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6107A -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6107A
CN109516107A CN201811094403.1A CN201811094403A CN109516107A CN 109516107 A CN109516107 A CN 109516107A CN 201811094403 A CN201811094403 A CN 201811094403A CN 109516107 A CN109516107 A CN 109516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iming
switching
swing arm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44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6107B (zh
Inventor
黄仁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CUS-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CUS-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CUS-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CUS-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944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6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6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6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6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6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包括线性滑轨、治具滑座、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环形皮带、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及驱动机构。通过线性滑轨、治具滑座、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环形皮带、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及驱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输送轨道系统的环形运作,精度高,效率高,可应用于各种多工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实现环线式多工位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的输送轨道,特别涉及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的输送轨道系统,采用的是直线式输送布局,因为由于输送滑轨和滑座的直线移动特性,导致了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滑轨与滑座配合是无法实现环形移动的,这也便导致了传统的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的输送轨道系统无法做到环形循环,进而导致了多工位的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其线路过程,占据空间多大,而且效率也不够高。因此,传统的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的输送轨道系统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实现输送轨道系统的环形运作,精度高,效率高,可应用于各种多工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实现环线式多工位循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设置治具滑座,所述治具滑座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设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设置环形皮带,所述环形皮带设置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且与治具滑座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沿着线性滑轨移动;设置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所述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摆臂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所述第一转接摆臂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包括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摆臂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所述第二转接摆臂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2)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相配合带动环形皮带,环形皮带带动治具滑座;
3)治具滑座沿着左线性滑轨移动,当治具滑座移动到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一转接摆臂,第一转接摆臂带动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一转接摆臂,第一转接摆臂带动第一转接滑轨,在右线性滑轨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右线性滑轨的前端,然后继续沿着右线性滑轨移动;
4)治具滑座沿着右线性滑轨移动,当治具滑座移动到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二转接摆臂,第二转接摆臂带动第二转接滑轨,在右线性滑轨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二转接摆臂,第二转接摆臂带动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左线性滑轨的后端,然后继续左线性滑轨移动;
5)步骤3)与步骤4)形成循环,治具滑座沿着左线性滑轨、左线性滑轨前端、第一转接滑轨、右线性滑轨前端、右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后端、第二转接滑轨、左线型滑轨后端、左线型滑轨的路线循环移动,实现环形轨道的自动化运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可以是根据设定需求相对独立地分别去驱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只要让步骤2)、步骤3)与步骤4)彼此之间配合上即可。但如果是相对独立驱动,便会导致多驱动电机的存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之间的运作难免会出现时差或精度差,影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的精度和效率。因此,驱动机构,亦可以是根据设定需求联动式地去驱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让步骤2)、步骤3)与步骤4)彼此之间无缝联动配合,避免运作时出现时差或精度差。
进一步,步骤1)中,治具滑座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一般来说,环形轨道系统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设备时,包括环线设置的多个工序工位,因此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治具滑座,可以提高效率。
进一步,以下是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优选的联动式驱动方式:步骤1)中,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与第一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带动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主动带轮齿轮带动从动带轮齿轮转动,从动带轮齿轮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与第一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与第一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二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与第二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设置是指,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与第二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与第二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的上端;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中间减速机、驱动主轴、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中间减速机与驱动主轴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转动,所述驱动主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相连接。
一种实施所述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滑轨、治具滑座、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环形皮带、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及驱动机构;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所述治具滑座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环形皮带设置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且与治具滑座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沿着线性滑轨移动;所述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摆臂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所述第一转接摆臂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包括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摆臂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所述第二转接摆臂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进一步,还包括呈长条状的基座,所述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设置在基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带轮、第一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前端;所述第二带轮、第二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治具滑座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一般来说,环形轨道系统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设备时,包括环线设置的多个工序工位,因此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治具滑座,可以提高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与第一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带动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主动带轮齿轮带动从动带轮齿轮转动,从动带轮齿轮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与第一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与第一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二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与第二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设置是指,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与第二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与第二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的上端;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中间减速机、驱动主轴、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中间减速机与驱动主轴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转动,所述驱动主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以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具体的还有其他一些本领域公知的组成零部件,上述未提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具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还原或调整。如;时序变速箱必然包括箱体、安装板,轴座、辅助固定件等零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还需说明的是,针对治具滑座以及转接摆臂,设置有相应的定位组件,以确保治具滑座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准确,确保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的端部之间进行摆动接驳时,摆动到位定位准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实现输送轨道系统的环形运作,精度高,效率高,可应用于各种多工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实现环线式多工位循环。