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6430A - 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76430A CN109476430A CN201780045044.8A CN201780045044A CN109476430A CN 109476430 A CN109476430 A CN 109476430A CN 201780045044 A CN201780045044 A CN 201780045044A CN 109476430 A CN109476430 A CN 109476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ticle
- circulation path
- input
- departing
- storage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326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5 discol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80 Cobalt(II)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1 frozen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72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 B65G1/137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the orders being assembled on a commissioning convey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16—Codes or marks on the articl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和方法,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够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输出装置和设置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用于输入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输入部;和通信部,其将输入到输入部的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发送至管理装置,管理装置包括:存储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的存储部;接收从输入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接收部;运算部,其基于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计算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并基于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和将运算结果发送至输出装置的发送部,输出装置包括显示运算结果的显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多个流通路径流通的多个物品进行质量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从制造地点经多个流通路径运往消费地点的物品之中,有些需要对温度、湿度、震动、环境气体和气压等环境状态进行适当的管理。例如存在一些食品,它们会因置于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产生腐败或味道发生变化等,导致变成不适于消费的状态。还存在一些若置于高湿度的环境下或氧含量为大气等级等的环境下,则质量会变差的食品。此外,还存在一些若施加了超出预期的震动则会被破坏的物品。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在进行物品的运输和保管时需要采取管理措施,例如,将物品装入封闭容器或使用集装箱、运货车和库房的空调装置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以及测量震动来进行震动管理等。不过,存在因装置故障或管理疏漏等导致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脱离管理范围(理想的环境状态)的情况。
为了在发生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脱离管理范围这一问题时,有助于确定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地点,有时会在制造等阶段对物品赋予管理编号,在多个地点或由多个交易商将经手的物品的管理编号输入管理系统,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在进行物品的制造、运输和销售的流通路径中,管理编号在多个地点(站点)被输入到管理系统中。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系统,能够利用附带测温装置的条码读取器,在流通路径的多个地点将管理数据和物品的温度一并检测出来,对管理装置发送这些数据,从而确认物品的历史。该系统组合使用了条码和会因温度而变色的示温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75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从制造地点经多个流通路径运往消费地点的物品,其包装(单个产品、纸箱(carton)单位、托盘(pallet)单位等)大多会随流通路径中的物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流通的终点附近,由于货物随着流通的推进而逐步被拆封,很多情况下包装会变小,物品会被拆分。对于利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带测温装置的条码读取器,来在流通路径的多个地点将管理数据和物品温度一并检测出来的方法而言,为了应用到包装会发生变化的流通路径中,或需要在各种包装的外侧设置货物确定用编号和温度数据,或需要将货物拆封来检测位于内部的货物确定用编号和温度数据。
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系统,若不在物品的流通路径中逐步检测货物确定用编号和温度数据,则无法检测温度发生异常的地点和时刻。另一方面,为了将这样的系统用于廉价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等的冷链的质量管理,希望能够减少检测站点的数量和检测工时,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和方法,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够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输出装置和设置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用于输入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输入部;和通信部,其将输入到输入部的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发送至管理装置,管理装置包括:存储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的存储部;接收从输入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接收部;运算部,其基于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计算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并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和将运算结果发送至输出装置的发送部,输出装置包括显示运算结果的显示部。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系统和方法,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能够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2维码和环境变化部件的物品之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具有1维条码和环境变化部件的物品之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包装在流通路径的不同阶段的变化之一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包装在流通路径的不同阶段的变化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和包装的变化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和包装的变化的图。
