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5172A -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5172A
CN109575172A CN201811509727.7A CN201811509727A CN109575172A CN 109575172 A CN109575172 A CN 109575172A CN 201811509727 A CN201811509727 A CN 201811509727A CN 109575172 A CN109575172 A CN 109575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weight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low molecula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9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5172B (zh
Inventor
罗菊香
程德书
柳靖
龙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zhu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m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anm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097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5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5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5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5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5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此共聚物由单体经自由基共聚而得,按照摩尔分数计,所述单体包括以下组分:45~50%苯乙烯;45~50%马来酸酐;5~10%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0~5%不饱和单体;其中,所述不饱和单体不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和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共聚物具有颜色浅、酸值高、分子量低、结构均一的特点,在造纸、纺织、印染、涂料、化工、光电等行业可分别用作纸张的表面施胶剂,有机颜料分散剂,乳液聚合的保护胶体、光刻胶等。

Description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廉价易得和许多独特的性能,在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环境处理方面,它被用作对二价铜离子和二价镉离子、二价镍离子的吸附、稀土的回收;在生物医药领域,被用作癌症药物输送的载体,肿瘤治疗和成像,细胞内基因传输,固定酶等;在新型材料方面,可以用在功能性石墨烯改性,新型分散剂和乳化剂,相变储能材料和脲醛树脂改性。
在新型的电子行业中,用低分子量、高酸酐含量的SMA共聚物制成的光刻胶产品以其优越的分辨率以及选择性清洗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低分子量、高酸值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由于其功能性基团多,易于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在造纸、纺织、印染、涂料、化工、光电等行业可分别用作纸张的表面施胶剂、有机颜料分散剂、乳液聚合的保护胶体、光刻胶等。
但是,由于电子络合效应,苯乙烯和马来酸共聚的速率很快,容易导致所得共聚物分子量偏大。为了控制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分子量,活性可控聚合是很好的方法,朱明强等(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J].高分子学报,2001,1(3):415-417.)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可控。潘才元等(Controlled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St with MAh inthe presence of DBTTC[J].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2,38(7):1289-1295.)也在常温条件下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可控。但是,活性聚合不足之处是RAFT试剂制备复杂,同时由于引入含硫化合物,低分子量条件下颜色比较深。
季冬晨等在专利CN103193932 A中公开了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该专利是通过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引发剂、溶剂混合,然后滴加到溶剂中进行聚合得到低分子量的共聚物,该方法制备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分子量大于4000。
杨万泰等在专利CN101503490B中公开了以α-甲基苯乙烯或者醋酸乙烯酯为分子量调节剂,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石正金等在专利CN1130401C中公开了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和少量苯乙烯共聚物投入到反应釜,然后滴加苯乙烯来制备的,该方法的分子量不容易控制,同时由于一锅投入,放热不容易控制。
在通过改性的方法制备水溶性共聚物的时候,不溶于水的共聚单体往往会导致体系浑浊。因此,在某些领域,比如水性分散剂体系,更低分子量和高酸值、改性后可水溶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希望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此共聚物具有低分子量、高酸值、交替均匀、分子量分布较窄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作方法,以环保可再生的单烯烃脂肪酸为分子量调节剂,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而且由于这些脂肪酸都带有羧基,不会降低共聚物的酸值,制备的共聚物在改性制备水性共聚物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由单体经自由基共聚而得;按照摩尔分数计,所述单体包括以下组分:
45~50%苯乙烯;
45~50%马来酸酐;
5~10%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0~5%不饱和单体;其中,所述不饱和单体不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和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进一步地,所述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选自油酸、反油酸、棕榈油酸、顺式-11-十八碳烯酸、肉豆蔻油酸和蓖麻油酸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分子量分布为1.3~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升温至一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20~50%;
S2.将所述单体、第二溶剂和引发剂混合,获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3~6h内均匀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后,保温0.5~2h;
S3.继续在所述反应容器中加入引发剂和第二溶剂,保温1~3h,获得所述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将所述第一溶剂升温至引发剂半衰期为30~60min时所对应的温度。
进一步地,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进一步地,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氰、2,2-偶氮-二-(2-甲基丁氰)、4,4'-偶氮-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所述过氧化物类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2-已基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叔戊基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选自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乙二醇二醋酸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1%~12%;在步骤S3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0.1%~1%。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容易形成络合物,聚合速度非常快,在制备低分子量的共聚物时,需要加大量的链转移剂,如硫醇等,这些链转移剂通常有气味,价格贵,或者难溶于水,残留的链转移剂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本发明利用可再生,低反应活性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为链转移剂,绿色环保,而且不降低共聚物的酸值。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分子量低。这两个优势使其在后面改性制备水性共聚物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
(2)本发明提供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方法与将马来酸酐投入底下,滴加苯乙烯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共聚物分子量更加均匀。这是由于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同时滴加,本发明反应体系中的单体含量是近视不变的,这会使得到的共聚物分子量更加均一。而且将植物油酸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得到的共聚物在后续改性中,易得到水溶性的共聚物。因此,本发明所得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在分散剂、造纸、絮凝、水处理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由单体经自由基共聚而得;按照摩尔分数计,所述单体包括以下组分:
45~50%苯乙烯;
45~50%马来酸酐;
5~10%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0~5%不饱和单体;其中,所述不饱和单体不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和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进一步地,所述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选自油酸、反油酸、棕榈油酸、顺式-11-十八碳烯酸、肉豆蔻油酸和蓖麻油酸的一种或多种。
