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7345A - 门锁 - Google Patents

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7345A
CN109477345A CN201780026369.1A CN201780026369A CN109477345A CN 109477345 A CN109477345 A CN 109477345A CN 201780026369 A CN201780026369 A CN 201780026369A CN 109477345 A CN109477345 A CN 109477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door lock
input element
driving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6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7345B (zh
Inventor
约瑟夫·赫茨尔
金特·布鲁克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y Co Ltd Malaysia Branch
Maco Technologi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y Co Ltd Malaysia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y Co Ltd Malaysia Branch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y Co Ltd Malaysia Branch
Publication of CN10947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7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11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4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urning cylinder of a single or a double cylinder lock with the bolt operating member
    • E05B17/047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turning cylinder of a single or a double cylinder lock with the bolt operating member with rotating output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cylinder locks, e.g. locking cams of double cylinder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6Clutches, couplings or braking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3/00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 E05B53/003Operation or control of locks by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e.g. from a distance flexi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锁包括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该锁芯容纳部具有输入元件,其中,输入元件被设计为,被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以调节门锁的锁闩和/或闩扣,还包括马达,以便除了基本的可调节性之外,还能够通过锁芯电动化调节闩锁和/或闩扣,其中,马达驱动有效地与输入元件可联接或联接,以通过输入元件电机化地调节闩锁和/或闩扣。此外,门锁还包括用于电动化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的马达和空转传动机构,通过该空转传动机构,马达的驱动力矩可以被传递到闩锁和/或闩扣。其中,空转传动机构包括: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该输入元件与马达驱动有效地联接;该输出元件与闩锁和/或闩扣驱动有效地联接。此外,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可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移动,在该联接位置,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联接,在该空转位置,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分离。此外,输入元件还包括驱动轮廓,该驱动轮廓设计为,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联接元件会被联动。此外,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具有引导轮廓的引导元件,该引导轮廓设计为,当联接元件被输入元件联动时,联接元件被推动到联接位置。

Description

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马达,特别是电动马达的门锁,该门锁用于电动化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
背景技术
该调节尤其包括门锁的闩闭或脱开和/或打开或关闭。因而,电动化调节闩锁和/或闩扣的方式可以在门锁的操作中有利于改善舒适性。例如,通过这种方式,无需使用钥匙或从一定距离开始就可以触发闩锁或闩扣的调节。而该距离基本上不存在限制,因此可以遥控门锁。从该方式中得到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以限定的时间或根据其他可预定的规则来调节闩锁或闩扣。
因此,门锁的所有不同闭合状态(例如:打开闩扣,闭合闩扣,闩锁脱开,闩锁简单闩闭,闩锁双重闩闭)基本上都可以电动化发生。然而,还可以设置为,电动化仅被设置为用于选择可能的状态,其他状态可以例如仅通过手动来调整。
这种电动化的门锁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在传统门锁也可以使用的地方。因此,它是优选的,当门锁设计为大致与传统门锁类似时,尤其是涉及门锁的尺寸和/或门锁与其他部件的相互作用(例如,涉及将门锁安装在门中或者将锁芯和门锁一起使用时)相应于通用标准时。
此外,其是有利的,如果门锁的闩锁或闩扣不是仅仅可以电动化调节,而是该功能是除了通常的手动可调节性之外额外设置的。就出于安全原因,重要的是,确保在电动化驱动器发生故障时,门锁的手动操作保留为可行的。
因此,在这种电动化门锁中,可以设置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特别是用于符合通用标准(例如欧式锁芯)的已知类型的锁芯。通常为锁芯分配一个或多个匹配的钥匙,通过钥匙锁芯可以被手动操作。施加在锁芯上的操作力矩(通常为扭矩)则可以被传递到门锁上。
为此,锁芯容纳部可以具有输入元件,该输入元件设计为由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以便将操作力矩传递到门锁上,或者最终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例如,输出元件可以是锁芯的凸轮,该凸轮优选地相对于锁芯轴线径向突出并且可以围绕锁芯轴线旋转。尤其是这样的元件,即由锁芯的输出元件直接作用的元件,被认为是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然后,输入元件则作为门锁的第一元件接收来自锁芯的操作力矩。
基本上,对于锁芯的闩锁或闩扣的电动化调节可以通过输出相应的操作力矩的马达装置来代替。但是,不能使用具有门锁的传统锁芯。此外,通常不再可能通过钥匙手动操作门锁。因此,有利的是,将门锁本身设计为电动化的,尤其是在门锁中设置独立于相应的锁芯的、且单独的马达。
如果除了基于传统锁芯对门锁进行手动操作之外,还可以对闩锁和/或闩扣进行电动化调节,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通过怎样的方式将马达与闩锁或闩扣驱动有效地进行联接,使得通过容纳在锁芯容纳部中的锁芯操作门锁仍然是可能的。
另一个困难是,由马达输出的驱动力矩必须根据马达的情况适当地调整,以便将足够用于调节、但又为了避免损坏而不过度的力传递到闩锁或闩扣。因此,必要的是,在马达和闩锁或闩锁之间设置具有适当传动比或减速比的传动机构,以确保可靠的力的传递。然而,在常规尺寸的门锁中,为此仅有很少的结构空间可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锁,该门锁除了手动操作之外还允许电动化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该门锁设计紧凑,并且可以在无需实质性适配的情况下代替传统门锁使用,并且可以保证从马达到闩锁或闩扣的可靠的驱动力矩的传递。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门锁来实现。
