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9252A -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9252A
CN109399252A CN201811616100.1A CN201811616100A CN109399252A CN 109399252 A CN109399252 A CN 109399252A CN 201811616100 A CN201811616100 A CN 201811616100A CN 109399252 A CN109399252 A CN 109399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ver
skin belt
lifting
support
telescop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61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9252B (zh
Inventor
叶红霞
亓玉晓
戚加凯
李玉宝
穆秋燕
石文燕
李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Taian Wuyue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Taian Wuyue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Taian Wuyue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Taian Wuyue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61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9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9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9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9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包含有设置在机动底盘上并且向其中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为向其中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在第二皮带运机(6)与机动底盘之间并且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转动的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实现了货物的装卸,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第二皮带运机(6)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对接,延长了对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因此增加了物资输送距离,解决货物从机舱到货车的自动化装卸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物装卸装置,尤其是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航空运输时军用货物交运输保障的重要方式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航空紧急输送任务时,机舱内的散装物资目前仍然是用人力装卸至货物运输车中,目前国内外机场散装货物输送车大多是适用于民航客机,方式是将货物输送到机舱门口,由于民用飞机货舱门口在飞机中部,在机舱内再由人工将货物搬运到指定位置,但这一类装卸车有着输送距离较短,通过性较差,环境适应能较差,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行驶等缺点,且不适用于军用运输机货舱门口处于在尾部的,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适用于军用运输机的不同机型,物资输送距离长,可进行长距离运输的散装物资输送设备,解决散装物资从机舱到货车的自动化装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方法,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和方法的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因此增加了物资输送距离,解决货物从机舱到货车的自动化装卸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包含有设置在机动底盘上并且向其中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皮带运机、设置为向其中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二皮带运机、设置在第二皮带运机与机动底盘之间并且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转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由于设计了第一皮带运机、第二皮带运机和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皮带运机和第二皮带运机,实现了货物的装卸,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第二皮带运机与第一皮带运机的对接,延长了对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因此增加了物资输送距离,解决货物从机舱到货车的自动化装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第一皮带运机、第二皮带运机和角度调节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通过对接实现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一皮带运机和第二皮带运机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支撑架、回转支撑和付支撑架。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前举升支架、后举升支架、支座和主举升伸缩缸。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与第二皮带运机联接,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旁举升伸缩缸。
本发明设计了, 第一皮带运机设置在主支撑架上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与机动底盘之间设置有主举升伸缩缸,在第一皮带运机和机动底盘上分别设置有支座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的支座和机动底盘的支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前举升支架和后举升支架,在第二皮带运机上设置有付支撑架并且在第二皮带运机和付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旁举升伸缩缸,在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皮带运机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一皮带运机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支撑架,在第一皮带运机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座并且第一皮带运机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举升伸缩缸铰接式联接,第一皮带运机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的后端头设置有回转支撑。
本发明设计了,前举升支架和后举升支架分别设置为包含有框部和内支撑杆并且内支撑杆设置在框部中,在框部的角部分别设置有销轴孔体并且框部的下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机动底盘的支座联接,框部的上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皮带运机的支座联接,前举升支架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的左端头并且后举升支架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的右端头,框部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内支撑杆设置为米字形杆状体。
