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0358A -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0358A
CN109340358A CN201811372255.5A CN201811372255A CN109340358A CN 109340358 A CN109340358 A CN 109340358A CN 201811372255 A CN201811372255 A CN 201811372255A CN 109340358 A CN109340358 A CN 109340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mission
oil groove
driving moto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22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0358B (zh
Inventor
高炳钊
林志斌
陈虹
包英豪
尹倪
陈前
岳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3722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0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0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0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0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安装在变速器齿轮前段上方的变速器壳体上,由变速器壳体、壳体连接组件、蓄油槽、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组件组成,蓄油槽两端分别通过壳体连接组件旋转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驱动电机安装在蓄油槽一端的变速器壳体外侧,且驱动电机与蓄油槽同轴连接,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转角传感器组成,转角传感器安装在蓄油槽另一端的变速器壳体外侧,且蓄油槽的端部插接在转角传感器内的转子上,辅助传感器组件、驱动电机和转角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增加或减少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根据变速器工况自行调控润滑油液供给量以减少搅油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变速器飞溅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飞溅润滑与强制润滑是汽车变速器的两种主要润滑形式。相比于利用液压泵对关键润滑部位供给压力油的强制润滑形式,飞溅润滑具有零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额外能耗低的优势。因此,飞溅润滑也成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机械式变速器的主要润滑形式。
飞溅润滑的原理是通过高速转动的齿轮副带动润滑油飞溅,使得被带动甩起的润滑油持续供给到轮齿啮合处、转动轴承处等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而在轮齿啮合表面形成油膜以减小摩擦因数,降低功率损失;同时,循环的油液能够及时带走关键部位产生的热量,使得相关零部件免于过热失效。
由于飞溅润滑是通过旋转的齿轮带动润滑油飞溅,因此要求变速器润滑油液面要高于齿轮副的最低处。相应的,当轮齿搅动润滑油时,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油液的动能和内能,造成功率损失,称为搅油损失。当齿轮浸入液面的深度大时,齿轮旋转时带起的润滑油量较大,相应的搅油损失就会增加,使得变速器传递效率下降;当齿轮浸入液面的深度小时,齿轮旋转带起的润滑油量较小,相应的搅油损失也会降低,使得变速器传递效率较高。
变速器润滑油液面的初始高度应根据变速器特定工况下重要部位的润滑油需求量而定。由于汽车变速器往往具有多个挡位,并且各个挡位的工作范围较宽。因此,在不同工况下变速器对满足工作条件所需的润滑油流量要求不同,并且差别很大。但是,由于传统变速器的初始油量是确定的,因此只能根据恶劣工况下的润滑油需求量确定润滑油液面高度,以保证变速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但是这种情况下确定的油液面高度相对与其他一般工况而言是相对较高的,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工况下的搅油损失不可避免地增大。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源利用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汽车传动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基于变速器飞溅润滑原理以及功率传递过程中搅油损失的来源,提出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实现根据变速器工况自行调控润滑油液供给量以减少搅油损失。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变速器齿轮12前段上方的变速器壳体 1上,由变速器壳体1、壳体连接组件、蓄油槽2、驱动电机3、控制系统以及辅助传感器组件组成;
所述蓄油槽2的两端分别通过壳体连接组件旋转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上;
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蓄油槽2一端的变速器壳体1外侧,且驱动电机3与蓄油槽2同轴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转角传感器41组成,所述转角传感器41安装在蓄油槽2另一端的变速器壳体1外侧,且蓄油槽2的端部插接在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上;
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驱动电机3和转角传感器41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连接组件由轴承15和密封圈16组成,所述轴承15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的轴承孔内,所述密封圈16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上的定位孔的密封配合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油槽2的槽体为半圆柱筒形,蓄油槽2的槽体两侧端面上均沿轴向设有一端阶梯轴,所述蓄油槽2通过阶梯轴与壳体连接组件配合实现旋转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 上;
所述蓄油槽2的一端通过“D”形孔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所述蓄油槽2的另一端通过轴向扁平插头与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和减小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方法;
