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6175A -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6175A
CN109346175A CN201811502712.8A CN201811502712A CN109346175A CN 109346175 A CN109346175 A CN 109346175A CN 201811502712 A CN201811502712 A CN 201811502712A CN 109346175 A CN109346175 A CN 109346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module
whol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2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敏
徐福平
张晓轩
陈欣燕
黄秋媛
严夏
谭健成
李小燕
周红
史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115027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61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6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61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9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alternative medicines, e.g. homeopathy or oriental medici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以及数据库。所述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在评估人体生理器质性基本状态的基础上,增加对于人体的中医多种维度评估,包括中医体质、中医脏腑、中医经络等方法对人体功能进行评价,并生成对应的评价表,形成对中医健康状态的生理机能与功能的两个综合方向的评估,完善对于健康状态的中医评测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背景技术
WHO对健康状态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等四个维度的评估。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生理的检测多采用生化、影像等客观检测方法,对器质性病变有早期的诊断功能;对于心理健康的检测主要采纳心理量表;对于社会适应性主要采纳相关社会性适应评估量表,各项评估多为独立存在,对人体的功能评估及其相关的健康状态缺乏综合的多维度的评估手段。
西医常规的体检或者疾病检查方法对于健康状态的全身评估存在不足:现有的健康状态判断多从全身规范性体检给予评价,该评价方法从生化、影像等现代医学所认识的生理机能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估,而现代医学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是以疾病作为判断的水平线,对于疾病前的状态,目前的现行评价体系缺乏关于病前状态(亚健康状态)指征相关的系统性研究。
中医一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健康观,在体质、脏腑、经络等具备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功能状态评估的能力,并具备相应的中医体质量表、五脏健康量表以及经络测量工具,但缺乏西医常规的体检或疾病检查方法中对于生理机能的评估。
为了实现更准确的、多维度的、全方位的健康状态评价,需要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在西医传统常规疾病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中医体质、脏腑、经络的评估:针对人体的微观-中观宏观等多个维度的状态进行功能判断,在现代医学的生理、心理、社会的三个健康状态判断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体质、脏腑功能、经络功能等评估技术,实现对整体功能、长期健康状态与短期健康状态的评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以及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库和输入模块独立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独立连接;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提示信息、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健康量表、五脏调养建议及经脉调养建议;
所述数据库为医院内部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及其对应各项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包括: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以及经络测量数据;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采集受检者的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理机能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提示信息,并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和调取的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完成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医体质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中医体质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提示信息和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并把所述调取的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把所述中医体质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填写五脏健康量表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中医脏腑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并根据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五脏调养建议,并把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五脏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采集受检者的经络测量数据,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经络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中医经络评估,并根据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经脉调养建议,把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结果和调取的经脉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对获取到的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中医体质评估结果、中医脏腑评估结果以及中医经络评估结果进行汇总,生成综合评估结果;同时,对接收到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调养建议以及经脉调养建议进行汇总,生成综合建议。
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设置有体检数据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以及各个项目的高位阈值及低位阈值;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或者某一项目的数值高于所述高位阈值,或者某一项目的数值低于所述低位阈值,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2;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不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且没有高于或低于所述高位阈值或低位阈值的项目,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1。