本发明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双连接耳片并且支座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举升支架和后举升支架联接,支座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和机动底盘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主举升伸缩缸设置为包含有第一主举升伸缩缸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设置为呈并列排列方式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一主举升伸缩缸的上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铰接式联接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的下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铰接式联接,第一主举升伸缩缸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本发明设计了,回转支撑的外圈设置为与主支撑架联接并且回转支撑的内圈设置为与付支撑架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主支撑架设置为包含有上框部、斜框部和下框部并且上框部和下框部分别设置为与斜框部的端头联接,上框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联接并且下框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上框部、斜框部和下框部分别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上框部、斜框部和下框部设置为呈Z字形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付支撑架设置为包含有托框部和后横框部并且后横框部设置为L字形框状体,后横框部的横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联接并且后横框部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铰接式联接,托框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框部设置为具有十米字形骨架杆的矩形边框体。
本发明设计了,第二皮带运机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二皮带运机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在第二皮带运机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付支撑架和旁举升伸缩缸联接,第二皮带运机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的后端头对接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旁举升伸缩缸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铰接式联接并且旁举升伸缩缸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付支撑架铰接式联接,旁举升伸缩缸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本发明设计了,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偏置式驾驶室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偏置式驾驶室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的侧面部相对应分布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伸缩支腿并且伸缩支腿分别设置在机动底盘的前后端头。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皮带运机与第二皮带运机、回转支撑、主支撑架和付支撑架设置为对接延伸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第一皮带运机和第二皮带运机与前举升支架、后举升支架、支座、主举升伸缩缸和旁举升伸缩缸设置为按照举升上下运动的方式分布,一个前举升支架、一个后举升支架和八个支座设置为组成一组活动支撑部件。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方法,其步骤是:在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时,把机动底盘停靠在运输机货舱门口旁边,把机动底盘的伸缩支腿支撑在地面上,使主举升伸缩缸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处于伸长状态,带动框部在支座中转动,使框部呈垂直竖向立起分布,把前举升支架和后举升支架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和机动底盘之间竖起支撑,把第一皮带运机、第二皮带运机、主支撑架、旁举升伸缩缸、回转支撑和付支撑架举升,使第一皮带运机处于工作状态,把第一皮带运机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门口中伸到运输机货舱中,使回转支撑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的后端头对接在一起,使旁举升伸缩缸工作,旁举升伸缩缸处于伸长状态,使托框部进行转动,把旁举升伸缩缸在第二皮带运机和付支撑架之间竖起支撑,使第二皮带运机处于工作,把第二皮带运机的伸缩端头放到运输车的货箱中,通过第一皮带运机和第二皮带运机,实现在运输车与运输机货舱中的货物的装卸,当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完毕后,把第一皮带运机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中收拢,使旁举升伸缩缸工作,旁举升伸缩缸处于收缩状态,使回转支撑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的后端头分离开,把第二皮带运机与第一皮带运机并列排放在一起,使主举升伸缩缸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处于收缩状态,带动框部在支座中转动,使框部呈水平收拢分布,把第一皮带运机、第二皮带运机、主支撑架、旁举升伸缩缸、回转支撑和付支撑架下降,把第一皮带运机和第二皮带运机放到机动底盘上。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和方法在货舱门口处于在尾部的运输机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完成的:包括四边形举升机构,举升支架总成、铰链支座、举升油缸、以及输送设备在车上的总体布置方式,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前后分布的两完全相同的举升支架布置在车辆右侧组成,两举升支架均通过销轴,下与固定在槽型横梁的凹槽内的铰链支座链接,上与安装在伸缩式皮带机下部的铰链支座链接,举升油缸安装在举升支架正后方,两举升油缸的安装分布于举升支架的中心左右,且对称分布,油缸下与固定在槽型横梁的凹槽内的铰链支座链接,上与安装在伸缩式皮带机下部的铰链支座链接,需要运输时后部伸缩式皮带运机通过旋转,折叠至车辆左侧,以减小车辆在运输时伸缩式皮带运机的长度,方便运输,举升支架宽度与伸缩式皮带运机宽度相同,为提高其强度和刚度,两个举升杆通过刚性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举升油缸与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共总组成自由度为的四杆机构,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输送设备的升降运动,将车辆停放至适当位置后,通过控制举升油缸进行伸长,从而带动托举着伸缩式皮带运机的举升支架围绕下铰链支座的铰链中心做逆时针旋转运动,从而将整个伸缩式皮带运机举升,以满足装卸货物高度的需求,然后控制后部伸缩式皮带运机逆时针旋转至伸缩式皮带运机的正后方,控制伸缩式皮带运机使之伸长至预定位置,即可进行装卸货物作业。