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6653A -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6653A
CN109566653A CN201811554917.0A CN201811554917A CN109566653A CN 109566653 A CN109566653 A CN 109566653A CN 201811554917 A CN201811554917 A CN 201811554917A CN 109566653 A CN109566653 A CN 109566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cuscuta reflexa
mikania micrantha
cuscuta
reflex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4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6653B (zh
Inventor
王海帆
泽桑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115549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6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6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6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6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6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01N59/20Cop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0Aromatic or ar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a carbocyclic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three or more carbocyclic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at least one ring not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4Boron;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5/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other ni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40Monitoring or fighting invasive spec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园艺;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寄生作用,同时对大花菟丝子不同缠绕方式对寄生薇甘菊促生作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的繁殖组块平均茎长增加约2.47cm与对照差异显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的试验组成活率为66.67%,对照组成活率为56.67%。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大花菟丝子种名:大花菟丝子,学名:Cuscutareflexa Roxb,科:旋花科,属:菟丝子属。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四川、云南、西藏。分布阿富汗,巴基斯坦,经印度,泰国,斯里兰卡至马来西亚。形态特征: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或黄绿色,较粗壮,直径可达2(-3)毫米,无叶,有褐色斑。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着生成总状或复总状,长1.5—3 厘米,基部常分枝,无总花梗;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花梗长2-4毫米,连同花序轴均具褐色斑点或小瘤;花萼杯状,基部连合,裂片5,近相等,宽卵形,长2—2.5毫米,顶端圆,背面有少数褐色瘤突;花冠白色或乳黄色,芳香,简状,长5—9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约为花冠管长的1/3,通常向外反折,或有时直立,早落;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比花药短得多,花药长卵形;鳞片长圆形,长达花冠管中部,边缘短而密的流梳状;子房卵状圆锥形,花柱1,极短,柱头2,舌状长卵形。蒴果圆锥状球形,成熟时近方形,顶端钝,直径达 1厘米,果皮稍肉质。种子长圆形,长约4毫米,黑褐色。生长习性:海拔900 —2700米,常见寄生于路旁或沟边的灌木丛。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中国,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主要对当地6-8米以下的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的乔木树种有红树、血桐、紫薇、山牡荆、小叶榕;危害严重的灌木树种有马缨丹、酸藤果、白花酸藤果、梅叶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红背桂等;危害较重的乔木树种有龙眼、人心果、刺柏、苦楝、番石榴、朴树、荔枝、九里香、铁冬青、黄樟、樟树、乌桕;危害较重的灌木植物有桃金娘、四季柑、华山矾、地桃花、狗芽花等。国内外现在无论是农业还是自然保护区,薇甘菊的危害都十分严重。薇甘菊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入侵物种之一。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大花菟丝子寄生在薇甘菊上不仅有效的控制薇甘菊,而且大花菟丝子作为有害生物也能变费为宝,真正的实现废物的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其有利价值。不仅可填补大花菟丝子种子形态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菟丝子的鉴定和检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花菟丝子作为有害生物,主要是以种子进行传播扩散,菟丝子种子小而多,寿命长,易混杂在农作物、商品粮以及种子或饲料中进行远距离传播。缠绕在寄主上的菟丝子片断也能随寄主远征,蔓延繁殖。但现今国内外对大花菟丝子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全。研究大花菟丝子对人类的可利用价值来为人类造福,真正实现变费为宝。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开发菟丝子的生物潜质(日本,加拿大,中国等),研究大花菟丝子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现在已经把菟丝子,中国菟丝子,金等藤,大花菟丝子等作为入药植物。