因此,该门锁包括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该锁芯容纳部具有输入元件,其中该输入元件设计为,由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以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此外,门锁包括马达,以便除了基本的可调节性之外,还能够通过锁芯电动化调节闩锁和/或闩扣。换句话说,在门锁中设置马达,该马达被这样设计和布置,即闩锁和/或闩扣是可电动化(即可通过该马达)调节的。因此,尤其地,闩锁或闩扣的电动化调节与锁芯是否容纳在锁芯容纳部中无关。如果锁芯容纳在锁芯容纳部中,则闩锁和/或闩扣因此可以有利地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调节,即一方面通过锁芯并且额外地或可选地通过马达调节。因此,尤其地,马达被设计为独立于相应的锁芯且单独的。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马达驱动有效地可联接在或已联接在输入元件上,以通过输入元件电动化地调节闩锁和/或闩扣。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方面是,通过输入元件由马达调节闩锁或闩扣,由此电动化调节通过输入元件来运行。因此,输入元件位于驱动路径内,沿着该驱动路径马达的驱动力矩被传递到闩锁或传递到闩扣。这尤其意味着,驱动路径的第一部分从马达延伸到输入元件,而驱动路径的第二部分从输入元件延伸到闩锁或延伸到闩扣,其中驱动路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不相交的,因此除了输入元件之外,不具有共同的驱动元件。
因此,尤其地,所述第二部分,也就是说,从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到闩锁或到闩扣驱动路径的的这一部分可以设计成和传统的门锁一样。这不仅具有如下优点,即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门锁,与传统门锁相比,门锁的这部分不需要发生改变。而且以这种方式,还有利地使用这样的事实,即从输入元件到闩锁或闩扣的驱动路径的第二部分通常用于相对低的驱动力矩,正如这些驱动力矩通常可以由手通过钥匙产生一样。由于马达的驱动力矩作用在输入元件上并从那里进一步地传递到闩锁或传递到闩扣,因此为了能够可靠地调节闩锁或闩扣,马达的驱动力矩既不需要过大也不需要被转化为更大的力。
尤其地,输入元件是锁芯容纳部的元件,其在操作锁芯时直接受到容纳在锁芯容纳部的锁芯的输出元件(例如,凸轮)的作用。该输入元件还可以大致设计成由几部分组成,其中输入元件的一部分直接由锁芯的输出元件作用,并且马达的驱动力矩传递到其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元件的各个部分则是刚性地相互连接的或至少可连接的,以共同形成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
因为,在闩锁或闩扣的电动化调节中,马达的驱动力矩通过输入元件传递到闩锁或闩扣,并且输入元件设计为被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所以可能的是,输入元件当被电动驱动时,也可能反过来驱动锁芯的输出元件运动。因此,在这种门锁中,优选地使用这样的锁芯,该锁芯的输出元件可以在拔下钥匙的时候自由运动,尤其是所谓的空转锁芯。
马达与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的驱动有效地联接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联接不需要是持久性的。如果马达至少根据需要(即每次如果需要电动化调整时)可与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则这就足够了。本文“可联接”不是意味着基本的、一般的可联接性,而是门锁被实际地设计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这种联接。
根据有利的改进方案,马达通过齿带驱动有效地与输入元件联接或者与输入元件可联接。齿带也允许隔着相对较大的距离的可靠的驱动有效的联接,而不会占用太多的结构空间。
因此,优选的是,当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具有齿部时,则齿带在该齿部上滚动。在该实施例中,齿带因此直接啮合在输入元件上。由此可能的是,不仅可以将马达,如有必要还可以将分配给马达的传动机构布置为与锁芯容纳部明显地间隔开,并且尤其是与从锁芯容纳部到闩锁或闩扣的全部其他的驱动路径明显地间隔开。因此,门锁的这些元件可以设计为相对于传统的门锁实质上没有变化。由此,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结构上的改进是被简化的。因为马达的结构空间和在可能情况时的传动机构就可以在门锁内相对自由地被选择。
此外,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提供有马达以及如有必要用于门锁的电动化操作的另外提供的部件,例如传动机构,位于与门锁的其余部分分离的部分或者模块中,该部分可以设计为可连接到起初非电动化的门锁。为了将这种模块与输入元件以及最终与闩锁或闩扣驱动有效地连接,则仅需要将齿带附接到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上。
此外,有利的是,门锁包括用于捕捉齿带的回转位置的装置。由于齿带与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可以从齿带的回转位置直接确定输入元件的相应位置,并且因此最终确定闩锁和/或闩扣的相应位置。这对于马达的控制是有用且重要的。
例如,可以设置有马达控制器,该马达控制器从所述装置接收齿带的回转位置,并且在马达的控制期间考虑该回转位置。例如,为了将闩锁和/或闩扣调节到特定位置,马达可以被控制为,在所需的方向上长时间地输出驱动力矩,直到根据捕捉到的齿带的回转位置确定到达了特定位置,于是马达停止。
为了捕捉齿带的回转位置,所述装置可包括齿轮,齿带在该齿轮上滚动。齿轮的旋转位置(例如,它可以被理解为电阻或被光学地捕捉),可以随后作为相应的信号输出,然后可以由该信号推断并确认齿带的回转位置。
尤其地,当齿轮被不受限制地可旋转地支撑在两个旋转方向上时,然而可能的是,在齿轮的两个旋转位置之间,彼此不能区分出齿轮的一个或多个完整旋转,因为它们导致相同的输出信号。这时,可以仅明确地捕捉到齿带在对应于齿轮圆周的距离上的回转位置。为了明确地捕捉齿带的整个长度上的回转位置,齿轮因而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圆周,考虑到有限的结构空间,这可能是不利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捕捉齿带的回转位置的装置因此由具有两个齿轮的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形成,齿带在这两个齿轮上滚动,并且这两个齿轮的齿数是互质的,优选地,是彼此相差一个。这种绝对式旋转编码器允许在两个齿轮相对小的半径时在远距离上清楚地捕捉齿轮的回转位置。由于两个齿轮的齿数不同,因此当一个齿轮完成一个完整的旋转时,另一个齿轮则完成了多于或少于一个完整的旋转,因此由于共同考虑两个齿轮的旋转位置,可以区分更多的回转位置。
尤其地,如果两个齿轮从任意的起始旋转位置旋转,则如果两个齿轮旋转了它们的齿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它们就会再次准确地获得起始旋转位置。在互质的齿数的情况下,这对应于两个齿数的乘积,从而最大化了可以清楚地捕捉到的回转位置的范围。
如果齿数相互刚好相差一个,则它们总是互质。此外,两个齿轮的半径几乎没有不同,则利用两个相对较小的齿轮可以清楚地捕捉到在齿带的回转位置上的最大范围。尤其地,两个齿轮的齿数这样选择,即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大于齿带的齿数或者刚好等于齿带的齿数,从而可以清楚地捕捉齿带在其整个长度上的回转位置。
根据有利的改进,马达可以通过空转传动机构与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可联接或与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尤其地,马达可以通过空转传动机构与所述的齿带驱动有效地联接。这时,空转传动机构被设置在马达和齿带之间。
空转传动机构可以具有输入元件,该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到马达并且特别地直接联接到马达的输出元件。此外,空转传动机构可以具有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与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尤其是与齿带直接地联接。此处,直接地联接尤其是指各个元件直接彼此紧贴滚动。
这种空转传动机构被设计为,到达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的上的驱动力矩通过空转传动机构传递到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到达空转传动机构上的输出元件的驱动力矩不会反过来被传递到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然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不会阻止驱动力矩的传递。更确切地说,在到达输出元件上的驱动力矩时,输出元件和输出元件这样被分离,即输出元件可以自由旋转,而输入元件不会由此被驱动,因此输入元件可以静止不动。与此相反,如果驱动力矩到达输入元件上,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这样彼此联接,即驱动力矩被传递到输出元件,使得驱动力矩可以在那里被输出。优选地,联接和/或分离与驱动力矩的方向无关地进行,尤其是与驱动力矩的旋转方向无关地进行。