作业完成后首先将后部伸缩式皮带运机收缩至基础段长度并控制其旋转回原位,同时收缩伸缩式皮带运机至基础段长度,然后控制举升油缸使其缩短,从而带动举升支架旋转回原位,完成收拢作业,本发明实现了军用运输机散装物资从机舱到运输货车车厢的自动化输送,使以往通过人力进行搬运物资的情况成为历史,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和举升油缸所组成的举升机构,实现了输送设备离地高度的调节,这样就满足了针对不同的运输机有不同机舱高度的要求,用一套设备就满足了不同机型的装卸需求,采用伸缩式皮带运机作为工作单元,而非单独定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可靠性及互换性,结构紧凑,与车辆合成一有机整体,可以作为正常车辆进行道路行驶,机动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操作而且还可推广到多个领域使用,可以针对不同的军用运输机尾部货仓的高度,通过举升杆的升降,调节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的离地高度,满足货物输送的需要,作业完成后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后部两节折叠至整车左侧,满足运输要求。
在本技术方案中,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第一皮带运机、第二皮带运机和角度调节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第一皮带运机-1、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主举升伸缩缸-5、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付支撑架-10、框部-21、内支撑杆-22、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
上框部-71、斜框部-72、下框部-73、托框部-101、后横框部-10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第一皮带运机1、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主举升伸缩缸5、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
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在主支撑架7上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与机动底盘之间设置有主举升伸缩缸5,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上分别设置有支座4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支座4和机动底盘的支座4之间分别设置有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在第二皮带运机6上设置有付支撑架10并且在第二皮带运机6和付支撑架10之间设置有旁举升伸缩缸8,在主支撑架7和付支撑架10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支撑架7,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座4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举升伸缩缸5铰接式联接,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设置有回转支撑9。
通过第一皮带运机1,形成了对支座4、主举升伸缩缸5和主支撑架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皮带运机1,实现了与支座4的连接,实现了与主举升伸缩缸5的连接,实现了与主支撑架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主传送装置和实现了深入到运输机货舱门口中。
在本实施例中,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分别设置为包含有框部21和内支撑杆22并且内支撑杆22设置在框部21中,在框部21的角部分别设置有销轴孔体并且框部21的下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机动底盘的支座4联接,框部21的上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支座4联接,前举升支架2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左端头并且后举升支架3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右端头,框部21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内支撑杆22设置为米字形杆状体。
通过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形成了对支座4的支撑连接点,由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实现了与支座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之间活动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4设置为双连接耳片并且支座4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联接,支座4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联接。
通过支座4,形成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的支撑连接点,由支座4,实现了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连接,实现了与前举升支架2的连接,实现了与后举升支架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铰接座。
在本实施例中,主举升伸缩缸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设置为呈并列排列方式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的上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铰接式联接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的下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铰接式联接,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通过主举升伸缩缸5,形成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实现了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第一皮带运机1进行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撑9的外圈设置为与主支撑架7联接并且回转支撑9的内圈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联接。
通过回转支撑9,形成了对主支撑架7和付支撑架10的支撑连接点,由回转支撑9,实现了与付支撑架10的连接,实现了与主支撑架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进行转体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架7设置为包含有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并且上框部71和下框部73分别设置为与斜框部72的端头联接,上框部71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联接并且下框部73设置为与回转支撑9联接,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分别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设置为呈Z字形分布。
