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9660A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9660A
CN109449660A CN201811269004.4A CN201811269004A CN109449660A CN 109449660 A CN109449660 A CN 109449660A CN 201811269004 A CN201811269004 A CN 201811269004A CN 109449660 A CN109449660 A CN 109449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sulating body
insulation shell
wi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90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49660B (zh
Inventor
罗祖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690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9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9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49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9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前方,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凸肋位于第三凹槽的后方;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外且填充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填充第三凹槽,凸肋嵌设于第二绝缘壳内,增强了第一绝缘壳、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力,防止第一绝缘壳、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脱离。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线缆连接器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行业内研发人员利用线缆良好的弯曲性能和密封性,可使线缆连接器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稳定的电力和讯号的传输。以汽车的线缆连接器为例,一般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接线端子以及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多根导线,所述接线端子一端与汽车插座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线相连接,以进行电力或讯号传输, 所述绝缘本体外壁面凹设一凹槽,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凹槽以将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导线固定于一体,一第二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以形成所述线缆连接器。
然而,消费者在使用所述线缆连接器的过程中,会经常插拔所述线缆连接器,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经常受到外力的拉扯。由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一绝缘壳仅通过所述凹槽进行配合固定,但是为了保证所述绝缘本体的结构强度,所述凹槽凹设的深度和延伸的长度均有限,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一大部分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仅一小部分进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的侧面相结合,从而使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第一绝缘壳的结合力较弱,另外,由于所述绝缘本体未设置任何结构与所述第二绝缘壳配合,使得所述第二绝缘壳仅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以进行固定,使得所述第二绝缘壳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与所述第一绝缘壳脱离。如此,当所述线缆连接器受到频繁的外力拉扯时,所述第一绝缘壳和所述第二绝缘壳之间容易开裂产生缝隙甚至脱胶,使外界的水汽容易进入所述线缆连接器内部,导致所述线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差,并且被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的导线容易暴露在所述绝缘本体外而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与破坏,影响了所述线缆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绝缘本体上凹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供第一绝缘壳填充以增加第一绝缘壳与绝缘本体的结合力,并且在绝缘本体凹设第三凹槽以供第二绝缘壳填充以及在绝缘本体上增设凸肋以嵌设于第二绝缘壳内以增强与第二绝缘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结合力的线缆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后方;至少一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
进一步, 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凸设形成所述凸肋,自所述凸肋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至少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三凹槽沿前后方向相连通。
进一步, 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肋的后方,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凸肋的前方,所述第一凹槽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 所述第一凹槽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后边缘, 所述第一凹槽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 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一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多个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 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后方,多个所述凹陷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且每一所述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多个桥接部,每一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填充部。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设有一挡止壁,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三填充部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挡止壁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填充部位于所述第三填充部和所述凸肋之间,且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后边缘与所述凸肋的前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进一步, 至少一端子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凹设且向后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面,至少一所述侧面向前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第一接触部,所述侧面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后方向后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导接部,自所述导接部向后且朝向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对应设有一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挡止于所述抵持部的后端。
