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6291B -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6291B
CN109516291B CN201811054638.8A CN201811054638A CN109516291B CN 109516291 B CN109516291 B CN 109516291B CN 201811054638 A CN201811054638 A CN 201811054638A CN 109516291 B CN109516291 B CN 109516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yarn
unit
textile machines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46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6291A (zh
Inventor
滨田健司
正井哲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16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6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6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6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2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s, i.e. machines with servicing units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end-finding, interconnecting of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controlling and fault-detecting of the running material and replacing or removing of full or empty cores
    • B65H54/24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s, i.e. machines with servicing units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end-finding, interconnecting of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controlling and fault-detecting of the running material and replacing or removing of full or empty cor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winding units moving along an endless path past one or more fixed servic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4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纤维机械具备:取得部,取得与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的生产预定信息、和与当前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的生产状态信息;计算部,基于由取得部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以及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

Description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纺纱工厂中,已知有显示基于运转时间表的操作预定、生产进展度等的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4-202816号公报)。
在以往那样的纱线卷取系统中,操作者需要确认生产进展度,并且操作者需要基于作业预定来调整生产速度。生产速度的调整可能成为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的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纤维机械为,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具备:取得部,取得与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的生产预定信息、与当前的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的生产状态信息;计算部,基于由取得部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以及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纤维机械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通过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由此能够调整由纤维机械生产的卷装的生产速度。如此,在纤维机械中,能够基于进展状况自动地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得部也可以取得生产状态信息,该生产状态信息包含卷装的实际的生产量以及生产效率中的至少一方。在该构成中,能够高精度地得到生产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输入部,该输入部接受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输入,设定部在由输入部输入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能够设定为,使纱线的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接受卷取速度的基准值的输入的输入部,设定部设定包含基准值在内的卷取速度的允许范围,并且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允许范围能够设定为,使纱线的品质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得部也可以取得生产预定信息,该生产预定信息至少包含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在该构成中,基于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计算部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出进展状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延迟的情况下,设定部将卷取速度的设定变更为比基于生产预定信息设定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快。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超前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不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并且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得部也可以取得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和由取得部取得的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构成中,例如,在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延迟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快纱线的卷取速度,来覆盖在其他纤维机械中生产延迟的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供纱装置,支承卷取有纱线的供纱筒管;以及卷取装置,卷取从供纱装置支承的供纱筒管退绕后的纱线而形成卷装。在这样的纤维机械为自动络纱机的构成中,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操作者的作业负荷的减轻。