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934A -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934A
CN109532934A CN201811392095.0A CN201811392095A CN109532934A CN 109532934 A CN109532934 A CN 109532934A CN 201811392095 A CN201811392095 A CN 201811392095A CN 109532934 A CN109532934 A CN 109532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ail vehicle
movable
accommodating chambe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20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2934B (zh
Inventor
张琪
刘韶庆
姜良奎
庞世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20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2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2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2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00Transferring passengers, articles, or freight to and from moving trains; Slipping or coupling vehicles from or to moving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和沿轨道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可脱离轨道车辆运行的活动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在垂直于其运行的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轨道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连接、并垂直于轨道的副轨道,所述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进出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本发明通过在轨道车辆上设置用于容纳活动车辆的容纳腔,使活动车辆可以进入容纳腔与轨道车辆同行,也可以离开轨道车辆独自行驶,利用活动车辆的小巧灵活性,减轻交通拥堵。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是人们出行首选的一个出行方式,轨道车辆承载量大、速度快、价格低廉;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口增长日益严重的趋势,轨道车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轨道车辆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发新科技,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轨道车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们必须在车站进行轨道车辆的搭乘,同时,人们到站停车下车后,必须穿过拥挤的车站,再选择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到家中或前往目的地,这样就会造成人们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乘坐交通工具前往轨道车辆,也必须在车站穿过拥挤的人潮进行检票进站。而且,当人们下车后选择的交通工具大多无法进入狭窄的小巷或街道,使得人们在到站后需要步行穿过狭窄的小巷或街道抵达目的地,为人们造成诸多不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通过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可以脱离轨道车辆运行的小型活动车辆,活动车辆沿垂直于轨道的副轨道移动,进出轨道车辆,将轨道车辆上的乘客送往目的地,或者是将乘客送往轨道车辆上,活动车辆的设置能够使位于狭窄街道内的乘客、通过乘坐活动车辆顺利往返于轨道车辆和目的地之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和沿轨道运行的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可脱离轨道车辆运行的活动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在垂直于其运行的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轨道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连接、并垂直于轨道的副轨道,所述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进出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
进一步,副轨道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活动车辆下侧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配合,令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离开或靠近轨道车辆。
进一步,活动车辆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活动车辆离开容纳腔,滑动装置支撑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
进一步,活动车辆垂直于其运行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门体,第一门体打开,乘客可通过第一开口进出活动车辆;活动车辆在进入容纳腔后,活动车辆上的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一侧对应重合。