大花菟丝子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大花菟丝子具有止痉、抗惊厥、抗类固醇生成、降血压、助肌肉松弛、强心、利尿、抗病毒、抗菌、抗氧化以及助毛发生长等一系列药用作用。目前从大花菟丝子中提取的有效化学成分有岩白菜素、阿马别林、β-谷甾醇、豆甾醇、山奈酚、半乳糖醇、杨梅酮、槲皮素、香豆素和齐墩果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研究所和科学家从传统医学和生物学角度评价了大花菟丝子。现在我国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昆明动植物检疫局都在进行园林菟丝子生防真菌的筛选研究,首次从大花菟丝子感病藤茎上分离到半裸镰孢、腐皮镰孢、细交链孢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等4种病原真菌。室内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真菌均能使日本菟丝子和大花菟丝子感病而死,致病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腐皮镰孢、半裸镰孢、茶褐斑拟盘多毛孢和细交链孢。现在使用草本菟丝子植物属防治薇甘菊的方法是被认为最有前景的生态防治方法之一。制作菟丝子繁殖组块释放侵染薇甘菊,是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一项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技术,其中大花菟丝子可作为云南省生物防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新的重要植物。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大花菟丝子作为有害生物,易混杂在农作物、商品粮以及种子或饲料中进行远距离传播。
(2)薇甘菊在西南地区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入侵物种之一,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重,现有的防治措施是传统的喷洒农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寄生性植物大花菟丝子防治薇甘菊是一种生物防治手段。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菟丝子缠绕方式(嫩茎,老茎,圈数)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及环境因子:温度,湿度;缠绕时间(早,中,晚);薇甘菊茎密度;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来找出防治薇甘菊的最有效的方法,找出能快速并提高促进大花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寄生率有效的防治有害生物薇甘菊。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一项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技术,其中大花菟丝子可作为云南省生物防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新的重要植物。大花菟丝子防治薇甘菊是一种对变废为宝,对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新世代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大花菟丝子的种子形态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属空白。开展滇产菟丝子种子形态的研究,不仅可填补大花菟丝子种子形态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菟丝子的鉴定和检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研究机构研究大花菟丝子的价值,从药用医学,真菌学开发利用,生物防治领域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让大花菟丝子更加资源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何含微量元素化合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含微量元素化合物浓度为0.1mg/l 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
进一步,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还包括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
赤霉酸与萘乙酸的质量比3:1。
进一步,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赤霉酸。
进一步,所述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为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混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为繁殖组块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
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购买,并按实验要求配比。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的室内试验(1)通过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分析得出生长素-萘乙酸浓度在A2 (0.01ml/l);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浓度在B1(0.2ml/l);赤霉素-赤霉酸浓度在C1(1mg/l);出生长素-吲哚乙酸浓度在G1(2mg/l);生长素-吲哚丁酸浓度在H1(2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生长最好,茎长增长的平均值分别是12.76cm,12.38cm,13.56cm,12.40cm,12.38cm。(2)由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的浓度为 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为R3(2mg/l)是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生长最好,茎长增长的平均值分别是 12.02cm,11.58cm,11.24cm,12.02cm。(3)由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 的赤霉酸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增长和成活率最好。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增长的平均茎长为12.76cm,成活率为90%。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增长的平均茎长为13.56cm,成活率为80%。(4)植物生长调节剂A2(0.01ml/l) 的萘乙酸、C1(1mg/l)的赤霉酸按比例和微量元素化合硫酸锰的浓度为 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为R3(2mg/l)等体积混合对大花菟丝子进行培养时,O3萘乙酸:赤霉酸 (1:3)的比例混合在加入等体积的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效果最好,茎长增长最多,达到了13.42cm。成活率达100%。
