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911A -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911A
CN109532911A CN201811392180.7A CN201811392180A CN109532911A CN 109532911 A CN109532911 A CN 109532911A CN 201811392180 A CN201811392180 A CN 201811392180A CN 109532911 A CN109532911 A CN 109532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opening
passenger
accommodating chamb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21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韶庆
姜良奎
张恒志
庞世俊
林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21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2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7/00Loading or unload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vehicles, e.g. loading platforms, doors convertible into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6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for transporting goods other than weap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包括轨道、沿轨道运行的车辆本体和可停靠于车辆本体上的无人机;车辆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无人机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无人机自第一开口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上的第一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本发明中轨道车辆上设置有无人机,使轨道车辆在运输乘客和/或货物的同时,通过控制无人机的运行,使无人机运输乘客和/或货物,乘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搭乘无人机,减少车辆内部拥堵,同时减轻乘客携带行李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乘客在乘坐车辆时大都携带包裹,这样不仅造成车辆内部的拥堵还给乘客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一些老年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乘客在乘坐轨道车辆时本身就存在不便,而当他们携带物品乘坐轨道车辆时更会加重负担,乘客在达到目的地后,需要在人潮拥堵的车站进行换乘或者是下车,携带行李更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轨道车辆在进行运输最拥挤的情况发生在轨道车辆停靠、轨道车辆内的乘客与车站内的乘客进行人员交换的时候。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在轨道车辆上集成无人机,通过控制无人机进行乘客以及货物的运输,解决车站拥堵以及乘客携带行李乘车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包括轨道、沿轨道运行的车辆本体和可停靠于车辆本体上的无人机;车辆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无人机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无人机自第一开口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上的第一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
进一步,车辆本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乘客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向车辆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打开,无人机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上的第一容纳腔。
进一步,无人机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的顶部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箱体飞行的驱动装置;箱体垂直于地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开口的第二门体,第二门体打开,乘客或货物可经第二开口进出无人机;
优选的,驱动装置自箱体的顶部上侧、向平行于箱体顶部且远离箱体的方向延伸,驱动装置对称的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上侧。
进一步,第一容纳腔垂直于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本体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开口的第三门体,无人机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令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对应重合。
进一步,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无人机的箱体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后,锁定装置锁止,将无人机固定在第一容纳腔内。
进一步,无人机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车辆本体的控制系统相连,以使无人机能够准确的停靠在轨道车辆上。
进一步,车辆本体上第一开口的外周设置有向车辆本体内部凹陷的凹槽,当无人机的箱体伸入第一容纳腔时,无人机的顶部与第一开口平齐,无人机上的驱动装置对应伸入凹槽中。
进一步,无人机包括载客无人机和载货无人机,载客无人机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座椅,箱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座椅的固定装置,所述座椅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座椅可经第二开口滑动进入或离开箱体;
优选的,箱体平行于第三开口的侧面、至少有一侧设置为透明。
进一步,车辆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梯,所述电梯的电梯门与第一容纳腔的第三开口相对应,当无人机的第二门体和第一容纳腔的第三门体开启,无人机和电梯可进行货物或者是人员交换。