所述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首先接收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车辆行驶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增加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正向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翻转使其蓄油能力降低,蓄油槽2内流出的润滑油11流入变速箱壳体1内,使变速箱壳体1内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量增大,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增加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当蓄油槽2的槽口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蓄油槽2不蓄油,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大值;
所述减少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首先接收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车辆行驶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增加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反向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反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反向翻转使其蓄油能力升高,使得蓄油槽2不断接收变速器齿轮12搅动飞溅的润滑油,使得变速器壳体1中的润滑油量减少,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减少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当蓄油槽2的槽口旋转呈水平状态时,蓄油槽2 的蓄油能力最强,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小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在满足变速器任何工况润滑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针对具体工况灵活调整变速器中润滑油的实际供给量,以此确定润滑油液面需要淹没齿轮底部的高度,当变速器工作在工作转速较高的工况下,能够减少润滑油供给量,减小齿轮浸油深度,在满足润滑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搅油损失,提高变速器的功率传递效率;相反,在恶劣工况下,本发明所述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又能够通过提高油液面高度,增加搅油量满足各零部件的润滑需求。
2、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应用在变速器上时,只需在原变速器的基础结构上对壳体稍加改进即可,适配范围广,对所匹配的变速器对象结构要求较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通过直接设置驱动电机与蓄油槽组合即实现润滑油供给量调节,结构简单紧凑,本装置附属零件少,且主要零件蓄油槽可由复合材料注塑而成,装置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在汽车变速器中安装使用时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整体轴测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整体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以最大储油量工作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不储油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减小储油量以增大变速器润滑油供给量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增大储油量以减小变速器润滑油供给量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
1-变速器壳体, 2-蓄油槽, 3-驱动电机;
11-润滑油, 12-变速器齿轮, 13-左壳体, 14-右壳体,
15-轴承, 16-密封圈, 17-蓄油池, 18-安装腔;
41-转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变速器壳体1、壳体连接组件、蓄油槽2、驱动电机3、控制系统以及辅助传感器组件。
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器壳体1为现有变速器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变速器壳体1由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对接并通过螺栓拧合而成;在变速器壳体1的内腔底部,变速器齿轮12的正下方设置有蓄油池17,如图4至图7所示,当变速器正常工作时,润滑油11在重力的作用下囤积于蓄油池17内,并且蓄油池17内的润滑油11的液面高于变速器齿轮12的最低处,使得变速器齿轮12底部部分浸润在润滑油11中;如图1、图4至图7所示,在变速器壳体1内,位于变速器齿轮12的前端,且高于蓄油池17中润滑油11的最高液面的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个突出的安装腔18,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即安装在该安装腔18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腔18之所以设置在变速器齿轮12前端的变速器壳体1内,是因为当车辆前进时,变速器齿轮12旋转将带动飞溅的润滑油11甩向变速器齿轮12前端,而在变速器齿轮12前端设置安装腔18将有利于对飞溅的润滑油11进行收集。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轴承15和两个密封圈16;如前所述,所述变速器壳体1由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组成,在所述安装腔18的对应位置处,在左壳体13的内侧面上开有左轴承内孔,一个所述轴承15安装在该左轴承孔内,在左壳体13的外侧面上,与左轴承内孔同轴加工有左定位内孔,所述左定位内孔与所述控制系统中的转角传感器41上的定位凸台相配合连接,在所述左定位内孔外围设置有密封配合面,一个所述密封圈16安装在该左定位内孔的密封配合面上,实现转角传感器41与左壳体13之间的密封配合,此外,在左壳体13的外侧面上还开有左紧固螺栓孔,用于将转角传感器41紧固安装在左壳体13上;在所述安装腔18的对应位置处,在右壳体14的内侧面上开有右轴承内孔,所述右轴承孔与前述左轴承孔同轴,另一个所述轴承15安装在该右轴承孔内,在右壳体14的外侧面上,与又轴承内孔同轴加工有右定位内孔,所述右定位内孔与所述驱动电机3上的定位凸台相配合连接,在所述右定位内孔外围也设置有密封配合面,另一个所述密封圈16安装在该右定位内孔的密封配合面上,实现驱动电机3与右壳体14之间的密封配合,此外,在右壳体14的外侧面上还开有环形的右紧固螺栓孔,用于将驱动电机3紧固安装在右壳体上。所述左壳体13与所述右壳体14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以确保左壳体13内侧面上的左轴承孔与右壳体14内侧面上的右轴承孔之间的同轴度。
