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9221A -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9221A
CN109539221A CN201811164515.XA CN201811164515A CN109539221A CN 109539221 A CN109539221 A CN 109539221A CN 201811164515 A CN201811164515 A CN 201811164515A CN 109539221 A CN109539221 A CN 109539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ter
heat
heat sour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45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书廷
路明哲
张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1645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9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9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1/00Modifications of boiler construction, or of tube systems, dependent on installation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dispositions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2B31/08Installation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r of means in boilers for heating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00Non-rotary, e.g. reciprocated, appliances
    • F28G1/02Non-rotary, e.g. reciprocated, appliances having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为给水与热源分别通入主体换热装置,在其中发生换热产生湿蒸汽或热水,产生的热水直接导出,湿蒸汽携带有液滴,湿蒸汽则通过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进一步处理得到干过热蒸汽。本发明的主体换热装置采用的换热结构为箱体内安装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或金属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一侧为热源侧一侧为水路侧交替设置的结构,水路管内部和水路侧通道分别安装有自动清扫装置。在保证有效产生蒸汽或热水的前提下,即防止了装置内的给水中沉积物的结垢,装置又拆卸与维修简单方便,可长期有效的运行,稳定持续的产生蒸汽或热水。

Description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利用容易拆卸和清扫的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实现以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为水源稳定持续地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生产过程利用,属于污水回用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中、小企业一些行业,如建材行业的玻璃纤维拉丝污水,轻化行业的乳胶废水,造纸秸秆废水,其污水的排放具有间歇性,并且排放的污水量较低,日排放量约10~20吨,最多至100~150吨;但是由于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其处理工艺复杂,投资高,并且对污水排放标准要求高,所以其排放在一些情况下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含有污染物的水生产低压蒸汽或热水,用于供应企业,能够提高企业的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在此种情况下,由于污水的规模小和污染物较多,如果应用传统的锅炉,则成本很高,主要是由于锅炉常用于较大规模的蒸汽或热水发生领域并且对给水要求较高,污水对锅炉的损害较大。对于当前发明者研究的蒸发器或热水器,其对于给水的要求同样相当之高,若使用污水,则容易生成水垢且对装置造成腐蚀,因此不适用于污水。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如果设计一种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能够以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为水源稳定持续地产生蒸汽或热水,合理排污,就能够较好的利用企业污水,减少在污水回用过程中的水处理设备投资,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通过容易拆卸和清扫的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对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水加热以达到稳定持续地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生产过程利用。容易拆卸和清扫的蒸汽或热水发生装置是通过箱体内部安装短管程且大管径光管作为水路管,管外壁与热源接触,并在水路管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或箱体内部结构为由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结构,并在水路侧通道内设置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够前后移动的清扫刷,从而形成易拆卸和清扫的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有效防止锅炉的结垢和腐蚀。蒸汽或热水发生装置的热源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或燃料燃烧生产的高温蒸汽。与目前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与装置相比,本方法或装置具有对给水要求低、装置易拆卸、易清理、易维修等优点。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或热水产生过程至少由如下过程组成:
