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6447B -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6447B
CN109336447B CN201811118807.XA CN201811118807A CN109336447B CN 109336447 B CN109336447 B CN 109336447B CN 201811118807 A CN201811118807 A CN 201811118807A CN 109336447 B CN109336447 B CN 109336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solution
slump retaining
parts
retain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88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6447A (zh
Inventor
罗琼
季锦卫
章鹏飞
王宜慧
陈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88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6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6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6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6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6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329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08G65/33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3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or halides, or ester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其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不饱和聚醚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阻聚剂;催化剂;氧化剂;还原剂;分子量调节剂;pH调节剂和水,其中所述不饱和聚醚组合物包括第一不饱和聚醚和第二不饱和聚醚,且其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小于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本申请还涉及该稳定型保坍剂的制备方法,该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本申请的稳定型保坍剂在不同水泥中均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和稳定的保坍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砂石原材料波动,且对混凝土保坍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物、跨海大桥、海洋钻井平台、隧道、大坝或机场等建筑工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型保坍剂,该稳定型保坍剂的制备方法,该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向高强、绿色、高性能方向迅猛发展,对作为混凝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减水剂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往传统的混凝土减水剂,如第一代的木质素和第二代的萘磺酸盐系、磺化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系、脂肪族系等减水剂,由于掺量较大、减水率不够高、增强效果不甚显著、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混凝土施工方法。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工业萘、浓硫酸、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存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缺点,从而进一步制约了传统混凝土减水剂的推广和应用。
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其性能优异、节能环保、混凝土耐久性好等优点从2006年开始在高铁、水电、核电等国家重点工程进行应用。但随着资源紧缺和混凝土性能需求提升,聚羧酸减水剂在推广应用过程也常出现保坍不够、且保坍效果易受温度等因素影响的问题。
因此,开发具有保坍性能优异且使用条件不敏感的稳定型保坍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同水泥中均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和稳定的保坍效果、制备工艺简单的稳定型保坍剂,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不饱和聚醚;丙烯酸类单体;阻聚剂;催化剂;氧化剂;还原剂;分子量调节剂;液碱和水。通过选择特定的聚合单体,本申请的稳定型保坍剂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和稳定的保坍效果,适用于不同工程中混凝土。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不饱和聚醚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阻聚剂;催化剂;氧化剂;还原剂;分子量调节剂;pH调节剂和水,其中所述不饱和聚醚组合物包括第一不饱和聚醚和第二不饱和聚醚,且其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小于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300;和/或,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为甲氧基聚氧乙烯醚和/或甲氧基聚氧丙烯醚;和/或,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为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乙烯基乙二醇醚聚氧乙烯醚、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丙烯醚或乙烯基乙二醇醚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包括巯基丙酸和/或硫代甘醇;
和/或,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
和/或,所述催化剂包括对甲苯磺酸;
和/或,所述氧化剂包括双氧水;
和/或,所述还原剂包括TP1351,七水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和/或,所述pH调节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或者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7-14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100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4.5-8.5份丙烯酸、0.15-0.35份对甲苯磺酸、0.02-0.06份对苯二酚、0.8-1.8份双氧水、0.10-0.30份还原剂TP1351、0.04-0.08份还原剂七水硫酸亚铁、0.20-0.40份巯基丙酸、0.05-0.25份硫代甘醇、1-3份氢氧化钠和110-280份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型保坍剂固含量为30wt%-50wt%,其中wt%表示重量%。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第一不饱和聚醚、丙烯酸类单体、催化剂及阻聚剂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min,酯化反应结束后,将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S2: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氧化剂和至少一部分的还原剂,然后滴加第一溶液、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用pH调节剂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4~6,再用水调节至固含量为30wt%~50wt%,得到所述稳定型保坍剂;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由第二不饱和聚醚和水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由所述酯化产物、链转移剂和水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由剩余部分的还原剂和水混合得到。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在搅拌条件下,将甲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对甲苯磺酸及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分钟,酯化反应结束后,将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S2: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双氧水,然后滴加第一溶液、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再用水调节至固含量为30wt%~50wt%,即为稳定型保坍剂;
所述第一混合物由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一溶液由巯基丙酸、硫代甘醇、酯化产物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溶液由TP1351和水混合得到。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将7~14重量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4.5~8.5重量份丙烯酸、0.15~0.3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及0.02~0.06重量份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分钟,酯化反应结束后,将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2)将第一混合物:100重量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60-140重量份水,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温度保持5~25℃,备用;
