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2344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2344B
CN109532344B CN201810782510.7A CN201810782510A CN109532344B CN 109532344 B CN109532344 B CN 109532344B CN 201810782510 A CN201810782510 A CN 201810782510A CN 109532344 B CN109532344 B CN 109532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neumatic tir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radial direction
tire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2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2344A (zh
Inventor
长泽宏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3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2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2Protection against exterio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4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off-road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提高胎侧部的耐久性能以及泥泞地等上的驱动力。充气轮胎(1)具有胎侧部(3)。在胎侧部(3)的外表面沿轮胎周向并排有多个向轮胎轴向外侧隆起的突状部(8)。各突状部(8)形成有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一端(81)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在突状部(8)的内部具有端部(91)的凹部(9)。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胎侧部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为了提高岩石地带等的通过性,并且抑制胎侧部的损伤,而在胎侧部的外表面配设向轮胎轴向外侧隆起的突状部的充气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突状部中,由于其橡胶厚度增加,所以存在向内部蓄热的趋势,进而存在对耐久性能产生影响的担忧。另外,期待泥泞地等上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58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胎侧部的耐久性能以及泥泞地等上的驱动力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为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侧部,在上述胎侧部的外表面沿轮胎周向并排有多个向轮胎轴向外侧隆起的突状部,在各突状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一端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在上述突状部的内部具有端部。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在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任意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成有上述突状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凹部的沿着上述第一端的宽度随着朝向上述端部而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凹部的沿着上述第一端的最大宽度为上述第一端的全长的0.4~0.6倍。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各上述突状部包含:具有第一隆起高度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小于上述第一隆起高度的第二隆起高度的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隆起高度为上述第一隆起高度的0.5~0.7倍。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部分包含:位于上述凹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筋条部;位于上述凹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侧筋条部;以及连结上述外侧筋条部与上述内侧筋条部的基部。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各上述突状部在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端,上述第二部分形成于上述基部的上述第二端侧。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部分的轮胎周向的长度随着朝向轮胎径向外侧而连续或者阶梯性地增大。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部分:具有窄幅部以及宽幅部,其中,窄幅部从上述突状部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且轮胎周向的长度恒定,宽幅部配置于比上述窄幅部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于上述窄幅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上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宽幅部的沿着上述第二端的最大长度为上述第二端的全长的0.3~0.5倍。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突状部。多个突状部沿轮胎周向并排,在各突状部形成有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一端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在突状部的内部具有端部的凹部。通过凹部,降低突状部的内部的蓄热性,从而降低行驶时的突状部的内部温度。由此,充气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另外,在泥泞地上行驶时,能够在凹部内有效地抓住泥等,因此能够提高充气轮胎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突状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突状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充气轮胎;3…胎侧部;8…突状部;9…凹部;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外侧筋条部;14…内侧筋条部;15…基部;16…窄幅部;17…宽幅部;30…胎壁面;81…第一端;82…第二端;91…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此处,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并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以下,在未特别言及的情况下,轮胎的各部的尺寸等是在该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存在简称为“轮胎”的情况)1具备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部3到达胎圈部4的胎圈芯5的胎体6、以及配置于该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胎面部2的内侧的带束层7,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轿车用的轮胎。
胎体6例如由一张胎体帘布6A构成。该胎体帘布6A在跨越胎圈芯5、5之间的主体部6a的两端具备与其连接的折返部6b,该折返部6b绕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而卡止于胎圈芯5。在胎体帘布6A例如作为胎体帘线采用芳香族聚酰胺、人造丝等有机纤维帘线。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70~90°的角度排列。在主体部6a与折返部6b之间,配置有从胎圈芯5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呈末端渐细状地延伸的胎圈三角胶。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带束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15~45゜的角度倾斜地排列的两张带束帘布7A、7B以带束帘线相互交叉的朝向在轮胎径向重叠而构成带束层7。该带束帘线例如优选采用芳纶或者人造丝等。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胎侧部3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突状部8。各突状部8形成于胎侧部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亦即胎壁面30。多个突状部8沿轮胎周向并排。突状部8提高胎侧部3的耐切割性能,而抑制胎侧部3的损伤。
