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9732A -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9732A
CN109369732A CN201811186350.6A CN201811186350A CN109369732A CN 109369732 A CN109369732 A CN 109369732A CN 201811186350 A CN201811186350 A CN 201811186350A CN 109369732 A CN109369732 A CN 109369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ive
phase
oil
pomace
polyphe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63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9732B (zh
Inventor
王成章
周昊
王志宏
叶建中
陈虹霞
刘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of CAF
Priority to CN2018111863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9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9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9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9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9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H1/0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from natural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9/00Other disintegrating devices or methods
    • B02C19/18Use of auxiliary physical effects, e.g. ultrasonics, irradiation, for disinteg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1/00Centrifuges with rotary bowls provided with solid jacket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with or without solid particles
    • B04B1/20Centrifuges with rotary bowls provided with solid jacket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with or without solid particles discharging solid particles from the bowl by a conveying screw coaxial with the bowl axis and rotating relatively to the bow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68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07C37/685Processe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steps in s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5/18Acyclic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H17/06Benzopyran radicals
    • C07H17/065Benzo[b]pyrans
    • C07H17/07Benzo[b]pyran-4-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63/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expansion of only one ring by one or two atoms
    • C07J63/008Expansion of ring D by one atom, e.g. D homo stero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2Pretreatment
    • C11B1/04Pretreatment of vegetable raw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3/00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 C11B3/001Refining fats or fatty oils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 means hereaf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2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通过设计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分离机,油橄榄鲜果清洗破碎后进入超声破壁器进行破壁和搅拌融合,融合温度从30~40℃降至10~20℃。采用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毛油与含水果渣,毛油在冷库沉降、活性藻土压滤与5~50nm陶瓷膜过滤,得到富含多酚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废弃果渣经过电渗透脱水和复配制备生物肥料,废水经生物发酵,滤液再经10~100nm陶瓷膜和巴氏灭菌制备果酒。合并生产过程所有废水经孔径10~100μm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和树脂富集,得到总多酚≥90%橄榄多酚提取物,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本油脂林产品的综合加工及在食品、生物、医药领中应用,特别涉及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属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甘肃、四川、云南等地逐渐开始引种油橄榄,甘肃陇南市是我国油橄榄最大的种植基地之一。油橄榄在我国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种植基地100多万亩,产业链100多亿元。但我国油橄榄产业存在种植面积大,品种杂,适生区少、结果率低等问题,橄榄油的产量不足5000吨,每年进口近5万吨。
橄榄油是通过压榨新鲜的油橄榄鲜果而得到的一种食用油。高品质的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存了天然的营养成分,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橄榄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占55~83%,亚油酸占3.5~20%,亚麻酸占1.5%左右,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饮食上具有独特的烹饪特点,其被人体消化吸收率达93.4%,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增进消化系统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幼儿骨骼及神经系统发育、健美肌肤和有助于强健心肌和肝胆细胞以及防癌等特殊功效。此外,橄榄油在医药、纺织、日用化学、食品、电子等工业具有广泛用途。
橄榄油传统生产工艺及设备比较简单,先将成熟、经过清理的新鲜油橄槐果实放在石磨上碾碎,然后用清洁的专用草袋装好,放在挤压机上将油挤压出来,经过滤、沉淀、油水分离和装瓶,即可成为成品油。影响橄榄油加工的关键技术是橄榄果中油细胞如何从水包油型的纤维组织中渗透出来,压榨出的油水悬浮乳液如何实现油水和果渣分离。传统方法采用石磨上碾碎,油细胞渗透不完全,静置分层,时间长,分离效率低,出油率很低,通常仅有鲜果的4~10%。
现代制油工艺是破碎机破碎、果浆融合、离心倾析和离心分离等工艺,将油和渣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出油率和油的品质。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诸多离心分离机种类之中,有卧式和立式之分,但均为三相离心分离机。如中国专利:卧式三相组合离心分离机(CN203695229U)和直立式三相螺旋离心分离机(CN203370342U)。国内外大多橄榄油加工企业采用三相离心分离机,把融合后的橄榄果分成轻相油体、重相水液体和含水量高的固相排渣,造成了其分离用水较多且出油率低的问题。目前少数企业也采用二相离心分离机,直接把融合后的橄榄果分成轻相油体和含水果渣,工业用水量减少了,但由于破碎橄榄果中油细胞很难从纤维组织中与水分离,并且含50~90%水分的果渣中含有大量的油没有分离出来,因此出油率低。
