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3338A -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3338A
CN109333338A CN201811486276.XA CN201811486276A CN109333338A CN 109333338 A CN109333338 A CN 109333338A CN 201811486276 A CN201811486276 A CN 201811486276A CN 109333338 A CN109333338 A CN 109333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glass
star wheel
layer
erratic star
glas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62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志远
胡中伟
林琳
徐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862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3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3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3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27Work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载片层、驱动层、密封圈和气门芯。该游星轮夹具采用载片层‑驱动层‑载片层的夹芯式结构,载片层与驱动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该密封圈放置于载片层与驱动层内预设的密封圈槽中;该气门芯则螺接于载片层上预设的螺纹孔中。该载片层上圆周分布有若干载片槽,载片槽内均匀分布微小通孔,工件放置于载片槽内时,工件、载片层、密封圈、驱动层及气门芯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将气门芯连接气泵,抽取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吸附于游星轮载具上。上述夹具可在保持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传统游星轮夹具由于过薄、翘曲等缺陷引起工件破损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薄片工件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薄片工件在众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计算机磁盘、光学镜片和半导体衬底等。这类工件通常要求具有很高的表面平整度和表面质量。研磨和抛光属于精密加工,是薄片工件常用的加工手段。薄片工件经过平面研磨能够获得微米级的表面平整度,经过抛光则能获得极低的表面粗糙度。双面行星研磨/抛光则是指在双面行星研磨/抛光设备上进行研磨/抛光加工,由于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时工件的上下两个表面同时进行材料去除,因此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单面研磨/抛光更高,同时,因为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时磨粒运动轨迹更加复杂和均匀,所以工件表面质量也更好。以上优点使得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成为薄片工件加工的首选方式。
然而,双面行星研磨/抛光存在着一定的局限:(1)传统的双面行星研磨/抛光要求游星轮夹具的厚度必须小于工件厚度。以半导体衬底为例,出于对缩减材料成本的需求,衬底的厚度规格呈现越来越薄的趋势,相应的,游星轮的厚度也越来越薄。这使得游星轮的强度变得难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更加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现象,导致衬底破损,甚至脱离游星轮造成“爆盘”,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2)传统的双面行星研磨/抛光,适用于对工件上下表面要求一致的场合,然而像半导体衬底这一类工件,往往对两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不一致,则不得不在单面研磨/抛光设备上进行单面加工,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倘若能够提出一种新的方案使得单面加工能够在双面研磨/抛光设备上进行,便能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为了解决上述两点矛盾,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面研磨/抛光游星轮夹具能够满足超薄工件的加工,并且同时适用于双面加工工件和单面加工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真空吸附的原理,使得:(1)对于单面加工工件,可在双面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大幅上升,并且适用于超薄工件的加工;(2)对于双面加工工件,可在保持原有的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规避因夹具过薄带来的加工风险,极大地提高良品率。对于双面加工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包括:载片层、驱动层、密封圈和气门芯;
所述载片层设置在驱动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夹芯式结构,载片层与驱动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片层与驱动层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的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放置于载密封圈槽中;所述载片层背向驱动层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气门芯则螺接于螺纹孔中;
该载片层上绕着载片层的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有若干载片槽,载片槽内均匀分布微小通孔,工件放置于载片槽内时,工件、载片层、密封圈、驱动层及气门芯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将气门芯连接气泵,抽取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吸附于游星轮载具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的外周沿着周向分布有齿尖;所述齿尖的形状和个数依据所使用加工设备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片槽的深度在100~1000μm范围内,具体深度根据零件厚度而定,载片槽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形状和尺寸需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载片槽内分布的微小通孔孔径范围为0.8~1.2mm,均匀排布,通孔间距为5~10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厚度范围为2~3mm,密封圈的直径根据载片槽的形状和大小而