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管理装置为,对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进行管理,具备:取得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的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生产状态信息与在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中生产的当前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计算部,基于由取得部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中的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变更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的设定;以及发送部,将与由设定部变更后的设定相关的设定信息,发送至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设定部为,在纤维机械为一台的情况下,基于进展状况,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纤维机械为多台的情况下,基于进展状况,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的至少一方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管理装置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在纤维机械为一台的情况下,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纤维机械为多台的情况下,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如此,在管理装置中,能够基于进展状况来自动地变更各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的设定,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得部也可以取得包含卷装的实际生产量以及生产效率中的至少一方的生产状态信息。在该构成中,能够高精度地得到生产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接受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输入的输入部,设定部在由输入部输入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能够设定为,使纱线的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接受卷取速度的基准值的输入的输入部,设定部设定包含基准值在内的卷取速度的允许范围,并且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允许范围能够设定为,使纱线的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取得部也可以取得至少包含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的生产预定信息。在该构成中,基于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计算部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出进展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延迟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将卷取速度的设定变更为比基于生产预定信息设定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快。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超前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不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并且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在纤维机械为多台的情况下,设定部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目标生产量的设定,以便在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进展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将分配给进展较慢的纤维机械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进展较快的纤维机械。在该构成中,即使在存在卷装的生产延迟的纤维机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纤维机械来覆盖生产延迟的量。另外,通过向其他纤维机械分配生产量,由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量。特别是,纤维机械的台数越多,越能够抑制每一台纤维机械的卷取速度的变更量,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为,包括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台纤维机械和管理多台纤维机械的管理装置,其中,管理装置具备:取得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多台纤维机械的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生产状态信息与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当前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计算部,基于由取得部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设定;以及发送部,将与由设定部变更后的卷取速度相关的速度信息以及与目标生产量相关的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发送给多台纤维机械的每一个,多台纤维机械分别具备:接收部,接收从管理装置的发送部发送来的速度信息以及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动作控制部,基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速度信息以及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控制纤维机械的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的至少一方的设定。如此,在纱线卷取系统中,能够基于进展状况来自动地变更各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动作控制部也可以将纤维机械的动作控制为,在接收部中接收到速度信息的情况下,按照与速度信息对应的卷取速度来卷取纱线。在该构成中,在纤维机械中能够以变更后的卷取速度来卷取纱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进展状况不同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目标生产量的设定,以将分配给进展较慢的纤维机械的卷装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进展较快的纤维机械。在该构成中,即使在存在卷装的生产延迟的纤维机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纤维机械来覆盖生产延迟的量。另外,通过向其他纤维机械分配生产量,由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量。特别是,纤维机械的台数越多,越能够抑制每一台纤维机械的卷取速度的变更量,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定部也可以优先于卷取速度的变更而实施目标生产量的变更。在该构成中,通过使目标生产量的变更(目标生产量的重新分配)优先,由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量。