国内大多橄榄油加工企业是采用机械粉碎、高温融合和三相离心加工工艺,加工温度升高,油品下降,并且1t鲜果产生1.1~3.0t废水,出油率仅有10~13%,残油率高达5~8%,并且油橄油加工废弃物富含油酸、角鲨烯、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等营养药用活性物大量流失,导致油橄榄的综合效益低下和环境污染。地中海国家每年橄榄油产量约300万吨,橄榄油加工过程中每年约1500万方废水和1200万吨废渣,由于废水和废弃物中含有高的非生物降解有机含量,特别是废水高浓度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橄榄油仅含50~1000μg/g抗氧化多酚,98%以上的多酚流失在废水和废渣中,因此,开发油橄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技术是油橄榄产业升级的关键。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是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而进入了油脂工业。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振荡波,在物料局部小区域中压缩和膨胀迅速交替,对物料施加张力和压溃作用,产生“空蚀”(也称“空化”)。在伴随空化作用的同时,还有机械振动作用、击碎作用、化学效应等多种形式的作用,对大分子有机械性断键作用,对植物纤维组织细胞结构具有破壁效果,可促进油料中油脂的溶出,提高出油率。
在油橄榄废渣废水利用方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卡日拉·拉德格林将橄榄废料转化为能源电池能量的工艺进行研究,在西班牙安排系统装置展开了试验。这个系统目前约能产生1千瓦电能。该系统为降低环境破坏,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能源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希腊雅典大学L.SKALTSOUNIS教授设计开发了一个中试规模的橄榄油加工厂废水(OMWW)处理系统和高效富集高附加值多酚方法,将OMWW中多酚除去,富集分离羟基酪醇(HT),酪醇(T)和内酯(L)等高附加值多酚产品。尽管如此,国际上仍缺乏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技术。
为了解决橄榄油加工中出油率低与废水量大问题,本专利设计新型的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油橄榄鲜果清洗破碎后进入到超声破壁器进行辅助破壁和搅拌融合,采用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毛油与含水果渣。毛油在冷库沉降、活性藻土压滤与5nm~50nm陶瓷膜过滤,得到富含多酚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废弃果渣经过电渗透脱水和复配制备生物肥料,废水经过生物发酵,滤液再经10~100nm陶瓷膜和巴氏灭菌制备果酒。生产过程所有废水经孔径10~100μm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和树脂富集,得到总多酚≥90%橄榄多酚提取物,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实现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技术路线如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该技术操作温度低,出油率高,能耗低,废水排出量少,不仅制备得到富含多酚的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且利用果渣废水富集橄榄多酚提取物,发酵制备果酒和生物肥料,实现橄榄油加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计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
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包括超声破壁融合器、底座、转鼓、螺旋推料器和中心进料轴组成,其中:
(1)超声破壁融合器包括物料进料泵、超声波破壁器和机械融合器,超声破壁器底部平行布置两个超声振子,振子上面是物料带式输送器,机械融合器是由搅拌和螺杆输送器构成;
(2)转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的前座、锥形段、分离段和尾座,所述前座和所述尾座上套设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座的前端设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由主电机驱动,所述锥形段的锥角为30°~40°,所述锥形段的直径较小端的侧壁上设有固相排出口,所述尾座上设有液相排出口;
(3)螺旋推料器套设在所述转鼓内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设有副带轮,所述副带轮由副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设有一凸起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的顶端与所述转鼓的内径间距相等,所述转鼓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锥形段连接,所述螺旋推料器为中空结构,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内部从后向前依次焊接有止回板和隔板,所述螺旋推料器在所述止回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外壁上设有布料口;
(4)中心进料轴的前端贯穿所述止回板,且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外壁与所述止回板的接触面之间密封,所述中心进料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螺旋推料器连接,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尾端设有进料法兰;所述进料法兰依次连接有融合器和超声破壁器;
第二步:新鲜油橄榄超声破壁
新鲜油橄榄果经清洗、去枝和捶式破碎机破碎得到果浆,捶打频率2000~3000r/Min,破碎机过滤筛孔0.5~0.8cm,果浆水分55~70%,果浆通过物料进料泵输送到超声波破壁器,超声波频率为500千赫~10兆赫,超声功率为1~5kW,超声时间为5~30min,果浆在超声波破壁器带式输送速度为0.01m/min~0.5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
第三步:新鲜油橄榄果浆融合
将超声后新鲜油橄榄果浆由螺杆连续输送,带式输送速度为0.01~0.5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用机械强力搅拌,搅拌速度10~60r/min,融合温度18~25℃;
第四步:卧式两相螺旋离心分离
经过超声破壁和机械融合的果浆,由输送泵通过卧式两相螺旋离心机分离离心机速2800~3500r/min,得到毛油与含水果渣,果渣含水率55~75%,含油率2.5~4.5%;
第五步:高品质橄榄油制备
螺旋离心分离的毛油加入20~45℃热水,再经碟式离心机二次离心出二次废水和毛油,离心机速2800~3500r/min,毛油在冷库沉降5~7天,温度4~10℃,去油脚,上层毛油通过100~200目活性藻土压滤与5~50nm陶瓷膜,得到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酸度<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
第六步:电渗透处理果渣制备生物肥料
废弃果渣经过电渗透脱水,脱水条件是机械压力为50~100kPa,电压梯度为60~100V/cm,饼厚1cm,脱水时间5~20min,平均单位脱水耗电量0.1~0.3kwh/kg,果渣含水率由55~75%降至30~40%,果渣与基础肥按比例10~30%复配,制备果渣复合生物肥料pH6.0~7.5,水分<15%,多糖≥20%,蛋白≥25%,总多酚≥3%;
第七步:废渣生物发酵制备果酒
取部分经电渗透处理后果渣,加入1~15倍水,浸泡4~20小时,压滤,滤液加入3~7%酵母和适量的葡萄糖,pH为3~4,SO2的含量为50~90mg/L,温度10~28℃,发酵1~15天,滤液再经10~100nm陶瓷膜过滤,澄清的滤液通过90~105℃巴氏灭菌20~40min,制备的果酒含酒精体积分数3~8%,含糖度8~12g/L,pH 3.0~4.5,果酒的香气通过GC-MS确定含有异戊醇、苯乙醇、α-环柠檬醛等呈香物质;
第八步:废水多酚的富集
合并第四步第五步和第七步产生的废水,经过100μm、25μm和10μm孔径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得到悬浮颗粒小于10μm棕色透明溶液,经过树脂富集,得到羟基酪醇及橄榄苦苷等橄榄多酚提取物,总多酚≥90%,每1吨废水可提取0.5~5公斤橄榄多酚提取物,废水中99.5%橄榄多酚被除去;
第九步:橄榄多酚单体分离与制备
从第八步废水富集多酚提取物,溶于甲醇溶液中,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果渣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甘草次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