进一步,活动车辆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门体;容纳腔在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车辆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覆盖有第三门体,活动车辆进入容纳腔,活动车辆上的第二开口与容纳腔上的第三开口对应,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打开,轨道车辆和/或活动车辆上的乘客进行换乘。
进一步,容纳腔内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活动车辆自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一侧进入容纳腔时,限位装置工作,防止活动车辆从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另一侧滑出。
进一步,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结构,当活动车辆完全进入容纳腔后,锁定装置工作将活动车辆锁止在容纳腔内。
进一步,轨道车辆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处覆盖有第四门体,轨道车辆停止,第四门体打开,轨道车辆和/或站台上的乘客进行换乘。
进一步,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两侧覆盖有第五门体,第五门体打开,活动车辆进出容纳腔。
进一步,容纳腔内设置有充电装置,当活动车辆进入容纳腔后,充电装置与活动车辆连接,为活动车辆进行充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活动车辆可以进入轨道车辆内部与轨道车辆一同行驶,也可以脱离轨道车辆单独行驶,利用活动车辆将乘客运输到轨道车辆上,为乘客提供乘车方便。
2、本发明中活动车辆小型轻便,活动车辆可以自由穿梭与狭窄的小巷和街道,为位于狭窄街道内的乘客去往轨道车辆、或从轨道车辆回到目的地提供方便。
3、本发明中设置活动车辆为乘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使乘客免于在车站里搭乘轨道车辆的麻烦。
4、本发明中轨道车辆内部设置有用于存放自行车的位置,为骑行乘客提供搭乘轨道车辆的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车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容纳腔的示意图。
图中:1-轨道;11-副轨道;12-第一导向部;3-轨道车辆;31-容纳腔;32-第三开口;33-第三门体;34-贯穿侧;35-第四开口;36-第四门体;37-第五门体;4-活动车辆;41-第一开口;42-第一门体;43-第二开口;44-第二门体;45-滑动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3交通系统,包括轨道1和沿轨道1运行的轨道车辆3,轨道车辆3上设置有可脱离轨道车辆3运行的活动车辆4,所述轨道车辆3上设置有在垂直于轨道车辆3运行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3的容纳腔21,轨道1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1连接并垂直于轨道1的副轨道11,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活动车辆4通过容纳腔21贯穿过轨道车辆3的两侧进出轨道车辆3。活动车辆4可以从轨道车辆3里出来自行载客,将轨道车辆3内的乘客运载至目的地,或将去往乘客所在地将乘客运载至轨道车辆3上,活动车辆4小型轻巧,可以自由穿梭与狭窄的街道或小巷。活动车辆4进入容纳腔21后固定在轨道车辆3上,随轨道车辆3一同运行,此时活动车辆4和/或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可以进行人员交换实现换乘。轨道车辆3在站点停车,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可以从轨道车辆3上下车;同时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还可以选择乘坐活动车辆4,活动车辆4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轨道车辆3上设置有用于盛放活动车辆4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平行于轨道车辆3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与外界相通,活动车辆4可通过容纳腔21与外界相通的两侧进出容纳腔21。活动车辆4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45,活动车辆4离开容纳腔21后,滑动装置45支撑活动车辆4在副轨道11上移动,滑动装置45为滑轮或者是其他可以实现滑动的装置。活动车辆4上滑动装置45的设置,实现了活动车辆4脱离轨道车辆3的目的,活动车辆4可以不受轨道车辆3进行限制,可以沿副轨道11自由运行,活动车辆4上携带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活动车辆4自行沿副轨道11移动,将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运送至目的地,同时活动车辆4小巧轻便,可以将去往狭窄街道的乘客顺利送达目的地。
本实施例中,轨道1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1连接并垂直于轨道1的副轨道11,副轨道11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轨道车辆3的运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12,活动车辆4下侧设置有与副轨道11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活动车辆4上的第二导向部与副轨道11上的第一导向部12相配合,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的设置起到为活动车辆4的运行提供导向作用,活动车辆4自轨道车辆3上脱离后,活动车辆4底部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与副轨道11上的第一导向部12对应配合,第二导向部在活动车辆4的带动下沿第一导向部12移动,活动车辆4沿副轨道11移动,远离轨道车辆3。当活动车辆4上乘客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活动车辆4将沿副轨道11运行回到轨道车辆3上。在活动车辆4向轨道车辆3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乘坐轨道车辆3的乘客可以选择乘坐活动车辆4抵达轨道车辆3。