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设置有若干关键字,用于对获取的体检结果进行关键字的匹配,若在体检结果中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若在体检结果中没有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则不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
其中,若判断为状态3,则以状态3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若不判断为状态3,则以所述体检数据评估中评估出的状态1或状态2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
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通过计算中医体质量表中各个体质类型的转化分,对体质类型进行判断,其中,所述转化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条目数)÷条目数÷4×100;
所述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和偏额体质,所述偏额体质包括: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淤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
所述中医体质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类型。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是”平和质;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且<4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基本是”平和质;
若所述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或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40分,判断受检者为“不是”平和质;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分且<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倾向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不是”;
其中,若转化分≥40分的偏额体质超过一项,则以转化分数最高的一项偏额体质作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
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通过计算五脏健康量表中各个脏腑系统对应的得分,对需进行调养的脏腑系统进行判断,以得分最高的脏腑系统作为需进行调养的系统;其中,所述脏腑系统包括:肝胆系统、心—小肠系统、脾胃系统、肺—大肠系统以及肾膀胱系统;
所述五脏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系统。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包括在整体经络能量指数评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评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评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评估;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为测量的各个学位的能量指数的总和;
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阴阳比值=原穴阴经总和÷原穴阳经总和,井穴阴阳比值=井穴阴经总和÷井穴阳经总和;
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左右比值=原穴左经总和÷原穴右经总和,井穴左右比值=井穴左经总和÷井穴右经总和;
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手足比值=原穴手经总和÷原穴足经总和,井穴手足比值=井穴手经总和÷井穴足经总和。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内置有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25至55,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0.8至1.2。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或整体上下平衡指数位于标准范围值内,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整体阴阳平衡、整体左右平衡或整体上下平衡为平衡状态;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2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低标准状态,若整体经络能量指数>5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高标准状态;
若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阳盛状态,若整体阴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阴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右盛状态,若整体左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左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下盛状态,若整体上下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上盛状态。
所述经脉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所述低标准状态、高标准状态、阳盛状态、阴盛状态、左盛状态、右盛状态、下盛状态以及上盛状态。
本发明的达到的有益效果: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从中医专有整体观和脏腑经络评价系统解决了目前对于人体健康状态辨识功能层面的不足,在评估人体生理器质性基本状态的基础上,增加对于人体的中医多种维度评估,包括中医体质、中医脏腑、中医经络等方法对人体功能进行评价,形成对中医健康状态的生理机能与功能的两个综合方向的评估,完善对于健康状态的中医评测手段,提升对人体健康状态的真实评价和对其健康趋势的预测能力实现对整体功能、长期健康状态与短期健康状态的评估。
附图说明
图1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的原理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以及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库和输入模块独立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独立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提示信息、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健康量表、五脏调养建议及经脉调养建议。
所述数据库为医院内部的数据库,存储有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及其对应各项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包括: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受检者在医院完成常规体检后,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及各项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将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信息的输入,并把输入的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把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膜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获取的受检者的身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受检者的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以及经络测量数据,并把调取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一、生理机能评估
