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6235A -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6235A
CN109526235A CN201780003561.9A CN201780003561A CN109526235A CN 109526235 A CN109526235 A CN 109526235A CN 201780003561 A CN201780003561 A CN 201780003561A CN 109526235 A CN109526235 A CN 109526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t
biont information
image
shooting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35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3 Co Ltd filed Critical E3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26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6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analy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ons, cytochro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Bio-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6Evaluating metabolism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Obesit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具备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和建议提供部(23),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根据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建议提供部(23)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的分析结果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该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即使没有饮食的拍摄图像,也能够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并且,通过利用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进行分析而明确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动与饮食的因果关系,从而不限于在天花板上设置有照相机的特别场所,而是无论在怎样的场所进行饮食时,都能够根据生物体信息的变动的分析结果向用户提供恰当的饮食建议。

Description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尤其适用于对用户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测量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提供饮食建议的系统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提出有下述系统:即,着眼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积累饮食的拍摄图像和对象者的生物体信息,对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饮食建议的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饮食建议系统中,拍摄对象者饮食的情况,并且测量对象者的生物体数据(体重、体脂、血压、活动量、睡眠、体温、血糖值等)。然后,根据由拍摄图像生成且包含与饮食相关的多个项目的饮食记录信息和所测量的生物体数据,对饮食记录信息的各项目与生物体数据的变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作成关联性数据。进而,根据关联性数据生成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并将生成的建议提供给对象者。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健康管理指示系统中,服务器装置将包含健康信息和饮食信息的个人数据作为历史数据进行存储,根据个人数据和阈值数据对被输入的健康信息判定异常,并根据个人数据指示饮食内容。服务器装置不仅根据每日的测量数据进行生物体的异常判定,而且对饮食内容提出建议,并针对生活方式病之类的病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中,以由一个以上的健康数据项目和一个以上的生活数据项目构成的时间序列的健康信息为基础,提取个人健康管理信息,并向使用者提示该信息,其中,一个以上的健康数据项目表示对系统使用者的身体进行测量而得到的生物体信息(体脂率等),一个以上的生活数据项目包含经使用者的饮食而摄取的卡路里。经饮食摄取的卡路里通过由具备拍摄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对饮食内容进行拍摄,从而根据其影像数据而自动地算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能够事后确认被测量者所摄取的饮料和食物与血糖值之间的关系的便携式血糖浓度测量装置。具体而言,专利文献4的血糖浓度测量装置具备:生成并输出表示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的信号的测量部,生成并输出被拍摄的被摄体(被测量者在饮食时拍摄的饮料和食物)的图像信号的照相机部,以及根据表示葡萄糖浓度的信号和图像信号显示葡萄糖浓度和图像的显示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17-5416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4-201987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6-155010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11-117911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3、4记载的系统中,仅仅是单纯地显示饮食与生物体信息的关系并提示给用户,而不是向用户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系统中,虽然根据每日的测量数据判定生物体的异常并且进行饮食内容的建议,但其仅是在测量值超过阈值时判定为异常,而不是对测量值的变动进行分析。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对饮食记录信息的各项目(关于饮食内容(饭菜名称)、饮食量、饮食时刻、饮食总时间、饮食速度、饮食顺序以及有无饮酒(酒的种类)的信息)与生物体数据(体重、体脂、血压、活动量、睡眠、体温、血糖值等)的变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生成与饮食相关的建议。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为了获取上述饮食记录信息,而利用固定于天花板上的照相机拍摄饮食的情况,并对拍摄的动态图像进行分析。因此,在天花板上未设置有照相机的场所无法获取饮食记录信息,其结果是也无法生成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并提供给用户。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通过获取与前一天的饮食(晚餐)相关的饮食记录信息,并计算前一天早晨的生物体数据值与当天早晨的生物体数据值的差分,从而分析前一天的晚餐内容和食用方法等对当天早晨的生物体数据(体重和血糖值)实际上给予了怎样的影响,并根据该分析结果向对象者提供饮食建议。
但是,由于在前一天早晨与当天早晨之间,用户有可能在前一天的晚餐之外还进行了各种活动或饮食,因此,从前一天早晨至当天早晨的生物体数据的变动与前一天的晚餐的因果关系并不是明确的。因此,有可能分析结果并不正确,从而有可能无法向用户提供恰当的饮食建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实现:不限于在天花板上设置有照相机的特别场所,而是无论在怎样的场所进行饮食时,都能够根据生物体信息的变动的分析结果向用户提供恰当的饮食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具备:测量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和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并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在分析装置中,根据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所测量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由于根据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因此,即使没有饮食的拍摄图像,也能够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另外,由于利用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因此,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动与饮食的因果关系是明确的。由此,根据本发明,不限于在天花板上设置有照相机的特别场所,而是无论在怎样的场所进行饮食时,都能够根据生物体信息的变动的分析结果向用户提供恰当的饮食建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21 生物体信息输入部