进一步,供轨道车辆停靠的车站内设置有供无人机停靠的服务站,服务站内的无人机可飞行到乘客所在位置将乘客送至服务站,且当轨道车辆停靠在车站内时,轨道车辆上的无人机与服务站内无人机进行交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轨道车辆上使用无人机运输乘客或者是货物,缓解了轨道车辆内乘客以及货物存放拥堵的问题。
2、在轨道车辆上设置无人机,通过无人机运输乘客,让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或者是老年人可以通过乘坐无人机达到目的地,既节约时间又能避免他们在拥挤的车辆或者是车站内进行上下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无人机能够准确无误的将乘客或者是货物送至车站,省去乘客走路或者是携带行李的麻烦。
4、车辆上集成无人机,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利用了空中的空间,减少地面的拥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本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本体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站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到站停车示意图。
图中:1-轨道;2-车辆本体;21-第一容纳腔;22-第一开口;23-第一门体;24-第三开口;25-第三门体;26-凹槽;27-走道;28-电梯;29-楼梯;30-上层区域;31-下层区域;4-无人机;41-箱体;42-驱动装置;43-第二开口;44-第二门体;45-滑动装置;46-锁定装置;5-座椅;6-车站;61-服务站;62-停靠腔;63-第四开口;64-第四门体。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4集成系统,包括沿轨道1运行的车辆本体2,和设置在车辆本体2上的无人机4,车辆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无人机的第一容纳腔21,第一容纳腔21的一侧设置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22,第一开口22上方设置有可覆盖第一开口22的第一门体23,第一门体23打开,无人机4对应伸入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容纳腔21内,并固定在车辆本体2上。无人机4可以停靠在车站6内的服务站61内,或者是停靠在轨道车辆上,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可以在控制系统的操纵下自主飞行,服务站61内的空载无人机4飞向乘客或者是货物所在地将乘客或者是货物运输到车站内的服务站61里,乘客可以选择直接进入车站6内候车,或者是在无人机4内能进行候车,当轨道车辆进站停靠时,轨道车辆上的乘客可以选择直接下车进入车站6,或者是通过搭乘轨道车辆上的无人机4进入服务站61,服务站61内的载客无人机4再飞行到轨道车辆上,向轨道车辆上运送乘客或者是货物。车站6内设置供无人机4停靠的无人机4,使乘客免去乘车抵达车站6的麻烦,节省时间同时减轻地面拥堵;轨道车辆在于车站6进行人员交换时是车辆运行最拥堵的时候,利用无人机4技术,将轨道车辆内的乘客或货物与服务站61内的乘客或货物进行交换,避免乘客进入车站6拥堵,也省去在拥挤的人群中装卸货物的麻烦;充分利用了空中空间,减轻地面拥堵。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本体2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乘客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向车辆本体2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21,第一容纳腔21上的第一开口22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21的第一门体23,所述第一门体23打开,无人机4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容纳腔21。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4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41,箱体4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箱体41飞行的驱动装置42。驱动装置42自箱体41的顶部上侧、向平行于箱体41顶部且远离箱体的方向延伸,驱动装置42对称的设置在箱体41的顶部上侧,使无人机4在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飞行时能够平稳运行。箱体41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43,第二开口43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开口43的第二门体44;第一容纳腔21垂直于第一开口22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本体2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24,所述第三开口24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开口24的第三门体25;无人机4的箱体41伸入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容纳腔21内,第三开口24与第二开口43对应重合。当有乘客需要搭乘无人机4时,第二门体44和第三门体25打开,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24重合,乘客可通过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24进入无人机4的箱体41内,当乘客在无人机4箱体41内安置好后,第二门体44和第三门体25关闭,无人机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降乘客和/或行李运送至目的地,无人机4抵达目的地后,箱体41上的第二门体44打开,乘客经第二门体44从无人机4上下来,无人机4的第二门体44关闭,无人机4在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飞行,返回到轨道车辆上,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门体23打开,无人机4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21内,完成运行。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4包括载客无人机和载货无人机,载客无人机可以去乘客所在地将乘客运送到车站6内的服务站61里;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主飞行至乘客所在地,载客无人机平稳停靠后,第二门体44打开,乘客经第二门体44进入载客无人机箱体41内部,箱体41内部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5,乘客安置好后,第二门体44关闭,载客无人机在驱动装置42的带动下飞行,将乘客送至车站6内的服务站61,此时乘客可以选择从载客无人机上下来进入车站6进行候车,或者是待在载客无人机上进行候车;当轨道车辆停靠在车站6内时,载客无人机上进行候车的乘客在载客无人机的飞行下停靠在轨道车辆上,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门体23滑动打开,载客无人机对应伸入轨道车辆上的第一容纳腔21内,载客无人机停稳后,载客无人机上的第二门体44打开,第一容纳腔21上的第三门体25打开,乘客经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24进入轨道车辆内部,无人机4完成运行。或者是,车辆本体2内的乘客选择搭乘无人机4,无人机4将车辆本体2上的乘客运送至服务站61内。避免轨道车辆与车站6内乘客进行人员交换时,由于人员多造成的站内拥堵。