受检者在所述输入模块中输入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的受检者的身份信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受检者的身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受检者的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理机能评估。
其中,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设置有体检数据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体检数据中各个项目的高位阈值及低位阈值以及若干用于检索的关键字,用以判断受检者的生理机能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体检数据评估: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或者存在某一项目的数值高于所述高位阈值,又或者在某一项目的数值低于所述低位阈值,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2;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不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且没有高于或低于所述高位阈值或低位阈值的项目,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1。其中,所述不达标项目阈值可设置为6项;
2)关键字匹配:对获取的体检结果进行所述关键字的匹配;若在体检结果中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若在体检结果中没有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则不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
其中,若判断为状态3,则以状态3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若不判断为状态3,则以所述体检数据评估中评估出的状态1或状态2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状态1、状态2和状态3可分别对应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若干提示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提示信息,并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和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其中,若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则根据匹配到的关键字提示受检者去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如匹配到的关键字为“肿瘤”,则提示受检者去肿瘤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若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判断受检者为状态1,提示受检者目前为状态1,其对应的提示信息如:请注意安排好日常作息,保持愉悦的心情,忌暴饮暴食,以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若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判断受检者为状态2,则提示受检者需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其中,也可跳过上述生理机能评估,进入中医体质评估。
二、中医体质评估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进行中医体质评估的选择确认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把采集到的所述确认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调取所述中医体质量表,并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受检者可对照显示模块显示的中医体质量表,通过所述输入模块输入量表中各个项目对应的选项。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完成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医体质评估。
所述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和偏额体质,所述偏额体质包括: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淤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表1至表9是各个体质所对应的中医体质量表中的项目。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通过计算中医体质量表中各个体质类型的转化分,对体质类型进行判断。
所述转化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条目数)÷条目数÷4×100。各个体质类型对应的转化计算如下:
表1中医体质量(平和质)
平和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1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其中,标有“*”号的条目采用逆向记分,即“没有(根本不)”对应的分值为5、“很少(有一点)”对应的分值为4、“有时(有些)”对应的分值为3、“经常(相当)”对应的分值为2,“总是(非常)”对应的分值为1;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8)÷32×100。
表2中医体质量(气虚质)
气虚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2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7)÷28×100。
表3中医体质量(阳虚质)
阳虚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3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5)÷20×100。
表4中医体质量(气郁质)
气郁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4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5)÷20×100。
表5中医体质量(特禀质)
特禀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5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4)÷16×100。
表6中医体质量(湿热质)
湿热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6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9)÷36×100。
表7中医体质量(阴虚质)
阴虚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7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8)÷32×100。
表8中医体质量(血瘀质)
血瘀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8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7)÷28×100。
表9中医体质量(痰湿质)
痰湿质转化分的计算:
1):对表9中的原始分进行求和: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
2):把原始分数转化为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8)÷32×100。
平和质的判断: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是”平和质;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且<4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基本是”平和质;
若所述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或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40分,判断受检者为“不是”平和质。
偏额体质的判断: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分且<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倾向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不是”;
其中,若转化分≥40分的偏额体质超过一项,则以转化分数最高的一项偏额体质作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
