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4328B -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4328B
CN109534328B CN201710866335.5A CN201710866335A CN109534328B CN 109534328 B CN109534328 B CN 109534328B CN 201710866335 A CN201710866335 A CN 201710866335A CN 109534328 B CN109534328 B CN 109534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ed graphene
dimensional nitrogen
temperature
hydrogen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63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4328A (zh
Inventor
沈永涛
郑楠楠
冯奕钰
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663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4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4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4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4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4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高温下使铜片退火,从而使铜基底表面更加平整。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氨气、甲烷进行裂解,并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沉积在铜基底表面,组装得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材料。该方法将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温度降低至400℃,反应时间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单层石墨烯,并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奖,这种新型碳材料一直是材料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最有前景的方法。目前CVD生长石墨烯存在反应温度高,耗时长等不足,并且在该条件下采用氨气作为氮源进行掺杂石墨烯的制备,仍存在着氨气大规模腐蚀铜基底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甲烷为碳源,以氨气为氮源,在400℃条件下制备得到了成膜均匀、面积较大的氮掺杂石墨烯薄膜,该材料在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铜基底置于石英管内后,将石英管放入到管式炉内中心位置进行退火处理,具体为:常压下,先通入400-600sccm的氩气20-30min,直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通入氩气和氢气,在氩气250-350sccm、氢气50-150sccm的条件下开始以1-10℃/min升温至1000-1050℃,保持20-40min,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管式炉内的温度以1-10℃/min的速度降至400-500℃;
步骤2,调节管式炉内的压强至0.1Pa-20Pa后,在400-500℃条件下,通入氢气、甲烷、氨气混合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和氢气,其中氢气、甲烷、氨气的比例为(1-1.5):(1-1.5):(1-1.5),并将管式炉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一侧,其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为40-80W,利用等离子体对管式炉内体系发生作用,反应1-5分钟后,以1-10℃/min的速度将铜基底将至室温,即可得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材料,所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材料为膜状。
优选的,所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厚度为微米级以下。
优选的,所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厚度为20-250微米。
优选的,通过延长步骤2的反应时间,可增加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厚度。
优选的,通过提高步骤2的反应温度,可降低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缺陷峰。
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越大,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缺陷越多。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氢气、甲烷、氨气的比例为(1-1.2):(1-1.2):(1-1.2),优选为1:1:1。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管式炉内的压强为10-20Pa。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为40-50W。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400-45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包括如上述方法制备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采用射频电源,将反应室内气体直接离子化,大大降低了石墨烯的制备温度。其原理在于:通过射频电源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不高,但其内部却处于受激发的状态,其电子能量足以使分子键断裂,并导致具有化学活性的物质(活化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产生,使本来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当处于等离子体场中时,由于反应气体的电激活作用而大大降低了反应温度。
2、该方法在高温下使铜片退火,从而使铜基底表面更加平整。在等离子体发生器作用下,氨气、甲烷进行裂解,并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沉积在铜基底表面,组装得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材料。
3、该方法将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温度降低至400℃,反应时间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实例1中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光学照片;
图2为实施实例1、2中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拉曼图谱;
图3为实施实例1、3中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拉曼图谱;
图4为实施实例3、4中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拉曼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采用的装置是安徽贝意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TF-1200C-S-SSL-PECVD型管式炉。石英管外直径为50毫米,内直径为44毫米。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型号为VERG_500。