橄榄油素有“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的佳誉,其含有大量的角鲨烯、不饱和脂肪酸、多酚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能、美容效果和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加工橄榄油的工艺多数采用粉碎和三相离心等过程,该粉碎融合方式易导致温度升高,油品下降,且三相离心方式存在含水量过高,出油率少,残油率多和废水量多等缺点。本项目提出新型超声融合搅拌和二相离心耦合技术,获得橄榄油冷榨新技术,使压榨温度控制在20~25℃,残油率下降到1.95%,橄榄油酸度<1%,产品符合国家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在橄榄果加工过程中二相离心机比三相离心机更节约水量,有更令人满意的出油指标,其中,果渣中残油降至2%。
本专利公开设计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超声破壁融合器包括物料进料泵、超声波破壁器和机械融合器;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机械波,在破壁器底部平行布置两个超声振子,振子上面是物料带式输送器,由电机控制。所述的机械融合器是由搅拌和螺杆输送器构成,物料经过超声波破壁器连续带式输送到螺杆输送器,再经螺杆连续送到中心进料轴部分。
本专利所述转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的前座、锥形段、分离段和尾座,所述前座和所述尾座上套设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座的前端设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由主电机驱动,所述锥形段的锥角为30°~40°,所述锥形段的直径较小端的侧壁上设有固相排出口,所述尾座上设有液相排出口。
本专利所述螺旋推料器套设在所述转鼓内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设有副带轮,所述副带轮由副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设有一凸起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的顶端与所述转鼓的内径间距相等,所述转鼓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锥形段连接,所述螺旋推料器为中空结构,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内部从后向前依次焊接有止回板和隔板,所述螺旋推料器在所述止回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外壁上设有布料口。
本专利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前端贯穿所述止回板,且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外壁与所述止回板的接触面之间密封,所述中心进料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螺旋推料器连接,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尾端设有进料法兰,所述进料法兰依次连接有融合器和超声破壁器。
本专利公开设计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将所述锥形段、所述分离段和所述尾座包围其中,所述罩壳内部被两个分隔板分隔为固相排出腔、分离腔和液相排出腔,所述固相排出腔和所述液相排出腔的底部均设有一出料口。所述螺旋推料器包括从前至后依次满焊连接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前部呈圆柱形,后部呈锥形,所述前段的内部设有一锥形槽,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中段上,所述中段内部设有通孔,所述后段呈圆柱形,所述后端内部设有阶梯孔,连接所述中心进料轴与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轴承设置在所述阶梯孔内,且所述后段的端面上设有一轴承端盖。
本专利设计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所述前段的前端面设有一凹槽,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设有一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前座与所述锥形段之间设有一轴承端盖。所述锥形段的锥角为35°。所述主电机和所述副电机均为交流变频电机。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螺纹顶端与所述转鼓内径的间距为3~5mm。所述固相排出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相排出口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布料口的数量为四个,沿轴向均匀布置在所述螺旋推料器外壁上的螺纹之间。所述超声破壁器和所述融合器通过泵及连管连接,或,所述超声破壁器和所述融合器通过输送螺杆连接。所述超声破壁器、所述融合器、转鼓和所述螺旋推料器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专利将收集新鲜油橄榄果,贮存不超过2天,鲜果经清洗、去枝和捶式破碎机破碎得到果浆,捶打频率2000~3000r/Min,优选2500~2800r/Min,破碎机过滤筛孔0.5~8cm,优选0.6cm,果浆水分55~75%,果浆通过进料泵输送到超声波破壁器,超声波频率为500千赫~10兆赫,优选2~5兆赫,超声功率为1~5kW,优选3~5kW,超声时间为5~30min,优选5~10mi,果浆在超声波破壁器带式输送速度为0.01~0.5m/min,优选0.05~0.2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将超声后新鲜油橄榄果浆由螺杆连续输送,带式输送速度为0.01m/min~0.5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用机械强力搅拌,搅拌速度10~60r/min,融合温度18~25℃。经过超声破壁和机械融合的果浆,由输送泵通过卧式两相螺旋离心机分离离心机速2800~3500r/min,得到毛油与含水果渣,果渣含水率55~75%,含油率2.5~4.5%。螺旋离心分离的毛油加入20~45℃热水,再经碟式离心机二次离心出二次废水和毛油,离心机速2800~3500r/min,毛油在冷库沉降5~7天,温度4~10℃,去油脚,上层毛油通过100~200目活性藻土压滤与5nm~50nm陶瓷膜,得到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
本专利也通过改进融合和传统三相分离工艺,发明新型超声融合搅拌和二相离心耦合技术,融合搅拌温度从30~40℃下降至18~25℃,果粕残油率从6%下降到3%,橄榄油酸度<0.0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橄榄油多酚含量提高40%,得到富含多酚低酸值橄榄油。
由于油橄榄果原料的特殊性,油橄榄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处理特性强,可以直接或经过处理之后用作有机肥。Kokkora等通过研究发现,油橄榄加工产生废水有替代无机氮肥的潜力,同时发现,长期使用油橄榄废弃物的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性质,如土壤总有机碳和腐殖质的含量增加,土壤的脱氢酶活力提高等。本专利公开电渗透处理果渣制备生物肥料。本专利公开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的实验中,将橄榄油废弃物放置在两块圆形电极之间,上部的钛板阳极接正电、下部的不锈钢阴极接负电。在阴极上部放有400目的尼龙滤布,用来拦截废弃物中细小颗粒物。脱水过程中的机械压力通过在活塞上方添加法码的方式提供,其分别为机械压力为50~100kPa,电压梯度为60~100V/cm,饼厚1cm,脱水时间5~20min,平均单位脱水耗电量.1~0.3kwh/kg,果渣含水率由55~75%降至30~40%。果渣与基础肥按比例10-30%复配,所用的基础肥包括农家畜粪肥、磷肥、氮肥和钾肥中一种或几种复合肥,氮肥包括硝酸钾、尿素、含氮溶液,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矿粉等化肥。制备果渣复合生物肥料pH 6.0~7.5,水分<15%,多糖≥20%蛋白≥25%,总多酚≥3%。
本专利对油橄榄废弃物中多酚的富集,是通过静态吸附考察聚酰胺(30-60目)、聚酰胺(60-100目)、AB-8、S-8、D-101、XDA-1、XDA-4、NKA-II和NKA-9等树脂,通过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速率扩散模型以及热力学模型,进一步筛选得到富集多酚效果最佳的树脂,并对其动态洗脱组分中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如表1~4。结果表明,40%和60%洗脱组分中多酚的含量较高,对应抗氧化活性较为显著。
表1 静态吸附筛选树脂
表2 不同树脂对静态吸附多酚的比较
表3 不同洗脱组分多酚含量及生物活性
表4 不同洗脱组分多化合物的含量
