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726B -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726B
CN109312726B CN201780032659.7A CN201780032659A CN109312726B CN 109312726 B CN109312726 B CN 109312726B CN 201780032659 A CN201780032659 A CN 201780032659A CN 109312726 B CN109312726 B CN 109312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ross
thermostatic element
dampe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26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2726A (zh
Inventor
F·雅格
D·博杜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net SA
Original Assignee
Vernet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net SA filed Critical Vernet SA
Publication of CN109312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2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6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bodies due to heating, cooling, moistening, drying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 G05D23/02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non-metallic solid, e.g. elastomer, paste
    • G05D23/02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with sensing element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non-metallic solid, e.g. elastomer, past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placed outside a regulating flui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该组件包括杯体,活塞,引导件,和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设计成介于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缓冲器。该引导件设有旨在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孔并包括具有恒定横截面的第一孔部分,第二孔部分,以及连续地连接第一和第二孔部分的第三孔部分。根据本发明,缓冲器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不管活塞的平移位置如何,分别容纳在第一和第二孔部分中,和与第一和第二端部同轴连接的一个运行部分,在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相对于第一端部至少局部地变薄,使得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运行部分经由第三孔部分从第一和第二孔部分中的一个穿过另一个,并且当活塞平移时部分地释放缓冲器的内部变形应力。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恒温元件的组件,即一组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彼此组装时形成一种元件,该元件通过使用热膨胀材料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这些元件通常用于流体调节领域,因为它们使得可以根据待调节流体和/或其他热源的热量将一个流体供应通道分成一个或多个分配通道。将这些元件布置在例如有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回路中,特别是用于汽车内燃机等的冷却回路。当然,可以想到其他应用领域,例如发动机油和变速箱电路,以及公共卫生水回路。
通常,在恒温元件的部件中,有通常为管状形状并且包含诸如蜡的热膨胀材料的金属杯体。在恒温元件的其他部件中有用于组装到杯体上的活塞,并且活塞与杯体同轴,当这种热膨胀材料被加热时,在包含于杯体中的热膨胀材料膨胀的作用下活塞可相对于该杯体轴向平移移动。在膨胀时,热膨胀材料驱动活塞,使活塞相对于杯子被配置(disployed),而在热膨胀材料冷却期间,活塞通常在与恒温元件相关联的弹簧的作用下返回杯体。
为了引导活塞平移的位移,并且作为恒温元件的一个部件,设置有带孔的金属引导件,在金属引导件中活塞可在其内滑动孔,其中该引导件因此构成通过连接到杯体而进行组装的引导部件。
另外,为了防止热膨胀材料在活塞运动期间逸出到杯子的外部,并且防止恒温元件外部的通常恒温元件在浸泡其中的液体沿活塞渗漏到面向杯子的活塞轴向端部,热膨胀材料可以通过恒温元件的另一个部件,即相对于杯子保持而组装的柔性部件相对于外部密封。该柔性密封部件尤其可以制成所谓的平膜片的形式,其通常垂直于活塞的平移轴线延伸。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隔膜本身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其中隔膜变形以将平移运动传递到活塞。应该理解的是,活塞的行程因此与隔膜的变形幅度直接相关。