(1)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利用给水与热源在主体换热装置内进行热量的交换,给水吸收热源放出的热量生成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
(2)湿蒸汽或热水收集并输送的过程:生成的湿蒸汽或热水被换热产物收集管收集在一起,热水收集后直接输出用于生产使用,湿蒸汽收集后则输送至下一过程利用的过程;
(3)湿蒸汽生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输送过来的湿蒸汽通过气液分离过程分离出蒸汽携带的液滴,得到的干饱和蒸汽进一步与高温热源进行热量的交换,干饱和蒸汽吸收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被加热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
所述的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以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等为水源。
所述的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及湿蒸汽生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或燃料燃烧生产的中高温蒸汽。
所述的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由箱体4及其内部换热与清扫结构组成的主体换热装置19,给水管7与换热产物收集管3,热源进管13与低温热源排管6,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2,共同构成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给水管7出口和换热产物收集管3进口分别与主体换热装置19上相对应的进出口连接,热源进管13与低温热源排管6分别与箱体4上热源进出口相连接,换热产物收集管3出口与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2的蒸汽进口相连接。
所述的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换热装置19为下面写出的两种形式比较好,主体换热装置19包括如下结构的一种:
其一:箱体4内部的换热结构是以短管程且大管径的光管为水路管5,箱体4内部其余空间分布有热源并包围水路管5的结构,并且在水路管5内部设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10。
所述的主体换热装置的箱体4内部安装有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5,给水在水路管5内部,管外壁与热源接触;所述水路管5顶端和底部固定于箱体4壁面上,主体部分竖直均匀分布于箱体4内部空间,各个水路管5上端所设出口与换热产物收集管3相连接,收集水路管5中被热源加热后产生的湿蒸汽或热水,底部与给水管7相接,给水管7各个出口均匀布置,合理分配给水进入水路管5;箱体4壁面右上部分的孔口与热源进管13相连,左下部分的孔口与低温热源排管6相接。
所述的主体换热装置的箱体4内部安装的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5,在水路管5内部设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清扫刷10沿转轴9紧密布置,清扫刷10紧贴水路管5内壁,随转轴9旋转清扫刷10清扫水路管5内壁。
其二:箱体4内部的换热结构为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14交替设置的结构,并在水路侧矩形通道16内部设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前后移动的清扫刷10。
所述的主体换热装置的箱体4内部换热结构为由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14交替设置的结构,金属板14为长方形的板面且平行排列在箱体4内部,箱壁上下前后四个壁面均匀设置有满足金属板14嵌入的长条形凹槽,金属板14恰好嵌入凹槽进行固定,金属板14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给水与热源分别在金属传热板片两侧的薄矩形通道流动并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水路侧矩形通道16底部与给水管7相连,顶端设有换热产物收集管3,热源侧矩形通道17顶端与热源进道13相连,底部设有低温热源排管6。
所述的主体换热装置在箱体4内部的水路侧矩形通道16内设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前后移动的清扫刷10,清扫刷10紧密固定在刷板18上,刷板与刷杆15相接,随着刷杆15前后运动带动刷板18上清扫刷10前后移动清扫金属板14。
所述的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的装置的水路管5与金属板14的设置,其特征是所述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5直径在100~300mm之间,管程300~1000mm,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14交替设置的金属板间距离在80~200mm之间,水深在300~800mm之间。
具体说明如下:
根据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的主体换热装置箱体内部换热结构的不同,其蒸汽或热水产生的具体方式分别如下所述:
一种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蒸汽的完整产生分两步。第一步产生湿蒸汽,给水管与水路管相接,给水管设有调节阀;水路管置于箱内,水路管外和箱内组成的空间分布有热源,箱体右上部开有热源进口,与热源进管相接,左下部开有热源出口,与低温热源排管相接,热源进管和排出管均设有阀门,可控制热源流量,箱内热源包围着水路管;给水通过合理分配进入水路管,水路管中的给水吸收热源放出的热量蒸发产生湿蒸汽,蒸汽向上运动,被换热产物收集管收集,产生蒸汽时换热产物收集管为蒸汽收集管。第二步为产生干过热蒸汽,蒸汽收集管与汽水分离装置相连,蒸汽管中的湿蒸汽携带有液滴,为汽水混合状态,携带有液滴的蒸汽进入气液分离装置经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后饱和蒸汽分离出来;分离出的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再次吸收高温热源的热量产生干过热蒸汽。在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中,产生的干过热蒸汽通过热蒸汽出口管引出装置,分离蒸汽后剩下的浓缩液则通过排污管排出装置。
