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6837B -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6837B
CN109316837B CN201910000387.3A CN201910000387A CN109316837B CN 109316837 B CN109316837 B CN 109316837B CN 201910000387 A CN201910000387 A CN 201910000387A CN 109316837 B CN109316837 B CN 109316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valve
filtering ponds
water
expan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03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6837A (zh
Inventor
刘前
周浩宇
王赛辉
万忠炎
潘绍兵
曾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03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16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16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6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6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6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02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by utilising gr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by gravity, inertia,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01D45/18Cleaning-out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10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所述石灰窑除尘装置包括重力除尘装置、粉尘称重仓和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所述重力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入口风管和出口风管,所述沉降室与所述释放管通过所述入口风管连通,所述沉降室设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沉降室与所述粉尘称重仓之间设有上部卸灰阀,所述粉尘称重仓上设有料位计和第二振动电机,所述粉尘称重仓的底部设有出灰管,所述出灰管上设有下部卸灰阀,所述出灰管与所述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连通。本申请能对释放阀排放的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降低废气中的粉尘含量,避免环境污染,还可将废气中的氧化钙粉尘收集后直接送入成品仓,实现了对粉尘的资源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灰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石灰窑系统包括A膛1和B膛2,A膛1和B膛2上均设有供热装置3和位于窑底的出料托板4,A膛1和B膛2通过环形通道5连通。A膛1和B膛2的两个出料托板4之间设有冷却风管6和冷却风释放阀7,冷却风管6与冷却风机8连接。A膛1和B膛2的上部通过助燃风管9连通,助燃风管9上设有助燃风释放阀10,助燃风管9与助燃风机11连接。生产过程中,石灰原料在燃烧膛内高温煅烧生成高温烟气和成品生石灰,煅烧所需空气通过助燃风机11,经助燃风管9送入燃烧膛。成品生石灰堆积在出料托板4上,经冷却风机8送入的冷却风冷却至80℃后,由出料托板4排出窑膛,冷却形成的高温废气与煅烧生成的高温烟气通过环形通道5进入预热膛,对预热膛中石灰原料进行预加热。A膛1和B膛2进行周期性的换向操作,交替充当预热膛和燃烧膛,实现石灰的预热和煅烧工艺。
燃烧膛为正压操作,入窑压力大约为20kPa,而预热膛为微负压操作,因此换向过程中需对燃烧膛进行泄压,故分别设置冷却风释放阀7和助燃风释放阀10,以分别释放燃烧膛下部和上部的窑膛压力。参照图2,以冷却风释放阀7的结构为例,其包括主要三通阀壳71、旋转阀塞72和释放管73,三通阀壳7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进风管61、出风管62和释放管73。旋转阀塞72有两个工作位置,当释放阀处于非泄压状态时,旋转阀塞72堵住释放管73与三通阀壳71的通路,冷却风机8通过三通阀壳71向窑膛送风;当释放阀处于泄压状态时,旋转阀塞72堵住出风管62与三通阀壳71的通路,冷却风机8鼓入的风通过释放管排出,实现窑膛压力的释放。
然而,由于成品石灰较软,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形成粉末状生石灰,在燃烧膛内正压环境下,窑膛内的石灰粉末会在风流的作用下,窜入冷却风管6和助燃风管9中,最后在冷却风释放阀7和助燃风释放阀10内聚集、沉淀。当释放阀由非泄压状态转换为泄压状态时,聚集在三通阀壳71中的粉尘会随风流从释放管73排放而出,使阀体周围空气中粉尘含量急剧增加,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粉尘中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粉末,简单外排也会造成原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石灰窑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用于石灰窑系统,所述石灰窑系统中的释放阀分为助燃风释放阀和冷却风释放阀,所述释放阀包括三通阀壳、旋转阀塞和释放管,所述石灰窑除尘装置包括重力除尘装置、粉尘称重仓和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所述重力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入口风管和出口风管,所述沉降室与所述释放管通过所述入口风管连通,所述沉降室设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沉降室与所述粉尘称重仓之间设有上部卸灰阀,所述粉尘称重仓上设有料位计和第二振动电机,所述粉尘称重仓的底部设有出灰管,所述出灰管上设有下部卸灰阀,所述出灰管与所述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板;所述出灰管的末端位于所述过滤池内部,并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方;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连接有消化水管,所述消化水管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第二水阀。