单体聚合所用到的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由对应的植物油水解制备,如大豆油,棕榈油,蓖麻油等,这些都是非石化产品,是可再生资源,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
进一步地,在单体加入少量其它的不饱和单体进行共聚也是可行的。所述不饱和单体可以是丙烯酸或者丙烯酸酯类,如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也可以是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基正丁醚、乙烯基异丁醚、乙烯基异辛醚、乙烯基十二烷基醚、乙烯基十四烷基醚、乙烯基十六烷基醚、乙烯基十八烷基醚;也可以是醋酸乙烯酯、甲基苯乙烯等不饱和单体。
本发明提供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分子量分布为1.3~1.8。由于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容易形成络合物,聚合速度非常快,在制备低分子量的共聚物时,需要加大量的链转移剂,如硫醇等,这些链转移剂通常有气味,价格贵,或者难溶于水,残留的链转移剂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本发明利用可再生、低反应活性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为链转移剂,绿色环保,而且不降低共聚物的酸值,在后面改性制备水性共聚物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升温至一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20~50%。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一般选用在带温度计、机械搅拌的四口烧瓶中进行聚合反应,便于做到温度可控,可搅拌。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将所述第一溶剂升温至引发剂半衰期为30~60min时所对应的温度。根据公知的技术,聚合反应温度由引发剂的分解温度确定。
S2.将所述单体、第二溶剂和引发剂混合,获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3~6h内均匀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后,保温0.5~2h。
进一步地,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进一步地,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氰、2,2-偶氮-二-(2-甲基丁氰)、4,4'-偶氮-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所述过氧化物类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2-已基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叔戊基中的一种。
更为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引发剂优选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更易合成低分子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选自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乙二醇二醋酸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由于马来酸酐是固体,因此所选用的溶剂应该能溶解马来酸酐,以便于滴加和混合。但是该溶剂又不能和马来酸酐反应,影响后续的共聚反应。
S3.继续在所述反应容器中加入引发剂和第二溶剂,保温1~3h,获得所述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1%~12%。在步骤S3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0.1%~1%,补加引发剂主要是为了使单体反应完全。
更为优选地,在步骤S2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2%~8%,根据分子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引发剂配比,在同等条件下,通常引发剂含量越高,分子量越低。在步骤S3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0.1%~0.5%,少量的引发剂即可使单体反应完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二丙二醇二甲醚,升温到11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5g油酸、2g过氧化二苯甲酰、35g二丙二醇二甲醚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g二丙二醇二甲醚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升温到14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5g棕榈酸、2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升温到85℃,通氮气。将23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3g油酸、2g偶氮二异丁腈、3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偶氮二异丁基氰和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5g乙二醇二醋酸酯,升温到145℃,通氮气。将25g苯乙烯、21g马来酸酐、5g油酸、3g过氧化二叔丁基、35g乙二醇二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4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二叔丁基和5g乙二醇二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二丙二醇二甲醚,升温到11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3g油酸、1.8g过氧化二苯甲酰、35g二丙二醇二甲醚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g二丙二醇二甲醚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升温到14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0.5g棕榈酸、0.5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升温到14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8g油酸、6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6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5g乙二醇二醋酸酯,升温到145℃,通氮气。将25g苯乙烯、20g马来酸酐、5g棕榈酸、2.5g过氧化二叔丁基、35g乙二醇二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二叔丁基和5g乙二醇二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二丙二醇二甲醚,升温到110℃,通氮气。将21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2g过氧化二苯甲酰、35g二丙二醇二甲醚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g二丙二醇二甲醚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按照以下步骤制成:
在配有机械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升温到85℃,通氮气。将23g苯乙烯、19.8g马来酸酐、2g偶氮二异丁腈、3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混合均匀,通过恒压漏斗,在3.5h时间内均匀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保温0.5h,补加0.1g偶氮二异丁基氰和5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溶剂混合,保温2h。得到淡黄色透明溶液。
试验例
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的产物进行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在配有HR3和HR4聚苯乙烯微凝胶柱(分子量测试范围5×102至6×105)的Waters 1515凝胶渗透色谱仪上测定,聚苯乙烯为标准样,Waters 2414折光指数检测器检测,四氢呋喃为溶剂,流速为1mL/min,测试温度为40℃。
表1实施1~8和对比例1~2制备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照表。
序号 数均分子量(M<sub>n</sub>) 分子量分布(PDI)
实施例1 2100 1.6
实施例2 2200 1.7
实施例3 3200 1.6
实施例4 2000 1.6
实施例5 2800 1.6
实施例6 8600 1.7
实施例7 1200 1.6
实施例8 1600 1.6
对比例1 13100 1.8
对比例2 23000 2.1
从以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当中不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体,其所得到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分子量要明显大于加了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体所得的共聚物。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高酸值、低分子、结构均一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单体经自由基共聚而得;按照摩尔分数计,所述单体包括以下组分:
45~50%苯乙烯;
45~50%马来酸酐;
5~10%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0~5%不饱和单体;其中,所述不饱和单体不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和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C12~C1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选自油酸、反油酸、棕榈油酸、顺式-11-十八碳烯酸、肉豆蔻油酸和蓖麻油酸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分子量分布为1.3~1.8。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升温至一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溶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20~50%;
S2.将所述单体、第二溶剂和引发剂混合,获得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3~6h内均匀滴加到所述反应容器后,保温0.5~2h;
