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543A -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543A
CN109561543A CN201811125617.0A CN201811125617A CN109561543A CN 109561543 A CN109561543 A CN 109561543A CN 201811125617 A CN201811125617 A CN 201811125617A CN 109561543 A CN109561543 A CN 109561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current
light source
co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56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健
福田健一
小西洋史
元村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54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1Phase-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05B45/24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using electrical feedback from LEDs or from LED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8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power line carrie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55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flyback topology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提供镇流器系统(1a)以使对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镇流器系统(1a)包括恒流电路(13)、电源电路(12)、信号路径(W)、控制电路(14)和上拉电路(3)。各个上拉电路(3)中的电阻器(R11,R12)的接合点连接至信号路径(W)中的相应信号路径(W)。

Description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108799A)公开了发光装置(传统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装置包括升压电路、恒流驱动器、被配置为控制升压电路的升压控制器、以及发光元件阵列。
在传统的发光装置中,恒流驱动器单独地连接至发光元件阵列。恒流驱动器向发光元件阵列分别供给驱动电流(负载电流)。升压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发光元件阵列的各个阴极电压中的最低阴极电压,并且将所检测到的阴极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由此基于比较结果来产生用于控制升压电路的控制信号。
对于传统的发光装置,恒流驱动器(恒流电路)至少之一可以将相应的驱动电流(负载电流)调整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所讨论的恒流驱动器的阻抗增加。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性:与恒流驱动器串联连接的发光元件阵列的输出端处的电压(所讨论的恒流电路两端的电压降的检测值)变得不稳定。发光元件阵列的输出端处的电压变得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对升压电路(电源电路)的控制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对电源电路的控制稳定的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镇流器系统,包括:多个恒流电路,其被配置成与光源的多个光源模块中的相应光源模块串联连接,使得所述恒流电路和所述光源模块构成各自的串联电路,所述恒流电路被配置为分别调整流经所述光源模块的负载电流;电源电路,其包括一对输出端子,其中所述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所述一对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电源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一对输出端子向所述串联电路中的各串联电路施加直流电压;多个信号路径,用于提供分别施加至所述多个信号路径的、与所述恒流电路两端的电压降相对应的各反馈电压;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信号路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预定义的目标电压值,由此调整所述直流电压,其中所述对象反馈电压是所述反馈电压中的最低反馈电压;以及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中的各上拉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两个电阻器,以构成分压器,基于所述分压器能够将预定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上拉电路中的各上拉电路的电阻器的接合点连接至所述多个信号路径中的相应信号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照明器具,包括:所述镇流器系统;以及光源,其包括所述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镇流器系统被供给直流电力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两者的串联电路:所述镇流器系统;以及调光器,其配置为向所述镇流器系统供给通过所述相位控制进行调节后的交流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照明控制方法,其由所述镇流器系统执行,其中,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信号路径获取所述反馈电压;从所述反馈电压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所述对象反馈电压;以及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将所述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所述目标电压值来调整所述直流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由针对所述镇流器系统所提供的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过所述信号路径获取所述反馈电压;从所述反馈电压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所述对象反馈电压;以及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将所述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所述目标电压值来调整所述直流电压。
附图说明