因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仅通过目标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日程所示的生产期间内完成生产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纱线卷取方法为,由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台纤维机械和管理多台纤维机械的管理装置执行,包括:取得步骤,在管理装置中,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多台纤维机械的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生产状态信息与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当前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计算步骤,在管理装置中,基于在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设定变更步骤,在管理装置中,基于在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变更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的至少一方设定;以及发送步骤,在管理装置中,将与在设定变更步骤中变更后的卷取速度相关的速度信息以及与目标生产量相关的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发送给多台纤维机械的每一个;接收步骤,在多台纤维机械的各自中,接收在发送步骤中发送来的速度信息以及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动作控制步骤,在多台纤维机械的各自中,基于在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速度信息以及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控制纤维机械的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纱线卷取方法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各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的至少一方。如此,在纱线卷取方法中,能够基于进展状况来自动地变更各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目标生产量,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自动络纱机的主视图。
图3是卷取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管理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纱线卷取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3和纤维机械5。在本实施方式中,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多台纤维机械5。
管理装置3统一地管理纤维机械5。管理装置3具有图示省略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端口。在ROM中存储有用于控制纤维机械5的程序。CPU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读出到RAM中而执行,由此能够进行控制纤维机械5的处理。管理装置3与多台纤维机械5通过无线和/或有线而能够相互通信地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机械5是自动络纱机。如图2所示,纤维机械5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卷取单元6、机体控制装置(动作控制部)7、以及落纱装置8。
卷取单元6的每一个一边从供纱筒管SB退绕纱线Y,一边使纱线Y在横动的同时卷取于卷取筒管WB。如以上那样,卷取单元6形成卷装P。另外,卷取单元6也可以从卷装P退绕纱线Y并形成卷装P。
机体控制装置7能够与管理装置3以及多个卷取单元6分别进行通信。纤维机械5的操作者通过适当操作机体控制装置7,由此能够统一管理多个卷取单元6。机体控制装置7设置有显示画面7a和输入键7b。显示画面7a能够显示与卷取单元6的设定内容和/或状态相关的信息等。操作者通过使用输入键7b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能够进行卷取单元6的设定作业。
机体控制装置7具有通信部(接收部)7c。通信部7c在与管理装置3之间收发信息(数据)。机体控制装置7将包含表示由多个卷取单元6形成的卷装P的实际生产量的信息、以及表示卷装P的当前生产效率的信息在内的生产状态信息,经由通信部7c发送到管理装置3。生产效率是每单位时间的卷装P的生产量。表示卷装P的生产量的信息以及表示生产效率的信息,例如能够基于由落纱装置8处理后的卷装P的个数来取得。机体控制装置7向管理装置3发送生产状态信息的定时,可以是每次落纱时、也可以是每隔规定时间、还可以是始终。
机体控制装置7通过通信部7c接收从管理装置3发送的生产量信息(后述)以及速度信息。机体控制装置7基于通过通信部7c接收到的生产量信息,控制各卷取单元6的动作。具体而言,机体控制装置7基于生产量信息,在卷取单元6形成规定数量的卷装P。另外,机体控制装置7基于速度信息控制各卷取单元6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具体而言,机体控制装置7向后述的单元控制部10输出指示卷取速度的信息。
在各卷取单元6中卷装P成为满卷(卷取了规定量的纱线的状态)时,落纱装置8行进至该卷取单元6的位置,拆卸满卷卷装,并且设置空的卷取筒管WB。
接着,参照图3对卷取单元6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各卷取单元6具备单元控制部10、供纱装置11以及卷取装置12。
单元控制部10控制卷取单元6的动作。单元控制部10例如具备CPU和ROM。在ROM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卷取单元6的各构成的程序。CPU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
供纱装置11是在规定位置支承载放于省略图示的输送托盘的供纱筒管SB的支承机构。由此,从供纱筒管SB退绕纱线Y,从供纱筒管SB拉出纱线Y。由此,供纱装置11供给纱线Y。供纱装置11不限于输送托盘式,例如也可以是纡库式。另外,如上所述,在从卷装P形成卷装P的情况下,供纱装置11也可以是在规定位置支承卷装P的支承机构。
卷取装置12具备摇架13和卷取滚筒14。摇架13具有一对旋转支承部(未图示)。摇架13通过旋转支承部夹入卷取筒管WB,由此将该卷取筒管WB(或者卷装P)支承为能够旋转。摇架13能够切换为使所支承的卷装P与卷取滚筒14接触的状态和使卷装P从卷取滚筒14分离的状态。
卷取滚筒14在使纱线Y在卷装P的表面横动的同时使卷装P旋转。卷取滚筒14由滚筒驱动马达(未图示)旋转驱动。滚筒驱动马达的动作由单元控制部10控制。通过变更卷取滚筒14的旋转速度,能够变更纱线Y的卷取速度。即,在卷取单元6中,单元控制部10对滚筒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由此对丝线Y的卷取速度进行控制。
在使卷装P的外周与卷取滚筒14接触的状态下,旋转驱动该卷取滚筒14,由此使卷装P从动旋转。另外,在卷取滚筒1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横动槽。从供纱筒管SB退绕后的纱线Y一边通过横动槽以一定的幅度横动一边被卷取到卷装P的表面。由此,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的卷取宽度的卷装P。另外,也可以成为马达直接使卷装P旋转的构成,还可以成为在卷取滚筒14上没有横动槽而具备分体的横动装置(例如横动臂)的构成。
各卷取单元6在供纱装置11与卷取装置12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中,从供纱装置11侧起依次具备退绕辅助装置15、张力赋予装置17、张力检测装置18、接头装置19以及纱线监视装置20。在接头装置19附近配置有第1捕捉引导装置22和第2捕捉引导装置23。
退绕辅助装置15具备能够被覆于供纱筒管SB的芯管的限制部件16。限制部件16为大致筒状,被配置为与形成在供纱筒管SB的纱层上部的气圈接触。另外,退绕辅助装置15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
张力赋予装置17对行进的纱线Y赋予规定的张力。张力赋予装置17的动作由单元控制部10控制。张力检测装置18在供纱装置11与卷取装置12之间对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进行检测(测定)。张力检测装置18将表示纱线Y的张力的测定值的张力测定信号输出至单元控制部10。
在供纱装置11与卷取装置12之间纱线Y因某种原因而成为了断开状态时,接头装置19对供纱装置11侧的纱线Y(下纱)和卷取装置12侧的纱线Y(上纱)进行接头。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头装置19构成为通过由压缩空气产生的捻回空气流使纱头彼此捻合的空气式的捻接装置。另外,接头装置19可以是盘式的捻接装置,也可以是使用标准纱(日文:種糸)的接头器(日文:ピーサー),还可以是机械式地连结纱线的打结器。
纱线监视装置20对在纱线通道中行进的纱线Y的状态进行监视,并基于所监视到的信息来检测有无纱疵。纱线监视装置20为,例如对纱线Y的粗细异常以及/或者纱线Y中含有的异物进行检测,而作为纱疵。另外,纱线监视装置20还对断纱、即纱线通道中有无纱线Y等进行检测。纱线监视装置20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输出到单元控制部10。在纱线监视装置20中设置有用于切断纱线Y的切断器21。通过纱线监视装置20使切断器21动作。另外,切断器21也可以设置在纱线监视装置20的附近。
