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6273A -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6273A
CN109596273A CN201811279989.9A CN201811279989A CN109596273A CN 109596273 A CN109596273 A CN 109596273A CN 201811279989 A CN201811279989 A CN 201811279989A CN 109596273 A CN109596273 A CN 109596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inlet
transfer block
heat transfer
accurately posi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9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6273B (zh
Inventor
姚良
徐大岭
刘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o Metal Inspec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o Metal Inspec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o Metal Inspec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o Metal Inspec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99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6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6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0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by observing bubbles in a liquid po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换热器的出口封堵,然后自进口向换热管路内通入气体直到充满;2)将上述换热器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方位,进行标识;3)将标识处的换热块进行局部裁切,然后采用辅助工具,通过定位夹将第一、二密封组件夹持在换热块的进出气两端,接着向进气管内通气,并再次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方位,再次方位标识;4)将步骤3)标识的区域进行缩小范围的切割,且裁切时候留有3~5mm的余量,然后采用环氧树脂镶嵌;5)、将镶嵌成块的试样放在金相磨样设备上,逐步磨抛镶嵌面,边磨边用肉眼观察;6)、重复步骤5)中用600目砂纸打磨镶嵌面,并逐步接近泄漏点的位置,完成泄露点的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换热器的换热块包括换热管、换热翅片,由于换热翅片的分布相对密集,一旦换热管出现泄露,很难快速找出泄露点,从而进一步的分析泄露原因。
而目前,采用常见的方式就通气,然后放置在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发生,从而找到泄露的方位,但是还是无法准确地找到泄漏点,也不便于泄露原因的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喷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换热器的出口封堵,然后自进口向换热管路内通入气体,直到充满所有的换热管路;
2)、将步骤1)中充满气体的换热器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然后进行方位标识;
3)、将标识处的换热块进行局部裁切,然后采用专用的辅助工具进一步寻找泄漏点,其中所述的辅助工具包括分别贴合在换热块进出气端部的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内部且与所述换热块的换热管路连通的气体通道、与所述的气体通道相对接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分别夹持在换热块进出气端部的定位夹,当使用时,所述的定位夹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夹持在换热块的进出气两端,接着向所述进气管内通气,并再次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进一步进行方位标识;
4)将步骤3)标识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缩小范围的切割,且裁切时候留有3~5mm的余量,然后采用环氧树脂镶嵌,且镶嵌面距离泄漏点区域3-5mm;
5)、将镶嵌成块的试样放在金相磨样设备上,逐步磨抛镶嵌面,先用180目砂纸,磨2-4秒后拿起观察,边磨边用肉眼观察,当磨至标识的泄露小区域时,改用320目砂纸,磨2-4秒后观察一次,当发现疑似泄漏点时,改用600目砂纸,1-2秒观察一次,其中,在观察期间,若肉眼无法判明,需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确认;
6)、根据步骤5)得出的泄漏点露出程度,重复步骤5)中用600目砂纸打磨镶嵌面,并逐步接近泄漏点的位置,找到贯穿换热块壁厚的泄露位置,也就是为泄露提供物理通道的位置,并拍照观察泄露通道的周边情况、形态等细节,做好记录,为后续的原因分析提供重要素材,从而完成泄露点的定位。
优选的,在步骤3)中,在进气管与气体供应管路之间设有波纹软管,其中通过波纹软管的膨胀和收缩,调整向换热管路内的供气流量。当波纹软管发生膨胀时,则代表换热块内部气体充满了,可以减少或停止供气量;当波纹软管发生收缩时,则代表换热块内部气体不足了,需要供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贴合在换热块进气端面且具有气体通道的密封面板、位于密封面板外侧的定型面板,其中在定型面板上设有连接孔,进气管穿过连接孔与气体通道相连通。
