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8360B -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8360B
CN109328360B CN201780039346.4A CN201780039346A CN109328360B CN 109328360 B CN109328360 B CN 109328360B CN 201780039346 A CN201780039346 A CN 201780039346A CN 109328360 B CN109328360 B CN 109328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de
code
re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93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8360A (zh
Inventor
小林文人
芝冈良昭
吉住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do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do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do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do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28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8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05Associated digit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6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 G02B5/128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transparent spheres being embedded in matrix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04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digital security elements, e.g. information coded on a magnetic thread or strip
    • G07D7/0047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digital security elements, e.g. information coded on a magnetic thread or strip using checkcodes, e.g. coded numbers derived from serial number and denomin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3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ecurity se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介质(100),其具有:基体(例如剥离崩解性层(10)),其具有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息码(20);以及回归反射层(30),其位于所述基体的配置有所述信息码(20)的区域上,并且在回归反射条件下呈现回归反射,其中,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回归反射层(30)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20)。

Description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介质、以及包括使用该信息介质进行的真假判定的程序。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产品的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等目的,广泛地在该产品、该产品的部件、该产品的包装体等贴附具有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码的贴纸(或者封签)。信息码、尤其是二维码的每单位面积能够记录的信息量多,作为管理信息介质极其有用。
但是,这样的信息码容易被影印机等复制,因此例如能够制作假的信息码或者不正当地复制真正的信息码后粘贴到伪造产品上等。
关于该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一种层叠材料:在为防伪材料的层叠材料中,在透明微球上的一部分区域形成透明树脂层来降低该区域的回归反射率,通过透明树脂层形成区域与非形成区域的回归反射率的不同来记录信息码。在该专利文献中说明了:该层叠材料为不损害外观性地提高了安全性的信息介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2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918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例如也没有将透明微球上的透明树脂层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去除等而被篡改的危险消除。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篡改的危险被进一步降低,真假的判定容易且可靠的信息介质、以及包括使用该信息介质进行的真假判定的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总结如下。
[1]一种信息介质,具有:基体,其具有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息码;以及回归反射层,其位于所述基体的配置有所述信息码的区域上,并且在回归反射条件下呈现回归反射,其中,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回归反射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2]根据[1]所述的信息介质,所述回归反射层具有透明反射材料层以及含有平均粒径为10μm~100μm的多个透明球状体的透明球状体层,由此在回归反射条件下,通过所述透明球状体与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之间的边界处的反射来呈现回归反射,并且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透明球状体层和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3]根据[1]或[2]所述的信息介质,所述信息码为二维码。