第1捕捉引导装置22在纱线Y成为了断开状态时捕捉上纱。通过单元控制部10的控制,第1捕捉引导装置22能够从供纱装置11侧的待机位置(图3的实线)旋转(移动)至卷取装置12侧的捕捉位置(图3的虚线)。第1捕捉引导装置22与未图示的负压源连接,而产生吸引流。通过该构成,第1捕捉引导装置22在捕捉位置上捕捉上纱并返回到待机位置,由此将上纱引导至接头装置19。另外,向接头装置19引导上纱的构成以及动作并不限定于此。
通过单元控制部10的控制,第2捕捉引导装置23能够从供纱装置11侧的待机位置(图3的实线)旋转(移动)至卷取装置12侧的捕捉位置(图3的虚线)。第2捕捉引导装置23与未图示的负压源连接,而产生吸引流。通过该构成,第2捕捉引导装置23捕捉下纱而向接头装置19引导。另外,向接头装置19引导下纱的构成以及动作并不限定于此。
通过以上,卷取单元6在卷取筒管WB上卷绕纱线Y而形成卷装P。在接头装置19中的接头动作时,卷取装置12侧的纱线Y被第1捕捉引导装置22捕捉,并且供纱装置11侧的纱线Y被第2捕捉引导装置23捕捉。由第1捕捉引导装置22以及第2捕捉引导装置23捕捉到的纱线Y被引导至接头装置19。此时,纱线Y位于纱线监视装置20的狭缝。接头装置19进行所导入的纱线Y的接头。另外,向接头装置19引导纱线Y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
接着,对管理装置3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管理装置3具备输入部30、通信部(发送部)32、取得部34、计算部36以及设定部38。
输入部30接受卷装P的生产预定的输入。输入部30例如是键盘、触摸面板显示器。生产预定包括批次的生产量(卷装P的总重量或者卷装P的个数)、生产日程(能够包含生产期间、或者生产开始日期时间以及生产完成日期时间的至少一方)、纱线Y的卷取速度(基准值、上限值、下限值)、所使用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也可以是卷取单元6的台数)。在输入部30为上述键盘等的情况下,操作者在管理装置3的显示部(显示器、触摸面板显示器等)所显示的输入画面中输入生产预定。在输入部30中输入的生产预定,作为与生产预定相关的生产预定信息而存储于存储部(省略图示)。另外,输入部30也可以是经由存储介质(闪存器、HDD等)、网络等接受生产预定的输入的方式。
通信部32在与纤维机械5之间进行通信。通信部32与纤维机械5的通信部7c通过无线或有线进行通信。通信部32接收从纤维机械5的机体控制装置7发送的包含表示卷装P的生产量的信息以及表示卷装P的当前的生产效率的信息的生产状态信息。通信部32将接收到的生产状态信息存储到存储部。另外,通信部32将从设定部38输出的生产量信息和/或速度信息发送到纤维机械5。
取得部34取得与卷装P的生产预定相关的生产预定信息和表示当前的卷装P的生产状态的生产状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得部34从存储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以及生产状态信息。取得部34将所取得到的生产预定信息以及生产状态信息输出到计算部36以及设定部38。另外,取得部34也可以从通信部32直接取得由通信部32接收到的生产状态信息。
计算部36基于由取得部34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卷装P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部36为,当接收到从取得部34输出的生产预定信息以及生产状态信息时,作为进展状况,计算进展率。
计算部36基于从生产预定信息中得到的生产预定的卷装P的个数或重量、从生产状态信息中得到的在各纤维机械5中形成完成的卷装P的个数或重量、以及从生产预定信息中得到的生产日程来计算进展率。具体而言,计算部36为,例如在生产预定的卷装P的生产量为“100个”、形成完成的卷装P的生产量为“0个”、生产期间为“4天”的情况下,当虽然在成为“第3天”的时刻必须形成“50个”卷装P、但仅形成有“40个”的情况下,将进展率计算为“80%”。另外,计算部36为,在上述条件下,当在成为“第3天”的时刻形成有“60个”卷装P的情况下,将进展率计算为“120%”。
另外,计算部36也可以基于从生产预定信息中得到的生产预定的卷装P的个数或重量、和从生产状态信息中得到的在各纤维机械5中形成完成的卷装P的个数或重量来计算进展率。具体而言,在生产预定的卷装P的生产量为“100个”的情况下,在形成完成的卷装P的生产量为“40个”的情况下,计算部36将进展率计算为“40%”。
计算部36不限于仅根据形成完成的卷装P的个数来计算,也可以包括形成未完成(卷取中)的卷装P来计算进展率。例如,计算部36优选将卷取了50%的卷装计数为0.5个,而计算进展率。
计算部36将表示计算出的进展率的进展信息输出到设定部38。
设定部38设定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设定部38为,当接受从取得部34输出的生产预定信息时,设定在各纤维机械5中应生产的卷装P的生产量(个数或重量)、即每个纤维机械5的目标生产量。具体而言,例如,在卷装P的生产量为“100”、所使用的纤维机械5为“5台”的情况下,设定部38将在各纤维机械5中应生产的卷装P的生产量设定为“20”。即,设定部38进行设定,以使卷装P的生产量被均等地分配给各纤维机械5。另外,设定部38也可以根据在纤维机械5中运转的卷取单元6的台数来设定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设定部38对生产量的设定方法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另外,设定部38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卷取速度的基准值)来设定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设定部38向通信部32输出指定对每个纤维机械5设定了的生产量的生产量信息以及表示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的初始速度信息。
设定部38为,在纤维机械5中开始了卷装P的生产之后,能够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的设定。设定部38基于从计算部36输出的进展信息,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设定部38为,当在各纤维机械5的进展信息中进展率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变更各纤维机械5的目标生产量。设定部38为,在存在进展率较高(进展较快)的纤维机械5和进展率较低(进展较慢)的纤维机械5的情况下,将向进展率较低的纤维机械5分配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进展率较高的其他纤维机械5。设定部38为,在存在多台进展率较高的纤维机械5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多台纤维机械5均等地分配生产量,也可以根据进展率来分配生产量。
设定部38将变更后的设定信息(生产量信息、速度信息)输出到通信部32。
另外,设定部38为,在所使用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变更了的情况下,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的设定。开始了卷装P的生产时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有时与在输入部30中输入的所使用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不同。在输入部30中输入的所使用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在开始了卷装P的生产时,可能包含进行其他批次的卷装P的生产的纤维机械5。因此,在开始了卷装P的生产之后,能够追加其他批次的卷装P的生产结束了的纤维机械5。设定部38为,在纤维机械5的台数上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基于变更后的纤维机械5的台数来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
设定部38基于由计算部36计算出的进展率,变更(调整)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设定。所谓“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也可以称为“重新设定卷取速度”。或者,也能够称为,设定部38基于由计算部36计算出的进展率,对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设定进行重新评价”。“变更(调整)卷取速度的设定”这样的记载并不排除“不变更设定”的情况。即,设定部38也可以基于进展率来重新评价卷取速度的设定,如果进展率没有问题,则不变更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设定。
设定部38为,当接受到从计算部36输出的进展信息时,基于生产日程和进展率来变更卷取速度。设定部38为,在相对于生产日程而进展率较低的情况下,以加快卷取速度的方式进行变更。设定部38为,在相对于生产日程而进展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以使卷取速度变慢的方式进行变更,也可以不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即维持当前的卷取速度。设定部38以成为卷取速度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的范围内的方式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设定部38将表示变更后的卷取速度的速度信息输出至通信部32。