图3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了突状部8。在各突状部8形成有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一端81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在突状部8的内部具有端部91的凹部9。通过凹部9,使突状部8的内部的蓄热性降低(即,提高散热性),从而使行驶时的突状部8的内部温度降低。由此,充气轮胎1的耐久性能提高。另外,在泥泞地上行驶时,能够在凹部9内有效地抓住泥等,因此能够提高充气轮胎1的驱动力。
如图2所示,在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任意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成有突状部8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对于滚动中的充气轮胎1而言,不管是哪一个轮胎子午线剖面,都能够通过突状部8抑制胎侧部3的损伤。
如图3所示,凹部9的沿着第一端81的宽度随着从第一端81朝向端部91而逐渐减小。由此,能够容易提高突状部8的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胎侧部3的耐切割性能。
凹部9的沿着第一端81的最大宽度W1优选为第一端81的全长L1的0.4~0.6倍。第一端81的全长L1是指从第一端81的轮胎径向的内端至外端的距离。在上述最大宽度W1不足上述全长L1的0.4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地抑制行驶时突状部8的内部温度上升的担忧。在上述最大宽度W1超过上述全长L1的0.6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地提高胎侧部3的耐切割性能的担忧。
图4是突状部8的立体图。在该图中,便于作图,而利用直线描绘轮胎周向的圆弧以及沿着轮胎径向的胎侧部3的外表面的圆弧。
突状部8包含具有第一隆起高度H1的第一部分11、以及具有小于第一隆起高度H1的第二隆起高度H2的第二部分12。通过在突状部8形成有第二部分12,从而突状部8的内部的蓄热性进一步降低,进而行驶时的突状部8的内部温度进一步降低。另外,在泥泞地上行驶时,能够通过第二部分12有效地抓住泥等,因此能够提高充气轮胎1的驱动力。
第二隆起高度H2优选为第一隆起高度H1的0.5~0.7倍。在第二隆起高度H2不足第一隆起高度H1的0.5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地提高胎侧部3的耐切割性能的担忧。另一方面,在第二隆起高度H2超过第一隆起高度H1的0.7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地抑制行驶时突状部8的内部温度上升的担忧。
第一部分11包含:位于凹部9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筋条部13、位于凹部9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侧筋条部14、以及连结外侧筋条部13与内侧筋条部14的基部15。由外侧筋条部13、内侧筋条部14以及基部15构成C字状即马蹄铁状的第一部分11。由此,能够提高泥泞地上的充气轮胎1的驱动力。
如图3所示,突状部8在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端82。第二端82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突状部8的第一端81对置。而且,第二部分12形成于基部15的第二端82侧。上述的第二部分12保护胎侧部3的外表面,并且抑制行驶时的突状部8的内部温度的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12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形成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阶梯性地增大。由此,能够抑制内部温度在突状部8的轮胎径向外侧上升。第二部分12的轮胎周向的长度也可以形成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连续地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12具有:从突状部8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且轮胎周向的长度恒定的窄幅部16;以及配置于比窄幅部16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于窄幅部16的宽幅部17。在泥泞地上行驶时,能够通过设置于突状部8的第二端82侧的宽幅部17有效地抓住泥等,因此能够提高充气轮胎1的驱动力。
即,在突状部8的一侧的第一端81形成有凹部9,在另一侧的第二端82形成有隆起高度小于第一部分11的第二部分12的宽幅部17,因此即使轮胎的驱动方向在泥泞地上行驶时反转,凹部9或者宽幅部17也有效地抓住泥等,从而能够提高充气轮胎1的驱动力。
宽幅部17的沿着第二端82的最大长度L3优选为第二端的全长L2的0.3~0.5倍。第二端82的全长L2是从第二端82的轮胎径向的内端至外端的距离。在上述最大长度L3不足上述全长L2的0.3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充分地提高充气轮胎1在泥泞地行驶时的驱动力的担忧。另一方面,在上述最大长度L3超过上述全长L2的0.5倍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有效地保护胎侧部3的担忧。
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凹部9形成有具有比第一隆起高度H1小的第三隆起高度的第三部分18。第三部分18从凹部9的端部91朝向第一端81延伸,并连结外侧筋条部13、内侧筋条部14以及基部15。通过第三部分18,能够提高突状部8的刚性,从而更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胎侧部3。
在内侧筋条部14的末端部形成有具有比第一隆起高度H1小的第四隆起高度的第四部分19。通过第四部分19,能够提高突状部8的刚性,从而更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胎侧部3。
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能够变更成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形成图1的基本构造的尺寸265/70R17的充气轮胎,测试了耐切割性能、散热性能以及泥泞地上的驱动性能。
测试方法如下。
<耐切割性能>
将安装于轮辋17×8.00的各供试轮胎以内压240kPa的条件安装于排气量4000cc的4轮驱动轿车,测定了在散布瓦砾等的差路行驶1500km后的胎侧部所产生的切割伤,计算各切割伤的长度与深度之积,进一步计算其总和。用将实施例1作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示耐切割性能越优越。
<散热性能>
使安装于轮辋17×8.00的各供试轮胎以内压240kPa的条件在转鼓试验机上以时速100km/h行驶24小时,测定了加强部的温度。用将实施例1作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低,散热性能越优越。
<泥泞地上的驱动性能>
将安装于轮辋17×8.00的各供试轮胎以内压240kPa的条件安装于上述车辆,并带入泥泞地的测试路线,根据驾驶员的感官评价测定了驱动性能。用将实施例1作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示驱动性能越优越。
【表1】
Figure BDA0001732942670000071
如根据表1明确的那样,能够确认实施例的充气轮胎与比较例相比,耐切割性能、散热性能以及泥泞地上的驱动性能均衡且有意地提高。

Claims (9)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侧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侧部的外表面沿轮胎周向并排有多个向轮胎轴向外侧隆起的突状部,
在各突状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从轮胎周向的一侧的第一端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在所述突状部的内部具有端部,
所述突状部在轮胎周向上相邻且相互独立地形成,
各所述突状部包含:具有第一隆起高度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隆起高度的第二隆起高度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含:位于所述凹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筋条部;位于所述凹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侧筋条部;以及连结所述外侧筋条部与所述内侧筋条部的基部,
在所述凹部形成有具有比所述第一隆起高度小的第三隆起高度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从所述凹部的所述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并连结所述外侧筋条部、所述内侧筋条部以及所述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任意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成有所述突状部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在所述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随着朝向所述端部而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在所述第一端处形成的在该第一端的延伸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所述第一端的从轮胎径向的内端至外端为止的距离即全长的0.4~0.6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高度为所述第一隆起高度的0.5~0.7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突状部在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具有第二端,