本发明的室外试验(1)通过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到: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嫩茎,圈数为三圈时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73%。(2)早中晚分不同时段把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成活率是傍晚(6: 30)寄生在薇甘菊嫩茎上的最高,达到了50%。(3)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时薇甘菊的茎密度为3时可以促进大花菟丝子在薇甘菊上产生吸盘,从而使大花菟丝子成活,成活率为50%。(4)通过繁殖组块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的繁殖组块平均茎长增加明显,约2.47cm。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的试验组的成活率为56.67%,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6.67%。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长素-萘乙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的结果分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的结果分析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赤霉素赤霉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吲哚乙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吲哚丁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微量元素铜的化合物硫酸铜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结果分析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微量元素锌的化合物硝酸锌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微量元素硼的化合物硼酸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嫩茎及缠绕圈数对菟丝子寄生率的结果分析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早中晚大花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寄生影响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繁殖组块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结果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通过室内和室外试验,找到适合大花菟丝子快速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在利用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时能应用大花菟丝子所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来提高寄生成功率。同时在室外瑞丽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缠绕的最适合圈数,温度从而达到利用大花菟丝子来防治薇甘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
S102: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混合。
下面结合试验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做详细的描述。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室内试验一
1.1.1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的方法步骤
1.1.1.1试验目的
用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培养大花菟丝子,观察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和成活率。
1.1.1.2试验材料,工具,药剂
①试验材料
带茎尖的大花菟丝子若干(让大花菟丝子的茎粗,茎长基本保持一致)
②试验工具
医生青霉素的小瓶子,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生活用水。
③试验药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赤霉酸,乙烯利,吲哚乙酸,吲哚丁酸。
1.1.1.3试验步骤
①选材
到大花菟丝子的生长地采取茎粗基本一致的大花菟丝子,并且大花菟丝子的茎尖要完好,无损伤。
②编号
在培养试管上贴上标签,在标签上编号(药剂名称,药剂的浓度及试管编号)。
1.1.1.4药剂的配置
按照每种药剂的使用说明,准确的配置溶液;试验中每组5次重复。
表1植物生长素的制备浓度
1.1.1.5大花菟丝子的培养
把以上的配制好的的溶液装入洗净并消毒的青霉素瓶子中,贴上标签,插入大花菟丝子进行培养。每个浓度5次重复。
1.1.1.6试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
每隔两天对大花菟丝子的长度和茎粗进行测量记录。过一段时间8天后对大花菟丝子的长度和粗度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倍液。
1.2室内试验二
1.2.1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进行培养
1.2.1.1试验目的
把试验室现有的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配成溶液来培养大花菟丝子,观察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和成活率。
试验材料,工具,药剂
1.2.1.2试验材料和试验药剂
(1)试验材料
带茎尖的大花菟丝子若干(让大花菟丝子的茎粗,茎长基本保持一致)
(2)试验工具
医生青霉素的小瓶子,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生活用水。
(3)试验药剂
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
1.2.1.3试验步骤
(1)选材
到大花菟丝子的生长地采取茎粗基本一致的大花菟丝子,并且大花菟丝子的茎尖要完好,五损伤。
(2)编号
在培养试管上贴上标签,在标签上编号(药剂名称,药剂的浓度及试管编号)。
1.2.1.4药剂的配置
按照每种药剂的使用说明,准确的配置溶液;试验中每组5次重复。
第一试验组:把每种药剂配成溶液,分别配以下浓度的溶液。
