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5231A -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5231A
CN109355231A CN201811448678.0A CN201811448678A CN109355231A CN 109355231 A CN109355231 A CN 109355231A CN 201811448678 A CN201811448678 A CN 201811448678A CN 109355231 A CN109355231 A CN 109355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probiotics
powder
preparation
lactobacil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486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曙光
陈珂可
严涛
朱建国
夏九学
姜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car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ca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car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ca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486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5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5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04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冻干菌粉生产及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菌株活化及扩培;S2、厌氧发酵;S3、菌体收集及乳化;S4、将乳化液冻干;S5、粉碎后包装;益生菌包括链球菌属益生菌、乳杆菌属益生菌、双歧杆菌属益生菌;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1%‑3%的有机氮源;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2.5%‑4.5%的有机氮源;本发明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符合有机益生菌生产标准规范,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以及转基因产品,采用天然的发酵方式,低环境污染,低残留。

Description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冻干菌粉生产及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主要涉及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饲料等产品的应用。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主要组成为大多数乳酸菌、少部分芽孢杆菌及酵母,在一定摄入量的前提下对宿主可产生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平衡体脂等众多有益功效。
益生菌冻干菌粉作为目前益生菌产品一种最具稳定性与广泛应用领域的产品形式之一;通常的,粉末剂型普遍贮存温度在-20摄氏度,能在此条件下稳定保存18个月以上,以高活菌数及使用便捷性作为主要产品形式.
有机益生菌菌粉,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原料作为底物发酵,制备出含有机成分95%以上的益生菌高活性冻干菌粉。作为有机食品原料,有机益生菌菌粉是一种天然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转基因的技术产品,优势在于健康无污染,在品质与安全环保方面存在明显优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益生菌生产厂家几乎未持有有机益生菌菌粉认证标识,且鲜有相关有机益生菌菌粉产品进行市售,主要原因是在益生菌高密度发酵培养过程中主要利用一类酶解化合物作为营养底物,而难以利用常见有机原料作为营养物并达到较高活菌数(1010-1012cfu/g)水平,本专利主要介绍一种获得欧盟有机产品标准(EC834/2007&889/2008)、美国有机产品标准(NOP)、以及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认证的高活性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有机益生菌生产标准规范,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以及转基因产品,采用天然的发酵方式,低环境污染,低残留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株活化及扩培:将益生菌菌株于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厌氧扩陪;
S2、厌氧发酵:将扩陪后的益生菌菌株接种于有机发酵培养基中,利用碱液控制pH恒定,同时检测发酵培养基残糖浓度,发酵一段时间后降温;
S3、菌体收集及乳化:将发酵液离心后倾倒上清液,收集菌体后与保护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乳化;
S4、将乳化液冻干;
S5、粉碎后包装;
其中,所述益生菌包括链球菌属益生菌、乳杆菌属益生菌、双歧杆菌属益生菌;
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1%-3%的有机氮源;
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2.5%-4.5%的有机氮源;
所述有机碳源包括D-葡萄糖、玉米糖浆、澄清米糖浆、木薯淀粉、玉米淀粉、菊糖、甘油、麦芽糊精、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氮源包括有机乳清浓缩蛋白、大米肽、脱脂乳粉、玉米蛋白粉、大豆蛋白粉、杏仁粉、亚麻籽蛋白、豌豆蛋白粉、小麦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碳源以玉米糖浆为主要成分,所述有机氮源以大豆蛋白粉为主要成分。
