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7380A -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7380A
CN109367380A CN201811312272.XA CN201811312272A CN109367380A CN 109367380 A CN109367380 A CN 109367380A CN 201811312272 A CN201811312272 A CN 201811312272A CN 109367380 A CN109367380 A CN 109367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limit
slot
lower limit
typ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22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7380B (zh
Inventor
李海雄
石裕辉
王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22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7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7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7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Abstract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包括,软垫支承座及其内部设置的软垫总成;所述软垫总成与T型支架硫化为一体,所述T型支架通过软垫总成与软垫支承座限位配合;所述软垫总成包括左软垫、右软垫和限位脚软垫,所述T型支架包括左臂、右臂和下限位脚,所述左臂通过左软垫与左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臂通过右软垫与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软垫支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槽,所述下限位脚通过限位脚软垫与下限位槽限位配合。本设计的悬置设计为非线性刚度,不仅能够适应日常工况隔振而且能够满足恶劣工况限位的要求,有效提高整车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具体适用于优化悬置的刚度曲线,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背景技术
载重汽车大功率发动机的体积大、质量大,往往需要设置悬置托架予以支承。为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对其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刚度进行调整,降低其竖直方向刚度。现有技术动力总成悬置软垫总成的外托架及芯部均为铸钢件结构,重量较大, 两侧的V型橡胶块为主橡胶,悬置软垫总成Z向及X向的刚度主要靠其提供,悬置软垫总成在X向的刚度较大,且基本呈线性。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077341U,公告日为2015年1月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包括半包围式软垫支承座及其内部设置的V 型支架,所述半包围式软垫支承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围板和背板,所述V 型支架通过其外周面上套设的围套软垫总成与围板的内部限位配合;所述V 型支架的背部与背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与V 型支架硫化为一体。虽然该实用新型能通过橡胶软垫调节软垫总成固有频率来优化橡胶软垫性能,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实用新型在整车纵向上的刚度呈线性变化,整车纵向刚度偏大,不利于常用工况下的隔振。
2、该实用新型的软垫支承座和V 型支架均为铸钢件,质量较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车纵向刚度偏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整车纵向非线性变化刚度的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包括,软垫支承座及其内部设置的软垫总成;
所述软垫总成与T型支架硫化为一体,所述T型支架通过软垫总成与软垫支承座限位配合;
所述软垫总成包括左软垫、右软垫和限位脚软垫,所述T型支架包括左臂、右臂和下限位脚,所述左软垫的右一侧与左臂的左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左软垫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的左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软垫的一侧与右臂的右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右软垫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的右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软垫支承座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槽,所述下限位脚设置于T型支架的底部,所述下限位脚与限位脚软垫硫化为一体,所述下限位脚的侧部通过限位脚软垫与下限位槽的侧壁限位配合,所述下限位脚的底部通过限位脚软垫与下限位槽的槽底面限位配合。
所述软垫总成还包括上限位软垫和后限位软垫,所述T型支架的顶部通过上限位软垫与软垫支承座的顶板限位配合,所述T型支架的背部通过后限位软垫与软垫支承座的背板限位配合。
所述T型支架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于左臂和右臂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的顶面与上限位软垫硫化为一体,所述后支架的底面与后限位软垫的顶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后限位软垫的正面与下限位脚的背部硫化为一体。
所述左侧板的底部通过左连接板与下限位槽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板与下限位槽的连接处形成有左限位角,所述右侧板的底部通过右连接板与下限位槽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连接板与下限位槽的连接处形成有右限位角;
所述左臂与下限位脚的连接处形成有左槽,所述右臂与下限位脚的连接处形成有右槽,所述左槽通过左槽软垫与左限位角限位配合,所述右槽通过右槽软垫与右限位角限位配合。
所述左软垫的左侧与左插板硫化为一体,所述左插板与左侧板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左插板与背板限位配合;
所述右软垫的右侧与右插板硫化为一体,所述右插板与右侧板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右插板与背板限位配合。
所述背板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所述背板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固定孔;
所述T型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悬置固定孔。
所述背板背部的内螺纹固定孔四周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所述T型支架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所述左臂、右臂、下限位脚和后支架上均开设有减重槽。
所述软垫支承座和T型支架均为一体结构的铝铸件,所述内螺纹固定孔开设于内螺纹钢套内,所述内螺纹钢套为钢铸件,所述内螺纹钢套嵌设于软垫支承座内,所述内螺纹钢套与软垫支承座限位配合;所述内螺纹悬置固定孔开设于悬置钢套内,所述悬置钢套为钢铸件,所述悬置钢套嵌设于T型支架内,所述悬置钢套与T型支架限位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中左软垫与右软垫为主悬置软垫,当悬置处于日常工况时,依靠左软垫和右软垫支撑T型支架,由于左软垫和右软垫刚度较低,故日常工况时,本设计的隔振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整车舒适性;等悬置处于恶劣工况时,下限位脚通过限位脚软垫与下限位槽相接触,悬置位于整车横向和/或竖直向下的刚度增大对T型支架进行限位。因此,本设计的悬置设计为非线性刚度,能够适应日常工况隔振和恶劣工况限位的要求,有效提高整车舒适性。
2、本发明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中的上限位软垫和后限位软垫用于整车横向和竖直向上方向的限位,上限位软垫和后限位软垫刚度较大,适用于恶劣工况的限位。因此,本设计的悬置软垫在提高整车舒适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多方向限位。
3、本发明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中左槽通过左槽软垫与左限位角限位配合,右槽通过右槽软垫与右限位角限位配合,在特殊工况下左限位角与左槽的槽壁限位配合或者右限位角与右槽的槽壁限位配合,在下限位脚与下限位槽接触前对T型支架进行限位,进一步优化悬置软垫的性能。因此,本设计悬置软垫结构设计合理,整车舒适性强。