[4]根据[3]所述的信息介质,所述二维码具备位置检测图案、将所述位置检测图案以外的区域分割而成并进行了记录的多个数据块、以及用于使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相邻的数据块间分离的分离空间。
[5]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所述基体具有剥离崩解性层。
[6]一种信息介质的制造方法,该信息介质是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该信息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有信息码的基体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基体的配置有信息码的区域上层叠回归反射层的工序。
[7]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基于在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来判断所述信息码部分是否呈现回归反射;以及基于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所述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来检测所述信息码。
[8]根据[6]所述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基于在所述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以及在所述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这两方,来判断所述信息码部分是否呈现回归反射。
[9]根据[7]或[8]所述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在所述信息码部分呈现回归反射、且识别出所述信息码时,判断所述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
[10]根据[9]所述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是真正的信息码时,使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
[11]根据[7]~[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在所述信息码部分不呈现回归反射、且识别出所述信息码时,判断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
[12]根据[11]所述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方: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时,使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以及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时,使记录单元记录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
[13]一种系统,具有光源、摄像机以及执行[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程序的计算机。
[14]根据[13]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为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型计算机或专用设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例如消除了回归反射层上的透明树脂层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去除等而被篡改的危险,真假的判定容易且可靠。本发明的使用上述的该信息介质的程序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信息码的真假判定,能够容易地以高安全性得到安全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尺寸为8mm×8mm的QR码(注册商标)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2是表示使用尺寸为8mm×8mm的DATAMATRIX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3是表示使用尺寸为8mm×8mm的FS码(注册商标)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4是表示使用尺寸为6mm×6mm的QR码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5是表示使用尺寸为6mm×6mm的DATAMATRIX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6是表示使用尺寸为6mm×6mm的FS码作为信息码的情况下的、回归反射层的层叠前(a)和层叠后(b)的外观的放大照片。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介质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概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信息介质>
本发明的信息介质具有:基体,其具有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息码;以及回归反射层,其位于所述基体的配置有所述信息码的区域上,并且在回归反射条件下呈现回归反射。
[基体]
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中的基体具有以下功能:提供信息介质所需的强度,保持信息码。因而,作为基体,只要为能够通过印刷打印信息码的材料即可,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材料。基体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包括多层的层叠体。
作为本发明的基体,例如能够举出片材、剥离崩解性层等,能够使用从它们中选择出的一种以上的材料。
(片材)
作为片材,例如能够例示纸张、膜等。
关于这些片材的具体例,作为上述纸张,例如能够举出优质纸、涂布纸、铜版纸、箔纸、再生纸等;作为上述膜,例如能够举出聚酯膜、聚烯烃膜、聚苯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酰亚胺膜等。
片材的厚度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则可以为任意的厚度:具有能够抗衡本发明的信息介质的制造工序中施加的负荷的强度;以及在粘贴于产品时不会过厚。例如能够例示10μm~5mm的范围。