本实施例中,载客无人机的箱体41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座椅5的固定装置,座椅5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45,座椅5可经第二开口43滑动进入箱体41内,并由固定装置固定在箱体41内。当行动不便的人乘坐无人机时,乘客可以将载客无人机中的座椅5解锁,乘客坐在座椅5上离开载客无人机,在抵达进入车站6后,车站6内的服务人员将座椅5送至载客无人机。车辆本体2内部设置有电梯28,电梯28门对应第一容纳腔21的第三开口24,乘客可以根据乘客需要选择乘坐电梯28进入载客无人机,电梯28门打开,第一容纳腔21上的第三门体25打开、无人机4的第二门体44打开,电梯28内的乘客经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24进入无人机4内部。或者是载客无人机内的乘客经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24进入电梯28内,在经电梯28进入轨道车辆内部。箱体41平行于第二开口43的侧面、至少有一侧设置为透明,令乘客可以通过透明侧看到外面;优选的,无人机4的箱体41为全透明的,乘客可以在乘坐无人机4的过程中,透过箱体41观察外面的景色。
本实施例中,载货无人机可对应伸入或远离第一容纳腔21,载货无人机的箱体41进入第一容纳腔21后,载货无人机的第二门体44打开,第一容纳腔21的第三门体25打开,第二开口43与第三开口24对应,乘客将行李或货物放入载货无人机4箱体41内,或将货物从载货无人机箱体41内拿出。当载货无人机将货物或者是乘客行李送到目的地后,载客无人机上的第二门体44打开,人们可通过第二开口43将箱体41内的行李或货物取出。或者是载货无人机上的第二门体44打开,可向载货无人机内部放置行李或货物,第二门体44关闭,载客无人机将行李或货物送至车辆本体2上。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4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车辆本体2的控制系统相连,以使无人机4能够准确无误的从服务站61飞到乘客所在地,并将乘客送到服务站61,同时定位装置的设置使车辆本体2上的无人机4准确的飞到服务站61,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准确无误的进入车辆本体2,实现服务站61与车辆本体2上的无人机4交换。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21内设置有锁定装置46,当无人机4的箱体41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21后,锁定装置46锁止,将无人机4固定在第一容纳腔21内。车辆本体2上第一开口22的外周设置有向车辆本体2内部凹陷的凹槽26,无人机4箱体41伸入第一容纳腔21时,无人机4上的驱动装置42对应伸入凹槽26中。
本实施例中,车辆本体2内的第二容纳腔分为两层,分别为下层区域31和位于下层区域31上方的上层区域30,上层区域3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无人机4的第一容纳腔21;第一容纳腔21对应走道27设置,且第一容纳腔21远离第一开口22的一端与走道27相距一定距离,使车辆本体2内部的乘客可以在走道27上行走,避免乘客碰到第一容纳腔21,造成伤害。
本实施例中,车辆本体2在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供乘客上下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置有覆盖进出口的车门,所述车门关闭轨道车辆运行,优选的车门可以设置为透明的。车辆本体2上平行于车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当前车辆拥挤程度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根据车辆本体2内部的乘客拥挤程度进行颜色的变换,以提示车辆外的乘客,车辆内部的拥挤情况。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包括多节车厢,每节车厢顶部都可以停靠多个无人机4。车厢内部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5,以及供乘客使用的盥洗室。
本实施例中,车辆本体2沿轨道1正常运行,第二容纳腔的下层区域31和上层区域均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5,下层区域31与上层区域30之间设置有连接下层区域31与上层区域30的楼梯29,车辆本体2内设置有电梯28,下层区域31的乘客可以搭乘电梯28进入上层区域30;车辆本体2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无机的第一容纳腔21,当车辆上的乘客需要乘坐无人机4时,乘客可以通过电梯28进入无人机4中,无人机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飞行至服务站61内,将车辆本体2上的乘客送至车站6内;避免乘客在出站时拥挤,无人机4的设置使轨道车辆交通系统更加的人性化,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搭乘无人机4,同时老年乘客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乘客可以通过搭乘无人机4到达车站6,避免老年人或者是行动不便的乘客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到达车站6、增添地面拥堵,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4在对应伸入车辆本体2上的第一容纳腔21后,第一容纳腔21内的锁定装置46将无人机4锁止在第一容纳腔21内,车辆本体2的第一容纳腔21内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与无人机4连接为无人机4进行充电;服务站61上的停靠腔62内同样设置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与无人机4相连,为无人机4进行充电;同时,无人机4的驱动装置42上设置有扇叶,当无人机4进入车辆本体2后,轨道车辆运行,车辆周围的了气流流动驱动扇叶旋转,扇叶转动产生电能,为无人机4充电。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站6内设置有服务站61,服务站61可供无人机4停放,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将乘客或者是乘客的行李从家中或酒店送往服务站61,当轨道车辆停在车站6内时,乘客可以进入轨道车辆内或者是选择乘坐无人机4进入轨道车辆内,服务站61上的无人机4与轨道1车车辆上的无人机4进行交换,轨道车辆上的空载无人机4将停靠在服务站61内,服务站61内的携带乘客或者货物的无人机4飞行到轨道车辆上,无人机4内的乘客和/或货物进入轨道车辆。