因此,通过空转传动机构可以防止锁芯(或者用于调节闩锁和/或闩扣的设置在门锁上的其他元件,例如门把手)的操作被马达阻止在停止状态。否则,尤其是在具有自锁机构的马达中,例如在常见的电动马达中,情况就是如此。为了避免马达为了手动操作就必须首先主动地与闩锁和/或闩扣分离,或者相反地,马达为了电动化调节就必须首先主动地连接到闩锁和/或闩扣,因此,可以设置空转传动机构,该空转传动机构可以几乎被动地(也就是说,尤其是自动地根据驱动力矩是否到达输入元件)实现该功能。
此外,上述目的(无论是前述的门锁还是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通过一种具有马达以及空转传动机构的门锁来实现,该马达用于电动化调节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通过该空转传动机构,马达的驱动力矩可以被传递到闩锁和/或闩扣,其中,空转传动机构具有:输入元件,该输入元件与马达驱动有效地联接;和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与闩锁和/或闩扣驱动有效地联接,其中,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可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移动,在该联接位置,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联接,在该空转位置,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分离、活动。
因此,联接元件的位置决定了用于传递驱动力矩的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是否驱动有效地联接。该联接应该根据输入元件是否被马达驱动而尽可能自动地实现。
出于此目的,输入元件可以具有驱动轮廓,该驱动轮廓设计为,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联接元件会被联动。此处尤其地,驱动轮廓通过输入元件的特殊表面造型被形成在一区域中,在该区域中输入元件可以与联接元件发生接触。
通过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联接元件的联动有利地导致联接元件执行输入元件的驱动运动。在该驱动运动中,该驱动运动由从马达传递到输入元件的驱动力矩引起,例如是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联接元件由驱动轮廓联动时,联接元件同样也围绕旋转轴线运动。
优选地,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无论联接元件是处于联接位置还是处于空转位置,联接元件都由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联动。因此,输入元件的电动化驱动总是会使联接元件被联动。这种情况可用于,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无论如何联接元件都会位移到联接位置,因此,马达的驱动力矩通过空转传动机构从输入元件被传递到输出元件。
为此,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具有引导轮廓的引导元件,该引导轮廓设计为,当联接元件被输入元件联动时,联接元件被推挤到联接位置。尤其的,引导元件被至少基本上静止(也就是说,相对于传动机构位置固定)地布置,其中则还可以设置一定量的间隙,如下面将阐明的。与驱动轮廓类似,引导轮廓也可以通过特殊的表面造型被形成在一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引导元件可以与联接元件发生接触。
由于引导元件是静止的,因此与驱动轮廓不同,引导轮廓本身不能驱动或联动联接元件使其发生运动。然而,它可以限制联接元件的移动性,尤其是在与联动联接元件的驱动轮廓的相互作用中。例如,引导元件可以根据止动件的类型、起始面或者侧面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运动路径内,沿着该运动路径,联接元件实际上在空转位置中被联动,因此,联接元件与引导轮廓相遇并且由此被推挤到联接位置中。就这方面来说,通过引导轮廓偏转由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联动的联接元件的运动路径,联接元件不是由引导元件主动地驱动或调节,而是仅被动地被引导。
因此,这种设计的门锁允许由马达输出的驱动力矩总是通过空转传动机构传递并最终传递到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在空转传动机构和闩锁或闩扣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矩的附加部件,尤其为如上面所描述的用于锁芯的齿带和/或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
根据优选实施例,输出元件具有啮合轮廓,在联接位置中的联接元件啮合在该啮合轮廓中。以这种方式,当位于连接位置时,输出元件和联接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联接。啮合轮廓可以通过输出元件的表面造型被形成,该啮合轮廓具有一个或多个适于联接元件的容纳部。当联接元件从空转位置主动或者被动地运动到联接位置时,联接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这些容纳部的相应的其中一个中。
在该实施例中,当联接元件通过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被联动,并且因此通过引导元件的引导轮廓被推挤到联接位置中,则联接元件因此由此地啮合在输出元件的啮合轮廓中。在通过马达驱动的输入元件进一步联动联接元件时,输出元件也因此而被驱动。由此直接导致输入元件通过联接元件与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联接。
优选地,联接元件设计为联接销。就这方面来说,尤其地,联接元件可以具有至少基本上细长的圆柱形状。通过这种方式,例如,联接元件在它的纵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中与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和输出元件的啮合轮廓共同作用,以及在纵向延伸的第二部分中与引导元件的引导轮廓共同作用。
此外,优选的是,联接元件被预置在空转位置中。通过将联接元件预置在空转位置中,可以说联接元件的空转位置定义为空转传动机构的基本状态或正常状态。通常,当没有其他的力(这些力会将联接元件推挤到联接位置或保持在联接位置)作用时,如果联接元件尚未处于空转位置,预置可以将联接元件位移到空转位置。当马达没有向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输出驱动力矩时,尤其会这样。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马达驱动输入元件时,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至少基本上仅通过联接元件彼此联接。否则,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彼此分离。因为马达通常仅没有输出驱动力矩,当闩锁或闩扣处于所定义的待啮合位置时,通过这种方式保证马达在到达闩锁或闩扣的待啮合位置后立即再次分离,因此,可以立即再次手动操作闩锁或闩扣。
根据优选实施例,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就这方面来说,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因此彼此同轴地对齐。此外,优选地,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可以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自由旋转,只要它们彼此分离即可。然后,它们则可以通过联接元件彼此联接,使得它们就能共同地(即尤其是至少基本上以相同的速率以及在相同的方向上)围绕旋转轴旋转。
如果联接元件设计为联接销,则联接元件进一步优选地与联接销的纵向延伸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对齐,并且尤其地,在空转位置和联接位置之间的过渡时平行地位移。
在具有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的共同旋转轴线的实施例中,联接元件的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优选地通过联接元件与旋转轴线的不同径向距离来定义。由于对于位置的区分重要的是径向距离,因此可以不考虑在回转方向上相对于旋转轴线的联接元件的相应位置。因此,联接元件的联接位置可以包括联接元件的多个不同位置,这些位置相对于在回转方向上的位置不同,但是所有这些位置都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的相同的径向距离(即,位于圆形路径上)。以相应的方式,联接元件的空转位置可以包括联接元件的多个不同位置,所有这些位置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的相同的径向距离(即,也位于圆形路径上),该径向距离与连接位置中的径向距离不同。
因此,当输入元件被马达联动以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时,联接元件因而既可以在输入元件的空转位置又可以在输入元件的联接位置中被联动。当联接元件被引导元件的引导轮廓推挤到联接位置中时,这对应于联接元件的径向位移,即:根据在联接位置中到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是否小于在空转位置中到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或者反之),来决定在旋转轴线上靠向或者远离旋转轴线进行位移。