可选地,所述过滤池的一侧连接有冲洗水管,所述冲洗水管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上方,所述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三水阀;所述过滤池的另一侧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上设有第四水阀,所述污水管的下方设有污水处理池。
可选地,所述沉降室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入口风管和出口风管之间,所述隔板固定在沉降室的上部,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沉降室的高度;所述沉降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入口风管的截面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石灰窑除尘方法,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石灰窑除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石灰窑换向开始时,释放阀转为泄压状态,使含粉尘的废气经入口风管进入沉降室沉淀后排放;
石灰窑换向结束后,所述释放阀转为非泄压状态,开启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使沉降室收集的粉尘全部进入粉尘称重仓后,关闭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
开启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使所述粉尘称重仓内的粉尘经出灰管进入过滤池。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粉尘称重仓内料位达到上限时,记录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
进一步地,当关闭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未达到上限,则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进一步地,当开启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是否达到下限;
如果粉尘称重仓内料位达到下限,则关闭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并记录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
进一步地,当关闭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和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计算理论总用水量M(H2O) l
判断M(H2O) l 是否大于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
如果M(H2O) l 大于M(H2O)2,则计算二次注入量M(H2O)1,并打开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注入质量为M(H2O)1的清水;
如果M(H2O) l 小于M(H2O)2,则打开第二水阀,待所述过滤池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从排液管全部流出后,关闭所述第二水阀。
进一步地,在关闭所述第二水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利用冲洗水管对过滤板冲洗给定时间t,同时冲洗后的污水经污水管排入污水处理池中;
关闭所述第三水阀和所述第四水阀,打开所述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内注入质量为M(H2O)2的清水,则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进一步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M(H2O) l
式中,x为氢氧化钙在清水中的溶解度。
进一步地,按照以下公式计算M(H2O)1
式中,M(H2O) S 为实际总水用量,,其中1.3为余量系数;H为出灰管与过滤池底面的高度差,单位为m;A是过滤池的底面积,单位m2
本申请的除尘原理及过程为:释放阀的释放管分别连接重力除尘装置,当释放阀开始泄压时,释放管排出的含粉尘废气经入口风管进入沉降室的过滤后,最终由出口风管进行排放。由于沉降室截面积比入口风管截面积大很多,进入沉降室的气体流速急剧减小,废气中裹挟的粉尘颗粒动量降低,粉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沉降室底部,使装置排放的气体中粉尘含量大幅度降低。为合理收集和处理从废气中分离的氧化钙粉尘,在沉降室底部依次设置上部卸灰阀、粉尘称重仓、下部卸灰阀和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当释放阀停止泄压时,打开上部卸灰阀,同时启动第一振动电机,将沉降室底部聚集的粉尘颗粒排入粉尘称重仓。当粉尘称重仓内累积的粉尘达到上限时,打开下部卸灰阀,同时启动第二振动电机,粉尘经出灰管落入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中进一步处理,将粉尘中有利用价值的氧化钙成分与其余杂质分离后回收利用。