本实施例中,服务站6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无人机4停靠的停靠腔62,停靠腔62的上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开口63,所述第四开口63上侧设置有覆盖第四开口63的第四门体64,无人机4的箱体41经第四开口63对应伸入停靠腔62内;控制系统将指令发送给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无人机4接收到指令将自主飞行到乘客所在的位置,此时乘客可乘坐无人机4飞往服务站61,乘客无需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或者是步行去车站6乘车;当无人机4将乘客接到车站6的服务站61后,乘客可以选择从服务站61进入车站6内进行候车,或者是乘客可以选择待在无人机4内进行候车;车站6内的乘客也可以选择进入无人机4进行候车;当轨道车辆到达车站6内,轨道车辆上的空载无人机4将自主飞行到服务站61内停靠,服务站61内满载(载有乘客或者是货物)的无人机4将飞向轨道车辆,并停靠在轨道车辆上,满载无人机4内的乘客或者是行李进入轨道车辆。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接收到指令后,无人机4将自主飞行到乘客或者是货物的所在地,乘客进入无人机4或者是货物装进无人机4后,无人机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飞行到车站6内的服务站61内,当无人机4停靠在服务站61内时,乘客可以搭乘电梯28从无人机4内进入车站6进行候车,行动不便的乘客或者是老年的乘客可以选择留在无人机4上,当轨道车辆进站后,轨道车辆上的无人机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飞行到服务站61内停靠,这是服务站61内的载有乘客或货物的无人机4将飞行到车辆本体2上停靠,停靠在轨道车辆上的无人机4内的乘客搭车辆本体2内的电梯28进入车辆本体2;停靠在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内的乘客进入车站6,也就是服务站61内的无人机4与车辆本体2上的无人机4交换,实现车站6内的乘客与车辆本体2上的乘客的人员交换,使部分乘客在上下车的时候无需在地面拥挤进站或者是上车,避免上下车的过程中人员拥堵,同时也给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乘客在搭乘轨道车辆时带来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包括轨道、沿轨道运行的车辆本体和可停靠于车辆本体上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车辆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无人机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无人机自第一开口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上的第一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本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乘客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的顶部向车辆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打开,无人机对应伸入或远离车辆本体上的第一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的顶部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箱体飞行的驱动装置;箱体垂直于地面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开口的第二门体,第二门体打开,乘客或货物可经第二开口进出无人机;
优选的,驱动装置自箱体的顶部上侧、向平行于箱体顶部且远离箱体的方向延伸,驱动装置对称的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腔垂直于第一开口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本体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开口的第三门体,无人机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令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对应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无人机的箱体对应伸入第一容纳腔后,锁定装置锁止,将无人机固定在第一容纳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车辆本体的控制系统相连,以使无人机能够准确的停靠在轨道车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本体上第一开口的外周设置有向车辆本体内部凹陷的凹槽,当无人机的箱体伸入第一容纳腔时,无人机的顶部与第一开口平齐,无人机上的驱动装置对应伸入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包括载客无人机和载货无人机,载客无人机的箱体内部设置有座椅,箱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座椅的固定装置,所述座椅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座椅可经第二开口滑动进入或离开箱体;
优选的,箱体平行于第三开口的侧面、至少有一侧设置为透明。
9.根据权利要去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本体内部设置有电梯,所述电梯的电梯门与第一容纳腔的第三开口相对应,当无人机的第二门体和第一容纳腔的第三门体开启,无人机和电梯可进行货物或者是人员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供轨道车辆停靠的车站内设置有供无人机停靠的服务站,服务站内的无人机可飞行到乘客所在位置将乘客送至服务站,且当轨道车辆停靠在车站内时,轨道车辆上的无人机与服务站内无人机进行交换。
CN201811392180.7A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Pending CN109532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180.7A CN109532911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180.7A CN109532911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911A true CN109532911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2180.7A Pending CN109532911A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29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197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搭乘路线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24578A1 (en) * 2020-07-25 2022-01-27 Jianfei Ye Integrated engineering system that combines multiple drones and an Electro-Mechanical dro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achieve a new method of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4817A (zh) * 2016-05-03 2016-07-20 王非凡 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