图9是以表的形式表示流通路径的终点处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图。
图10是以表的形式表示流通路径的终点处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图。
图11是以表的形式表示流通路径的终点处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图。
图12是以表的形式表示流通路径的终点处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包装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不同阶段的变化之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实施方式”)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进行说明。各图对于共通的部分标注同一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的质量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物品的流通路径中的环境状态,其中,该物品是包装会随流通路径中物品运输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品。更具体而言,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利用对物品赋予的管理编号和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对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进行管理,在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发生了异常时,推测流通路径中的发生异常的可能性较高的阶段。本说明书中,包装指的是物品运输时的打包状态。并且,将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脱离管理范围(理想的环境状态)称作“环境异常”,将周围的环境状态脱离管理范围的物品称作“环境异常的物品”。
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针对被赋予了环境变化部件和管理编号的物品推测发生了环境异常的地点,其中环境变化部件是在脱离储存环境时会发生变化的部分。而管理编号是用于标识物品的型号、类别、制造时间和制造序号等的编号,是在制造等阶段对物品赋予的编号。本实施方式说明将管理编号标示为条码的情况,但管理编号的标示方法并不限定于条码。管理编号也可以采用普通文字的形式(数字或字符串)进行标示。
图1和图2是表示具有条码和环境变化部件的物品的示例。图1所示的物品10上标示有典型的2维码12和环境变化部件21、22、23。图2所示的物品11上标示有典型的1维条码13和环境变化部件24、25。
条码12、13利用条码图案表达由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串表示的物品的管理编号。不过,图1和图2所示的条码12、13并不表示本实施方式使用的实际的管理编号的字符串。条码除了维度的不同之外存在各种标准,本实施方式并不依赖于这些标准。将字符串转换为图案时可进行各种转换处理,本实施方式不依赖于该转换处理的方法。
此外,在条码所示的管理编号仅区分物品型号的情况下,有时会以普通文字的形式对物品赋予表示批号和制造地点的记号。该情况下,只要将条码所示的管理编号与普通文字所示的批号等组合起来视作新的管理编号,就能够进行与使用表示可区分批次的管理编号的条码的情况同样的处理。同样地,在以普通文字的形式对物品赋予了表示制造日期和使用期限等的记号的情况下,只要将这些记号与条码所示的管理编号组合起来视作新的管理编号,也能够进行与使用表示可区分批次的管理编号的条码的情况同样的处理。
环境变化部件21~25只要能够检测脱离储存环境这一状况即可。作为环境变化部件例如能够使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印刷了颜色因温度、湿度、震动、环境气体和气压等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而变化的墨水,利用所呈现的颜色来表示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环境变化部件不受物品内的位置、形状、尺寸和个数等限制,但优选其呈现的颜色(颜色数据)能够作为图像数据与条码同时读取。例如,环境变化部件的位置优选配置在条码附近。形状不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圆角长方形等。尺寸优选比条码的条(bar)或点(dot)的大小大,也可以是目视下容易确认的大小。
此外,若环境变化部件的墨水使用的是具有颜色一旦变化就无法复原之特性的墨水,则即使流通路径中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在发生了变化后复原,也能够得知环境状态曾经脱离储存环境。而若墨水的颜色以具有中间色(即,分多个阶段)的方式变化,则能够精细地掌握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的变化。
在检测温度作为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材料——例如由CoCl2等的金属复盐构成的无机类热变色材料,由螺吡喃类化合物等的缩合芳香环取代物构成的有机类热变色材料等。根据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的变化能够检测物品周围温度的变化。并且,颜色的变化存在可逆式和不可逆式。可逆式指的是,颜色可不限次数地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可逆式指的是,当颜色在特定的温度下变化后则无法复原。不可逆式例如采用这样的方式,即,预先使粘性随温度变化的墨水渗透在渗透材料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温度下暴露一定时间时,墨水从渗透材料中渗出从而能够使颜色变化。作为构成环境变化部件的墨水,其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或渗透材料的种类以及结构,只要能够随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能将任意的用于环境变化部件。
通过在物品上配置颜色的变化条件不同的多个环境变化部件,能够同时掌握多种环境状态。例如,可以考虑配置颜色在不同温度下变化的多个环境变化部件,或者配置颜色随温度变化的环境变化部件和颜色随湿度变化的环境变化部件。多个环境变化部件的形状、尺寸可彼此相同也可不同。
环境变化部件优选能够通过目视来检测脱离储存环境这一状况。通过在流通路径的终点进行目视观察,无需实施读取就能够停止环境异常物品的流通,或提醒注意环境异常。
在使用了1维条码13的情况下,条码读取装置有时读取的是直线排列的数据。因此,为了通过读取装置在读取条码的同时读取环境变化部件24、25的颜色数据,如图2所示,环境变化部件24、25优选的是,形状为线状,长度与条码13的条的长度大致相同,配置方向与条码13的条的配置方向相同。不过,1维条码13的样式不限于此。
条码12、13和环境变化部件21~25可以直接印刷在物品10、11上,也可以印刷在贴纸等上,并将其粘贴在物品上。也可以在条码12、13附近以普通文字的形式印刷表示管理编号的字符串。对于环境变化部件21~25,优选以普通文字等形式附注所呈现的颜色(颜色数据)与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的关系的说明。
通过在条码所示的字符串中包含环境变化部件的有无、数量、种类和位置等的数据,能够简单且无误地利用条码读取装置读取这些数据。不过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作为优选方法之一,在条码所示的字符串中除了管理编号等之外还包含环境变化部件的有无、数量、种类和位置等数据。该数据例如采用这样的方式表达,“1234567;count=3;tem perature10,1.2,0.1;temperature 20,1.2,0.2;moisture,1.2,0.3”。该例中,“1234567”是表示物品的管理编号。“count=3”表示环境变化部件存在3种。管理编号以外的部分也可以全都不标示。“temperature 10,1.2,0.1”表示的是,在温度10度时会发生变化的环境变化部件位于横向1.2,纵向0.1之处。位置能够由任意的基准点起的实际距离(单位为mm等)表示,但优选表示为利用条码的大小给出的相对位置。例如,在图1中,以2维码12的左上方顶点为原点,右上方顶点的横向坐标为1,左下方顶点的纵向坐标为1来设定坐标系,利用该坐标系表示环境变化部件21~23的中心的位置。采用该方法,即使将环境变化部件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上,也能够读取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数据。