活动车辆4需要进入轨道车辆3时,活动车辆4首先在滑动装置45的带动下进入副轨道11,活动车辆4下侧的第二导向部与副轨道11上的第一导向部12配合,活动车辆4沿副轨道11移动,活动车辆4沿副轨道11移动到副轨道11与轨道1的交叉处,并经容纳腔21与外界连通的一侧进入轨道车辆3。此时,活动车辆4停止移动,活动车辆4固定在轨道车辆3上的容纳腔21内,活动车辆4在轨道车辆3的带动下移动。当轨道车辆3达到车站时,轨道车辆3停车,部分活动车辆4在滑动装置45的带动下脱离轨道车辆3,进入副轨道11,活动车辆4上的第二导向部与其对应的副轨道11上的第一导向部12配合,活动车辆4在与其对应的副轨道11运行,运输乘客。部分活动车辆4并不离开轨道车辆3,等轨道车辆3到达这些活动车辆4想要抵达的车站时,相应的活动车辆4离开轨道车辆3,运输乘客。
本实施例中,活动车辆4进出轨道车辆3都需要沿副轨道11运行,副轨道11与轨道1垂直,轨道车辆3在停止的情况下,活动车辆4才可以进出轨道车辆3,副轨道11上第一导向部12的设置保证了活动车辆4在进出轨道车辆3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也保证了活动车辆4进出轨道车辆3时的准确性和平稳性。当活动车辆4从轨道车辆3上下来后,进入副轨道11行驶,由于活动车辆小巧灵便,副轨道也比较窄,因此副轨道可以铺设进比较狭窄的街道或者是小巷,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想要到达的地方位于偏远狭窄的街道时,活动车辆4可以沿副轨道11进行行驶,自由穿梭于狭窄的街道或小巷。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车辆4垂直于其运行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41,所述第一开口41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41的第一门体42,第一门体42打开,乘客可通过第一开口41进出活动车辆4。优选的第一门体42设置为透明的,乘客可以通过第一门体42看到外界。活动车辆4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43,所述第二开口43处设置有覆盖第二开口43的第二门体44;容纳腔21在轨道车辆3运行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车辆3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32,所述第三开口32处覆盖有第三门体33,活动车辆4进入容纳腔21,活动车辆4上的第二开口43与容纳腔21上的第三开口32对应,第二门体44和第三门体33打开,轨道车辆3和/或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进行换乘。轨道车辆3或者是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乘坐轨道车辆3还是乘坐活动车辆4,并通过第二开口43和第三开口32进行换乘,当轨道车辆3在站点停车时,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可以通过活动车辆4上的第一门体42打开,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可以通过第一开口41下车。或者是活动车辆4从轨道车辆3上脱离,乘客乘坐活动车辆4前往目的地。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3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开口35,所述第四开口35处覆盖有第四门体36,轨道车辆3停止,第四门体36打开,轨道车辆3和/或站台上的乘客进行换乘。轨道车辆3上的第四门体36在轨道车辆3到站后打开,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可以通过第四开口35进入站台下车或者是通过第四开口35进入轨道车辆3内乘坐轨道车辆3。轨道车辆3上还设置有自行车存放点,骑自行车人也可以随时去乘坐轨道车辆3,轨道车辆3上设置有专门为携带自行车的乘客乘坐的位置,乘客可将自行车固定在乘坐的位置旁边,搭乘轨道车辆3,到站后将自行车取出,离开轨道车辆3。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21贯穿轨道车辆3的两侧覆盖有第五门体37,第五门体37打开,活动车辆4进入容纳腔21,当活动车辆4从乘客所在地把乘客运送到轨道车辆3上时,容纳腔21上的第五门体37打开,活动车辆4进入轨道车辆3内部,活动车辆4完全进=进入轨道车辆3后,第五门体37关闭,第五门体37的设置避免轨道车辆3运行时,风力或者是雨雪天气对活动车辆4造成影响;也避免了活动车辆4从容纳腔21贯穿轨道车辆3的两侧滑出轨道车辆3。当活动车辆4脱离轨道车辆3时,第五门体37关闭,将容纳腔21贯穿轨道车辆3的两侧封闭,避免容纳腔21与外界相通,风力或者是雨雪对容纳腔21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车辆4为无人驾驶车辆,活动车辆4的行车路径由轨道车辆3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轨道车辆3到达车站停车的时候,需要在该站点下车的乘客可以选择乘坐活动车辆4离开轨道车辆3,活动车辆4将乘客运送至乘客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活动车辆4将返回轨道车辆3。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3停车的车站内设置有若干活动车辆4,当轨道车辆3到站停车时,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可以选择乘坐活动车辆4沿副轨道11前往目的地;当活动车辆4上的乘客的目的地离车站比较远,在轨道车辆3启动运行之前还未回到轨道车辆3上时,车站内的空载活动车辆4将进入副轨道11,并沿副轨道11进入轨道车辆3上的容纳腔21内。若活动车辆4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返回轨道车辆3时,轨道车辆3已经离开车站,活动车辆4将进入车站内等待下一列轨道车辆3,等轨道车辆3上的活动车辆4脱离轨道车辆3,在车站内等待的活动车辆4进入容纳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车辆4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当轨道车辆3上的载有乘客的活动车辆4将在车站脱离轨道车辆3后,活动车辆4将乘客送往目的地后,根据定位装置的定位,活动车辆4将准确无误的返回车站,车站内的活动车辆4也在定位系统的定位下,准确的进入轨道车辆3内。