设定部38为,与各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变更相比,优先地实施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的变更。设定部38为,在仅通过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期间内(生产结束日之前)完成批次的生产的情况下,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设定部38为,在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的变更后,基于各纤维机械5的进展率,判断在生产期间内生产是否完成。设定部38为,在判断为在生产期间内生产未完成的情况下,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
接着,参照图5对纱线卷取系统1中的纱线卷取方法进行说明。在图5中,将包括管理装置3和两台纤维机械5的纱线卷取系统1作为一例进行说明。另外,两台纤维机械5生产同一批次的卷装P。
如图5所示,首先,管理装置3取得生产预定信息(步骤S01)。接着,管理装置3基于所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生成设定信息(步骤S02)。管理装置3生成指定在各纤维机械5中应生产的卷装P的生产量的生产量信息。另外,管理装置3基于生产预定信息,生成表示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的初始速度信息(速度信息)。管理装置3将所生成的生产量信息以及初始速度信息发送给各纤维机械5(步骤S03)。
各纤维机械5为,当接收到从管理装置3发送来的生产量信息及初始速度信息时,基于生产量信息及初始速度信息开始卷装P的生产(步骤S04)。具体而言,在纤维机械5中,机体控制装置7向各卷取单元6的单元控制部10输出包含卷取速度的初始值的指令。由此,在各卷取单元6中开始卷装P的形成。
接着,各纤维机械5将与卷装P的生产状态相关的生产状态信息发送至管理装置3(步骤S05)。管理装置3为,当接收到从各纤维机械5发送来的生产状态信息时,从存储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以及生产状态信息(取得步骤),并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的进展率(步骤S06;计算步骤)。
接着,管理装置3基于计算出的进展率,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的设定(步骤S07;设定变更步骤)。具体而言,例如,管理装置3根据各纤维机械5的进展率,针对每个纤维机械5来变更目标生产量。详细而言,管理装置3在一方的纤维机械5的进展率高于另一方的纤维机械5的情况下,将向进展率较低的另一方的纤维机械5分配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进展率较高的一方的纤维机械5。
管理装置3将表示变更后的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的生产量信息发送给各纤维机械5(步骤S08;发送步骤)。
各纤维机械5为,当接收到从管理装置3发送来的生产量信息时(接收步骤),变更目标生产量的设定,并且控制自机的动作,以实现新的目标生产量(步骤S09;动作控制步骤)。
接着,各纤维机械5为,当变更卷装P的目标生产量时,将变更后的生产状态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3(步骤S10)。
管理装置3为,在接收到从各纤维机械5发送来的生产状态信息时,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该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的进展率(步骤S11)。
接着,管理装置3在各纤维机械5中的当前的目标生产量的分配中,判断在生产期间内预定量(目标生产量)的卷装P的生产是否完成(步骤S12)。
在判断为在生产期间内生产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2:是),管理装置3结束处理。另一方面,管理装置3为,在未判断为在生产期间内生产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2:否),基于计算出的进展率,变更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取速度的设定(步骤S13;设定变更步骤)。
管理装置3将表示变更后的卷取速度的速度信息发送给各纤维机械5(步骤S14;发送步骤)。
各纤维机械5为,当接收到从管理装置3发送来的速度信息时,基于速度信息变更各卷取单元6的卷取速度(步骤S15;动作控制步骤)。具体而言,各卷取单元6的单元控制部10以成为基于速度信息的卷取速度的方式控制卷取装置12。
在纱线卷取系统1中,在所生产出的卷装P的生产量达到生产量信息所示的生产量的情况下,纤维机械5结束卷装P的生产。当生产完成时,纤维机械5将表示生产完成的完成信息向管理装置3发送,并停止运转。纤维机械5为,当生产接近完成时,从成为满卷的卷取单元6起依次停止而逐渐减少卷取单元6的运转数量,在预定生产量的卷装P的形成结束的情况下,停止运转。在生产完成时,在存在形成中途的卷装P的情况下,优选使卷取单元6运转直到该卷装P成为满卷。
在上述方式中,将进行一次各纤维机械5中的卷装P的生产量的变更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卷装P的生产量的变更也可以进行多次。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将进行一次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变更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变更也可以进行多次。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在管理装置3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通过变更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P的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能够调整通过纤维机械5生产的卷装P的生产速度。如此,在纱线卷取系统1中,能够基于生产预定来自动地变更纱线Y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管理装置3的取得部34取得包含生产量以及生产效率的生产状态信息。在该构成中,能够高精度地得到生产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管理装置3具备接受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输入的输入部30。管理装置3的设定部38在于输入部30输入了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能够被设定为,使纱线Y的品质成为一定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卷取速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卷装P的形成中途的纱线品质的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管理装置3的取得部34取得至少包含卷装P的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的生产预定信息。在该构成中,基于卷装P的生产量以及生产日程,计算部36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出进展率。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管理装置3的设定部38为,在多台纤维机械5各自的进展状况不同的情况下,将分配给进展较慢的纤维机械5的卷装P的生产量分配给进展较快的纤维机械5。在该构成中,即使在存在卷装P的生产延迟的纤维机械5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其他纤维机械5来覆盖生产延迟的量。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实现当初的生产预定。另外,通过向其他纤维机械5分配生产量,由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量。特别是,纤维机械5的台数越多,则越能够抑制每一台纤维机械5的卷取速度的变更量,越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设定部38为,与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变更相比,优先地实施卷装P的生产量的变更。