22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
23 建议提供部
24 拍摄图像输入部
25 图像判定部
26 测量引导部
27 经过时间测定部
28 数据发送部
29 分析要求部
30 建议显示部
31 数据接收部
32 饮食内容分析部
33 历史记录部
34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
35 建议提供部
40 存储部
100 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
200 分析装置
300 便携式终端(分析装置)
400 服务器(分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构成为具备:测量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和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并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200。
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和分析装置200之间通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无线LAN(无线局域网)等的无线通信方式、或者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的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是可移动的便携式设备,并且,测量用户的血糖水平作为生物体信息。例如,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具有多个传感器,利用传感器从对用户的手指等身体的一部分扎针而抽出的血液中检测计算血糖水平时所需的数据。然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利用检测出的各种数据,计算用户的血糖水平。
具体而言,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通过基于非侵入式血糖水平测量方法、即MHC(Metabolic Heat Confirmation:代谢热整合法)的计算算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氧化时产生的散热量(代谢热)与供氧量(血流速度、血氧饱和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对表示用户的血糖水平的规定糖类指标进行计算。
分析装置200是可移动的便携式设备,例如由智能手机构成。分析装置200中安装有下述应用程序:即,用于输入并分析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糖类指标),并根据该分析结果进行与饮食相关的建议(以下称作“饮食建议”)这一应用程序(以下称作“应用”)。
另外,分析装置200也能够利用与智能手机连接的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构成。例如,也可以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智能手机,并经由因特网将生物体信息从智能手机发送至服务器(分析装置)。然后,在服务器中对生物体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该分析结果生成饮食建议,将生成的饮食建议提供至智能手机。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20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图2示出了分析装置200为智能手机时的功能结构例。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200的功能结构包括: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以及建议提供部23。
上述各功能块21~23通过安装于分析装置200中的应用而被实现。即,上述各功能块21~23实际上构成为包括分析装置200的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等,并通过使存储于RAM或ROM、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介中的应用运行而实现。
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由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在饮食前和饮食后测量的生物体信息(糖类指标)。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在进行饮食前使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生物体信息,并且在进行了饮食后使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输入如上所述在饮食前后测量的生物体信息。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根据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在此,获得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是利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了生物体信息的时刻,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将测量时刻信息与生物体信息一同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中输入。
例如,能够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预先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然后,通过由用户操作设置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或分析装置200上的发送按钮,从而将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发送至分析装置200。
该情况下,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将测量时刻信息与在饮食前后测量的生物体信息一同预先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并根据此后的操作按钮的操作而将测量时刻信息与生物体信息一同发送。分析装置2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将测量时刻信息与生物体信息一同输入。然后,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根据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测量时刻信息,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每当利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生物体信息时,便自动地将测量的生物体信息发送至分析装置200。该情况下,可以将测量时刻信息与生物体信息一同发送,但也可以不发送测量时刻信息。在不发送测量时刻信息时,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将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生物体信息的时刻视为测量时刻,并根据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测量时刻信息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分析的是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糖类指标)的变化的坡度的大小、或变化的量的大小等。例如,坡度陡的情况可以分析为:为短时间内进食状态(未好好咀嚼而食用的快速食用状态)的可能性高。另外,变化的量大的情况可以分析为:为大量进食状态(食用过量状态)的可能性高。
建议提供部23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饮食建议。饮食建议的提供方法,例如可以为在作为分析装置200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的方法。