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轨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环形轨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环形轨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第一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第一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第一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1为第二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第二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第二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4为第二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设置治具滑座3;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环形皮带6;第一转接装置7;第二转接装置8;第一转接滑轨9;第一转接摆臂10;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第二转接滑轨12;第二转接摆臂13;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驱动机构15;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第一上时序齿轮22;从动带轮齿轮23;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第一摆臂转动座28;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第二上时序齿轮34;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第二摆臂转动座39;伺服电机40;中间减速机41;驱动主轴42;第一圆锥齿轮组43;第二圆锥齿轮组44;基座4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1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设置治具滑座3,所述治具滑座3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设置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所述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之间;设置环形皮带6,所述环形皮带6设置在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且与治具滑座3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3沿着线性滑轨移动;设置第一转接装置7、第二转接装置8,所述第一转接装置7、第二转接装置8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7包括第一转接滑轨9、第一转接摆臂10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9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10,所述第一转接摆臂10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驱动第一转接摆臂10在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9在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8包括第二转接滑轨12、第二转接摆臂13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12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13,所述第二转接摆臂13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驱动第二转接摆臂13在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12在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设置驱动机构15,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2)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相配合带动环形皮带6,环形皮带6带动治具滑座3;
3)治具滑座3沿着左线性滑轨1移动,当治具滑座3移动到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第一转接摆臂10带动第一转接滑轨9,在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3移动到第一转接滑轨9,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第一转接摆臂10带动第一转接滑轨9,在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3移动到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然后继续沿着右线性滑轨2移动;
4)治具滑座3沿着右线性滑轨2移动,当治具滑座3移动到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第二转接摆臂13带动第二转接滑轨12,在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3移动到第二转接滑轨12,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第二转接摆臂13带动第二转接滑轨12,在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3移动到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然后继续左线性滑轨1移动;
5)步骤3)与步骤4)形成循环,治具滑座3沿着左线性滑轨、左线性滑轨前端、第一转接滑轨、右线性滑轨前端、右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后端、第二转接滑轨、左线型滑轨后端、左线型滑轨的路线循环移动,实现环形轨道的自动化运作。
具体地,步骤1)中,治具滑座3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一般来说,环形轨道系统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设备时,包括环线设置的多个工序工位,因此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治具滑座,可以提高效率。
具体地,以下是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优选的联动式驱动方式:步骤1)中,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第一上时序齿轮22、从动带轮齿轮23、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所述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20、第一上时序齿轮22、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6、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7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23、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第一上时序齿轮22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23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28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28与第一转接摆臂10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28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带动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转动,主动带轮齿轮18带动从动带轮齿轮23转动,从动带轮齿轮23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4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19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24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28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22与第一上摆臂齿轮25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22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19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22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25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28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19与第一下摆臂齿轮24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第二上时序齿轮34、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上时序齿轮32、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第二上时序齿轮34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二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37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39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39与第二转接摆臂13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39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转动设置是指,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31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35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39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34与第二上摆臂齿轮36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3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34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31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34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36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39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31与第二下摆臂齿轮35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5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的上端(在第一带轮和环形皮带的带动下,转动);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伺服电机40、中间减速机41、驱动主轴42、第一圆锥齿轮组43、第二圆锥齿轮组44,所述伺服电机40通过中间减速机41与驱动主轴42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42转动,所述驱动主轴42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43、第二圆锥齿轮组44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下端相连接。
参见图1至14,实施所述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包括线性滑轨、治具滑座3、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环形皮带6、第一转接装置7、第二转接装置8及驱动机构15;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所述治具滑座3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所述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之间;所述环形皮带6设置在第一带轮4、第二带轮5,且与治具滑座3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3沿着线性滑轨移动;所述第一转接装置7、第二转接装置8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1、右线性滑轨2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7包括第一转接滑轨9、第一转接摆臂10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9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10,所述第一转接摆臂10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驱动第一转接摆臂10在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9在左线性滑轨1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8包括第二转接滑轨12、第二转接摆臂13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12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13,所述第二转接摆臂13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驱动第二转接摆臂13在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12在左线性滑轨1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2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驱动机构15提供动力。