根据另一实施例,空转传动机构具有多个联接元件,这些联接元件至少基本上沿着围绕旋转轴线的圆形路径布置。尤其地,联接元件可以布置为规则地沿着圆形路径分布,因此连续的联接元件在旋转方向上彼此具有相同的距离。优选地,涉及到两个联接元件。因此,这些连接元件尤其可以径向地相对于旋转轴线彼此对齐。
优选地,联接元件至少基本上相对于彼此保持它们的定向(尤其是关于它们在围绕旋转轴线的圆形路径上的分布),即使它们例如被输入元件围绕旋转轴线联动和/或在空转位置和联接位置之间位移。
优选的是,连续的连接元件如此地通过相应的弓形弹簧沿圆形路径彼此连接,即连接元件被预置到空转位置。总之,可以通过弓形弹簧形成围绕旋转轴线的闭合的圆形。因此,弓形弹簧尤其可以同时实现两个功能。一个是,弓形弹簧将连接元件至少基本上保持在它们的在圆形路径上的彼此相对的布置中。另一个是,通过弓形弹簧的弹簧弹性至少允许圆形路径的一定的改变(尤其是关于圆形路径的半径),因此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的联接元件保持径向可移动,但是同时被预置到空转位置。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和引导元件的引导轮廓以及如有必要还有输出元件的啮合轮廓设计为是尤其相对于所旋转轴线是旋转对称的。驱动轮廓的旋转对称的计数尤其对应于联接元件的数量。引导轮廓和如有必要还有啮合轮廓的旋转对称的设计的优点在于,联接元件围绕旋转轴在回转方向的位置对于通过引导轮廓推挤相应的联接元件或者将相应的联接元件与啮合轮廓啮合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对称的计数越大,重要性越低)。
还优选的是,当驱动轮廓以恒定的基本半径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当驱动轮廓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对于每个联接元件一个相应的)联动凹部(该联动凹部具有偏离基本半径的半径),以便将联接元件在它的空转位置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联动凹部中。尤其地,驱动轮廓可以通过平面形成,该平面平行于旋转轴线对齐,并且因为该平面围绕旋转轴线回转,因此环形地闭合。
此处,驱动轮廓不连续地具有恒定的基本半径。更确切地说,“基本半径”应理解为,驱动轮廓基本上设计为,使得驱动轮廓理论上可以由具有基本半径的圆柱侧表面形成,其中,但是在轮廓圆周的一个或多个子区域中,可以设置有偏离该基本形状的偏差,尤其是半径的临时放大或缩小。但是,在这些子区域之外,驱动轮廓具有基本半径。优选地,基本半径对应于驱动轮廓的最小或最大半径。
相应的联动凹部表示这种与基础半径的偏差。如果驱动轮廓是相对于旋转轴线径向向内定向的表面,则相应的引导凹陷尤其对应于相对于基本半径的放大的半径。相反地,在径向向外定向的驱动轮廓中,相应的联动凹部对应于相对于基本半径减小的半径。同时,联动凹部不一定具有恒定的半径,而是优选地,在联动凹部的边缘上设置有过渡到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尤其是最小的半径,即联动凹部的偏离基本半径最多的半径被认为是所述的联动凹部的偏离基本半径的半径。
因此,在相应的联动凹部的区域中,驱动轮廓使得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联动凹部中的联接元件(尤其是在联接元件的联接位置和联接元件的空转位置之间)具有径向移动性。因此,尤其有利的是,在驱动轮廓中的联动凹部被相应地设计为用于空转传动机构的每个联接元件。
根据优选的改进方案,从相应的联动凹部的半径到驱动轮廓的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形成侧面,该侧面设计为,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联动联接元件。当输入元件因为从马达接收的驱动力矩而旋转时,这尤其可以导致这种过渡部围绕旋转轴线在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因此与至少部分地接收在联动凹部中的联接元件相遇。因此,联接元件可以在这样的圆周方向上作用,即联接元件在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期间由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联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引导轮廓(以与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可比的方式)以恒定的基本半径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偏离基本半径的半径的推挤突出部,其中,联接元件可以在联接位置中(但是不在空转位置中)在回转方向上通过推挤突出部。与驱动轮廓一样,引导轮廓可以由表面形成,该表面平行于旋转轴线对齐,并且环形地闭合。上述关于基本半径的说明也相应地适用于引导轮廓。
但是,引导轮廓的基本半径不一定与驱动轮廓的基本半径相同。更确切地说,优选的是,引导轮廓的基本半径至少基本上对应于驱动轮廓的相应的联动凹部的半径,或者甚至与驱动轮廓的基本半径具有更大的偏差。因此,至少在没有设置推挤突出部的区域中,容纳在相应的联动凹部中的联接元件的径向可移动性不受引导轮廓的进一步限制。
与驱动轮廓不同,作为与尤其是圆柱侧表面的基本形状的偏差,引导轮廓不具有联动凹部,而是具有推挤突出部。此处,推挤突出部的数量优选为至少八个和/或大于联接元件的数量,尤其是联接元件的数量倍数。尤其地,在推动突出部的最高位置的半径(即推动突出部的偏离基本半径最大的半径)被认为是相应的推挤突出部地半径。
在径向向内定向的引导轮廓的情况下,相应的推动突出部尤其可以对应于减小的半径,或者在径向向外定向的引导轮廓的情况下,相应的推动突出部尤其可以对应于扩大的半径。因此,根据输入元件的旋转位置,引导轮廓的推挤突出部可以伸入到驱动轮廓的联动凹部中,(尤其是考虑关于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使得驱动轮廓和引导轮廓叠加)。因此,有利地,容纳在联动凹部中的联接元件的径向移动性被限制,即尤其是限制于对应于联接位置的半径。
优选地,从推挤突出部的半径到引导轮廓的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形成侧面,该侧面设计为,当联接元件被输入元件联动时,使得联接元件被推挤到连接位置。通过这样的侧面,尤其是联接元件的旋转运动(该联接元件位于空转位置中,且被驱动轮廓围绕旋转轴线联动)被转换为使联接元件位移到联接位置中。虽然联接元件不能在空转位置中通过推挤突出部,而是与侧面相遇,但是随后在连接位置,联接元件可以绕过推挤突出部。
因此,联接元件的联动不会被推挤突出部阻挡,而是仅确保当输入元件旋转并且由此而引起联接元件的联动时,联接元件一定可以到达联接位置,并且在该联接位置能够被进一步的联动。
尤其地,联接元件的在空转位置中的预置和空转传动机构的部件的可能的摩擦特性可以被设置为,使得只要联接元件由驱动轮廓围绕旋转轴线联动,也就是说,只要马达将驱动力矩传递到输入元件,则联接元件在通过推挤突出部后保持在联接位置。然后,联接元件有利地在推挤突出部的侧面上仅开始旋转运动,并且因此位移到联接位置,于是,如有必要,联接元件随后可以不受阻碍地通过推挤突出部。
优选地,当马达停止并且进而输入元件停止时,然后联接元件再通过在空转位置中的预置进行位移。优选地,马达相应地停止,使得在输入元件静止时,引导轮廓的推挤突出部不会突出到联动凹部中,并且因此所有联接元件可以位移到空转位置。
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优选地,具有间隙的引导元件被支撑,优选地,围绕尤其相对于旋转轴线平行的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并且被预置在基本位置。优选地,所述间隙使得引导轮廓这样位移,即引导轮廓不再将联接元件推挤到联接位置。尤其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这可以意味着相应的推挤突出部可以这样(抵抗引导元件的预置)移动,即推挤突出部不再阻挡联接元件位移到空转位置或者联接元件在空转位置被联动。
这样的间隙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有用,即,即使马达不驱动输入元件,联接元件的位移也会被阻挡在空转位置中。例如,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例如由于故障、损坏或磨损)马达非计划停止的情况下,尤其是当马达自锁并且驱动有效地与输入元件联接时,使得在马达处于停止时,输入元件同样被阻挡。
在这种停止状态下,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和引导元件的引导轮廓彼此对齐,从而防止联接元件到达空转位置,从而可以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以及最终门锁的闩锁和/或闩扣可以被阻挡,这样门锁就不再能够被完全操作了。然而,由于上述的间隙,至少在用于克服预置的力的作用足够的情况下,引导轮廓可以让开,从而可以解决阻挡。尤其地,这种力的作用可以通过门锁的手动操作(例如通过转动钥匙或按压门把手)引起。
引导元件的预置被设置为,使得在正常操作期间,也就是在力的作用下,正如在闩锁或门锁的电动化调节的情况下的力那样,引导元件被布置为大致静止,并且该功能因此能够满足,当联接元件被输入元件联动时,将联接元件推挤到联接位置。因此,优选地,用于使引导元件发生显着位移所需的力超过在门锁的手动操作中通常施加的力。
