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7357A -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7357A
CN109357357A CN201811177680.9A CN201811177680A CN109357357A CN 109357357 A CN109357357 A CN 109357357A CN 201811177680 A CN201811177680 A CN 201811177680A CN 109357357 A CN109357357 A CN 109357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xpansion valve
difference
diagnostic method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76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57357B (zh
Inventor
杨都
张光旭
唐杰
玉维友
赖东锋
刘泉洲
李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1776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7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7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7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57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7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通过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Tc、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汽分出管温度Ta2,室内环境温度Ti2、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有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汽分进管温度Ta1以及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等运行参数,实现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故障自动诊断。同时,通过第一温度经验值、第二温度经验值、第三温度经验值、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1、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2对以上运行温度参数进行判断,即可自动给出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原因及维修方案,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提升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多联机具有室内机独立控制、使用灵活、扩展性好、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可不设专用机房等突出优点,已成为目前最为活跃的中央空调系统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多联机使用越来越受欢迎。
压缩机作为多联机的重要部件,在整个制冷系统中起到中枢的作用,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导致的压缩机故障占很大比例。并且,压缩机排气温度异常,可能会导致压缩机重要部件损坏,影响多联机的使用。因此,为了实现快速故障确认,精准维修的目的,需要解决压缩机的排气低温异常原因并快速进行诊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排气低温异常故障的原因有多种。目前,现有的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无法实现自动化、快速和精准的诊断故障,使得在故障现场很难快速锁定发生故障的原因,提高了维修成本、维修效率低,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无法实现自动化、快速和精准诊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故障确认、精准维修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包括:
S10,当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时,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若所述第一温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度经验值T2,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S20,当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时,检测电子膨胀阀开度、所有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汽分进管温度与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二温差,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二温差小于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
若所述第三温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所述汽分进管温度,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四温差,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
若所述第四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五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四温差,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四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所述汽分进管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一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三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五温差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或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开机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所述汽分进管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五温差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是否脱落或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联机,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所述多联机通过检所述测冷凝器液侧温度、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汽分出管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所有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以及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等运行参数,实现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故障自动诊断。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对以上运行温度参数进行判断,即可自动给出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原因及维修方案。
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通过与多联机系统相连的调试器或集中控制器实现。所述多联机可根据以上运行的温度参数及故障信息,自动检测确定故障原因,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提升维修效率。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解决了压缩机的排气低温异常快速诊断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故障确认,精准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些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包括:
S10,当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时,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和室内环境温度Ti2,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m1,若所述第一温差m1大于等于第一温度经验值T2,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S20,当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时,检测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有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的差值记为第二温差m2,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1,且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2,且所述第二温差m2小于第二温度经验值T3,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所述步骤S10中,在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机组制冷运行,压缩机运行频率大于0,且在开机或者回油化霜一段时间N0后,检测所述多联机中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的入管和出管温度。当连续一段时间N1后,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进行检测诊断。其中,时间N0与时间N1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时间经验值。通过设置时间N0与时间N1,可以确保所有室内机都已达到稳定运行的状态,此时检测到的各个温度参数的可信度更高,更加准确。
其中,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为部分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的换热器的进管温度。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内机制冷运行,有一部分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由于内机换热器发生热交换,因此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必然会有温差。相反,如果室内机发生异常,则不会造成温度之间的不同。此时,读取进管感温包以及室内环境感温包的实测值,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N0可以为30分钟~60分钟,也就是说在开机或者回油化霜一段时间30分钟~60分钟后,检测所述多联机中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的入管和出管温度。所述时间N1可以为30分钟~60分钟。通过设置时间N0与时间N1,可以确保所有室内机以及室外机都可以达到稳定运行的状态,此时检测到的各个温度参数的可信度更高,更加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当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在所述步骤S10中,当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此时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所述多联机中的调试器或集中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运行参数及故障信息,依据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自动判断给出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内机内漏的原因及维修方案,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提升维修效率。
在所述步骤S20中,在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当部分内机所处的室内温度达到了预先设定温度时,停止运行,其他内机还在制热运行,此时达到预先设定温度的部分内机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关闭。在电子膨胀阀关闭后,部分内机的换热器内的气态冷媒会慢慢散热而液化,使得从大阀门到内机电子膨胀阀段管路大量冷媒堆积,连管越长堆积越多,从而造成多联机内可使用的冷媒变少,导致机组制热量降低,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损坏压缩机的情况。
其中,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为处于开机状态的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exv。当调整内机的电子膨胀阀时,温差参数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当温差参数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确认该内机中的冷媒存在流通,不会使多联机的制热量产生较大的衰减。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使温差参数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用以防止内机的冷媒堆积,也可以防止由于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大导致的多联机制热量的严重衰减。
为了解决多联机中内机机组冷媒堆积的问题,可以开启部分停机的内机的电子膨胀阀,但如果停机的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过大,系统高压侧冷媒则会通过停机的内机所开启的电子膨胀阀流通到低压侧,导致多联机的制热能力衰减,因此,如果温差参数过高,则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较小,可能会导致冷媒堆积,如果温差参数过低,则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较大,使得多联机的制热能力衰减。
反之,当温差参数不满足特定的温度范围时,会存在内机的冷媒堆积的问题,并且,如果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过大也会导致多联机制热量的严重衰减,影响多联机的正常运行。