所述蓄油槽2作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末端执行元件,是本发明所述装置的核心部件。所述蓄油槽2整体由尼龙复合材料注塑而成,蓄油槽2的槽体的内为表面平整且光滑,蓄油槽2的材质耐腐蚀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润滑油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蓄油槽2的槽体为半圆柱筒形的容油槽,蓄油槽2的槽体左右端面上均沿轴向设有一端阶梯轴,其中,所述蓄油槽2左端的阶梯轴与变速器壳体1的左壳体13配合连接,蓄油槽2左端的阶梯轴与左壳体13内的轴承15的内圈相配合,轴承15的端面限位顶靠在蓄油槽2左端阶梯轴的轴肩上,使蓄油槽2的左端通过与之对应的轴承15旋转安装在左壳体13上,此外,在蓄油槽2左端的阶梯轴外端面上,沿轴向设有一个扁平插头,该扁平插头插接在定位于左壳体13上的转角传感器41内,并与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相配合连接,当蓄油槽2整体沿轴向旋转时,通过所述扁平插头带动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同步旋转,通过转角传感器41将旋转角度变化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向外输出,进而准确检测蓄油槽2的旋转角度变化状态;所述蓄油槽2右端的阶梯轴与变速器壳体1的右壳体 14配合连接,蓄油槽2右端的阶梯轴与右壳体14内的轴承15的内圈相配合,轴承15的端面限位顶靠在蓄油槽2右端阶梯轴的轴肩上,使蓄油槽2的右端通过与之对应的轴承15旋转安装在右壳体14上,此外,在蓄油槽2右端的阶梯轴外端面上,沿轴向开有一个“D”形孔,定位于右壳体14上的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轴端与该“D”形孔同轴匹配连接实现径向精准限位,使驱动电机3带动蓄油槽2同步旋转,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旋转角度进而精确控制蓄油槽2的旋转角度。
上述蓄油槽2在驱动电机3的带动下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蓄油槽2槽口水平向上、蓄油槽2槽口向内倾斜以及蓄油槽2槽口竖直向内,下面间分别对三种状态加以说明:
如图4所示,所述蓄油槽2在驱动电机3的控制带动下,槽口水平向上,使得蓄油槽2的槽体内能够储存润滑油11,当变速器开始工作时,变速器齿轮12旋转并搅动变速器壳体1中蓄油池17内的润滑油11,带动润滑油11沿变速器齿轮12切线方向向前飞溅,此时,布置在变速器齿轮12前端上方的蓄油槽2将接收到飞溅而来的润滑油11,并将润滑油11 储存在其槽体内,由于蓄油池14内的润滑油11不断被搅动、飞溅并储存在蓄油槽2内,使得蓄油池17内的润滑油11总量减少,降低变速器齿轮12在润滑油11中的浸入深度,从而达到降低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的目的,此时由于蓄油槽2槽口水平向上,故此时蓄油槽2 的蓄油能力最强,能够存储润滑油11额量最多,此时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最小。
如图6所示,所述蓄油槽2在驱动电机3的控制带动下,槽口向内(向变速器齿轮12的方向)翻转倾斜,此时,蓄油槽2内的润滑油11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出蓄油槽 2,流进变速器壳体1中蓄油池17内,故所述蓄油槽2内的润滑油11减少,蓄油池17内的润滑油11增加,蓄油池17内润滑油11的液面上升,变速器齿轮12在润滑油11中的浸入深度升高,从而达到增加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的目的。
如图5所示,所述蓄油槽2在驱动电机3的控制带动下,槽口向内(向变速器齿轮12的方向)翻转至竖直,此时,润滑油11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流出蓄油槽2,并流入变速器壳体1中蓄油池17内,使得蓄油槽2内无润滑油11,而此时蓄油池17内润滑油11 量最大,变速器齿轮12在润滑油11中的浸入深度最大,此时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最大。
如上所述,通过驱动电机3控制蓄油槽2的工作转角,从而控制蓄油槽2内的润滑油量,进而控制变速器壳体1中蓄油池17内的润滑油量,控制变速器齿轮12在润滑油11中的浸入深度,最终达到控制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的目的。
如上所述,所述驱动电机3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实现润滑油供给量调节的动力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电机3壳体上的连接法兰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右壳体14上,在驱动电机3的端面与右壳体1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6,以防止变速器壳体1内的油液泄露;所述驱动电机3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正转或反转;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单边铣扁的方法将其端部截面加工为“D”形,使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蓄油槽2右端的“D”形孔同轴匹配连接实现径向精准限位,使驱动电机3带动蓄油槽2同步旋转。所述驱动电机3根据变速器润滑油总供给量要求带动蓄油槽2旋转,并使蓄油槽2停止在设定角度处,使得蓄油槽2内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进而调控在变速器中工作的润滑油量大小。
所述控制系统为本发明所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决策装置及控制中心,由控制器和转角传感器41组成;所述转角传感器41的安装连接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左壳体 13上,在转角传感器41的端面与左壳体1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6,以防止变速器壳体1 内的油液泄露;所述蓄油槽2左端的扁平插头插接在转角传感器41中,并带动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同步旋转,通过转角传感器41将旋转角度变化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向外输出;所述转角传感器41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转角传感器41将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2的旋转角度变化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转角传感器41的角度变化信号后,将其与预设的目标角度值相比较,并通过控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驱动电机3实现对蓄油槽2工作角度的控制,使其达到设定值的要求,从而实现对驱动电机3的闭环控制。
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包括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行驶负荷信息,所述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速器轴齿齿轮副的转速信息,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信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温度信息;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中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获取到检测车辆行驶负荷信息、变速器轴齿齿轮副的转速信息以及车辆行驶速度信息,即获取到变速器实时工作状态信息,然后控制器根据变速器的整体工作状态判断此时变速器各零部件需要的润滑油量值,此外,控制器还参考关键润滑部件的温度信息,对最终的最优润滑油液面高度进行修正,进而获得准确的变速器润滑油供给量,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的正反转控制蓄油槽2的工作角度,控制蓄油槽2内的润滑油存储量,最终达到控制润滑油供给量的目的。