以上说明的设置在物品上的条码和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是由经手该物品的人的操作而输入到输入装置中的。至少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终点将数据输入到输入装置中。
<质量管理系统>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装置50、输入装置60和输出装置70。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可以作为终端设备构成为一体。
输入装置60包括供输入物品10、11上标示的管理编号的数据和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输入部,输入装置60将输入的数据(物品的管理编号和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数据的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发送到管理装置50。输入装置60例如能够使用可读取条码12、13并能够将环境变化部件21~25的颜色数据读取为图像数据的读取装置(例如条码读取器)。在人工输入由普通文字的形式标示的数据的情况下,输入装置60也可以使用键盘。输入装置只要至少设置在流通路径的终点即可,但也可以设置在流通路径的各站点。
管理装置50包括数据接收部51、运算部52、数据发送部54和数据存储部53,由普通的计算机构成。数据接收部51接收从输入装置60发送来的数据,将其记录到管理装置50的数据存储部53中。存储部53中还预先存储有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关于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优选在发生了流通路径的变更、打包形态的变更时适当更新该信息。运算部52执行运算处理,将运算结果的数据记录到数据存储部53中。运算部52根据数据接收部接收到的每个物品的环境变化码(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计算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并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数据发送部54将记录在数据存储部53中的数据发送到输出装置70。
输出装置70包括显示部,其在屏幕上显示管理装置50输出的数据即管理装置50求得的运算结果,和输入装置60输入的数据。输出装置可以与管理装置一起设置,也可以设置在流通路径的各站点。
下面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的方法。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包装在流通路径中的变化之一例的图。在图4中,在流通路径的起点,物品11以多个装成一箱货物14的状态运输,在流通路径的途中以从箱中取出的状态运输,或在流通路径的阶段的终点从箱中取出。在为货物14的状态时,为了读取对物品11赋予的环境变化部件16,需要将货物拆封,工作人员的负担会加重。为此,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减少读取环境变化部件的地点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通过至少在流通路径的终点读取对物品11赋予的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为了推测流通路径中的发生了环境异常的阶段,需要掌握货物14中包装有几个物品11,以及货物14在流通路径的哪个阶段被拆封而分成物品11。若能够掌握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状态,就能够判断物品是按几个打包而运输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在管理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包装在流通路径中的变化的图。在图5中,包装A拆封可得到3个包装B。包装B拆封可得到3个包装C。包装C拆封可得到3个包装D。物品从配送中心经中间站点1~3之任一配送到销售店1~9。物品以包装B的状态配送至中间站点1~3,并以包装C的状态配送至销售店1~9。将这样的某个物品在流通路径中以几个为单位包装,以及包装在流通路径的哪个阶段发生变化的信息,预先存储起来。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的图。节点A~O表示制造、物流中心和销售店等地点(站点),箭头表示节点间的物品的运输路径。在图6中,节点A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起点(制造时等),节点I~O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的终点(销售店等)。
优选在节点A所示的流通路径的起点,预先确认不存在环境异常的物品。为了进行确认,优选在将物品打包之前对每个物品预先读取环境变化部件。
节点B~H所示的站点是位于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站点,是物流中心、物流仓库和批发商等。在这些站点,环境变化码的读取不是必须的。
在节点I~O所示的物品的流通路径的终点处,在物品从到货至销售为止的任意的时间点,将每个物品的管理编号和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数据输入到输入装置60中。输入装置60将物品10、11各自的管理编号和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数据以及输入时间、输入地点发送到管理装置50。此时,若将能够区分输入装置60的操作者的数据和能够区分输入装置60的数据等数据也输入到输入装置60并发送到管理装置50,则能够在之后管理装置50进行的各种分析中利用这些数据。输入地点的数据可以使用输入地点的名称或住址,但也可以使用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即纬度和经度。尤其是,在物品的销售地点会发生变化——例如进行流动销售——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纬度和经度等地理上容易处理的形式的数据。输入装置60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终点必须输入上述的数据。换言之,最后进行读取的地点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流通的终点。
输入装置60也可以预先保存关于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数据与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数据。例如,在环境变化部件使用了无法通过目视来判断有无环境异常的结构的情况下,即使输入装置60不将数据发送到管理装置50,也能够在颜色数据输入时判断物品的质量管理是否正常(即,有无环境异常),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即发生了环境异常的情况下)能够显示警告或发出警告声。并且,也可以在条码所示的字符串中包含基准值,使用该基准值判断物品的质量管理是否正常。
管理装置50将输入装置60发送来的数据记录在数据存储部53中。管理装置50的运算部根据输入装置60发送来的数据之中的环境变化部件的颜色数据,计算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之后,运算部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或输入地点、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图7是针对图5所示的包装在流通路径中的变化之一例,在拆封成包装D之后读取环境变化部件,确认了各物品是否是用于推测异常发生地点的环境异常物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认为内封于同一包装中的物品在暴露于某异常环境下时,会同样地变化为环境异常物品。例如,在图7的路径1(从配送中心至中间站点3的配送过程)中暴露于异常环境的情况下,由于物品在路径1以包装B的状态运输,因此包装B中所含的9个物品成为环境异常物品。而在路径2中暴露于异常环境的情况下,由于物品在路径2(从中间站点2至销售店5的配送过程)以包装C的状态运输,因此打包成包装C的3个物品成为环境异常物品。此外,在路径3(货物在销售店2中拆包)中暴露于异常环境的情况下,由于以包装D的状态(未包装的状态)管理,因此1个物品成为环境异常物品。