(剥离崩解性层)
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中的基体可以具有剥离崩解性层来代替上述那样的片材、或者可以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片材的同时具有剥离崩解性层。在基体为片材与该剥离崩解性层的层叠体的情况下,该剥离崩解性层优选配置在基体的承贴侧。
作为剥离崩解性层,能够使用一般市售的剥离崩解性层。剥离崩解性层为如下这样的层叠体:当在一旦粘贴后要将其剥落时,在剥离崩解性层上和承贴物出现“VOID”、“已开封”等文字、或者具有与它们同种类的含义的图案,留下剥离过的痕迹,由此容易发现不正当开封,以使防止篡改。
剥离崩解性层例如至少具有表面基材、图案状的剥离层、薄膜金属层或透明树脂层、以及粘合层。在表面基材上还可以具有涂布层,在粘合层下可以具有剥离纸。作为这样的剥离崩解性层,例如能够举出琳得科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的“TEケシ50VOID PAT-18LK”等。
当在一旦粘贴剥离崩解性层(本发明的具有剥离崩解性层的信息介质)后将其剥落时,在不存在图案状剥离层的区域中,薄膜金属层与粘合层同表面基材一同剥落,或者透明树脂层与粘合层同表面基材一同剥落,但在图案状剥离层存在的区域中,薄膜金属层或透明树脂层从表面基材剥离,从而与粘合层一同残留于承贴物,因此浮现与图案状剥离层具有的图案相应的文字或图案。
作为剥离崩解性层中的表面基材,例如能够使用聚酯膜等;作为剥离层,例如能够使用硅酮树脂等;作为薄膜金属层,例如能够使用铝蒸镀层、银蒸镀层等金属蒸镀层、或者由铝浆等构成的印刷层等。
当在一旦粘贴剥离崩解性层后要将其剥落时,在剥离崩解性层上和承贴物留下剥离过的痕迹,由此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基体的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中的基体,代表性地能够使用如上述那样的片材或剥离崩解性层,或者能够使用剥离崩解性层与片材的层叠体。如果满足上述的基体的必要条件,可以使用产品(例如卡、票券、护照、商品券、各种票据类等)或产品的包装体(例如箱、袋、筒、瓶子、罐等)本身作为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中的基体。
[信息码]
本发明中的基体具有信息码。该信息码需要在得到的信息介质中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因而,该信息码的位置代表性地为该基体的表面侧(层叠后述的回归反射层的一侧),但在基体具有可视光线透过性的情况下,信息码可以处于该基体的背面侧(与层叠后述的回归反射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在基体为包括多层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在得到的信息介质中以光学方式读取,则信息码可以配置在该层叠体中的任一层中。关于在例如使用透明片材与剥离崩解性层的层叠体作为基体、且在透明片材侧配置回归反射层的情况下将信息码配置在透明片材与剥离崩解性层之间的方式,能够进行该信息码的光学读取,因此被容许。
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息码例如指一维码、二维码等。
作为一维码,例如能够举出JAN码、ITF码、NW-7、CODE39、UPC等条形码。
作为二维码,例如能够举出QR码(注册商标)、DATAMATRIX、FS码(注册商标)等。
QR码是周知的,注册在ISO/IEC 18004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QR码”的名称是注册商标。
DATAMATRIX是注册为AIMI的IS标准和ISO/IEC标准的公知的二维码。关于该码,矩形的相邻的两边形成实线“L”字状的定位图案,其余的两边形成虚线的时钟图案,在由这些图案划定的矩形内记录数据符号。而且,在数据符号的尺寸超过24单元×24单元的情况下分割该符号,将数据符号中的一块的尺寸限制为24单元×24单元以下,由此为提高了在数据符号失真的情况下的可读性的二维码。
FS码为日本专利第5791826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为具备以下的二维码:位置检测图案;将所述位置检测图案以外的区域分割而成并进行了记录的多个数据块;以及用于使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相邻的数据块间分离的分离空间。
FS码的特征在于,恰当地具有位置检测图案和分离空间,由此在数据符号失真的情况、数据符号的一部分缺失的情况等中的可读性非常高。
在下文记载FS码的概要。
[1]一种二维码,将由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据单元化,作为图案而配置为二维的矩阵状,所述二维码具备:位置检测图案;将所述二维的矩阵的除所述位置检测图案以外的区域分割所得到的多个数据块;以及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多个数据块间的分离空间,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块是根据误校正的单位分割所得到的。
[2]根据[1]所述的二维码,所述多个数据块包括格式信息块,所述格式信息块表示所述数据块是不同的多个表现中的哪一个。
[3]根据[1]或[2]所述的二维码,所述位置检测图案具有比所述数据块大的面积。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所述分离空间均为明或均为暗。
[5]根据[2]所述的二维码,所述多个表现之一是除中央的单元以外的八个单元被固定为包括四个明单元和四个暗单元的、表示140个图案的7比特表现。
[6]根据[2]所述的二维码,所述多个表现之一是除中央的单元以外的八个单元被固定为包括四个明单元和四个暗单元且中央的单元被固定为明或暗的、表示70个图案的6比特表现。
[7]根据[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每一个数据块被分割为具有一定的数据量。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各所述数据块具有3×3的单元,所述分离空间具有一个单元以上的宽度,所述位置检测图案具有四个单元以上的横向宽度和四个单元以上的纵向宽度。
作为应用于本发明中的信息码,由于每单位面积的信息量多,并且记载应该进行安全管理的信息的可能性高,因此二维码是优选的。
信息码、尤其是二维码的尺寸能够设为4mm×4mm以上,关于上限,没有技术上的限制。在使用本发明的信息介质作为防揭封签的情况下,比封签自身的尺寸小是恰当的。作为防揭封签的尺寸和形状,直径或长径为10mm~20mm左右的圆或椭圆、一边的长度为10mm~20mm左右的矩形较多,因此作为信息码的尺寸,例如能够例示5mm×5mm~15mm×15mm左右的矩形。
关于信息码的颜色,为了提高通过回归反射层叠体进行的光学识别性,优选暗色,更优选黑色。
[回归反射层]
回归反射层至少配置在基体上的信息码所存在的区域上。
优选的是,回归反射层在回归反射条件下呈现回归反射,并且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该回归反射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优选的是,上述回归反射层至少具有透明球状体层和透明反射材料层。