进一步, 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向内凸设形成一第二接触部。
进一步, 所述端子自至少一所述侧面沿竖直方向凸设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持部的后方,所述端子槽的侧壁沿所述竖直方向设有一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挡止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
进一步, 所述端子槽的上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一隔栏,所述端子槽的下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二隔栏,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与所述第二隔栏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距。
进一步, 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配合部,自所述基部的外壁面从后向前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自所述基部四周凸设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绕于所述配合部外围,且与所述配合部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自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一环形凹槽,一防水圈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
进一步, 所述线缆具有一外绝缘层及外露出所述外绝缘层的多根所述导线,所述端子具有多个,多根所述导线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防水胶涂布于多个所述导线的外围且填充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之间的缝隙,所述防水胶与所述外绝缘层相邻接,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防水胶,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线缆穿出部供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线缆穿出部自上向下宽度渐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自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如此不仅增大了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结合力增强,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不同,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均能够结合牢固,避免发生开裂的问题,保证所述第一绝缘壳能够稳固的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提高所述线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并且所述凸肋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壳的外侧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壳,避免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分离,进一步增强了所述第一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结构稳定性,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还凹设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如此可以增加所述第二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的结合力,避免所述第二绝缘壳开裂,防止所述第二绝缘壳与所述绝缘本体脱离,延长了所述线缆的使用寿命,保证所述线缆连接器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和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局部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端子、防水塞和导线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绝缘本体未与第一绝缘壳、第二绝缘壳结合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后视图;
图8为图4的绝缘本体和端子、防水塞、导线组装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线缆连接器100 绝缘本体1 配合部11 对接区域111
间隔槽112 第一隔栏113 第二隔栏114 间距115
基部12 安装面121 容纳腔122 空隙123
第一凹槽 124 第二凹槽125 凹陷部126 凸肋127
缺口1271 第三凹槽128 挡止壁129 端子槽13
第一阻挡面131 第二阻挡面132 固定板14 环形凹槽141
圆孔142 间隙h 防水圈15 端子2
侧面21 第一接触部211 导接部212 抵持部213
顶面22 底面23 第二接触部221、231 限位部24
第一夹持部25 第二夹持部26 线缆3 导线31
第一段311 第二段312 第三段313 第四段314
防水胶32 外绝缘层33 防水塞4 前段41
后段42 中段43 凸出部431 密封件5
第一密封部51 第二密封部52 第三密封部53 第一绝缘壳6
第一填充部61 桥接部62 第二填充部63 第二绝缘壳7
第三填充部71 线缆穿出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100,用于与汽车上的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进行插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一对接腔(未图示)及收容所述对接腔的多个对接端子(未图示),所述线缆连接器100沿插接方向插入所述对接腔,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端子2,与多个所述端子2电性连接的两根线缆3,每一所述线缆3由多根导线31组成,多个防水塞4对应套设于多根所述导线31上,一密封件5点胶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且位于所述防水塞4后方,一第一绝缘壳6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一第二绝缘壳7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外,一防水圈15嵌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以所述绝缘本体1插入所述对接腔的插接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水平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以及定义一竖直方向垂直于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配合部 11和一基部12,所述配合部11自所述基部12向前延伸,所述配合部11用以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述对接腔中,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插接配合。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多个端子槽13自所述配合部11的前端凹设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基部12,所述配合部11沿横向方向并列设有两个对接区域111,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之间设有一间隔槽112,所述间隔槽112沿竖直方向间隔开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均设有多个所述端子槽13,且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的所述端子槽13数量不相同,多个所述端子2分别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的所述端子槽13,以传输不同功能的讯号,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能够兼容不同讯号的传输。