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孔设置在载片层的中心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所述驱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陶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上料:将待加工工件摆放于游星轮夹具一侧的载片槽中,将气泵连接该侧气门芯,抽出夹具内部部分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紧密吸附于夹具,随后翻转到夹具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2)下料:将气泵连接夹具一侧的气门芯,向夹具内部空间充气平衡内外部气压,取下该侧所有工件,随后翻转到夹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对于双面加工工件,该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可在保持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减少传统游星轮夹具由于过薄、翘曲等缺陷引起工件破损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特别适用于薄片工件的加工。
使得双面研磨/抛光设备适用于原本需要在单面研磨/抛光设备上进行加工的工件,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具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夹具载片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具驱动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夹具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门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载片层,2-驱动层,3-密封圈,4-气门芯,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查阅图1至图6,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包括:
载片层1,其材质为陶瓷,呈圆形;其上沿绕着载片层的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有若干圆形载片槽,载片槽深度为200μm至500μm,视工件厚度和去除量而定;载片槽内均匀分布微小通孔,孔径范围为0.8~1.2mm,呈六方最密排布,通孔间距为5~10mm;其中心开沉头通孔并安装一气门芯4,保证加工过程中气门芯4不会发生磨损;正面外圈位置均布若干沉头通孔,用以螺接驱动层2;其背面开有环形密封圈槽。所述载片层1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的材料,本实施例中以陶瓷进行举例,但不限于陶瓷。
驱动层2、其材质为不锈钢,呈圆形,周围均匀分布传动齿,传动齿的齿形、齿数依据所使用加工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该驱动层2上沿圆周均布若干螺纹孔用以螺接载片层1;同样的,驱动层2上两面以及载片层1朝向驱动层2的一面都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槽;该驱动层2中心部分的材料被部分去除,使得在装配好时,中心位置形成一空腔;该驱动层2正反两面结构一致。所述驱动层2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的材料,本实施例中以不锈钢进行举例,但不限于不锈钢。
密封圈3,该密封圈3的厚度范围为2~3mm,放置于载片层1与驱动层2内预设的密封圈槽中。
所述驱动层2的外周沿着周向分布有齿尖;所述齿尖的形状和个数依据所使用加工设备具体情况而定。
该游星轮夹具采用载片层1-驱动层2-载片层1的夹芯式结构,载片层1与驱动层2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工件放置于载片槽内时,工件、载片层1、密封圈3、驱动层2及气门芯4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将气门芯4连接气泵,抽取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牢牢吸附于游星轮载具上。
上述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上料:将待加工工件摆放于游星轮夹具一侧的载片槽中,将气泵连接该侧气门芯,抽出夹具内部部分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紧密吸附于夹具,随后翻转到夹具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2)下料:将气泵连接夹具一侧的气门芯,向夹具内部空间充气平衡内外部气压,取下该侧所有工件,随后翻转到夹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根据需要,所述的游星轮夹具可用于双面研磨或是双面抛光;所述的游星轮夹具可用于仅需进行单面加工的工件的研磨或抛光,也可用于需要进行双面加工的工件的研磨和抛光,其使用方法为:将上述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的使用方法重复进行两次,期间重新上料时将工件翻面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本发明所公开的变化或技术范围。替代方案旨在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的范围确定。

Claims (8)

1.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片层、驱动层、密封圈和气门芯;
所述载片层设置在驱动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夹芯式结构,载片层与驱动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载片层与驱动层在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着周向延伸的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放置于载密封圈槽中;所述载片层背向驱动层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气门芯则螺接于螺纹孔中;
该载片层上绕着载片层的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有若干载片槽,载片槽内均匀分布微小通孔,工件放置于载片槽内时,工件、载片层、密封圈、驱动层及气门芯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将气门芯连接气泵,抽取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吸附于游星轮载具上。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的外周沿着周向分布有齿尖;所述齿尖的形状和个数依据所使用加工设备具体情况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片槽的深度在100~1000μm范围内,具体深度根据零件厚度而定,载片槽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形状和尺寸需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定。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片槽内分布的微小通孔孔径范围为0.8~1.2mm,均匀排布,通孔间距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范围为2~3mm,密封圈的直径根据载片槽的形状和大小而定。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设置在载片层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所述驱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陶瓷。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上料:将待加工工件摆放于游星轮夹具一侧的载片槽中,将气泵连接该侧气门芯,抽出夹具内部部分空气形成负压使工件紧密吸附于夹具,随后翻转到夹具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2)下料:将气泵连接夹具一侧的气门芯,向夹具内部空间充气平衡内外部气压,取下该侧所有工件,随后翻转到夹另一侧重复上述步骤。