本专利以酵母添加量、初始pH和SO2添加量为实验条件,适量的葡萄糖,优化油橄榄果酒的发酵工艺。如表5~6。油橄榄发酵果酒的最佳工艺为A3B1C2。即:当酵母添加量为4mL,pH为3.5,SO2的含量为70mg/L时,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发酵制备果酒的工艺较好。
表5 油橄榄果酒的发酵工艺正交试验
表6 油橄榄果酒的发酵工艺显著性分析
注:**p=0.01,F(2,2)=99;*p=0.05,F(2,2)=19
本专利不仅优化油橄榄废弃发酵制备果酒工艺,而且采用GC/MS检测公开果酒的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MS(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升温程序:35℃保持1min,以5℃/min升至5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190℃,保持2min,再以5℃/min升至230℃,保持2min;载气(He):流速1.0mL/min,压力53.5kPa,进样口温度230℃,进样量1.0μL,进样不分流。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ACQ方式:Scan;四级杆温度为150℃,质谱扫描范围m/z为35-500,扫描速度769/s;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谱库(NIST/WILEY)进行初步检索、匹配和分析。
本专利公开GC-MS检测结果表明果酒香气主要以醇类、酯类及烷烃类物质为主,另外还包括酸类和烯烃类物质。果渣经发酵之后产生明显的呈香物质,如异戊醇、对羟基苯乙醇、苯乙醇、α-环柠檬醛。异戊醇具有苹果与香蕉的香气,苯乙醇则具有茉莉花香、蜂蜜香、玫瑰香和紫罗兰的香气,α-环柠檬醛具有柑橘样果香和马鞭草样香。
本专利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果渣中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甘草次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如图3所示。分子印迹定向富集条件是:以橄榄多酚单体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装于固相萃取柱,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洗脱溶剂,洗脱速度5mL/min;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条件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4∶6∶4∶6)作为两相溶剂体系,转速为1200rpm/min,流速为3mL/min。
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鲜果清洗破碎后进入到超声破壁器进行辅助破壁,然后再进入融合器进行搅拌融合,植物纤维组织均相破壁,使水包油型的体系破坏,油脂细胞充分从水相和纤维组织中渗透分离,整个过程温度低,多酚流失少,提高出油率10~20%。
(2)本发明公开的卧式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由于仅采用了固相排出口用于排出果渣和水,省去了液相分隔环,且不存在重相液体的排放,进而减少了对生产用水的需求,废水排出量减少20~40%,果渣和废水的含油率都减少10~15%。
(3)较传统高温融合和三相分离技术,本发明融合温度从30-40℃下降至10-25℃,果粕残油率从6%下降到2%,废水量减少40%~45%,鲜果出油率提高10~20%;得到富含多酚的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酸度<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
(4)创新性设计了电渗透脱水装置、连续过滤装备和无机膜净化废水系统,油橄榄果渣从75%含水量降至35%~40%,干废渣含油率低于2%,得到悬浮颗粒小于10μm棕色透明溶液,采用树脂吸附和FCPC纯化,得到羟基酪醇及橄榄苦苷等橄榄多酚提取物,总多酚≥90%,废水中99.5%橄榄多酚被除去。
(5)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叶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甘草次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
(6)利用果渣发酵制备果酒和生物肥料,实现橄榄油加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7)创新油橄榄废弃物电渗透脱水循环利用技术,节水40%,节能约75%,废水浓缩至固含量为50%,能量仅是热干燥耗能量的1/10。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油橄榄高效循环加工与应用流程图
图2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结构图(其中,1为转鼓,1-1为前座,1-2为锥形段,1-3为分离段,1-4为尾座,2为螺旋推料器,2-1为前段,2-2为中段,2-3为后段,3为中心进料轴,4为主带轮,5为固相排出口,6为液相排出口,7为驱动轴,8为副带轮,9为止回板,10为隔板,11为布料口,12为进料法兰,13为罩壳,13-1为固相排出腔,13-2为分离腔,13-3为液相排出腔,14为分隔板,15为出料口,16为凸起部,17为融合器,18为超声破壁器,19为泵。)
图3超声融合搅拌和二相离心耦合生产橄榄油
图4不同压力脱水过程中果渣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5不同电压果渣脱水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6酵母量对果酒酒精度影响
图7不同pH对果酒酒精度影响
图8 SO2添加量对果酒酒精度影响
图9不同树脂静态吸附的实验结果
图10不同树脂静态洗脱曲线
图11不同乙醇浓度对不同树脂多酚解附率结果
图12多酚化合物标准品HPLC特征图谱(图中1-8化合物依次为没食子酸、羟基酪醇、酪醇、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阿魏酸和橄榄苦苷)
图13橄榄果渣废水中多酚含量的分布
图14油橄榄果渣多酚单体及HPLC特征
图15逆流色谱制备羟基酪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不受此限制。
实施例1:卧式超声辅助螺旋离心分离机设计
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超声辅助螺旋离心分离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使本设计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包括超声破壁融合器、底座、转鼓、螺旋推料器和中心进料轴。
所述超声破壁融合器包括物料进料泵、超声波破壁器和机械融合器;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机械波,在破壁器底部平行布置两个超声振子,振子上面是物料带式输送器,由电机控制;所述的机械融合器是由搅拌和螺杆输送器构成,物料经过超声波破壁器连续带式输送到螺杆输送器,再经螺杆连续送到中心进料轴部分。
转鼓1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的前座1-1、锥形段1-2、分离段1-3和尾座1-4,前座1-1和尾座1-4上套设有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固设在底座上,前座1-1的前端设有主带轮4,主带轮4由主电机驱动,主电机优选为交流变频电机。锥形段1-2的锥角为30°~40°,优选为35°。锥形段1-2的直径较小端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固相排出口5,四个固相排出口5沿周向均匀布置。尾座1-4上设有液相排出口6。转鼓1的材料优选为食品级不锈钢。
螺旋推料器2套设在转鼓1内部,螺旋推料器2的外壁上设有螺纹,螺纹的顶端与转鼓1的内径间距相等,间距优选为3~5mm,保证对原材料提供稳定的轴向推力。转鼓1的前端通过轴承与锥形段1-2连接。螺旋推料器2包括从前至后依次满焊连接的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前段2-1的前端面设有一凹槽,驱动轴7的后端设有一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前段2-1固定连接,驱动轴7的前端设有副带轮8,所述副带轮8由副电机驱动,副电机优选为交流变频电机。前座1-1与锥形段1-2之间设有一轴承端盖。前段2-1的前部呈圆柱形,后部呈锥形,前段2-1的内部设有一锥形槽。中段2-2上设有一凸起部16,凸起部16可防止轻相液体倒流。中段2-2内部设有通孔,后段2-3呈圆柱形,后端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锥形槽、中段2-2内部的通孔和所述阶梯孔构成了螺旋推料器2的中空结构,以减小螺旋推料器2的转动惯量。后段2-3的内部从后向前依次焊接有止回板9和隔板10。螺旋推料器2在止回板9和隔板10之间的外壁上设有四个布料口11,四个布料口11沿轴向均匀布置在螺旋推料器2外壁上的螺纹之间,以防止破坏螺纹。止回板9和隔板10可防止原材料在螺旋推料器2的中空结构中乱窜,保证原材料经布料口11均匀分布。螺旋推料器2的材料优选为食品级不锈钢。
