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2017A -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2017A
CN109562017A CN201780047757.8A CN201780047757A CN109562017A CN 109562017 A CN109562017 A CN 109562017A CN 201780047757 A CN201780047757 A CN 201780047757A CN 109562017 A CN109562017 A CN 10956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nger
flexible container
medical flexible
finger inse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77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2017B (zh
Inventor
幸毅彦
高桥叶子
上原康贤
小野松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Fujimor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Fujimor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ujimor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A61J1/10Bag-type conta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06Han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包括包括第一面部(3)和第二面部(4)的容器主体部(2),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中,容器主体部包括:能够收容液状物的收容部(21);以及手指插入部(221、222),配置于比收容部靠上方,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的上部分别包括能够从宽度方向容纳手指的内部空间,当将各手指插入部中的面向容器主体部的面向外侧的部分称为外侧片,将面向内侧的部分称为内侧片时,在内侧片以及外侧片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孔,在向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单手的大拇指,向另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上述单手的上述大拇指以外的手指而使一对手指插入部相互远离了时,将上述孔作为谷部而一对手指插入部弯曲为“く”字状。

Description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不经口地向患者投放营养、药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已知有肠内营养法或者静脉营养法。在肠内营养法中,经由从患者的鼻腔通到胃或者十二指肠的软管投放营养剂、流食或者药剂等液状物。此外,在静脉营养法中,经由插入到患者的静脉的输液管路投放包含葡萄糖等营养成分以及/或者药剂成分的液状物(一般称为“输液”)。
在进行肠内营养法或者静脉营养法时,需要进行将向患者投放的液状物预先注入到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操作。
以往的袋容器的一个例子,是在容器上部的表面片与背面片之间形成有与填充部相连的开口部的容器,在表面片和背面片的上部分别具备片成为2重、在内部具有空间的袋状部。袋状部具有从填充部隔离的内部空间、以及用于将手指向该内部空间插入的插入口。在上述袋状部中,构成袋状部的2重的片的4边中的至少3边被相互接合(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袋容器中,大拇指和食指完全插入到袋状部内,因此能够防止填充物(液状物)接触到手指,并且,能够在扩大开口部的同时稳定地保持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86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袋容器中,构成供手指插入的袋状部的片无松弛,并且4边中的至少3边相互接合,因此片对于插入到袋上部内的手指的追随性不良好。因此,特别是,手指的力难以达到袋状部中离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较远的部分,期望对开口部的开口操作进行改善。
本发明提供容易进行开口部的开口操作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包括包含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的容器主体部,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中,
上述容器主体部包括:
收容部,能够收容液状物;以及
手指插入部,配置于比上述收容部靠上方,上述第一面部和上述第二面部的上部分别具有能够从宽度方向容纳手指的内部空间,
当将各手指插入部中的面向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外侧的部分称为外侧片、将面向内侧的部分称为内侧片时,
在上述内侧片以及上述外侧片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孔,
在向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单手的大拇指,向另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上述单手的上述大拇指以外的手指,而使一对手指插入部相互远离了时,以上述孔为谷部而一对手指插入部弯曲为“く”字状。
本发明的营养供给系统包括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良好地进行开口部的开口操作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包括该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使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手指插入部的内侧片与外侧片分离了的状态的图。