优选的,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3.0%的有机碳源、以及2%的有机氮源。
优选的,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中,以质量分数计,有机碳源为2.0%的玉米糖浆和1.0%的木薯淀粉,有机氮源为0.3%的大米肽粉和1.2%的大豆蛋白粉。
优选的,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碳源以D-葡萄糖为主要成分,所述有机氮源以大米肽为主要成分。
优选的,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3.0%的有机碳源、以及3.5%的有机氮源。
优选的,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中,以质量分数计,有机碳源为2.5%的D-葡萄糖、0.2%澄清米糖浆、以及0.3%的麦芽糊精,有机氮源为3.5%的大米肽。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剂包括甘油、脱脂乳粉、抗坏血酸、碳酸钙、麦芽糊精、菊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冻干保护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甘油5%、脱脂乳粉20%、抗坏血酸4%、碳酸钠1.5%。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缓冲盐,所述缓冲盐包括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生长因子,所述生长因子包括有机番茄粉、胡萝卜粉、樱桃粉、蓝莓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包括氯化钙、氯化钾、抗坏血酸、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将益生菌菌株接种至5-20%的脱脂乳培养基中厌氧扩培,接种量为2-10%,恒温30-40℃培养12-36h,当种液pH<4.5后达到扩培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发酵时间为6-15小时,OD600达到5.0-15.0后降温。
具体的,所述链球菌属益生菌包括嗜热链球菌、粪链球菌、以及片球菌。
具体的,所述乳杆菌属益生菌包括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以及约氏乳杆菌。
具体的,所述双歧杆菌属益生菌为包括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以及两歧双歧杆菌。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关键技术为特有的发酵原料的筛选和确定,需测试可高效利用并促进增殖生长的有机营养元,同时要保持营养元来源及制成过程的有机原则;同时结合对原料的预处理工艺及发酵工艺作为辅助创新,特别的是对原料的使用种类及具体成分比例;实验发现采用特有的有机原料组合才能进行益生菌高密度发酵,同时对原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该原料组合并不为益生菌发酵常用或周知原料。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原料及生产过程中不添加或按规定含量添加非有机助剂或合成类营养物;2)符合多国有机食品或加工标准,拒绝使用添加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及转基因的产品原料;3)利用本发明所述特有发酵配方及工艺制备高活菌数益生菌冻干菌粉;4)本发明所述菌粉相较于常规菌粉在人体胃肠道耐受性、常温贮存稳定性及活菌数方面优势明显;5)健康清洁;6)降低环境污染、低残留。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有机益生菌菌粉产品在体外胃酸及胆盐中耐受性状况图;
图2是本发明中有机益生菌菌粉产品在18个月保质期内常温稳定性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中,术语“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足够数量,可对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微生物群体。主要为乳酸菌、革兰氏阳性、厌氧或兼性厌氧细菌,可发酵不同糖类产酸类物质,主要产酸类型为乳酸、乙酸、丙酸。常见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明串珠菌、乳酸乳球菌。
术语“菌泥”,主要指在益生菌发酵结束后,发酵液经生物分离提取技术进行固液分离所收集获得,常用离心或膜过滤进行分离收集,在本发明中用于与冻干保护剂均匀乳化进行冻干。
术语“冻干保护剂”指能够改善微生态产品在冷冻干燥及保存初期诱发损伤效应抵抗力的物质。
术语“有机”指按照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在制备益生菌菌粉过程中,采用符合要求的有机原料,加工工艺及包装等,原料来源采用不添加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转基因来源的产品;在本专利中所指“有机”并不是化学概念上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采用有机培养方式所收集的原辅料,被称为“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且并非100%纯有机,其中无机成分含量不足限量要求5%,属于利用规定生产工艺加工后可使用成分。
实施例1有机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株活化扩培:将益生菌菌株接种至5-20%的脱脂乳培养基中厌氧活化扩培,接种量为2-10%,培养条件为30-40℃,培养时间12-36小时,连续进行二代逐级扩培,脱脂乳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脱脂乳粉12%、有机菊糖2%,其余为水,同时补加23%的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灭菌条件115摄氏度20分钟,厌氧培养,待检测pH<4.5,镜检无异常后进行移种发酵。