中心进料轴3的前端贯穿止回板9,处于止回板9和隔板10之间。且中心进料轴3的外壁与止回板9的接触面之间密封,中心进料轴3通过轴承与后段2-3连接,连接中心进料轴3与后段2-3的轴承设置在阶梯孔内,且后段2-3的端面上设有一轴承端盖。中心进料轴3的尾端设有进料法兰12。进料法兰12依次连接有融合器17和超声破壁器18,所述超声破壁器和所述融合器通过泵19及其连管或输送螺杆连接。超声破壁器18将预榨后的橄榄果进行辅助破壁,预榨和破壁后的橄榄果再进入融合器17进行搅拌融合,以使油脂细胞充分渗透分离,提高出油率。中心进料轴3的材料优选为不锈钢。
罩壳13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罩壳13内部被两个分隔板14分隔为固相排出腔13-1、分离腔13-2和液相排出腔13-3,固相排出腔13-1将固相排出口5包围其中,液相排出腔13-3将液相排出口6包围其中,分离腔13-2将分离段1-3包围其中,固相排出腔13-1和液相排出腔13-3的底部均设有一出料口15。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原材料在泵19的作用下经由超声破壁器18进行辅助破壁后,进入融合器17进行搅拌融合,然后由中心进料轴3进入到螺旋推料器2的止回板9和隔板10之间,然后由布料口11均匀分布到螺旋推料器2与转鼓1之间。原材料在转鼓1高速旋转的离心作用下,逐渐移动到转鼓1的内壁上;螺旋推料器2也高速旋转,且与转鼓1之间具有一定的转速差,使得原材料在螺旋推料器2的挤压下,逐渐被分离为固相残渣和轻相液体,固相残渣在螺旋推料器2的推动下,逐渐向锥形段1-2流动,且随着锥形段1-2直径和体积的减小,固相残渣的内压力越来越大,最终经固相排出口5排出,并被固相排出腔13-1收集再从其出料口15排出。而轻相液体则在内部压下的作用下逐渐向尾座1-4流动,并最终由液相排出口6排出,再由液相排出腔13-3收集并从其出料口15排出。
本实施例采用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设计新型的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鲜果清洗破碎后进入到超声破壁器进行辅助破壁,然后再进入融合器进行搅拌融合,植物纤维组织均相破壁,使水包油型的体系破坏,油脂细胞充分从水相和纤维组织中渗透分离,整个过程温度低,多酚流失少。本实施例公开的卧式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由于仅采用了固相排出口用于排出果渣和水,省去了液相分隔环,且不存在重相液体的排放,进而减少了对生产用水的需求,废水排出量减少20~40%,果渣和废水的含油率都减少10~15%。较传统高温融合和三相分离技术,本实施例融合温度从30~40℃下降至10~25℃,果粕残油率从6%下降到2%,废水量减少40~45%,鲜果出油率提高10~20%。得到富含多酚的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酸度<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
实施例2:富含多酚橄榄油加工方法
通过实施例1设计新型的卧式超声辅助螺旋离心分离机,新鲜油橄榄果贮存不超过2天,经清洗、去枝和捶式破碎机破碎得到果浆,捶打频率2000~3000r/Min,优选2500r/Min,破碎机过滤筛孔0.5~0.8cm,优选0.6cm,保持果浆水分55~70%,果浆通过物料进料泵输送到超声波破壁器,超声波频率为500千赫~10兆赫,优选2~5兆赫,超声功率为1~5kW,选择3kw,超声时间为5~30min,优选15~20min,果浆在超声波破壁器带式输送速度为0.01~0.5m/min,优选0.05~0.2m/min果浆输送堆积0.1~4cm。将超声后新鲜油橄榄果浆由螺杆连续输送,带式输送速度为0.10m/min,果浆输送堆积1cm,用机械强力搅拌,搅拌速度20r/min,融合温度20℃。经过超声破壁和机械融合的果浆,由输送泵通过卧式两相螺旋离心机分离离心机速2800r/min,得到毛油与含水果渣,果渣含水率55~75%,含油率2.5~4.5%。螺旋离心分离的毛油加入45℃热水,再经碟式离心机二次离心出二次废水和毛油,离心机速3000r/min,毛油在冷库沉降5~7天,温度4~10℃,去油脚,上层毛油通过200目活性藻土压滤,与5~50nm陶瓷膜,得到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
本实施例公开新型超声融合搅拌和二相离心耦合技术,获得橄榄油冷榨新技术,使压榨温度控制在20-25℃,榨油过程中二相离心机比三相离心机更节约水量,有更令人满意的出油指标,果粕残油率从6%下降至2%,出油率提高3-5个百分点,节水40%,节能13%。得到富含多酚低酸值橄榄油,不仅符合国家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而且橄榄油酸度<0.0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橄榄油多酚含量提高40%。如附图3。
实施例3:电渗透处理果渣制备生物肥料
在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的实验中,将橄榄油废弃物放置在两块圆形电极之间,上部的钛板阳极接正电、下部的不锈钢阴极接负电。在阴极上部放有400目的尼龙滤布,用来拦截废弃物中细小颗粒物。脱水过程中的机械压力通过在活塞上方添加法码的方式提供。废弃果渣经过电渗透脱水,脱水条件是机械压力为50~100kPa,电压梯度为60~100V/cm,饼厚1cm,脱水时间5~20min,平均单位脱水耗电量0.1~0.3kwh/kg。
为了考察不同的机械压力对于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的影响,本实施例采用了25kPa、50kPa和75kPa的机械压力进行脱水实验。实验过程中的外加电压60V,采用含水率75%的橄榄油废弃物60g,饼厚1cm,则电压梯度为60V/cm。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过程中果渣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附图4。
由附图4可知,当机械压力不断增强时,脱水效果会明显提升。这是因为在机械压力提高时,橄榄油废弃物颗粒之间的缝隙减少,从而使脱水过程中橄榄油废弃物的电阻增加速率减小,因此,橄榄油废弃物的除水效果越好。当机械压力重物超过75kPa时,橄榄油废弃物的含水量效果变化不大。如果继续增大机械压力,则提供压力所需的能耗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在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过程中,保证机械压力为76kPa即可。
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电渗透的脱水速率还与电压的梯度有关,本实施例采用30V/cm、60V/cm和90V/cm的电压梯度进行脱水实验,由于橄榄油废弃物的厚度为1cm,所以外加电压30V、60V和90V,机械压力恒定为76kPa。脱水过程中果渣的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无论电压梯度是30V/cm、60V/cm或90V/cm,20min后均可以使含水率达到60%以下。随着电压梯度的增大,橄榄油废弃物电渗透脱水速率也不断的加快。当电压梯度达到90V/cm时,7min后就可以使含水率达到60%以下。
脱水后的果渣,再经压滤,果渣含水量降至30%~40%,与基础肥按比例10-30%复配,所用的基础肥包括农家畜粪肥、磷肥、氮肥和钾肥中一种或几种复合肥,如氮肥包括硝酸钾、尿素、含氮溶液,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矿粉等化肥。本实施例选择12%尿素、18%硝酸钾、10磷酸铵与脱水后的果渣复配,再加入3%橄榄多酚提取物,均匀分散,再热风干燥2~3小时,制备果渣复合生物肥料,经检查分析,pH 6.0~7.5,水分<15%,多糖≥20%,蛋白≥25%,总多酚≥3%。
实施例4:油橄榄果渣发酵制备果酒方法
取部分经电渗透处理后果渣,按照1∶4加入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搅拌均匀,静置后,将果核分离;再加入10%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混合酶,恒温水浴酶解2h,过滤,得样品。加入1~15倍水,浸泡4~20小时,压滤,滤液成分调整和控温发酵。称取适量的活性干酵母,用10倍于干酵母的3%蔗糖或葡萄糖溶液使酿酒干酵母均分复水,37℃振荡2h,搅拌均匀,在发酵前用砂糖调节,使果汁含糖量达到22%。分别考察不同酵母添加量、SO2含量以及初始pH对发酵工艺优化,如附图6-8,表7~9。
表7 酵母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
表8 pH对果酒发酵的影响
表9 SO2含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
适量的SO2含量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较低的SO2不利于杂菌的抑制,而SO2含量太高会对酵母本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附图6~8。接种量较小时,杂菌生长快,酵母代谢慢,不利于乙醇发酵的发生,而接种量较大时,酵母菌自身繁殖需要消耗较多的糖分,从而也影响发酵过程。酵母菌适合偏酸性的环境,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乙醇发酵的过程。
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择酵母添加量、发酵液pH和SO2含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工艺优化。如表10-12。
表10 因素水平设计表
表11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表12 方差分析