所以,在所述步骤S20中,当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就会导致多联机系统中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控制条件的控制逻辑异常,会导致系统崩溃、损坏制冷系统。如果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以及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异常,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与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调节不准。
因此,在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通过对空调运行参数中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以及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来进行判断所述多联机中机组冷媒堆积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在所述步骤S20中,当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时,此时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所述多联机中的调试器或集中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运行参数及故障信息,依据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自动判断给出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的原因及维修方案,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提升维修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m3;
若所述第三温差m3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T2,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所述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为部分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的换热器的出管温度。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内机制冷运行,有一部分室内机处于关机状态,由于内机换热器发生热交换,因此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必然会有温差。相反,如果室内机发生异常,则不会造成温度之间的不同。此时,读取出管感温包以及室内环境感温包的实测值,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当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Tc、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之差记为第四温差m4,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五温差m5;
若所述第四温差m4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且所述第五温差m5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其中,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为气液分离器的进管温度,可以通过汽分进感温包进行测量。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为高压侧压力值对应的温度值。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为低压侧压力值对应的温度值。
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当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以及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异常。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以及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会发生温度变化。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之间必然会温差,并且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间也会存在温度差。
因此,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Tc、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汽分出管温度Ta2,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之差记为第四温差m4,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六温差m6;
若所述第四温差m4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且所述第六温差m6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其中,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为气液分离器的出管温度,可以通过汽分出感温包进行测量。
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当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异常。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会发生温度变化。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之间会存在温度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间也会存在温度差。
因此,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Tc、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T0、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汽分出管温度Ta2,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m1,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m3,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五温差m5,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六温差m6;
若所述第一温差m1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且所述第三温差m3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且所述第五温差m5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T4,且所述第六温差m6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T4,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当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就会导致多联机系统中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控制条件的控制逻辑异常,会导致系统崩溃、损坏制冷系统。如果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异常。
因此,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检测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Ti1、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i2、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Ti3、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或损坏。
当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或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六温差m6;
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1,且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P2,且所述第六温差m6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T3,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就会导致多联机系统中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控制条件的控制逻辑异常,会导致系统崩溃、损坏制冷系统。如果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异常,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与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调节不准。
如果停机的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过大,系统高压侧冷媒则会通过停机的内机所开启的电子膨胀阀流通到低压侧,导致多联机的制热能力衰减,因此,如果温差参数过高,则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较小,可能会导致冷媒堆积,如果温差参数过低,则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较大,使得多联机的制热能力衰减。
因此,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exv、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当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汽分出管温度Ta2,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五温差m5,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差记为第六温差m6;
若所述第五温差m5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T4,且所述第六温差m6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T4,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当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就会导致多联机系统中以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控制条件的控制逻辑异常,会导致系统崩溃、损坏制冷系统。如果用于检测排气低温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出现压缩机频率调节不准,导致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异常,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调节不准。此时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间会存在温度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之间也会存在温度差。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exv1、所述汽分进管温度Ta1、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T1和所述汽分出管温度Ta2,便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的原因。同时,通过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不会增加硬件成本,实现容易,并且可以针对造成异常的原因,给用户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所述多联机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是否脱落或损坏。
当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时,提供的维修方案为检查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是否脱落或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联机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多联机空调的运行参数及故障信息,依据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自动判断给出所述多联机中压缩机排气低温异常原因及维修方案。其中,所述维修方法可以通过所述多联机中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可以方便后期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确定故障,提升维修效率,更加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与所述多联机相连的调试器或集中控制器来实现。
其中,调试器或集中控制器具备数据采集模块、运算模块和交互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机组运行数据,如上述一系列的温度参数数据,传输至运算模块,运算模块根据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进行计算后,得出维修处理方案,并通过交互显示模块显示给出的维修处理方案,显示并提示用户实施故障排除及解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当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时,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若所述第一温差大于等于第一温度经验值,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S20,当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时,检测电子膨胀阀开度、所有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汽分进管温度与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二温差,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二温差小于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