若平和质的判断为“基本是”,且存在某一偏额体质的分数>40分,则以该偏额体质为受检者最终的体质类型;
若平和质的判断为“基本是”,且不存在分数>40分的偏额体质,且存在一项或多项判断为“倾向是”的偏额体质,则判断受检者最终的体质类型为:“基本是”平和质,且“倾向是”对应的一项或多项偏额体质。
优选的,若同时存在判断为“是”和“倾向是”的偏额体质的偏额体质,如:湿热质判断为“是”,痰湿质判断为“倾向是”,则判断受检者最终的体质类型为:“是”湿热质,且“倾向是”痰湿质。
所述中医体质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类型。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中医体质评估的评估结果(包括上述体质类型的判断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同时,把所述中医体质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其中,若所述中医体质评估判断受检者最终的体质类型为“是”平和质,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生理机能评估(若没有进行生理机能评估,则忽略)、中医体质评估结果以及平和质对应的体质调养建议进行汇总,生成综合评价表,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若所述若所述中医体质评估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类型存在偏额体质(即对平和质的判断为“基本是”或者“不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中医体质评估的评估结果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调对应取提示信息,并把所述调取的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提示受检者需进行中医脏腑评估。受检者可通过所述输入模块选择查看中医体质评估的结果对应的体质调养建议,或者选择进入中医脏腑评估。
所述中医体质调养建议,阳虚质为例,包括:
(1)体质定义:
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机体运转速度不够的状态。
(2)常见的表现:
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3)易患的疾病:
易患感冒、慢性胃肠道疾病、水肿、哮喘、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功能低下、窦性心律过缓、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倾向。
(4)健康调养建议:
在寒凉潮湿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尤其夏天不可贪凉,使用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可过低,胃易受损伤,注意不可过食生冷。
(5)情绪禁忌:
不要过喜过悲,去忧悲、防惊恐。
(6)情绪建议:
注意调节自己的情感,要善于自我排遗或与人倾诉,宽宏大量,以愉悦改变心境。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可欣赏轻松欢快,使人轻度兴奋的音乐。
(7)食谱建议:
少食生冷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品如: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忌食寒凉食物,如田螺、螃蟹、西瓜、梨、苦瓜、绿豆、海带、蚕豆、绿茶等。
(8)家居建议:
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要注意腰部及下肢保暖,避免强力劳作,大汗伤阳,阳光充足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可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9)运动锻炼建议:
运动时间一年之中以春夏为佳,一日之内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好;运动项目可选用慢跑、跳绳、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以及其他交和缓的运动项目。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不感到劳累为度。
(10)其他建议:以上建议仅作为参考!患病服药期间请不要服用药膳,避免出现药物冲突。
三、中医脏腑评估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进行中医脏腑评估的选择确认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把所述确认信息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调取所述五脏健康量表,并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受检者可对照显示模块显示的五脏健康量表,通过所述输入模块输入量表中各个项目对应的选项。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填写五脏健康量表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中医脏腑评估。
优选的,所述中医脏腑评估包括通过计算五脏健康量表中各个脏腑系统对应的得分,对需进行调养的脏腑系统进行判断,以得分最高的脏腑系统作为需进行调养的系统;其中,所述脏腑系统包括:肝胆系统、心—小肠系统、脾胃系统、肺—大肠系统以及肾膀胱系统。
表10为五脏健康量表,表10中的第1至第25题对应的选项与所述中医体质量表相同,即每一项问题都包括选择项:没有(根本不)、很少(有一点)、有时(有些)、经常(相当)和总是(非常),所述各选项对应的分值为1、2、3、4和5;其中,表10中的第5题为采用逆向记分法,即“没有(根本不)”对应的分值为5、“很少(有一点)”对应的分值为4、“有时(有些)”对应的分值为3、“经常(相当)”对应的分值为2,“总是(非常)”对应的分值为1。另外,受检者可在第26题中选取前25个问题中感觉最不适的一个项目,并填写对应的序号。
根据表10计算各个脏腑的得分:
1)计算第1至第25题中每一个题的转化分:转化分=原始分X权重系数。
2)对第26题中选取中题目,在上述的转化分的基础上再乘以权重系数2.5,得到该选中题目的最终的转化分。
表10五脏健康量表
3)计算心—小肠系统、肝胆系统、脾胃系统、肺—大肠系统以及肾膀胱系统的得分。
对各系统对应的题目的转化分进行求和,即:
心—小肠系统得分=第1至第5题的转化分进行求和;
肝胆系统=第6至第10题的转化分进行求和;
脾胃系统=第11至第16题的转化分进行求和;
肺—大肠系统=第17至第21题的转化分进行求和;
肾膀胱系统=第22至第25题的转化分进行求和。
所述五脏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系统。所述中医脏腑评估通过计算五脏健康量表中各个脏腑系统对应的得分,对需进行调养的脏腑系统进行判断,以得分最高的脏腑系统作为需进行调养的系统。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并根据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五脏调养建议,并把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五脏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以下为所述五脏调养建议,包括总建议、季结保养、时辰保养、中医养生法以及药膳食疗:
1、肺—大肠系统调养建议:
总建议:您的肺和大肠脏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调养方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和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1)养肺之道:夏季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此外再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养肺要点是:润。
2)季节保养:虽然说养肺的时节应该在秋季,可是肺与大肠是相表里的关系,肺阴虚易导致便秘,肺外合皮毛,皮肤也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夏季时节对肺部的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3)时辰保养:肺最强时间:7:00~9:00;肺最弱时间:21:00~23:00。
4)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5)药膳食疗:(随机发放一种):
罗汉果茶: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梨膏: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2、心系调养建议:
总建议:您的心和小肠脏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调养方向。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和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1)养心之道:
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之品莫如: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鸭肉等。除此,夏天不妨多吃点“苦”。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如苦瓜、绿豆等。
2)季节保养:
您在气候高温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
3)时辰保养:
心最强时间:11:00~13:00;心最弱时间:21:00~1:00。
4)中医养生法(随机发放一种)
踏豆按摩:取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洗净擦干踩踏绿豆,可于每晚睡前1小时踩踏30分钟左右,具有强心安神的功效。
按压肚脐:肚脐即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5)药膳食疗:
取枸杞子30克,炒酸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方中酸枣仁、枸杞子具有养心血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敛心气的作用。
6)养生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五行中的火和身体里的心脏、小肠相对应。龙式操可促进血液循环。操作如下:
静立不动,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条龙。曲膝提起一条腿,两手摆出龙爪状,双臂抬起,使一只手的手心转向下,另一只转向上。心中默念到10,更换脚和上下两臂,更替循环每侧7次。随操作熟悉稳定程度,每次默念时间逐渐加大。
注意:这种高抬双臂的姿势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假如心脏曾有旧患,可以不必抬得太高,另外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持续时间过久。
3、肝系调养建议:
总建议:您的肝与胆脏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调养方向。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1)养肝之道:
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肝胆相照,肝胆之间会互相影响,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肝胆的养生要点:舒。
2)季节养生:
肝胆之病,急性及实证性肝胆系疾病多发作于春木上升之时,而慢性及虚证性疾病多发作于秋金肃降之时。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3)时辰养生:
肝最强时间:1:00~3:00,肝最弱时间:13:00~17:00;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4)中医养生法:
按摩“阿是穴”:“阿是穴”即“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过手指对疼痛部位快速而有节奏地轻轻点揉,可缓解肝部痉挛、疼痛和不适。
5)药膳食疗:
取灵芝、女贞子、黄芪、甘草、刺五加各适量,制成茶包,开水冲泡饮用。具有保肝、抗衰老的功效。
4、脾系调养建议:
总建议:您的脾胃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调养方向。
脾与胃互为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脾、胃、肋、背、胸、肺和肚等方面的疾病。
1)养脾之道:
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脾与胃是相表里的关系,脾不健康则胃肠不好,所以夏季在饮食宜选择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小米等,以利键脾养胃,补气生津。而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和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养脾的要点是:补
2)季节养生:
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而贪凉的下场,更是让脾胃出现腹泻、胃痛等问题。
3)时辰养生:脾最强时间:9:00~11:00,脾最弱时间:19:00~23:00。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
4)中医养生法(随机发放一个):
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帮助蠕动亢进的肠胃恢复正常,让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隔姜艾灸:用姜片将艾炷和穴位隔开施灸,可以调顺脾胃、温胃止呕、理气止痛。
5)药膳食疗: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
6)养生操: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熊与五行中的土以及身体里的脾、胃相对应。这套养生操可以健脾养胃,放松横膈膜,改善包括食道、胰腺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操作如下:
先静立不动,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熊。随后将胃部向前挺,双臂斜垂于身体前方,手心转向里侧。以这一姿势缓慢前行,同时在意识中始终想着熊的形象。日3次,早上7-11点练习为宜,每次控制在30分钟内。
5、肾系调养建议:
总建议:您的肾和膀胱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调养方向。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和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1)养肾之道: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等补之。另外早晨沐浴阳光,令背部及后脑部皮肤吸收充足的阳光,是健身强肾的好方法。养肾的要点:藏。
2)季节养生:
肾在一年的夏、长夏与冬天均是调养的重点时间。夏天与长夏之脾胃受寒、熬夜耗气为伤肾气的常见原因,夏日气温高据时,适其时,中土与下元是一年中最冰冷的时候,如习惯进食冷饮和生冷水果,同气相求,容易将寒邪引入中下焦,重伤肾气,并致秋金下行时出现痰多咳嗽,冬日手足冰冷的症状;冬日阳气潜降入水,应该早卧晚起,但因现在社会的工作节奏,恰逢年底冲业绩加班的当口,导致熬夜受凉,这是对肾气的直接伤害,所以季节养生中,夏日要饮温,冬日要眠长。
3)时辰养生:
肾最强时间:5:00~7:00,肾最弱时间:23:00~1:00;调节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做到含而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快放开。此外,在肾脏最弱的时间,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4)中医养生法:
唾液滋养,将舌头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让唾液渐盈满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5)药膳食疗(随机发放一个):
醋泡黑豆:黑豆500克,加入熟地30、白芍30,川芎30,当归30,党参30,白术30,茯苓30,炙甘草50,何首乌30,黑醋漫过药材2指同泡,浸1月,晨起食用,补血疗虚,是中医治疗肾阴虚的“黄金方”。
鸡子黄粥:生鸡子黄1枚,打在碗底,加少许姜丝,热粥熬好,冲入碗中,加入适量盐,晨起空腹服用,隔日一食,调补肾中阴阳。
6)养生操:中医认为猴与五行中的水以及身体里的肾、膀胱相对应。这套养生操使肢体时而舒展、时而收缩,调动起许多组肌肉,可以避免水在体内的滞留,并有助于尿液的排泄。操作如下:
站立或坐下,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猴子。甩掉鞋和外套,像猴子那样蜷缩起身体蹲坐在地上或沙发上,一会儿跳到这,一会跳到那,一会儿又用双臂将身体悬吊在空中……再学猴子那样挠挠头、挠挠腰。时间频率不定,按当日情绪及体力为准,出现大汗和喘息为停止的信号。
四、中医经络评估