表2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
1.2.1.5大花菟丝子的培养
把大花菟丝子插在青霉素瓶子中进行培养。
1.2.1.6试验数据的记录
每隔两天对大花菟丝子的长度和茎粗进行测量记录。过一段时间8天后对大花菟丝子的长度和粗度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倍液。
1.3室内试验三
1.3.1混合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大花菟丝子
1.3.1.1试验目的
通过把室内试验一,室内试验二筛选出的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赤霉酸及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来培养大花菟丝子,观察大花菟丝子的生长状况。
1.3.1.2试验材料,工具,药剂
(1)试验材料
带茎尖的大花菟丝子若干(让大花菟丝子的茎粗,茎长基本保持一致)
(2)试验工具
医生青霉素的小瓶子,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生活用水。
(3)试验药剂
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
1.3.1.3试验步骤
(1)选材
到大花菟丝子的生长地采取茎粗基本一致的大花菟丝子,并且大花菟丝子的茎尖要完好,无损伤。
(2)编号
在培养试管上贴上标签,在标签上编号(药剂名称,药剂的浓度及试管编号)。
(3)药剂的配置
按照每种药剂的使用说明,准确的配置溶液;试验中每组5次重复。
按使用说明书配置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硫酸锰浓度为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R3(2mg/l)。
1.3.1.4培养菟丝子
按照预先的试验设计完成以下试验:
按比例混合植物生长素培养大花菟丝子,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按体积比为1:1,1:2,1:3,2:1,3:1的比例混合,将混合药液放入医用的青霉素小瓶中,再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锰浓度为 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为R3(2mg/l)。在这五组试验的试管中分别插入菟丝子,把这些试管放在相同环境,相同湿度,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
1.3.1.5观察并记录数据
选择相同的时间间隔去,对菟丝子茎生长的粗度和长度进行测量,并在表中记录数据。
1.4室外试验一
1.4.1菟丝子缠绕方式(嫩茎,老茎,圈数)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到祖国的边界瑞丽对大花菟丝子缠绕方式(嫩茎,老茎,圈数),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及分别对薇甘菊嫩茎和老茎上大花菟丝子上缠绕的圈数进行试验,并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找到防治薇甘菊的最佳部位,时间,温度,湿度等。
1.4.1.1选材
选生长良好的薇甘菊和菟丝子。截取中国菟丝子分枝少于3个、生长旺盛、无花序、长度为30cm的茎尖,作为缠绕寄生薇甘菊的材料。
1.4.1.2寻找合适的试验地
在试验地上用包装带划定五个3mX3m的样方。在样方上做上标记,即每个样方大花菟丝子缠绕薇甘菊的圈数。
1.4.1.3缠绕
在当地进行大花菟丝子缠绕寄生薇甘菊试验,分别选取薇甘菊盖度为95%以上的薇甘菊危害地作为试验样地,样方的大小为2mX2m,选择5个样方。在每个样方中分别找到10株老嫩茎薇甘菊,缠绕在老嫩茎薇甘菊上的大花菟丝子的圈数分别为1、2、3、4、5圈。为了区分,我们可以用包装袋不同的颜色来标记薇甘菊老嫩茎。每种缠绕方式及圈数做3个重复。
1.4.1.4观察寄生率
隔六天到试验样地对寄生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隔2天之后在对结果进行核实即在测一次试验结果,如有变动,对第一次的试验结果进行校正。
1.4.1.5数据分析
应用Excel和SPSS19.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老嫩茎及菟丝子缠绕圈数对菟丝子寄生薇甘菊影响的差异性,确定菟丝子缠绕寄生薇甘菊的最佳方式。
1.5室外试验二
1.5.1环境因子【温度,湿度;缠绕时间(早,中,晚);薇甘菊茎密度】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
1.5.1.1目的地温,湿度的测量
到瑞丽后早、中、晚对当地试验样地的温度、湿度进行测量并记录。
1.5.1.2样地的选择和划分
选择薇甘菊的盖度在0.9以上地方作为试验地,在试验地上用包装带划定9 个1.5m×1.5m的样方。在样方上做上标记,即每个样方大花菟丝子缠绕薇甘菊的圈数和时间。
1.5.1.3把大花菟丝子缠绕在薇甘菊上(缠绕的都是菟丝子的嫩茎)
早上:在样方1-1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一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早上:在样方1-2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 圈,有10个重复。在样方1-3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
中午:在样方2-1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一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在样方2-2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在样方2-3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
晚上:在样方3-1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一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在样方3-2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在样方3-3中,统一选择一棵长势良好的大花菟丝子缠绕三棵长势良好的薇甘菊,并且缠绕圈数为3圈,有10个重复。
1.5.1.4定期观察
隔六天到试验样地对寄生结果进行观察,测量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并记录数据。隔2天之后在对结果进行核实即在测一次试验结果,如有变动,对第一次的试验结果进行校正。
1.6室外试验三
实用价值论证;室内试验是为了辅助室外试验,让室外试验能更好的表现出生物防治的价值,实现该试验的实用性棵科学性。
1.6.1试验目的
把试验室筛选出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用于试验地的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试验中,检验寄生效果,即观察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寄生成功率和茎长的增长。
1.6.2试验材料药剂
1.6.2.1试验材料
离心管,包装带,竹签,量筒,滴管,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生活用水。
1.6.2.2试验药剂
萘乙酸,赤霉酸,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
