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9603U -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9603U
CN212109603U CN202020074308.1U CN202020074308U CN212109603U CN 212109603 U CN212109603 U CN 212109603U CN 202020074308 U CN202020074308 U CN 202020074308U CN 212109603 U CN212109603 U CN 212109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heat exchange
box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43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uemin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uemi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uemin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uemi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43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9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9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9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属于冷凝水收集技术领域,包括平台、电机和进气管,所述平台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转轴,转轴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凸轮,两个凸轮的下端均与换热箱的上端接触;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有第一伸缩管,第一伸缩管的下端设有集水管,集水管的下方设有集液箱,集液箱固定在换热箱内壁的下方,集水管的下端开设有三个落水口,落水口的下方均设有过滤网,集水管的内部设有多个锥形螺纹管。该换热管道能够充分收集冷凝水,有效利用二次蒸汽的余热,还能够清理收集管道内壁附着的水滴,检修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蒸汽进行加热升温,蒸汽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一般也会进行收集利用,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完成加热工艺后,二次蒸汽通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二次蒸汽中的热能和其中的水分没有加以利用,造成了热能和水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将二次蒸汽中水分和热能进行收集利用,需要一种能够回收二次蒸汽冷凝水的设备。
目前的冷凝水收集设备收集效果差,不能将二次蒸汽中的水分充分冷凝收集;现有的冷凝水收集存在冷凝水附着在设备内壁的情况,难以收集充分,附着在内壁的冷凝水在设备停止运作且温度低于零下时,还容易结冰造成设备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冷凝水收集设备在换热冷凝水分时需要消耗大量冷水,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目前的冷凝水收集设备一般采用固定安装,设备的拆卸安装操作复杂,不方便进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包括平台、电机和进气管,所述平台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支腿,平台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转轴,转轴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上,转轴的右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固定在位于右侧的固定板的右端;所述转轴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凸轮,两个凸轮的下端均与换热箱的上端接触;所述进气管的下端设有第一伸缩管,第一伸缩管的下端设有集水管,集水管的一端卡接在换热箱的上方左侧,集水管的另一端卡接在换热箱的上方右侧,集水管通过第二伸缩管与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集水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换热箱的内壁后侧,集水管的下方设有集液箱,集液箱固定在换热箱内壁的下方,集水管的下端开设有三个落水口,落水口的下方均设有过滤网;所述集水管的内部设有多个锥形螺纹管,相邻的锥形螺纹管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相互连通,第一水管的左右两端均安装在集水管上;所述换热箱内壁的右侧设有托板,托板的上端设有水泵,水泵的下端通过第二水管与集液箱的右端相连通,第二水管穿过托板的中心通孔,水泵的上端通过第三水管与位于右侧的锥形螺纹管相连通,第三水管的左端卡接在集水管的右侧,位于左侧的锥形螺纹管通过第四水管与集液箱的左端相连通,第四水管的一端卡接在集水管的左侧,第四水管的另一端卡接在集液箱的左侧;所述集液箱的下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