应当说明的是,益生菌包括链球菌属益生菌、乳杆菌属益生菌、双歧杆菌属益生菌及其混合物,其中,链球菌属益生菌包括嗜热链球菌、粪链球菌、以及片球菌;乳杆菌属益生菌包括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以及约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属益生菌为包括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以及两歧双歧杆菌。
S2、厌氧发酵:将种液按5-10%(w/w)接种量移种至发酵培养罐中进行培养;发酵培养基采用115摄氏度30分钟灭菌;同时补加23%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发酵培养时间6-15小时,培养温度30-40摄氏度;利用补碱液控制发酵过程pH5.5-5.8,跟踪检测发酵培养基残糖含量低于0.5%,生物量OD600>12.0,镜检观测无杂菌污染,终止发酵并降温至于20摄氏度以下。
应当说明的是,发酵培养基采用有机成分,本发明将在后续实施例中通过对比的方式确认较为有效的组分。
应当说明的是,发酵培养基中,还可根据情况适量加入缓冲盐、生长因子或微量元素,缓冲盐包括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包括有机番茄粉、胡萝卜粉、樱桃粉、蓝莓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包括氯化钙、氯化钾、抗坏血酸、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S3、菌体收集及乳化:采用管式或碟式离心设备进行分离,菌体收集,按照菌泥质量比1:1-2添加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配方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甘油5%、脱脂乳粉20%、抗坏血酸4%、碳酸钠1.5%,除脱脂乳粉、抗坏血酸外其余成分溶解于水后118摄氏度20分钟灭菌,再将保护剂各组分按比例直接添加至菌泥中平衡乳化,乳化时间15-45分钟。
S4、将乳化液冻干:将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的乳化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预冻周期2-6小时,预抽真空温度为-50摄氏度,真空度控制为0.45±0.15mbar,真空干燥时间15-30小时完成出仓。
S5、粉碎后包装:将冻干后产品进行低强度粉碎过筛,获得高活性益生菌冻干菌粉,采用铝箔袋进行包装密封。
获得的高活性益生菌菌粉产品,需满足活菌数大于1.0x1011cfu/g,控制产品水分低于5.0%,水活度aw低于0.1,性状呈乳黄色或淡黄色,无杂质及异物。
以上有机益生菌菌粉生产工艺,关键工艺流程为灭菌、发酵、离心、乳化及冻干操作,生产过程各阶段进行记录监督,全程可追溯。
实施例2乳双歧杆菌有机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制备
为了便于考察有机发酵培养基不同组分对双歧杆菌属有机益生菌冻干菌粉制备的影响,本实施例以乳双歧杆菌为例,做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S1、菌株活化扩培:采用来源于传统发酵食品老酸奶所筛选的乳双歧杆菌在脱脂乳培养基中活化扩培,35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连续进行二代逐级扩培,脱脂乳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脱脂乳粉12%、有机菊糖2%,其余为水,同时补加23%的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灭菌条件115摄氏度20分钟,厌氧培养,待检测pH<4.5,镜检无异常后进行移种发酵。
S2、厌氧发酵:将种液按5%(w/w)接种量移种至发酵培养罐中进行培养;发酵培养基配方比例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按照表1配方进行不同方案对比测试。
其中,以质量分数计,MRS培养基的缓冲盐成分包括磷酸氢二钾0.2%和柠檬酸氢二铵0.2%,生长因子包括L-半胱氨酸盐酸盐0.1%和无水乙酸钠0.5%,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镁0.058%和硫酸锰0.019%。
其中,以质量分数计,编号为有机1-21的各培养基,其成分中除无机盐成分外,均为有机原料,缓冲盐成分包括碳酸铵0.01%,生长因子包括胡萝卜粉0.25%,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镁0.02%和氯化钙0.015%
培养基中的盐离子成分进行分消(硫酸镁、碳酸铵、无水氯化钙)121摄氏度30分钟,其余发酵培养基化料后进行80目过滤,采用115摄氏度30分钟灭菌;同时补加23%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发酵培养时间10-24小时,培养温度30-40摄氏度;利用补碱液控制发酵过程pH5.5-5.8,跟踪检测发酵培养基残糖含量低于0.5%,生物量OD600>12.0,镜检观测无杂菌污染,终止发酵并降温至于20摄氏度以下。
S3、菌体收集及乳化:采用管式或碟式离心设备进行分离,菌体收集,按照菌泥质量比1:1.5添加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配方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甘油5%、脱脂乳粉20%、抗坏血酸4%、碳酸钠1.5%,除脱脂乳粉、抗坏血酸外其余成分溶解于水后118摄氏度20分钟灭菌,再将保护剂组成直接按要求比例添加到菌泥中进行平衡乳化,乳化时间30分钟。
S4、将乳化液冻干:将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的乳化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预冻周期4小时,预抽真空温度为-50摄氏度,真空度控制为0.45±0.15mbar,真空干燥时间25小时完成出仓。
S5、粉碎后包装:将冻干后产品进行低强度粉碎过筛,获得高活性乳双歧杆菌冻干菌粉,采用铝箔袋进行包装密封。
获得的高活性乳双歧杆菌益生菌菌粉产品,需满足活菌数大于1.0x1011cfu/g,控制产品水分低于5.0%,水活度aw低于0.1,性状呈乳黄色或淡黄色,无杂质及异物。
表1以质量分数计发酵培养基配方
配方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配方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对比表
根据配方测试结果可知,选择采用有机碳源以D-葡萄糖为主,优选最适添加范围为2.0-4.0%;有机氮源优选大米肽,进一步确定添加范围为2.5%-4.5%。