在该构成中,通过使生产量的变更优先,由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量。因此,能够抑制卷取速度的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设定部38为,在仅通过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期间内完成生产的情况下,变更多台纤维机械5各自的卷取速度。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卷取系统1中,设定部38为,在相对于生产日程而进展率较低的情况下,以比卷取速度的初始值变快的方式设定卷取速度,在相对于生产日程而进展率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变更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并且能够抑制卷装P的形成中途的纱线品质的变化。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过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实施方式没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纤维机械5为自动络纱机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纤维机械也可以是气流纺纱机或者自由端纺纱机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3以及多台纤维机械5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纱线卷取系统也可以由管理装置和一台纤维机械构成。在该情况下,管理装置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一台纤维机械的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该纤维机械中的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管理装置基于进展状况,变更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在该纱线卷取系统中,管理装置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如此,在纱线卷取系统中,能够基于生产预定来自动地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3以及多台纤维机械5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纱线卷取系统也可以不具备与多台纤维机械5分开的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也可以仅由多台纤维机械构成。在该纱线卷取系统中,多台纤维机械中的一台纤维机械成为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3相同功能的上位装置。即,能够使任意的纤维机械的机体控制装置相当于管理装置。作为上位装置发挥功能的纤维机械与其他的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通过无线和/或有线而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在该构成中,作为上位装置发挥功能的纤维机械(作为管理装置发挥功能的任意的纤维机械的机体控制装置)也可以具有接受卷装的生产预定的输入的输入部(例如,上述输入键7b),通过在输入部中接受生产预定的输入,由此取得生产预定信息。或者,该纤维机械也可以经由存储介质、网络等来取得生产预定信息。
上述纤维机械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多台纤维机械(包括自机)的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纤维机械基于进展状况,变更多台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在该纱线卷取系统中,能够自动地变更多台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3以及多台纤维机械5的方式中,将管理装置3作为上位装置发挥功能、在管理装置3中进行进展率的计算等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多台纤维机械中的一台纤维机械中进行进展率的计算等。在该构成中,纤维机械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纤维机械基于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变更纤维机械的设定。纤维机械基于进展状况,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或者,纤维机械基于进展状况,变更纤维机械中的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卷装的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纤维机械也可以取得从管理装置发送的生产预定信息,还可以基于在该纤维机械中输入的生产预定来取得生产预定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纱线卷取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3以及多台纤维机械5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为一台纤维机械。在该构成中,纤维机械也可以具有接受卷装P的生产预定的输入的输入部,在输入部中接受生产预定的输入,由此取得生产预定信息。或者,该纤维机械也可以经由存储介质、网络等来取得生产预定信息。
上述纤维机械具备:取得部,取得与卷装P的生产预定相关的生产预定信息、与自机的当前卷装P的生产状态相关的生产状态信息;计算部,基于由取得部取得的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以及设定部,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纤维机械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和自机的生产状态信息来计算进展状况,并基于进展状况来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通过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能够调整通过纤维机械生产的卷装的生产速度。如此,在纤维机械中,能够基于生产预定来自动地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因此对于生产速度的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负荷的减轻。
另外,上述纤维机械的取得部也可以取得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上述纤维机械与其他纤维机械可以通过无线和/或有线而相互能够通信地连接,也可以经由其他装置能够通信地连接。在该构成中,设定部也可以基于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状况和由取得部取得的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变更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在该纤维机械中,例如,在其他纤维机械的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延迟的情况下,通过加快纱线的卷取速度,能够通过其他纤维机械覆盖生产延迟的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管理装置3中基于生产预定信息(卷取速度的基准值)来设定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初始值也可以在纤维机械5中设定。在该情况下,管理装置3例如将表示来自卷取速度的初始值的变更量的信息发送至纤维机械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输入部30中接受包含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基准值、上限值以及下限值在内的生产预定的输入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接受仅包含纱线Y的卷取速度的基准值在内的生产预定的输入。