进气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的排气端部的接头,其中当定位夹夹紧后,接头的一端面抵触在气体通道进气口、另一端部抵触在定型面板的内侧面。
优选地,接头自出气端部向进气端部呈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台状,其中锥台内部设有将管体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气流孔。
进一步的,气体通道的进气端部设有与锥台相匹配锥台形缺槽的对接部,且锥台形缺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锥台状接头的高。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防止在气体通道的进气口处发生漏气。
优选地,进气管还包括设置在接头远离气体通道的端面、且用于将接头与定型面板密封连接的密封圈。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防止进气管自定型面板连接孔处泄气。
优选地,进气管还包括与波纹软管进气端部与供气管路连通的接口。
优选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将换热块出气端部密封的密封件、设置在密封件外侧与定位夹接触的定型夹板。
此外,定位夹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板、固定在支撑面板的定位靠栅模块、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支撑面板上且与定位靠栅模块之间形成可调节夹持区域的活动模块、以及驱动活动模块移动的驱动件。
优选地,在支撑面板上设有沿着换热块换热通道方向延伸的滑槽,活动模块贴设在支撑面板上且活动模块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滑槽匹配的导向模块。
进一步的,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支撑面板上的固定模块、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固定模块螺纹配合的螺杆、绕着螺杆的中心方向转动设置在活动模块上的转向接头、以及驱动轮盘,其中螺杆的一端部与转向接头相连接,另一端部与驱动轮盘相连接。
具体的,转向接头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活动模块上的转接模块,其中转接模块上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整体气密性试验先找到泄露的大概位置,然后切取局部小块,进一步使用特定的工装进行气密性试验,准确定位泄露孔位置,然后使用逐步切割的方式在横截面查找定位泄漏点,明确泄露的物理通道,为进一步分析泄露原因做出重要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辅助工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密封组件;10、密封面板;11、定型面板;2、第二密封组件;20、密封件;21、定型夹板;3、气体通道;30、对接部;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3、第三管道;4、进气管;40、管体;41、接头;42、密封圈;43、波纹软管;44、接口;5、定位夹;50、支撑面板;51、定位靠栅模块;52、活动模块;53、驱动件;530、固定模块;531、螺杆;532、转向接头;533、驱动轮盘;G、换热块;a、轴承;b、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换热器的出口封堵,然后自进口向换热管路内通入气体,直到充满所有的换热管路;
2)、将步骤1)中充满气体的换热器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然后进行方位标识;
3)、将标识处的换热块进行局部裁切,然后采用专用的辅助工具进一步寻找泄漏点,其中辅助工具包括分别贴合在换热块G进出气端部的第一密封组件1和第二密封组件2、设置在第一密封组件1内部且与换热块G的换热管路连通的气体通道3、与气体通道3相对接的进气管4、以及用于将第一密封组件1和第二密封组件2分别夹持在换热块G进出气端部的定位夹5,当使用时,的定位夹5将第一密封组件1和第二密封组件2夹持在换热块G的进出气两端,接着向进气管4内通气,并再次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进一步进行方位标识;
4)将步骤3)标识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缩小范围的切割,且裁切时候留有3~5mm的余量,然后采用环氧树脂镶嵌,且镶嵌面距离泄漏点区域3-5mm;
5)、将镶嵌成块的试样放在金相磨样设备上,逐步磨抛镶嵌面,先用180目砂纸,磨2-4秒后拿起观察,边磨边用肉眼观察,当磨至标识的泄露小区域时,改用320目砂纸,磨2-4秒后观察一次,当发现疑似泄漏点时,改用60目砂纸,1-2秒观察一次,其中,在观察期间,若肉眼无法判明,需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确认;
6)、根据步骤5)得出的泄漏点露出程度,重复步骤5)中用600目砂纸打磨镶嵌面,并逐步接近泄漏点的位置,找到贯穿换热块壁厚的泄露位置,也就是为泄露提供物理通道的位置,并拍照观察泄露通道的周边情况、形态等细节,做好记录,为后续的原因分析提供重要素材,从而完成泄露点的定位。
具体的,第一密封组件1包括贴合在换热块G进气端面且具有气体通道3的密封面板10、位于密封面板10外侧的定型面板11,其中在定型面板11上设有连接孔,进气管4穿过连接孔与气体通道3相连通。
本例中,密封面板10的材质为橡胶,定型面板11的材质为不锈钢钢板。
进气管4包括管体40;设置在管体40的排气端部的接头41;设置在接头41远离气体通道3的端面、且用于将接头41与定型面板11密封连接的密封圈42;连接在管体40进气端部的波纹软管43、以及设置在波纹软管43进气端部与供气管路连通的接口44。
具体的,当上述定位夹5夹紧后,接头41的一端面抵触在气体通道3进气口、另一端部抵触在定型面板11的内侧面。
接头41自出气端部向进气端部呈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台状,其中锥台内部设有将管体40与气体通道3相连通的气流孔。
本例中,气体通道3的进气端部设有与锥台相匹配锥台形缺槽的对接部30,且锥台形缺槽的深度小于或锥台状接头的高。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防止在气体通道的进气口处发生漏气。