4、本发明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中,软垫支承座设置有三个固定孔,软垫支承座和T型支架均为一体结构的铝铸件,有效降低悬置的整体质量,有利于整车轻量化。因此,本设计质量轻,有利于整车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软垫总成与T型支架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软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T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软垫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拆分示意图。
图中:软垫支承座1、左侧板11、右侧板12、下限位槽13、顶板14、背板15、下固定孔151、加强筋152、左连接板16、右连接板17、左限位角18、右限位角19、软垫总成2、左软垫21、右软垫22、限位脚软垫23、上限位软垫24、后限位软垫25、左槽软垫26、右槽软垫27、左插板28、右插板29、T型支架3、左臂31、右臂32、下限位脚33、左槽34、右槽35、后支架36、减重槽37、内螺纹钢套4、内螺纹固定孔41、悬置钢套5、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包括,软垫支承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软垫总成2;
所述软垫总成2与T型支架3硫化为一体,所述T型支架3通过软垫总成2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
所述软垫总成2包括左软垫21、右软垫22和限位脚软垫23,所述T型支架3包括左臂31、右臂32和下限位脚33,所述左软垫21的右一侧与左臂31的左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左软垫21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左侧板11固定连接,所述右软垫22的一侧与右臂32的右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右软垫22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右侧板12固定连接;
所述软垫支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槽13,所述下限位脚33设置于T型支架3的底部,所述下限位脚33与限位脚软垫23硫化为一体,所述下限位脚33的侧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侧壁限位配合,所述下限位脚33的底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槽底面限位配合。
所述软垫总成2还包括上限位软垫24和后限位软垫25,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通过上限位软垫24与软垫支承座1的顶板14限位配合,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通过后限位软垫25与软垫支承座1的背板15限位配合。
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后支架36的两端分别于左臂31和右臂32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36的顶面与上限位软垫24硫化为一体,所述后支架36的底面与后限位软垫25的顶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后限位软垫25的正面与下限位脚33的背部硫化为一体。
所述左侧板11的底部通过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限位角18,所述右侧板12的底部通过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限位角19;
所述左臂31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槽34,所述右臂32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槽35,所述左槽34通过左槽软垫26与左限位角18限位配合,所述右槽35通过右槽软垫27与右限位角19限位配合。
所述左软垫21的左侧与左插板28硫化为一体,所述左插板28与左侧板11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左插板28与背板15限位配合;
所述右软垫22的右侧与右插板29硫化为一体,所述右插板29与右侧板12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右插板29与背板15限位配合。
所述背板15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41,所述背板15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固定孔151;
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
所述背板15背部的内螺纹固定孔41四周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52,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左臂31、右臂32、下限位脚33和后支架36上均开设有减重槽37。
所述软垫支承座1和T型支架3均为一体结构的铝铸件,所述内螺纹固定孔41开设于内螺纹钢套4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为钢铸件,所述内螺纹钢套4嵌设于软垫支承座1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所述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开设于悬置钢套5内,所述悬置钢套5为钢铸件,所述悬置钢套5嵌设于T型支架3内,所述悬置钢套5与T型支架3限位配合。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顶板14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左侧板11、右侧板12、下限位槽13的槽壁、左连接板16、右连接板17和顶板14均与背板15垂直连接。
软垫支承座1和T型支架3均为高压铸造成型,将内螺纹钢套4或悬置钢套5放入对应模具没,然后铸造软垫支承座1或T型支架3。
所述内螺纹钢套4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避免了内螺纹钢套4在软垫支承座1内的旋转和窜动;所述悬置钢套5与T型支架3限位配合,避免了悬置钢套5在T型支架3内的旋转和窜动。
本设计中左软垫21和右软垫22的刚度于对比文件中左软垫和右软垫的刚度。
实施例1: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包括,软垫支承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软垫总成2;所述软垫总成2与T型支架3硫化为一体,所述T型支架3通过软垫总成2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所述软垫总成2包括左软垫21、右软垫22和限位脚软垫23,所述T型支架3包括左臂31、右臂32和下限位脚33,所述左软垫21的右一侧与左臂31的左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左软垫21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左侧板11固定连接,所述右软垫22的一侧与右臂32的右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右软垫22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右侧板12固定连接;所述软垫支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槽13,所述下限位脚33设置于T型支架3的底部,所述下限位脚33与限位脚软垫23硫化为一体,所述下限位脚33的侧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侧壁限位配合,所述下限位脚33的底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槽底面限位配合;所述左侧板11的底部通过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限位角18,所述右侧板12的底部通过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限位角19;所述左臂31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槽34,所述右臂32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槽35,所述左槽34通过左槽软垫26与左限位角18限位配合,所述右槽35通过右槽软垫27与右限位角19限位配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软垫总成2还包括上限位软垫24和后限位软垫25,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通过上限位软垫24与软垫支承座1的顶板14限位配合,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通过后限位软垫25与软垫支承座1的背板15限位配合;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后支架36的两端分别于左臂31和右臂32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36的顶面与上限位软垫24硫化为一体,所述后支架36的底面与后限位软垫25的顶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后限位软垫25的正面与下限位脚33的背部硫化为一体。