附图仅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来描述根据本教导的一个或多个实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中的镇流器系统的信号波形;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镇流器系统的恒流电路和上拉电路的电路图:以及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镇流器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通常涉及镇流器系统(电流调整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恒流电路的单独恒流控制的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注意,以下实施例仅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例示性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而是可以考虑到总体配置等进行各种修改,只要可以获得本发明的优点即可。
根据实施例的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主要可用于诸如独立式住宅、公寓和套房等的住所。根据本实施例的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可应用于办公室、工厂和商店等。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A1包括照明器具1和调光器2。照明器具1经由调光器2连接在AC(交流)电源9的两端之间。
调光器2被配置为通过相位控制来调节从AC电源9供给至照明器具1的交流(AC)电压Va。也就是说,向照明器具1供给通过利用调光器2进行相位控制所得到的电压(相位控制电压Vb)。调光器2调节作为相位控制电压Vb的每半波的导通时间段的占空比(导通角或相位角),由此使得照明器具1能够根据导通角来调整光输出和光色(发光颜色)。
照明器具1是被配置为调整光输出和光色的照明器具,并且如图1所示,包括镇流器系统1a和光源1b。镇流器系统1a和光源1b可以以一体方式容纳在共通壳体中。可选地,镇流器系统1a和光源1b可以是彼此分开地形成的。图1还示出包括镇流器系统1a和调光器2的照明控制系统B1。
镇流器系统1a包括整流器电路11、电源电路12、多个(例如,两个)恒流电路13、控制电路14、驱动器电路15、相位检测器电路16、起动器电路17、第一控制电源18、第二控制电源19、二极管D1和D2、以及多个(例如,两个)上拉电路3。
整流器电路11可以是包括二极管桥等的全波整流器。在这种情况下,整流器电路11被配置为接收通过利用调光器2进行相位控制所得到的相位控制电压Vb以对该相位控制电压Vb进行全波整流,由此输出脉动电压Vc。图2的上部示出脉动电压Vc的波形。脉动电压Vc是与相位控制电压Vb相同通过相位控制得到的相位控制电压。这里,作为脉动电压Vc的每半波的导通状态的时间段与导通角θ相对应。注意,图2的上部的短划线示出通过对AC电压Va进行全波整流所得到的全波整流电压Ve的波形。镇流器系统1a在整流器电路11的前级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例如,滤波器电路包括降噪所用的电感器、降噪所用的电容器、以及浪涌吸收器,并且被配置为使不想要的频率分量(例如,高频噪声)衰减。
电源电路12被配置为接收脉动电压Vc以将脉动电压Vc转换成规定的直流(DC)电压Vo。电源电路12可以包括第一输出端子121和第二输出端子122作为一对输出端子,并且从第一输出端子121和第二输出端子122输出DC电压Vo。例如,第一输出端子121与DC电压Vo的高电位侧相对应,而第二输出端子122与DC电压Vo的低电位侧相对应。电源电路12可以是至少包括半导体开关装置的DC/DC转换器(开关电源电路),并且接通和断开半导体开关装置,由此将脉动电压Vc转换成DC电压Vo。电源电路12可以包括非隔离型反激转换器或LLC谐振转换器等。注意,电源电路12优选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光源1b包括单独地与恒流电路13串联连接的光源模块100。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b包括与两个恒流电路13一一对应的两个光源模块100。两个恒流电路13被配置为分别调整供给至两个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
光源1b包括光源模块101和光源模块102作为两个光源模块100。光源模块101是具有第一光色的光源。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1包括被配置为发出具有作为与相对较低的色温相对应的暖色的第一色温的光的LED。第一色温被设置为例如与在日本工业标准(JIS)Z 9112中定义的灯泡颜色相对应的2600~3250K的范围内的值。光源模块102是具有与光源模块101的光色不同的第二光色的光源。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2包括被配置为发出具有作为与相对较高的色温相对应的冷色的第二色温的光的LED。第二色温被设置为例如与JIS Z 9112中定义的热带日光色相对应的5700~7100K的范围内的值。
在上述的结构示例中,从光源1b发出的光是从光源模块101和102发出的各个光的混色光。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光源模块101和102的各个光量来调整从光源1b发出的混色光的光量(光通量)和光色。注意,光源模块101的LED可以串联或者串并联连接。另外,光源模块102的LED可以串联或者串并联连接。
各个恒流电路13被配置为将流经相应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Io的值调整为目标电流值。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恒流电路131和恒流电路132作为两个恒流电路13。恒流电路131被配置为将流经光源模块101的负载电流Io1的值调整为第一目标电流值。恒流电路132被配置为将流经光源模块102的负载电流Io2的值调整为第二目标电流值。
恒流电路131可以在电源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子121和第二输出端子122之间与光源模块101串联连接。在该示例中,要向光源模块101和恒流电路131的串联电路施加DC电压Vo。注意,光源模块101连接至DC电压Vo的高电位侧,而恒流电路131连接至DC电压Vo的低电位侧。
恒流电路132可以在电源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子121和第二输出端子122之间与光源模块102串联连接。在该示例中,要向光源模块102和恒流电路132的串联电路施加DC电压Vo。注意,光源模块102连接至高电位侧,而恒流电路132连接至低电位侧。
相位检测器电路16(检测器电路)被配置为从外部接收指示光源1b的点亮状态的指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相位控制电压Vb的导通角θ与该指示信息相对应。例如,光源1b的点亮状态意味着调光状态和调色状态至少之一,其中该调光状态是光源1b按与指示信息相对应的亮度(光输出)(该亮度是整个光源1的亮度)点亮的状态,以及该调色状态是光源1b按与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光色(发光颜色)点亮的状态。光源1b的点亮状态可以是经过光源模块101和102的负载电流Io1和Io2的各个值。也就是说,指示信息直接地或间接地表示经过光源模块101和102的负载电流Io1和Io2的各个值。
相位检测器电路16可以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电路161和积分器电路162。这里,图2的上部示出脉动电压Vc的波形。图2的中间部分示出来自PWM电路161的PWM信号Sp的波形。图2的下部示出来自积分器电路162的相位检测信号Sd的波形。
PWM电路161例如是被配置为基于脉动电压Vc的波形来产生PWM信号Sp的电路。在该示例中,PWM电路161可被配置为将脉动电压Vc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获得比较结果,由此输出基于该比较结果所产生的PWM信号Sp。这里,如图2的中间部分所示,PWM信号Sp是与脉动电压Vc(相位控制电压Vb)同步的脉冲串信号。PWM信号Sp的ON(导通)占空与导通角θ相对应。具体地,随着导通角θ增大,PWM信号Sp的ON占空增大。随着导通角θ减小,PWM信号Sp的ON占空也减小。
积分器电路162例如是包括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积分器电路。在该示例中,积分器电路162可被配置为向控制电路14提供通过对PWM信号Sp进行积分所获得的相位检测信号Sd。如图2的下部所示,相位检测信号Sd是DC电压信号。相位检测信号Sd的电压值(或平均电压值)与导通角θ的值相对应。也就是说,相位检测信号Sd包含表示导通角θ的信息(指示信息)。具体地,随着导通角θ增大,相位检测信号Sd的电压值增大。随着导通角θ减小,相位检测信号Sd的电压值也减小。
