电路23与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匹配设为一致状态。利用该一致状态,检测设备20D因为接收灵敏度不降低,所以能够利用来自RFID读取器10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来起动RFID检测电路23。
〔变形例5〕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变形例5的检测设备20E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开关电路22经由电线28a而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作为增益降低部的开关单元28具有电线28a、以及开关电路22。电线28a例如具有:相互并列地配置的2根导体28b;以及覆盖了各导体28b的包覆部28c。各导体28b的截面被形成为例如圆形、平板状等。各导体28b构成电流所流过的电流路径。各导体28b的一端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并从该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分别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各导体28b例如为λ/2的倍数左右的长度,但是,不限定于此。各导体28b在与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为相反侧的端部连接作为开关电路22的作用点端子部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各导体28b在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相互相邻地配置。各导体28b通过被相互相邻地配置,从而将因流过各电流路径的电流而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的磁通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在各导体28b中,流过一个电流路径的电流与流过另一个电流路径的电流彼此沿相反方向流动,从而将磁通相互抵消。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检测设备20E中,开关电路22具有与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连接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开关单元28被构成为包含电线28a,该电线28a能够连接该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与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开关单元28能够在电线28a的与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为相反侧处利用开关电路22来切换成增益降低状态或增益非降低状态。电线28a具有多个电流路径,并能够将因流过多个电流路径的电流而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的磁通相互抵消。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E因为开关电路22经由电线28a而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所以能够将开关电路22从环形天线部21分离地设置,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另外,检测设备20E因为能够抑制电线28a作为天线部发挥功能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电线28a对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特性带来的影响。
〔变形例6〕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变形例6的检测设备20F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开关电路22经由同轴线缆29a而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作为增益降低部的开关单元29具有:作为电线的同轴线缆29a;以及开关电路22。同轴线缆29a例如具有:作为内部导体的芯线29b;被与芯线29b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并作为屏蔽构件的屏蔽编织部29c;以及将芯线29b与屏蔽编织部29c绝缘的绝缘体。在同轴线缆29a中,芯线29b的一端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第1作用点22c,屏蔽编织部29c的一端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的第2作用点22d。同轴线缆29a从环形天线部21的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分别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同轴线缆29a在与该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为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开关电路22。在同轴线缆29a中,例如芯线29b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开关电路22的第1端子部22a,屏蔽编织部29c的另一端被连接于开关电路22的第2端子部22b。同轴线缆29a通过利用屏蔽编织部29c来遮蔽磁通,从而能够抑制作为天线部发挥功能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检测设备20F中,开关电路22具有与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连接的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开关单元29被构成为包含同轴线缆29a,该同轴线缆29a能够连接该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与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开关单元29能够在同轴线缆29a的与第1及第2作用点22c、22d为相反侧利用开关电路22来切换增益降低状态或增益非降低状态。同轴线缆29a具有:芯线29b,其供电流流过;以及屏蔽编织部29c,其遮蔽对芯线29b产生影响的磁通。利用该构成,检测设备20F因为开关电路22经由同轴线缆29a而被连接于环形天线部21,所以能够将开关电路22从环形天线部21分离地设置,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另外,检测设备20F因为能够抑制同轴线缆29a作为天线部发挥功能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同轴线缆29a对环形天线部21的天线特性带来影响。
〔变形例7〕
另外,说明了各检测设备20~20F的天线部为环形天线部21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各检测设备20~20F的天线部例如也可以是偶极天线部、单极天线部、以及使这些天线部变形而得的天线部等。例如,如图20所示,变形例7的检测设备20G包括偶极天线部40、开关电路22、以及RFID检测电路23。开关电路22在设偶极天线部40所接收的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RFID检测电路23的电路端子部23a到沿着偶极天线部40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该偶极天线部40上的范围即增益降低范围K内,具有用于降低偶极天线部40的增益的第1及第2作用点41c、41d。在开关电路22中,第1端子部41a被连接于第1作用点41c,第2端子部41b被连接于第2作用点41d。开关电路22根据车辆2内的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将第1端子部41a与第2端子部41b切换到电接通或断开。开关电路22因为在RFID检测电路23的附近将RFID检测电路23与偶极天线部40设为非连接状态(断开),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偶极天线部40的增益。
另外,对于各检测设备20,说明了搭载于车辆2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搭载于船舶、飞行器、建筑物等。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检测系统1,说明了各检测设备20被设置于座椅2a的座面部2b、并判定搭乘者的就座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检测系统1也可以是,各检测设备20被设置于安全带的卡扣(未图示),并判定搭乘者所进行的安全带的扣紧。在此情况下,卡扣例如包括环形天线部21、开关电路22、以及RFID检测电路23。开关电路22例如在安全带的舌板未被安装到卡扣的情况下断开,在舌板被安装于卡扣的情况下接通。开关电路22例如在佩戴了安全带的情况下,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成接通从而将环形天线部21设为增益非降低状态并起动RFID检测电路23。另外,开关电路22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将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切换为断开从而将环形天线部21设为增益降低状态并不起动RFID检测电路23。另外,开关电路22也可以使安全带佩戴时的接通断开切换与上述的例子相反。也就是说,开关电路22也可以在安全带的舌板未被安装到卡扣的情况下接通,在舌板被安装于卡扣的情况下断开。另外,环形天线部21也可以利用被预先设置在卡扣上的连结检测用的电线来形成。
另外,在各检测设备20中,在卡扣上装配RFID检测电路23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安装有RFID检测电路23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于开关电路22的基板。在此情况下,环形天线部21也可以利用预先被连接在开关电路22的基板上的连结检测用的电线来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被预先设置在卡扣上的安全带连结检测用的连接器上,安装E连接器,该E连接器安装有RFID检测电路23。在此情况下,环形天线部21也可以利用被预先设置在卡扣上的连结检测用的电线来形成。在此情况下,在E连接器的RFID检测电路23的附近设置降低环形天线部21的增益的增益降低部。