图4是对使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开口部开口了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另外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另外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营养供给系统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1]~[16]。
[1]一种医疗用软质容器,包括包含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的容器主体部,其中,
上述容器主体部包括:
收容部,能够收容液状物;以及
手指插入部,配置于比上述收容部靠上方,上述第一面部和上述第二面部的上部分别具有能够从宽度方向容纳手指的内部空间,
当将各手指插入部中的面向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外侧的部分称为外侧片、将面向内侧的部分称为内侧片时,
在上述内侧片以及上述外侧片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孔,
在向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单手的大拇指,向另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上述单手的上述大拇指以外的手指,而使一对手指插入部相互远离了时,以上述孔为谷部而一对手指插入部弯曲为“く”字状。
[2]如上述[1]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为,与插入到各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前端相比,形成于更接近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
[3]如上述[1]或者[2]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为,形成于从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端起比上述收容部的整个宽度的三分之二近的位置。
[4]如上述[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是长边方向沿着容器主体部的上下方向的纵长孔。
[5]如上述[1]至[4]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的上端部的轮廓为圆弧状,比上述上端部靠下方的部分的孔的宽度从下端朝向上端部逐渐扩大。
[6]如上述[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形成在将上述收容部在宽度方向上两等分的垂直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7]如上述[6]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在上述容器主体部的下端形成有排出口,上述排出口的中心轴与上述垂直中心线的延长线一致。
[8]如上述[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容器主体部的两侧部中、接近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的侧部的边弯曲,由此一对手指插入部的宽度比收容部的宽度窄。
[9]如上述[1]至[8]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在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在上述内侧片以及上述外侧片中的任一方形成有切口部。
[10]如上述[9]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各手指插入部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分别包括与上述外侧片和上述内侧片接合了的上缘接合部和下缘接合部,
上述切口部以与上述上缘接合部之间以及与上述下缘接合部之间分别残留上述外侧片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的端部。
[11]如上述[9]或者[10]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构成上述切口部的轮廓的边为大致U字状,
上述U字状的底部的边沿着朝向上述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底侧的方向,向离插入开始侧端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
[12]如上述[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在上述内侧片和上述外侧片的相互相面对的面的任一方或者双方实施有印花加工。
[13]如上述[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形成在上述内侧片和上述外侧片的双方的宽度方向相同位置。
[14]如上述[13]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上述孔兼作为上述医疗用软质容器的悬吊用孔。
[15]一种营养供给系统,包括上述[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
[16]一种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制造方法,是上述[13]或者[14]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使第一片的长条体和第二片的长条体在其长边方向上搬运的同时相互重叠,在第一片的长条体与第二片的长条体之间将一对内侧片的长条体插入到规定的位置的层叠工序;
以各长条体在规定的位置相互接合的方式进行热密封,而形成各长条体的一体化物的接合工序;以及
以制作多个容器主体部的方式将上述一体化物切断的切断工序,
在上述切断工序中,通过切断来形成纵长孔。
以下,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使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手指插入部的内侧片与外侧片分离了的状态的图。图4是对使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开口部开口了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5以及图6是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局部放大图。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将图1的纸面的上下方向称为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上下方向”,将与该“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等同于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中心轴的长边方向。