注:**p=0.01,F(2,2)=99;*p=0.05,F(2,2)=19。
由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可得,SO2的含量对油橄榄废弃物发酵制备果酒工艺的影响较大,其次是pH的影响,酵母的添加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发酵制备果酒的最佳工艺为A3B1C2,即酵母添加量为0.008g/mL,pH为3.5,SO2的含量为70mg/L。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根据比较F值可得,pH对果酒的发酵工艺的影响达到显著,而SO2含量对于该发酵工艺的影响为极显著。
本实施例发酵pH为3~4,SO2的含量为50~90mg/L,温度10~28℃,发酵1~15天,滤液再经10~100nm陶瓷膜过滤,澄清的滤液通过90~105℃巴氏灭菌20~40min,制备的果酒依次考察糖度变化、酒精度以及总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果酒含酒精体积分数3~8%,含糖度8~12g/L,pH 3.0~4.5。
实施例5:果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比较
本实施例中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使用二氯甲烷分别对油橄榄果渣原料液和经发酵后的样品进行多次萃取。准确量取油橄榄果渣原料液和发酵果酒样品各100mL放入分液漏斗中,依次以100mL、100mL和50mL的二氯甲烷萃取3次,剧烈振荡,静置分层,收集下层萃取液,合并。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工艺,减压浓缩至1.0mL左右,将样品转移至EP管,供GC-MS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MS(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升温程序:35℃保持1min,以5℃/min升至5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190℃,保持2min,再以5℃/min升至230℃,保持2min。载气(He):流速1.0mL/min,压力53.5kPa,进样口温度230℃,进样量1.0μL,进样不分流。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ACQ方式:Scan;四级杆温度为150℃,质谱扫描范围m/z为35-500,扫描速度769/s。
GC-MS检测结果中主要以醇类、酯类、以及烷烃类物质为主,另外还包括酸类和烯烃类物质。经发酵制得果酒样品中,与原料液相比,酯类和醇类物质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均检测到对羟基苯乙醇。且经发酵之后的果酒样品产生异戊醇、苯乙醇、α-环柠檬醛一些明显的呈香物质。如表13。
表13 油橄榄果渣发酵果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
实施例6:油橄榄果渣废水多酚的富集
(1)多酚的检测方法
精确称取适量的没食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没食子酸溶液。分别吸取没食子酸标准溶液0mL、0.20mL、0.40mL、0.60mL、0.8mL和1.0mL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从而依次配制0、2、4、6、8和10μg/mL的没食子酸溶液,分别加入FC试剂1.0mL,混匀,加入10%Na2CO3溶液2.0mL,混匀,加水定容,充分摇匀。静置反应60min,在760nm处检测吸光度值。以没食子酸浓度(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样品中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标准样品计。得线性回归方程y=0.0713x+0.0445,其相关系数R2=0.9985。说明多酚类物质在2~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果核与果皮肉渣分离后,烘干至恒重,经检测果核中多酚含量为0.287%,果皮肉渣中的多酚含量为0.766%。
油橄榄果渣废水多酚检测时,取一定量的废水样品,稀释一定倍数,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加入不同溶剂,进行多酚含量检测。
(2)废水的预处理和树脂筛选
取橄榄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100μm、25μm和10μm孔径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得到悬浮颗粒小于10μm棕色透明溶液,经过树脂吸附富集多酚。
本实施例对油橄榄废弃物中多酚的富集,是通过静态吸附考察聚酰胺(30-60目)、聚酰胺(60-100目)、AB-8、S-8、D-101、XDA-1、XDA-4、NKA-II和NKA-9等树脂,通过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速率扩散模型以及热力学模型,进一步筛选得到富集多酚效果最佳的树脂,并对其动态洗脱组分中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如表14-15。
表14 9种树脂的相关参数
表15 不同树脂静态吸附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NKA-II和XDA-1树脂对多酚的富集效果较好,如附图9、10。选用XDA-1树脂对不同处理方式所得样品中的多酚进行富集。
(3)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
层析柱:Φ2.0cm×40cm,上样流速为2mL/min,洗脱流速为1.5mL/min。直接水提样品和酶解样品的上样量为400mL,柱体积为100mL,各组分洗脱体积为3BV。挤压处理样品的上样量为40mL,柱体积为60mL,各组分的洗脱体积仍然为3BV。合并各洗脱组分,经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后,得样品。称取干燥后的每种洗脱物各10mg,分别用50%甲醇溶液定容至10mL,用HPLC测定多酚的含量。结果如附图11,表16-17。
表16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中多酚的浓度
表17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组分中多酚的含量
40%乙醇洗脱组分所得样品质量以及多酚的含量均要高于60%洗脱组分。40%乙醇洗脱组分多酚含量均高于25%,再经聚酰胺柱层析,水层和60%乙醇解附,解附液浓缩回收乙醇,浓缩液真空干燥成粉,得到橄榄果渣多酚提取物,多酚含量在85~95%。
实施例7:油橄榄果渣多酚单体检测与制备
(1)橄榄榄果渣多酚HPLC检测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没食子酸、羟基酪醇、酪醇、咖啡酸、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和橄榄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色谱柱为C18ODS(250mm×5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0.5%乙酸;洗脱程序:0-10min,A为17%,B为83%;10-20min,A为15%,B为85%;20-25min,A为30%,B为70%;25-45min,A为40%,B为60%;45-60min,A为40%,B为60%。HPLC特征图谱如附图12。样品中多酚含量计量根据下表18多酚类化合物的线性方程。
表18 多酚类化合物的线件方程
(2)橄榄果渣及废水中多酚测检与富集
橄榄果渣及废水中没食子酸、羟基酪醇、酪醇、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阿魏酸和橄榄苦苷等多酚含量的分布如附图13,酪醇浓度较高,含量为65μg/mL,其次为羟基酪醇、香草酸以及没食子酸,而且浓度基本都在10μg/mL以上。同时发现,阿魏酸、咖啡酸、丁香酸以及橄榄苦苷的浓度相对较低。
采用XDA-1树脂对直接水提样品、挤压处理样品和酶解样品不同处理方式所得样品中的多酚进行富集。上样量为40mL,柱体积为60mL,40%乙醇洗脱组分,各组分的洗脱体积仍然为3BV。合并各洗脱组分,经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后,得多酚富集样品。称取干燥后的每种洗脱物各10mg,分别用50%甲醇溶液定容至10mL,用HPLC测定多酚的含量,如表19。
表19 40%乙醇洗脱组分中几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
(3)橄榄多酚单体分离与制备
橄榄果渣废水通过XDA-1树脂富集多酚,40%乙醇洗脱组分干燥粉未,溶于甲醇溶液中,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叶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甘草次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油橄榄果渣多酚单体及HPLC特征如图14,逆流色谱制备羟基酪醇如图15。