具体而言,在通过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分析为“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的变化的坡度陡于规定角度,为快速食用状态的可能性高”时,建议提供部23在显示屏上显示“请好好咀嚼进食”等的饮食建议。与此同时,也可以将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进行图表化,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坡度的大小,从而提醒用户注意。
另外,在通过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分析为“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的变化的量大于规定值,为食用过量状态的可能性高”时,建议提供部23在显示屏上显示“请当心食用过量”等的饮食建议。与此同时,也可以将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进行图表化,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变化的量的大小,从而提醒用户注意。
图3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3所示的流程图在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的电源接通(“ON”)且启动了安装于分析装置200(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时开始。
首先,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在用户饮食前测量糖类指标作为用户的生物体信息(步骤S 1)。即,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通过传感器检测糖类指标的计算中所需的数据,并利用检测出的各种数据对用户的糖类指标进行计算。
另外,在进行该测量前,用户在由分析装置200的应用提供的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饮食前”。由此,成为应用能够识别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糖类指标是饮食前的糖类指标这一状态。
接着,分析装置2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前的糖类指标(步骤S2)。如上所述,由于在糖类指标测量前用户已在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了“饮食前”,因此,在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中,识别为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输入的糖类指标是饮食前的糖类指标。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将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的糖类指标与该糖类指标的测量时刻信息一同存储至内部存储器中(步骤S3)。
在用户结束饮食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糖类指标作为用户的生物体信息(步骤S4)。在进行该测量前,用户在由分析装置200的应用提供的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饮食后”。由此,成为应用能够识别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糖类指标是饮食后的糖类指标这一状态。
接着,分析装置2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后的糖类指标(步骤S5)。如上所述,由于在糖类指标测量前用户已在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了“饮食后”,因此,在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中,识别为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输入的糖类指标是饮食后的糖类指标。
接下来,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根据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步骤S6)。然后,建议提供部23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得出的分析结果在分析装置200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由此提供给用户(步骤S7)。
如以上所详细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备测量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和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并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200,并且,在分析装置200中,根据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提供饮食建议。
根据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由于根据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提供饮食建议,因此,即使没有饮食的拍摄图像,也能够提供饮食建议。另外,由于使用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提供饮食建议,因此,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动与饮食的因果关系是明确的。由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不限于在天花板上设置有照相机的特别场所,而是无论在怎样的场所进行饮食时,都能够根据生物体信息的变动的分析结果向用户提供恰当的饮食建议。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用户自行启动应用而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和分析的实施方式。相对于此,第二实施方式是由应用提醒用户执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和分析。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整体构成与图1相同。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分析装置200即能够由智能手机构成,也能够利用与智能手机连接的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构成。智能手机具备照相机(拍摄装置)作为标准配置。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20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另外,图4示出了分析装置200为智能手机时的功能结构例。在该图4中,赋予了与图2所示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件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故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200的功能结构除了包括图2所示的结构之外,还包括拍摄图像输入部24、图像判定部25、测量引导部26、以及经过时间测定部27。上述各功能块24~27也是通过安装于分析装置200中的应用而实现的。
另外,拍摄图像输入部24、图像判定部25、测量引导部26、以及经过时间测定部27的各处理,在用户操作启动按钮(图标)而启动应用之前已在后台执行。与此相对,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以及建议提供部23的各处理,是在用户操作启动按钮(图标)而启动了应用之后被执行的。
拍摄图像输入部24输入智能手机的照相机所拍摄的拍摄图像。另外,在此被输入的拍摄图像不限于拍摄了饮食的图像。当用户操作照相机进行拍摄时,该拍摄图像便通过拍摄图像输入部24而被输入。在通过拍摄图像输入部24而被输入的拍摄图像中,也包含用户为某些留念而拍摄的饮食图像、或为了上传到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而拍摄的饮食图像等。
图像判定部25通过分析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而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在此所说的拍摄图像的分析例如为图像识别处理。例如,通过将预先注册的饮食图像的特征量与从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中提取的特征量进行比较,从而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