S3.继续在所述反应容器中加入引发剂和第二溶剂,保温1~3h,获得所述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所述第一溶剂升温至引发剂半衰期为30~60min时所对应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氰、2,2-偶氮-二-(2-甲基丁氰)、4,4'-偶氮-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所述过氧化物类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2-已基已酸叔丁酯和过氧化二叔戊基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选自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乙二醇二醋酸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1%~12%;在步骤S3中,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单体质量的0.1%~1%。
CN201811509727.7A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575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727.7A CN109575172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727.7A CN109575172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5172A true CN109575172A (zh) 2019-04-05
CN109575172B CN109575172B (zh) 2021-01-05

Family

ID=65928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9727.7A Active CN109575172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517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821A (zh) * 2019-07-03 2019-10-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7828A (zh) * 2019-09-06 2019-12-17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用纳米颗粒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93539A (zh) * 2021-05-19 2021-10-12 朱翠珍 一种可生物降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478414A (zh) * 2023-06-21 2023-07-25 相变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85692A (zh) * 2023-09-14 2023-12-26 广州敬信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好的改性tpu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8588A (en) * 1965-08-30 1969-02-18 Nat Starch Chem Corp Salts of partial fatty esters of carboxylic polymers useful i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CN1724574A (zh) * 2005-07-14 2006-01-25 浙江大学 超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1503490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CN102653578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武陟县智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沉淀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的方法
CN103923247A (zh) * 2013-01-11 2014-07-16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8588A (en) * 1965-08-30 1969-02-18 Nat Starch Chem Corp Salts of partial fatty esters of carboxylic polymers useful i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CN1724574A (zh) * 2005-07-14 2006-01-25 浙江大学 超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1503490A (zh) * 2009-03-13 2009-08-12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CN102653578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武陟县智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沉淀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的方法
CN103923247A (zh) * 2013-01-11 2014-07-16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NHAEFF, WE等: "Initia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alternating copolymers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LANGMUIR》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821A (zh) * 2019-07-03 2019-10-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7828A (zh) * 2019-09-06 2019-12-17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用纳米颗粒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93539A (zh) * 2021-05-19 2021-10-12 朱翠珍 一种可生物降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478414A (zh) * 2023-06-21 2023-07-25 相变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478414B (zh) * 2023-06-21 2023-09-12 相变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285692A (zh) * 2023-09-14 2023-12-26 广州敬信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好的改性tpu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5172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5172A (zh)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712A (zh) 一种环氧丙烯酸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19666B (zh) 超支化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EP0128237B1 (en) Improved water thickening agents
CN107082841B (zh) 丙烯酸酯水性分散体的中高温制备方法
CN109608575B (zh) 一种含羟基聚丙烯酸酯二级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7614B (zh) 一种高固含型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
CN101503490B (zh) 一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CN110198960B (zh) 碱溶性树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碱溶性树脂的乳液聚合物
CN110128875A (zh) 一种新型柔版印刷用水性油墨连接料自交联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1909A (zh) 一种抗菌辣椒素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74441B (zh) 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7568A (zh) 一种高固低黏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aurentino et al. Synthesis of a biobased monomer derived from castor oil and co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medium
CN102391523B (zh) 具有双亲结构的苯乙烯-丙烯酸酯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769B (zh) 一种新型疏水缔合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21361B (zh) 肠溶型药物包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及制法
CN108219106A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7918A (zh) 一种植物油基聚丙烯酸酯非离子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64063B (zh) 一种不含pfoa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1967213A (zh) 低分子量带有羧基的聚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WO2019145265A1 (en) Aqueous binder compositions
CN103936941A (zh) 用于纺织品涂料印花的双亲性核壳乳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882A (zh) 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3030B (zh) 一种超高固含量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7

Address after: 102, No. 40, Lane 188, Maoting Road, Chedun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zhu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5000 No. 25 Jingdong Road, Sanyuan District,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NM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