图1~图6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包括容器主体部2、以及固定于容器主体部2的排出口26的排出用口5。容器主体部2包括用于收容液状物的收容部21、以及配置在收容部21上方的一对手指插入部221、222(以下,也将“手指插入部221”称为“第一手指插入部221”,将“手指插入部222”称为“第二手指插入部222”。)。
容器主体部2具备通过第一面部3与第二面部4的外周边部中的3边相互热粘合(热密封)等而形成的周边接合部23,在容器主体部2的上部的第一面部3与第二面部4之间具有与收容部21相连的开口部24。在向收容部21内填充液状物时,开口部24位于比收容部21靠上的位置。在第一面部3和第二面部4分别显示有用于确认向收容部21注入的液状物的量的刻度。
在容器主体部2的内表面中的比手指插入部221、222靠下方,具备使收容部21相对于收容部21的外侧开闭自如的拉链25(再次开闭自如的卡合部,别名也称为“夹头密封”。)。拉链25能够通过一直以来公知的方法成型。
如根据图3而明确得知的那样,第一面部3包括面积相对大的第一片31、以及面积小于第一片31、通过热粘合等接合于第一片31的比拉链25靠上侧的内表面的第一内侧片31a。第一内侧片31a为了能够从宽度方向插入手指,以至少形成一个在宽度方向上打开的开口的方式,至少其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与第一片31接合。
在此,当将第一片31中的构成手指插入部221的部分称为第一外侧片31b时,第一面部3包括第一手指插入部221,该第一手指插入部221配置于比收容部21靠上方,并包括第一内侧片31a和第一外侧片31b,能够从宽度方向将手指插入到第一内侧片31a与第一外侧片31b之间。构成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第一内侧片31a和第一外侧片31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等,因此第一内侧片31a与第一外侧片31b相互不松弛地层叠。如图1等所示那样,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分别包括与第一外侧片31b和第一内侧片31a接合了的第一上缘接合部221c和第一下缘接合部221d。
另一方面,如根据图3而明确得知的那样,第二面部4包括面积相对大的第二片41、以及面积小于第二片41、与第二片41的比拉链25靠上侧的内表面接合的第二内侧片41a。第二内侧片41a为了能够从宽度方向插入手指,而以至少形成一个在宽度方向上打开的开口的方式,至少其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与第二片41接合。
在此,当将第二片41中的构成手指插入部222的部分称为第二外侧片41b时,第二面部4包括第二手指插入部222,该第二手指插入部222配置于比收容部21靠上方,包括第二内侧片41a和第二外侧片41b,能够从宽度方向将手指插入到第二内侧片41a与第二外侧片41b之间。构成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第二内侧片41a与第二外侧片41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等,因此第二内侧片41a与第二外侧片41b相互不松弛地层叠。如图2等所示那样,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分别包括与第二外侧片41b和第二内侧片41a接合了的第二上缘接合部222c和第二下缘接合部222d。
另外,以下,有时将“第一内侧片”和“第二内侧片”一起简称为“内侧片”,将“第一外侧片”和“第二外侧片”一起简称为“外侧片”。此外,有时将“第一上缘接合部”和“第二上缘接合部”一起简称为“上缘接合部”,将“第一下缘接合部”和“第二下缘接合部”一起简称为“下缘接合部”。
如图1所示那样,在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第一内侧片31a和第一外侧片31b上分别形成有沿着容器主体部2的上下方向的第一纵长孔6b、6a。第一纵长孔6b、6a形成在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如图2所示那样,在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第二内侧片41a和第二外侧片41b上分别形成有沿着容器主体部2的上下方向的第二纵长孔7b、7a。第二纵长孔7b、7a形成于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另外,以下,有时将“第一纵长孔”和“第二纵长孔”一起简称为“纵长孔”。此外,在本申请中,“纵长孔”设置上下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孔。
对于基于拉链25等开闭机构对收容部21的关闭状态被解除了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如图4所示那样,向第一手指插入部221例如插入单手的手指的大拇指,向第二手指插入部222例如插入上述单手的指的大拇指以外的手指(例如食指),为了使第一手指插入部221与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相互分离,只要将该大拇指与食指分别远离,则在第一手指插入部221以及第二手指插入部222分别形成纵长孔,由此以纵长孔为谷部而一对手指插入部221、222分别弯曲为“く”字状。因此,片相对于手指的追随性良好,而开口部24较大地打开,因此容易进行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在将开口部24打开了的状态下,从液状物向收容部21注入的注入方向观察,开口部24例如成为大致菱形。此外,在图1~图6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中,在内侧片以及外侧片的双方上形成有孔,因此不仅片相对于指的追随性提高,而且手指的可动范围变大,因此开口部24容易更大地打开,更容易进行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