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在石灰窑系统换向时,可以对释放阀所排放的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从而显著降低废气中的粉尘含量,防止石灰窑生产过程中粉尘飞溅,可以改善石灰窑周围的工况环境,利于环境保护。另外,石灰窑废气中的粉尘主要由成品氧化钙粉末构成,回收利用价值大,本申请可以将这部分粉尘收集后直接作为成品送入成品仓,实现了对粉尘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石灰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石灰窑释放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石灰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石灰窑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的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的石灰窑除尘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的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和图2,石灰窑系统包括A膛1和B膛2,A膛1和B膛2上均设有供热装置3和位于窑底的出料托板4,A膛1和B膛2通过环形通道5连通。A膛1和B膛2的两个出料托板4之间设有冷却风管6和冷却风释放阀7,冷却风管6与冷却风机8连接。A膛1和B膛2的上部通过助燃风管9连通,助燃风管9上设有助燃风释放阀10,助燃风管9与助燃风机11连接。为保证送入的冷却风分布均匀,在冷却风管6的尾部端口设有中心风帽12。生产过程中,石灰原料在燃烧膛内高温煅烧生成高温烟气和成品生石灰,煅烧所需空气通过助燃风机11,经助燃风管9送入燃烧膛。成品生石灰堆积在出料托板4上,经冷却风机8送入的冷却风冷却至80℃后,由出料托板4排出窑膛,冷却形成的高温废气与煅烧生成的高温烟气通过环形通道5进入预热膛,对预热膛中石灰原料进行预加热。A膛1和B膛2进行周期性的换向操作,交替充当预热膛和燃烧膛,实现石灰的预热和煅烧工艺。
燃烧膛为正压操作,入窑压力大约为20kP,而预热膛为微负压操作,因此换向过程中需对燃烧膛进行泄压,故分别设置冷却风释放阀7和助燃风释放阀10,以分别释放燃烧膛下部和上部的窑膛压力。参照图2,以冷却风释放阀7的结构为例,其包括主要三通阀壳71、旋转阀塞72和释放管73,三通阀壳7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进风管61、出风管62和释放管73。旋转阀塞72有两个工作位置,当释放阀处于非泄压状态时,旋转阀塞72堵住释放管73与三通阀壳71的通路,冷却风机8通过三通阀壳71向窑膛送风;当释放阀处于泄压状态时,旋转阀塞72堵住出风管62与三通阀壳71的通路,冷却风机8鼓入的风通过释放管排出,实现窑膛压力的释放。
石灰窑系统换向过程中,当释放阀处于泄压状态时,由于释放管73所排放的废气中粉尘浓度较高,其中成品氧化钙粉末的占比约70%,因此有必要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同时将氧化钙粉末分离回收。
对此,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包括重力除尘装置13、粉尘称重仓15和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重力除尘装置13包括沉降室131,沉降室131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入口风管132和出口风管133,沉降室131与释放管通过入口风管132连通,沉降室131设有第一振动电机134。当释放阀开始泄压时(这里所述的释放阀包括冷却风释放阀7和助燃风释放阀10),释放管排出的废气经入口风管132进入沉降室131内,废气中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在沉降室131底部聚集、沉淀,从而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分离和过滤,处理后的废气经出口风管133排放,此时废气中粉尘含量显著降低。
可选地,沉降室131内设有隔板135,隔板135位于入口风管132和出口风管133之间,并且隔板135固定在沉降室131的上部,隔板135的高度小于沉降室131的高度,这样隔板135仅分隔沉降室131的上部空间。这种设计可防止入口风管132中含粉尘废气直接窜入出口风管133,而是使废气沿沉降室131的底部流通至出口风管133,以保证废气中的粉尘被大幅度沉降后排放,从而提升除尘效率。
沉降室131的截面积大于入口风管132,比如沉降室为圆形结构,使沉降室131的直径远大于入口风管132的管径,则进入沉降室131的气体流速会急剧减小,使得废气中裹挟的粉尘颗粒动量降低,粉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沉降室131底部,而废气会从出口风管133排出,从而快速将气体与粉尘颗粒分离。
沉降室131与粉尘称重仓15之间设有上部卸灰阀14,粉尘称重仓15上设有料位计151和第二振动电机152,粉尘称重仓15的底部设有出灰管153,出灰管153上设有下部卸灰阀16,出灰管153与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连通。上部卸灰阀14用于控制沉降室131与粉尘称重仓15是否连通,以控制是否将沉降室131内的粉尘排入粉尘称重仓15;料位计151用于检测粉尘称重仓15内实时料位的变化,便于控制除尘进程。下部下部卸灰阀16用于控制出灰管153是否通路,以控制是否将粉尘称重仓15内的粉尘排入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
当释放阀停止泄压时,开启上部卸灰阀14和第一振动电机134,使沉降室131内的粉尘排入粉尘称重仓15,同时由料位计151实时检测粉尘称重仓15内的料位,当粉尘称重仓15内的料位达到上限时,认为粉尘称重仓15已经满仓,则打开下部卸灰阀16和第二振动电机152,使粉尘称重仓15内的粉尘颗粒排入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以对粉尘中的成品氧化钙粉末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提高石灰窑的产量。
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在石灰窑系统换向时,可以对释放阀所排放的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从而显著降低废气中的粉尘含量,防止石灰窑生产过程中粉尘飞溅,可以改善石灰窑周围的工况环境,利于环境保护。另外,石灰窑废气中的粉尘主要由成品氧化钙粉末构成,回收利用价值大,本申请可以将这部分粉尘收集后直接作为成品送入成品仓,实现了对粉尘的资源化利用。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所述石灰窑除尘装置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二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包括过滤池171,过滤池171内设有过滤板172;出灰管153的末端位于过滤池171的内部,并且位于过滤板172的上方;过滤池171的顶部连接有消化水管173,消化水管173上设有第一水阀174;过滤池171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75,排液管175上设有第二水阀176。