1.6.3试验步骤
1.6.3.1样地的选择
寻找地势平坦,光照充足,薇甘菊的盖度为0.9的地方划定样方,样方的大小为5m×5m,用竹签来标识范围,作为样地一。再选择一个同样大小的样地
作为样地二即对照组。
1.6.3.2寄生
傍晚时分(18:30),采集茎长都为15cm大花菟丝子,在样地一、二中把大花菟丝子缠绕在薇甘菊上,缠绕圈数为三圈,缠绕薇甘菊的茎密度为三棵,缠绕的都是薇甘菊的嫩茎。缠绕好以后用包装带固定好。寄生的总株数样地一、二都为30棵。
1.6.3.3药剂的配制和使用
在样地一中按使用说明书,准确配制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 的赤霉酸以及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 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的混合液,共5L。把配好的药剂放在离心管中把离心管插在土里,把试验组的寄生在薇甘菊上的大花菟丝子的茎尖的另一端放在离心管的药液中(每根大花菟丝子插在一支离心管中)。
在样地二中喷洒5l的生活用水。
1.6.3.4观察和记录数据
隔8天后到试验地对样地一、样地二进行产生吸盘数的计数和大花菟丝子茎长的测量并记录。测量大花菟丝子的茎长时要把大花菟丝子从薇甘菊上取下来准确测量。
2结果
2.1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的结果分析
表2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时间为8天
由表2数据表明: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的茎粗可以忽略不计。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和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影响较大。由于生长素(萘乙酸)和对照组,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和对照组,赤霉素(赤霉酸)和对照组,吲哚乙酸和对照组,吲哚丁酸和对照组的方差分析的p<0.05, 则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赤霉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对照粗的差异显著。
2.1.1生长素-萘乙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如图2所示,通过方差分析,p=0.004<0.01,即三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 的差异性极显著,因此A1、A2、A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极显著。 又图3得出生长素-萘乙酸浓度在A2(0.01ml/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 最有利,增长了12.76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达到了90%。
2.1.2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的结果分析
如图3所示,通过方差分析,0.05>p=0.02>0.01,即三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显著,因此B1、B2、B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显著,又由图3分析得出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浓度在B1(0.2ml/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增长了12.38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为90%。
2.1.3赤霉素赤霉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p=0.001<0.01,即三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极显著,因此C1、C2、C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显著,又由图4分析得出赤霉素-赤霉素酸浓度在C1(1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增加了13.56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为 90%。
2.1.4乙烯乙烯利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
乙烯乙烯利培养的大花菟丝子不仅不能促进大花菟丝子的横向增长,还是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接近于0。所以乙烯乙烯利不适合作为培养大花菟丝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1.5吲哚乙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p=0.000<0.01,即三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极显著,因此G1、G2、G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极显著,又由图5分析得出生长素-吲哚乙酸浓度在G2(0.5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增加了12.4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为80%。
2.1.6吲哚丁酸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结果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p=0.004<0.01,即三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极显著,因此H1、H2、H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极显著,又由图6分析得出生长素-吲哚丁酸浓度在H1(2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的茎长怎么加了12.38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为80%。
2.1.7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表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比
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图6,可以得出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茎长影响最大的是萘乙酸和赤霉酸,茎长分别增长了12.76cm和13.5cm。成活率分别是90%和80%,成活率也是较高的。所以在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我选用的是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来培养大花菟丝子。