控制电路14例如包括主要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在该示例中,控制电路14可被配置为基于相位检测信号Sd来向恒流电路131和132分别提供目标值信号Sm1和Sm2。目标值信号Sm1是设置有与第一目标电流值(负载电流Io1的目标值)相对应的ON占空的PWM信号。随着第一目标电流值增大,目标值信号Sm1的ON占空增大。目标值信号Sm2是设置有与第二目标电流值(负载电流Io2的目标值)相对应的ON占空的PWM信号。随着第二目标电流值增大,目标值信号Sm2的ON占空增大。
优选地,控制电路14的存储器预先存储定义与指示信息的内容相关联的目标值信号Sm1和Sm2的各个ON占空的数据。例如,控制电路14的存储器以表格或算术表达式等的形式预先存储由根据相位检测信号Sd得到的电压值所定义的整个范围内的各值与相应的目标值信号Sm1和Sm2的各个ON占空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控制电路14预先存储按照指示信息表示与光源模块101和102相关联的各个目标电流值的关系。
在上述具体示例中,恒流电路131被配置为接收目标值信号Sm1以调整负载电流Io1,使得负载电流Io1的值维持于(接近)第一目标电流值。恒流电路132被配置为接收目标值信号Sm2以调整负载电流Io2,使得负载电流Io2的值维持于(接近)第二目标电流值。因而,根据相位检测信号Sd来单独控制供给至光源模块101和102的负载电流Io1和Io2使得控制电路14能够调整光源1b的光输出和光色。
例如,控制电路14可以根据导通角θ(相位检测信号Sd)来改变从光源1b发出的混色光的光量和色温。在导通角θ为下限值的情况下,对光源1b的调光水平为调光下限。注意,在导通角为下限值的情况下,光源1b可以熄灭。在导通角θ在大于下限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导通角θ的增减来调整光输出和光色。例如,在导通角θ为中间值的情况下,混色光变为色温为2800K(灯泡颜色)的光。在导通角θ为上限值的情况下,混色光也变为色温为5000K(热带日光色)的光。
图3示出恒流电路13(131和132各自)的结构。恒流电路13包括与光源模块101和102分别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开关装置Q1。恒流电路13被配置为调整流经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各个电流(漏极电流),由此调整负载电流Io。各恒流电路13包括运算放大器OP1、半导体开关装置Q1、电阻器R1~R5和电容器C1~C3。以下将各半导体开关元件Q1简称为“开关元件Q1”。
现在说明图3的具体示例。经由包括电阻器R2和R3以及电容器C1和C2的积分器电路向运算放大器O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供给目标值信号Sm(目标值信号Sm1或Sm2)。电阻器R2和R3的串联电路与目标值信号Sm的传输路径串联连接。电容器C1连接在第二输出端子122与电阻器R2和R3的接合点之间。电容器C2连接在运算放大器O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122之间。也就是说,电阻器R2和R3以及电容器C1和C2构成串列式的两个积分器电路。因此,通过电阻器R2和R3以及电容器C1和C2将作为PWM信号的目标值信号Sm转换成积分电压Vm。然后,将积分电压Vm供给至运算放大器O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在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子和反相输入端子之间还连接有电阻器R4。
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子连接至开关装置Q1的控制端子。在本实施例中,开关装置Q1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并且控制端子是栅极。运算放大器OP1从输出端子向开关装置Q1的栅极提供栅极电压,并且增大和减小该栅极电压,从而调整开关装置Q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阻抗。
在该具体示例中,开关装置Q1的漏极连接至光源模块100(101,102)的阴极侧,并且开关装置Q1的源极连接至电阻器R1的第一端。电阻器R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子122。也就是说,光源模块100、开关装置Q1和电阻器R1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源电路12的第一输出端子121和第二输出端子122之间,并且被供给DC电压Vo。
在该具体示例中,向电阻器R1供给负载电流Io(Io1,Io2),因此在电阻器R1的两端发生与负载电流Io成比例的检测电压Vr。将该检测电压Vr施加到电阻器R5和电容器C3的串联电路。电阻器R5和电容器C3的接合点连接至运算放大器O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
因而,运算放大器OP1调整施加到开关装置Q1的栅极的栅极电压,使得检测电压Vr的值(电容器C3的两端电压)维持于(接近)积分电压Vm的值。结果,调整负载电流Io(漏极电流),使得检测电压Vr的值维持于(接近)积分电压Vm的值。也就是说,增大和减小目标值信号Sm的ON占空,由此增大和减小负载电流Io。因此,随着目标电流值(第一目标电流值、第二目标电流值)增大,负载电流Io增大。随着目标电流值减小,负载电流Io也减小。
在图3的具体示例中,开关装置Q1的漏极经由信号路径W连接至控制电路14。将开关装置Q1和电阻器R1的串联电路中的电压降(串联电路的两端之间的电压)作为反馈电压Vs经由信号路径W传输至控制电路14。更具体地,恒流电路131被配置为经由信号路径W1向控制电路14提供反馈电压Vs1。恒流电路132被配置为经由信号路径W2向控制电路14提供反馈电压Vs2。注意,反馈电压Vs1的值与恒流电路131中的电压降的值相对应,并且反馈电压Vs2的值与恒流电路132中的电压降的值相对应。
另外,包含纹波电压的DC电压Vo使反馈电压Vs具有包含该纹波电压的波形。
返回至图1,第一控制电源18被配置为从起动器电路17或电源电路12接收电力以输出作为DC电压的第一控制电压Vd1。第一控制电压Vd1用作驱动器电路15的工作电压。
起动器电路17被配置为在调光器2开始从AC电源9向镇流器系统1a供给电力的启动时间段(起动时间段)内,向第一控制电源18提供脉动电压Vc。在启动时间段内,第一控制电源18接收脉动电压Vc以输出第一控制电压Vd1。
在从启动时间段转变为稳定时间段之后,起动器电路17停止输出脉动电压Vc。电源电路12包括例如变压器和开关装置。电源电路12被配置为在稳定时间段内进行开关装置的通断切换操作,由此允许电流流经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以及还遮断电流。利用来自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感应电压产生DC电压Vo。第一控制电源18还被供给来自变压器的第三绕组的感应电压。也就是说,在稳定时间段内,第一控制电源18接收通过电源电路12的切换操作所获得的感应电压以输出第一控制电压Vd1。
驱动器电路15被配置为利用第一控制电压Vd1启动,并且从控制电路14接收开关控制信号Sc以基于该开关控制信号Sc产生驱动信号Sb。驱动器电路15将驱动信号Sb提供至电源电路12,以接通和断开驱动器电路15的开关装置。
第二控制电源19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控制电压Vd1以输出作为DC电压的第二控制电压Vd2。第二控制电压Vd2用作控制电路14的工作电压。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电压Vd2低于第一控制电压Vd1,但不限于此。第一控制电源18和和第二控制电源19各自可以是开关电源或线性电源。
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基于反馈电压Vs1和Vs2来产生开关控制信号Sc,以将开关控制信号Sc提供至驱动器电路15。也就是说,基于反馈电压Vs1和Vs2来确定从电源电路12提供的DC电压Vo的值。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恒流电路131调整负载电流Io1,使得负载电流Io1的值维持于(接近)第一目标电流值。恒流电路131还调整负载电流Io2,使得负载电流Io2的值维持于(接近)第二目标电流值。在这种情况下,开关装置Q1和电阻器R1的各串联电路中的电压降(反馈电压Vs)需要维持于大于或等于规定电压,以减少DC电压Vo的纹波电压对光源模块100的影响。