卡接在换热箱的底部,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出水管通过第三伸缩管与进水管相连通,第三伸缩管穿过平台的中心通孔,进水管的下端设有保温箱,保温箱的右端设有出水龙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换热箱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杆,滑杆上滑动设有滑套,两个滑套均设在平台内,滑套与换热箱之间的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滑杆的下端通过螺丝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换热箱的右端设有冷水箱,冷水箱的下端通过第五水管与水泵的右端相连通,第五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五水管穿过换热箱右侧的通孔,冷水箱的上端设有加水管,加水管的上方设有管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换热箱内壁的上方前侧铰接有箱门,箱门的后方设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箱门上,传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把手和卡板,箱门的后侧下方与安装板的前端搭接,安装板固定在换热箱内壁的下方,安装板的后侧与卡板的前侧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液箱内壁的下方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通过设置固定板、转轴、第一轴承座、电机、凸轮、换热箱、滑杆、滑套、弹簧和限位块,使换热箱能够进行上下往复震动,方便将附着在管道上的冷凝水水滴震落,充分收集冷凝水,也避免在停止运作且温度较低时冷凝水结冰堵塞管道;通过设置集水管、锥形螺纹管、第一水管、托板、水泵、第二水管、集液箱、第三水管、第四水管、冷水箱、第五水管、第二电磁阀、出水管、第一电磁阀、进水管、保温箱和温度传感器,使水泵能够将集液箱内的冷凝水导入锥形螺纹管内进行循环换热,继续冷凝二次蒸汽中的水分,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集液箱内冷凝水的温度,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将冷凝水导入保温箱中备用,节约水资源和热能;通过设置换热箱、箱门、传动轴、第二轴承座、把手、卡板和安装板,方便进行换热箱的开启和关闭,检修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中换热箱的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中锥形螺纹管的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2、支腿;3、支撑板;4、固定板;5、转轴;6、电机;7、凸轮;8、换热箱;9、进气管;10、第一伸缩管;11、集水管;12、第二伸缩管;13、排气管;14、卡箍;15、过滤网;16、集液箱;17、锥形螺纹管;18、第一水管;19、托板;20、水泵;21、第三水管;22、第二水管;23、第四水管;24、冷水箱;25、第五水管;26、加水管;27、滑杆;28、滑套;29、弹簧;30、出水管;31、第三伸缩管;32、进水管;33、保温箱;34、箱门;35、传动轴;36、卡板;37、安装板;38、把手;39、温度传感器;40、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包括平台1、电机6和进气管9,所述平台1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支腿2,平台1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之间设有转轴5,转轴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固定板4上,转轴5的右端连接有电机6,电机6固定在位于右侧的固定板4的右端;所述转轴5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凸轮7,两个凸轮7的下端均与换热箱8的上端接触,通过设置平台1、支撑板3、固定板4、转轴5、电机6、凸轮7和换热箱8,使电机6能够带动凸轮7运转,击打换热箱8向下运动;所述换热箱8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杆27,滑杆27上滑动设有滑套28,两个滑套28均设在平台1内,滑套28与换热箱8之间的滑杆27上套设有弹簧29,滑杆27的下端通过螺丝连接有限位块,通过设置换热箱8、滑杆27、滑套28、平台1、弹簧29和限位块,使弹簧29能够利用自身弹力配合凸轮7带动换热箱8上下往复震动,震落附着在管道上的冷凝水水滴,冷凝水收集充分,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所述进气管9的下端设有第一伸缩管10,第一伸缩管10的下端设有集水管11,集水管11的一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上方左侧,集水管11的另一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上方右侧,集水管11通过第二伸缩管12与排气管13相连通;所述集水管11通过卡箍14固定在换热箱8的内壁后侧,集水管11的下方设有集液箱16,集液箱16固定在换热箱8内壁的下方,集水管11的下端开设有三个落水口,落水口的下方均设有过滤网15,通过设置集水管11、落水口、过滤网15和集液箱16,将收集的冷凝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冷凝水中的杂质进入集液箱16内。