另外,判定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的方法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也能够将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输入通过学习多个饮食图像而生成的学习模型中,由此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
测量引导部26在通过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通知下述消息:即,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这一消息。消息的通知方法例如可以为在作为分析装置200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显示消息这一方法。
在此,优选:在通过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的情况下,测量引导部26在该判定被作出时通知消息,而且然后在规定时间后再次通知消息。规定时间为预计饮食结束的时间,例如设为一小时。经过时间测定部27测定该一小时的经过时间。
图5是表示在如上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于分析装置200中的应用而在后台执行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流程图在分析装置200(智能手机)的电源接通(“ON”)期间,始终在后台执行。
首先,判定拍摄图像输入部24是否通过智能手机的照相机进行了图像的拍摄、即拍摄图像是否被输入(步骤S 11)。在拍摄图像输入部24输入了拍摄图像时,图像判定部25对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步骤S 12),并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步骤S 13)。
在此,在通过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不是饮食图像时,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通过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测量引导部26在分析装置200的显示屏上显示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由此通知用户(步骤S 14)。收到该消息的通知后,用户操作应用的启动按钮而启动应用,并按照图3所示的步骤S 1~S3的顺序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
在上述步骤S 14中测量引导部26通知了消息之后,经过时间测定部27测定经过时间,并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一小时)(步骤S 15)。在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测量引导部26在分析装置200的显示屏上显示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由此通知用户(步骤S16)。收到该消息的通知后,用户按照图3所示的步骤S4~S5的顺序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
于是,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根据用户在步骤S 14的第一次消息提醒下通过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出的饮食前的生物体信息、用户在步骤S 16的第二次消息提醒下通过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出的饮食后的生物体信息、以及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图3的步骤S6)。然后,建议提供部23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得出的分析结果在分析装置200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由此提供给用户(图3的步骤S7)。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无需在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饮食前”或“饮食后”的饮食状态。这是因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测量引导部26进行两次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的通知,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据此输入生物体信息,因此,应用本身能够掌握输入的生物体信息是“饮食前”或“饮食后”的生物体信息。
如以上所详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即使用户没有意识到测量生物体信息、或者即使用户忘记测量生物体信息,当用户出于某种目的而拍摄饮食图像,便也通知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由此,用户能够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而获得饮食建议。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仅在用户拍摄了饮食图像时(饮食前),而且在预计饮食结束的规定时间后也通知消息,因此,用户能够在饮食后也不忘记测量生物体信息,从而获得饮食建议。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拍摄了饮食图像时由应用提醒用户执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和分析之外,还将饮食图像也作为分析的对象。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构成为具备:测量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和照相机所拍摄的饮食图像发送至服务器400的便携式终端300、以及对从便携式终端300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供饮食建议的服务器400。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终端300和服务器40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分析装置。
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和便携式终端300之间通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无线LAN等的无线通信方式、或者USB等的有线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另外,便携式终端300与服务器400之间经由因特网等的通信网络进行连接。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是可移动的便携式设备,并且,测量用户的糖类指标作为生物体信息。便携式终端300例如由智能手机构成,具有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和服务器400通信的功能,并且具备照相机(拍摄装置)作为标准配置。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便携式终端300和服务器40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在该图7中,赋予了与图4所示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件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故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300的功能结构除了包括与图4相同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拍摄图像输入部24、图像判定部25、测量引导部26以及经过时间测定部27之外,还进一步包括数据发送部28、分析要求部29以及建议显示部30。另外,服务器400具备与图4所示的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和建议提供部23相当的功能。
数据发送部28将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生物体信息与该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一同发送至服务器400。另外,数据发送部28在通过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将该饮食图像发送至服务器400。
分析要求部29根据用户操作向服务器400要求进行关于从便携式终端300发送至服务器400的生物体信息或饮食图像的分析。如后所述,从数据发送部28发送至服务器400的生物体信息或饮食图像作为历史数据而被积累于服务器400中。用户能够在所希望的时间启动安装于便携式终端300中的应用并操作分析要求按钮,由此向服务器400发送分析要求。