根据上述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及连接关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和减小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当变速器工作转速较低,变速器齿轮12的搅油能力较差,变速器各零部件对润滑需求增大时,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接收辅助传感器组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负荷信息,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变速器轴齿齿轮副的转速信息以及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增加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润滑油液面位置,实线为控制工作完成后的润滑油液面位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正向顺时针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翻转一定角度,其蓄油能力降低,这使得蓄油槽2排出的润滑油11体积增加,并流入变速箱壳体1内,使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量增大,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增加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为止;如图5所示,当蓄油槽2的槽口向内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此时蓄油槽2不蓄油,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大值。
2、减小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当变速器工作转速较高,变速器齿轮12的齿轮搅油能力较强,并相应带来变速器整体搅油损失变大,传递功率效率低的问题时,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接收辅助传感器组中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负荷信息,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变速器轴齿齿轮副的转速信息以及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减小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如图7 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润滑油液面位置,实线为控制工作完成后的润滑油液面位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反向逆时针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反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翻转一定角度,其蓄油能力增高,使得蓄油槽2不断接收变速器齿轮12搅动飞溅的润滑油,蓄油槽2内储存的润滑油体积增大,使得变速器壳体1中的润滑油量减少,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减少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为止;如图4 所示,当蓄油槽2的槽口呈水平状态时,蓄油槽2的蓄油能力最强,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小值。

Claims (5)

1.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安装在变速器齿轮(12)前段上方的变速器壳体(1)上,由变速器壳体(1)、壳体连接组件、蓄油槽(2)、驱动电机(3)、控制系统以及辅助传感器组件组成;
所述蓄油槽(2)的两端分别通过壳体连接组件旋转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上;
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蓄油槽(2)一端的变速器壳体(1)外侧,且驱动电机(3)与蓄油槽(2)同轴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转角传感器(41)组成,所述转角传感器(41)安装在蓄油槽(2)另一端的变速器壳体(1)外侧,且蓄油槽(2)的端部插接在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上;
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驱动电机(3)和转角传感器(41)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连接组件由轴承(15)和密封圈(16)组成,所述轴承(15)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的轴承孔内,所述密封圈(16)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上的定位孔的密封配合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油槽(2)的槽体为半圆柱筒形,蓄油槽(2)的槽体两侧端面上均沿轴向设有一端阶梯轴,所述蓄油槽(2)通过阶梯轴与壳体连接组件配合实现旋转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上;
所述蓄油槽(2)的一端通过“D”形孔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所述蓄油槽(2)的另一端通过轴向扁平插头与转角传感器(41)内的转子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传感器组件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和减小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方法;
所述增加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首先接收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车辆行驶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增加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正向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翻转使其蓄油能力降低,蓄油槽(2)内流出的润滑油(11)流入变速箱壳体(1)内,使变速箱壳体(1)内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量增大,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增加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当蓄油槽(2)的槽口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蓄油槽(2)不蓄油,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大值;
所述减少变速器润滑油量的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首先接收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车辆行驶信息,然后对变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综合辅助传感器组检测到的变速器关键润滑部位的实时温度信息,获得一个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进而获得相应的蓄油槽(2)的目标角度值,对比控制系统中转角传感器(41)实时检测到的蓄油槽角度值做出增加变速箱润滑油量的决策,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反向转动,带动蓄油槽(2)的槽口同步向着变速器齿轮(12)的反方向转动,此时蓄油槽(2)由于槽口反向翻转使其蓄油能力升高,使得蓄油槽(2)不断接收变速器齿轮(12)搅动飞溅的润滑油,使得变速器壳体(1)中的润滑油量减少,直至蓄油池(17)中的润滑油减少到满足目标润滑油供给量预期值,当蓄油槽(2)的槽口旋转呈水平状态时,蓄油槽(2)的蓄油能力最强,所述控制装置达到所能供给的变速器润滑油量最小值。