另外,说明了开关电路22经由电线28a或同轴线缆29a而被连接于第1及第2端子部22a、22b的例子,但是,其它电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例如,电容器连接电路24也可以经由电线28a或同轴线缆29a而被连接于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
另外,说明了电容器连接电路24将第1作用点24a设置在增益降低范围K1、并将第2作用点24b设置在增益降低范围K2的例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电容器连接电路24也可以将第1及第2作用点24a、24b这两者设置在增益降低范围K1或增益降低范围K2中的任一方。对于线圈连接电路25也同样。

Claims (9)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部,其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
信号输出部,其具有被连接于上述天线部的电路端子部,并以利用上述天线部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表示检测到检测对象的检测信号输出到上述天线部;以及
增益降低部,所述增益降低部在未检测出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处于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而不起动所述信号输出部的增益降低状态,在检测出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处于不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而起动所述信号输出部并从该信号输出部输出所述检测信号的增益非降低状态,
上述增益降低部在增益降低范围内具有用于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范围是在设上述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上述电路端子部到沿着上述天线部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上述天线部上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作为上述作用点的第1作用点和第2作用点切换到相互电连接状态或非电连接状态,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和上述增益降低状态,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是将上述第1作用点和上述第2作用点设为上述连接状态,上述增益降低状态是将上述第1作用点和上述第2作用点设为上述非电连接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能够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的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不将上述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和将上述电子元件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降低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增益降低电路,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将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能够切换不将上述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和将上述接地点连接于上述作用点的上述增益降低状态。
5.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
上述增益降低部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直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能够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连接的电线,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与上述作用点为相反侧处利用上述增益降低电路来切换到上述增益降低状态或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
上述电线具有多个电流路径,并将因流过上述多个电流路径的电流而产生的至少一部分磁通相互抵消。
7.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电路具有与上述作用点连接的作用点端子部,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构成为包含能够将上述作用点与上述作用点端子部连接的电线,并能够在上述电线的与上述作用点为相反侧处利用上述增益降低电路来切换到上述增益降低状态或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
上述电线具有:芯线,其供电流流动;以及屏蔽部,其屏蔽对上述芯线带来影响的磁通。
8.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增益降低部被设置于车辆,并根据上述车辆内的上述检测对象的状态而切换上述增益降低状态与上述增益非降低状态。
9.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装置,其收发包含信号的电波,并发送至少包含电力供给用的信号的发送信号;
检测设备,其具有天线部、信号输出部以及增益降低部,上述天线部在与上述读取装置之间相互收发信号,上述信号输出部具有与上述天线部连接的电路端子部,并以利用上述天线部接收到的上述发送信号中所包含的上述电力供给用的信号为动力而起动,并将表示检测到检测对象的检测信号输出到上述天线部,上述增益降低部在未检测出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处于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而不起动所述信号输出部的增益降低状态,在检测出所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处于不降低上述天线部的增益而起动所述信号输出部并从该信号输出部输出所述检测信号的增益非降低状态;以及
判定部,其与上述读取装置连接,并基于该读取装置所接收到的上述检测信号来判定上述检测对象的状态,
上述增益降低部在增益降低范围内具有用于降低上述增益的作用点,上述增益降低范围是在设上述电波的波长为λ时从上述电路端子部到沿着上述天线部的延伸方向离开了λ/32的位置为止的上述天线部上的范围。
CN201811127855.5A 2017-10-04 2018-09-27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126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4547 2017-10-04
JP2017194547A JP6734831B2 (ja) 2017-10-04 2017-10-04 検出機器及び検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2693A CN109612693A (zh) 2019-04-12
CN109612693B true CN109612693B (zh) 2020-12-18

Family

ID=6572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78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12693B (zh) 2017-10-04 2018-09-27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7875B2 (zh)
JP (1) JP6734831B2 (zh)
CN (1) CN109612693B (zh)
DE (1) DE102018216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2088B2 (en) * 2016-08-30 2020-02-25 Tactual Labs Co. Vehicular components comprising sensors
JP6734831B2 (ja) * 2017-10-04 2020-08-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検出機器及び検出システム
US10752206B2 (en) 2018-02-17 2020-08-25 Cts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belt with wireless latch sensor
JP7083682B2 (ja) * 2018-04-09 2022-06-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検出システム
US12046365B2 (en) 2019-09-30 2024-07-23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11517398B2 (en) * 2020-01-03 2022-12-06 Warsaw Orthopedic, Inc. Energy transfer system for spinal implan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475A (zh) * 2000-02-18 2001-08-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具有该功能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EP2666681A1 (en) * 2012-05-23 2013-11-27 Alps Electric Co., Ltd. Vehicle including seat belt
JP2014212663A (ja) * 2013-04-19 2014-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779969A (zh) * 2015-05-07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高动态接收机的全双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2016066960A (ja) * 2014-09-25 2016-04-28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電力送信システム