受检者完成中医脏腑评估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采集受检者的经络测量数据,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经络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中医经络评估。若数据库无受检者的最近(1周内)的经络测量数据,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调取存储单元存储的提示信息,提示受检者去进行经络测量,同时,把受检者的生理机能评估结果(若没有,则忽略)、中医体质评估结果及中医脏腑评估结果保存到所述存储单元中;受检者完成经络测量后可调取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生理机能评估结果(若没有,则忽略)、中医体质评估结果及中医脏腑评估结果,再进行所述中医经络评估。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包括在整体经络能量指数评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评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评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评估: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为测量的各个学位的能量指数的总和;
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阴阳比值=原穴阴经总和÷原穴阳经总和,井穴阴阳比值=井穴阴经总和÷井穴阳经总和;
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左右比值=原穴左经总和÷原穴右经总和,井穴左右比值=井穴左经总和÷井穴右经总和;
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手足比值=原穴手经总和÷原穴足经总和,井穴手足比值=井穴手经总和÷井穴足经总和。
其中,所述原穴阴经总和、原穴阳经总和、井穴阴经总和、井穴阳经总和、原穴左经总和、原穴右经总和、井穴左经总和、井穴右经总和、原穴手经总和、原穴足经总和以及井穴手经总和分别为其对应的各个穴位的测量值的求和,具体如下:
原穴阴经总和=太渊左+大陵左+神门左+太白左+太冲左+太溪左+太渊右+大陵右+神门右+太白右+太冲右+太溪右;
原穴阳经总和=腕骨左+阳池左+合谷左+京骨左+丘墟左+冲阳左+腕骨右+阳池右+合谷右+京骨右+丘墟右+冲阳右;
井穴阴经总和=少商左+中冲左+少冲左+隐白左+大敦左+涌泉左+少商右+中冲右+少冲右+隐白右+大敦右+涌泉右;
井穴阳经总和=少泽左+关冲左+商阳左+至阴左+足窍阴左+厉兑左+少泽右+关冲右+商阳右+至阴右+足窍阴右+厉兑右;
原穴左经总和=太渊左+大陵左+神门左+太白左+太冲左+太溪左+腕骨左+阳池左+合谷左+京骨左+丘墟左+冲阳左;
原穴右经总和=太渊右+大陵右+神门右+太白右+太冲右+太溪右+腕骨右+阳池右+合谷右+京骨右+丘墟右+冲阳右;
井穴左经总和=少商左+中冲左+少冲左+少泽左+关冲左+商阳左+隐白左+大敦左+涌泉左+至阴左+足窍阴左+厉兑左;
井穴右经总和=少商右+中冲右+少冲右+少泽右+关冲右+商阳右+隐白右+大敦右+涌泉右+至阴右+足窍阴右+厉兑右;
原穴手经总和=太渊左+大陵左+神门左+腕骨左+阳池左+合谷左+太渊右+大陵右+神门右+腕骨右+阳池右+合谷右;
原穴足经总和=太白左+太冲左+太溪左+京骨左+丘墟左+冲阳左+太白右+太冲右+太溪右+京骨右+丘墟右+冲阳右;
井穴手经总和=少商左+中冲左+少冲左+少泽左+关冲左+商阳左+少商右+中冲右+少冲右+少泽右+关冲右+商阳右;
井穴足经总和=隐白左+大敦左+涌泉左+至阴左+足窍阴左+厉兑左+隐白右+大敦右+涌泉右+至阴右+足窍阴右+厉兑右。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内置有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25至55,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0.8至1.2。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或整体上下平衡指数位于标准范围值内,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整体阴阳平衡、整体左右平衡或整体上下平衡为正常或平衡状态;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低于2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低标准状态,若整体经络能量指数高于5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高标准状态;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2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低标准状态,若整体经络能量指数>5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高标准状态;
若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阳盛状态,若整体阴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阴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右盛状态,若整体左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左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下盛状态,若整体上下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上盛状态。
所述经脉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所述低标准状态、高标准状态、阳盛状态、阴盛状态、左盛状态、右盛状态、下盛状态以及上盛状态,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经脉调养建议,把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结果和调取的经脉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经脉调养建议:
1、经络能量状态:
1)低标准状态:属于虚证的可能性大,建议选择行针取补法、艾灸治疗,避免拔罐、刮痧治疗。
2)高标准状态:属于实证的可能性大,建议选择拔罐、刮痧治疗,避免艾灸,行针取泻法为主。
2、阴阳平衡指数:
1)阳盛状态:建议拍打经络、重点三焦经、胆经、心经部位
2)阴盛状态:建议艾灸督脉(如大椎穴)、任脉(如气海、关元)
3、左右平衡指数:
1)左盛状态:建议拍打三焦经、胆经、胃经、刮痧拔罐膀胱经
2)右盛状态:建议按揉肝经(太冲)、脾经(三阴交)。艾灸任脉(气海关元)、肾经(涌泉)。
4、上下平衡指数:
1)下盛状态:健康良好状态,不必干预
2)上盛状态:建议拍打三焦经、胆经、胃经、刮痧拔罐膀胱经。
五、综合评价生成
受检者完成各项评估后,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对获取到的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中医体质评估结果、中医脏腑评估结果以及中医经络评估结果进行汇总,生成综合评估结果;同时,对接收到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调养建议以及经脉调养建议进行汇总,生成综合建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以及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库和输入模块独立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显示模块、生理机能评估模块、中医体质评估模块、中医经络评估模块、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存储单元独立连接;
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提示信息、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健康量表、五脏调养建议及经脉调养建议;
所述数据库为医院内部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及其对应各项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包括: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以及经络测量数据;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采集受检者的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体检数据及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理机能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提示信息,并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和调取的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把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完成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中医体质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中医体质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医体质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中医体质