因此,通过具有一定的间隙的引导元件的支撑可以以相对简单的方式确保,即使在马达功能失效的情况下,门锁总是可以手动操作。从安全角度来看,这一点尤为重要。
根据另一实施例,输入元件具有通道开口,驱动轮廓设计在通道开口的内表面上,并且引导元件具有通道开口,引导轮廓设计在通道开口的内表面,其中,联接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输入元件的通道开口内,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引导元件的通道开口内。这些实施例允许空转传动机构的尤其紧凑的设计。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还优选的是,输出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输入元件的通道开口内。由此,可以实现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和输出元件的尤其直接的联接,尤其是因为然后联接元件可以设置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
根据这些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提供的是,输入元件被设计为具有外齿的齿轮,通过该齿轮接收马达的驱动力矩,和/或输出元件被设计为具有外齿的齿轮,通过该齿轮输出马达的驱动力矩。这种齿允许与其他部件简单地驱动有效地联接。
尤其地,输入元件的外齿可以直接与马达的输出元件相互作用,例如以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方式,其中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作为蜗轮,马达的输出元件作为蜗杆。此外,齿带可以在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的外齿上滚动,通过该齿带,由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的输出驱动力矩可以被传递到门锁的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引导元件包括第一引导盘和第二引导盘,它们彼此平行地对齐并且输入元件设置在第一引导盘和第二引导盘之间,其中,引导轮廓被设计为既在第一引导盘上也在第二引导盘上。优选地,设计在第一引导盘上的引导轮廓的部分和形成在第二引导盘上的引导轮廓的部分(尤其是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对准。因此,第一引导盘和第二引导盘可以彼此刚性地连接。
在两个引导盘之间的这种输入元件的布置中,用于所描述的将联接元件推挤到联接位置中的联接元件的中间部分可以与输入元件的驱动轮廓相互作用,并且联接元件的两个相对的外部部分可以与引导盘的引导轮廓相互作用。因此,可以避免输入元件和引导元件在联接元件上施加倾斜力矩,该倾斜力矩可以改变联接元件的空间定向。代替地,该布置有助于这样的事实,即联接元件在其空转位置和其联接位置之间至少基本上仅平行地位移。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一种门锁来实现,该门锁具有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该锁芯容纳部具有输入元件,其中,输入元件被设计为,被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以调节门锁的锁闩和/或闩扣,以便除了基本的可调节性之外,还能够通过锁芯电动化调节闩锁和/或闩扣,并且通过空转传动机构,马达的驱动力矩可以传递到闩锁和/或闩扣,其中,空转传动机构具有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该输入元件与马达驱动有效地联接,该输出元件与闩锁和/或闩扣驱动有效地联接,其中,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可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移动,在该联接位置,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联接,在该空转位置,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驱动有效地相互分离。其中,输入元件具有驱动轮廓,该驱动轮廓设计为,当输入元件被马达驱动时,联接元件会被联动,以及其中,空转传动机构还包括具有引导轮廓的引导元件,该引导轮廓设计为,当联接元件被输入元件联动时,联接元件被推挤到联接位置,其中,马达(有利的,通过空转传动机构和/或齿带)与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驱动有效地可联接或者联接,以通过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电动化调节闩锁和/或闩扣。
这种门锁的有利改进方案以相应的方式由根据本发明的门锁的上述实施例给出。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门锁的实施例。
图2以分解图视图示出了门锁的实施例的空转传动机构。
图3以透视图示出了空转传动机构。
图4以侧视图示出了空转传动机构。
图5以俯视图示出了空转传动机构的一部分。
图6以俯视图示出了空转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锁11的一个实施例。门锁11具有壳体13,并且门锁11设计为能够被插入门的门扇中。为了锁闭,门锁11一方面具有闩锁15,另一方面具有闩扣17,该闩扣17适于啮合在门框中的撞击板的相应凹槽中。
门锁11还具有用于门把手的方形容纳部19和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21,其中,锁芯容纳部21包括输入元件23,该输入元件23设计为由容纳在锁芯容纳部21中的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尤其地,输入元件23设计成使得当锁芯,尤其是通过钥匙被操作时,输入元件23由锁芯的凸轮被旋转围绕锁芯的圆柱芯的圆柱轴线。
闩锁15和闩扣17通过传动装置25与输入元件23驱动有效地联接,其中,闩锁15可在脱开状态、简单闩闭状态和双重闩闭状态之间移动,闩扣17可在释放状态和锁闭状态之间移动,因此尤其通过锁芯的手动操作,闩锁15和闩扣17可以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之间以已知的方式位移。闩扣17还可以独立于闩锁15通过门把手手动地调节。
为了能够对闩锁15和闩扣17进行电动化调节,门锁11包括电动马达27,该电动马达27驱动有效地与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联接。因此,通过输入元件23,马达27也与闩锁15和闩扣17驱动有效地联接。因此,可以控制马达27使得闩锁15和闩扣17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之间被调节。
原则上,即,不管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如何,马达27的控制都可以是电流限制的,使得当用于进一步输出驱动力矩所需的电流过大时,也就是大约超过预设极值时,马达27停止。以这种方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闩锁15或闩扣17的调节应该被阻止时(例如,在门没有正确地关闭的情况下,使得门锁11和锁定板处于彼此不相对的状态,或者在锁定板的闩锁容纳部被堵塞或者不够深的情况下),整个马达式驱动器可被保护免遭损坏。
马达27与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通过齿带29驱动有效地的联接。齿带29直接在齿部31上滚动,该齿部31设置在输入元件23的外表面上,并且几乎完全包围的,尤其是包围至少约300°的角度范围,使得输入元件23被设计为齿轮状的。门锁11中的引导面、导向辊以及张紧装置基本上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设置,以引导齿带29。
尤其地,为了捕捉齿带29的相应回转位置,以便能够确定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的位置,尤其是闩锁15或闩扣17的位置,在齿带29上布置绝对式旋转编码器33。绝对式旋转编码器33包括两个齿轮35,35',齿带29在两个齿轮35,35'上滚动并且两个齿轮35,35’的齿数彼此相差一。二者的齿数的乘积大于齿带29的齿数。以这种方式,尽管两个齿轮35,35'的尺寸小,齿带29的每个回转位置(仅受到绝对式旋转编码器33的基本分辨率精度的限制)能够被清楚地捕捉。
在齿带29和马达27之间设置有空转传动机构37,该空转传动机构37设计为,将由马达27输出的驱动力矩在向着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的方向上传递,并且因此最终传递到闩锁15和闩扣17,然而,反向地从输入元件23传递到空转传动机构37的驱动力矩,不会被传递到马达27,但是也不会被阻挡。因此,达到的效果是,马达27可以驱动输入元件23以用于闩锁15或闩扣17的电动化调节,但是当马达27停止的情况下,输入元件23不会被马达27阻止运动,而是对于从锁芯输出的手动地操作保持为活动的。
空转传动机构37具有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该输入元件39驱动有效地与马达27联接,该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与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以及进而与闩锁15和/或闩扣17联接,因此,输入元件39至少基本上设计为具有外齿43的齿轮,并且以蜗轮的方式直接与设计为蜗杆的马达27的输出元件45啮合,以在马达27运转时从马达27接收驱动力矩。