服务器400响应由分析要求部29向服务器400发送的分析要求而发送饮食建议的信息,建议显示部30接收从服务器400发送来的饮食建议的信息,并将饮食建议显示于显示屏上。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服务器400的功能结构包括:数据接收部31、饮食内容分析部32、历史记录部33、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以及建议提供部35。另外,服务器400具备作为存储介质的存储部40。
上述各功能块31~35能够由硬件、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中的任意一种构成。例如,在由软件构成时,上述各功能块31~35实际构成为包括计算机的CPU、RAM、ROM等,并且,通过使存储在RAM或ROM、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媒介中的程序运行而实现。
数据接收部31接收数据发送部28所发送的数据。即,数据接收部31接收便携式终端3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信息、以及便携式终端300的照相机所拍摄的饮食的拍摄图像。
饮食内容分析部32根据数据接收部31所接收的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即,饮食内容分析部32在通过便携式终端300的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根据从便携式终端300发送来的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
在便携式终端300的图像判定部25中,仅判定照相机所拍摄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相对于此,饮食内容分析部32甚至根据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该分析也能够通过例如图像识别处理或机器学习处理而进行。
历史记录部33将数据接收部31所接收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以及通过饮食内容分析部32分析出的饮食内容建立关联,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储至存储部40中。历史记录部33每当在数据接收部31中接收生物体信息、测量时刻信息以及饮食的图像信息时,便将历史数据依次存储至存储部40中。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在接收到从分析要求部29发送的分析要求时,根据当时存储于存储部40中的历史数据,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例如,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对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的变化的坡度的程度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作为一例,对在怎样的饮食内容时形成何种程度的坡度的倾向进行分析。另外,也可以对坡度相比规定角度变陡的倾向强的饮食内容进行分析。
另外,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对饮食前后的糖类指标的变化量的程度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作为一例,对在怎样的饮食内容时糖类指标形成何种程度的变化量的倾向进行分析。另外,也可以对糖类指标的变化量相比规定值变大的倾向强的饮食内容进行分析。
建议提供部35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饮食建议。饮食建议的提供方法,可以为在便携式终端300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的方法。即,在建议提供部35中生成饮食建议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便携式终端300,由此建议显示部30在便携式终端300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
作为一例,建议提供部35在便携式终端300的显示屏上显示“食用××(特定的饮食内容)时,处于糖类急剧增加的倾向。请好好咀嚼进食!”等的饮食建议。与此同时,也可以将与该特定的饮食内容相关的饮食前后的糖类变化的坡度(历史的平均值等)进行图表化,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坡度的大小,由此提醒用户注意。
另外,建议提供部35在显示屏上显示“食用××(特定的饮食内容)时,处于糖类增加相当多的倾向。当心食用过量!”等的饮食建议。与此同时,也可以将饮食前后的糖类的变化量(历史的平均值等)进行图表化,并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变化量的大小,由此提醒用户注意。
图8是表示如上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3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表示分析拍摄图像并通知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动作是通过安装于便携式终端300中的应用而在后台执行的动作,并且,在便携式终端300的电源接通(“ON”)的期间始终在后台执行。
另外,在该图8中,赋予了与图5所示步骤编号相同的编号的步骤是表示相同处理的步骤,故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图8中,在图像判定部25判定为拍摄图像输入部24所输入的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步骤S 13:“是”),图像判定部25将该饮食图像存储至便携式终端300的内部存储器中。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 14,执行与图5相同的处理。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便携式终端300以及服务器4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图9所示的流程图是表示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并将历史数据存储至服务器400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9所示的流程图在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的电源接通(“ON”)且启动了安装于便携式终端300中的应用时开始。
首先,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在用户饮食前测量糖类指标作为用户的生物体信息(步骤S31)。该测量是在图8的步骤S 14通知的第一次消息的提醒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该测量前,无需用户进行在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饮食前”的操作。
接着,便携式终端3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前的糖类指标(步骤S32)。生物体信息分析部22将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的糖类指标与该糖类指标的测量时刻信息一同存储至内部存储器中(步骤S33)。
在用户结束饮食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测量糖类指标作为用户的生物体信息(步骤S34)。该测量是在图8的步骤S 16通知的第二次消息的提醒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该测量前,无需用户进行在饮食状态选择画面中选择“饮食后”的操作。
接着,便携式终端300的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输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饮食后的糖类指标(步骤S35)。接着,数据发送部28将生物体信息输入部21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以及在图8的步骤S21中存储于内部存储器中的饮食的拍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400(步骤S36)。
在服务器400中,数据接收部31接收数据发送部28所发送的数据(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以及饮食的拍摄图像)(步骤S37)。然后,饮食内容分析部32根据数据接收部31所接收的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步骤S38)。