同时,气体通道3包括与对接部30相连通的第一管道31、与第一管道31内端部连通且横向延伸的第二管道32、以及用于将第二管道32分别与各个换热通道的进气口相连通的第三通道33。
上述密封圈设置,主要是防止进气管4自定型面板11连接孔处泄气。
然后,在此,特别强调设置波纹软管43的目的,当波纹软管43发生膨胀时,则代表换热块内部气体充满了,可以减少或停止供气量;当波纹软管43发生收缩时,则代表换热块内部气体不足了,需要供气。
第二密封组件2包括将换热块出气端部密封的密封件20、设置在密封件20外侧与定位夹5接触的定型夹板21。
具体的,密封件20的材质与密封面板10的材质相同,定型夹板21的材质与定型面板11相同。
此外,定位夹5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板50、固定在支撑面板50的定位靠栅模块51、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支撑面板50上且与定位靠栅模块51之间形成可调节夹持区域的活动模块52、以及驱动活动模块52移动的驱动件53。
在支撑面板50上设有沿着换热块换热通道方向延伸的滑槽(图中未显示,但不难想到),活动模块52贴设在支撑面板50上且活动模块52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滑槽匹配的导向模块(图中未显示,但不难想到)。
至于驱动件53,其包括固定在支撑面板50上的固定模块530、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固定模块螺纹配合的螺杆531、绕着螺杆531的中心方向转动设置在活动模块52上的转向接头532、以及驱动轮盘533,其中螺杆531的一端部与转向接头532相连接,另一端部与驱动轮盘533相连接。
具体的,转向接头532包括通过轴承a转动设置在活动模块52上的转接模块,其中转接模块上设有与螺杆531相匹配的螺纹孔b。
至于定位夹5如何操作,属于本领域常用手段,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同时,定位靠栅模块51、活动模块52、固定模块530三者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辅助工具实施过程如下:
将裁切后的换热块G放入定位夹5的夹持区域,且进气端部和出气端分别朝向定位靠栅模块51和活动模块52,然后将第一密封组件1和第二密封组件2分别贴合在换热块G进出气端部,接着驱动活动模块52移动实现夹持,且此时,进气管4的接头41自锥台外轮廓面抵触在气体通道3的锥台形缺槽,同时接头41自锥台的底面通过密封圈42与定型面板11的内侧面抵触,然后,通过接口与供气管路对接,直接向换热块G内充气,直到波纹软管43膨胀后,调整供气量,然后观察气泡产生的地方,进一步标识裁切,并逐步接近泄漏点,直到完成泄漏点的定位。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换热器的出口封堵,然后自进口向换热管路内通入气体,直到充满所有的换热管路;
2)、将步骤1)中充满气体的换热器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然后进行方位标识;
3)、将标识处的换热块进行局部裁切,然后采用专用的辅助工具进一步寻找泄漏点,其中所述的辅助工具包括分别贴合在换热块进出气端部的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内部且与所述换热块的换热管路连通的气体通道、与所述的气体通道相对接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分别夹持在换热块进出气端部的定位夹,当使用时,所述的定位夹将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夹持在换热块的进出气两端,接着向所述进气管内通气,并再次浸入水槽中,观察气泡产生方位,进一步进行方位标识;
4)将步骤3)标识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缩小范围的切割,且裁切时候留有3~5mm的余量,然后采用环氧树脂镶嵌,且镶嵌面距离泄漏点区域3-5mm;
5)、将镶嵌成块的试样放在金相磨样设备上,逐步磨抛镶嵌面,先用180目砂纸,磨2-4秒后拿起观察,边磨边用肉眼观察,当磨至标识的泄露小区域时,改用320目砂纸,磨2-4秒后观察一次,当发现疑似泄漏点时,改用600目砂纸,1-2秒观察一次,其中,在观察期间,若肉眼无法判明,需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确认;
6)、根据步骤5)得出的泄漏点露出程度,重复步骤5)中用600目砂纸打磨镶嵌面,并逐步接近泄漏点的位置,找到贯穿换热块壁厚的泄露位置,也就是为泄露提供物理通道的位置,并拍照观察泄露通道的周边情况、形态等细节,做好记录,为后续的原因分析提供重要素材,从而完成泄露点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进气管与气体供应管路之间设有波纹软管,其中通过波纹软管的膨胀和收缩,调整向换热管路内的供气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贴合在换热块进气端面且具有所述气体通道的密封面板、位于所述密封面板外侧的定型面板,其中在所述的定型面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的连接孔与所述的气体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包括管体、设置在所述管体的排气端部的接头,其中当定位夹夹紧后,所述的接头的一端面抵触在所述气体通道进气口、另一端部抵触在所述定型面板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自出气端部向进气端部呈外径逐渐变大的锥台状,其中锥台内部设有将所述管体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气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部设有与锥台相匹配锥台形缺槽的对接部,且所述锥台形缺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锥台状所述接头的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头远离所述气体通道的端面、且用于将所述接头与所述的定型面板