若所述第三温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则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中关机状态下的内机内漏,则检查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卡死或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线圈是否损坏或内机主板是否损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所述汽分进管温度,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四温差,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
若所述第四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五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冷凝器液侧温度、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冷凝器液侧温度与所述机组高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四温差,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四温差大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冷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处于关机状态下的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所述汽分进管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进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一温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关机内机换热器出管温度的差值记为第三温差,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一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三温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五温差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或损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所有所述开机状态下的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将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开机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大于等于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小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冷媒偏多,则放掉部分冷媒并检测所述多联机的运行情况。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多联机运行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开度、所述汽分进管温度、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和汽分出管温度,将所述汽分进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五温差,所述汽分出管温度与所述机组低压对应的温度之差记为第六温差;
若所述第五温差大于第三温度经验值,且所述第六温差大于所述第三温度经验值,则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检测异常,则检查检查压缩机排气感温包是否脱落或损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经验值与所述第二温度经验值为根据所述多联机运行及排气低温异常概率及原因等情况综合得出的温度经验值。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19.一种多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
CN201811177680.9A 2018-10-10 2018-10-10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57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7680.9A CN10935735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7680.9A CN10935735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7357A true CN109357357A (zh) 2019-02-19
CN109357357B CN109357357B (zh) 2020-01-03

Family

ID=65348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7680.9A Active CN109357357B (zh) 2018-10-10 2018-10-10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735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3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0987240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外机感温包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1156649A (zh) * 2020-01-03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热水机组排气低温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冷热水机
CN113375287A (zh) * 2021-06-25 2021-09-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传感器故障识别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7329128A (zh) * 2023-12-01 2024-01-02 广东艾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大功率水冷螺杆压缩机排气高温判定方法及高温检测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4211A (zh) * 2012-05-17 2013-1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感温包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与室外机
CN10451532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用于该空调的过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53483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节流元件的失效检测方法
CN106322680A (zh) * 2016-09-07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6352472A (zh) * 2016-08-19 2017-01-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联动故障检测方法
WO2017199373A1 (ja) * 2016-05-18 2017-1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8397876A (zh) * 2018-02-27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4211A (zh) * 2012-05-17 2013-1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感温包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与室外机
CN10451532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用于该空调的过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53483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内机节流元件的失效检测方法
WO2017199373A1 (ja) * 2016-05-18 2017-1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352472A (zh) * 2016-08-19 2017-01-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联动故障检测方法
CN106322680A (zh) * 2016-09-07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8397876A (zh) * 2018-02-27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冷媒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3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0410936B (zh) * 2019-07-23 2021-07-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0987240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外机感温包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1156649A (zh) * 2020-01-03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热水机组排气低温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冷热水机
CN113375287A (zh) * 2021-06-25 2021-09-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传感器故障识别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3375287B (zh) * 2021-06-25 2022-04-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传感器故障识别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7329128A (zh) * 2023-12-01 2024-01-02 广东艾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大功率水冷螺杆压缩机排气高温判定方法及高温检测系统
CN117329128B (zh) * 2023-12-01 2024-02-02 广东艾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大功率水冷螺杆压缩机排气高温判定方法及高温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7357B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7357A (zh) 压缩机排气温度检测异常的诊断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CN105987548B (zh) 制冷系统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AU2013206635B2 (en) Diagnosis control method of air conditioner
Comstock et al. The sensitivity of chiller performance to common faults
EP2204621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malfunction thereof
US20080083233A1 (en) Performance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3293010A (zh) 空调器冷媒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54662B (zh) 检测元件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3654182A (zh) 检测冷媒泄漏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
US11644206B2 (en) HVAC system prognostics and diagnostics based on temperature rise or drop
EP3944043B1 (en) Maintenance work assistance device
CN109028456A (zh) 一种制冷剂的泄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282424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
EP3477409A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n apparatus for the diagnosis of anomalies in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2097364B (zh) 空调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故障检测方法
CN110926544B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检测设备及其在线自动检测方法
CN113124541A (zh) 膨胀阀反接的判断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空调
JP5199713B2 (ja) マルチ型空気調和機、室内ユニットの室内側電子膨張弁の動作確認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故障診断装置
US20240142125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bnormality estimation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er, and abnormality estimation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KR100656162B1 (ko) 멀티 에어컨 시스템의 고장진단방법
CN113669839B (zh) 检测冷媒泄漏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
US202401026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refrigerant leakage of a critically charged hvac/refrigeration system
Parikh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Tool for Unitary HVAC Systems at Industrial Energy Audits
KR20060089523A (ko) 멀티 에어컨의 진공불량 검출방법 및 그 검출장치
Parik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Tool for Use in Walk-Through Energy Aud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