分子印迹定向富集条件:以橄榄多酚单体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装于固相萃取柱,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洗脱溶剂,洗脱速度5mL/min。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条件: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4∶6∶4∶6)作为两相溶剂体系,转速为1200rpm/min,流速为3mL/min。

Claims (15)

1.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计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
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包括超声破壁融合器、底座、转鼓、螺旋推料器和中心进料轴组成,其中:
(1)超声破壁融合器包括物料进料泵、超声波破壁器和机械融合器,超声破壁器底部平行布置两个超声振子,振子上面是物料带式输送器,机械融合器是由搅拌和螺杆输送器构成;
(2)转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的前座、锥形段、分离段和尾座,所述前座和所述尾座上套设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座的前端设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由主电机驱动,所述锥形段的锥角为30°~40°,所述锥形段的直径较小端的侧壁上设有固相排出口,所述尾座上设有液相排出口;
(3)螺旋推料器套设在所述转鼓内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设有副带轮,所述副带轮由副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前端设有一凸起部,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的顶端与所述转鼓的内径间距相等,所述转鼓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锥形段连接,所述螺旋推料器为中空结构,所述螺旋推料器的内部从后向前依次焊接有止回板和隔板,所述螺旋推料器在所述止回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外壁上设有布料口;
(4)中心进料轴的前端贯穿所述止回板,且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外壁与所述止回板的接触面之间密封,所述中心进料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螺旋推料器连接,所述中心进料轴的尾端设有进料法兰;所述进料法兰依次连接有融合器和超声破壁器;
第二步:新鲜油橄榄超声破壁
新鲜油橄榄果经清洗、去枝和捶式破碎机破碎得到果浆,捶打频率2000~3000r/Min,破碎机过滤筛孔0.5~0.8cm,果浆水分55~70%,果浆通过物料进料泵输送到超声波破壁器,超声波频率为500千赫~10兆赫,超声功率为1~5kW,超声时间为5~30min,果浆在超声波破壁器带式输送速度为0.01m/min~0.5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
第三步:新鲜油橄榄果浆融合
将超声后新鲜油橄榄果浆由螺杆连续输送,带式输送速度为0.01~0.5m/min,果浆输送堆积0.1cm~4cm,用机械强力搅拌,搅拌速度10~60r/min,融合温度18~25℃;
第四步:卧式两相螺旋离心分离
经过超声破壁和机械融合的果浆,由输送泵通过卧式两相螺旋离心机分离离心机速2800~3500r/min,得到毛油与含水果渣,果渣含水率55~75%,含油率2.5~4.5%;
第五步:高品质橄榄油制备
螺旋离心分离的毛油加入20~45℃热水,再经碟式离心机二次离心出二次废水和毛油,离心机速2800~3500r/min,毛油在冷库沉降5~7天,温度4~10℃,去油脚,上层毛油通过100~200目活性藻土压滤与5~50nm陶瓷膜,得到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酸度<1%,100g橄榄油含羟基酪醇大于10mg,总多酚10~100mg;
第六步:电渗透处理果渣制备生物肥料
废弃果渣经过电渗透脱水,脱水条件是机械压力为50~100kPa,电压梯度为60~100V/cm,饼厚1cm,脱水时间5~20min,平均单位脱水耗电量0.1~0.3kwh/kg,果渣含水率由55~75%降至30~40%,果渣与基础肥按比例10~30%复配,制备果渣复合生物肥料pH 6.0~7.5,水分<15%,多糖≥20%,蛋白≥25%,总多酚≥3%;
第七步:废渣生物发酵制备果酒
取部分经电渗透处理后果渣,加入1~15倍水,浸泡4~20小时,压滤,滤液加入3~7%酵母和适量的葡萄糖,pH为3~4,SO2的含量为50~90mg/L,温度10~28℃,发酵1~15天,滤液再经10~100nm陶瓷膜过滤,澄清的滤液通过90~105℃巴氏灭菌20~40min,制备的果酒含酒精体积分数3~8%,含糖度8~12g/L,pH 3.0~4.5,果酒的香气通过GC-MS确定含有异戊醇、苯乙醇、α-环柠檬醛等呈香物质;
第八步:废水多酚的富集
合并第四步第五步和第七步产生的废水,经过100μm、25μm和10μm孔径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得到悬浮颗粒小于10μm棕色透明溶液,经过树脂富集,得到羟基酪醇及橄榄苦苷等橄榄多酚提取物,总多酚≥90%,每1吨废水可提取0.5~5公斤橄榄多酚提取物,废水中99.5%橄榄多酚被除去;
第九步:橄榄多酚单体分离与制备
从第八步废水富集多酚提取物,溶于甲醇溶液中,采用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耦合技术,分离制备油橄榄果渣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甘草次酸、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等多酚单体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将所述锥形段、所述分离段和所述尾座包围其中,所述罩壳内部被两个分隔板分隔为固相排出腔、分离腔和液相排出腔,所述固相排出腔和所述液相排出腔的底部均设有一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料器包括从前至后依次满焊连接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前部呈圆柱形,后部呈锥形,所述前段的内部设有一锥形槽,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中段上,所述中段内部设有通孔,所述后段呈圆柱形,所述后端内部设有阶梯孔,连接所述中心进料轴与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轴承设置在所述阶梯孔内,且所述后段的端面上设有一轴承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的前端面设有一凹槽,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设有一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前座与所述锥形段之间设有一轴承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锥角为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和所述副电机均为交流变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料器的螺纹顶端与所述转鼓内径的间距为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排出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相排出口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布料口的数量为四个,沿轴向均匀布置在所述螺旋推料器外壁上的螺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破壁器和所述融合器通过泵及连管连接,或通过输送螺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和所述螺旋推料器的材料为不锈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透处理果渣制备生物肥料,所用的基础肥包括农家畜粪肥、磷肥、氮肥和钾肥中一种或几种复合肥;其中氮肥包括硝酸钾、尿素、含氮溶液,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磷矿粉等化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多酚的富集中的树脂为聚酰胺(60-100目)、AB-8、S-8、D-101、XDA-1、XDA-4、NKA-II和NKA-9中一种或几种混合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印迹定向富集(MIT),条件是:以橄榄多酚单体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装于固相萃取柱,以甲醇∶水(体积比9∶1)为洗脱溶剂,洗脱速度5mL/min。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条件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4∶6∶4∶6)作为两相溶剂体系,转速为1200rpm/min,流速为3mL/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果酒的香气GC-MS特征分析过程中,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5MS(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升温程序:35℃保持1min,以5℃/min升至5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190℃,保持2min,再以5℃/min升至230℃,保持2min;载气(He):流速1.0mL/min,压力53.5kPa,进样口温度230℃,进样量1.0μL,进样不分流;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ACQ方式:Scan;四级杆温度为150℃,质谱扫描范围m/z为35-500,扫描速度769/s;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谱库(NIST/WILEY)进行初步检索、匹配和分析。