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光源1b包括光源模块101和102。因此,需要单独地调整流经光源模块101和102各自的负载电流Io1和Io2,以调整光源1b的光色。这使得难以将光源模块101和102各自的正向电压调整为相同值。
为了使光源模块100同时点亮,所有的光源模块100在点亮时各自的正向电压需要大于或等于各自的点亮开始电压。在光源模块100的正向电压的值小于其点亮开始电压的情况下,光源模块100不点亮或产生闪烁。如果DC电压Vo的值固定为恒定值,则在恒流电路13中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电力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DC电压Vo的值调整为如下的电压值:在尽可能地减少恒流电路13的电力损失的状态下,使得各自的负载电流Io能够流经要点亮的所有光源模块100。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14将根据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电压控制处理,以基于反馈电压Vs1和Vs2来控制电源电路12,由此调整DC电压Vo的值。
在从启动时间段转变为稳定时间段之后(在启动之后),控制电路14首先将DC电压Vo调整为预定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是足够高且使得负载电流Io1和Io2能够分别流经光源模块101和102的电压值。控制电路14在稳定时间段内获取反馈电压Vs1和Vs2(步骤X1)。
然后,控制电路14比较反馈电压Vs1和Vs2的各个值,以选择较低的反馈电压作为对象反馈电压(步骤X2)。这里,设反馈电压Vs1低于反馈电压Vs2,并且设对象反馈电压为Vs1。与对象反馈电压Vs1相对应的光源模块101的正向电压大于光源模块102的正向电压。注意,在三个以上的反馈电压Vs的情况下,对象反馈电压是三个以上的反馈电压Vs中的最低反馈电压Vs。
然后,控制电路14产生用于控制电源电路12的开关控制信号Sc,使得对象反馈电压Vs1维持于(接近)目标电压值,并且输出开关控制信号Sc。结果,控制DC电压Vo,使得对象反馈电压Vs1维持于(接近)目标电压值。
随后,控制电路14重复上述的步骤X1~X3以调整DC电压Vo。
控制电路14的存储器预先存储与目标电压值有关的数据。目标电压值是如下的反馈电压Vs的值:在尽可能地减少恒流电路131和132各自的电力损失的状态下,使得光源模块101和102这两者都能够点亮。
在各开关装置Q1为MOSFET的情况下,目标电压值的设置示例包括以下的第一示例至第四示例。在第一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从开关装置Q1的非饱和区域(线性区域或欧姆区域:第一区域)向饱和区域(第二区域)转变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值。在第二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从开关装置Q1的饱和区域向非饱和区域转变时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值。在第三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通过向从开关装置Q1的非饱和区域向饱和区域转变时的漏极-源极电压加上裕度电压所获得的值。在第四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通过向从开关装置Q1的饱和区域向非饱和区域转变时的漏极-源极电压加上裕度电压所获得的值。也就是说,基于从开关装置Q1的非饱和区域转变为饱和区域时的漏极-源极电压来设置目标电压值,其中非饱和区域中开关装置Q1的漏极电流的变化相对于开关装置Q1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变化的比大于饱和区域中开关装置Q1的漏极电流的变化相对于开关装置Q1的漏极-源极电压的变化的比。注意,在恒流电路13分别包括相同类型诸如部件(装置)编号等的开关装置Q1的情况下,可以将漏极-源极电压的值设置为包含相应类型的开关装置Q1的数据表中的相应标准值。可选地,在恒流电路13分别包括不同类型的开关装置Q1的情况下,可以将漏极-源极电压的值设置为不同类型的开关装置Q1的各个漏极-源极电压的平均值。
在各开关装置Q1为双极晶体管的情况下,目标电压值的设置示例包括以下的第一示例~第四示例。在第一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从开关装置Q1的饱和区域(第一区域)向有源区域(第二区域)转变时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在第二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从有源区域向饱和区域转变时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在第三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通过向从开关装置Q1的饱和区域向有源区域转变时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加上裕度电压所获得的值。在第四示例中,将目标电压值设置为通过向从开关装置Q1的有源区域向饱和区域转变时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加上裕度电压所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控制电路14选择对象反馈电压以调整DC电压Vo,使得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接近)目标电压值。因此,可以将点亮开始电压以上的正向电压施加到各个光源模块101和102,由此防止光源模块101和102熄灭及产生闪烁。
接着将说明上拉电路3。
如图1所示,镇流器系统1a例如包括两个上拉电路3,这两个上拉电路3包括分别连接至恒流电路131和恒流电路132的上拉电路31和上拉电路32。
如图3所示,各上拉电路3可以包括包含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11和R12的分压器电路301。电阻器R11使得能够将第二控制电压Vd2的高电位施加至其第一端。这里,电阻器R11的第一端与电阻器R11和R12的串联电路的第一端相对应。电阻器R1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阻器R12的第一端,并且电阻器R11和R12的接合点连接至信号路径W。电阻器R12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子122。电阻器R12使得能够将DC电压Vo的低电位施加至其第二端。这里,电阻器R12的第二端与电阻器R11和R12的串联电路的第二端相对应。简言之,将第二控制电压Vd2的高电位施加至电阻器R11和R12的串联电路的第一端。将DC电压Vo的低电位施加至电阻器R11和R12的串联电路的第二端。因此,将第二控制电压Vd2施加在电阻器R11和R12的串联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例如,电源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子122处的电位(DC电压Vo的低电位)用作电路接地。控制电路14可以基于电路接地来进行信号处理。
负载电流Io1和Io2取决于光源1b的调色水平,其可以使负载电流Io1和Io2中的任一个为零,由此使光源1b熄灭。例如,在没有设置上拉电路3的结构中,在恒流电路131的开关装置Q1处于OFF(断开)状态时,负载电流Io1为零,并且信号路径W1和电路接地(电源电路12的第二输出端子122)之间的阻抗具有非常大的值,由此使信号路径W1从电路接地电气断开。这使得信号路径W1的电位不稳定。结果,反馈电压Vs1的值变得不稳定。反馈电压Vs1的值变得不稳定使得控制电路14难以准确地选择对象反馈电压。这可能导致来自电源电路12的DC电压Vo的调整失败。