一种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蒸汽的完整产生分两步。第一步产生湿蒸汽,给水管与金属板交替设置结构的装置的水路侧连接,给水管设有调节阀;金属板分割箱体空间,金属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水路通道顶端开有蒸汽出口,产生蒸汽时换热产物收集管为蒸汽收集管,则蒸汽收集管与出口相接,同样热源侧顶端和底端开有孔口,分别与热源进管和低温热源排管相接,管道装有流量调节阀。给水与热源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入水路通道和热源通道,在金属传热板片两侧的薄矩形通道流动并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产生湿蒸汽,湿蒸汽向上运动,携带液滴,被蒸汽收集管收集。第二步为产生干过热蒸汽,产生干过热蒸汽的装置及过程与上述湿蒸汽产生干过热蒸汽的装置及过程相同。
一种多水源热水产生装置,相对于产生蒸汽的过程,不需要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给水进入水路管或金属板交替设置结构的装置的水路侧,吸收热源放出的热量,给水被加热,控制水温,不超过其沸腾温度,给水被加热到预定温度即可通过换热产物收集管引出装置,此时换热产物收集管为热水收集管,收集后热水可用于生产使用。
上述水路管为短管程且大管径的不锈钢光管,采用不锈钢光管可有效防止给水对管道的腐蚀和防止污垢在管道内壁上的沉积,易于清理,延长使用寿命;上述金属板为长方形且板面带有微小波纹的不锈钢金属板,在板片波纹的作用下形成激烈的湍流,加大了换热效果。在水路管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装置,同样金属板分割出的水路侧通道内设置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够前后移动的清扫装置。
上述的水路管清扫装置主要由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转轴和旋转驱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连接旋转驱动装置,清扫刷紧密左右交错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中心转轴为动力传动件,带动固定的清扫刷转动,清扫刷转动时覆盖整个水路管内壁面,从而有效清扫水路管内壁。水路管内设置的可控的清扫装置,不需拆卸整个装置,即可定时清扫水路管,防止水路管给水中的沉积物结垢,保证装置的良好的传热效果。
上述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结构的水路侧清扫装置主要由清扫刷、刷板、刷杆、行走传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清扫刷紧密布置在刷板上,左右两侧对称的刷板通过刷杆连接固定,刷杆中心固定在行走传动装置上,行走传动装置推动刷杆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清扫刷前后移动,清扫刷前后移动时覆盖整个金属板表面及边界箱壁,清扫壁面和金属板。水路侧矩形通道内设置的可控的清扫装置,不需拆卸整个装置,即可定时清扫壁面和金属板,防止给水中的沉积物结垢,保证装置的良好的传热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的主体换热装置的换热结构采用短管程且大管径的光管作为水路管,管外壁与热源接触,或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结构,装置容易清理、拆卸和维修,可有效防止装置的损坏和结垢。装置内设有可控的清扫装置,通过定时调控,能够及时有效的清理水路管或水路侧松散的水渣,防止水渣长时间沉积以致凝结成水垢,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对整个装置拆卸即能够有效清理,减少了装置由于长时间的拆卸与安装过程对重要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设有水路管的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系统图
图2:拥有金属板交替设置结构的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系统图
图中:1-高温热源,2-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3-换热产物收集管,4-箱体,5-水路管,6-低温热源排管,7-给水管,8-过热蒸汽出口管,9-转轴,10-清扫刷,11-浓液排放管,12-旋转方向,13-热源进管,14-金属板,15-刷杆,16-水路侧矩形通道,17-热源侧矩形通道,18-刷板,19-主体换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利用废水生产蒸汽2~3t/h,如图1,一种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主体换热装置19的换热结构为水路管5,水路管5直径在100mm~300mm之间,管程300mm~1000mm,管道内壁光滑,水路管为光管,采用短管程且大管径的光管,可有效防止废水中的杂质沉积在管道内壁上,防止结垢,并且清洗方便;所述水路管5的底部与给水管7相连接,给水管7内设有流量调节阀,水路管5的顶端设置有换热产物收集管3,收集蒸汽时换热产物收集管3为蒸汽收集管,水路管5分别贯穿箱体4顶面和底面,并且水路管顶端和底端严密固定在箱体4上,水路管5在箱体4内部空间竖直有序排列;所述箱体4右上部分孔口连接有热源进管13,热源进管13上设有流量调节阀,箱体左下部分孔口连接有低温热源排管6,低温热源排管6上同样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箱体4除各个壁面连接管道的部分有孔口外均为完整封闭状态,防止热源排出装置外,造成热量损失,通过流量调节可以控制热源在箱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传热效果。