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出元件41以齿轮的方式具有外齿47,齿带29在该外齿47上滚动。因此,驱动力矩从马达27直接传递到空转传动机构37,从那里直接传递到齿带29,并且从齿带29传递到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由于不需要其他部件,因此整个马达式驱动器基本上非常紧凑,其中,齿带29同时允许驱动力矩在空转传动机构37和锁芯容纳部21之间在相对较大的距离上传递,并不为此占用门锁11中过多的空间。
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被放置为可旋转的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D,并且可联接以共同旋转或者可分离用于彼此独立地旋转。当输入元件39被马达11驱动时,有利地,自动实现联接。与此相反,当输出元件41被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在相反的方向上驱动时,优选地,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彼此分离。
在图2至图6中示出了相应的空转传动机构37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将在下面参考这些附图更详细地解释。
如尤其在图2的分解图中可以看出的,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彼此同轴地安装,并且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D可旋转地被支撑。为此,一方面设置有固定地设置在壳体13(图2至图6中未示出)中的座圈49,在其中输入元件39由轴向支撑部分51可旋转地保持。另一方面,短支撑轴53沿着旋转轴线D同样地固定位置地设置在壳体13中,输出元件41以活动轮的方式被支撑在短支撑轴53上。
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入元件39具有轴向的通道开口55,在通道开口55的内侧表面上设计有驱动轮廓57。在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出元件41的外侧表面上设计有与啮合轮廓57轴向相邻的外齿47。由于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都设计为相对于旋转轴线D至少基本上旋转对称,所以驱动轮廓57和啮合轮廓59也设计为相对于旋转轴线D旋转对称。
在空转传动机构37的组装状态下,输出元件41设置在输入元件39的通道开口55内,使得驱动轮廓57和啮合轮廓59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D相同的轴向位置,并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由于啮合轮廓59的最大半径小于驱动轮廓57的最小半径,因此在驱动轮廓57和啮合轮廓59之间存在环形的围绕旋转轴线D延伸的中间空间61(尤其参见图5和图6)。
在该中间空间61中,容纳有两个设计为连接销的部件,这两个连接销平行于旋转轴线D且对齐联接元件63。对于这些联接元件63中的每一个,驱动轮廓57具有相应的联动凹部65,其特征为相对于驱动轮廓57的另外的恒定基本半径,联动凹部65具有更大的半径。两个联动凹部65相对于旋转轴线D彼此径向设置。
因此,联接元件63总是可以至少部分地容纳在驱动轮廓57的联动凹部65中。此外,相应的联接元件63基本上仍然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径向地可移动,只要该联接位置对应于联接元件63与旋转轴线D的最小径向距离,只要该空转位置活动地对应于联接元件63的与旋转轴线D的最大径向距离。
在空转位置(图中所示)中,联接元件63与旋转轴线D的径向距离足够使得联接元件63不与输出元件41的啮合轮廓59啮合,从而使得输出元件41围绕旋转轴线D可自由旋转。相反,在联接位置中,联接元件63啮合在啮合轮廓59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啮合轮廓59设计为是有齿的,联接元件63容纳在啮合轮廓59的两个齿之间的凹处中。联接元件63在啮合轮廓59中的啮合导致,当联接元件63绕旋转轴线D旋转时,联接元件63以形状配合的方式驱动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出元件41以围绕旋转轴线D旋转。
以这种方式,空转传动装置37的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可以驱动有效地彼此联接。然而,对于这种联接,必须的是,首先,联接元件63位移到联接位置,然后,保持在那里,否则联接元件63将滑过啮合轮廓59的齿,尤其地,联接元件63通过两个弓形弹簧67被预置空转位置,也就是说,在的与旋转轴线D的更大径向距离的方向上由旋转轴D被预置弓形弹簧67被半圆形地弯曲,并且弓形弹簧67将联接元件63的相应的轴向端部彼此连接,使得弓形弹簧67整体上完全围绕旋转轴线D旋转。
联接元件63位移到联接位置中,使得驱动轮廓57与引导轮廓71相互作用,该引导轮廓71设计在空转传动机构37的至少基本静止的引导元件69上。引导元件69设计为两个引导盘73,73’,两个引导盘73,73'具有至少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被设置为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旋转轴线D,其中,空转传动装置37的输入元件39布置在引导盘73,73'之间。图5和图6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图6中所示的上引导盘73未在图5中示出。
类似于输入元件39,引导元件69具有通道开口75,在通道开口75的内侧表面上设计有引导轮廓71。因此,引导轮廓71的彼此相同的部分设计在两个引导盘73,73'上,并且布置为彼此对齐。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出元件41和联接元件63都至少部分地位于引导元件69的通道开口75内。尤其地,以这种方式,联接元件63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同时与输入元件39的驱动轮廓57和引导元件69的引导轮廓71相互作用。
引导轮廓71具有规则地沿其圆周分布的总共八个推挤突出部77,在推挤突出部77中,引导轮廓71的半径相对于引导轮廓71的基本半径被缩小。因此,推挤突出部77在朝向旋转轴线D的方向上径向突出。尤其地,相应的推挤突出部77与旋转轴线D的距离非常小,使得仅当联接元件63处于联接位置时,并且由此啮合输出元件41的啮合轮廓时,联接元件63才能在圆周方向上通过推挤突出部77到达旋转轴线D。相对地,引导轮廓71的基本半径大致对应于联动凹部65的半径,使得联接元件63可以在推挤突出部77之外到达空转位置。
到相应的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在联动凹部65和推挤突出部77的边缘处形成侧面,该侧面适于在旋转运动时与相应的联接元件63相互作用。此时,当输入元件39由相应的联动凹部65的相应侧面驱动时,输入元件39容纳在联动凹部65中,相应的连接元件63在旋转方向上被联动。
与输入元件39不同,由于引导元件69没有围绕旋转轴线D可旋转地被支撑,因此联接元件63(由于弓形弹簧67的预置,联接元件63最初处于空转位置)与引导轮廓71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下一个推挤突出部77的相应的侧面相遇。通过推挤突出部77的固定侧面,联接元件63被推挤到联接位置,在该联接位置,联接元件63可以通过推挤突出部77,但是不可避免地啮合在空转传动装置37的输出元件41的啮合轮廓59中。以这种方式,当驱动输入元件39时,输入元件39与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联接会自动实现。
在联接元件63已经通过推挤突出部77之后,优选地,尤其是由于摩擦效应,只要输入元件39被驱动,则联接元件63保持在联接位置,并因此可以通过另外的推挤突出部77。然而,原则上也可以是,在每次通过推挤突出部77之后,通过弓形弹簧67的预置,联接元件63位移回到空转位置,并且在进一步地旋转中,联接元件63从下一个推挤突出部77再次被推挤回到联接位置。
如果输入元件39不再被驱动并且处于静止,则联接元件63通过弓形弹簧移位到空转位置。在这方面,空转位置限定了空转传动装置37的一种基本状态,在该基本状态中,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彼此分离。当处于这种状态下,驱动力矩例如从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通过齿带29被传递到空转传动装置37的输出元件41,输出元件41旋转,联接元件63则不会因此被位移到联接位置。此时,驱动力矩不会从输出元件41传递到输入元件39。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锁芯容纳部21的输入元件23的操作在马达27停止的情况下被阻止。