通过主支撑架7,形成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和回转支撑9的支撑连接点,由上框部71,实现了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连接,由下框部73,实现了与回转支撑9的连接,由斜框部72,实现了第一皮带运机1与机动底盘之间离隙分布,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回转支撑9之间的连接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付支撑架10设置为包含有托框部101和后横框部102并且后横框部102设置为L字形框状体,后横框部102的横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9联接并且后横框部102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铰接式联接,托框部101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框部101设置为具有十米字形骨架杆的矩形边框体。
通过付支撑架10,形成了对第二皮带运机6和回转支撑9的支撑连接点,由托框部101,实现了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连接,由后横框部102,实现了与回转支撑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把第二皮带运机6与回转支撑9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在第二皮带运机6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和旁举升伸缩缸8联接,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对接式联接。
通过第二皮带运机6,形成了对付支撑架10和旁举升伸缩缸8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皮带运机6,实现了与付支撑架10的连接,实现了与旁举升伸缩缸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付传送装置和实现了深入到运输车辆的货箱中。
在本实施例中,旁举升伸缩缸8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铰接式联接并且旁举升伸缩缸8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铰接式联接,旁举升伸缩缸8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通过旁举升伸缩缸8,形成了对第二皮带运机6和付支撑架10的支撑连接点,由旁举升伸缩缸8,实现了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连接,实现了与付支撑架1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进行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偏置式驾驶室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偏置式驾驶室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侧面部相对应分布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伸缩支腿并且伸缩支腿分别设置在机动底盘的前后端头。
由机动底盘,实现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的并列排列式连接,实现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的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运机1与第二皮带运机6、回转支撑9、主支撑架7和付支撑架10设置为对接延伸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与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主举升伸缩缸5和旁举升伸缩缸8设置为按照举升上下运动的方式分布,一个前举升支架2、一个后举升支架3和八个支座4设置为组成一组活动支撑部件。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和角度调节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通过对接实现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支撑架7、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和主举升伸缩缸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与第二皮带运机6联接,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旁举升伸缩缸8。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方法,其步骤是:在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时,把机动底盘停靠在运输机货舱门口旁边,把机动底盘的伸缩支腿支撑在地面上,使主举升伸缩缸5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处于伸长状态,带动框部21在支座4中转动,使框部21呈垂直竖向立起分布,把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之间竖起支撑,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举升,使第一皮带运机1处于工作状态,把第一皮带运机1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门口中伸到运输机货舱中,使回转支撑9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对接在一起,使旁举升伸缩缸8工作,旁举升伸缩缸8处于伸长状态,使托框部101进行转动,把旁举升伸缩缸8在第二皮带运机6和付支撑架10之间竖起支撑,使第二皮带运机6处于工作,把第二皮带运机6的伸缩端头放到运输车的货箱中,通过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实现在运输车与运输机货舱中的货物的装卸,当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完毕后,把第一皮带运机1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中收拢,使旁举升伸缩缸8工作,旁举升伸缩缸8处于收缩状态,使回转支撑9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分离开,把第二皮带运机6与第一皮带运机1并列排放在一起,使主举升伸缩缸5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处于收缩状态,带动框部21在支座4中转动,使框部21呈水平收拢分布,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下降,把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放到机动底盘上。
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和方法在货舱门口处于在尾部的运输机上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和角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实现了货物的装卸,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第二皮带运机6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对接,延长了对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因此增加了物资输送距离,解决货物从机舱到货车的自动化装卸的技术问题。
2、由于设计了主支撑架7、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形成转体部件,实现了对第二皮带运机6的方位角度调整。
3、由于设计了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和主举升伸缩缸5,形成翻转架部件,实现了对第一皮带运机1的升降调节。