如图1所示,可以详细说明出给水吸热产生湿蒸汽的具体过程。给水在给水管7内流通,经流量调节阀调节后进入水路管5内,水路管5被箱体4内空间的热源包围,给水在水路管5内吸收与管外壁接触的热源释放出的热量,热源为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水路管5管壁接触的热烟气为经过过热器吸收部分热量后热烟气,烟气温度500℃~550℃,热烟气通入热源进管13并经过流量调节阀调节后进入箱体4内部空间,给水吸收烟气热量后75%~85%转化成湿蒸汽,蒸汽在水路管4内上升,携带有液滴,被顶部的收集管3收集,在箱体4内部停留一段时间换热后的低温烟气由低温热源排管6排出,排烟温度在150℃~180℃之间。
图1中可以描述出湿蒸汽变成所需干过热蒸汽的过程。换热产物收集管3的出口端与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2的蒸汽进口相连接,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2中气液分离部分接收来自收集管3的湿蒸汽,湿蒸汽中的液滴被分离出,汇聚在装置2底部,打开装置2底部连接的浓液排放管11上的阀门一次性排出汇集的浓缩液,排液量至少占总给水量的15%;除去液滴后的干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过热器过热蒸汽出口管8设置在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2顶端,装置2壁面开有一个孔口,过热器热源进口与装置2开设的孔口相连接,高温热源1从此进口通入过热器,同样过热器热源出口开设在装置2壁面上,与热源进管13的端口紧密连接,干饱和蒸汽在过热器内吸收高温热源1放热生成干过热蒸汽,高温热源同样为热烟气,温度大约为600℃~700℃,过热蒸汽从过热蒸汽出口管8排出,蒸汽压力可控制为0.4MPa,蒸汽温度可控制为150℃。
图1中水路管5内设置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装置,旋转清扫装置的转轴9置于水路管5中心,转轴9长度大于水路管5管程,转轴9底端与水路管5底端连接,转轴9顶端穿出水路管5顶端,超出的部分转轴9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清扫刷10左右交错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且清扫刷10转动时覆盖整个水路管5的内壁面。整个蒸汽产生装置运行预定的周期后,需通过清扫装置进行污垢清理,防止结垢和污垢的腐蚀,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中心转轴9转动,从而带动清扫刷10在水路管内旋转以清扫水路管5内壁,清除污垢,保障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长期有效的运行,稳定持续的产生蒸汽。
本发明的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可利用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等长期有效的产生蒸汽,平均给水3~4t/h可产生蒸汽2~3t/h,蒸汽品质为压力0.4MPa,温度为150℃;蒸汽产生装置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结垢,清扫时设置的自动清扫装置自动清扫水路管内壁,不需要拆卸装置,减少了装置拆卸过程中对重要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整个蒸汽产生装置换热部分结构简单,易维修,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实施例2
利用废水生产蒸汽4~5t/h,如图2,一种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主体换热装置29的换热结构为多个金属板14将箱体4分割成多个薄矩形通道,分别为水路侧和热源侧通道,两通道相互交替,冷热流体在金属板14两侧通道内流动换热;所述金属板14之间距离在80~200mm之间,矩形通道水深300~800mm,金属板14为长方形且板面带有微小波纹的不锈钢金属板,可加大换热效果;所述箱体上下左右四个壁面设置有排列合理的凹槽,金属板14的四边嵌入箱体4中对应的凹槽进行固定;所述水路侧16底壁开有给水进水口,进水口与给水管7管口相接,给水管7内设有流量调节阀,水路侧16的顶部通有换热产物收集管3,收集蒸汽时换热产物收集管3为蒸汽收集管,给水在水路侧16吸热产生湿蒸汽;所述热源侧17顶壁开有热源进口,热源进管13管口与热源进口相接,热源进管13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同样热源侧17下壁连接有低温热源排管6,低温热源排管6上同样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箱体4除各个壁面连接管道部分有孔口外均为完整封闭状态,防止热源排出装置外,造成热量损失,通过流量调节可以控制热源在箱内热源侧17的停留时间,增加传热效果。
如图2所示,可以详细说明给水吸热产生湿蒸汽的具体过程。给水在给水管7内流动,经流量调节阀调节后进入箱体水路侧16,水路侧16的给水吸收金属板14另一侧的热源释放出的热量,热源为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热源侧17的热烟气为经过过热器吸收部分热量后热烟气,烟气温度500℃~550℃,热烟气通入热源进管13并经过流量调节阀调节后进入箱体热源侧17矩形通道,给水吸收烟气热量后75%~85%转化湿蒸汽,湿蒸汽在水路侧16内上升,被顶部的收集管3收集,在箱体的热源侧17停留一段时间换热后的低温烟气由低温热源排管6排出,排烟温度约150℃~180℃。
图2中湿蒸汽变成所需干过热蒸汽的装置与过程与实施例1所述装置与过程相同。
图2中水路侧16矩形通道内设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够在通道内前后运动(图中未表示)的清扫装置,清扫装置的刷杆15安装在行走传动装置上,刷杆15两端连接刷板18,刷板18竖直对称固定在刷杆15上,其竖直长度与矩形通道深度一致,清扫刷10密集安装在刷板18上,且清扫刷10随刷板18前后往复行进时接触整个金属板14表面或箱体4的内壁面。整个蒸汽产生装置运行预定的周期后,需通过清扫装置进行污垢清理,防止结垢和污垢的腐蚀,通过行走传动装置的往复运动带动清扫刷10在水路侧的前后往复运动以清扫水路侧金属板14表面或箱体4的内壁面,清除污垢,保障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长期有效的运行,稳定持续的产生蒸汽。
本发明的多水源蒸汽产生装置,可利用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等长期有效的产生蒸汽,平均给水5~6t/h可产生蒸汽约4~5t/h,蒸汽品质为压力0.4MPa,温度为150℃;蒸汽产生装置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结垢,清扫时设置的自动清扫装置自动清扫金属板表面或箱体内壁面,不需要拆卸装置,减少了装置拆卸过程中对重要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整个蒸汽穿产生装置换热部分结构简单,易维修,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实施例3