因此,为了即使开关装置Q1处于OFF状态也使信号路径W1的电位稳定,利用上拉电路3确定信号路径W1的电位。在开关装置Q1处于OFF状态的情况下,向信号路径W施加分压电压。该分压电压是通过利用电阻器R11和R12对第二控制电压Vd2进行分压所获得的,并且通过[Vd2]×[R12]/([R11]+[R12])来表示,其中:[Vd2]表示第二控制电压的值,[R11]表示电阻器R11的值,并且[R12]表示电阻器R12的值。
这里,设第一电位是与断开的开关装置Q1相对应的信号路径W的电位(负载电流Io=0)。第一电位由利用电阻器R11和R12的分压电压的值来确定。另外,设第二电位是与不是处于OFF状态的开关装置Q1(负载电流Io≠0)相对应的信号路径W的电位。第二电位由恒流电路13的电压降来确定(利用负载电流Io导致的开关装置Q1和电阻器R1的各个电压降的总和)。在每个信号路径W上,每个第一电位大于每个第二电位。也就是说,分压电压的值被设置为大于目标电压值、以及开关装置Q1不是处于OFF状态的其它恒流电路13的反馈电压Vs。因此,可以防止选择开关装置Q1处于OFF状态的恒流电路13的反馈电压Vs作为对象反馈电压。
在配备有被配置为输出DC电压Vo的一个电源电路12的结构中,在恒流电路13调整光源模块100的各个负载电流Io的情况下,可以与负载电流Io的各个值无关地控制电源电路12,由此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优选地,电阻器R11和R12各自具有相对较大的电阻值(例如,数kΩ以上),从而抑制对反馈电压Vs的影响。各上拉电路3可以包括包含串联的三个以上的电阻器的分压器。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器中的任意两个电阻器的串联电路的接合点连接至相应的信号路径W。
施加至分压器电路301的电压可以是第一控制电压Vd1而不是第二控制电压Vd2、或者其它DC电压。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14可以包括计算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系统可以主要包括诸如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的硬件。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本发明中的控制电路14的功能。程序可以预先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经由电信线路提供,或者通过诸如存储卡、光盘或硬盘驱动器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大规模集成(LSI)电路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电子电路可以合并成一个芯片或者以分散方式设置在芯片中。芯片可以合并成一个装置或者以分散方式设置在装置中。
控制电路14不限于计算机系统。控制电路14的示例还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控制集成电路(IC)。
光源1b的各个固态发光装置不限于LED。其示例还可以包括诸如有机电致发光(OEL)和无机EL等的其它固态发光装置。光源1b还可以不仅包括多个固态发光装置而且包括一个固态发光装置。固态发光装置可以串联地或并联地电气连接,或者串并联地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照明器具1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光源模块100、恒流电路13和上拉电路3。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包括多个恒流电路13、电源电路12、多个信号路径W、控制电路14和上拉电路3。多个恒流电路13被配置成与光源1b的多个光源模块100中的相应光源模块100串联连接,使得恒流电路13和光源模块100构成各自的串联电路。恒流电路13被配置为分别调整流经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Io。电源电路12包括一对输出端子121和122,其中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该一对输出端子121和122之间。电源电路12被配置为经由一对输出端子121和122向各个串联电路施加DC电压Vo。多个信号路径W提供分别施加至所述多个信号路径W的、与恒流电路13两端的电压降相对应的各反馈电压Vs。控制电路14与信号路径W连接。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控制电源电路12,使得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预定义的目标电压值,由此调整DC电压Vo。对象反馈电压是反馈电压Vs中的最低反馈电压。各个上拉电路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至少两个电阻器R11和R12。电阻器R11和R12串联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端之间,以构成分压器电路301,基于该分压器电路301可以将预定电压Vd2施加至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个上拉电路3中的电阻器R11和R12的接合点连接至多个信号路径W中的相应信号路径W。
镇流器系统1a包括被配置为输出DC电压Vo的一个电源电路12,并且恒流电路131和132分别调整通过光源模块101和102的负载电流Io1和Io2。第一方面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与负载电流Io1和Io2的各个值无关地控制电源电路12,由此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在第一方面中,根据第二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优选还包括检测器电路16,该检测器电路16被配置为获取指示光源1b的点亮状态的指示信息。光源模块100具有彼此不同的各个光色(发光颜色)。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基于按照与光源1b有关的指示信息表示与光源模块100相关联的各电流值的预定关系,来向恒流电路13提供预定关系中与经由检测器电路16获取到的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同光源模块100相关联的各电流值,作为光源模块100的各自的目标电流值。恒流电路13被配置为调整各个负载电流Io,使得流经光源模块100的各负载电流Io维持于来自控制电路14的针对光源模块100各自的目标电流值。
第二方面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调整光源1b的光输出和光色。
在第二方面中,作为根据第三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电源电路12优选被配置为将通过对利用相位控制进行调节后的AC电压Va进行整流所获得的脉动电压转换成DC电压Vo。检测器电路16被配置为获取与对应于相位控制的导通角θ(导通时间段)相对应的信息作为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通过脉动电压Vc(相位控制电压)接收负载电力和指示信息,由此基于指示信息来控制光输出和光色。
在第三方面中,作为根据第四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检测器电路16优选被配置为获取相位检测信号Sd作为与对应于相位控制的导通角θ相对应的信息,其中所述相位检测信号Sd的电压随着导通角θ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导通角θ的减小而减小。控制电路14被配置为接收相位检测信号Sd作为指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作为根据第五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各个恒流电路13包括与光源模块100中的相应光源模块100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开关装置Q1,并且还被配置为调节流经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电流,由此调整流经相应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Io。该目标电压值是基于在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工作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转变时各个恒流电路13的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两端电压来设置的。优选地,与第二区域相比,第一区域中的流经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电流的变化相对于半导体开关装置Q1的两端电压的变化的比更大。