关于手指插入部221、222中的第一纵长孔6b、6a以及第二纵长孔7b、7a的形成位置,只要通过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内的手指,使手指插入部221、222分别以孔为谷部而弯曲为“く”字状,则不特别限制。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内的手指的前端分别也可以未达到第一纵长孔6b、6a、第二纵长孔7b、7a,但是例如优选为,第一纵长孔6b、6a以及第二纵长孔7b、7a中的至少一方,与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前端相比,形成于更接近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的位置,更优选为,第一纵长孔6b、6a以及第二纵长孔7b、7a的双方,与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前端相比,形成于更接近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的位置。此外,例如,纵长孔优选形成于从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端221a、222a起比收容部21的整个宽度的三分之二近的位置,更优选形成于收容部21的整个宽度的二分之一的位置。
在图4中,插入到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大拇指贯通第一纵长孔6b而从第一外侧片31b向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外侧突出,构成第一纵长孔6b的轮廓的第一外侧片31b搭在手指上。插入到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上述单手的手指的大拇指以外的手指(例如食指),贯通第二纵长孔7b而从第二外侧片41b向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外侧突出,构成第二纵长孔7b的轮廓的第二外侧片41b搭在手指上。因此,手指的可动范围变大,因此能够将开口部24进一步大地打开,进一步容易地进行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此外,构成第一纵长孔6b以及第二纵长孔7b的轮廓线的外侧片搭在手指上,因此在液状物向收容部21注入的过程中,即使收容部21变重,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保持。也可以以仅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中的任一方贯通纵长孔的方式,在手指插入部形成纵长孔。
在图1~图6所示的方式中,不仅在第一外侧片31b以及第二外侧片41b上,在第一内侧片31a以及第二内侧片41a上也形成有纵长孔,并且,第一手指插入部的纵长孔与第二手指插入部的纵长孔形成于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宽度方向上相同位置,因此在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制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切断而同时形成第一手指插入部的纵长孔和第二手指插入部的纵长孔的双方,医疗用软质容器的生产性提高,较优选。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的上端部的轮廓为圆弧状。然后,比上端部靠下方的部分的孔的宽度从下端朝向上端部之间扩大。因此,如图4所示那样,在使第一手指插入部221与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相互分离时,第一手指插入部221和第二手指插入部222弯曲,以便通过第一内侧片31a以及第二内侧片41a使从纵长孔6a、7a露出的手指相对于开口部24隐藏。因此,即使在第一内侧片31a以及第二内侧片41a上形成有纵长孔6a、7a,通过第一内侧片31a以及第二内侧片41a的纵长孔6a、7a附近的部分,手指几乎被遮蔽,手指与开口部24实际上被隔离,也抑制液状物的污染。
当向收容部21注入液状物时,构成手指插入部的片被按压到贯通了纵长孔的手指上,作为其结果,特别是,纵长孔的开口中的上侧部分的宽度变窄。为了使片对手指的追随性提高、或者使手指的可动范围扩大,优选使纵长孔的开口部分的宽度较大。因此,从使片对手指的追随性提高、或者使手指的可动范围扩大,而使开口部的开口操作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纵长孔的开口中的上侧部分与下侧部分相比面积相对大。此外,从通过第一内侧片31a以及第二内侧片41a的纵长孔6a、7a附近的部分将手指相对于开口部24几乎遮蔽,而抑制手指被液状物污染的观点出发,优选纵长孔的开口中的下侧部分与上侧部分相比面积相对小。
在将纵长孔作为悬吊孔进行利用的情况下,从对由液状物的质量引起的负荷进行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圆弧的R较大,例如优选为5mm以上10mm以下。
关于第一面部3以及第二面部4的材料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制造所使用的以往公知的软质塑料片。具体地说,例如,能够列举由氯乙烯树脂、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酰胺、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构成的单层片、或者上述单层片被层叠的层叠片。作为层叠片的具体的层构成,例如能够列举尼龙/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等。软质塑料片的厚度例如为0.01mm以上0.3mm程度。
排出用口5例如为管状。排出用口5以使容器主体部2内外能够连通的方式,在排出口26被第一面部3和第二面部4夹持而固定于容器主体部2。
排出口26以及排出用口5配置在将收容部21在宽度方向上两等分的垂直中心线A的延长线上。排出用口5向容器主体部2的固定如下进行:在排出口26,在第一片31与第二片41之间配置排出用口5,使第一片31与第二片41的外周边部彼此热粘合。
作为排出用口5的材料,能够列举环状聚烯烃、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等。
在排出口26以及排出用口5配置在垂直中心线A的延长线上的情况下,如果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也形成在垂直中心线A的延长线上,则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还能够兼作为用于将医疗用软质容器1向架台等进行悬吊的悬吊用孔。