利用废水生产热水2~3t/h,本实施例的热水产生装置参见图1,与实施例1的蒸汽产生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汽水分离及过热器装置,换热产物收集管为热水收集管,热水收集后直接流出装置用于生产使用,其余结构及连接与图1中的蒸汽产生装置基本相同。给水与热源换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给水吸收热源放出热量后升温,控制升温后的最终温度不超过其沸腾温度,整个热水产生装置产生的热水压力可控制为0.4MPa,温度可控制为70℃~80℃,热源为中高温蒸汽,蒸汽温度为450℃或540℃。
本发明的多水源热水产生装置,可利用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等长期有效的产生热水,平均给水3~4t/h可产生热水约2~3t/h,排污率为15%~20%,热水由于其给水水质较差通常用于供热;在热水发生过程中,清扫时设置的自动清扫装置自动清扫水路管内壁,不需要拆卸装置,减少了装置拆卸过程中对重要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整个热水产生装置换热部分结构简单,易维修,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实施例4
利用废水生产热水3~4t/h,本实施例的热水产生装置参见图2,与实施例2的蒸汽产生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汽水分离及过热器装置,换热产物收集管为热水收集管,热水收集后直接流出装置用于生产使用,其余结构及连接与图2中的蒸汽产生装置基本相同。给水与热源的换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给水吸收热源放出热量后升温,控制升温后的最终温度不超过其沸腾温度,整个热水产生装置产生的热水压力可控制为0.4MPa,温度可控制为70℃~80℃,热源为中高温蒸汽,蒸汽温度为450℃或540℃。
本发明的多水源热水产生装置,可利用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等长期有效的产生热水,平均给水4~5t/h可产生热水约2~3t/h,排污率为15%~20%,热水由于其给水水质较差通常用于供热;在热水发生过程中,清扫时设置的自动清扫装置自动清扫金属板表面或箱体内壁面,不需要拆卸装置,减少了装置拆卸过程中对重要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整个热水产生装置换热部分结构简单,易维修,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效益。

Claims (10)

1.一种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或热水产生过程至少由如下过程组成:
(1)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利用给水与热源在主体换热装置内进行热量的交换,给水吸收热源放出的热量生成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
(2)湿蒸汽或热水收集并输送的过程:生成的湿蒸汽或热水被换热产物收集管收集,热水收集后直接输出用于生产使用,湿蒸汽收集后则输送至下一过程利用的过程;
(3)湿蒸汽生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输送过来的湿蒸汽通过气液分离过程分离出蒸汽中的液滴,得到的干饱和蒸汽进一步与高温热源进行热量的交换,干饱和蒸汽吸收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被加热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的过程中给水以非软化水或含有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废水为水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产生湿蒸汽或热水及湿蒸汽生成干过热蒸汽的过程中热源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或燃料燃烧生产的中高温蒸汽。
4.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由箱体及其内部换热与清扫结构组成的主体换热装置、给水管与换热产物收集管、热源进管与低温热源排管、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共同构成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装置;给水管出口与换热产物收集管进口与主体换热装置上相对应的进出口连接,热源进管与低温热源排管道分别与箱体上热源进出口相连接,换热产物收集管出口与气液分离兼过热器装置的蒸汽进口相连接。
5.实现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换热装置为箱体内部的换热结构是以短管程且大管径的光管为水路管,箱体内部其余空间分布有热源并包围水路管的结构,并且在水路管内部设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
6.实现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换热装置为箱体内部的换热结构是箱体内部的换热结构为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结构,并在水路侧矩形通道内部设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前后移动的清扫刷。
7.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安装有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给水在水路管内部,管外壁与热源接触;所述水路管顶端和底部固定于箱体壁面上,主体部分竖直均匀分布于箱体内部空间,水路管上端出口与换热产物收集管相连接,收集水路管中被热源加热后产生的湿蒸汽或热水,底部与给水管相接,给水管分配给水进入水路管;箱体壁面右上部的孔口与热源进管相连,左下部的孔口与低温热源排管相接。所述的在水路管内部设有伸入到该管内并能够旋转的清扫刷,其特征是清扫刷沿转轴紧密布置,清扫刷紧贴水路管内壁,随转轴旋转清扫刷清扫水路管内壁。