(3)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0.8~1.8重量份双氧水;
(4)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后搅拌10分钟,向第一混合物中同时滴加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5~25℃;其中,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于30~70分钟内滴完;第一溶液包括0.20~0.40重量份巯基丙酸、0.05~0.25重量份硫代甘醇、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和10~30重量份水,第二溶液包括0.10~0.30重量份TP1351、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10~30重量份水,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为90~200重量份;
(5)滴加完毕后,继续于5~25℃保温进行聚合反应20~60分钟;
(6)用1~3重量份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用20~80重量份水调节固含量至35wt%~50wt%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稳定型保坍剂。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和步骤(6)中后补水的总用量为110~280重量份;
和/或,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较佳地为110~170重量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105℃~115℃;
和/或,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390~450分钟;
和/或,步骤(4)中,第一溶液较佳地从一第一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和/或,步骤(4)中,第二溶液较佳地从一第二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和/或,步骤(4)和(5)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10℃~20℃。
和/或,步骤(4)中,所述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的滴加时间较佳地为40~60分钟。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稳定型保坍剂添加到无机胶凝材料或使用无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中。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砂浆、矿粉、粉煤灰或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的用量为无机胶凝材料重量的0.10%~0.32%。
在第四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筑工程包括高层建筑物、跨海大桥、海洋钻井平台、隧道、大坝或机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稳定型保坍剂在不同水泥中均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和稳定的保坍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砂石原材料波动,且对混凝土保坍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物、跨海大桥、海洋钻井平台、隧道、大坝或机场等建筑工程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其可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不饱和聚醚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阻聚剂;催化剂;氧化剂;还原剂;分子量调节剂;氢氧化钠和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饱和聚醚是指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甲氧基聚氧乙烯醚。其中所述不饱和聚醚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生产公司为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不饱和聚醚甲氧基聚氧乙烯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生产公司为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包括巯基丙酸,硫代甘醇中的一种和/或两种;和/或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或所述催化剂包括对甲苯磺酸;和/或氧化剂包括双氧水;和/或还原剂包括TP1351,七水硫酸亚铁中的一种和/或两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100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7-14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4.5-8.5份丙烯酸、0.15-0.35份对甲苯磺酸、0.02-0.06份对苯二酚、0.8-1.8份双氧水、0.10-0.30份还原剂TP1351,所述还原剂TP1351为市售产品,销售公司为上海英洛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04-0.08份还原剂七水硫酸亚铁、0.20-0.40份巯基丙酸、0.05-0.25份硫代甘醇、1-3份氢氧化钠和110-280份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型保坍剂固含量为30-50wt%。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搅拌条件下,将甲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对甲苯磺酸及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min,酯化反应结束后,将酯化产物倒出备用;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双氧水,然后滴加第一溶液、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再用水调节至固含量为30wt%~50wt%,即为稳定型保坍剂;
所述第一混合物由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一溶液由巯基丙酸、硫代甘醇、酯化产物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溶液由TP1351和水混合得到。
较佳地,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将7~14重量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4.5~8.5重量份丙烯酸、0.15~0.3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及0.02~0.06重量份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分钟,酯化反应结束后,将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2)将第一混合物:100重量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60-140重量份水,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温度保持5~25℃,备用;
(3)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0.8~1.8重量份双氧水;
(4)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后搅拌10分钟,向第一混合物中同时滴加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5~25℃;其中,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于30~70分钟内滴完;第一溶液包括0.20~0.40重量份巯基丙酸、0.05~0.25重量份硫代甘醇、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和10~30重量份水,第二溶液包括0.10~0.30重量份TP1351、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10~30重量份水,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为90~200重量份;
(5)滴加完毕后,继续于5~25℃保温进行聚合反应20~60分钟;
(6)用1~3重量份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用20~80重量份水调节固含量至35wt%~50wt%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和步骤(6)中后补水的总用量为110~280重量份。
其中,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较佳地为110~170重量份。
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105℃~115℃。
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390~450分钟。
步骤(4)中,第一溶液较佳地从一第一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步骤(4)中,第二溶液较佳地从一第二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步骤(4)和(5)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10℃~20℃。