本实施例中,当轨道车辆3在车站停车时,轨道车辆3上的乘客可以通过轨道车辆3上的第四开口35进出轨道车辆3,实现轨道车辆3或车站上的乘客换乘;在轨道车辆3停车的过程中,若又称可选择在该站点下车,去往目的地,乘客可以选择乘坐活动车辆4,活动车辆4将从轨道车辆3内脱离,活动车辆4沿副轨道11运行将乘客送往目的地;若此站点不是乘客想要下车的车站,那么活动车辆4将继续停靠在轨道车辆3上,待轨道车辆3到达乘客想要下车的车站时,活动车辆4脱离轨道车辆3进行运送乘客。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容纳腔21内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活动车辆4自容纳腔21贯穿轨道车辆3的一侧进入容纳腔21时,限位装置工作,防止活动车辆4从容纳腔21贯穿轨道车辆3的另一侧滑出,容纳腔21内设置有锁定结构,当活动车辆4完全进入容纳腔21后,锁定装置工作将活动车辆4锁止在容纳腔21内。轨道车辆3停止,第五门体37打开,活动车辆4进入轨道车辆3上的容纳腔21内,限位装置工作,防止活动车辆4从轨道车辆3内滑出,当活动车辆4完全进入到容纳腔21后,活动车辆4停止移动,活动车辆4静止在容纳腔21内,锁定装置将活动装置固定在容纳腔21中,防止活动车辆4在轨道车辆3运行过程中发生摆动,对自身和/或轨道车辆3造成损坏。容纳腔21内设置有充电装置,当活动车辆4进入容纳腔21后,锁定装置将活动车辆4锁止后,充电装置与活动车辆4连接,为活动车辆4进行充电。为下次活动车辆4脱离轨道车辆3运输乘客储存电能。
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3在运行时,轨道车辆3上的第五门体37将关闭,第五门体37关闭保证了活动车辆4在容纳腔21内由于锁定装置失效,活动车辆4自容纳腔21内滑出,造成的活动车辆4内乘客伤亡。当轨道车辆3运行时,容纳腔21内未进入活动车辆4时,第五门体37的设置也避免了轨道车辆3运行时大量气流穿过容纳腔21造成的噪音,同时也避免了气流穿过容纳腔21造成的运行阻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包括轨道和沿轨道运行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可脱离轨道车辆运行的活动车辆,轨道车辆上设置有在垂直于其运行的方向上贯穿轨道车辆的容纳腔;轨道平行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连接、并垂直于轨道的副轨道,所述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进出容纳腔,以随轨道车辆运行或脱离轨道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副轨道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轨道车辆运行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活动车辆下侧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配合,令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离开或靠近轨道车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车辆下侧设置有滑动装置,活动车辆离开容纳腔,滑动装置支撑活动车辆沿副轨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车辆垂直于其运行方向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门体,第一门体打开,乘客可通过第一开口进出活动车辆;活动车辆在进入容纳腔后,活动车辆上的第一开口与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一侧对应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车辆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门体;容纳腔在轨道车辆运行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与轨道车辆内部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覆盖有第三门体,活动车辆进入容纳腔,活动车辆上的第二开口与容纳腔上的第三开口对应,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打开,轨道车辆和/或活动车辆上的乘客进行换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活动车辆自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一侧进入容纳腔时,限位装置工作,防止活动车辆从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另一侧滑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锁定结构,当活动车辆完全进入容纳腔后,锁定装置工作将活动车辆锁止在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车辆平行于其运行方向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个与外界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处覆盖有第四门体,轨道车辆停止,第四门体打开,轨道车辆和/或站台上的乘客进行换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贯穿轨道车辆的两侧覆盖有第五门体,第五门体打开,活动车辆进出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充电装置,当活动车辆进入容纳腔后,充电装置与活动车辆连接,为活动车辆进行充电。
CN201811392095.0A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Active CN109532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095.0A CN10953293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2095.0A CN10953293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934A true CN109532934A (zh) 2019-03-29
CN109532934B CN109532934B (zh) 2020-12-22

Family

ID=6584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2095.0A Active CN109532934B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29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569A (zh) * 2019-09-04 2019-11-22 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轨道车站及在轨道车站内增减车厢的方法