接着,历史记录部33将数据接收部31所接收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时刻信息、以及通过饮食内容分析部32分析出的饮食内容建立关联,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储至存储部40中(步骤S39)。由此,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终端300和服务器4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图10所示的流程图是表示进行生物体信息的分析并提供饮食建议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另外,图10所示的流程图在启动了安装于便携式终端300中的应用时开始。
首先,分析要求部29判定是否操作了便携式终端300的应用所提供的分析要求按钮(步骤S41)。在操作了分析要求按钮时,分析要求部29向服务器400要求进行关于通过图9所示流程图的处理而被记录于服务器400中的生物体信息或饮食图像的分析(步骤S42)。
服务器400的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接收该分析要求,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0中的历史数据,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步骤S44)。然后,建议提供部35根据生物体信息分析部34得出的分析结果,生成饮食建议的信息并将该饮食建议的信息发送至便携式终端300(步骤S45)。
便携式终端300的建议显示部30根据从服务器400接收的饮食建议的信息,在便携式终端300的显示屏上显示饮食建议(步骤S46)。由此,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如以上所详细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不仅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糖类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而且对生物体信息的变化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也进行分析,并提供基于该分析结果的饮食建议。由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恰当的饮食建议。
为了进行如上的分析和饮食建议的提供,需要通过不止一次而是多次的生物体信息的测量来积累历史数据,并对该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即使用户没有意识到测量生物体信息、或者即使用户忘记测量生物体信息,当用户出于某种目的而拍摄饮食图像时,便也通知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由此,用户能够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测量而可靠地进行历史数据的积累。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由便携式终端300和服务器400构成分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使便携式终端300拥有服务器400所具备的功能,从而由便携式终端300单独构成分析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拍摄了饮食图像时通知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该情况也可以省略。即,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作为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具备追加功能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具备追加功能的构成。该情况下,省略便携式终端300的功能块25~27。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餐前一次、餐后一次测量生物体信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餐前一次、餐后多次测量生物体信息。该情况下,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测量引导部26在自第一次消息通知起一小时后、两小时后、三小时后等的时刻,定期地通知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测量血糖水平(糖类指标)作为生物体信息的一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00也可以测量用户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作为生物体信息。
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测量糖类指标时,其分析结果或饮食建议在进行减肥或健康管理时成为有用的信息。管理饮食而控制糖类是用于实现健康减肥的重要因素。与此相对,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在例如进行“塑身”时成为有用的信息。
例如,作为红血球内的氧的运输工角色的血红蛋白在马拉松或游泳等有氧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红蛋白的量越多,进行有氧运动时越有利。因此,通过分析饮食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能够解析饮食内容或饮食方法(饮食速度、饮食量等)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将有助于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的饮食方法等作为饮食建议而提供。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均仅表示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不能据此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或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施。

Claims (14)

1.一种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测量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和
将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所测量的生物体信息输入并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
所述分析装置具备:
生物体信息输入部,其输入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饮食前和饮食后测量的生物体信息,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其根据所述生物体信息输入部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
建议提供部,其根据所述生物体信息分析部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拍摄图像输入部,其输入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拍摄图像,
图像判定部,其对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以及
测量引导部,其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通知消息,该消息是指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引导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在该判定被作出时通知所述消息,并且在规定时间后再次通知所述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拍摄图像输入部,其输入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拍摄图像,
饮食内容分析部,其根据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以及
历史记录部,其将所述生物体信息输入部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信息、以及通过所述饮食内容分析部分析出的饮食内容建立关联,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储至存储部中;
所述生物体信息分析部根据通过所述历史记录部而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历史数据,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图像判定部,其对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和
测量引导部,其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通知消息,该消息是指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