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一所述端子槽13的上端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一隔栏113,每一所述端子槽13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二隔栏114,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113与所述第二隔栏114沿竖直方向对齐,且位于每一所述端子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距115。当所述对接连接器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对接时,所述对接端子在插入所述端子槽13的过程中容易碰撞到所述第一隔栏113与所述第二隔栏114,由于位于每一所述端子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所述间距115,不仅可以为所述对接端子提供让位空间,使得所述对接端子能够顺利插入,避免了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连接为一体而容易发生断裂的风险,还可以使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具有弹性,在受到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力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而不易断裂,增强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构强度。每一所述端子槽13的侧壁沿所述竖直方向设有一第一阻挡面131(参见图8)和一第二阻挡面132(参见图12),所述第一阻挡面131位于所述第二阻挡面132的前方。
如图1、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基部12的后端定义一安装面121,每一所述端子槽13的后端面位于所述安装面121的前方,即所述端子槽13的后端面与所述安装面121相隔一段距离。多个所述端子2自所述安装面121向前组装至多个所述端子槽13。自所述安装面121向前凹设有一容纳腔122,所述容纳腔122位于所述端子槽13的后方,当所述防水塞4与所述导线31一起组装至所述端子槽13,所述防水塞4的后端面与所述端子槽13的后端面之间具有一空隙123,故所述防水塞4的后端面相较所述端子槽13的后端面更靠前,所述空隙123位于所述容纳腔122的前方且与所述容纳腔122相连通,所述密封件5填充所述容纳腔122与所述空隙123,使得所述密封件5能密封所述安装面121。
如图1和图4所示,自所述基部12四周凸设一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用以将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固定于汽车的电子装置上。所述固定板14的后端与所述基部12的前端相连接为一体,所述固定板14环绕于所述配合部11的外围,且与所述配合部11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h,使得所述配合部11能够顺利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中,避免被所述固定板14阻挡而无法插入。所述固定板14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一环形凹槽141,所述防水圈15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41内,所述防水圈15可有效阻挡水汽从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进入所述端子槽13,从而达到防水效果。所述固定板14整体呈矩形,所述固定板14的四个角分别具有一圆孔142,所述圆孔142用以装设固定件(未图示)以将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固定至汽车的电子装置上。
如图1、图4和图9所示,自所述基部12的外壁面沿前后方向凹设多个第一凹槽124,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在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环绕所述基部12一周,所述第一凹槽124的后边缘邻接所述安装面121。所述基部12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一第二凹槽125,所述第二凹槽125沿横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5环设于所述基部12,所述第二凹槽125与每一所述第一凹槽124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凹槽125横向贯通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靠近所述安装面121的一端横向凹设多个凹陷部126,多个所述凹陷部126环设于所述基部12四周,多个所述凹陷部126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后方,多个所述凹陷部126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沿横向方向交替设置,即每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126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24,每一所述凹陷部126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124相连通。多个第三凹槽128自所述基部12的外壁面向内凹设并向前延伸形成且环绕所述基部12的前端,所述第三凹槽128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前方,所述第二凹槽125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4的前方,即自所述基部12的外壁面从后向前依次凹设有所述第一凹槽124、所述第二凹槽125以及所述第三凹槽128。所述基部12的外壁面横向凸设一凸肋127,所述凸肋127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后边缘且位于所述凹陷部126前方,即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凸肋127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5和所述凹陷部126之间,所述凸肋127还位于所述第三凹槽128的后方。所述凸肋127与每一所述第一凹槽124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凹槽124部分位于所述凸肋127的后方,自所述凸肋127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多个缺口1271,所述缺口1271与所述第三凹槽128沿前后方向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24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127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125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凹槽124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凹槽124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后边缘。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第三凹槽128的一侧设有一挡止壁129,所述挡止壁129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三凹槽128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挡止壁129用以挡止所述第二绝缘壳7脱离所述第三凹槽128。位于所述基部12上侧的所述第三凹槽128的正上方设有所述挡止壁129,位于所述基部12下侧的所述第三凹槽128的正下方设有所述挡止壁1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24、所述第三凹槽128以及所述凹陷部126均具有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24、所述第三凹槽128以及所述凹陷部126可以为一个。