回归反射层可以在透明球状体层的与透明反射材料层相反的一侧(信息介质的外表面侧)上还具有表面涂布层。还可以在透明反射材料层的与透明球状体层相反的一侧(信息介质的内部侧)上具有固定树脂层、基材层、粘合层等。作为这样的回归反射层,能够使用市售的回归反射膜,例如举出株式会社丸仁制的透明型回归反射膜“LIGHT FORCETM LFU-1400”等。
透明球状体层含有多个透明球状体。作为该透明球状体,例如能够举出玻璃微珠、树脂微珠等。透明球状体例如能够使用平均粒径为10μm~100μm、折射率为1.9~2.2左右的透明球状体。
透明反射材料层直接地或者隔着其它层间接地设置于透明球状体层的基体侧(信息介质的内部侧)的表面,具有对入射到该透明球状体层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作为透明反射材料层,例如能够例示含有珠光颜料、蒸镀金属薄膜等的层。
固定树脂层为用于使多个透明球状体排列配置并且固定的层,例如能够使用含有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的层。提到固定树脂层的强度,因此可以在树脂中添加交联剂来使用。
上述回归反射层具有如上述那样的透明球状体层和透明反射材料层,由此在回归反射条件下,通过所述透明球状体与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之间的边界处的反射来呈现回归反射,并且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透明球状体层和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回归反射层任意地具有的基材层具有支承上述的透明球状体层和透明反射材料层的功能。作为该基材层,例如能够为包括聚酯、聚烯烃、纤维素、丙烯酸类树脂等树脂的具有透明性的膜。此外,也可以在回归反射层具有基材层的情况下,该基材层兼有作为信息介质中的基体的功能。即,在回归反射层具有基材层的情况下,具有该回归反射层的信息介质可以不另外具有特制的基体,也可以在回归反射层的基材层之外还另外具有作为信息介质中的基体发挥功能的层(例如剥离崩解性层)。
在回归反射层具有粘合层的情况下,这些层的构成材料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作为封签构件。
[信息介质的方式的一例]
在图7中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信息介质的优选的一个方式的结构的概要图。图7的信息介质100在由剥离崩解性层10构成的基体上配置信息码20,在其上具有回归反射层30。在图7中,将信息码20描绘为构成特制层的厚膜的层,但这是为了夸大信息码的存在的方便表现。应该理解的是:实际上,信息码可以形成为能够利用公知的印刷单元等以光学方式识别的程度的薄膜状,不会由于信息码的存在而形成特制层。
图7的信息介质100中的剥离崩解性层10为依次具有表面基材11、图案状的剥离层12、薄膜金属层或透明树脂层13、以及粘合层14的层叠体。
图7的信息介质100中的回归反射层30为依次具有透明球状体层31、透明反射层32、固定树脂层33、基材层34以及粘合层35的层叠体。
在图7的信息介质100中,回归反射层30具有基材层34,该基材层34除了作为回归反射层30的基材层34的功能以外,还能够同时发挥作为基体的一例的片材的功能。因而,图7的信息介质100中的基体只由剥离崩解性层10形成,不具有片材。然而,在图7的信息介质100中,基体在具有剥离崩解性层10的同时还具有片材的方式也是本发明的信息介质的优选的一例。
<信息介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信息介质只要具有上述的结构就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来制造。
作为一例,能够例示包括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准备具有信息码的基体的工序(基体准备工序);以及在所述基体的配置有信息码的区域上层叠回归反射层的工序(回归反射层层叠工序)。
[基体准备工序]
在期望的基体为单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该期望的基体上赋予信息码来进行基体准备工序;在期望的基体为包括多层的层叠体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以任意的顺序进行各层的层叠和信息码的赋予来进行基体准备工序。在为后者的情况下,可以在形成层叠体之后赋予信息码;可以在对构成层叠体的任意的层赋予信息码之后形成层叠体;可以形成构成层叠体的层中的一部分层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赋予信息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层叠其它层。
作为基体的层叠体的形成能够按照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为经由粘合层来压接两层的方法、在形成后的层上通过熔融挤出法成膜新的层来进行层叠的方法等。
赋予信息码的方法例如为使用打印装置进行的印刷。
作为能够用于赋予信息码的打印装置,例如能够举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热敏打印机、点阵打印机、其它印刷机。作为其它印刷机,优选的是例如能够举出胶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Gravure printing machine)、丝网印刷机、凹版印刷机、活版印刷机等。
使用的打印装置的分辨率优选为300dpi以上,更优选为400dpi以上,推荐使用约600dpi的装置。使用分辨率过高的打印装置的实际利益并不高,但并不禁止该使用。例如可以使用9,600dpi左右的打印装置。
[回归反射层层叠工序]
在回归反射层层叠工序中,在所述基体上的信息码所存在的区域上层叠回归反射层。在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中,以封签构件的形式提供回归反射层,因此能够通过该封签构件的粘贴来进行该工序中的层叠。
<程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进行如上述这样的信息介质的真假判定的验证等的程序。以下,以“被验证信息介质”这个用语来参照作为真假判定等的验证对象的信息介质。
本发明的程序基于在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和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所述被验证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来进行处理。
在此,回归反射条件为来自光源的光对被验证信息介质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大致相同的情况;非回归反射条件为来自光源的光对被验证信息介质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不同的情况。