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提示信息和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并把所述调取的提示信息发送到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同时,把所述中医体质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受检者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填写五脏健康量表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五脏健康量表的填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出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根据所述五脏健康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统计,对受检者进行中医脏腑评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并根据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五脏调养建议,并把所述中医脏腑评估结果和调取的五脏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受检者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采集受检者的经络测量数据,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经络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发送到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受检者进行生中医经络评估,并根据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的评估结果在存储单元中调取对应的经脉调养建议,把所述中医经络评估结果和调取的经脉调养建议发送到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
所述综合评价生成模块对获取到的所述生理机能评估结果、中医体质评估结果、中医脏腑评估结果以及中医经络评估结果进行汇总,生成综合评估结果;同时,对接收到的中医体质调养建议、五脏调养建议以及经脉调养建议进行汇总,生成综合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设置有体检数据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以及各个项目的高位阈值及低位阈值;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或者某一项目的数值高于所述高位阈值,或者某一项目的数值低于所述低位阈值,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2;若受检者的体检数据中,高于或低于标准值的项目数量不超过所述的不达标项目阈值,且没有高于或低于所述高位阈值或低位阈值的项目,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理机能评估模块设置有若干关键字,用于对获取的体检结果进行关键字的匹配,若在体检结果中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则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若在体检结果中没有匹配到所述的关键字,则不判断受检者为状态3;
其中,若判断为状态3,则以状态3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若不判断为状态3,则以所述体检数据评估中评估出的状态1或状态2为生理机能评估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体质评估模块通过计算中医体质量表中各个体质类型的转化分,对体质类型进行判断,其中,所述转化分=(各个条目分值之和-条目数)÷条目数÷4×100;
所述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和偏额体质,所述偏额体质包括: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淤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
所述中医体质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是”平和质;
若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且所述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30分且<40分时,判断受检者为“基本是”平和质;
若所述所述平和质的转化分<60分,或各个偏额体质的转化分均>40分,判断受检者为“不是”平和质;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分且<40分,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倾向是”;
若所述偏额体质中的某一项偏额体质的转化分<30,对该偏额体质的判断为“不是”;
其中,若转化分≥40分的偏额体质超过一项,则以转化分数最高的一项偏额体质作为受检者的体质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脏腑评估模块通过计算五脏健康量表中各个脏腑系统对应的得分,对需进行调养的脏腑系统进行判断,以得分最高的脏腑系统作为需进行调养的系统;其中,所述脏腑系统包括:肝胆系统、心—小肠系统、脾胃系统、肺—大肠系统以及肾膀胱系统;
所述五脏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包括在整体经络能量指数评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评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评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评估;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为测量的各个学位的能量指数的总和;
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阴阳比值=原穴阴经总和÷原穴阳经总和,井穴阴阳比值=井穴阴经总和÷井穴阳经总和;
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左右比值=原穴左经总和÷原穴右经总和,井穴左右比值=井穴左经总和÷井穴右经总和;
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2;其中,所述原穴手足比值=原穴手经总和÷原穴足经总和,井穴手足比值=井穴手经总和÷井穴足经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内置有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
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25至55,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和整体上下平衡指数的标准范围值为0.8至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或整体上下平衡指数位于标准范围值内,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整体阴阳平衡、整体左右平衡或整体上下平衡为平衡状态;
若所述整体经络能量指数<2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低标准状态,若整体经络能量指数>55,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经络能量为高标准状态;
若所述整体阴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阳盛状态,若整体阴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阴阳平衡为阴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左右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右盛状态,若整体左右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左右平衡为左盛状态;
若所述整体上下平衡指数<0.8,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下盛状态,若整体上下平衡指数>1.2,所述中医经络评估模块判断整体上下平衡为上盛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脉调养建议设有若干条,分别对应所述低标准状态、高标准状态、阳盛状态、阴盛状态、左盛状态、右盛状态、下盛状态以及上盛状态。