具体地,还包括呈长条状的基座45,所述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设置在基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带轮、第一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前端;所述第二带轮、第二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治具滑座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一般来说,环形轨道系统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生产线或设备时,包括环线设置的多个工序工位,因此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多个治具滑座,可以提高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第一上时序齿轮22、从动带轮齿轮23、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所述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20、第一上时序齿轮22、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6、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7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23、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第一上时序齿轮22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23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24、第一上摆臂齿轮25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28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28与第一转接摆臂10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28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带动主动带轮齿轮18、第一下时序齿轮19、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转动,主动带轮齿轮18带动从动带轮齿轮23转动,从动带轮齿轮23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17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4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19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24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28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22与第一上摆臂齿轮25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26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27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21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20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22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19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22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25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28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10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19与第一下摆臂齿轮24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第二上时序齿轮34、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上时序齿轮32、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是层叠在一起的,相互之间会带着一同转动),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第二上时序齿轮34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上段(转动设置是指,当第二时序输入主轴转动时,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层叠设置是指,两者是层叠在一起的,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转动会带着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37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35、第二上摆臂齿轮36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39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39与第二转接摆臂13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39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转动设置是指,第二时序输出主轴转动,本身并不会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31、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31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35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39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34与第二上摆臂齿轮36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32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37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38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33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3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34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31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34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36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39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13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31与第二下摆臂齿轮35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5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30的上端(在第一带轮和环形皮带的带动下,转动);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15包括伺服电机40、中间减速机41、驱动主轴42、第一圆锥齿轮组43、第二圆锥齿轮组44,所述伺服电机40通过中间减速机41与驱动主轴42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42转动,所述驱动主轴42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43、第二圆锥齿轮组44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11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16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14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29的下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以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具体的还有其他一些本领域公知的组成零部件,上述未提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具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还原或调整。如;时序变速箱必然包括箱体、安装板,轴座、辅助固定件等零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还需说明的是,针对治具滑座以及转接摆臂,设置有相应的定位组件,以确保治具滑座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准确,确保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的端部之间进行摆动接驳时,摆动到位定位准确。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以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各齿轮的具体设置(包括但不限于形状大小、齿数比例、时序齿数量位置、时序设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针对环形轨道系统的环线长度以及治具滑座的数量等情况,可以进行适应性针对性的调整。上述描述结合具体附图,已经清楚,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设置治具滑座,所述治具滑座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设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设置环形皮带,所述环形皮带设置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且与治具滑座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沿着线性滑轨移动;设置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所述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摆臂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所述第一转接摆臂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包括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摆臂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所述第二转接摆臂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2)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相配合带动环形皮带,环形皮带带动治具滑座;
3)治具滑座沿着左线性滑轨移动,当治具滑座移动到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一转接摆臂,第一转接摆臂带动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一转接摆臂,第一转接摆臂带动第一转接滑轨,在右线性滑轨的前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右线性滑轨的前端,然后继续沿着右线性滑轨移动;
4)治具滑座沿着右线性滑轨移动,当治具滑座移动到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与此同时,相配合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二转接摆臂,第二转接摆臂带动第二转接滑轨,在右线性滑轨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带动第二转接摆臂,第二转接摆臂带动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进行接驳,治具滑座移动到左线性滑轨的后端,然后继续左线性滑轨移动;
5)步骤3)与步骤4)形成循环,治具滑座沿着左线性滑轨、左线性滑轨前端、第一转接滑轨、右线性滑轨前端、右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后端、第二转接滑轨、左线型滑轨后端、左线型滑轨的路线循环移动,实现环形轨道的自动化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治具滑座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与第一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第一时序输入主轴带动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主动带轮齿轮带动从动带轮齿轮转动,从动带轮齿轮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与第一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与第一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与第二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时序输入主轴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与第二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与第二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的上端;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中间减速机、驱动主轴、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中间减速机与驱动主轴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转动,所述驱动主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相连接。