如图5、图8和图12所示,所述端子2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面21,以及相对设置的一顶面22和一底面23,所述顶面22和所述底面23均连接两个所述侧面21,所述顶面22、所述底面23以及所述侧面21共同围成一供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述对接端子插入的插接孔。每一所述侧面21向前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第一接触部211,每一所述侧面21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后方向后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一导接部212,所述导接部212和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均用以与所述对接端子相对接。所述顶面22和所述底面23均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第二接触部221、231,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均靠近所述端子2的前端面,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位于所述端子2的同一横截面上,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和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同时与所述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导接部212也可与所述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增加了所述端子2与所述对接端子的接触点,使所述端子2与所述对接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自所述导接部212向后且朝向所述端子槽13的侧壁延伸形成一抵持部213,所述第一阻挡面131位于所述抵持部213的后方,所述第一阻挡面131挡止于所述抵持部213的后端,防止所述端子2向后退出所述端子槽13,所述抵持部213的后方具有一限位部24,所述限位部24自所述侧面21沿竖直方向凸设,所述限位部24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顶面22的高度,所述第二阻挡面132位于所述限位部24的前方,以挡止所述限位部24的前端,防止所述端子2过度向前位移。所述端子2于所述限位部24的后方具有一第一夹持部25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5的后方的一第二夹持部26。
如图5和图9所示,两根所述线缆3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对接区域111内的多个所述端子2进行电性连接。两根所述线缆3分别包含一外绝缘层33及外露出所述外绝缘层33的多根所述导线31,多根所述导线31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端子2电性连接,每一所述导线31自前向后依次具有一第一段311,一第二段312以及一第三段313,所述第一段311和所述第二段312位于所述端子槽13内,所述第三段313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所述第一段311为所述导线31的内导体,所述第一夹持部25通过治具向内弯曲夹持固定所述第一段311,且与所述第一段311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段312和所述第三段313均位于所述导线31的内绝缘层上,所述防水塞4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段312,所述防水塞4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段312干涉配合,防止所述防水塞4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段312之间存在缝隙,避免水汽进入到所述导线31内。所述密封件5包覆所述第三段313,使得所述第三段313具有防水功能。每根所述线缆3的所述导线31还包括一第四段314,所述第四段314位于所述第三段313的后方,所述第四段314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内,一防水胶32涂布于多根所述导线31的所述第四段314的外围且填充每相邻两根所述导线31之间的缝隙,以密封相邻两根所述导线31之间的缝隙避免水汽进入所述线缆3的内部,所述防水胶32与所述外绝缘层33相邻接,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线缆3的所述第四段314均涂布有所述防水胶3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只有一根所述线缆3上的所述第四段314涂布有所述防水胶32。
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防水塞4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段312,所述防水塞4的材质为硅胶。所述防水塞4包括一前段41、一后段42以及位于所述前段41与所述后段42之间的中段43。所述前段41被所述第二夹持部26夹持,所述中段43与所述端子槽13的内壁面干涉配合起到防水的作用。当所述防水塞4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6上,所述第二夹持部26再经过治具的挤压向内弯曲以紧贴所述前段41,从而达到夹持固定所述前段41的效果,使所述防水塞4能够稳固的固定于所述端子2上,使得所述防水塞4能够与所述端子2一起塞入所述端子槽13,避免所述防水塞4退出所述端子槽13。所述中段43具有两个环形的凸出部431,所述凸出部431的内径大于所述端子槽13的内径,当所述防水塞4塞入所述端子槽13,所述凸出部431受到所述端子槽13的内壁的挤压,使所述凸出部431与所述端子槽13的内壁面实现密封配合,水汽无法进入到所述端子槽13中,使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达到较强的防水效果。
如图9和图12所示,在所述第三段313处通过治具进行点胶,胶水冷却固化后形成所述密封件5以包覆于所述第三段313的外围,使得所述第三段313具备防水功能。所述密封件5的材质优选为UV胶,使得在所述第三段313点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能迅速固化形成所述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位于所述防水塞4的后方,所述防水塞4的材质为硅胶,所以所述密封件5固化后的硬度远远大于所述防水塞4的硬度,所述密封件5位于所述防水塞4的后方,不但可以阻挡所述第一绝缘壳6成型的注塑压力挤压所述防水塞4,避免所述防水塞4发生变形进而与所述端子槽13的内壁面之间产生缝隙,使得水汽不容易进入到所述绝缘本体1内,从而使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防水性增强,并且可以避免所述第一绝缘壳6注塑的塑胶通过缝隙流入到所述端子槽13内而影响所述端子2的电性连接效果,保证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具有良好的电性连接功能,所述密封件5本身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使得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具备双层防水功能,进而有效提高了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防水等级,增强了气密性,并且提升了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密封件5具有一第一密封部51包覆于所述第三段313,自所述第一密封部51向前延伸一第二密封部52填充所述容纳腔122,所述第二密封部52包覆于所述导线31位于所述第二段312和所述第三段313之间的部分,自所述第二密封部52向前凸设一第三密封部53以填充所述空隙123,所述第三密封部53包覆所述第二段312的末端。所述后段42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部53的前端面紧密贴合,以密封所述端子槽13后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5一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以包覆所述第三段313,另一部分进入所述绝缘本体1内以填充所述容纳腔122和所述空隙12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可以不设置所述容纳腔122和所述空隙123,所述密封件5全部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且与所述安装面121紧密贴合,只要所述密封件5可以密封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即可。