为了增加隔膜的给定变形的活塞行程,可以使用恒温元件的组成部分中的另一个部件,即介于隔膜和活塞之间的缓冲器,并且容纳在引导件的孔中。更具体地说,缓冲器被容纳在该孔的变窄的任一侧上,而活塞被容纳在位于轴向背离杯体的变窄的一侧的孔的部分中。该缓冲器是弹性体材料的圆柱体,例如橡胶,其横截面与位于轴向面向杯体的变窄一侧的孔部分的横截面相同或者甚至更大。以这种方式,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缓冲器背离杯体的端部,通过构成缓冲器的弹性体材料的弹性变形被迫进入变窄部分并且超出。另外,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缓冲器的所述端部进入孔的变窄部分并超出所述变窄部分的程度增加,这又增加了弹性体材料的变形量,并导致与孔没有上述变窄部分特征的情况相比,活塞的更大地布置。通过组装上面列出的组成部分制造的恒温元件的示例在EP0942347和FR2879681中给出。
从长远来看,这是因为活塞的展开-返回循环的重复以及施加到缓冲器的重复变形应力和倾向于显着退化所述缓冲器,特别是由于缓冲器在引导件变窄部分的摩擦磨损。换句话说,缓冲器的老化伴随着对其构成材料的严重损坏,特别是因为它在孔的变窄部分必须吸收的内应力。当然,恒温元件的性能被退化,其中缓冲器不再能够或仅部分地确保其增加活塞行程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恒温元件的一组改进的部件,其与缓冲器相关的性能随时间保持。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制造恒温元件的组件,包括:
杯体,其包含热膨胀材料,
活塞,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在热膨胀材料的作用下沿轴线(X-X)可相对于杯体平移移动,
用于引导活塞平移的引导件,其中引导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附接到杯体,并且设置有孔,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孔是以所述轴为中心并包括三个不同且同轴的孔部分,即:
第一孔部分,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面向杯体并且具有沿轴线基本恒定的横截面,
第二孔部分,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远离杯体并且具有沿轴线基本恒定并且小于第一孔部分横截面的横截面,活塞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容纳在第二孔部分中,以及
第三孔部分,其将第一孔部分和第二孔部分彼此连续地连接,并且
缓冲器,用于在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传递运动,其中缓冲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不仅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而且轴向容纳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孔部分中,同时在其中变形,
其特征在于,缓冲器包括:
第一端部,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的平移位置如何,都容纳在第一孔部分中,
第二端部,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的平移位置如何,与第一端部轴向相对并且容纳在第二孔部分中,以及
运行部分,其与第一和第二端部同轴地连接,并且在缓冲器与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组装之前,相对于第一端部至少局部地更薄,使得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当活塞平移时,运行部分经由第三孔部分从第一和第二孔部分中的一个穿过另一个,并且部分地释放缓冲器的内部变形应力。
因此,本发明违背了用于制造恒温元件的缓冲器必须是严格圆柱形弹性体部件的形式的技术观点。实际上,本发明要求缓冲器的运行部分相对于面向杯体的端部并且优选地还相对于缓冲器的相反端部变薄。因此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在缓冲器的分别更窄和更宽的部分之间孔的变窄部分,缓冲器的运行部分比如果运行部相对于缓冲器的至少一个端部没有变薄的情况下承受更低的变形应力:借助于本发明,一旦缓冲器被容纳在孔中就由其变形引起的缓冲器的内部应力,被部分地释放,并因此以比缓冲器的运行部分没有变薄的情况下产生的值低得多的值被保持。此外,由于缓冲器和孔的变窄部分之间的接触仅在活塞平移期间沿缓冲器的运行部进行,因此在热膨胀材料的膨胀和收缩期间,无论活塞的平移位置如何,内部变形应力的释放都证明是有效的。因此,虽然受益于缓冲器的作用以增加活塞的行程,但它避免或者至少减少和/或抵抗由于缓冲器与孔的变窄部分的摩擦而产生的退化。换句话说,用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制造的恒温元件可以控制缓冲器的老化。其结果是,除此之外,在长期内受到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制成的恒温元件的滞后性,在这种意义上,由于保持缓冲器的性能,对于给定的温度值的活塞定位以及根据温度上升或下降的活塞的定位通过差异彼此分离,这个差异即使在长期内,具有低的平均值并且其分离是有限的。
有利地增加了应力最大强度的限制,特别是通过调节运行部件形状和轴向变薄程度,以及这种变薄的相对尺寸和位于变窄部分两侧的孔的部分如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更详细地展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其他有利特征: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相对于第二端部至少也局部地变薄。
所述运行部分包括:
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在整个轴向范围内呈现一个横截面:
-基本上不变,
-对应于运行部分的最小横截面,
-小于第一端部的最小横截面,并且
-小于第一孔部分的横截面;和
第一连接子部分,其连接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和第一端部分,并且在缓冲器与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组装之前,具有沿轴线(X-X)变化的横截面。