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软垫21的左侧与左插板28硫化为一体,所述左插板28与左侧板11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左插板28与背板15限位配合;所述右软垫22的右侧与右插板29硫化为一体,所述右插板29与右侧板12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右插板29与背板15限位配合;所述背板15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41,所述背板15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固定孔151;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所述背板15背部的内螺纹固定孔41四周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52,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左臂31、右臂32、下限位脚33和后支架36上均开设有减重槽37;所述软垫支承座1和T型支架3均为一体结构的铝铸件,所述内螺纹固定孔41开设于内螺纹钢套4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为钢铸件,所述内螺纹钢套4嵌设于软垫支承座1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所述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开设于悬置钢套5内,所述悬置钢套5为钢铸件,所述悬置钢套5嵌设于T型支架3内,所述悬置钢套5与T型支架3限位配合。

Claims (8)

1.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包括,软垫支承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软垫总成(2),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垫总成(2)与T型支架(3)硫化为一体,所述T型支架(3)通过软垫总成(2)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
所述软垫总成(2)包括左软垫(21)、右软垫(22)和限位脚软垫(23),所述T型支架(3)包括左臂(31)、右臂(32)和下限位脚(33),所述左软垫(21)的右一侧与左臂(31)的左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左软垫(21)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左侧板(11)固定连接,所述右软垫(22)的一侧与右臂(32)的右端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右软垫(22)的另一侧与软垫支承座(1)的右侧板(12)固定连接;
所述软垫支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槽(13),所述下限位脚(33)设置于T型支架(3)的底部,所述下限位脚(33)与限位脚软垫(23)硫化为一体,所述下限位脚(33)的侧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侧壁限位配合,所述下限位脚(33)的底部通过限位脚软垫(23)与下限位槽(13)的槽底面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垫总成(2)还包括上限位软垫(24)和后限位软垫(25),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通过上限位软垫(24)与软垫支承座(1)的顶板(14)限位配合,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通过后限位软垫(25)与软垫支承座(1)的背板(15)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后支架(36)的两端分别于左臂(31)和右臂(32)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架(36)的顶面与上限位软垫(24)硫化为一体,所述后支架(36)的底面与后限位软垫(25)的顶面硫化为一体,所述后限位软垫(25)的正面与下限位脚(33)的背部硫化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板(11)的底部通过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板(16)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限位角(18),所述右侧板(12)的底部通过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右侧壁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右连接板(17)与下限位槽(1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限位角(19);
所述左臂(31)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左槽(34),所述右臂(32)与下限位脚(33)的连接处形成有右槽(35),所述左槽(34)通过左槽软垫(26)与左限位角(18)限位配合,所述右槽(35)通过右槽软垫(27)与右限位角(19)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软垫(21)的左侧与左插板(28)硫化为一体,所述左插板(28)与左侧板(11)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左插板(28)与背板(15)限位配合;
所述右软垫(22)的右侧与右插板(29)硫化为一体,所述右插板(29)与右侧板(12)上开设的插槽插入配合,所述右插板(29)与背板(15)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15)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41),所述背板(15)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下固定孔(151);
所述T型支架(3)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15)背部的内螺纹固定孔(41)四周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52),所述T型支架(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一体结构的后支架(36),所述左臂(31)、右臂(32)、下限位脚(33)和后支架(36)上均开设有减重槽(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垫支承座(1)和T型支架(3)均为一体结构的铝铸件,所述内螺纹固定孔(41)开设于内螺纹钢套(4)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为钢铸件,所述内螺纹钢套(4)嵌设于软垫支承座(1)内,所述内螺纹钢套(4)与软垫支承座(1)限位配合;所述内螺纹悬置固定孔(51)开设于悬置钢套(5)内,所述悬置钢套(5)为钢铸件,所述悬置钢套(5)嵌设于T型支架(3)内,所述悬置钢套(5)与T型支架(3)限位配合。
CN201811312272.X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Active CN109367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2272.XA CN109367380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2272.XA CN109367380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7380A true CN109367380A (zh) 2019-02-22
CN109367380B CN109367380B (zh) 2023-10-31

Family

ID=6539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2272.XA Active CN109367380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73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704A (zh) * 2022-01-18 2022-05-10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扭矩输出动力总成的后悬置软垫总成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0517A (en) * 1979-04-13 1980-12-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train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front-wheel-drive vehicle
EP1449758A2 (en) * 2003-02-20 2004-08-25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a rear cushion