原则上,可以想到这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入元件39停止,尽管存在弓形弹簧67的预置,但是联接元件63不能位移到空转位置。尤其可能是这种情况,当输入元件39刚刚停止时,引导轮廓71的相应的推挤突出部77位于驱动轮廓57的联动凹部65的区域中。优选地,这种状态通常通过马达控制器来避免,但原则上不能被排除。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使空转传动机构37的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彼此尤其地手动地实现分离,引导元件69围绕相对于旋转轴线D平行地对齐的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其中,引导元件69通过复位弹簧79保持在基本方向上,其中,优选地,引导轮廓71相对于旋转轴线D旋转对称地布置。但是,可枢转地支撑允许抵抗复位弹簧79的预置的引导元件69的一定的间隙。因此,可能的是,通过足够的力的作用,引导轮廓71的推挤突出部77被充分地推挤,使得相应的联接元件63移动经过推挤突出部77,并且在释放位置可以发生位移。作用在联接元件63上的力的作用尤其从输出元件41发出,并且例如由于容纳在锁芯容纳部21中的锁芯中的钥匙的猛烈手动操作而产生。以这种方式,门锁11尤其被保护,防止在电动化驱动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能手动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1 门锁
13 壳体
15 闩锁
17 闩扣
19 方形容纳部
21 锁芯容纳部
23 锁芯容纳部的输入元件
25 传动装置
27 电动马达
29 齿带
31 齿部
33 绝对式旋转编码器
35,35’ 齿轮
37 空转传动机构
39 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入元件
41 空转传动机构的输出元件
43 外齿
45 马达的输出元件
47 外齿
49 座圈
51 支撑部分
53 支撑轴
55 通道开口
57 驱动轮廓
59 啮合轮廓
61 中间空间
63 联接元件
65 联动凹部
67 弓形弹簧
69 引导元件
71 引导轮廓
73,73' 引导盘
75 通道开口
77 推挤突出部
79 复位弹簧
D 旋转轴线
S 枢转轴线

Claims (18)

1.一种门锁(11),所述门锁(11)包括
-用于锁芯的锁芯容纳部(21),所述锁芯容纳部(21)具有输入元件(23),其中,所述输入元件(23)设计为由所述锁芯的输出元件驱动,以调节所述门锁(11)的闩锁(15)和/或闩扣(17),以及
-马达(27),以便除了可调节性之外,还能够通过所述锁芯电动化调节所述闩锁(15)和/或所述闩扣(17),
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7)驱动有效地与所述输入元件(23)可联接或联接,以通过所述输入元件(23)电动化地调节所述闩锁(15)和/或所述闩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7)通过齿带(29)驱动有效地与所述输入元件(23)可联接或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容纳部(21)的所述输入元件(23)具有齿部(31),所述齿带(29)在所述齿部上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27)包括用于捕捉所述齿带(29)的回转位置的装置(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用于捕捉所述齿带(29)的所述回转位置的所述装置由具有两个齿轮(35,35')的绝对式旋转编码器(33)形成,所述齿带(29)在所述两个齿轮(35,35')上滚动,并且所述两个齿轮(35,35')的齿数是互质的,优选地,是彼此相差一个。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7)通过空转传动机构(37)驱动有效地与所述输入元件(23)可联接或联接。
7.一种门锁(11),所述门锁(11)包括
-马达(27),所述马达(27)用于电动化调节所述门锁(11)的闩锁(15)和/或闩扣(17),以及
-空转传动机构(37),通过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7),所述马达(27)的驱动力矩能够传递到所述闩锁(15)和/或闩扣(17),
其中,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7)具有:输入元件(39)和输出元件(41),所述输入元件(39)驱动有效地与所述马达(27)联接,所述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与所述闩锁(15)和/或所述闩扣(17)联接,
其中,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7)还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63),所述联接元件(63)可在联接位置和空转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联接位置时,所述输入元件(39)和所述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相互联接,在所述空转位置时,所述输入元件(39)和所述输出元件(41)驱动有效地相互分离,
其中,所述输入元件(39)具有驱动轮廓(57),所述驱动轮廓(57)设计为,当所述输入元件(39)被所述马达(27)驱动时,所述联接元件(63)会被联动,以及其中,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7)还包括具有引导轮廓(71)的引导元件(69),所述引导轮廓(69)设计为,当所述联接元件(63)被所述输入元件(39)联动时,所述联接元件(63)被推挤到所述联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元件(41)具有啮合轮廓(59),所述联接元件(63)在所述联接位置时啮合在所述啮合轮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63)设计为联接销,和/或预置在所述空转位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7)的所述输入元件(39)和所述输出元件(41)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D)可旋转地被支撑,
其中,优选地,所述联接元件(63)的所述联接位置和所述空转位置通过所述联接元件(63)到所述旋转轴线(D)的不同径向距离来定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转传动机构(39)具有多个,优选为两个,所述联接元件(63),所述联接元件(63)至少基本上沿着围绕所述旋转轴线(D)的圆形路径布置,
其中,优选地,连续的所述连接元件(63)通过相应的弓形弹簧(67)采用以下方式沿圆形路径彼此连接,即所述连接元件(63)被预置到所述空转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元件(39)的所述驱动轮廓(57)和所述引导元件(69)的所述引导轮廓(71)设计为旋转对称,尤其地,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D)。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廓(57)以恒定的基本半径围绕所述旋转轴线(D),并且所述驱动轮廓(57)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对于每个所述联接元件(63)各一个,联动凹部(65),所述联动凹部(65)具有偏离所述基本半径的半径,以便将所述联接元件(63)在其所述空转位置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联动凹部(65)中,
其中,优选地,从所述联动凹部(65)的半径到所述驱动轮廓(57)的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形成侧面,所述侧面设计为,当所述输入元件(39)被所述马达(27)驱动时,联动所述联接元件(63)。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廓(71)以恒定的所述基本半径围绕所述旋转轴线(D)旋转,并且所述引导轮廓(71)具有至少一个具有偏离所述基本半径的半径的推挤突出部(77),其中,所述联接元件(63)能够在所述联接位置中,但是不在空转位置中,在回转方向上通过所述推挤突出部(77),
其中,优选地,从推挤突出部(77)的半径到所述引导轮廓(71)的所述基本半径的过渡部形成侧面,所述侧面设计为,当所述联接元件(63)被所述输入元件(39)联动时,使得所述联接元件(63)被推挤到所述连接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具有间隙的所述引导元件(69)被支撑,优选地,围绕尤其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D)的枢转轴线(S)可枢转地被支撑,并且被预置在基本位置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元件(39)具有通道开口(55),在所述通道开口(55)的内侧表面上设计有所述驱动轮廓(57),
其中,所述引导元件(69)具有通道开口(75),在所述通道开口(75)的内侧表面上设计有所述引导轮廓(71),以及
其中,所述联接元件(63)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输入元件(39)的所述通道开口(55)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引导元件(69)的所述通道开口(75)内,
其中,优选地,所述输出元件(41)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输入元件(39)的所述通道开口(55)内。