6.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滑轨、治具滑座、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环形皮带、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及驱动机构;所述线性滑轨包括相对平行布局的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所述治具滑座滑动设置在线性滑轨;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环形皮带设置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且与治具滑座相连接,带动治具滑座沿着线性滑轨移动;所述第一转接装置、第二转接装置分别位于线性滑轨的前、后两端,且皆位于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滑轨、第一转接摆臂及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一转接摆臂,所述第一转接摆臂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一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第二转接装置包括第二转接滑轨、第二转接摆臂及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其中,所述第二转接滑轨设置在第二转接摆臂,所述第二转接摆臂与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驱动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进而使得第二转接滑轨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接驳;所述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长条状的基座,所述左线性滑轨、右线性滑轨设置在基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带轮、第一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前端;所述第二带轮、第二转接装置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滑座包括沿着移动线路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从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以第一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一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带轮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的下段,所述第一下摆臂齿轮、第一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一摆臂转动座与第一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一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第一时序输入主轴带动主动带轮齿轮、第一下时序齿轮、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主动带轮齿轮带动从动带轮齿轮转动,从动带轮齿轮带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转动,第一时序输出主轴带动上端的主动带轮转动,第一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一上时序齿轮与第一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一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一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一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一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一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一下时序齿轮与第一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一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一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前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前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包括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入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以第二时序输出主轴为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第二上时序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上段,且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相啮合,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与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下摆臂齿轮、第二上摆臂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摆臂转动座的下段、上段,该第二摆臂转动座与第二转接摆臂相连接,且该第二摆臂转动座转动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第二时序输入主轴带动第二下时序齿轮、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下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正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正向摆动,此时,第二上时序齿轮与第二上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下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下从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转动,第二上主动配合齿轮带动第二上从动配合齿轮相对于第一下主动配合齿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上时序齿轮相对于第二下时序齿轮反向转动,第二上时序齿轮在与第二上摆臂齿轮相啮合时,带动第二摆臂转动座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摆臂反向摆动,此时,第二下时序齿轮与第二下摆臂齿轮处于非啮合的空转状态;第二带轮为从动带轮,设置在第二时序输出主轴的上端;至此,设定地实现第二带轮的转动以及第二转接摆臂在左线性滑轨的后端与右线性滑轨的后端之间进行来回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的环形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中间减速机、驱动主轴、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中间减速机与驱动主轴的中间段相连接,使得驱动主轴转动,所述驱动主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锥齿轮组、第二圆锥齿轮组与第一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一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第二转接时序变速箱的第二时序输入主轴的下端相连接。
CN201811094403.1A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Active CN109516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4403.1A CN109516107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4403.1A CN109516107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6107A true CN109516107A (zh) 2019-03-26
CN109516107B CN109516107B (zh) 2023-06-02

Family

ID=6576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4403.1A Active CN109516107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61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6693A (zh) * 2020-03-13 2020-06-12 吉林省英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线路板生产固定用支撑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7032A (en) * 1970-06-27 1973-10-23 R Bruckner Machinery table
US3996036A (en) * 1974-05-07 1976-12-07 Gottfried Strauss Apparatus for moving glass panes through an installation having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GB1585368A (en) * 1976-07-09 1981-03-04 Ferag Ag Movable chain arrangement
CN1189438A (zh) * 1997-01-28 1998-08-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送真空泵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US6170632B1 (en) * 1997-10-14 2001-01-09 Ishikawajima-Harima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ving walk
CN105540184A (zh) * 2016-02-17 2016-05-04 昆山思柯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闭环流水线的循环搬运装置
CN206939655U (zh) * 2017-05-09 2018-01-30 东莞市凯铭精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高精度定位的环形生产线
CN207078624U (zh) * 2017-08-03 2018-03-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循环步进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7032A (en) * 1970-06-27 1973-10-23 R Bruckner Machinery table
US3996036A (en) * 1974-05-07 1976-12-07 Gottfried Strauss Apparatus for moving glass panes through an installation having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GB1585368A (en) * 1976-07-09 1981-03-04 Ferag Ag Movable chain arrangement
CN1189438A (zh) * 1997-01-28 1998-08-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送真空泵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US6170632B1 (en) * 1997-10-14 2001-01-09 Ishikawajima-Harima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ving walk
CN105540184A (zh) * 2016-02-17 2016-05-04 昆山思柯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闭环流水线的循环搬运装置
CN206939655U (zh) * 2017-05-09 2018-01-30 东莞市凯铭精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高精度定位的环形生产线
CN207078624U (zh) * 2017-08-03 2018-03-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循环步进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6693A (zh) * 2020-03-13 2020-06-12 吉林省英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线路板生产固定用支撑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6107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0876A (zh) 自动化圆盘式磨盘设备
CN109516107A (zh) 一种环形轨道自动化运作方法及环形轨道系统
CN110356756A (zh) 一种动力合成传动装置
CN102642042B (zh) 弹簧勾短节自动铣削加工装置
CN108890006A (zh) 多工位连续加工的轴承内圈端面开槽装置及其开槽机构
CN209023640U (zh) 一种环形轨道系统
CN207696277U (zh) 自动化圆盘式磨盘设备
CN209319092U (zh) 一种多工位真空焊接台
CN208731333U (zh) 装盒生产线取盒机构
CN110787083A (zh) 一种纤维面膜、纤维面膜加工装置与方法
CN206763793U (zh) 罐体压花机
CN203614689U (zh) 行星间歇同步机构
CN212355428U (zh) 一种电池钢壳送料同步机构
CN205293282U (zh) 一种同步带轮调节装置
CN208906318U (zh) 轴承内圈端面开槽机构及开槽装置
CN211077646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供应系统
CN103527735A (zh) 行星间歇同步机构
CN208324100U (zh) 一种注塑机用机械手装置
CN207746867U (zh) 自动化滚筒式磨盘设备
CN208117819U (zh) 齿轮存放架
CN206708316U (zh) 一种外导轨传动装置
CN114642302B (zh) 一种三色币(章)坯饼嵌套装置及其嵌套方法
CN110668174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供应系统
CN206105360U (zh) 一种割草机滚刀的滚刀片收刀装置
CN219734131U (zh) 一种分托机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