本发明的程序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基于在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第一图像)来判断所述信息码部分是否呈现回归反射(第一判断);以及基于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所述被验证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第二图像)来检测所述信息码(第二判断)。
关于上述第一判断和第二判断,先进行哪个均可。
能够通过检查第一图像中表现的色彩和图案形状中的至少一种是否处于其规定的容许范围内来执行上述的第一判断。上述的色彩例如是指图像中表现出的色相、亮度、彩度等中的一个以上;图案形状是指图像中表现出的回归反射部分的形态图案。
作为上述第一判断的另一种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这两方来对它们进行比较,能够判断有无回归反射。在该情况下,在两图像的色彩和图案形状中的至少一个显著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具有回归反射,在两图像除了由于阴影等光源位置的不同而自然出现的差异以外实质上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没有回归反射。
能够通过检查第二图像中的信息码是否能够解码来执行上述第二判断。能够根据按信息码的种类设定的规定方法来检查能否进行该解码。
例如,在信息码为QR码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Iconit等一般流通的程序,在为DATAMTRIX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NeoReader等一般流通的程序。
在信息码为FS码的情况下,例如在第二图像中的图案中,识别位置检测图案,基于识别出的位置检测图案来计算格式信息块的位置,分析该位置的格式信息块,判定数据块是规定的多个表现中的哪一个,而且根据判定出的表现分析该数据块,由此能够尝试解码。
而且,当在上述第一判断中判断为信息码部分呈现回归反射、且在第二判断中能够识别信息码时,使计算机判断为该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
当在第一判断中判断为信息码部分不呈现回归反射、且在第二判断中能够识别信息码时,使计算机判断为该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
在第二判断中,在无法识别信息码时,在通过第一判断而判断为信息码部分呈现回归反射的情况以及通过第一判断而判断为信息码部分不呈现回归反射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均判断为该信息码的真假不明,或者判断为是不正当的信息码。
而且,在判断为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时,可以直接结束处理;可以转移到使用该信息码的预定的处理;可以在使显示单元显示该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之后,结束处理,或者转移到使用该信息码的预定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时,可以直接使处理结束;可以在使计算机执行使显示单元显示该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以及使记录单元记录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中的至少一方之后结束处理。
在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真假不明的情况下,可以以上述的判断为不正当的情况为依照。
<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执行上述的程序的系统。
本发明的系统具有光源、摄像机以及执行上述程序的计算机。
上述光源和摄像机用于拍摄上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本发明的系统优选具有存在于以下位置的光源(第一光源):能够从对于被写体而言与摄像机大致相同的方向进行光照射以拍摄第一图像的位置。
为了拍摄第二图像,需要来自对于对被写体而言与摄像机不同的方向的光。作为用于该目的的第二光源,例如既可以使用环境的光,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系统在与摄像机不同的位置还具有第二光源,也可以设为上述第一光源或摄像机在拍摄第二图像时移动的系统。
本发明的系统优选还具有显示单元或存储单元或这两方。上述显示单元具有显示所获取到的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或者所获取到的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的功能。上述存储单元具有记录所获取到的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或者所获取到的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的功能。
本发明的系统例如能够为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型计算机、专用设备。
在本发明的系统为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或平板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内置的摄像机与闪光灯通常处于比较近的位置。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作为上述第一光源能够使用内置的闪光灯;作为上述第二光源能够利用环境光;作为上述摄像机能够使用内置的摄像机。
并且,作为执行程序的计算机以及显示单元,分别能够利用内置的CPU和显示器;作为记录单元能够利用内置或增设的存储器。
实施例
在以下的试验例中,针对以下的信息介质进行读取验证,即该信息介质是将各种二维码印刷于剥离崩解性层的表面基材上、并且通过粘贴将回归反射层层叠于其上而制造出的。信息介质的制造条件如下。
剥离崩解性层:琳得科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产品名称“TEケシ50VOID PAT-18LK”
二维码尺寸:作为码外形的尺寸,对8mm×8mm、7mm×7mm、以及6mm×6mm这三种进行试验
二维码印刷用打印机:600dpi喷墨打印机、使用黑色墨
回归反射层:株式会社丸仁制、透明型回归反射膜“LIGHT FORCETM LFU-1400”、玻璃微珠直径(D50)=45μm
使用QR码、DATAMATRIX以及FS码作为二维码来进行验证试验。各码的单元数设定为约35,在使码种间的每一个单元的大小大体为相同的尺寸的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
作为参考例,在不层叠回归反射层而只有印刷有二维码的剥离崩解层的情况下也进行读取。
使用智能电话(iPhone(注册商标)6S)的二维码读取应用来进行信息介质的读取验证。
各二维码的单元数、以及使用的二维码读取应用的种类分别如表1那样。
[表1]
表1.