容器主体部2的宽度方向两侧部中的包括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的侧部的边弯曲,由此手指插入部221、222的宽度变得比收容部21的宽度窄。因此,能够在垂直中心线A的延长线上设置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并且,容易将从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到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为止的距离设定为,使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的手指中的至少一方到达纵长孔,优选使双方到达纵长孔,更优选使至少一方贯通纵长孔,进一步优选使双方贯通纵长孔。
在垂直中心线A的延长线与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的中心轴一致的情况下,从提高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性以及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保持性的观点出发,从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到第一纵长孔以及第二纵长孔的中心轴为止的距离,优选为40mm以上80mm以下,更优选为40mm以上60mm以下。
在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以及其附近,在第一外侧片31b和第二外侧片41b上形成有第一切口部32、第二切口部42,从第一切口部32、第二切口部42分别露出第一内侧片31a的内侧面和第二内侧片41a的内侧面。因此,容易进行手指向第一手指插入部221的内部空间221g、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内部空间222g的插入。
从确保各手指插入部内的手指的可动范围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第一切口部32、第二切口部42的上下方向的最大长度分别大于第一纵长孔6a、6b、第二纵长孔7a、7b的上下方向的最大长度,而且,第一纵长孔6a、6b以及第二纵长孔7a、7b的上下方向位置与第一切口部32以及第二切口部42的上下方向位置完全一致。
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切口部32以分别在与第一上缘接合部221c之间以及在与第一下缘接合部221d之间分别残留有第一外侧片31b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于第一外侧片31b。因此,在液状物向收容部21注入的过程中等,抑制由液状物的重量导致的负担集中在第一外侧片31b中的与第一上缘接合部221c以及第一下缘接合部221d相邻接的部分。根据同样的理由,如图6所示那样,第二切口部42以分别在与第二上缘接合部222c之间以及在与第二下缘接合部222d之间分别残留有第二外侧片41b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于第二手指插入部222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222a以及其附近。
如图5所示那样,如果使第一切口部32的轮廓线中的与上述“第一外侧片31b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32a(上侧轮廓开始端部)、32b(下侧轮廓开始端部)与第一切口部32的宽度方向平行或者实质上平行,则“第一外侧片31b的一部分”,作为对手指向第一手指插入部221内的插入方向进行限制、并且允许手指向更深处插入的第一上侧引导部221e以及第一下侧引导部221f起作用,因此较优选。根据同样的理由,优选如图6所示那样,使第二切口部42的轮廓线的一部分42a(上侧轮廓开始端部)、42b(下侧轮廓开始端部)与第二切口部42的宽度方向平行或者实质上平行,第二外侧片41b具备第二上侧引导部222e以及第二下侧引导部222f。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当纵长孔6b、7b的顶部61、71配置于比轮廓线的一部分32a、42a稍微靠下时,外侧片31b、41b容易搭在插入到手指插入部221、222、并从纵长孔6b、7b向手指插入部221、222外侧突出的手指上,在液状物向收容部21内注入的过程中,容易通过该手指进行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良好姿势的担保,较优选。
当切口部32、42的轮廓线包括与部分32a、42a相邻接、沿着朝向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底侧的方向、向离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线32c、42c时,能够将手指更深地插入手指插入部221、222内,较优选。
在切口部32、42的轮廓线中,当部分32b、42b与倾斜线32c、42c通过弧状线32d、42d连接时,能够抑制由液状物的重量导致的负荷集中在切口部32、42的轮廓线中的倾斜线32c、42c的下部附近,因此较优选。由此,当对切口部32、42进行俯视时,其轮廓线为大致U字状,当U字状的底部的部分沿着朝向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底侧的方向、向离插入开始侧端221a、222a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时,较优选。
当对构成各手指插入部221、222的内侧片31a、41a和外侧片31b、41a的相互面对的面的任一方或者双方实施有印花加工时,在内侧片31a、41a与外侧片31b、41b之间稍微地形成间隙,因此容易进行手指向手指插入部221、222内的插入开始,并且,手指与片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手指向手指插入部内的插入,较优选。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使收容部21内外能够连通的机构为拉链(夹头密封)等卡合部,但只要不妨碍手指插入部221、222对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开口状态的维持以及液状物向收容部21的注入操作性,则上述机构也可以是一直以来公知的其他机构。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具备固定于排出口的排出用口,但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也可以在不具备排出用口的状态下交易。