所述集水管11的内部设有多个锥形螺纹管17,通过设置锥形螺纹管17,使冷凝水易于汇聚,方便冷凝水收集,相邻的锥形螺纹管17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18相互连通,第一水管18的左右两端均安装在集水管11上;所述换热箱8内壁的右侧设有托板19,托板19的上端设有水泵20,水泵20的下端通过第二水管22与集液箱16的右端相连通,第二水管22穿过托板19的中心通孔,水泵20的上端通过第三水管21与位于右侧的锥形螺纹管17相连通,第三水管21的左端卡接在集水管11的右侧,位于左侧的锥形螺纹管17通过第四水管23与集液箱16的左端相连通,第四水管23的一端卡接在集水管11的左侧,第四水管23的另一端卡接在集液箱16的左侧,通过设置集水管11、锥形螺纹管17、第一水管18、托板19、水泵20、第二水管22、集液箱16、第三水管21和第四水管23,使水泵20能够将集液箱16内的冷凝水导入锥形螺纹管17内进行循环换热,继续冷凝二次蒸汽中的水分,避免从外部导入冷水造成水资源浪费。
所述集液箱16的下端设有出水管30,出水管30的上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底部,出水管3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0,出水管30通过第三伸缩管31与进水管32相连通,第三伸缩管31穿过平台1的中心通孔,进水管32的下端设有保温箱33,保温箱33的右端设有出水龙头;所述集液箱16内壁的下方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39,温度传感器39的型号为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箱8的右端设有冷水箱24,冷水箱24的下端通过第五水管25与水泵20的右端相连通,第五水管2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1,第五水管25穿过换热箱8右侧的通孔,冷水箱24的上端设有加水管26,加水管26的上方设有管盖,通过设置集液箱16、水泵20、冷水箱24、加水管26、第五水管25、第二电磁阀41、出水管30、第一电磁阀40、第三伸缩管31、进水管32、保温箱33和温度传感器39,使温度传感器39能够检测集液箱16内冷凝水的温度,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将冷凝水导入保温箱33中备用,水泵20再由冷水箱24中导入冷水继续进行循环换热,节约水资源和热能。
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箱8内壁的上方前侧铰接有箱门34,箱门34的后方设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箱门34上,传动轴3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把手38和卡板36,箱门34的后侧下方与安装板37的前端搭接,安装板37固定在换热箱8内壁的下方,安装板37的后侧与卡板36的前侧接触,通过设置换热箱8、箱门34、传动轴35、第二轴承座、把手38、卡板36和安装板37,使换热箱8的箱门34方便进行开启和关闭,换热箱8检修时操作简单,提高了检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进行二次蒸汽的冷凝水收集时,二次蒸汽由进气管9通过第一伸缩管10进入集水管11中,启动水泵20通过第五水管25将冷水箱24内的冷水导出,冷水通过第三水管21导入锥形螺纹管17内进行换热冷凝二次蒸汽中含有的水分,冷凝后的水滴通过集水管11的落水口落在过滤网15上,经过过滤网15过滤处理后进入集液箱16内;锥形螺纹管17内的冷水通过第四水管23也流入集液箱16中,温度传感器39检测到集液箱16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关闭第一电磁阀40和第二电磁阀41,水泵20通过第二水管22将集液箱16内的冷凝水再次导入锥形螺纹管17进行循环换热冷凝;当温度传感器39检测到集液箱16内的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开启第一电磁阀40和第二电磁阀41,集液箱16内的冷凝水流入保温箱33中备用,水泵20再由冷水箱24内导入冷水进入锥形螺纹管17中,形成循环,完成冷凝水收集;二次蒸汽经过换热冷凝水收集后,通过第二伸缩管12和排气管13排出。
当需要进行集水管11内壁上附着的冷凝水滴的清理时,启动电机6通过转轴5带动凸轮7运转,凸轮7击打换热箱8向下运动,弹簧29利用自身弹力带动换热箱8向上运动,弹簧29与凸轮7相互配合带动换热箱8上下往复震动,集水管11内壁上附着的冷凝水滴震落流入集液箱16中,完成清理。
当需要进行换热箱8的检修时,逆时针转动把手38,把手38通过传动轴35带动卡板36逆时针转动,卡板36离开安装板37,向前拉动把手38带动箱门34向前翻转,完成箱门34的开启;检修完成后,向后推动把手38带动箱门34向后翻转,箱门34接触安装板37后顺时针转动把手38,把手38传动轴35带动卡板36顺时针转动,卡板36接触安装板37后停止转动,完成箱门34的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包括平台(1)、电机(6)和进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支腿(2),平台(1)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4),两个固定板(4)之间设有转轴(5),转轴(5)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固定板(4)上,转轴(5)的右端连接有电机(6),电机(6)固定在位于右侧的固定板(4)的右端;所述转轴(5)的中部卡接有两个凸轮(7),两个凸轮(7)的下端均与换热箱(8)的上端接触;所述进气管(9)的下端设有第一伸缩管(10),第一伸缩管(10)的下端设有集水管(11),集水管(11)的一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上方左侧,集水管(11)的另一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上方右侧,集水管(11)通过第二伸缩管(12)与排气管(13)相连通;所述集水管(11)通过卡