CN105547632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使用冲击速度测量装置检定或校准冲击速度的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47560C (da) * 1980-03-13 1985-07-22 Bang & Olufsen As Modtagerantenne for magnetiske signaler, f.eks. ferritantenne
US5616268A (en) * 1994-07-07 1997-04-01 Microwave Medical Systems Microwave blood thawing with feedback control
JP4187377B2 (ja) * 2000-02-23 2008-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送受信機及び電波放射方向制御方法
JP3828879B2 (ja) * 2003-05-23 2006-10-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検波回路
CN100581066C (zh) * 2004-06-10 2010-01-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标签和无线标签的通信距离改变方法
US8162230B2 (en) * 2006-10-17 2012-04-24 Powerid Lt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providing RF isolation of a power source from an antenna and an RFID device employing such a circuit
JP5484686B2 (ja) * 2008-03-31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充電器、及び電子機器充電システム
US8704638B2 (en) * 2008-07-07 2014-04-22 Tyco Fire & Security Services GmbH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metal detection capability and method therefor
JP5169937B2 (ja) * 2009-03-25 2013-03-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
JP2013049290A (ja) 2010-03-11 2013-03-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シートベルト装着検知装置
JP5718315B2 (ja) * 2010-03-23 2015-05-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一体化アンテナ
JP2011229265A (ja) * 2010-04-19 2011-11-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9131001B2 (en) * 2011-09-27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reduced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661661B2 (ja) * 2012-02-07 2015-01-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US8665026B2 (en) * 2012-03-14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Gain control system
BR112015024232A2 (pt) 2013-04-19 2017-07-18 Canon Kk aparelho de transmissão de energia, aparelho de recebimento de energia, método de controle dos mesmos, e programa
JP2015012632A (ja) * 2013-06-26 2015-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A2938098C (en) * 2014-01-28 2022-09-06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unauthorized devices on atms
JP6540689B2 (ja) * 2014-03-31 2019-07-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ダーモジュール、輸送機器、及び物体識別方法
CN106849891A (zh) * 2017-01-10 2017-06-13 成都旋极星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雷达系统的77GHz功率放大器
JP6734831B2 (ja) * 2017-10-04 2020-08-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検出機器及び検出システム
JP7152190B2 (ja) * 2018-05-28 2022-10-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検出機器及び検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475A (zh) * 2000-02-18 2001-08-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具有该功能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EP2666681A1 (en) * 2012-05-23 2013-11-27 Alps Electric Co., Ltd. Vehicle including seat belt
JP2014212663A (ja) * 2013-04-19 2014-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6066960A (ja) * 2014-09-25 2016-04-28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電力送信システム
CN104779969A (zh) * 2015-05-07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高动态接收机的全双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47632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使用冲击速度测量装置检定或校准冲击速度的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03651A1 (en) 2019-04-04
JP6734831B2 (ja) 2020-08-05
DE102018216913A1 (de) 2019-04-04
US10777875B2 (en) 2020-09-15
JP2019068363A (ja) 2019-04-25
CN109612693A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2693B (zh) 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US10245974B2 (en)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CN104183900B (zh) 车辆用天线
US9520916B2 (en) Vehicula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tter
US727150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chassis and a seat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JP7083682B2 (ja) 車両用検出システム
JP2009292230A (ja) 座席情報取得装置
US20180138966A1 (en) Vehicle-moun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7453787A (zh) 包括两个nfc区域的近场通信设备
CN110539719B (zh) 检测设备以及检测系统
US6424055B1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to one or more circuits integrated into the head rest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KR102276504B1 (ko) 근거리 통신 및 접근 검출 장치
JP2014112573A (ja) 非接触受電装置
EP3552888B1 (en) Vehicular detector and vehicular detection system
US7106263B2 (en) Window-integrated antenna for LMS and diversitary FM reception in mobile motor vehicles
US20070182530A1 (en)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JP5088026B2 (ja) スマー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JP645157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EP3333973B1 (en) Mobile terminal
EP1533865B1 (en) On-board signal transmitter for implementing keyless procedure
KR100891731B1 (ko) 오토라이트 센서와 키레스 안테나를 결합한 자동차용오토라이트 장치
JP561403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2368947B (zh) 用于非接触数据传输的车辆用装置
CN114365353A (zh) 天线装置、综合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JP2013192337A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