实施例1
(1)将处理过的铜箔放入管式炉,然后设置升温程序,首先通入500sccm的氩气20min左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在氩气300sccm和氢气100sccm的条件下开始升温至1030℃,保持30min,目的是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防止其影响气体碳源与铜箔的接触,然后温度降至400℃。
(2)将石英管内压强调至10Pa,此时开始气流量1sccm通入甲烷,1sccm通入氨气,1sccm通入氢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功率调至40W,将保持这个温度5min,进行石墨烯的成膜,然后在氩气气流量300sccm,快速降至室温,得到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该实施例中样品转移到硅片上,光学照片如图1所示,其中灰暗部分是样品,右侧线性部分是样品转移过程中造成的破损,裸露出了下层的硅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石墨烯成膜均匀。该样品的拉曼图如图2所示,由于氮元素的掺杂,石墨烯不再是完美的,出现了缺陷峰D、D’。同时,D峰的峰强与缺陷密度呈正相关。2D峰随掺杂浓度提高和缺陷增加而减弱。参考相关文献【吴娟霞,徐华,张锦.拉曼光谱在石墨烯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4,72(3):301-318.】。
实施例2:
(1)将处理过的铜箔放入管式炉,然后设置升温程序,首先通入500sccm的氩气20min左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在氩气300sccm和氢气100sccm的条件下开始升温至1030℃,保持30min,目的是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防止其影响气体碳源与铜箔的接触,然后温度降至400℃。
(2)将石英管内压强调至10Pa,此时开始气流量1sccm通入甲烷,1sccm通入氨气,1sccm通入氢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功率调至80W,将保持这个温度5min,进行石墨烯的成膜,然后在氩气气流量300sccm,快速降至室温,得到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该实施例中样品的拉曼如图2所示,由图得到,与例1相比,等离子体功率增大后,石墨烯的缺陷变多,并且变厚,2D峰不明显。
实施例3:
(1)将处理过的铜箔放入管式炉,然后设置升温程序,首先通入500sccm的氩气20min左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在氩气300sccm和氢气100sccm的条件下开始升温至1030℃,保持30min,目的是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防止其影响气体碳源与铜箔的接触,然后温度降至500℃。
(2)将石英管内压强调至10Pa,此时开始气流量1sccm通入甲烷,1sccm通入氨气,1sccm通入氢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功率调至40W,将保持这个温度5min,进行石墨烯的成膜,然后在氩气气流量300sccm,快速降至室温,得到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该实施例中样品的拉曼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与例1相比,增大制备温度,样品的2D峰降低,并且缺陷增多。
实施例4:
(1)将处理过的铜箔放入管式炉,然后设置升温程序,首先通入500sccm的氩气20min左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在氩气300sccm和氢气100sccm的条件下开始升温至1030℃,保持30min,目的是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防止其影响气体碳源与铜箔的接触,然后温度降至500℃。
(2)将石英管内压强调至10Pa,此时开始气流量1sccm通入甲烷,1sccm通入氨气,1sccm通入氢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功率调至40W,将保持这个温度1min,进行石墨烯的成膜,然后在氩气气流量300sccm,快速降至室温,得到大面积石墨烯薄膜。
该实施例中样品的拉曼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与例3相比,延长制备时间,样品的2D峰降低,这可能是样品层数增多造成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铜基底置于石英管内后,将石英管放入到管式炉内中心位置进行退火处理,具体为:常压下,先通入400-600sccm的氩气20-30min,直至将管式炉内的空气排净,然后通入氩气和氢气,在氩气250-350sccm、氢气50-150sccm的条件下开始以1-10℃/min升温至1000-1050℃,保持20-40 min,刻蚀铜箔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管式炉内的温度以1-10℃/min的速度降至400-500℃;
步骤2,调节管式炉内的压强至0.1Pa-20Pa后,在400-500℃条件下,通入氢气、甲烷、氨气混合气,同时停止通入氩气,其中氢气、甲烷、氨气的比例为(1-1.5):(1-1.5):(1-1.5),并将管式炉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一侧,其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为40-80W,利用等离子体对管式炉内体系发生作用,反应1-5分钟后,以1-10℃/min的速度将铜基底将至室温,即可得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
所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厚度为20-250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延长步骤2的反应时间,可增加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提高步骤2的反应温度,可降低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缺陷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越大,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缺陷越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氢气、甲烷、氨气的比例为(1-1.2):(1-1.2):(1-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氢气、甲烷、氨气的比例为1: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管式炉内的压强为10-20P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功率为40-50W,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400-450℃。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烯。
CN201710866335.5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534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335.5A CN109534328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335.5A CN109534328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4328A CN109534328A (zh) 2019-03-29
CN109534328B true CN109534328B (zh) 2022-06-24

Family