在第一面部3和第二面部4上分别显示有用于确认向收容部21注入的液状物的量的刻度,因此特别是在向收容部21注入的液状物为不透明的情况下,能够与惯用手无关地使用医疗用软质容器,因此较优选,但是刻度也可以仅显示于第一面部3或者仅显示于第二面部4。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外侧片31b、41b分别为第一片31、第二片41的一部分,但也可以代替该情况,而内侧片31a、41a为第一片31、第二片41的一部分,外侧片31b、41b为与第一片31、第二片41不同的片。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外侧片31b、41b分别为第一片31、第二片41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是与构成收容部21的片相独立地准备的片,并通过热粘合等与构成收容部21的片接合。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外侧片31b、41b与内侧片31a、41a是分别相独立地准备的片,但外侧片和内侧片也可以是一张连续的片。
图7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另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0为,除了纵长孔未形成于内侧片31a、41a而仅形成于外侧片31b、41b的情况以外,与医疗用软质容器1为相同构成。在图7中,对于相同名称的部件赋予与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情况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7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0中,也与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同样,容易进行开口部24的开口操作,并且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保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于一对手指插入部221、222任一方或者双方,在比手指插入部靠上侧设置悬吊用孔9。
图8是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另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8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1为,除了纵长孔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以外,与图1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为相同构成。在图8中,对于相同名称的部件赋予与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的情况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那样,关于纵长孔,孔的宽度也可以朝向上方方向而大致一定。
在使用图1~图6说明了的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中,形成于手指插入部221、222的孔为纵长孔,根据提高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保持稳定性这样的理由,优选为具有手指的粗细程度的宽度的开口的纵长孔,只要有助于提高构成手指插入部的片相对于指的追随性,则孔也可以为正圆、横长孔、三角形、倒三角形、四方形等。
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为,能够通过一直以来公知的袋容器的制造方法赖制造,但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例如,图1~图6所示的医疗用软质容器1能够通过下述方法来制造。
首先,分别准备第一片31的长条体、第二片41的长条体、第一内侧片31a的长条体、第二内侧片41a的长条体以及拉链25的长条体。
接着,使第一片31的长条体与第二片41的长条体在沿着其长边方向搬运的同时相互重叠,在第一片31的长条体与第二片41的长条体之间,分别向规定的位置插入第一内侧片31a的长条体、第二内侧片41a的长条体以及拉链25的长条体(层叠工序)。
接着,以各长条体彼此在规定的位置适当接合的方式进行热密封,形成各长条体的一体化物(接合工序)。具体地说,形成成为周边接合部23、上缘接合部221c、222c、下缘接合部221d、222d的部位,将拉链25的长条体与第一片31的长条体和第二片41的长条体的双方接合。
接着,以制作多个容器主体部的方式,将一体化物切断(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形成纵长孔。此外,在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例子中,除了上述层叠工序、接合工序以及切断工序以外,还具备通过热粘合将排出用口5固定于容器主体部2的排出口26的工序。
在外侧片形成有切口部的方式中,在层叠工序的过程中或者在层叠工序之前,在第一片的长条体与第二片的长条体各自的规定的位置上形成能够成为切口部的孔即可。
如图9所示那样,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一个例子即医疗用软质容器1,例如作为肠内营养供给系统50等营养供给系统的构成部件使用。肠内营养供给系统50例如包括与排出用口5连接的挠性的软管51、用于对挠性的软管51按压而对在挠性的软管51内流动的液状物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整器52、点滴筒53、连接器54、连接器罩55等。但是,本发明的肠内营养供给系统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构成,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以往公知的肠内营养供给系统所具备的构成部件。
对于本发明的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另一个例子即医疗用软质容器10~11,也与医疗用软质容器1同样,能够作为肠内营养供给系统50等营养供给系统的构成部件来使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在肠内营养法中良好地使用的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符号的说明
1、10、11 医疗用软质容器
2 容器主体部
21 收容部
221、222 手指插入部
221a、222a 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端
221c 第一上缘接合部
221d 第一下缘接合部
221e 第一上侧引导部
221f 第一下侧引导部
222c 第二上缘接合部