第五方面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使光源模块101和102这两者都点亮,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恒流电路131和132各自的电力损失。
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作为根据第六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控制电路14优选被配置为在控制电路14的启动之后使DC电压Vo维持于预定的初始电压值,并且从反馈电压Vs中选择对象反馈电压。控制电路14还被配置为控制电源电路12,使得减小对象反馈电压的值与目标电压值之间的差值,由此调整DC电压Vo。
第六方面使得镇流器系统1a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在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作为根据第七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在恒流电路13中的相应恒流电路13将流经光源模块100中的相应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调整为零的情况下,信号路径W的各电位为第一电位。该第一电位是上拉电路3中的相应上拉电路3中的电阻器R11和R12的接合点处的电位。在相应恒流电路13没有将流经相应光源模块100的负载电流Io调整为零的情况下,信号路径W的各电位还是利用相应恒流电路两端的电压降引起的第二电位。各第一电位高于各第二电位。
根据第八方面的照明器具1包括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以及光源1b,其中光源1b包括被配置为从镇流器系统1a被供给DC电力的光源模块101和102。
第八方面使得照明器具1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根据第九方面的照明系统B1包括以下两者的串联电路:根据第三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调光器2,其被配置为向镇流器系统1a供给通过相位控制进行调节后的AC电压Va。
第九方面使得照明系统B1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并且通过相位控制来接收负载电力和指示信息这两者,由此基于指示信息来调整光输出和光色。
根据第十方面的照明控制方法由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执行。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信号路径W获取反馈电压Vs:从反馈电压Vs中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对象反馈电压:以及控制电源电路,使得电源电路12通过使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目标电压值来调整DC电压Vo。
第十方面使得照明控制方法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由针对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镇流器系统1a所提供的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过信号路径W获取反馈电压Vs:从反馈电压Vs中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对象反馈电压:以及控制电源电路,使得电源电路12通过使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目标电压值来调整DC电压Vo。
第十一方面使得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使电源电路12的控制稳定。
尽管前述已经说明了被认为是最佳模式的实施例和/或其它示例,但应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且可以以各种形式和示例实现这里所公开的主题,并且可以将这些变形应用在多个用途中,而这里仅说明了这些用途中的一些用途。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图要求保护落在本教导的真实范围内的任何及所有变形和变化。
附图标记列表
A1 照明系统
B1 照明控制系统
1 照明器具
1a 镇流器系统
1b 光源
101(100) 光源模块
102(100) 光源模块
12 电源电路
121 第一输出端子
122 第二输出端子
131(13) 恒流电路
132(13) 恒流电路
14 控制电路
16 相位检测器电路
2 调光器
31(3) 上拉电路
32(3) 上拉电路
301 分压器电路
9 AC电源

Claims (11)

1.一种镇流器系统,包括:
多个恒流电路,其被配置成与光源的多个光源模块中的相应光源模块串联连接,使得所述恒流电路和所述光源模块构成各自的串联电路,所述恒流电路被配置为分别调整流经所述光源模块的负载电流;
电源电路,其包括一对输出端子,其中所述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所述一对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电源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一对输出端子向所述串联电路中的各串联电路施加直流电压;
多个信号路径,用于提供分别施加至所述多个信号路径的、与所述恒流电路两端的电压降相对应的各反馈电压;
控制电路,其与所述信号路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预定义的目标电压值,由此调整所述直流电压,其中所述对象反馈电压是所述反馈电压中的最低反馈电压;以及
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中的各上拉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两个电阻器,以构成分压器,对于所述分压器能够将预定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其中,所述上拉电路中的各上拉电路的电阻器的接合点连接至所述多个信号路径中的相应信号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流器系统,还包括:
检测器电路,其被配置为获取指示所述光源的点亮状态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具有彼此不同的光色,
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按照与所述光源有关的指示信息表示与所述光源模块相关联的各电流值的预定关系,来向所述恒流电路提供所述预定关系中与经由所述检测器电路获取到的指示信息相对应的同所述光源模块相关联的各电流值,作为所述光源模块各自的目标电流值,以及
所述恒流电路被配置为调整各个负载电流,使得流经所述光源模块的各负载电流维持于来自所述控制电路的针对所述光源模块各自的目标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流器系统,其中,
所述电源电路被配置为将通过对利用相位控制进行调节后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所获得的脉动电压转换成所述直流电压,以及
所述检测器电路被配置为获取与对应于所述相位控制的导通时间段相对应的信息作为所述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流器系统,其中,