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将所述换热块出气端部密封的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的密封件外侧与所述定位夹接触的定型夹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夹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面板、固定在所述的支撑面板的定位靠栅模块、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且与所述定位靠栅模块之间形成可调节夹持区域的活动模块、以及驱动所述的活动模块移动的驱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面板上设有沿着换热块换热通道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活动模块贴设在所述支撑面板上且所述活动模块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导向模块;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面板上的固定模块、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固定模块螺纹配合的螺杆、绕着所述的螺杆的中心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模块上的转向接头、以及驱动轮盘,其中所述螺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转向接头相连接,另一端部与驱动轮盘相连接。
CN201811279989.9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Active CN109596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989.9A CN109596273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9989.9A CN109596273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6273A true CN109596273A (zh) 2019-04-09
CN109596273B CN109596273B (zh) 2021-02-09

Family

ID=6595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9989.9A Active CN109596273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62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6511A (zh) * 2019-06-14 2019-10-18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气泄漏在线检测及处理工艺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1658A (zh) * 1986-03-14 1987-09-23 法国电力公司 运行中换热器的检漏
JP2003254916A (ja) * 2002-02-27 2003-09-10 Babcock Hitachi Kk オーステナイト鋼伝熱管材の損傷推定方法
CN101408466A (zh) * 2008-11-08 2009-04-15 宁夏电力科技教育工程院 管壳式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2962770A (zh) * 2012-11-19 2013-03-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热管砂轮工作状态监测装置与评价热管砂轮启动时间和换热性能的方法
CN103234793A (zh) * 2013-04-19 2013-08-07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换热装置在线分析样品预处理系统
CN103698091A (zh) * 2013-12-11 2014-04-02 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U型换热管耐压试验用密封装置
CN105136799A (zh) * 2015-08-25 2015-12-0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金相观测装置
CN205049303U (zh) * 2015-09-10 2016-02-24 上海沃证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导热管泄漏自动检测装置
WO2017137380A1 (de) * 2016-02-10 2017-08-17 Güntner Gmbh & Co. Kg Glykolsensor
WO2017176299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Flu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eak detection in heat exchanger systems
CN206709449U (zh) * 2017-05-05 2017-12-05 新昌县佛城制冷有限公司 新能源车用节能空调同轴换热器管
CN107631841A (zh) * 2017-09-08 2018-01-26 真木农业设备(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集热管路焊接泄露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7180968U (zh) * 2017-07-07 2018-04-03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管密封检测装置
CN10794923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一种带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散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1658A (zh) * 1986-03-14 1987-09-23 法国电力公司 运行中换热器的检漏