经过上述过程,例如在物品以包装C的状态到达销售店,并在对每个物品读取了环境变化部件时,得知到达销售店的3个物品中的1个或2个脱离了管理环境(储存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推测物品是在从包装C的状态拆封成包装D之后暴露于异常环境下的。而在3个物品均脱离了管理环境(储存环境)的情况下,物品有较高的可能性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到达销售店前的阶段暴露于异常环境的。该情况下,能够考虑流通至其他站点的类似物品的检测结果,来推测在哪个流通路径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例如,对于某个从包装C拆封成包装D的物品,在所有物品均为环境异常物品时,在数据输入地点和数据输入时间相近的其他物品中不存在环境异常物品的情况下,能够推测该物品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在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地点和数据输入时间信息相近的其他物品中存在环境异常物品的情况下,根据各包装下包装的物品个数信息,还能够推测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A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还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B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或输入地点、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管理环境(储存环境)的阶段。
图8是在图6的示意性地表示物品的流通路径的图上附加了包装的拆封阶段的图。
在图9~图12中,作为一例以表的形式表示了在各站点I~O处输入并发送到管理装置50的环境变化码的异常检测结果等数据的一部分。
在图9中,在站点I检测到了1个环境异常物品。在站点N检测到了2个环境异常物品。这些环境异常物品与各包装的物品包装数不相关,因此能够推测它们是在拆封成包装D后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在图10中,在站点J检测到24个物品中有12个是环境异常物品。这些环境异常物品有可能是在拆封成包装D后,在站点J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也有可能是在站点E~站点J处,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不过,因为在拆封成包装D后,在其他站点没有检测到环境异常物品,所以有较高的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在图11中,在站点L检测到60个物品中有24个是环境异常物品。在站点M检测到48个物品中有12个是环境异常物品。这些环境异常物品有可能是在拆封成包装D后,在站点L、M分别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也有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在站点F~站点L以及站点F~站点M的过程中分别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还有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B的阶段,在站点B~站点F的过程中成为了环境异常物。
在图12中,在站点N检测到72个物品中有72个是环境异常物品。在站点O检测到36个物品中有36个是环境异常物品。这些环境异常物品有可能是在拆封成包装D后,在站点N、O分别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也有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在站点G~站点N以及站点H~站点O的过程中分别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还有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B的阶段,在站点C~站点G以及站点C~站点H的过程中成为了环境异常物,还有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A的阶段,在站点A~站点C的过程中成为了环境异常物。
在本实施方式的质量管理系统中,输入了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物品的个数越多则推测精度越高。换言之,流通的物品数量(环境变化部件的赋予/读取数)越多,则推测精度越高。因此,适用于对大量制造的产品粘贴便宜的示温标签,对全部物品进行质量检测等情况。
并且,越是不容易成为环境异常物品的物品,检测地点的确定精度越高。对于不容易成为环境异常物品的物品,在检测到以大包装下的物品包装数为单位的环境异常物品的情况下,物品以大包装的状态暴露于异常环境下的可能性较高。
管理装置的运算部的运算结果和图9~图12的总计结果能够以一览表、坐标图和地图等方式显示在输出装置70上。在一览表中,能够表示详细的测定数据,也能够按条件表示总计值。总计值也能够表示为坐标图。坐标图的纵轴和横轴能够表示随环境状态而变化的值(例如温度或湿度)、时间、地点、物品的分类和数据的数量等。此外,若利用输入地点的数据,在表示输入地点的地图上的位置标绘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的数量的点,则能够表示满足该特定条件的数据的地理分布。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大量关于物品周围的环境状态脱离当初的估计的信息,能够有助于改善物品的质量管理方法。
对于读取了环境异常物品的流通路径的阶段推测结果而得到的大数据的利用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AI等方法,推测流通路径的各站点处的环境异常物品的产生机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及以后的实施例中,仅说明与实施例1不同的部分,省略与实施例1重复的部分的说明。
在实施例2的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方法中,为了相比实施例1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对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的推测精度,增多了要输入到输入装置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对物品赋予按物品而不同的惟一的管理编号(下称惟一管理编号)。在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将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和惟一管理编号输入到输入装置的输入部。输入装置的通信部将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惟一管理编号、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发送到管理装置。管理装置的运算部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和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例如,在对每个物品赋予了惟一管理编号,且物品以惟一管理编号连号的方式封包于包装内的情况下,若在图10的J地点检测到12个连号的环境异常物品,则物品有较高的可能性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此外,存储部中也可以预先存储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该情况下,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或关于输入地点的信息不是必须的。管理装置的运算部根据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确定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流通路径。之后,运算部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流通路径、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掌握了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就能够根据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管理编号,确定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流通路径。通过根据所确定的流通路径、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和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能够提高流通路径的推测精度。