在该情况下,设定部设定包含基准值的卷取速度的允许范围,并且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允许范围能够被设定为使纱线的品质成为一定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允许范围内变更卷取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在卷装的形成中途纱线品质变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设定部38以成为卷取速度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的范围内的方式设定卷取速度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设定部也可以设定卷取速度的变更量,并根据变更量来设定卷取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计算部36作为进展状况而计算进展率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计算部计算的进展状况并不限定于进展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基于由计算部36计算出的进展率来变更纤维机械5中的纱线Y的卷取速度并将速度信息向纤维机械5发送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由计算部计算出的进展率不适当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变更卷取速度。另外,在进展状况比预定的状况延迟的情况下,设定部也可以使卷取速度比基于生产预定信息设定的设定速度的初始值快。该预定的状况基于生产预定信息来设定。在该构成中,能够可靠地实现生产预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机体控制装置7中分别构成显示画面7a和输入键7b的方式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在机体控制装置7中,也可以使用触摸面板式的显示装置而将显示部和操作部构成为同一装置。
也可以将以上记载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任意地组合。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的记载,只要没有明确记载,则不意味着“仅基于…”。换言之,“基于…”的记载意味着“仅基于…”和“至少基于…”这两者。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时序等,只要没有矛盾,则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按照例示的顺序提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但并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Claims (4)

1.一种管理装置,对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一台或多台纤维机械进行管理,具备:
取得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所述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一台或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所述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所述生产状态信息与在一台或多台所述纤维机械中生产的当前所述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
计算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生产预定信息和所述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一台或多台所述纤维机械中的所述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
设定部,基于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进展状况,变更一台或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设定;以及
发送部,将与由所述设定部变更后的设定相关的设定信息,发送至一台或多台所述纤维机械,
所述设定部为,
在所述纤维机械为一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进展状况,变更所述纱线的卷取速度的设定,
在所述纤维机械为多台的情况下,在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进展状况不同时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目标生产量的设定,以便将分配给进展慢的所述纤维机械的所述目标生产量分配给所述进展快的所述纤维机械;
所述设定部,比所述卷取速度的变更优先地实施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在仅通过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日程所示的生产期间内完成生产的情况下,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卷取速度的设定。
2.一种纱线卷取系统,包括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台纤维机械和管理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
取得部,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所述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所述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所述生产状态信息与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当前所述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
计算部,基于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生产预定信息和所述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
设定部,基于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进展状况,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所述卷装的目标生产量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以及
发送部,将与由所述设定部变更后的所述卷取速度相关的速度信息以及与所述目标生产量相关的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发送给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每一个,
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分别具备:
接收部,接收从所述管理装置的所述发送部发送来的所述速度信息以及所述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动作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速度信息以及所述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所述纤维机械的动作;
所述管理装置的所述设定部为,在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进展状况不同时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目标生产量的设定,以便将被分配给进展慢的所述纤维机械的所述卷装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所述进展快的所述纤维机械;
所述设定部,比所述卷取速度的变更优先地实施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在仅通过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日程所示的生产期间内完成生产的情况下,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卷取速度的设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系统,其中,
所述动作控制部为,在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所述速度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纤维机械的动作控制为,以与所述速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卷取速度来卷取所述纱线。
4.一种纱线卷取方法,由卷取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台纤维机械和管理多台所述纤维机械的管理装置执行,包括:
取得步骤,在所述管理装置中,取得生产预定信息和生产状态信息,所述生产预定信息与对于所述多台纤维机械的所述卷装的生产预定相关,所述生产状态信息与所述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当前所述卷装的生产状态相关;
计算步骤,在所述管理装置中,基于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所述生产预定信息和所述生产状态信息,计算与所述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卷装的生产相关的进展状况;
设定变更步骤,在所述管理装置中,基于在所述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所述进展状况,变更所述多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纱线的卷取速度以及所述卷装的目标生产量的至少一方的设定;以及
发送步骤,在所述管理装置中,将与在所述设定变更步骤中变更后的所述卷取速度相关的速度信息以及与所述目标生产量相关的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发送给所述多台纤维机械的每一个;
接收步骤,在所述多台纤维机械的各自中,接收在所述发送步骤中发送来的所述速度信息以及所述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动作控制步骤,在所述多台纤维机械的各自中,基于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速度信息以及所述生产量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控制所述纤维机械的动作;
在所述设定变更步骤中,在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进展状况不同时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目标生产量的设定,以便将被分配给进展慢的所述纤维机械的所述卷装的目标生产量分配给所述进展快的所述纤维机械;
在所述设定变更步骤中,比所述卷取速度的变更优先地实施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在仅通过所述目标生产量的变更无法在生产日程所示的生产期间内完成生产的情况下,变更多台所述纤维机械各自的所述卷取速度的设定。
CN201811054638.8A 2017-09-19 2018-09-11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Active CN109516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9269A JP2019052045A (ja) 2017-09-19 2017-09-19 繊維機械、管理装置、糸巻取システム及び糸巻取方法
JP2017-179269 2017-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6291A CN109516291A (zh) 2019-03-26
CN109516291B true CN109516291B (zh) 2022-05-27

Family

ID=63637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4638.8A Active CN109516291B (zh) 2017-09-19 2018-09-11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56670A1 (zh)
JP (1) JP2019052045A (zh)
CN (1) CN109516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3564B (zh) * 2022-12-21 2023-09-22 徐州美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纱线生产工艺监测调控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2642A (en) * 1970-05-26 1975-11-25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Automatic spinning system
CN105304959A (zh) * 2014-06-26 2016-02-03 宋旦 一种电储能装置均衡方法
CN205620741U (zh) * 2016-04-29 2016-10-05 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机控制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2816A (ja) 1990-11-30 1992-07-23 Murata Mach Ltd 紡績工場の操業管理装置
DE4327587A1 (de) * 1993-08-17 1995-02-23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Produktionsleistung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JP2011020837A (ja) * 2009-07-17 2011-02-03 Murata Machinery Ltd 精紡ワインダの繊維機械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精紡ワインダ
JP2012250796A (ja) * 2011-06-01 2012-12-20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2642A (en) * 1970-05-26 1975-11-25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Automatic spinning system
CN105304959A (zh) * 2014-06-26 2016-02-03 宋旦 一种电储能装置均衡方法
CN205620741U (zh) * 2016-04-29 2016-10-05 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机控制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2045A (ja) 2019-04-04
CN109516291A (zh) 2019-03-26
EP3456670A1 (en) 2019-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76952B2 (ja) オートワインダの作業部の巻取り速度を最適化する方法
CN110023218B (zh) 自动络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EP2345612A2 (en) Doffing apparatus
EP2664571B1 (en) Yarn winding apparatus
CN104229555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EP2159180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winder
CN107429436B (zh) 纱线卷绕系统、精纺机、自动络纱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EP2808283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2249120B (zh) 制造管纱的方法
CN106927307B (zh) 纱线卷取装置、纱线卷取方法以及纱线卷取系统
CN108147207B (zh) 自动络纱机以及自动络纱机的卷取速度控制方法
CN109516291B (zh) 纤维机械、管理装置、纱线卷取系统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JP2014024613A (ja) 糸監視装置、糸巻取ユニット、及び、糸巻取機
JP2017001780A (ja) 糸巻取システム、自動ワインダ、精紡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CN111747222A (zh) 控制纺织机工作站的装置的方法、执行该方法的设备以及纺织机工作站的状态传感器
EP2805907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JP6120654B2 (ja) 巻取り機を運転する方法及び巻取り機
JP2016013892A (ja) 糸巻取装置
JP3951941B2 (ja) 自動ワインダ
EP1127833A2 (en) Automatic winder
CN110023217B (zh) 纱线卷取机
CN113355773A (zh) 纺纱或绕线机的操作方法以及纺纱或绕线机
JP6985109B2 (ja) 巻取りステーション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と巻取り装置
JP2009242097A (ja) 自動ワインダ、自動ワインダのパッケージ巻取り方法
JP7463063B2 (ja) リング紡績コップの巻成状態に影響を及ぼすための方法もしく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