单元数 二维码读取应用
QR码 37×37 Iconit
DATAMATRIX 32×32 NeoReader
FS码 35×35 专用应用<sup>*)</sup>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制的FS码专用读取应用
在表2中示出读取验证的结果。关于尺寸为8mm×8mm和6mm×6mm的各二维码,在图1~6中表示没有层叠回归反射层的情况和层叠有回归反射层的情况下的放大照片。(a)均为没有层叠回归反射层的情况、(b)均为层叠有回归反射层的情况。
[表2]
表2.
Figure GDA0003185143380000151
如通过上述的试验例所验证的那样,当在二维码上层叠回归反射层时,由于因玻璃微珠引起的光的散射、折射以及反射而产生单元轮廓的畸变。但是,该畸变的程度只要不是过大,就能够利用通常的读码器进行读取。产生导致不可读取的畸变的码尺寸根据二维码的种类而不同,FS码能够读取到最小的尺寸为止。FS码由于在数据块间存在分离空间,因此即使由于玻璃微珠而产生单元轮廓的畸变,对对比度产生的影响也少,因此认为能够进行小尺寸的读取。
附图标记说明
10:剥离崩解性层;11:表面基材;12:图案状剥离层;13:薄膜金属层或透明树脂层;14:粘合层;20:信息码;30:回归反射层;31:透明球状体层;32:透明反射层;33:固定树脂层;34:基材层;35:粘合层;100:信息介质。

Claims (24)

1.一种信息介质,具有:
基体,其具有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的信息码;以及
回归反射层,其位于所述基体的配置有所述信息码的区域上,并且在回归反射条件下呈现回归反射,
其中,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回归反射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所述回归反射层具有透明反射材料层以及含有多个透明球状体的透明球状体层,由此在回归反射条件下,通过所述透明球状体与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之间的边界处的反射来呈现回归反射,并且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能够透过所述透明球状体层和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以光学方式读取所述信息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明球状体的平均粒径为10μm~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归反射层中的所述透明球状体为玻璃微珠,所述透明球状体的折射率为1.9~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球状体的平均粒径为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归反射层在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的与所述透明球状体层相反的一侧上还具有固定树脂层和基材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使用丙烯酸类树脂作为所述固定树脂层,
使用聚酯膜作为所述基材层。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归反射层在所述透明球状体层的与所述透明反射材料层相反的一侧上还具有表面涂布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为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维码具备位置检测图案、将所述位置检测图案以外的区域分割而成并进行了记录的多个数据块、以及用于使所述多个数据块中的相邻的数据块间分离的分离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维码的码外形尺寸为8mm×8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的颜色为黑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设置于所述基体的表面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具有剥离崩解性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崩解性层具有表面基材、图案状的剥离层、薄膜金属层以及粘合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介质,其特征在于,
使用聚酯膜作为所述表面基材,
使用硅酮树脂作为所述剥离层,
使用铝蒸镀层作为所述薄膜金属层。
16.一种信息介质的制造方法,该信息介质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该信息介质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具有信息码的基体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基体的配置有信息码的区域上层叠回归反射层的工序。
17.一种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用于判断被验证信息介质是否为具有真正的信息码的信息介质,其中,
所述具有真正的信息码的信息介质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信息介质,
基于在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所述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来判断所述信息码部分是否呈现回归反射;以及
基于在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所述被验证信息介质的信息码部分的图像,来检测信息码,
所述回归反射条件为来自光源的光对所述被验证信息介质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大致相同的情况,
所述非回归反射条件为来自光源的光对所述被验证信息介质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不同的情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在所述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以及在所述非回归反射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来判断所述信息码部分是否呈现回归反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码部分呈现回归反射、且识别出所述信息码时,判断所述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是真正的信息码时,使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信息码为真正的信息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码部分不呈现回归反射、且识别出所述信息码时,判断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时,使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和/或
在判断为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时,使记录单元记录所述信息码为不正当的信息码。
23.一种信息介质的验证系统,具有:
光源、摄像机以及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息介质的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为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或平板型计算机。
CN201780039346.4A 2016-06-24 2017-05-25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Active CN109328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5724 2016-06-24
JP2016125724A JP2017227838A (ja) 2016-06-24 2016-06-24 情報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7/019607 WO2017221629A1 (ja) 2016-06-24 2017-05-25 情報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8360A CN109328360A (zh) 2019-02-12
CN109328360B true CN109328360B (zh) 2022-04-19

Family

ID=6078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9346.4A Active CN109328360B (zh) 2016-06-24 2017-05-25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227838A (zh)