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于所述基部的所述第二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轮胎周向的长度随着朝向轮胎径向外侧连续或者阶梯性地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从所述突状部的轮胎径向的内端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且轮胎周向的长度恒定的窄幅部;以及配置于比所述窄幅部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且轮胎周向的长度比所述窄幅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大的宽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宽幅部的在所述第二端处形成的在该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所述第二端的从轮胎径向的内端至外端为止的距离即全长的0.3~0.5倍。
CN201810782510.7A 2017-09-21 2018-07-17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9532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1559 2017-09-21
JP2017181559A JP7095244B2 (ja) 2017-09-21 2017-09-2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2344A CN109532344A (zh) 2019-03-29
CN109532344B true CN109532344B (zh) 2022-06-21

Family

ID=6571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2510.7A Active CN109532344B (zh) 2017-09-21 2018-07-17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7927B2 (zh)
JP (1) JP7095244B2 (zh)
CN (1) CN109532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95109A (ja) * 2019-12-19 2021-06-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392461B2 (ja) * 2019-12-25 2023-12-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21141123A1 (ja) * 2020-01-09 2021-07-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3119951A (ja) * 2022-02-17 2023-08-2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140577A1 (fr) * 2022-10-05 2024-04-12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pour un véhicule lourd à usage hors-la-route comprenant des flancs protégés contre les agre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1692B2 (ja) * 1998-04-03 2003-03-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943359B2 (ja) * 2001-10-03 2007-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43015B2 (ja) * 2006-12-21 2013-07-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81476B2 (ja) * 2007-03-12 2012-1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80872B2 (ja) * 2007-12-20 2012-07-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20110000584A (ko) * 2008-05-20 2011-01-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공기 타이어
EP2792506B1 (en) * 2010-07-08 2015-12-0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JP5066240B2 (ja) * 2010-09-24 2012-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38334B2 (ja) * 2010-10-04 2014-12-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42580B2 (ja) 2011-02-28 2013-11-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87222B2 (ja) * 2012-01-27 2015-03-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014092B2 (ja) 2014-09-11 2016-10-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23741B2 (ja) * 2014-03-26 2016-11-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10576B2 (ja) * 2014-04-14 2016-10-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12543B2 (ja) * 2014-07-15 2018-04-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6164235B2 (ja) * 2015-02-16 2017-07-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86446B2 (ja) 2016-01-07 2020-04-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99192B2 (ja) * 2016-01-21 2020-05-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394128A (zh) * 2016-11-02 2017-02-15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全钢泥地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5244B2 (ja) 2022-07-05
US20190084356A1 (en) 2019-03-21
CN109532344A (zh) 2019-03-29
JP2019055702A (ja) 2019-04-11
US11207927B2 (en)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2344B (zh) 充气轮胎
CN107020895B (zh) 充气轮胎
JP575648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167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73004B (zh) 充气轮胎
EP2610075B1 (en) Two-wheeled automotive vehicle tire
CN110712477B (zh) 重载用充气轮胎
EP3666556B1 (en) Pneumatic tyre
JP460830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55873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4436146B2 (ja) 乗用車用タイヤ
JP626132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7281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WO201913107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86081B2 (ja) タイヤ
JP417764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1444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5256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05992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281976B2 (ja) 全地形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10542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1020514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13442654A (zh) 充气轮胎
JP20110986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69859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