CN201811502712.8A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Pending CN1093461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2712.8A CN109346175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2712.8A CN109346175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6175A true CN109346175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2712.8A Pending CN109346175A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617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83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南京泓时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方位体检系统
CN110459322A (zh) * 2019-08-28 2019-11-15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脏腑分析方法
CN110534197A (zh) * 2019-09-18 2019-12-03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体质识别系统
CN110600134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多环境数据与人体数据的评测系统
CN110910986A (zh) * 2019-10-29 2020-03-24 刘栋 一种用户饮料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3488124A (zh) * 2021-06-15 2021-10-08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心脏康复单元的中医运动疗法
US11899425B1 (en) 2022-09-26 2024-02-13 Oceandrive Ventures, LLC Apparatus for printing energy balance formulation and a method for its us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027A (zh) * 2017-10-20 2018-02-02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7945873A (zh) * 2017-10-26 2018-04-20 康美健康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健康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32977A (zh) * 2018-07-23 2018-12-04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健康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8027A (zh) * 2017-10-20 2018-02-02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管理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7945873A (zh) * 2017-10-26 2018-04-20 康美健康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健康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32977A (zh) * 2018-07-23 2018-12-04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健康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83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南京泓时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方位体检系统
CN110459322A (zh) * 2019-08-28 2019-11-15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脏腑分析方法
CN110534197A (zh) * 2019-09-18 2019-12-03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体质识别系统
CN110600134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四川省绵阳太古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多环境数据与人体数据的评测系统
CN110910986A (zh) * 2019-10-29 2020-03-24 刘栋 一种用户饮料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3488124A (zh) * 2021-06-15 2021-10-08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心脏康复单元的中医运动疗法
US11899425B1 (en) 2022-09-26 2024-02-13 Oceandrive Ventures, LLC Apparatus for printing energy balance formulation and a method for its u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6175A (zh)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系统
Wu et al. Food therapy and medical diet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N101664175A (zh) 一种天然五彩杂粮果蔬茶粥及制作方法
CN103211162A (zh) 一种经发酵处理的杂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9963A (zh) 一种经发芽处理的杂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4174A (zh) 一种天然五彩养脏杂粮瓜菜粥及制作方法
CN103585516A (zh) 一种调治阳虚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中药调理膏
CN104799317A (zh) 一种甘薯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9672A (zh) 一种治疗各型肥胖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0327B (zh) 坎离交补液
CN102919848B (zh) 一种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油类混合物
CN106234920A (zh) 一种杂粮面粉
Kim et al. Weight reduction dieting survey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diet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adult women by age
CN105211852A (zh) 便携式月子汤制作方法
CN102018243A (zh) 莲子百合老鸭汤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Ranade Natural healing through Ayurveda
CN104489472A (zh)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腹泻的食品
CN106262857A (zh) 一种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5267A (zh) 一种养生食品
CN104839586A (zh) 龙牡蛎肉丸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249323A1 (en) Method of non-invasive figure correction and method of massage for non-invasive figure correction
CN102028056A (zh) 具有健脾作用的薏仁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7551A (zh) 一种五色全营养代餐粉
CN205073290U (zh) 一种灵龟八法辨识通络仪
Wang et al. Study on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cheme of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