8.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换热结构为由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结构,金属板为长方形的板面且平行排列在箱体内部,箱壁上下前后四个壁面均匀设有满足金属板嵌入的长条形凹槽,金属板恰好嵌入凹槽进行固定,金属板间形成薄矩形通道,给水与热源分别在金属板片两侧的薄矩形通道流动并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水路侧矩形通道底部与给水管相连,顶端设有换热产物收集管,热源侧矩形通道顶端与热源进道相连,底部设有低温热源排管。所述的在水路侧矩形通道内设有伸入到该通道内并能前后移动的清扫刷,其特征是清扫刷紧密固定在刷板上,刷板与刷杆相接,随着刷杆前后运动带动刷板上清扫刷前后移动清扫金属板。
9.实现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程且大管径水路管直径在100~300mm之间,管程300~1000mm。
10.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为热源侧另一侧为水路侧的金属板交替设置的金属板之间距离在80~200mm之间,水深300~800mm之间。
CN201811164515.XA 2018-10-06 2018-10-06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539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4515.XA CN109539221A (zh) 2018-10-06 2018-10-06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4515.XA CN109539221A (zh) 2018-10-06 2018-10-06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9221A true CN109539221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4515.XA Pending CN109539221A (zh) 2018-10-06 2018-10-06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922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3731A (zh) * 2008-11-10 2009-04-22 淮安英硕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1662041U (zh) * 2010-02-12 2010-12-01 赵文利 用于热力采油的无锅筒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1772431U (zh) * 2010-08-23 2011-03-23 赵文利 燃煤流化床高压干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2511262U (zh) * 2012-03-09 2012-10-31 威海市锅炉制造厂 电加热高温高压蒸汽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3731A (zh) * 2008-11-10 2009-04-22 淮安英硕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01662041U (zh) * 2010-02-12 2010-12-01 赵文利 用于热力采油的无锅筒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1772431U (zh) * 2010-08-23 2011-03-23 赵文利 燃煤流化床高压干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2511262U (zh) * 2012-03-09 2012-10-31 威海市锅炉制造厂 电加热高温高压蒸汽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6223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83007A (zh) 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6607044U (zh) 一种火电厂乏汽余热利用装置
CN205216222U (zh) 一种mvr离心薄膜蒸发浓缩系统
CN112675565A (zh) 一种具有蒸馏功能且快速出料的日用化学品生产装置及方法
CN202012904U (zh) 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109539221A (zh) 多水源蒸汽或热水产生方法及装置
CN105217706B (zh)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15864784U (zh)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再利用设备
CN106830150B (zh) 一种双效太阳能净水器及其制水方法
CN105925322B (zh) 一种直立折线型高温热解气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12109603U (zh)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CN211120805U (zh) 一种发电机烟气热量回收系统
CN209371218U (zh) 一种锅炉连定排收能系统
CN209128075U (zh)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蒸馏水器
CN203112537U (zh) 自清洗高盐污水蒸发结晶装置
CN107098420B (zh) 气液对流型水盐分离装置
CN202199163U (zh) 悬筒连续逆流提取器
CN219934725U (zh) 一种干燥塔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093924Y (zh) 高效节能无垢珠状凝结汽-水换热机组
CN209588019U (zh) 一种用于蒸汽锅炉的排污除氧水箱
CN219955375U (zh) 一种烟气循环节能火力发电燃机装置
CN218107125U (zh) 一种黄磷电炉出口炉气高温除尘过滤器
CN211419646U (zh) 一种组合式蒸馏水机用蒸发器
CN217745759U (zh) 一种新型降膜刮板结晶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