实施例3
本实施方式在流通路径的各站点设置有输入装置,在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站点处,将环境变化部件和管理编号输入到输入装置中。例如,在图6中,在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站点即节点B~H之中的多个站点处,也将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到输入装置中。不过,没有必要在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所有站点输入数据。输入装置中的数据的输入可以在物品于这些站点到货至出货为止的任意时间点进行。若在物品到货至出货为止的储存期间中多次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发送,则能够更详细地掌握储存期间中的物品的状况。
输入装置将输入的数据、输入时刻、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于多个地点对输入装置进行输入的情况下,最后进行输入的地点为流通路径的终点。
管理装置根据设置在流通路径的途中的输入装置发送来的数据、设置在流通路径的终点的输入装置发送来的数据、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例如在图10的J站点处,在从包装C拆封为包装D时实施读取并检测到环境异常物品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排除在拆封为包装D后成为环境异常物品的可能性,所以物品有极高的可能是在流通路径中的包装C的阶段成为了环境异常物品。
如上所述,通过增多进行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输入的站点,能够提高环境异常地点的推测精度。不过,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站点也输入数据,所以与实施例1相比,工作人员的负担变重。不过,因为并不需要在流通路径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所有站点输入数据,所以与在流通路径的所有站点输入数据来确定异常发生地点的方法相比,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实施例4
为了像实施例3那样在流通路径的终点以外的站点读取环境变化部件,需要将物品从打包状态一一取出。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包装也赋予环境变化部件,能够提高异常发生地点的推测精度而不会加重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实施方式中,物品在流通路径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包装运输,不仅在物品上标示了环境变化部件,对包装也标示了环境变化部件。图1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的变化之一例。货物18由多个货物19装箱而成(包装A),而货物19是多个物品11打包的状态(包装B)。包装A的打包状态在流通路径中变化为包装B、未包装的物品11。物品11被赋予了环境变化部件和管理编号。并且,包装B、包装A也被分别赋予了环境变化部件。在物品11的表面、包装A的表面、包装B的表面,发生环境异常的条件可能不同。因此,优选采取措施,使物品11的表面、包装A的表面和包装B的表面上的环境变化部件的环境变化指标不同。
在流通路径的终点和流通路径中包装会发生变化的站点分别设置输入装置。工作人员按每个包装读取环境变化部件。读取结果被作为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到输入装置中。输入装置将输入的数据、输入时刻、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
管理装置根据设置在流通路径的途中的输入装置发送来的数据、设置在流通路径的终点的输入装置发送来的数据、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来推测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在根据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检测到环境异常的情况下,可知储存环境的脱离发生在流通路径中的比输入该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地点靠前的阶段。进而,根据输入了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代码的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能够确定输入了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地点。即,能够缩小流通路径中存在脱离储存环境的可能性的范围。根据该信息、流通路径的终点处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地点或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如上所述,通过对包装赋予环境变化部件,能够读取环境变化部件而无需将货物拆封。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异常发生地点的推测精度而不会加重工作人员的负担。
此外,对于包装可以不仅赋予环境变化部件,也可以赋予按包装而不同的惟一编号。在对包装赋予了环境变化部件和按包装而不同的惟一编号(下称包装的惟一编号)的情况下,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或关于输入地点的信息不是必须的。将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和包装的惟一编号输入到输入装置中。输入装置的通信部将读取到的数据发送给管理装置。在管理装置的存储部中,预先存储包装的惟一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包装信息的对应关系。掌握了包装的惟一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就能够确定物品是通过在流通路径的哪个阶段脱离了储存环境的包装运输来的。从而,管理装置的运算部根据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和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包装的惟一编号与流通路径的包装信息的对应关系,能够缩小流通路径中存在脱离储存环境的可能性的范围。之后,根据缩小的范围、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或输入地点、输入时刻、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质量管理系统在推测出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后,对推测为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发送警告。
作为流通路径的各站点的终端设备,设置有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在通过管理装置的运算部推测出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后,运算部对数据发送部发送指示,使设置在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阶段的输出装置显示警告。
数据发送部对指定的输出装置发送警告。输出装置在接收到警告后,在显示部上显示警告。
例如,在推测为图6的站点B至站点E的路径上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情况下,在设置于站点B的输出装置上显示警告。
关于对推测为脱离了储存环境的地点进行警告的方法和停止环境异常物品的流通的方法,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也可以在环境变化部件粘贴警告标签、停止流通标签,对警告标签持续多日变色的流通路径的站点发出警告,在停止流通标签变色的情况下停止流通。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实施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必需包括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可以将某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结构。可以在某个实施例的结构上增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而且,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删除或增加/置换其他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11……物品,14、18、19……货物,12……2维码,13……1维条码,15、16、17……环境变化部件和条码,21、22、23、24、25……环境变化部件,50……管理装置,51……数据接收部,52……运算部,53……数据存储部,54……数据发送部,60……输入装置,70……输出装置。