ID=6583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6335.5A Active CN109534328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4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991A (zh) * 2019-04-24 2019-08-23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氧化还原石墨烯和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4657635B (zh) * 2022-03-22 2023-05-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73948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함질소 그래핀 제조방법
CN102887502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氮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CN103183344A (zh) * 2013-04-24 2013-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低温高效制备大尺寸石墨烯的方法
CN103241730A (zh) * 2012-10-23 2013-08-14 苏州大学 一种利用分子模板对石墨烯表面图案化原子掺杂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6871B1 (ko) * 2011-08-25 2018-08-10 한국과학기술원 질소 도핑된 그라핀, 이를 포함하는 울트라캐패시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088312A (zh) * 2011-11-03 2013-05-08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JP6228293B2 (ja) * 2013-05-09 2017-11-08 サンエディソン・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リミテッドSunEdison Semiconductor Limited 基板上の窒化ホウ素およびグラフェンの直接および連続形成
CN104108706A (zh) * 2014-07-15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大面积优质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556014B (zh) * 2015-01-08 2017-03-29 复旦大学 一种非金属表面低温制备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CN106148910B (zh) * 2015-04-03 2019-0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336505A (zh) * 2015-12-02 2016-02-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US10151027B2 (en) * 2016-03-02 2018-12-11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for graphene deposition
CN106207109A (zh) * 2016-07-08 2016-12-07 天津大学 一种氮、硫双掺杂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73948A (ko) * 2010-12-27 2012-07-05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함질소 그래핀 제조방법
CN102887502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氮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CN103241730A (zh) * 2012-10-23 2013-08-14 苏州大学 一种利用分子模板对石墨烯表面图案化原子掺杂的方法
CN103183344A (zh) * 2013-04-24 2013-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低温高效制备大尺寸石墨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w temperature critial growth of high quality nitrogen doped graphene on dielectrics by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Dacheng Wei et al;《ACS NANO》;20150112;第9卷(第1期);第164-171页 *
"二维碳基材料制备改性及其在SIS结构光伏器件应用上的初探";陈姝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61215(第12期);第B020-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4328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3147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56101B (zh)
JP4963539B2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プラズマcvd装置
JP5678883B2 (ja) プラズマcvd装置、および、シリコン薄膜の製造方法
WO2007046165A1 (ja) 針状突起配列構造を表面に有するダイヤモンドの製造方法、ダイヤモンド材料、電極、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JPWO2004075274A1 (ja) 不純物導入方法
CN109534328B (zh) 一种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253A (zh) 一种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生长六方氮化硼的方法
US9111775B2 (en) Silicon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nd of capacitor including silicon structure
WO2015176220A1 (zh) 一种对石墨烯进行硫掺杂的方法
CN107604338A (zh) 在绝缘衬底上制备大面积双层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1348148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其背面pecvd法和应用
KR20130095119A (ko) 대기압 플라스마 발생 장치
CN101805894B (zh) 一种低温下制备氢化纳米晶态碳化硅薄膜的方法
JP2006036593A (ja) 単層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4715474B2 (ja) 太陽電池の反射防止膜成膜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反射防止膜成膜装置
JP4963584B2 (ja) プラズマcvd装置及びプラズマcvd方法
JP2008300793A (ja) 触媒化学気相成長装置
JP2011023431A (ja) 炭化珪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32042B2 (ja) プラズマcvd装置および成膜方法
CN113725075B (zh) 一种金刚石混合终端表面电导的制备方法
CN111591980A (zh) 一种多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US7776751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ilicon compound
CN103964417B (zh) 一种含锗元素的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JP2007273535A (ja) プラズマ原子層成長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