2.2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结果分析
表5含微量元素对大花菟丝子的生长的数据分析
照组对照组分别和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的方差分析得到p<0.05,即对照组和四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差异性显著。说明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2.2.1硫酸锰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结果分析
表6不用浓度的硫酸锰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p=0.105>0.05无差异性,但通过图8的数据可以知道在一定浓度内,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对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影响和对照组的差异性很大。由调和平均数得到硫酸锰的化合物在浓度为I2(0.1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粗生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调和平均数达到12.02。
2.2.2含微量元素铜的化合物硫酸铜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结果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0.05>p=0.026>0.01,即四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显著,因此J1、J2、J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显著,又由图7分析得出硫酸铜浓度在J2(0.1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增长了12.02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最高为90%。
2.2.3含微量元素锌的化合物硝酸锌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0.05>p=0.02>0.01,即四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显著,因此K1、K2、K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显著,又由图8分析得硝酸锌浓度在K2(0.1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增长了11.58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最高为80%。
2.2.4含微量元素硼的化合物硼酸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0.05>p=0.02>0.01,即四种浓度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差异性显著,因此R1、R2、R3处理过的大花菟丝子茎长的差异性显著,又由图9得出硼酸浓度在R3(2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增长最有利,大花菟丝子增长了11.58cm。而且此浓度下培养的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最高为80%。
2.2.5误差分析
不同的大花菟丝子取材地或者植物上含有的微量元素不同,大红花菟丝子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的微量元素存在差异。
2.3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的结果分析
表7混合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大花菟丝子的试验结果
以上试验都加入了等体积的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浓度为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R3(2mg/l) 得到的试验结果。
表8萘乙酸和赤霉素不同比例下混合微量元素对大花菟丝子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
注:表中数据表示均值±标准误,数据采用LSD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小写不同字母表示在萘乙酸和赤霉酸在不同比例下培养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差异显著,P<0.05,则差异性显著,p>0.05则不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成活率茎差异显著。Ck和O1,O2,O3,O4,O5都差异显著,O1和O2,O4,O5差异显著, O1和O3差异不显著O2与O1和O3差异显著,O2、O4、O5差异不显著。所以O1、 O3效果最好。又因为O3的成活率为100%,所以可以看出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的培养之间的差异性。O3即萘乙酸:赤霉酸(1:3)的比例混合在加入等体积的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效果最好,茎长增长最多,达到了13.42.成活率也较高。
2.4薇甘菊老、嫩茎及菟丝子缠绕圈数对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结果分析
表9老、嫩茎及缠绕圈数对菟丝子寄生率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表示均值±标准误,数据采用LSD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小写不同字母表示在同一种茎不同缠绕圈数差异显著,P<0.05,反之不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同一种缠绕圈数下不同茎差异显著,P<0.05,反之不显著。
由表6和图10可知无论以薇甘菊老茎还是嫩茎作为菟丝子缠绕寄生对象,菟丝子缠绕3圈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寄生率与缠绕1、2、4、5圈的寄生率差异显著,且均达到最大值0.43±0.03、0.73±0.03。以老、嫩茎作为变量分析可知,除缠绕1、4圈,缠绕2、3、5圈菟丝子对薇甘菊嫩茎的寄生率均显著大于菟丝子对老茎的寄生率。有上述分析可知,菟丝子对薇甘菊的最佳缠绕方式为以嫩茎作为寄生对象缠绕3圈。
2.5环境因子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
2.5.1瑞丽试验地的温度、湿度
瑞丽试验地早上的温度,湿度分别是19℃,湿度是74%。瑞丽试验地中午的温度,湿度分别是31℃,湿度是48%。瑞丽试验地傍晚的温度,湿度分别是 19.5℃,湿度是63%。
根据平数据、资料分析得出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最适温度和湿度及薇甘菊茎密度对大花菟丝子寄生率的影响。
2.5.2早中晚大花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寄生影响