CN112208556A (zh) * 2020-09-28 2021-01-12 江西玉祥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悬吊运载交通轨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CN101830229A (zh) * 2010-05-11 2010-09-15 张应刚 一种地下管道交通系统
CN103465915A (zh) * 2013-09-30 2013-12-25 福州大学 基于站点无停留地铁的物联网车厢调度的实现方法
JP2015229402A (ja) * 2014-06-04 2015-12-2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用防護体
CN106184236A (zh) * 2016-07-31 2016-12-07 丁乃祥 不停车上下客列车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8382418A (zh) * 2017-12-28 2018-08-10 网云(武汉)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行驶可分离辅车系统
CN108501960A (zh) * 2018-04-04 2018-09-07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轨道系统及空铁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12A (zh) * 2006-12-09 2007-06-27 薛江炜 客运车辆连续行驶的方法及其进出站车厢
CN101830229A (zh) * 2010-05-11 2010-09-15 张应刚 一种地下管道交通系统
CN103465915A (zh) * 2013-09-30 2013-12-25 福州大学 基于站点无停留地铁的物联网车厢调度的实现方法
JP2015229402A (ja) * 2014-06-04 2015-12-2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用防護体
CN106184236A (zh) * 2016-07-31 2016-12-07 丁乃祥 不停车上下客列车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8382418A (zh) * 2017-12-28 2018-08-10 网云(武汉)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行驶可分离辅车系统
CN108501960A (zh) * 2018-04-04 2018-09-07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轨道系统及空铁运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1569A (zh) * 2019-09-04 2019-11-22 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轨道车站及在轨道车站内增减车厢的方法
CN112208556A (zh) * 2020-09-28 2021-01-12 江西玉祥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悬吊运载交通轨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934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080B (zh) 车辆远程操作系统以及车载机器
US20130125778A1 (en) Automated vehicle conveyance apparat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JP5289568B2 (ja) 自動式公共及び個人輸送システム
WO1997002167A1 (fr) Systeme de trafic/transport
CN107817792B (zh) 一种智能公共运输系统
US20040035315A1 (en) Transit system
JP2008534388A (ja) 人々または貨物の特に都市区域内における大量輸送の方法と、同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輸送インフラ
JP7277982B2 (ja) 交通システム及び輸送方法
US20130327244A1 (en) Autonomous moving highway
CN102881156A (zh) 一种通道式无人驾驶自主行驶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CN109532934A (zh) 一种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RU2758921C1 (ru) Поезд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самоходным одиночным вагоном
CN107700293A (zh) 自动行驶交运系统
CN109532864A (zh) 一种列车交通系统
CN111746437A (zh) 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WO2018228161A1 (zh) 轨道车辆控制系统、轨道车辆、轨道系统以及运输系统
CN108442198A (zh) 一种基于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系统
CN104859688A (zh) 基于北斗定位的地铁自动管理系统
US11584454B2 (en) Control device, an at least semi-automatically driving vehicle, a vehicle combination, and a method
CN112752599B (zh) 自主车辆运输系统和方法
CN2052204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供电触网、充电设施
CN207972626U (zh) 一种可无停上下客的智能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58407A (zh) 一种基于换乘岛的车站进站系统
CN110758406A (zh) 一种应用于车站的换乘岛系统
CN112622946B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