JP2003254916A (ja) * 2002-02-27 2003-09-10 Babcock Hitachi Kk オーステナイト鋼伝熱管材の損傷推定方法
CN101408466A (zh) * 2008-11-08 2009-04-15 宁夏电力科技教育工程院 管壳式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2962770A (zh) * 2012-11-19 2013-03-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热管砂轮工作状态监测装置与评价热管砂轮启动时间和换热性能的方法
CN103234793A (zh) * 2013-04-19 2013-08-07 眉山麦克在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换热装置在线分析样品预处理系统
CN103698091A (zh) * 2013-12-11 2014-04-02 南京斯迈柯特种金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U型换热管耐压试验用密封装置
CN105136799A (zh) * 2015-08-25 2015-12-0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金相观测装置
CN205049303U (zh) * 2015-09-10 2016-02-24 上海沃证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导热管泄漏自动检测装置
WO2017137380A1 (de) * 2016-02-10 2017-08-17 Güntner Gmbh & Co. Kg Glykolsensor
WO2017176299A1 (en) * 2016-04-06 2017-10-12 Flu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eak detection in heat exchanger systems
CN206709449U (zh) * 2017-05-05 2017-12-05 新昌县佛城制冷有限公司 新能源车用节能空调同轴换热器管
CN207180968U (zh) * 2017-07-07 2018-04-03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管密封检测装置
CN107631841A (zh) * 2017-09-08 2018-01-26 真木农业设备(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集热管路焊接泄露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7949238A (zh) * 2017-11-10 2018-04-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一种带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散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滕海洋: ""换热器管束失效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王胜民 等: ""机械镀锌层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电镀与涂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6511A (zh) * 2019-06-14 2019-10-18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气泄漏在线检测及处理工艺
CN110346511B (zh) * 2019-06-14 2021-07-20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气泄漏在线检测及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6273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1558U (zh) 一种自动组合钻孔攻丝机
CN205799466U (zh) 一种圆管对接划线工具
CN109596273A (zh)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08544304A (zh) 发动机缸体加工用气检工装
CN210677866U (zh) 一种带漏气检测的机加工夹具
CN209014213U (zh) 一种换热器泄露点准确定位用的辅助工具
CN203455169U (zh) 发动机热试台架循环管路的模块自动对接装置
CN105880889A (zh) 一种配水管垂直焊接机
CN210359594U (zh) 一种蒸发式板管冷凝器管道封口打磨去除装置
CN208696898U (zh) 一种薄壁易变形零件精密加工夹具
CN215985048U (zh) 一种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2553790A (zh) 可加热精确定位吸真空工作台
CN210603751U (zh) 用于干式变压器箱体的检漏装置
CN208663572U (zh) 一种用于液态介质中薄板加工的柔性自动定位机构
CN210233001U (zh) 一种纸圈等分划线装置
CN209214851U (zh) 暖通管道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8929546U (zh) 空调配管焊接用工装
CN210025261U (zh) 一种压力容器封头通用斜孔划线工具
CN206739961U (zh) 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2427614U (zh) 可加热精确定位吸真空工作台
CN206146569U (zh) 一种智能热量表检测用固定夹
CN206410876U (zh) 浮头换热器打压装置
CN210108625U (zh) 列管式换热器试漏检测装置
CN216668537U (zh) 一种便于水下操作的法兰盘间隙测量工具
CN205175186U (zh) U形换热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