设过滤池171的液位为L1,出灰管153的末端与过滤池17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L2,则应保证L2小于L1,以保证出灰管153的末端被水密封,出灰管153排出的粉尘与过滤池171内的液体充分混合。粉尘颗粒中包含约70%的氧化钙,其余为不溶于水的硅酸盐和碳酸钙颗粒,为便于分离粉尘中的氧化钙,过滤池171内所注入的液体为清水,以使氧化钙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通过第一水阀174控制消化水管173向过滤池171注入的清水量,以保证产生的氢氧化钙完全溶解于水,即粉尘中的氧化钙入水后生成氢氧化钙溶液,粉尘中的其他杂质由过滤板172筛出,然后打开第二水阀176,将氢氧化钙溶液经排液管175排出,以便后续提取氧化钙成品。
过滤板172用于筛出粉尘中其他不溶于水的杂质,避免这些杂质从排液管175排出,为防止过滤板堵塞,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中,过滤池171的一侧连接有冲洗水管177,冲洗水管177设置在过滤板172的上方,冲洗水管177上设有第三水阀178;过滤池171的另一侧设有污水管179,污水管179上设有第四水阀180,污水管179的下方设有污水处理池181。
当氢氧化钙溶液全部排尽后,使第一水阀174和第二水阀176为关闭状态,然后打开第三水阀178,利用冲洗水管177对过滤板172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杂质粉尘颗粒与水的混合液)经污水管179进入污水处理池181中。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氧化钙粉末与杂质粉尘颗粒的分离,全部过程都在过滤池171的清水中完成,氧化钙回收效率高,并且粉尘不会外泄,通过对各阀门以及过滤池内水量的调控,可以将这氧化钙粉末收集,得到氢氧化钙溶液,通过氢氧化钙溶液即可获取纯氧化钙,作为成品送入成品仓,实现了对粉尘的资源化利用,从而提高石灰窑的产量。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石灰窑除尘方法,用于实施例二所述的石灰窑除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石灰窑换向开始时,释放阀转为泄压状态,使含粉尘的废气依次经释放管和入口风管进入沉降室沉淀后排放。
当释放阀处于泄压状态时,风机向窑内送风(包括助燃风和冷却风)的通路被旋转阀塞72堵住,而向沉降室131送风的通路被打开,含粉尘的废气依次经过释放管和入口风管132后,进入沉降室131内进过沉降除尘处理后,废气从出口风管133被排放。
步骤S2:石灰窑换向结束后,所述释放阀转为非泄压状态,开启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使沉降室收集的粉尘全部进入粉尘称重仓后,关闭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
当石灰窑换向结束后,释放阀的旋转阀塞72旋动至释放管处,从而将入口风管132的通路堵住,此时沉降室131没有气体流动,因此具备卸灰条件。
步骤S3:判断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是否达到上限。如果是,执行步骤S5,反之则执行步骤S4。设置上限值用于判断粉尘称重仓15内的粉尘是否满仓,当满仓时,开始进行卸灰除尘。
步骤S4: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步骤S5:记录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利用粉尘称重仓15的自计量功能,获取达到上限料位时粉尘称重仓15的总重量,即为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
步骤S6:开启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使所述粉尘称重仓内的粉尘经出灰管进入过滤池。
步骤S7:判断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是否达到下限。如果是,则认为粉尘称重仓15内的粉尘已全部排入过滤池171中,此时执行步骤S8。
步骤S8:关闭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并记录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粉尘称重仓15向过滤池171排放的粉尘重量ΔM=M1-M2
步骤S9:计算理论总用水量M(H2O) l
氧化钙消化过程化学反应式为CaO+H2O=Ca(OH)2,粉尘称重仓15向过滤池171排放的粉尘重量ΔM=M1-M2,假设粉尘中全部为氧化钙,则生成氢氧化钙量为:
生石灰消化用水量M(H2O) x 为:
则氢氧化钙溶解所需用水量为:
其中,x为氢氧化钙在清水中的溶解度。参照图7,溶解度x的取值与温度变化相关。
则理论总用水量M(H2O) l 为:
步骤S10:判断M(H2O) l 是否大于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
即判断当前过滤池171内的水量是否超过理论总用水量M(H2O) l ,如果M(H2O) l 小于M(H2O)2,说明过滤池171内的水量可以满足氧化钙回收要求,以使生成的氢氧化钙完全溶解于水,则执行步骤S12;如果M(H2O) l 大于M(H2O)2,说明过滤池171内的水量不足,则执行步骤S11。
步骤S11:计算二次注入量M(H2O)1,并打开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注入质量为M(H2O)1的清水。
为保证生成的氢氧化钙完全溶于水中,实际总水用量M(H2O) S 可在理论总用水量M(H2O) l 的基础上,乘以一个余量系数1.3,则实际总水用量M(H2O) S 为:
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以池内水位高出出灰管153的末端10cm计算,则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为:
其中,H为出灰管153的末端与过滤池底面的高度差,单位为m;A是过滤池的底面积,单位m2
则二次注入量M(H2O)1为: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和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得到粉尘称重仓15向过滤池171排放的粉尘重量ΔM=M1-M2,并根据ΔM严格计算实际总水用量M(H2O) S 。根据重力除尘装置13和粉尘称重仓15控制粉尘排放量,不仅能实现粉尘中氧化钙粉末的充分分离和回收,同时还能对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中各个环节的用水量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使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17的工作更加精确高效,并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步骤S12:打开第二水阀,待所述过滤池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全部从排液管流出后,关闭所述第二水阀。