4、由于设计了旁举升伸缩缸8,形成翻转架部件,实现了对第二皮带运机6的升降调节。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和角度调节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机动底盘上并且向其中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为向其中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在第二皮带运机6与机动底盘之间并且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转动的角度调节装置的混合体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机动底盘上并且向其中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为向其中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在第二皮带运机(6)与机动底盘之间并且用于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转动的角度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和角度调节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对接实现延长货物的装卸路线的长度的方式把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角度调节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主支撑架(7)、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和主举升伸缩缸(5),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与第二皮带运机(6)联接,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旁举升伸缩缸(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 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在主支撑架(7)上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与机动底盘之间设置有主举升伸缩缸(5),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上分别设置有支座(4)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支座(4)和机动底盘的支座(4)之间分别设置有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在第二皮带运机(6)上设置有付支撑架(10)并且在第二皮带运机(6)和付支撑架(10)之间设置有旁举升伸缩缸(8),在主支撑架(7)和付支撑架(10)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支撑架(7),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支座(4)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主举升伸缩缸(5)铰接式联接,第一皮带运机(1)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一个侧面部并且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设置有回转支撑(9),
或,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分别设置为包含有框部(21)和内支撑杆(22)并且内支撑杆(22)设置在框部(21)中,在框部(21)的角部分别设置有销轴孔体并且框部(21)的下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机动底盘的支座(4)联接,框部(21)的上边框上的销轴孔体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支座(4)联接,前举升支架(2)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左端头并且后举升支架(3)设置在第一皮带运机(1)的右端头,框部(21)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内支撑杆(22)设置为米字形杆状体,
或,支座(4)设置为双连接耳片并且支座(4)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联接,支座(4)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联接,
或,主举升伸缩缸(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设置为呈并列排列方式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之间,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的上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铰接式联接并且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的下端头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机动底盘铰接式联接,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或,回转支撑(9)的外圈设置为与主支撑架(7)联接并且回转支撑(9)的内圈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联接,
或,主支撑架(7)设置为包含有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并且上框部(71)和下框部(73)分别设置为与斜框部(72)的端头联接,上框部(71)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联接并且下框部(73)设置为与回转支撑(9)联接,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分别设置为矩形边框体并且上框部(71)、斜框部(72)和下框部(73)设置为呈Z字形分布,
或,付支撑架(10)设置为包含有托框部(101)和后横框部(102)并且后横框部(102)设置为L字形框状体,后横框部(102)的横部设置为与回转支撑(9)联接并且后横框部(102)的竖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铰接式联接,托框部(101)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联接,托框部(101)设置为具有十米字形骨架杆的矩形边框体,
或,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为伸缩式皮带运机并且第二皮带运机(6)设置在机动底盘的上端端面其中另一个侧面部,在第二皮带运机(6)的框架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和旁举升伸缩缸(8)联接,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对接式联接,
或,旁举升伸缩缸(8)的上端头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铰接式联接并且旁举升伸缩缸(8)的下端头设置为与付支撑架(10)铰接式联接,旁举升伸缩缸(8)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偏置式驾驶室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二皮带运机(6)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偏置式驾驶室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侧面部相对应分布并且偏置式驾驶室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前端头相对应分布,
或,在机动底盘上设置有伸缩支腿并且伸缩支腿分别设置在机动底盘的前后端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皮带运机(1)与第二皮带运机(6)、回转支撑(9)、主支撑架(7)和付支撑架(10)设置为对接延伸分布的方式分布并且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与前举升支架(2)、后举升支架(3)、支座(4)、主举升伸缩缸(5)和旁举升伸缩缸(8)设置为按照举升上下运动的方式分布,一个前举升支架(2)、一个后举升支架(3)和八个支座(4)设置为组成一组活动支撑部件。