Claims (12)
1.一种物品的质量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物品被赋予了在脱离储存环境时发生变化的环境变化部件和管理编号,所述质量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装置、输出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的输入装置,
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用于输入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的输入部;和
通信部,其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输入时刻发送至所述管理装置,
所述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所述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的存储部;
接收从所述输入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接收部;
运算部,其基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计算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并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所述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输入时刻、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流通路径中的物品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和
将所述运算结果发送至所述输出装置的发送部,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显示所述运算结果的显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编号是按所述物品而不同的惟一管理编号,
所述惟一管理编号也能够被输入至所述输入部,
所述通信部还将所述惟一管理编号发送至所述管理装置,
所述运算部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所述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输入时刻、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有所述惟一管理编号与所述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
所述运算部基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惟一管理编号与所述流通路径的对应关系、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惟一管理编号,确定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流通路径,并基于计算出的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所述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输入时刻、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所确定的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流通路径,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在流通路径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包装运输,
所述包装上标示有环境变化部件,
在所述流通路径的终点和所述包装在所述流通路径中发生变化的流通路径的站点,各自设置有所述输入装置,
所述运算部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所述输入地点或所述输入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输入时刻、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所述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数据,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包装赋予了按所述包装而不同的惟一的编号。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所述运算部所推测出的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储存环境的站点的输出装置上显示警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变化部件能够通过目视来检测脱离了储存环境的情况。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质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编号作为1维条码或2维码标示在物品上。
9.一种物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物品被赋予了在脱离储存环境时发生变化的环境变化部件和管理编号,所述质量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物品的流通路径的至少终点处的物品的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计算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
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了确认的流通路径的站点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确认的时刻、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阶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编号是按所述物品而不同的惟一管理编号,
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了确认的流通路径的站点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确认的时刻、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管理编号,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阶段。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在不同的流通路径以不同的包装运输,
所述包装上标示有环境变化部件,
基于所述包装发生变化的流通路径的站点处的包装的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计算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包装的数量,并基于各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计算打包在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包装中的物品的数量,
基于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物品的数量、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了确认的流通路径的站点的位置信息、对所述环境变化部件的变化的有无进行确认的时刻、所述流通路径中的包装信息、打包在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包装中的物品的数量,来推测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流通阶段。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流通路径中的脱离了所述储存环境的站点发出警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56079 | 2016-08-09 | ||