步骤S13:开启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利用冲洗水管对过滤板冲洗给定时间t,同时冲洗后的污水经污水管排入污水处理池中。冲洗给定时间t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14:关闭所述第三水阀和所述第四水阀,打开所述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内注入质量为M(H2O)2的清水,然后执行步骤S4,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当冲洗以及排污完成后,需要由消化水管173再次注入质量为M(H2O)2的清水,以便下一周期除尘工作的进行。
在石灰窑系统换向时,可以对释放阀所排放的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从而显著降低废气中的粉尘含量,防止石灰窑生产过程中粉尘飞溅,可以改善石灰窑周围的工况环境,利于环境保护。另外,石灰窑废气中的粉尘主要由成品氧化钙粉末构成,回收利用价值大,本申请利用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通过对各阀门以及过滤池内水量的调控,可以将这部分粉尘收集,得到氢氧化钙溶液,通过氢氧化钙溶液即可获取纯氧化钙,作为成品送入成品仓,实现了对粉尘的资源化利用,从而提高石灰窑的产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所涉及的各个实体设备和装置来实现。具体实现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照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7)

1.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用于石灰窑系统,所述石灰窑系统中的释放阀分为助燃风释放阀和冷却风释放阀,所述释放阀包括三通阀壳、旋转阀塞和释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窑除尘装置包括重力除尘装置、粉尘称重仓和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所述重力除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入口风管和出口风管,所述沉降室与所述释放管通过所述入口风管连通,所述沉降室设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沉降室与所述粉尘称重仓之间设有上部卸灰阀,所述粉尘称重仓上设有料位计和第二振动电机,所述粉尘称重仓的底部设有出灰管,所述出灰管上设有下部卸灰阀,所述出灰管与所述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连通;所述沉降室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入口风管和出口风管之间,所述隔板固定在沉降室的上部,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沉降室的高度;所述沉降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入口风管的截面积;
所述氧化钙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板;所述出灰管的末端位于所述过滤池内部,并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上方;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连接有消化水管,所述消化水管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第二水阀;当粉尘称重仓内的粉尘经出灰管排向过滤池内时,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1000(H+0.1)A,H为出灰管的末端与过滤池底面的高度差,单位为m;A是过滤池的底面积,单位m2;如果溶解粉尘中氧化钙所需的理论总用水量M(H2O)l大于M(H2O)2,则计算二次注入量M(H2O)1,并打开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注入质量为M(H2O)1的清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的一侧连接有冲洗水管,所述冲洗水管设置在所述过滤板的上方,所述冲洗水管上设有第三水阀;所述过滤池的另一侧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上设有第四水阀,所述污水管的下方设有污水处理池。
3.一种石灰窑除尘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灰窑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石灰窑换向开始时,释放阀转为泄压状态,使含粉尘的废气依次经释放管和入口风管进入沉降室沉淀后排放;
石灰窑换向结束后,所述释放阀转为非泄压状态,开启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使沉降室收集的粉尘全部进入粉尘称重仓后,关闭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
当所述粉尘称重仓内料位达到上限时,记录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
开启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使所述粉尘称重仓内的粉尘经出灰管进入过滤池;
判断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是否达到下限;
如果粉尘称重仓内料位达到下限,则关闭下部卸灰阀和第二振动电机,并记录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
根据粉尘称重仓上限料重M1和粉尘称重仓下限料重M2,计算理论总用水量M(H2O)l
判断M(H2O)l是否大于过滤池内初始水量M(H2O)2;M(H2O)2=1000(H+0.1)A,H为出灰管的末端与过滤池底面的高度差,单位为m;A是过滤池的底面积,单位m2
如果M(H2O)l大于M(H2O)2,则计算二次注入量M(H2O)1,并打开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注入质量为M(H2O)1的清水;
如果M(H2O)l小于M(H2O)2,则打开第二水阀,待所述过滤池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全部从排液管流出后,关闭所述第二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关闭上部卸灰阀和第一振动电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粉尘称重仓内料位未达到上限,则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第二水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利用冲洗水管对过滤板冲洗给定时间t,同时冲洗后的污水经污水管排入污水处理池中;