所述检测器电路被配置为获取相位检测信号作为与对应于所述相位控制的所述导通时间段相对应的信息,其中所述相位检测信号的电压随着所述导通时间段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所述导通时间段的减小而减小,以及
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相位检测信号作为所述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其中,
所述恒流电路中的各恒流电路包括与所述光源模块中的相应光源模块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开关装置,并且被配置为调节流经所述半导体开关装置的电流,由此调整流经该相应光源模块的负载电流,以及
所述目标电压值是基于在所述半导体开关装置的工作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转变时所述恒流电路中的各恒流电路的半导体开关装置的两端电压来设置的,其中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比,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流经所述半导体开关装置的电流的变化相对于所述半导体开关装置的两端电压的变化的比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启动之后,使所述直流电压维持于预定的初始电压值;
从所述反馈电压中选择所述对象反馈电压;以及
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减小所述对象反馈电压的值和所述目标电压值之间的差,
由此调整所述直流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其中,
在所述恒流电路中的相应恒流电路将流经所述光源模块中的相应光源模块的负载电流调整为零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路径的各电位为作为所述上拉电路中的相应上拉电路中的电阻器的接合点处的电位的第一电位,以及
在相应恒流电路没有将流经相应光源模块的负载电流调整为零的情况下,所述信号路径的各电位为利用相应恒流电路两端的电压降引起的第二电位,
其中,各所述第一电位大于各所述第二电位。
8.一种照明器具(1),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1a);以及
光源(1b),其包括所述光源模块(101,102),所述光源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镇流器系统(1a)被供给直流电力。
9.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两者的串联电路: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流器系统;以及
调光器,其配置为向所述镇流器系统供给通过所述相位控制进行调节后的交流电压。
10.一种照明控制方法,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执行,其中,所述照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信号路径获取所述反馈电压;
从所述反馈电压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所述对象反馈电压;以及
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将所述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所述目标电压值来调整所述直流电压。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由针对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镇流器系统所提供的计算机执行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信号路径获取所述反馈电压;
从所述反馈电压选择最低反馈电压作为所述对象反馈电压;以及
控制所述电源电路,使得所述电源电路通过将所述对象反馈电压维持于所述目标电压值来调整所述直流电压。
CN201811125617.0A 2017-09-26 2018-09-26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Withdrawn CN109561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5339 2017-09-26
JP2017185339A JP2019061854A (ja) 2017-09-26 2017-09-26 点灯システム、照明装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543A true CN109561543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63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5617.0A Withdrawn CN109561543A (zh) 2017-09-26 2018-09-26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98717A1 (zh)
JP (1) JP2019061854A (zh)
CN (1) CN109561543A (zh)
DE (1) DE1020181236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5613B1 (fr) * 2017-04-24 2019-07-12 STMicroelectronics (Alps) SAS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selective de lampe a incandescence ou de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FR3065822B1 (fr) * 2017-04-28 2020-08-28 Valeo Vision Procede et systeme de pilotage du courant electrique au sein d'une source lumineuse a semi-conducteur definissant au moins deux zones d'emission lumineuse distinctes
CN110087370B (zh) * 2019-04-30 2021-05-04 领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电压编码传输控制指令的切相调光设备组合电路
CN110505733A (zh) * 2019-08-14 2019-11-26 深圳市晟碟半导体有限公司 兼容可控硅调光器的led控制电路、装置和控制方法
JP2021077486A (ja) * 2019-11-06 2021-05-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スタジアム
JP7429144B2 (ja) 2020-03-30 2024-02-07 四変テック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7466226B1 (ja) 2022-10-31 2024-04-12 レボック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069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発光素子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US20140239810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Asahi Kasei Microdevices Corpor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with current regulated output
CN104488354A (zh) * 2012-07-11 2015-04-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荧光灯镇流器与led之间的驱动电路