众所周知,农业或食品行业中关于有机产品认证的标准包括:欧盟有机产品标准(EC834/2007&889/2008)、美国有机产品标准(NOP)、以及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认证,在符合这些标准的有机发酵培养的前提下,基本不可能超过无需考虑这些标准的人工合成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但是在此配方基础上所获得乳双歧杆菌发酵液活菌数与MRS培养基差异较小,已经极为接近常见的合成培养基了,重要的是,所制备益生菌菌粉符合有机益生菌工艺指标要求。
本实施例进一步调整发酵培养基中缓冲盐、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的配方比例,以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具体配方如表3所示。
表3以质量分数计发酵培养基配方
配方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配方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对比表
根据配方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由于缺乏微量元素、生长因子及缓冲盐体系成分,导致菌体虽在充足碳氮源基础上保持正常生长,但发酵过程中产物抑制、酸胁迫以及导致的酶促反应紊乱使其细胞快速到达衰亡期,发生细胞自溶效应导致大量死菌体堆积降低其活菌比例,由此可确定在适当添加缓冲盐、生长因子及微量元素可进一步提升高密度发酵活力,保持发酵过程中细胞能量正常传递与运转。
实施例3嗜酸乳杆菌有机益生菌菌粉制备
实验表明,链球菌属益生菌和乳杆菌属益生菌的培养条件较为一致,但是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的培养条件略有不同,为了便于考察有机发酵培养基不同组分对链球菌属和乳杆菌属有机益生菌冻干菌粉制备的影响,本实施例以嗜酸乳杆菌为例,做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S1、菌株活化扩培:采用来源于传统发酵食品老酸奶所筛选保藏的嗜酸乳杆菌活化扩培,在30-40摄氏度下培养12-36小时,连续进行二代逐级扩培,培养基配方重量百分比组成为:有机木薯淀粉1%、有机玉米糖浆2%,有机亚麻籽蛋白0.5%,有机大米肽粉0.5%,硫酸镁0.005%,氯化钙0.01%,碳酸钙0.05%,其余为水,将盐离子成分进行分消(硫酸镁、碳酸铵、无水氯化钙)121摄氏度30分钟,同时补加23%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灭菌条件115摄氏度20分钟,厌氧培养,待检测pH<5.0,镜检无异常后进行移种发酵。
S2、厌氧发酵:将种液按5-10%(w/w)接种量移种至发酵培养罐中进行培养;发酵培养基配方不同方案对比测试的方式与实施例2相同。
培养基中的盐离子成分进行分消(硫酸镁、碳酸铵、无水氯化钙)121摄氏度30分钟,其余发酵培养基化料后进行80目过滤,采用115摄氏度30分钟灭菌;同时补加23%碳酸钠溶液控制初始pH6.8-7.0;发酵培养时间10-24小时,培养温度30-40摄氏度;优选的,发酵培养时间16-18h,培养温度34-37摄氏度;利用补碱液控制发酵过程pH6.0-6.2,跟踪检测发酵培养基残糖含量低于0.8%,终止生物量OD600>12.0,镜检观测无杂菌污染,终止发酵并降温至于20摄氏度以下,检测发酵液活菌数。
S3、菌体收集及乳化:采用管式或碟式离心设备进行分离,菌体收集,按照菌泥质量比2:1添加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配方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甘油6%、脱脂乳粉12%、麦芽糊精7%、抗坏血酸0.5%、菊糖15%,除脱脂乳粉、抗坏血酸外其余成分溶解于水后118摄氏度20分钟灭菌,再将保护剂组成直接按要求比例添加到菌泥中进行平衡乳化,乳化时间15-45分钟。
S4、将乳化液冻干:将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的乳化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预冻周期2-6小时,预抽真空温度为-50摄氏度,真空度控制为0.45±0.15mbar,真空干燥时间15-30小时完成出仓。
S5、粉碎后包装:将冻干后产品进行低强度粉碎过筛,获得高活性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采用铝箔袋进行包装密封。
获得的高活性乳双歧杆菌益生菌菌粉产品,需满足活菌数大于1.0x1011cfu/g,控制产品水分低于5.0%,水活度aw低于0.1,性状呈乳黄色或淡黄色,无杂质及异物。
关于嗜酸乳杆菌有机发酵培养基的对比试验的数据,本申请不再赘述,然而经对比试验证明适于嗜酸乳杆菌的最有效的有机发酵培养基,有机碳源以玉米糖浆为主,优选最适添加范围为2.0-4.0%;有机氮源优选大豆蛋白粉,优选最适添加范围为1%-3%。
优选的,适于嗜酸乳杆菌的有机发酵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有机碳源包括玉米糖浆2.0%和木薯淀粉1.0%,有机氮源包括大米肽粉0.3%和大豆蛋白粉1.2%,生长因子包括蓝莓粉0.15%,缓冲盐包括碳酸铵0.01%,微量元素包括硫酸镁0.02%和无水氯化钙0.015%。
本实施还测试了嗜酸乳杆菌菌粉的耐酸和胆盐指标,步骤包括:
耐酸性测试:将有机发酵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和常规无机培养基发酵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进行溶解,每组设置平行实验5个,分别按照5%的接种量接入经过酸化的MRS培养基中,酸化pH3.0,37℃下厌氧培养3h后,检测各组菌液活菌数存活率,结果取平均值。
耐胆盐测试:将有机发酵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和常规无机培养基发酵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进行溶解,每组设置平行实验5个,分别按照5%的接种量接入胆盐添加浓度为0.3%的培养基中,培养条件:37℃下厌氧培养3h后,检测各组菌液活菌数存活率,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如图1所示,经有机发酵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其活菌数存活率要高于对照组,即其耐酸和耐胆盐性能要优于常规方式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粉。
实施例4:有机益生菌菌粉在固体饮料中的应用配方