关闭所述第三水阀和所述第四水阀,打开所述第一水阀,向所述过滤池内注入质量为M(H2O)2的清水,则一个除尘周期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M(H2O)l
式中,x为氢氧化钙在清水中的溶解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M(H2O)1
式中,M(H2O)S为实际总水用量,M(H2O)s=1.3×M(H2O)l,其中1.3为余量系数;H为出灰管的末端与过滤池底面的高度差,单位为m;A是过滤池的底面积,单位m2
CN201910000387.3A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316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0387.3A CN109316837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0387.3A CN109316837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6837A CN109316837A (zh) 2019-02-12
CN109316837B true CN109316837B (zh) 2019-05-14

Family

ID=6525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0387.3A Active CN109316837B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16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3427A (zh) * 2019-11-04 2020-02-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石灰窑细颗粒粉尘的风选脱除装置及控制方法、石灰窑
CN110788002A (zh) * 2019-11-04 2020-02-1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石灰窑细颗粒粉尘的风选脱除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其的石灰窑
CN114353505B (zh) * 2021-12-15 2023-11-21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保高效双膛窑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2518B4 (de) * 1996-08-13 2007-02-08 Koch Transporttechnik Gmbh Anlage zum Behandeln eines CaO-haltigen Materials mit Wasser
CN2774621Y (zh) * 2005-04-13 2006-04-26 宗永明 斜板式惯性除尘器
CN201799174U (zh) * 2010-09-08 2011-04-20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形套筒石灰窑粉尘沉降装置
CN103359958A (zh) * 2013-04-26 2013-10-23 谢永红 单膛负压、全程无尘生产式双膛石灰窑
CN207996497U (zh) * 2018-03-10 2018-10-23 营口恒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铝粉沉降室
CN109111132A (zh) * 2018-10-17 2019-01-0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低NOx清洁燃烧型石灰生产方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6837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6837B (zh) 一种石灰窑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03849774B (zh) 一种废弃scr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9704601B (zh) 一种用于纳米级氢氧化钙生产的石灰消化工艺
CN208747648U (zh) 水泥窑协同处置二次铝灰的系统
CN102350163B (zh) 高砷金矿焙烧烟气治理系统及回收砷和脱硫的方法
CN105169926B (zh)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及利用其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
CN208612608U (zh) 铅酸蓄电池的环保型综合利用系统
CN105709909A (zh) 一种高大型全自动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系统
CN211411778U (zh) 一种环保型耐火材料搅拌机
CN108039473A (zh) 锂电池专用纳米钛酸锂复合材料制备系统
CN112264431A (zh)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铅栅熔炼加工工艺
CN209564639U (zh) 一种危废残渣物料回收萃取装置
CN111048863A (zh) 一种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工艺
CN209583824U (zh) 一种飞灰多级脱氯与水洗液脱钙软化系统
CN108906862A (zh) 一种铝电解废槽衬堆浸处理系统
WO1997012998A1 (en) Battery paste recycling process
CN214809557U (zh) 一种瓷砖生产线的多点位收尘除尘系统
CN208249904U (zh) 一种碳纳米管纯化设备
CN215249606U (zh) 硫化钡黑灰浸取装置
CN208853441U (zh) 一种铝电解废槽衬堆浸处理系统
CN209778910U (zh) 高炉炉渣处理设备
CN108383142A (zh) 一种再生铝铝灰渣资源化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CN203668023U (zh) 一种金属锆盐连续洗涤脱水生产设备
CN107352569A (zh) 一种新型的基于贝壳高效制备碳酸钙装置
CN208799918U (zh) 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