通过spss的数据分析得到p<0.05,所以早中晚大花菟丝子产生吸盘数存在差异,由图11可以看出在早中晚都缠绕薇甘菊10株,重复3次的情况下,傍晚在薇甘菊上寄生大花菟丝子产生的吸盘数最多,达到了18棵。说明傍晚寄生的效果最好。
2.5.3寄生薇甘菊茎密度对大花菟丝子的结果分析
表10茎密度对大花菟丝子的数据分析
注:上表已显示同类子集中的组均值。.使用调和值样本大小=3.000,b. Alpha=.05。
大花菟丝子在寄生薇甘菊时缠绕的茎密度为1棵,3棵,5棵时,通过表十九可以得到当薇甘菊茎密度为3棵,大花菟丝子的寄生效果是最好的。(寄生的成功与否看大花菟丝子是否产生吸盘),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为50%。
2.6繁殖组块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结果分析
通过测量的数据的方差分析得到下图;
通过图12可以得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 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以及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的等体积混合液的繁殖组块的平均茎长增加明显,约2.47cm。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的试验组的成活率为56.67%,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6.67%。对照组的成活率远远小于试验组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室内试验(1)通过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花菟丝子的影响分析得出生长素-萘乙酸浓度在A2(0.01ml/l);细胞分裂素-苄氨基嘌呤浓度在B1 (0.2ml/l);赤霉素-赤霉酸浓度在C1(1mg/l);出生长素-吲哚乙酸浓度在G1 (2mg/l);生长素-吲哚丁酸浓度在H1(2mg/l)时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生长最好,茎长增长的平均值分别是12.76cm,12.38cm,13.56cm,12.40cm,12.38cm。 (2)由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大花菟丝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锰的浓度为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为R3(2mg/l)是大花菟丝子的茎长的生长最好,茎长增长的平均值分别是12.02cm,11.58cm,11.24cm,12.02cm。(3)由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对大花菟丝子的茎长增长和成活率最好。浓度为A2(0.01ml/l)的萘乙酸增长的平均茎长为12.76cm,成活率为90%。浓度为C1(1mg/l)的赤霉酸增长的平均茎长为13.56cm,成活率为80%。(4)植物生长调节剂A2(0.01ml/l)的萘乙酸、C1(1mg/l)的赤霉酸按比例和微量元素化合硫酸锰的浓度为I2(0.1mg/l);硫酸铜浓度为J2(0.1mg/l);硝酸锌浓度为K2(0.1mg/l);硼酸浓度为R3(2mg/l)等体积混合对大花菟丝子进行培养时,O3萘乙酸:赤霉酸(1:3)的比例混合在加入等体积的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效果最好,茎长增长最多,达到了13.42cm。成活率达100%。
本发明的室外试验(1)通过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到: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嫩茎,圈数为三圈时大花菟丝子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73%。(2)早中晚分不同时段把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成活率是傍晚(6: 30)寄生在薇甘菊嫩茎上的最高,达到了50%。(3)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时薇甘菊的茎密度为3时可以促进大花菟丝子在薇甘菊上产生吸盘,从而使大花菟丝子成活,成活率为50%。(4)通过繁殖组块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的繁殖组块平均茎长增加明显,约2.47cm。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的试验组的成活率为56.67%,对照组的成活率为66.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为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含微量元素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还包括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
赤霉酸与萘乙酸的比例为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赤霉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为硫酸锰、硫酸铜、硝酸锌、硼酸。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混合。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的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为繁殖组块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0.01m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1mg/l的赤霉酸按1:3比例混合再加入等体积混合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浓度为0.1mg/l的硫酸锰,浓度为0.1mg/l硫酸铜,浓度为0.1mg/l的硝酸锌,浓度为2mg/l的硼酸。
CN201811554917.0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566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4917.0A CN10956665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4917.0A CN10956665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6653A true CN109566653A (zh) 2019-04-05
CN109566653B CN109566653B (zh) 2023-06-30

Family

ID=65929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4917.0A Active CN109566653B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66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8644A (zh) * 2019-11-26 2020-05-12 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2833A (ja) * 1990-04-10 1991-12-24 Koopu Chem Kk サフラン柱頭部由来のカルスの増殖法