CN201925403U (zh) * 2010-12-30 2011-08-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悬置软垫总成
CN103568809A (zh) * 2013-10-31 2014-02-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8U (zh) * 2013-10-31 2014-05-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罩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7U (zh) * 2013-10-31 2014-05-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体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37546U (zh) * 2013-10-31 2014-06-1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限位支架发动机悬置总成
WO2014114083A1 (zh) * 2013-01-24 2014-07-3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安装支架
CN203819032U (zh) * 2014-03-03 2014-09-10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悬置总成
CN204077341U (zh) * 2014-09-01 2015-01-0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05651956U (zh) * 2016-05-19 2016-10-19 大连安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发动机悬置托架软垫总成
CN108248359A (zh) * 2018-01-11 2018-07-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刚度解耦的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结构
CN10845437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v型悬置总成结构
CN108583264A (zh) * 2018-05-17 2018-09-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全包围悬置软垫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209395572U (zh) * 2018-11-06 2019-09-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0517A (en) * 1979-04-13 1980-12-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wertrain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front-wheel-drive vehicle
EP1449758A2 (en) * 2003-02-20 2004-08-25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a rear cushion
CN201925403U (zh) * 2010-12-30 2011-08-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右悬置软垫总成
WO2014114083A1 (zh) * 2013-01-24 2014-07-3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安装支架
CN203637546U (zh) * 2013-10-31 2014-06-1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限位支架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7U (zh) * 2013-10-31 2014-05-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体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600978U (zh) * 2013-10-31 2014-05-2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限位罩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3568809A (zh) * 2013-10-31 2014-02-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3819032U (zh) * 2014-03-03 2014-09-10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悬置总成
CN204077341U (zh) * 2014-09-01 2015-01-0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05651956U (zh) * 2016-05-19 2016-10-19 大连安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发动机悬置托架软垫总成
CN108248359A (zh) * 2018-01-11 2018-07-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刚度解耦的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结构
CN10845437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v型悬置总成结构
CN108583264A (zh) * 2018-05-17 2018-09-2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全包围悬置软垫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209395572U (zh) * 2018-11-06 2019-09-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704A (zh) * 2022-01-18 2022-05-10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扭矩输出动力总成的后悬置软垫总成
CN114454704B (zh) * 2022-01-18 2023-08-04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扭矩输出动力总成的后悬置软垫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7380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6458U (zh) 一种悬置隔振垫
CN209395572U (zh)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CN107878176B (zh)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CN109367380A (zh) 一种悬置软垫总成结构
CN2097951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109733173B (zh)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4906085U (zh) 一种电动客车驱动电机悬置系统
CN108407596B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04432349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8593288U (zh) 一种v型悬置总成结构
CN201357746Y (zh) 重型汽车发动机前悬置支架
CN204493564U (zh) 一种流道组件以及包含该流道组件的发动机悬置
CN208393100U (zh) 一种全包围悬置软垫总成
CN217804919U (zh) 一种前悬上支座
CN220764539U (zh) 前悬置右后铰接支架
CN219257040U (zh) 新能源车塑料悬置
CN201824871U (zh) 变速器悬置总成和汽车
CN108248359A (zh) 一种实现刚度解耦的重型卡车发动机悬置结构
CN217532530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二级隔振二维可调悬置系统
CN219883669U (zh) 一种半包围结构的商用车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200989408Y (zh) 隔振系统
CN208793092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前后减震垫
CN108583264A (zh) 一种全包围悬置软垫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208664940U (zh) 具有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
CN217396216U (zh) 一种轿车用悬置模态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