CN104955214A (zh) * 2014-03-24 2015-09-30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点灯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105554965A (zh) * 2016-02-24 2016-05-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母线电流互补式分时复用多路恒流输出led驱动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44638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断線検出装置
CN107087327A (zh) * 2017-05-28 2017-08-22 巨尔(上海)光电照明有限公司 Led光源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7094329A (zh) * 2017-05-03 2017-08-25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1264A (ja) * 2009-01-09 2010-07-2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Led駆動回路および半導体素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108799A (ja) 2009-11-17 2011-06-02 Sharp Corp 発光装置、並びに、当該発光装置を備えた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4002946A (ja) * 2012-06-19 2014-01-09 Sanken Electric Co Ltd Led照明用電源
EP3609298A1 (en) * 2014-11-04 2020-02-12 Signify Holding B.V. Led lighting system
JP2016152087A (ja) * 2015-02-16 2016-08-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Led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354A (zh) * 2012-07-11 2015-04-0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荧光灯镇流器与led之间的驱动电路
JP201413069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Panasonic Corp 発光素子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US20140239810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Asahi Kasei Microdevices Corporatio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with current regulated output
CN104955214A (zh) * 2014-03-24 2015-09-30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点灯电路、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JP2017044638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断線検出装置
CN105554965A (zh) * 2016-02-24 2016-05-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母线电流互补式分时复用多路恒流输出led驱动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94329A (zh) * 2017-05-03 2017-08-25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Led驱动电路
CN107087327A (zh) * 2017-05-28 2017-08-22 巨尔(上海)光电照明有限公司 Led光源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23689A1 (de) 2019-03-28
JP2019061854A (ja) 2019-04-18
US20190098717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543A (zh) 镇流器系统、照明器具、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可读介质
US9560704B2 (en) LED driving device and LED lighting apparatus
US9924569B2 (en) LED driving circuit
TWI811305B (zh) 整合式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系統及用於操作led驅動器電路之方法
CN103249220B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照明器材
US20160044754A1 (en) Multichannel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led driving power
JP6048943B2 (ja) 駆動回路、照明用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CN107454712B (zh) 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及可同时恒流和恒压输出的电源电路
TW201444249A (zh) 具有電流調控輸出之功率因數修正電源轉換器
JP2016058235A (ja) 点灯装置、照明器具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10272840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回路
CN102752907A (zh) 点亮设备和照明装置
CN104904314B (zh) 使用逆向变换器通过降低整流ac电力网纹波来降低可观测光学闪烁的led驱动器电路
JP2013118131A (ja) 点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US9655190B2 (en) Ripple based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JP2012074693A (ja) 発光部品の駆動回路
KR101267957B1 (ko) Led조명 제어장치
US10470261B2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stable direct current signal, silicon controlled switch dimming method and device
Dietrich et al. A capacitor-free single-inductor multiple-output LED driver
KR20180129254A (ko) 다채널 발광 다이오드 구동 장치
US9526134B2 (en) Illumination module
CN110545607B (zh) 可降低电流纹波的电源供应电路及降低电流纹波的方法
JP2014225360A (ja) 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Van Roy Minimizing Light Flicker in LED Lighting Applications
CN109803469B (zh) 交流直连led驱动ic中的总谐波失真调节方法及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