所述饮食内容分析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根据所述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所述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引导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在该判定被作出时通知所述消息,并且在规定时间后再次通知所述消息。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测量用户的血糖水平作为所述生物体信息。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测量用户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作为所述生物体信息。
9.一种分析装置,其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所测量的用户的生物体信息输入并进行分析,所述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生物体信息输入部,其输入所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在饮食前和饮食后测量的生物体信息,
生物体信息分析部,其根据所述生物体信息输入部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和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
建议提供部,其根据所述生物体信息分析部得出的分析结果,提供与饮食相关的建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拍摄图像输入部,其输入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拍摄图像,
图像判定部,其对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以及
测量引导部,其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通知消息,该消息是指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引导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在该判定被作出时通知所述消息,并且在规定时间后再次通知所述消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拍摄图像输入部,其输入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拍摄图像,
饮食内容分析部,其根据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以及
历史记录部,其将所述生物体信息输入部所输入的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获得该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时刻信息、以及通过所述饮食内容分析部分析出的饮食内容建立关联,并作为历史数据存储至存储部中;
所述生物体信息分析部根据通过所述历史记录部而被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历史数据,对饮食前后的生物体信息的变化与饮食内容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还具备:
图像判定部,其对所述拍摄图像输入部所输入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并判定该输入的拍摄图像是否为饮食图像,和
测量引导部,其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是所述饮食的拍摄图像时通知消息,该消息是指提醒生物体信息的测量的消息;
所述饮食内容分析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是所述饮食的拍摄图像时,根据所述拍摄装置所拍摄的所述饮食的拍摄图像分析饮食内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引导部在通过所述图像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拍摄图像是饮食图像时,在该判定被作出时通知所述消息,并且在规定时间后再次通知所述消息。
CN201780003561.9A 2017-07-25 2017-07-25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Pending CN1095262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6753 WO2019021358A1 (ja) 2017-07-25 2017-07-25 食事アドバイス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6235A true CN109526235A (zh) 2019-03-26

Family

ID=6128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3561.9A Pending CN109526235A (zh) 2017-07-25 2017-07-25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57819A1 (zh)
EP (1) EP3454338B1 (zh)
JP (1) JP6285086B1 (zh)
CN (1) CN109526235A (zh)
WO (1) WO20190213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539A (zh) * 2019-12-09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多模态信息关联分析的食物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2509670A (zh) * 2020-11-27 2021-03-1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用于糖尿病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2100B1 (ja) * 2018-04-27 2018-12-19 株式会社キャピタルメディカ 病院食管理システム、病院食管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通信端末、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WO2019208629A1 (ja) * 2018-04-27 2019-10-31 株式会社レイズ 病院食管理システム、病院食管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通信端末、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2020154616A (ja) * 2019-03-19 2020-09-24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食事情報管理装置、食事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631151A (zh) * 2019-11-01 2022-06-14 泰尔茂株式会社 图像管理系统、可穿戴设备、图像管理方法以及图像管理程序
US11017401B1 (en) 2019-11-21 2021-05-25 Rockspoon, Inc. Predictive pre-authorization of transactions using passive biometrics
US11010764B1 (en) 2019-11-21 2021-05-18 Rockspoon, Inc. Zero-step authentication of transactions using passive biometrics
US11424019B2 (en) 2020-01-22 2022-08-23 Rockspoon,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 food item customization
WO2021150949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Rockspoon, Inc. Zero-step authentication of transactions using passive biometric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854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李秀 信息采集显示系统/方法/装置/媒介及设备和终端