箍(14)固定在换热箱(8)的内壁后侧,集水管(11)的下方设有集液箱(16),集液箱(16)固定在换热箱(8)内壁的下方,集水管(11)的下端开设有三个落水口,落水口的下方均设有过滤网(15);所述集水管(11)的内部设有多个锥形螺纹管(17),相邻的锥形螺纹管(17)之间通过对应的第一水管(18)相互连通,第一水管(18)的左右两端均安装在集水管(11)上;所述换热箱(8)内壁的右侧设有托板(19),托板(19)的上端设有水泵(20),水泵(20)的下端通过第二水管(22)与集液箱(16)的右端相连通,第二水管(22)穿过托板(19)的中心通孔,水泵(20)的上端通过第三水管(21)与位于右侧的锥形螺纹管(17)相连通,第三水管(21)的左端卡接在集水管(11)的右侧,位于左侧的锥形螺纹管(17)通过第四水管(23)与集液箱(16)的左端相连通,第四水管(23)的一端卡接在集水管(11)的左侧,第四水管(23)的另一端卡接在集液箱(16)的左侧;所述集液箱(16)的下端设有出水管(30),出水管(30)的上端卡接在换热箱(8)的底部,出水管(3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0),出水管(30)通过第三伸缩管(31)与进水管(32)相连通,第三伸缩管(31)穿过平台(1)的中心通孔,进水管(32)的下端设有保温箱(33),保温箱(33)的右端设有出水龙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8)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杆(27),滑杆(27)上滑动设有滑套(28),两个滑套(28)均设在平台(1)内,滑套(28)与换热箱(8)之间的滑杆(27)上套设有弹簧(29),滑杆(27)的下端通过螺丝连接有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8)的右端设有冷水箱(24),冷水箱(24)的下端通过第五水管(25)与水泵(20)的右端相连通,第五水管(2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1),第五水管(25)穿过换热箱(8)右侧的通孔,冷水箱(24)的上端设有加水管(26),加水管(26)的上方设有管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8)内壁的上方前侧铰接有箱门(34),箱门(34)的后方设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箱门(34)上,传动轴(3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把手(38)和卡板(36),箱门(34)的后侧下方与安装板(37)的前端搭接,安装板(37)固定在换热箱(8)内壁的下方,安装板(37)的后侧与卡板(36)的前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16)内壁的下方左侧设有温度传感器(39)。
CN202020074308.1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Active CN212109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4308.1U CN21210960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4308.1U CN21210960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9603U true CN212109603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4308.1U Active CN212109603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9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869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5403581U (zh) 一种凝汽器在线胶球清洗系统
CN212109603U (zh) 一种用于冷凝水收集的换热管道
CN212644804U (zh) 一种一体化气体净化装置
CN209612614U (zh) 一种天然气加热导热油锅炉废气净化装置
CN21544647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余热利用装置
CN109442519A (zh) 一种自洁式集成灶
CN212721012U (zh) 一种低温废气余热回收处理装置
CN212841520U (zh) 一种耐腐蚀低温省煤器
CN209371872U (zh)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冷却管用胶球清洗装置
CN209084856U (zh) 一种抽油烟机烟气制热装置
CN216323957U (zh) 一种高棒蒸汽回收用水箱清洁装置
CN220379949U (zh) 一种自带清洗管路的表冷盘管
CN208487846U (zh) 一种易于拆装清洗的翅片式冷凝器
CN216878426U (zh) 热管换热器保护装置
CN212327824U (zh) 油烟处理装置
CN210292445U (zh) 易于清洗的冷干机冷凝装置
CN220360940U (zh) 一种节能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11552508U (zh) 一种节能型染缸热交换气蒸汽回用装置
CN216169973U (zh) 一种便于拆解清洗的低温蒸发器结构
CN219376468U (zh) 一种冷却机空气过滤器
CN216106830U (zh) 一种灵芝孢子油提取co2萃取用的co2回收装置
CN219890268U (zh) 一种循环水节能控制装置
CN220047115U (zh) 一种氯化甲苯生产用脱重塔
CN216954090U (zh) 一种氧化铝焙烧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