S1、获得有机益生菌菌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具体方式参考实施例1;
S2、根据以下配方进行有机益生菌菌粉
配方名称 添加量
乳清蛋白粉(有机) 5%
乳糖(有机) 2%
脱脂乳粉(有机) 10%
大米肽粉(有机 1.5%
木薯淀粉(有机) 72.5%
嗜酸乳杆菌 2.25%
乳双歧杆菌 2.25%
两歧双歧杆菌 0.5%
植物乳杆菌 3%
S3、其中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及植物乳杆菌采用经标准化混料后活菌数规格统一为150B cfu/g复合菌粉,在固体饮料中总占比为9%,按2g/袋进行包装,其中每袋规格为27Bcfu/袋,
S4、按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机益生菌固体饮料,以2g/袋为标准进行制备若干袋,放置常温25摄氏度/加速37摄氏度恒温培养进行活菌数稳定性跟踪,考察在常温保质期18个月、加速跟踪3个月条件下活菌数稳定性变化差异;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长期保存仍能显示出较高的活菌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株活化及扩培:将益生菌菌株于脱脂乳培养基中接种,厌氧扩陪;
S2、厌氧发酵:将扩陪后的益生菌菌株接种于有机发酵培养基中,利用碱液控制pH恒定,同时检测发酵培养基残糖浓度,发酵一段时间后降温;
S3、菌体收集及乳化:将发酵液离心后倾倒上清液,收集菌体后与保护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乳化;
S4、将乳化液冻干;
S5、粉碎后包装;
其中,所述益生菌包括链球菌属益生菌、乳杆菌属益生菌、双歧杆菌属益生菌;
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1%-3%的有机氮源;
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4.0%的有机碳源、以及2.5%-4.5%的有机氮源;
所述有机碳源包括D-葡萄糖、玉米糖浆、澄清米糖浆、木薯淀粉、玉米淀粉、菊糖、甘油、麦芽糊精、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氮源包括有机乳清浓缩蛋白、大米肽、脱脂乳粉、玉米蛋白粉、大豆蛋白粉、杏仁粉、亚麻籽蛋白、豌豆蛋白粉、小麦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碳源以玉米糖浆为主要成分,所述有机氮源为大豆蛋白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3.0%的有机碳源、以及2%的有机氮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链球菌属益生菌、或者乳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中,以质量分数计,有机碳源为2.0%的玉米糖浆和1.0%的木薯淀粉,有机氮源为0.3%的大米肽粉和1.2%的大豆蛋白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碳源以D-葡萄糖为主要成分,所述有机氮源为大米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以质量分数计包括3.0%的有机碳源、以及3.5%的有机氮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双歧杆菌属益生菌,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中,以质量分数计,有机碳源为2.5%的D-葡萄糖、0.2%澄清米糖浆、以及0.3%的麦芽糊精,有机氮源为3.5%的大米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缓冲盐,所述缓冲盐包括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生长因子,所述生长因子包括有机番茄粉、胡萝卜粉、樱桃粉、蓝莓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酵培养基还包括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包括氯化钙、氯化钾、抗坏血酸、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811448678.0A 2018-11-28 2018-11-28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355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8678.0A CN109355231A (zh) 2018-11-28 2018-11-28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48678.0A CN109355231A (zh) 2018-11-28 2018-11-28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5231A true CN109355231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48678.0A Pending CN109355231A (zh) 2018-11-28 2018-11-28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523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9964A (zh) * 2019-02-26 2019-05-14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提高嗜酸乳杆菌发酵与冻干活菌数的培养基处理方法
CN110584118A (zh) * 2019-09-24 2019-12-20 上海儿童营养中心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一种婴幼儿用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
CN111961631A (zh) * 2020-09-04 2020-11-20 国科智盛(沁阳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杆菌的发酵生产工艺
CN112063547A (zh) * 2020-08-14 2020-12-11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格氏乳杆菌lg-g12高密度发酵及提高菌粉质量的方法