JP2016-156079 | 2016-08-09 | ||
PCT/JP2017/024098 WO2018030025A1 (ja) | 2016-08-09 | 2017-06-30 | 品質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品質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76430A true CN109476430A (zh) | 2019-03-15 |
Family
ID=6116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5044.8A Pending CN109476430A (zh) | 2016-08-09 | 2017-06-30 | 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22171B2 (zh) |
EP (1) | EP3473567A4 (zh) |
JP (1) | JP6636640B2 (zh) |
CN (1) | CN109476430A (zh) |
WO (1) | WO20180300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46172B2 (en) | 2015-03-30 | 2020-01-28 | Temptime Corporation |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with dynamic environmental data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2018517199A (ja) | 2015-03-30 | 2018-06-28 | テンプタイム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動的環境データシステムを有する2次元バーコード、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11151434B2 (en) * | 2019-07-30 | 2021-10-19 | Temptime Corporation | Two dimensional barcode provided with surrounding dynamic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and color calibration reference |
JP7563945B2 (ja) * | 2020-11-06 | 2024-10-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車両 |
US11734539B2 (en) | 2021-04-05 | 2023-08-22 | Temptime Corporation | Dynamic optical property windows in indicia with sensors |
US11983658B1 (en) * | 2023-01-26 | 2024-05-14 | Starbucks Corporation | Execution of machines based on performance data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14073A (ja) * | 2004-04-30 | 2005-11-1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流通保管環境管理方法及び流通保管箱及びパレット類 |
JP2006062864A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物品輸送監視方式 |
CN1755703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存储货物追踪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JP2007314255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管理方法 |
WO2009150641A1 (en) * | 2008-06-10 | 2009-12-17 | Varcode Ltd.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ty management utilizing barcode indicators |
CN101819656A (zh) * | 2010-03-31 | 2010-09-0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rfid的专卖店直销模式下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 |
US20120175412A1 (en) * | 2010-04-20 | 2012-07-12 | Grabiner Frederick R | Compu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indicating the acceptability of a product |
CN102592208A (zh) * | 2011-12-31 | 2012-07-18 | 上海物鼎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冷藏药品智能包装追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4019920A (zh) * | 2014-05-30 | 2014-09-03 | 赵新华 | 一种用于冷链追踪的温度敏感型智能物品编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1152A (ja) * | 1998-10-22 | 2000-05-12 | Toshiba Tec Corp | 温度管理方法及び温度管理装置 |
JP2002087542A (ja) * | 2000-09-18 | 2002-03-27 | Hideji Kanemoto | 荷物運送の追跡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2215043A (ja) * | 2001-01-15 | 2002-07-31 | Nippon Yusoki Co Ltd | 商品ラベル及び温度管理方法 |
JP2006011736A (ja) * | 2004-06-24 | 2006-01-12 | Hitachi Ltd | 経路情報管理サーバ、取扱情報登録端末、取扱情報管理サーバ、無線式の記憶媒体、光学読取式の記憶媒体、取扱情報の登録方法および情報コードの作成方法 |
TWI295340B (en) * | 2005-12-02 | 2008-04-01 | Chi Yi Wang | Operation method of energy-saving fluid transporting machineries in parallel array with constant pressure |
US8230005B2 (en) * | 2009-01-30 | 2012-07-24 | Smart Temp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transferring and managing quality control data |
EP3627415B1 (en) * | 2012-10-12 | 2024-09-25 | Incrypton, Inc.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ld chain integrity of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ackaged goods |
US9652775B2 (en) * | 2013-03-15 | 2017-05-16 | Pasquale Vincent Costa | System, method, procedure and components for preparing an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and tracking |
CN103353958A (zh) * | 2013-06-21 | 2013-10-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料管控系统 |
US9213958B2 (en) * | 2013-12-30 | 2015-12-15 | Chromera, Inc. | Intelligent label processing system |