CN201811486276.XA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333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6276.XA CN109333338A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6276.XA CN109333338A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3338A true CN109333338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6276.XA Pending CN109333338A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33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795A (zh) * 2019-06-21 2019-08-16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0307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aiheiyo Cement Corp 真空吸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409643U (zh) * 2013-07-30 2014-01-29 铜陵市三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晶薄片吸附研磨装置
CN205415202U (zh) * 2016-03-17 2016-08-03 苏州久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镜片加工治具
CN10673712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抛光设备上的单面抛光系统
CN206373798U (zh) * 2016-10-17 2017-08-04 东莞领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式夹具
CN206393289U (zh) * 2017-01-13 2017-08-11 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道式真空吸附夹具
CN206464976U (zh) * 2017-01-19 2017-09-05 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化学机械抛光用的游星轮
CN209477960U (zh) * 2018-12-06 2019-10-11 华侨大学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0307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aiheiyo Cement Corp 真空吸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409643U (zh) * 2013-07-30 2014-01-29 铜陵市三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晶薄片吸附研磨装置
CN205415202U (zh) * 2016-03-17 2016-08-03 苏州久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镜片加工治具
CN206373798U (zh) * 2016-10-17 2017-08-04 东莞领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式夹具
CN10673712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抛光设备上的单面抛光系统
CN206393289U (zh) * 2017-01-13 2017-08-11 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道式真空吸附夹具
CN206464976U (zh) * 2017-01-19 2017-09-05 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化学机械抛光用的游星轮
CN209477960U (zh) * 2018-12-06 2019-10-11 华侨大学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5795A (zh) * 2019-06-21 2019-08-16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236C (zh) 一种研磨装置和晶片制造方法
CN206464999U (zh) 一种开式叶轮叶片的磨粒流抛光夹具
CN209477960U (zh)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
US20170129071A1 (en) Copper Disc for Sapphire Polishing,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Double-Face Copper Disc
WO2015192814A1 (zh) 一种蓝宝石面板的双面铜盘研磨工艺
CN104858773B (zh) 可调节晶片研磨平面度的修正盘和蓝宝石晶片研磨方法
CN211219366U (zh) 一种防止薄板类零件焊接变形装夹装置
CN109333338A (zh) 一种真空吸附式游星轮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55773B (zh) 一种超薄零件研磨抛光夹具
CN203830997U (zh) 金刚石磨轮焊接夹具
CN208866963U (zh) 一种用于大尺寸蓝宝石窗口片的抛光治具
JPS60249568A (ja) 半導体ウエハの研磨方法
CN112872921B (zh) 一种提高晶圆片边缘平坦度的抛光方法
CN205043605U (zh) 一种单面抛光打磨装置
CN207971814U (zh) 一种易于排屑的可修复性铜盘研磨盘
JP2006035369A (ja) 平面研磨機
CN106425548B (zh) 一种自锁式浮动支撑的附件装置
JP2008006578A (ja) 磁気ディスク用基板の取り出し方法および磁気ディスク用基板の表面加工装置
JP3354137B2 (ja) ウェーハの研磨装置
CN205835017U (zh) 一种高精度干振干式研磨装置
JP2008221355A (ja) 両面加工装置
JP2004114184A (ja) チャック
CN219275526U (zh) 一种用于氮化镓晶片双面研磨的行星轮及装置
CN216030068U (zh) 一种真空吸附盘以及抛光机
KR102334683B1 (ko) 연마 헤드용 서포터 및 그 서포터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