步骤(4)中,所述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的滴加时间较佳地为40~60分钟。
步骤(4)中,对于所述搅拌的速度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使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与第一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其为:将所述稳定型保坍剂添加到无机胶凝材料或使用无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中。
其中,所述无机胶凝材料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无机胶凝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矿粉、粉煤灰、混凝土等。
其中,使用所述稳定型保坍剂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使用的无机凝胶材料种类,按照本领域常规掺量选择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的添加量,一般为所述无机胶凝材料重量的0.10%~0.32%。
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适用于砂石原材料波动,且对混凝土保坍性要求高的高层建筑物、跨海大桥、海洋钻井平台、隧道、大坝或机场等建筑工程中。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但并不因此将本申请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试剂和原材料都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在下述实施例中,数均分子量为2000、2500、3000、3500、4000的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数均分子量为200的甲氧基聚氧乙烯醚均购自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南方水泥购自上海金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牌号为PO42.5;万安水泥购自上海万安华新水泥有限公司,牌号为PO42.5;海螺水泥购自上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牌号为PO42.5。
实施例1
(1)酯化:称取7重量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4.5重量份丙烯酸、0.1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和0.02重量份对苯二酚,投入酯化反应釜中,搅拌均有,加热升温至100℃,在100℃酯化反应480分钟,制得酯化产物11.67份;
(2)聚合前准备:
第一混合物的配制:称取100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60重量份水,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热升温至25℃,备用;
第一溶液的配制:称取11.67重量份酯化产物、0.20重量份巯基丙酸、0.25重量份硫代甘醇和10重量份水,搅拌均匀,备滴加;
第二溶液的配制:称取0.10重量份还原剂TP1351和20重量份水,搅拌均匀,备滴加;
(3)聚合:步骤(2)已投入第一混合物的聚合反应釜,开动搅拌,加热升温至25℃时,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04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0.80重量份双氧水,同时开始滴加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控制滴加速度,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于30分钟同时匀速滴完;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聚合反应60分钟;
(4)中和:加入1重量份氢氧化钠调节PH值,加入后补水20重量份调节固含量至50%即得稳定型保坍剂。
将实施例1制备的稳定型保坍剂添加到三种不同水泥净浆和混凝土中;南方水泥净浆中的添加量为重量的0.16%,初始流动度为210mm,1h流动度为230mm,2h流动度为240mm,3h流动度为235mm,南方水泥混凝土中的添加量为0.20%,初始坍落度为200mm,1h坍落度为205mm,2h坍落度为210mm,3h坍落度为200mm;万安水泥净浆中的添加量为重量的0.10%,初始流动度为220mm,1h流动度为210mm,2h流动度为205mm,3h流动度为200mm,万安水泥混凝土中的添加量为0.16%,初始坍落度为210mm,1h坍落度为200mm,2h坍落度为195mm,3h坍落度为190mm;海螺水泥净浆中的添加量为重量的0.20%,初始流动度为200mm,1h流动度为200mm,2h流动度为195mm,3h流动度为185mm,海螺水泥混凝土中的添加量为0.24%,初始坍落度为195mm,1h坍落度为190mm,2h坍落度为190mm,3h坍落度为180mm;
实施例2-5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具体标注在下表1中。其中,对比样品为市售常规聚羧酸系减水剂。
表1实施例1-5的原料、实验条件以及与对比样品的性能数据比较。
Figure BDA0001809497490000091
Figure BDA0001809497490000101
Figure BDA0001809497490000111
由表1可见,本发明的稳定型保坍剂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和优异的保坍性能且使用条件不敏感,解决随着资源紧缺和混凝土性能需求提升导致的保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不饱和聚醚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阻聚剂;催化剂;氧化剂;还原剂;分子量调节剂;pH调节剂和水,其中所述不饱和聚醚组合物包括第一不饱和聚醚和第二不饱和聚醚,且其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小于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
其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300;
其中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4000;
其中所述第一不饱和聚醚为甲氧基聚氧乙烯醚和/或甲氧基聚氧丙烯醚;
其中所述第二不饱和聚醚为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乙烯基乙二醇醚聚氧乙烯醚、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丙烯醚或乙烯基乙二醇醚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包括巯基丙酸和/或硫代甘醇;
和/或,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
和/或,所述催化剂包括对甲苯磺酸;
和/或,所述氧化剂包括双氧水;
和/或,所述还原剂包括TP1351,七水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和/或,所述pH调节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或者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为基准计,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7-14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100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4.5-8.5份丙烯酸、0.15-0.35份对甲苯磺酸、0.02-0.06份对苯二酚、0.8-1.8份双氧水、0.10-0.30份还原剂TP1351、0.04-0.08份还原剂七水硫酸亚铁、0.20-0.40份巯基丙酸、0.05-0.25份硫代甘醇、1-3份氢氧化钠和110-280份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型保坍剂固含量为30wt%-50wt%。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第一不饱和聚醚、丙烯酸类单体、催化剂及阻聚剂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min,酯化反应结束后,将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S2: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氧化剂和至少一部分的还原剂,然后滴加第一溶液、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用pH调节剂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4~6,再用水调节至固含量为30wt%~50wt%,得到所述稳定型保坍剂;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物由第二不饱和聚醚和水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由所述酯化产物、链转移剂和水混合得到;
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由剩余部分的还原剂和水混合得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在搅拌条件下,将甲氧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对甲苯磺酸及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分钟,酯化反应结束后,将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S2: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双氧水,然后滴加第一溶液、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再用水调节至固含量为30wt%~50wt%,即为稳定型保坍剂;
所述第一混合物由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一溶液由巯基丙酸、硫代甘醇、酯化产物和水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溶液由TP1351和水混合得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将7~14重量份甲氧基聚氧乙烯醚、4.5~8.5重量份丙烯酸、0.15~0.3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及0.02~0.06重量份对苯二酚投入反应容器内,升温至100~120℃,在相应温度下酯化反应360-480分钟,酯化反应结束后,将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倒出备用;