222d 第二下缘接合部
222e 第二上侧引导部
222f 第二下侧引导部
23 周边接合部
24 开口部
25 拉链
26 排出口
3 第一面部
31 第一片
31a 第一内侧片
31b 第一外侧片
32 第一切口部
32a、32b 第一切口部的轮廓线的一部分
32c 倾斜线
32d 弧状线
4 第二面部
41 第二片
41a 第二内侧片
41b 第二外侧片
42 第二切口部
42a、42b 第二切口部的轮廓线的一部分
42c 倾斜线
42d 弧状线
5 排出用口
6a、6b 第一纵长孔
7a、7b 第二纵长孔
9 悬吊用孔
50 肠内营养供给系统

Claims (13)

1.一种医疗用软质容器,包括包含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的容器主体部,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中,
上述容器主体部包括:
收容部,能够收容液状物;以及
手指插入部,配置于比上述收容部靠上方,上述第一面部和上述第二面部的上部分别具有能够从宽度方向容纳手指的内部空间,
当将各手指插入部中的面向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外侧的部分称为外侧片、将面向内侧的部分称为内侧片时,
在上述内侧片以及上述外侧片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孔,
在向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单手的大拇指,向另一方的手指插入部插入上述单手的上述大拇指以外的手指,而使一对手指插入部相互远离了时,以上述孔为谷部而一对手指插入部弯曲为“く”字状。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孔是长边方向沿着容器主体部的上下方向的纵长孔。
3.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孔的上端部的轮廓为圆弧状,比上述上端部靠下方的部分的孔的宽度从下端朝向上端部逐渐扩大。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孔形成在上述内侧片和上述外侧片的双方的宽度方向相同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孔兼作为上述医疗用软质容器的悬吊用孔。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孔形成在将上述收容部在宽度方向上两等分的垂直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在上述容器主体部的下端形成有排出口,
上述排出口的中心轴与上述垂直中心线的延长线一致。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上述容器主体部的两侧部中、与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接近的侧部的边弯曲,由此一对手指插入部的宽度比收容部的宽度窄。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在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在上述内侧片以及上述外侧片中的任一方形成有切口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各手指插入部的上边缘部和下边缘部分别包含与上述外侧片和上述内侧片接合了的上缘接合部和下缘接合部,
上述切口部以与上述上缘接合部之间以及与上述下缘接合部之间分别残留上述外侧片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在上述手指插入部的手指的插入开始侧的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构成上述切口部的轮廓的边为大致U字状,
上述U字状的底部的边沿着朝向上述医疗用软质容器的底侧的方向,向离插入开始侧端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方向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其中,
在上述内侧片和上述外侧片的相互相面对的面的任一方或者双方实施有印花加工。
13.一种营养供给系统,其中
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软质容器。
CN201780047757.8A 2016-08-10 2017-08-09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Active CN10956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7990 2016-08-10
JP2016-157990 2016-08-10
PCT/JP2017/029014 WO2018030496A1 (ja) 2016-08-10 2017-08-09 医療用軟質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栄養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2017A true CN109562017A (zh) 2019-04-02
CN109562017B CN109562017B (zh) 2021-11-19

Family

ID=6116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7757.8A Active CN109562017B (zh) 2016-08-10 2017-08-09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92673B2 (zh)
KR (1) KR102468593B1 (zh)
CN (1) CN109562017B (zh)
WO (1) WO20180304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1356704A1 (en) 2020-10-09 2023-06-01 Icu Medical, Inc. Fluid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for sam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3977A (ja) * 2006-03-22 2007-10-04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26964A2 (ja) * 2008-09-03 2010-03-11 森永乳業株式会社 注出口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袋