CN201811186350.6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Active CN109369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6350.6A CN10936973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6350.6A CN10936973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9732A true CN109369732A (zh) 2019-02-22
CN109369732B CN109369732B (zh) 2022-03-01

Family

ID=65403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6350.6A Active CN109369732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97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568A (zh) * 2019-12-04 2020-03-06 石河子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苯乙醇苷类的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81019A (zh) * 2020-12-07 2021-03-1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油橄榄果中橄榄油的提取方法
CN114315922A (zh) * 2022-01-05 2022-04-12 湖北民族大学 一种用hsccc分离大叶白蜡中女贞苷、橄榄苦苷和10-羟基女贞苷对照品的方法
CN114480013A (zh) * 2022-03-17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超声辅助提取橄榄油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758A (zh) * 2007-01-26 2010-01-20 普罗贝尔特医药公司 从橄榄和橄榄油提取的含固体残渣中制备包含羟基酪醇的提取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3894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武汉轻工大学 超声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果渣油的方法
CN105154478A (zh) * 2015-06-26 2015-12-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制备高纯度羟基酪醇的方法
CN105255577A (zh) * 2015-09-06 2016-01-2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水酶法高效提取橄榄油的方法
CN107779337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油橄榄榨油产生废弃物发酵制备果酒的方法
CN207086123U (zh) * 2017-07-05 2018-03-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758A (zh) * 2007-01-26 2010-01-20 普罗贝尔特医药公司 从橄榄和橄榄油提取的含固体残渣中制备包含羟基酪醇的提取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54478A (zh) * 2015-06-26 2015-12-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高速逆流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制备高纯度羟基酪醇的方法
CN10503894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武汉轻工大学 超声波辅助提取油橄榄果渣油的方法
CN105255577A (zh) * 2015-09-06 2016-01-2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水酶法高效提取橄榄油的方法
CN107779337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油橄榄榨油产生废弃物发酵制备果酒的方法
CN207086123U (zh) * 2017-07-05 2018-03-1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卧式超声辅助两相螺旋离心分离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568A (zh) * 2019-12-04 2020-03-06 石河子大学 一种用于分离苯乙醇苷类的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81019A (zh) * 2020-12-07 2021-03-1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油橄榄果中橄榄油的提取方法
CN114315922A (zh) * 2022-01-05 2022-04-12 湖北民族大学 一种用hsccc分离大叶白蜡中女贞苷、橄榄苦苷和10-羟基女贞苷对照品的方法
CN114480013A (zh) * 2022-03-17 2022-05-13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超声辅助提取橄榄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9732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9732A (zh)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及废弃果渣循环利用方法
CN101775417A (zh) 一种从蓝莓果渣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01948897A (zh) 从文冠果中提取文冠果油、文冠果多糖、文冠果水解蛋白肽的方法
CN103694205B (zh) 一种提取沙棘中Vc的方法
CN100400133C (zh) 超临界枸杞渣粕萃取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5495607B (zh) 一种利用鲜苹果渣同时制备苹果白兰地和苹果果肉酵素粉的方法
CN109971540A (zh) 一种高活性水飞蓟油的提取及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757590A (zh) 一种天然茶叶香精的制备方法
CN108314473A (zh) 一种木醋液和生物质联产液体肥与高品质生物质炭的方法
CN117082971A (zh) 改进玉米湿磨和干磨工艺的系统及方法
CN1419837A (zh) 花生蛋白质及油脂的酶法提取工艺
CN101434973B (zh) 一种水酶法提取黑加仑中花色素的工艺
CN106234872A (zh) 一种富含苹果干细胞冻干粉的蓝莓复合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175B (zh) 一种猪胰脏和鸡骨联产硫酸软骨素与生物培养基的方法
CN104041653A (zh) 一种改善蛋白粉品质的方法
CN111039702B (zh) 一种尾菜脱水减量方法
CN112048377A (zh) 一种富含多酚的火麻油的提取方法
CN107779337A (zh) 一种利用油橄榄榨油产生废弃物发酵制备果酒的方法
CN108753432A (zh) 一种水酶法制备石榴籽油的方法
CN113273693A (zh) 一种柑橘类黄酮蛋白粉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67276A (zh) 一种酶解离心法提取鹅肥肝油的方法
CN209456358U (zh) 一种桑叶中蛋白质提取装置
KR20130044460A (ko) 스테비아를 이용한 생균제 제조방법
JP2002142686A (ja) 動植物性廃棄物の資源化方法
CN113755232A (zh) 一种高品质橄榄油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