(2)将第一混合物:100重量份乙烯基羟丁基聚氧乙烯醚和60-140重量份水,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温度保持5~25℃,备用;
(3)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0.8~1.8重量份双氧水;
(4)加入七水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后搅拌10分钟,向第一混合物中同时滴加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5~25℃;其中,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于30~70分钟内滴完;第一溶液包括0.20~0.40重量份巯基丙酸、0.05~0.25重量份硫代甘醇、11.67~22.91重量份酯化产物和10~30重量份水,第二溶液包括0.10~0.30重量份TP1351、0.04~0.08重量份七水硫酸亚铁和10~30重量份水,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为90~200重量份;
(5)滴加完毕后,继续于5~25℃保温进行聚合反应20~60分钟;
(6)用1~3重量份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6,用20~80重量份水调节固含量至35wt%~50wt%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稳定型保坍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和步骤(6)中后补水的总用量为110~280重量份;
和/或,第一混合物、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中所述水的总用量为110~170重量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稳定型保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05℃~115℃;
和/或,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时间为390~450分钟;
和/或,步骤(4)中,第一溶液从一第一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和/或,步骤(4)中,第二溶液从一第二高位槽中滴加到聚合反应釜中;
和/或,步骤(4)和(5)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0℃~20℃;
和/或,步骤(4)中,所述第一溶液、第二溶液的滴加时间为40~60分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稳定型保坍剂添加到无机胶凝材料或使用无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砂浆、矿粉、粉煤灰或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稳定型保坍剂的用量为无机胶凝材料重量的0.10%~0.32%。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保坍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包括高层建筑物、跨海大桥、海洋钻井平台、隧道、大坝或机场。
CN201811118807.XA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36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8807.XA CN109336447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8807.XA CN109336447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6447A CN109336447A (zh) 2019-02-15
CN109336447B true CN109336447B (zh) 2021-05-11

Family

ID=6530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880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36447B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6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9061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高石粉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0435A (ja) * 2003-10-22 2005-08-1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金属ナノ粒子及び金属ナノ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CN102504140A (zh) * 2011-11-30 2012-06-20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以聚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261721A (zh) * 2014-09-22 2015-01-0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2627A (zh) * 2016-09-12 2017-02-22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9204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纤维素醚类单体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0435A (ja) * 2003-10-22 2005-08-1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金属ナノ粒子及び金属ナノ粒子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CN102504140A (zh) * 2011-11-30 2012-06-20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以聚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261721A (zh) * 2014-09-22 2015-01-0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2627A (zh) * 2016-09-12 2017-02-22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92045A (zh) * 2017-12-29 2018-06-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纤维素醚类单体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6447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8176B (zh) 超长保坍水泥基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及其应用
CN110451839B (zh) 一种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30231415A1 (en) Slump Retaining and Dispersing Agent for Hydraulic Compositions
CN109369860B (zh) 缓释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2404B (zh) 一种常温合成聚酯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4979B (zh) 缓释型聚羧酸保坍剂的常温制备方法
CN109020435B (zh) 一种耐高低温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279B (zh) 一种海工混凝土抗腐蚀复合外加剂
CN109021182B (zh) 源自环保无味原料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65416B (zh) 构件用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18801A1 (en) Hydraulic composition
CN109776021A (zh) 一种低引气型清水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40920A (ja) セメント用添加剤およびセメント組成物
CN109336447B (zh) 一种稳定型保坍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019056A (zh) 减水型本体聚合固体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9111146B (zh) 一种多功能酯类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179B (zh) 一种膦酸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磷酸基母液
CN110963739B (zh) 一种水剂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7653A (zh) 可与萘系减水剂复配的共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12851879B (zh) 一种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5492B (zh) 一种高减水高保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753A (zh) 一种六碳单体合成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9721271B (zh) 一种自密实高和易性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组合物
CN106336138A (zh) 一种控泡剂及其制成的引气减水复配剂、混凝土
JP6263404B2 (ja) 高炉スラグ含有コンクリートの調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