CN201811372255.5A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340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2255.5A CN109340358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2255.5A CN109340358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0358A true CN109340358A (zh) 2019-02-15
CN109340358B CN109340358B (zh) 2024-03-19

Family

ID=6531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2255.5A Active CN109340358B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03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970B (zh) * 2020-12-21 2021-10-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潤滑油量調整系統及潤滑油量調整方法
CN113606322A (zh) * 2021-08-10 2021-11-05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窄容腔齿轮传动箱的自润滑结构
CN114060500A (zh) * 2021-12-03 2022-02-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ct变速器的润滑油自动调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600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JP2006275163A (ja) * 2005-03-29 2006-10-1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変速機の潤滑油面調整装置
JP2008051176A (ja) * 2006-08-23 2008-03-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08082530A (ja) * 2006-09-29 2008-04-10 Toyota Motor Corp 差動歯車装置の潤滑装置
CN106641208A (zh) * 2015-11-03 2017-05-10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具有用于控制润滑油液位的机构的传动系部件
CN209385620U (zh) * 2018-11-16 2019-09-13 吉林大学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9600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JP2006275163A (ja) * 2005-03-29 2006-10-12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変速機の潤滑油面調整装置
JP2008051176A (ja) * 2006-08-23 2008-03-0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08082530A (ja) * 2006-09-29 2008-04-10 Toyota Motor Corp 差動歯車装置の潤滑装置
CN106641208A (zh) * 2015-11-03 2017-05-10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具有用于控制润滑油液位的机构的传动系部件
CN209385620U (zh) * 2018-11-16 2019-09-13 吉林大学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970B (zh) * 2020-12-21 2021-10-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潤滑油量調整系統及潤滑油量調整方法
US11906939B2 (en) 2020-12-21 2024-02-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ubricating oil volume adjustment system and lubricating oil volume adjustment method
CN113606322A (zh) * 2021-08-10 2021-11-05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窄容腔齿轮传动箱的自润滑结构
CN113606322B (zh) * 2021-08-10 2023-10-03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窄容腔齿轮传动箱的自润滑结构
CN114060500A (zh) * 2021-12-03 2022-02-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dct变速器的润滑油自动调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0358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0358A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892892B1 (en)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front bearing of water-cooled motor and motor driving assembly
CN109296741A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油液面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10219973B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CN209385620U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油量控制装置
CN105865792A (zh) 一种轴瓦旋转轴颈固定的织构滑动轴承实验台
CN201043601Y (zh) 减速器高速轴轴承润滑系统
CN110608283B (zh) 一种滚针轴承润滑装置及润滑油供给调控方法
CN111795137A (zh) 一种变速器
CN103016697B (zh) 一种改进的差速器润滑装置
CN216742752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
CN206785933U (zh) 一种带有智能监控系统的蜗轮减速机
CN211315059U (zh) 一种滚针轴承润滑装置
CN102011860A (zh) 减速器轴承的润滑装置、应用该装置的减速器及其下箱体
JPS5894672A (ja) 車両用差動装置
CN210484575U (zh) 一种齿轮传动结构
CN108533726B (zh) 齿轮箱快速跟随润滑冷却系统及润滑冷却控制方法
JPH0960712A (ja) 歯車装置
CN217583109U (zh) 一种搅拌机用集成润滑摆线针式减速机
CN218542906U (zh) 变速器输入轴、变速器及车辆
CN108644368A (zh) 一种双离合混合动力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06175503U (zh) 具有润滑结构的花键
CN218761305U (zh) 一种机械式齿轮变速箱
CN215615151U (zh) 一种立体式车床工作台传动机构
CN219623211U (zh) 一种减速箱壳体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