CN1672491A (zh) * 2004-03-26 2005-09-28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利用薇甘菊快速繁殖菟丝子的方法
CN102303990A (zh) * 2010-10-13 2012-01-04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组合物
CN103190277A (zh) * 2013-04-20 2013-07-10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利用大花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CN107646905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江苏长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2833A (ja) * 1990-04-10 1991-12-24 Koopu Chem Kk サフラン柱頭部由来のカルスの増殖法
CN1672491A (zh) * 2004-03-26 2005-09-28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利用薇甘菊快速繁殖菟丝子的方法
CN102303990A (zh) * 2010-10-13 2012-01-04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药肥组合物
CN103190277A (zh) * 2013-04-20 2013-07-10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利用大花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CN107646905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江苏长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CHEN 等: "Involvement of ABA in reduced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in Cuscuta campestris - Mikania micrantha association", 《BIOLOGIA PLANTARUM》, vol. 55, no. 3, pages 545 - 548 *
张付斗;岳英;申时才;徐高峰;郭晋;张玉华;: "菟丝子属植物在云南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及其安全性调查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vol. 26, no. 03, pages 365 - 370 *
泽桑梓;杨斌;季梅;马惠芬;刘凌;李浩然;苏尔广;: "3种菟丝子对薇甘菊寄生及扩散能力的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vol. 42, no. 04, pages 73 - 76 *
王海帆;泽桑梓;季梅;赵宁;户连荣;谢世聪;: "不同营养液处理对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vol. 48, no. 12, pages 98 - 10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8644A (zh) * 2019-11-26 2020-05-12 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薇甘菊的防除剂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6653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5137B (zh) 田间利用茴香蚜虫繁殖瓢虫防治烟草害虫的方法
CN105940960B (zh) 一种茶园套种灵芝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4996298B (zh) 基于多节间茎段一体化培育黄花倒睡莲组培苗方法
Ruiz et al. Agronomy of Tithonia diversifolia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region
CN103229642A (zh) 金银花“忍冬一号”优良品种选育方法
CN107114203A (zh)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CN104304017A (zh) 一种点花黄精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方法
JP5935210B2 (ja) 放射性物質を活用した農作物の育成方法及び農作物の育成装置
CN103229716A (zh) 金银花“忍冬二号”优良品种选育方法
CN109566653A (zh) 一种促进大花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75418B (zh) 一种毛果婆婆纳的生产方法
CN103039243B (zh) 一种确定农业作物搭配种植的方法
CN109220478A (zh) 一种药用香胶木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5794632B (zh) 一种积雪草多倍体及其诱导育种方法
CN102125064B (zh) 一种设施菜地根结线虫根际综合调控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2754600A (zh) 一种荒漠化、沙漠化治理专用金银花的培育方法
CN108184666B (zh) 一种促发木本植物成年树萌发幼态芽的方法及基于幼态芽的快速繁殖种苗的方法
CN102017862B (zh) 红茂草的种植方法
CN106171991B (zh) 一种北五味子的扩繁方法
CN106146116A (zh) 一种桂花育苗盘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9715B (zh) 金银花“忍冬三号”晚花品种选育方法
CN105850714B (zh) 基于花器官发育的铁皮石斛制种法及相应的获得方法
CN110463607A (zh) 野生欧洲李叶片组织培养的方法
Fang Supplementary study on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zygium album
CN106591215A (zh) 一种白木香愈伤组织细胞悬浮体系的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No. 16 Pufa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650200

Patentee after: Kunm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 Jindian, Panlong District, Kunming, Yunnan 650224

Patentee before: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