CN113005067A (zh) * 2021-03-31 2021-06-22 盐城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299192A1 (en) * 2020-03-31 2021-09-30 Glac Biotech Co., Ltd. Composition for anti-oxidation, oral health, immunity regulation and exercise promo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14317374A (zh) * 2022-01-16 2022-04-12 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270A (zh) * 2008-11-06 2009-04-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干酪乳杆菌Zhang高密度培养方法、使用它们制备冻干菌粉的方法与所得到的冻干菌粉及其用途
CN101461453A (zh) * 2009-01-15 2009-06-24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畜禽用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制作方法
CN101496822A (zh) * 2009-02-18 2009-08-05 上海谱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22279A (zh) * 2012-12-18 2015-08-05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缓减压力症状的人乳寡糖
CN107365705A (zh) * 2017-07-14 2017-11-21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溶性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冻干保护剂及其应用
CN107603919A (zh) * 2017-11-01 2018-01-19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型长双歧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菌粉制备方法
CN107828683A (zh) * 2017-11-08 2018-03-23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酸乳保质期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及制备方法
CN108658633A (zh) * 2018-07-28 2018-10-16 浙江国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作业的地面肥料
CN112126599A (zh) * 2020-09-11 2020-12-25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瑞士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高活力菌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270A (zh) * 2008-11-06 2009-04-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干酪乳杆菌Zhang高密度培养方法、使用它们制备冻干菌粉的方法与所得到的冻干菌粉及其用途
CN101461453A (zh) * 2009-01-15 2009-06-24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畜禽用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制作方法
CN101496822A (zh) * 2009-02-18 2009-08-05 上海谱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22279A (zh) * 2012-12-18 2015-08-05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缓减压力症状的人乳寡糖
CN107365705A (zh) * 2017-07-14 2017-11-21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溶性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冻干保护剂及其应用
CN107603919A (zh) * 2017-11-01 2018-01-19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型长双歧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菌粉制备方法
CN107828683A (zh) * 2017-11-08 2018-03-23 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酸乳保质期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及制备方法
CN108658633A (zh) * 2018-07-28 2018-10-16 浙江国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作业的地面肥料
CN112126599A (zh) * 2020-09-11 2020-12-25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瑞士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高活力菌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涛等: "《临床检验实用指南》", 30 June 2015 *
刘乔: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IMAU60208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刘慧等: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二版》", 28 February 2017 *
刘明华等: "《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 31 July 2011 *