9.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在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时,把机动底盘停靠在运输机货舱门口旁边,把机动底盘的伸缩支腿支撑在地面上,使主举升伸缩缸(5)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处于伸长状态,带动框部(21)在支座(4)中转动,使框部(21)呈垂直竖向立起分布,把前举升支架(2)和后举升支架(3)分别在第一皮带运机(1)和机动底盘之间竖起支撑,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举升,使第一皮带运机(1)处于工作状态,把第一皮带运机(1)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门口中伸到运输机货舱中,使回转支撑(9)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对接在一起,使旁举升伸缩缸(8)工作,旁举升伸缩缸(8)处于伸长状态,使托框部(101)进行转动,把旁举升伸缩缸(8)在第二皮带运机(6)和付支撑架(10)之间竖起支撑,使第二皮带运机(6)处于工作,把第二皮带运机(6)的伸缩端头放到运输车的货箱中,通过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实现在运输车与运输机货舱中的货物的装卸,当对运输机货物进行装卸完毕后,把第一皮带运机(1)的伸缩端头从运输机货舱中收拢,使旁举升伸缩缸(8)工作,旁举升伸缩缸(8)处于收缩状态,使回转支撑(9)工作,带动第二皮带运机(6)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二皮带运机(6)的后端头与第一皮带运机(1)的后端头分离开,把第二皮带运机(6)与第一皮带运机(1)并列排放在一起,使主举升伸缩缸(5)工作,第一主举升伸缩缸(51)和第二主举升伸缩缸(52)处于收缩状态,带动框部(21)在支座(4)中转动,使框部(21)呈水平收拢分布,把第一皮带运机(1)、第二皮带运机(6)、主支撑架(7)、旁举升伸缩缸(8)、回转支撑(9)和付支撑架(10)下降,把第一皮带运机(1)和第二皮带运机(6)放到机动底盘上。
10.一种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和方法在货舱门口处于在尾部的运输机上的应用。
CN201811616100.1A 2018-12-27 2018-12-27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399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6100.1A CN109399252B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6100.1A CN109399252B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9252A true CN109399252A (zh) 2019-03-01
CN109399252B CN109399252B (zh) 2024-04-12

Family

ID=6546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6100.1A Active CN109399252B (zh) 2018-12-27 2018-12-27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92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3718A (zh) * 2021-01-06 2021-05-28 李相美 一种纺织机械用的拆装式长通道毛絮吸收辅助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877A (zh) * 2000-01-11 2003-02-12 兰普斯纳克有限公司 为飞机装货和卸货的装置
CN201761949U (zh) * 2010-09-06 2011-03-16 阎廷国 一种汽车火车对装货物多用皮带运输机
US20120160636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Helle Windfeld Adjustable conveyor extensions
CN105905581A (zh) * 2016-01-07 2016-08-31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CN207329686U (zh) * 2017-09-30 2018-05-08 天津中天宏冠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升降运输装置
CN208120006U (zh) * 2018-04-19 2018-11-20 昆明云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车
CN209383038U (zh) * 2018-12-27 2019-09-13 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877A (zh) * 2000-01-11 2003-02-12 兰普斯纳克有限公司 为飞机装货和卸货的装置
CN201761949U (zh) * 2010-09-06 2011-03-16 阎廷国 一种汽车火车对装货物多用皮带运输机
US20120160636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Helle Windfeld Adjustable conveyor extensions
CN105905581A (zh) * 2016-01-07 2016-08-31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CN207329686U (zh) * 2017-09-30 2018-05-08 天津中天宏冠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升降运输装置
CN208120006U (zh) * 2018-04-19 2018-11-20 昆明云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装卸车
CN209383038U (zh) * 2018-12-27 2019-09-13 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3718A (zh) * 2021-01-06 2021-05-28 李相美 一种纺织机械用的拆装式长通道毛絮吸收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9252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72427A (en) Appendant elevatable loader for vehicles
CN201228082Y (zh) 机场散装物资装卸运输车
US6805229B2 (en) Telescoping tube conveyor
CN104528273B (zh) 折叠式带式输送机及输送车
CN104670518B (zh) 一种运输机物资装卸平台
CN110422655A (zh) 用于汽车卸料的移动式装船机
CN112079294B (zh) 一种货物装卸装置及货物装卸车
CN107650761A (zh) 一种车载伸缩传送带自动卸料设备
CN209383038U (zh)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
CN109399252A (zh) 车载可升降式运输机散装货物装卸装置、方法和应用
CN207697595U (zh) 一种车载伸缩传送带自动卸料设备
JP2004161269A (ja) 航空機の積込み又は荷卸ろし方法及び走行可能な航空機積込み装置
CN106183947B (zh) 多功能装卸机构及方法
CN208867928U (zh) 一种车辆运输车
US4593424A (en) Hydraulic ramp/dock/loader apparatus
CN109435967A (zh) 悬挂式集装箱运输系统
CN2067510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物流输送线的装卸平台
CN205397938U (zh) 一种复合式臂架整装整卸车
CN207481737U (zh) 一种车载折叠传送带自动卸料设备
CN209536504U (zh) 折叠爬坡机
CN208632013U (zh) 移动式液压侧翻卸粮装置
CN207434379U (zh) 大倾角折叠料斗式小型装料机
CN109050799B (zh) 一种折叠式登船装置
CN108190415B (zh) 一种移动式提升输送车
CN216611656U (zh) 一种货物输送装置及货物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