17.根据权利要求7至1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69)包括第一引导盘(73)和第二引导盘(73'),它们彼此平行地对齐,并且所述输入元件(39)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盘(73)和第二引导盘(73')之间,其中,所述引导轮廓(71)被设计为既在所述第一引导盘上(73)也在所述第二引导盘(73')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和权利要求7至1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门锁。
CN201780026369.1A 2016-04-26 2017-04-24 门锁 Active CN109477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7717.8 2016-04-26
DE102016107717.8A DE102016107717A1 (de) 2016-04-26 2016-04-26 Türschloss
PCT/EP2017/059671 WO2017186646A2 (de) 2016-04-26 2017-04-24 Türschlo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7345A true CN109477345A (zh) 2019-03-15
CN109477345B CN109477345B (zh) 2020-10-27

Family

ID=5857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6369.1A Active CN109477345B (zh) 2016-04-26 2017-04-24 门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2) EP3686383B1 (zh)
CN (1) CN109477345B (zh)
DE (1) DE102016107717A1 (zh)
WO (1) WO201718664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807748D0 (en) * 2018-05-13 2018-06-27 Laporta Giovanni A cylinder lock
US11359418B2 (en) 2018-07-19 2022-06-14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 Co. Kg Motor vehicle lock
US11619078B2 (en) * 2018-07-19 2023-04-04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Motor vehicle loc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7237Y (zh) * 2004-01-19 2005-05-04 陈海平 带有机械钥匙锁头的电动门锁
CN2707908Y (zh) * 2004-04-21 2005-07-06 李勇 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
CN2871746Y (zh) * 2006-03-29 2007-02-21 陈海平 带磁性离合装置的机电锁
EP2096239A1 (en) * 2008-02-27 2009-09-02 Loxx B.V. Remotely controlled module for a cylinder l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20799A1 (de) * 1985-08-12 1987-02-19 Bauer Kaba Ag Multifunktions-einsteckschloss
DE3606531A1 (de) * 1986-02-28 1987-09-03 Fliether Karl Gmbh & Co Schliesszylinder mit antrieb
DE19757192A1 (de) 1997-12-22 1999-06-24 Wilka Schliestechnik Gmbh Mit Schließzylinder ausgerüsteter, einen Antriebsmotor aufweisender Verschluß
US6354121B1 (en) * 2000-07-21 2002-03-12 Harrow Products, Inc. Mortise lockset with internal clutch
DE10210945A1 (de) 2002-03-13 2003-09-25 Winkhaus Fa Augus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Tür
DE10225649B4 (de) * 2002-06-10 2005-10-06 Sancak, Mehmet Ferngesteuert freigebbarer Schließzylinder
DE202004020588U1 (de) * 2004-04-30 2005-08-25 Elv Elektronik Ag Schlüsselbetätigungsvorrichtung
DE202007006589U1 (de) 2007-05-08 2008-09-18 Mayer & Co. Motorschloss mit Mehrpunktverriegelung
CN103184812B (zh) * 2011-12-29 2015-07-08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换向把手装置
CN104863420B (zh) 2015-05-25 2020-11-03 刘申川 一种电动与手动两用开闭锁器及安全智能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7237Y (zh) * 2004-01-19 2005-05-04 陈海平 带有机械钥匙锁头的电动门锁
CN2707908Y (zh) * 2004-04-21 2005-07-06 李勇 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
CN2871746Y (zh) * 2006-03-29 2007-02-21 陈海平 带磁性离合装置的机电锁
EP2096239A1 (en) * 2008-02-27 2009-09-02 Loxx B.V. Remotely controlled module for a cylinder lo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6107717A1 (de) 2017-10-26
WO2017186646A3 (de) 2018-01-25
EP3686383A1 (de) 2020-07-29
EP3686383B1 (de) 2022-01-19
EP3426866A2 (de) 2019-01-16
CN109477345B (zh) 2020-10-27
WO2017186646A2 (de) 2017-11-02
EP3426866B1 (de) 2020-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7345A (zh) 门锁
CN205908181U (zh) 车辆用门开闭装置
US12012775B2 (en) Electronic lock with movable in-line locking lug
US5865235A (en) Counterbalance mechanism for vertical opening door
CN101484656B (zh) 双卷轴窗帘系统
CN101680514B (zh) 驱动力正反切换装置
CN108350704B (zh) 用于电子锁定系统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电子锁定系统
US8596103B2 (en) Permutation lock
WO2019056934A1 (zh) 联动锁止机构及天线下倾角控制装置
US7588233B2 (en) Winch assembly including clutch mechanism
CN101743368B (zh) 锁组件
CN107989538A (zh) 用于建筑覆盖物的操作系统
CN1262376A (zh) 门合页装置
EP3259431B1 (en) Unidirectional winder
US9056540B2 (en) Drive device for a roof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US9403652B2 (en) Spindle
CN106321686B (zh) 操纵单元、机动车以及用于运行操纵单元的方法
CN107148369B (zh) 具有彼此耦联的锁止调角器的车辆座椅骨架
CN112601899B (zh) 一种带有双向超越离合器的电子门锁及其使用方法
US11828350B2 (en) Actuating drive having a wound flat spring as a restoring spring, which flat spring is designed as a constant-force spring and acts directly on an actuation connection point of the actuating drive
JP2007309427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07239798A (ja) 2ウェイ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08286383A (ja) 駆動力正逆切替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紙送りローラ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