如图6、图7、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绝缘壳6注塑成型于所述基部12外,成型所述第一绝缘壳6时,熔融的塑胶自后向前先填充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凹陷部126,经由所述第一凹槽124流入所述凸肋127的下方并最终流入所述第二凹槽125以填充所述第二凹槽125。所述第一绝缘壳6包括填充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中形成的多个第一填充部61以及填充于多个所述凹陷部126中形成的多个桥接部62,多个所述桥接部62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61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绝缘壳6填充所述第二凹槽125中形成一第二填充部63。所述第二填充部63与每一所述第一填充部61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二填充部63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61连接为一体,所述桥接部62位于所述第二填充部63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一填充部61之间,每一所述桥接部62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填充部61。所述第一填充部61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填充部63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填充部61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填充部63的后边缘。如此不仅增大了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增强,所述凸肋127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的外侧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壳6,避免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分离,增强所述第一绝缘壳6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绝缘壳6包覆固定所述密封件5、所述导线31以及所述防水胶32。所述第二绝缘壳7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壳7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外。所述第二绝缘壳7成型时,熔融的塑胶流经所述缺口1271填充至所述第三凹槽128,所述第二绝缘壳128越过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第二凹槽125,以填充所述第三凹槽128,所述第二绝缘壳7于多个所述第三凹槽128中形成多个第三填充部71,所述第三填充部71位于所述第一填充部61和所述第二填充部63的前方,所述第二填充部63位于所述第三填充部71和所述凸肋127之间,且所述第二填充部63的后边缘与所述凸肋127的前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由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侧的所述挡止壁129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71的上方,所述绝缘本体1下侧的所述挡止壁129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71的下方,因此增强了所述第二绝缘壳7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并且所述凸肋127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7内,使得第二绝缘壳7与绝缘本体1结合更稳固。所述第二绝缘壳7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线缆穿出部72供所述线缆3穿过,所述线缆穿出部72自上向下宽度渐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组装方式如下:
先将所述防水塞4套设于所述第二段312,所述导线31放在所述第一夹持部25上,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25夹持固定住所述第一段311,所述第二夹持部26夹持固定住所述前段41,从而使所述端子2、所述导线31、所述防水塞4连接成一整体,将所述端子2连带所述防水塞4和所述导线31一体自所述安装面121向前插入所述端子槽13中,再通过点胶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密封部51包覆所述第三段313且密封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所述第二密封部52填充所述容纳腔122,所述第三密封部53填充所述空隙123,使所述密封件5的前端面与所述防水塞4的后端面密封配合。再用所述防水胶32涂布于所述第四段314且填充每相邻两根所述导线31之间的缝隙。使用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填充至述第一凹槽124,经所述凸肋127的下方填充至所述第二凹槽125,以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壳6,所述第一绝缘壳6包覆所述密封件5、所述导线31以及所述防水胶32。所述第一绝缘壳6注塑成型后,再使用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填充所述第三凹槽128且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壳6,以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壳7。所述凸肋127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表面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7内,所述第二绝缘壳7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壳6以及部份所述线缆3,最后,将所述防水圈15嵌设到所述环形凹槽141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100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凹槽124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125自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凹设且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绝缘壳6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第二凹槽125,如此不仅增大了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增强,而且由于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延伸方向不同,使得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均能够结合牢固,避免发生开裂的问题,保证所述第一绝缘壳6能够稳固的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31,提高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防水性能,并且所述凸肋127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凸设,所述凸肋127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的外侧挡止所述第一绝缘壳6,避免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分离,进一步增强了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构稳定性。
(2)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还凹设所述第三凹槽128,所述第二绝缘壳7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6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124和所述第二凹槽125填充所述第三凹槽128,所述凸肋127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7内,如此可以增加所述第二绝缘壳7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避免所述第二绝缘壳7开裂,防止所述第二绝缘壳7与所述绝缘本体1脱离,延长了所述线缆3的使用寿命,保证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和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3) 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凸设形成所述凸肋127,自所述凸肋127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所述缺口1271,所述缺口1271与所述第三凹槽128沿前后方向相连通,增快了所述第二绝缘壳7填充所述第三凹槽128的速度,减小了所述第二绝缘壳7的内应力。