CN (1) CN109328360B (zh)
WO (1) WO2017221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81389A1 (en) * 2019-12-11 2021-06-17 Christopher R. Sossong Retroreflective Marking Embedded with Traditional Marking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9A (zh) * 1994-05-12 1997-04-16 美国3M公司 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283840A (zh) * 1999-03-26 2001-02-14 株式会社资生堂 防伪粘贴标记及其制法
US6217175B1 (en) * 1998-06-26 2001-04-17 Intel Corporation Laser marking process on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for security labels
JP2004020736A (ja) * 2002-06-13 2004-01-22 Marujin:Kk カラー再帰性反射材
CN1739112A (zh) * 2003-01-16 2006-02-22 株式会社资生堂 刻印了信息的层叠材料、粘贴该材料的物品及信息码的观察方法
CN1765637A (zh) * 2001-12-20 2006-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实施了防伪对策的记录物
CN1867956A (zh) * 2003-11-14 2006-11-22 纪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用逆反射薄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20813A (ja) * 2007-07-13 2009-01-2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タ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物品認識システム
CN104093602A (zh) * 2012-02-02 2014-10-08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标示板
CN105190654A (zh) * 2013-03-21 2015-12-2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识别介质、码信息的读取方法、码信息的读取装置、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以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8702B2 (ja) * 2003-11-14 2005-08-31 紀和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用再帰性反射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65293B2 (en) * 2008-12-15 2014-10-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ly active materials and articles and systems in which they may be use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59A (zh) * 1994-05-12 1997-04-16 美国3M公司 逆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US6217175B1 (en) * 1998-06-26 2001-04-17 Intel Corporation Laser marking process on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for security labels
CN1283840A (zh) * 1999-03-26 2001-02-14 株式会社资生堂 防伪粘贴标记及其制法
CN1765637A (zh) * 2001-12-20 2006-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实施了防伪对策的记录物
JP2004020736A (ja) * 2002-06-13 2004-01-22 Marujin:Kk カラー再帰性反射材
CN1739112A (zh) * 2003-01-16 2006-02-22 株式会社资生堂 刻印了信息的层叠材料、粘贴该材料的物品及信息码的观察方法
CN1867956A (zh) * 2003-11-14 2006-11-22 纪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用逆反射薄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20813A (ja) * 2007-07-13 2009-01-2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タ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物品認識システム
CN104093602A (zh) * 2012-02-02 2014-10-08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标示板
CN105190654A (zh) * 2013-03-21 2015-12-2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识别介质、码信息的读取方法、码信息的读取装置、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以及识别介质的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7838A (ja) 2017-12-28
WO2017221629A1 (ja) 2017-12-28
CN109328360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02629B2 (en) Gaming chip and management system
EP2489525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beled article
US91530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 secure document
KR102488710B1 (ko) 적층체, 신분증명서, 및, 신분증명서의 검증 방법
JP5464028B2 (ja) 偽変造防止用icラベル
JP5012046B2 (ja) 偽造防止用icラベル
JP2011514548A (ja) セキュリティエレメント
JP4835448B2 (ja) 偽造防止用icラベル
JP2011081165A (ja) 画像形成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体、並びに個人認証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個人認証媒体
KR102523880B1 (ko)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JP2013092746A (ja) 画像表示体及び情報媒体
CN109328360B (zh) 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US11305514B2 (en) Laminate, verifica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laminate
JP2019038255A (ja) 積層体、個人認証媒体、および、個人認証媒体の真贋判定方法
CN110476196A (zh) 防伪标签及防伪标签验证方法
KR20220032717A (ko)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JP5609070B2 (ja) 画像形成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体、並びに個人認証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個人認証媒体
JP2013071306A (ja) 画像形成体および個人認証媒体
KR20220032723A (ko)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응용제품
CN117916080A (zh) 转印箔、转印物、显示体、显示体的真实性的验证方法及验证装置、以及个体认证方法
JPH07276865A (ja) Idカ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630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