US9746213B2 (en) * | 2014-08-14 | 2017-08-29 | Siemens Industry, Inc | Demand flow for air cooled chillers |
-
2017
- 2017-06-30 CN CN201780045044.8A patent/CN109476430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6-30 WO PCT/JP2017/024098 patent/WO2018030025A1/ja unknown
- 2017-06-30 US US16/324,116 patent/US108221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30 JP JP2018532869A patent/JP66366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6-30 EP EP17839099.3A patent/EP347356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14073A (ja) * | 2004-04-30 | 2005-11-1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流通保管環境管理方法及び流通保管箱及びパレット類 |
JP2006062864A (ja) * | 2004-08-30 | 2006-03-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物品輸送監視方式 |
CN1755703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存储货物追踪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JP2007314255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管理方法 |
WO2009150641A1 (en) * | 2008-06-10 | 2009-12-17 | Varcode Ltd. |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ty management utilizing barcode indicators |
CN101819656A (zh) * | 2010-03-31 | 2010-09-01 | 华南理工大学 | 基于rfid的专卖店直销模式下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 |
US20120175412A1 (en) * | 2010-04-20 | 2012-07-12 | Grabiner Frederick R | Compu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indicating the acceptability of a product |
CN102592208A (zh) * | 2011-12-31 | 2012-07-18 | 上海物鼎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冷藏药品智能包装追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4019920A (zh) * | 2014-05-30 | 2014-09-03 | 赵新华 | 一种用于冷链追踪的温度敏感型智能物品编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73567A4 (en) | 2019-11-27 |
JPWO2018030025A1 (ja) | 2019-03-28 |
JP6636640B2 (ja) | 2020-01-29 |
WO2018030025A1 (ja) | 2018-02-15 |
EP3473567A1 (en) | 2019-04-24 |
US10822171B2 (en) | 2020-11-03 |
US20190210806A1 (en) | 2019-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76430A (zh) | 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方法 | |
Gharehgozli et al. | Trends in global E-food supply chain and implications for transport: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 |
Jedermann et al. | Reducing food losses by intelligent food logistics | |
CN107710234B (zh) | 具有条形码的物品、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商品的品质管理方法 | |
US20110029413A1 (en) | Perishable lifetim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6548108A (zh) | Gps货运和温度传感器标签 | |
EP347254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perishable goods | |
Mahalik et al. |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in foo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monitoring | |
US1106142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roduct freshness | |
Wanganoo et al. | NB-IoT powered last-mile delivery framework for cold supply chain | |
KR20170139495A (ko) | 물류 용기 및 물품 중 적어도 어느 하나를 관리하는 관리 시스템 및 관리 방법 | |
US2007025119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repackaging an item having a 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 | |
CN102693513A (zh) | 一种用于鲜活农产品流通及溯源的控制方法 | |
US20130173488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Movement of Articles of Freight | |
Aung et al. | Quality monitoring and dynamic pricing in cold chain management | |
US10089593B1 (en) | Visually distinctive indicators to detect grouping errors | |
US2023013580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monitoring of pallets | |
Kodan et al. | Internet of things in food industry | |
Aung et al. |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 |
Butcher et al. | Identifying supply chain value using RFID-enabled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for food quality and assurance | |
EP3472770A1 (en) | Cold chain on-the-dock redistribution control manager | |
Aung et al. | Fundamentals of Cold Chain Management | |
Полешкина | Transportation of perishable goods by air: handling problems at Russian airports | |
US10339490B1 (en) | Dynamically generating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for containers | |
Guptha et al.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nitoring System for Retail Cold Chain-Case Stud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