(4) 所述第一凹槽124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127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125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绝缘壳6注塑时形成所述第一填充部61和所述第二填充部63,所述第一填充部61和所述第二填充部63相连,增加了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第一绝缘壳6前方的结合力, 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多个所述凹陷部126,多个所述凹陷部126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5的后方,多个所述凹陷部126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24在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且连通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124, 所述第一绝缘壳6填充多个所述凹陷部126形成多个所述桥接部62,所述桥接部62与所述第一填充部61相连, 不仅增加了所述第一绝缘壳6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而且还增强了所述第一绝缘壳6的结构强度。
(5)由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侧的所述挡止壁129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71的上方,所述绝缘本体1下侧的所述挡止壁129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71的下方,因此增强了所述第二绝缘壳7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合力,并且所述凸肋127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壁面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7内,使得第二绝缘壳7与绝缘本体1结合更稳固。
(6)每一所述侧面21向前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1,每一所述侧面21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后方向后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所述导接部212,所述导接部212和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均用以与所述对接端子相对接。所述顶面22和所述底面23均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均靠近所述端子2的前端面,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位于所述端子2的同一横截面上,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221、231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11同时与所述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导接部212也可与所述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增加了所述端子2与所述对接端子的接触点,使所述端子2与所述对接端子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
(7)由于位于每一所述端子槽1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所述间距115,不仅可以为所述对接端子提供让位空间,使得所述对接端子能够顺利插入,并且避免了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连接为一体而容易发生断裂的风险,还可以使所述第一隔栏113和所述第二隔栏114具有弹性,在受到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力时,能够进行弹性变形而不易断裂,增强所述绝缘本体1的结构强度。
(8)所述防水胶32涂布于多根所述导线31的所述第四段314的外围且填充每相邻两根所述导线31之间的缝隙,以密封相邻两根所述导线31之间的缝隙避免水汽进入所述线缆3的内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至少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凸设一凸肋,所述凸肋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后方;
至少一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
一线缆,具有至少一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端子电性连接;
一第一绝缘壳,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以及所述导线;
一第二绝缘壳,包覆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外且越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凸肋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凸设形成所述凸肋,自所述凸肋的后端面向前贯穿设有至少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三凹槽沿前后方向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肋的后方,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凸肋的前方,所述第一凹槽自后向前贯穿所述凸肋的下方以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后边缘向后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后边缘, 所述第一凹槽的前边缘向前超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前边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凹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横向方向上间隔排列,每一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多个第一填充部,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二填充部将多个所述第一填充部连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面沿横向方向凹设多个凹陷部,多个所述凹陷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后方,且多个所述凹陷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横向方向上交替设置,每一所述凹陷部与其相邻的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绝缘壳填充多个所述凹陷部形成多个桥接部,每一所述桥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填充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一侧设有一挡止壁,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三填充部填充所述第三凹槽,所述挡止壁挡止于所述第三填充部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部位于所述第三填充部和所述凸肋之间,且所述第二填充部的后边缘与所述凸肋的前边缘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端子槽自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凹设且向后贯穿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收容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面,至少一所述侧面向前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第一接触部,所述侧面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后方向后延伸且向内凸设形成弹性的一导接部,自所述导接部向后且朝向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延伸形成一抵持部,所述端子槽的侧壁对应设有一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挡止于所述抵持部的后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和一底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连接两个所述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向内凸设形成一第二接触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自至少一所述侧面沿竖直方向凸设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持部的后方,所述端子槽的侧壁沿所述竖直方向设有一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挡止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的上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一隔栏,所述端子槽的下端两侧分别具有二第二隔栏,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隔栏与所述第二隔栏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间距。