CN101810449A (zh) * 2009-02-19 2010-08-25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CN102892398A (zh) * 2010-05-17 2013-01-23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CN102958491A (zh) * 2010-06-29 2013-03-06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JP3190299U (ja) * 2014-02-13 2014-04-24 三鈴精工株式会社 手袋装着装置
CN104768854A (zh) * 2012-06-26 2015-07-08 尼普洛株式会社 袋容器
CN104905963A (zh) * 2015-07-15 2015-09-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输液软袋及冲管方法
CN205257057U (zh) * 2016-01-05 2016-05-25 幸培铭 创新饮料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0857A1 (ja) * 2005-07-20 2007-01-25 Yoshihiko Ichikawa 指支持傘収納袋
US20090294315A1 (en) * 2006-01-03 2009-12-03 Martha Selene Silcott Disposal and Packaging Device
JP6131066B2 (ja) * 2013-02-18 2017-05-17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パウチ容器
JP5943787B2 (ja) * 2012-09-13 2016-07-05 ニプロ株式会社 医療用バッグ
JP6242076B2 (ja) 2012-06-26 2017-12-06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パウチ容器
JP6377451B2 (ja) * 2014-08-13 2018-08-22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 パウチ容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3977A (ja) * 2006-03-22 2007-10-04 Idemitsu Unitech Co Ltd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026964A2 (ja) * 2008-09-03 2010-03-11 森永乳業株式会社 注出口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袋
CN101810449A (zh) * 2009-02-19 2010-08-25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薄纸收纳容器
CN102892398A (zh) * 2010-05-17 2013-01-23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CN102958491A (zh) * 2010-06-29 2013-03-06 株式会社Jms 医疗用软质容器以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CN104768854A (zh) * 2012-06-26 2015-07-08 尼普洛株式会社 袋容器
JP3190299U (ja) * 2014-02-13 2014-04-24 三鈴精工株式会社 手袋装着装置
CN104905963A (zh) * 2015-07-15 2015-09-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输液软袋及冲管方法
CN205257057U (zh) * 2016-01-05 2016-05-25 幸培铭 创新饮料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2673B2 (ja) 2022-06-28
JPWO2018030496A1 (ja) 2019-06-13
WO2018030496A1 (ja) 2018-02-15
CN109562017B (zh) 2021-11-19
KR20190039745A (ko) 2019-04-15
KR102468593B1 (ko)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3217B (zh)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该医疗用软质容器的营养供给系统
US20050171502A1 (en) Dual well port device
JP2007267986A (ja) 連通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医療用容器、並びに輸液調剤用具セット
IL184960A0 (en) Medical device for in situ liquid drug reconstitution in medicinal vessels
JP5924265B2 (ja) 医療用軟質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栄養供給システム
CN109562018A (zh)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CA2840198A1 (en) Medicament infusion systems and fitting therefor
CN109562017A (zh) 医疗用软质容器及使用其的营养供给系统
JP2005288022A (ja) 医療用複室容器
JP2005245960A (ja) 医療用容器
CN107820421B (zh) 用于医用容器的连接器
JP6617938B2 (ja) 医療用軟質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栄養供給システム
JP2014054406A (ja) 医療用バッグ
JP5146744B2 (ja) 医療用接続ポート、医療用容器、及び医療用容器セット
JP2009154024A (ja) 複室容器
JP2010269132A (ja) 医療用容器
JP2017063914A (ja) 輸液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2006136744A (ja) 医療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