巴延德尔勒: "《国外现代食品科技系列 酶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31 July 201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9964A (zh) * 2019-02-26 2019-05-14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提高嗜酸乳杆菌发酵与冻干活菌数的培养基处理方法
CN110584118A (zh) * 2019-09-24 2019-12-20 上海儿童营养中心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一种婴幼儿用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
US20210299192A1 (en) * 2020-03-31 2021-09-30 Glac Biotech Co., Ltd. Composition for anti-oxidation, oral health, immunity regulation and exercise promo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12063547A (zh) * 2020-08-14 2020-12-11 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格氏乳杆菌lg-g12高密度发酵及提高菌粉质量的方法
CN111961631A (zh) * 2020-09-04 2020-11-20 国科智盛(沁阳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杆菌的发酵生产工艺
CN113005067A (zh) * 2021-03-31 2021-06-22 盐城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7374A (zh) * 2022-01-16 2022-04-12 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5231A (zh) 有机益生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Hayek et al. Cultivation media for lact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dairy products
Capela et al. Effect of cryoprotectants, prebiotics and microencapsulation on survival of probiotic organisms in yoghurt and freeze-dried yoghurt
KR101604633B1 (ko) 유산균 배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산균 분말의 제조 방법
AU2007333619B2 (en) Novel lactic acid bacteria
CN102204679B (zh) 一种四联菌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833B (zh) 一种发酵乳多联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2599245A (zh) 一种富含益生菌的凝固型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9441B (zh) 增加乳杆菌发酵瓜类汁液中的叶酸盐产生水平
NZ569737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ermented milk using novel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prising both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nd Lactococcus lactic subsp. lactis
CN110607255B (zh) 一种德氏乳杆菌及直投式德氏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64274A (zh) 一种乳酸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44509A (zh)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WO2011114182A1 (en) Dried fermented dairy product containing a high density of living bifidobacteria
CN105420150A (zh) 一种嗜酸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86468A (zh) 一株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lf-onlly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CN107567280A (zh) 具有稳定的乳糖含量的酸乳清
CN108882718A (zh) 使用干酪乳杆菌生产发酵乳制品的方法
CN112126599B (zh) 一种瑞士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高活力菌粉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7287136A (zh) 一种具有益生功能的益生固态乳酸菌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02987A (zh) 一种空间罗伊氏乳杆菌ss23-52及其干粉发酵剂的制备与在纯种益生菌酸奶中的应用
CN115261264A (zh)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pc804及其应用
CN107603919A (zh) 一种耐热型长双歧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菌粉制备方法
CN109601620A (zh) 含有植物乳杆菌n3117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383A (zh) 一种具有银耳典型性风味的高营养银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