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配合部,自所述基部的外壁面从后向前依次凹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自所述基部四周凸设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绕于所述配合部外围,且与所述配合部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自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向后凹设一环形凹槽,一防水圈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具有一外绝缘层及外露出所述外绝缘层的多根所述导线,所述端子具有多个,多根所述导线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端子电性连接,一防水胶涂布于多个所述导线的外围且填充每相邻两个所述导线之间的缝隙,所述防水胶与所述外绝缘层相邻接,所述第一绝缘壳包覆固定所述防水胶,所述第二绝缘壳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一线缆穿出部供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线缆穿出部自上向下宽度渐窄。
CN201811269004.4A 2018-10-29 2018-10-29 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109449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9004.4A CN109449660B (zh) 2018-10-29 2018-10-29 线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9004.4A CN109449660B (zh) 2018-10-29 2018-10-29 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660A true CN109449660A (zh) 2019-03-08
CN109449660B CN109449660B (zh) 2020-08-28

Family

ID=65549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9004.4A Active CN109449660B (zh) 2018-10-29 2018-10-29 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96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0655A (zh) * 2023-03-08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终端的测试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9495Y (zh) * 2001-07-03 2002-05-01 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弧形卡抵片的端子
CN1363970A (zh) * 2000-11-30 2002-08-14 株式会社岛野 电气连接件
US7803005B1 (en) * 2009-10-13 2010-09-28 Whitney Blake Company Barbed-shaped connector elements with additional pre-seal element for improved holding ability and moisture resistance
CN103875131A (zh) * 2011-10-18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插头壳体的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器
CN104852205A (zh) * 2015-06-09 2015-08-19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温承压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7624961U (zh) * 2017-12-15 2018-07-17 昆山周氏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电池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970A (zh) * 2000-11-30 2002-08-14 株式会社岛野 电气连接件
CN2489495Y (zh) * 2001-07-03 2002-05-01 瀚荃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弧形卡抵片的端子
US7803005B1 (en) * 2009-10-13 2010-09-28 Whitney Blake Company Barbed-shaped connector elements with additional pre-seal element for improved holding ability and moisture resistance
CN103875131A (zh) * 2011-10-18 2014-06-1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插头壳体的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器
CN104852205A (zh) * 2015-06-09 2015-08-19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耐温承压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7624961U (zh) * 2017-12-15 2018-07-17 昆山周氏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电池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0655A (zh) * 2023-03-08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终端的测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9660B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1096A (zh) 线缆连接器
US6619996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175272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390258B (zh) 用于连接器壳体内腔的插头和装备有插头的连接器壳体
CN205159614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3843202B (zh)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55287A (zh) 连接器端子的电线连接结构
US20130133946A1 (en) Terminal fitting
CN208923434U (zh) 电连接器
CN104795695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205097U (zh) Usb插头
US20160156124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4471797A (zh) 连接器
CN109449660A (zh) 线缆连接器
CN214044153U (zh)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结构
CN109004445A (zh) 电连接器
CN106558818B (zh) 电连接器
US20150280353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odule with reliable sealing structure
CN208423299U (zh) 防水连接器
CN109687224A (zh) 电连接器
JP7480718B2 (ja) コネクタ
CN106159572B (zh) 信号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10744211U (zh) Usb插座
CN10175271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3951490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