CN104408553A (zh) * 2014-11-13 2015-03-11 曾强 健康减肥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5891122A (zh) * 2016-03-31 2016-08-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食物成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372796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宁波卡特马克炊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智能营养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650187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97569A (zh) * 2017-03-02 2017-06-27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智能健康终端系统的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1426A1 (en) * 2000-09-07 2002-03-14 Healthetech, Inc. Portable computing apparatu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a weight management program
JP2004201987A (ja) 2002-12-25 2004-07-22 Seiko Epson Corp 健康管理指示システム、健康管理指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55010A (ja) 2004-11-26 2006-06-15 Takasaki Univ Of Health & Welfare 個人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DE102009003625B4 (de) * 2009-03-16 2013-04-04 Sohrab Fahimi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nd Überwachungsverfahren für Blutzuckerwerte
JP5287687B2 (ja) 2009-12-07 2013-09-11 ニプロ株式会社 血中グルコース濃度測定装置
WO2012019746A1 (en) * 2010-08-10 2012-02-1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glycemic control
JP2014050411A (ja) * 2010-12-28 2014-03-20 Panasonic Corp 計測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WO2014162549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糖管理システム
JP6461334B2 (ja) * 2015-05-29 2019-0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888272B2 (en) * 2015-07-10 2021-01-12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al assessment, and analyte data correlation
JP2017054163A (ja) 2015-09-07 2017-03-16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食事アドバイス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8542A (zh) * 2009-09-29 2011-04-27 李秀 信息采集显示系统/方法/装置/媒介及设备和终端
CN104408553A (zh) * 2014-11-13 2015-03-11 曾强 健康减肥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650187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91122A (zh) * 2016-03-31 2016-08-24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食物成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372796A (zh) * 2016-08-31 2017-02-01 宁波卡特马克炊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智能营养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6897569A (zh) * 2017-03-02 2017-06-27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智能健康终端系统的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9539A (zh) * 2019-12-09 2020-05-1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多模态信息关联分析的食物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1159539B (zh) * 2019-12-09 2023-09-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多模态信息关联分析的食物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2509670A (zh) * 2020-11-27 2021-03-1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用于糖尿病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57819A1 (en) 2019-11-28
WO2019021358A1 (ja) 2019-01-31
EP3454338A4 (en) 2019-03-13
EP3454338B1 (en) 2020-04-01
JPWO2019021358A1 (ja) 2019-07-25
EP3454338A1 (en) 2019-03-13
JP6285086B1 (ja) 2018-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6235A (zh) 饮食建议提供系统及分析装置
US20210378511A1 (en) Integrated Sensor Network Methods and Systems
US9909917B2 (en) Interactive body weight scale system and method
US1188749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aching based on workout history and readiness/recovery information
US20180204638A1 (en) Dynamic scale and accurate food measuring
CN101836894B (zh) 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
JP2009233027A (ja) 睡眠改善装置及び睡眠改善プログラム
CN106897569A (zh) 一种智能健康终端系统的工作方法
JP6394149B2 (ja) 生活活動解析装置、生活活動解析システム、生活活動解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49592B2 (en) Monitoring adherence to healthcare guidelines
CN110491476A (zh) 一种健康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TWM548864U (zh) 點數化健康管理系統
CN109492779B (zh) 一种家用电器健康管理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451795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23552210A (ja) コンテキスト情報を使用するデータの補完
JP2018175488A (ja) 健康支援装置、健康支援システム、健康支援方法及び健康支援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5974348B2 (ja) 血糖値予測方法および血糖値予測システム
US20180342173A1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Glucose Levels for Weight Loss
JP2021026556A (ja) 生活習慣改善支援装置、端末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生活習慣改善支援方法
JP699250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843155B (zh) 用于提供血糖护理服务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KR101377532B1 (ko) 액티그라피 기능을 수행하는 활동량 측정 장치 및 그 정보 처리 방법
JP2012063979A (ja) 血糖値予測方法および血糖値予測システム
US20180182493A1 (en) Comparison of user experience with experience of larger group
JP2022032400A (ja) 要因推定装置、要因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