CN106828264A (zh) * 2017-01-17 2017-06-13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车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986012A (zh) * 2017-04-26 2017-07-28 青岛福瑞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空载人飞行器
CA3010965A1 (en) * 2017-10-18 2018-09-10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Rail vehicle and on-board safety dro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4817A (zh) * 2016-05-03 2016-07-20 王非凡 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
CN106828264A (zh) * 2017-01-17 2017-06-13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车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986012A (zh) * 2017-04-26 2017-07-28 青岛福瑞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低空载人飞行器
CA3010965A1 (en) * 2017-10-18 2018-09-10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Rail vehicle and on-board safety dron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197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搭乘路线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5197B (zh) * 2019-05-28 2022-09-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搭乘路线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2079009B2 (en) 2019-05-28 2024-09-03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iding rout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024578A1 (en) * 2020-07-25 2022-01-27 Jianfei Ye Integrated engineering system that combines multiple drones and an Electro-Mechanical dro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achieve a new method of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US11958602B2 (en) * 2020-07-25 2024-04-16 Jianfei Ye Integrated engineering system that combines multiple drones and an electro-mechanical dro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achieve a new method of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7972B2 (ja) 配送システム
US10150524B2 (en) Intelligent POD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
US10207805B2 (en) Drone transport system
ES2719204T3 (es) Sistema de transferencia y equilibrio de carga de un compartimiento de depósito superior
US5820076A (en) Luggage compartment system especially for a passenger aircraft cabin
ES2236437T3 (es) Armario retractil.
CN106080349B (zh) 一种配置有无人机货物装卸平台的快递配送车
US20130125778A1 (en) Automated vehicle conveyance apparat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9532911A (zh) 一种轨道车辆与无人机集成系统
US11345269B2 (en) Trailer and arrangement for delivery of products
KR20220079663A (ko) 통합 모빌리티 시스템
CN103057706A (zh) 允许在多层上接纳乘客的飞行器客舱和相应的飞行器
EP3079983A1 (en) Aircraft luggage system having a luggage compartment and an additional luggage compartment
CN114771288A (zh) 一种无人驾驶捷运车辆系统
JP7151562B2 (ja) 自律走行車両
BR112017003592B1 (pt) Bagageiro acima da cabeça para aviões
BRPI0618117A2 (pt) dispositivo de acomodação de bagagem
US8500069B2 (en) Device for moving objects, intended in particular for luggage in a hold of an aircraft
US20230347809A1 (en) Vehicle for parcel delivery
CN205737142U (zh) 一种配置有无人机货物装卸平台的快递配送车
CN2052204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供电触网、充电设施
CN208602610U (zh) 智能行李车
CN109532934A (zh)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CN109532933A (zh) 一种列车及交通系统
CN109987016A (zh) 一种智慧物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