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轴向范围减小到一个点。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所述运行部分相对于第二端部至少局部地变薄。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横截面小于第二端部的最小横截面并且大于第二孔部分的横截面,并且其中运行部分还包括第二连接子部分,其连接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和第二端部分并且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其具有沿轴线(X-X)变化的横截面。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横截面比第一端部的最小横截面小至少5%。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横截面比第二端部的最小横截面小至少5%。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体现的轴向尺寸(L63.1)等于运行部分的轴向尺寸(L63)的至少75%。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具有相等于至少运行部分的轴向尺寸(L63)的90%的轴向尺寸(L63.1)。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第一端部的最小横截面与第一孔部分的横截面上基本一致。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第二端部的最小横截面基本上与第一孔部分的横截面基本一致。
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相对于中间平面(P)对称,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中间平面(P)垂直于轴线(X-X),并且第一和第二端部相对其相互对称。
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孔部分的横截面具有圆形轮廓,并且在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的横截面具有圆形轮廓。
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热膨胀材料的隔膜,在所述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其相对于杯体保持以防止热膨胀材料从杯体中逸出,并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缓冲器的第一端部分之间。
通过阅读下面的描述,仅通过示例并参考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制造的恒温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2示出了恒温元件组装之前,图1的恒温元件的组件的分解部分,包括缓冲器,;
图3示出了与图1所在平面相同,如图2所示并且尚未组装的一部分组件的截面;和
图4至图8示出了与图3类似的截面,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缓冲器的变型。
图1示出了由组件制成的恒温元件1,该组件包括杯体10、活塞30、引导件40、隔膜50和缓冲器60,下面将依次详述。
刚性杯体10通常由热导良好的金属合金制成,例如黄铜。该杯体10以轴线X-X为中心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杯体10主要包括具有以X-X轴为中心的圆柱形底座的圆柱形的圆筒11。该筒11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处由底壁12封闭。这样,杯体10包含储存在筒体11内的热膨胀材料20,其中这种由例如蜡组成的热膨胀材料,任选地填充有提供良好导热性的粉末,例如铜粉。
为方便起见,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通过考虑术语“下”和“低”表示沿轴线X-X延伸并朝向底壁12定向的方向,换句话说朝向图1和图3的下部,而术语“上”和“高”表示反向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活塞30与杯体10同轴设置。活塞30的下端朝向杯体10轴向转动(turned),并设计成当材料由于加热而膨胀时,承受热膨胀材料20作用。通过下面描述的布置,加热的热膨胀材料的体积变化引起活塞30相对于杯体10沿轴线X-X向上平移。
活塞30的平移运动由形成引导件40的刚性部件引导。该引导件40与活塞30一样尤其由金属制成。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仅示出了引导件40的一半,引导件40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如图1所示,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具有以X-X轴为中心的中心孔41。
从图2和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孔41以三个孔部分41.1、41.2和41.3的形式沿X-X轴展开,它们彼此分开并且彼此同轴。孔部分41.1是三个孔部中沿轴向远离杯体10的孔的一个,而所述孔部41.2轴向面对杯体,孔部分41.3轴设置于与孔部分41.1和41.2之间,并且以连续的方式通过孔部彼此连接。孔部分41.1和41.2各自具有横截面,即在垂直于轴X-X的几何平面中的截面,其沿轴线X-X是恒定的,而孔部分41.2的横截面严格大于孔部分41.1的横截面。
在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孔41在其整个轴向范围上具有以轴线X-X为中心的具有圆形轮廓的横截面:同时,如图3所示,孔部分41.1横截面的直径D41.1严格小于孔部分41.2的横截面的直径D41.2。另外,孔部分41.3的横截面的直径沿着轴线X-X从在孔部分41.3的上端的直径D41.1到孔部分41.3的下端的直径D41.2逐渐过渡。
如图1所示,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活塞30以定制的方式轴向容纳在孔部分41.1中,而所述孔部分41.1的横截面与活塞30横截面一致以允许活塞30沿着轴线X-X被引导滑动,活塞30具有紧密的功能间隙,以允许活塞30沿轴线X-X的被引导滑动。
引导件40还设置有下部外凸缘42,下部外凸缘42被设计成牢固固定,特别是通过压紧固定到杯体10的设置在杯筒11的上端处凸缘13上。如图1所示,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通过将凸缘13压紧到凸缘42上而将引导件40固定到杯体10上。
设置隔膜50将热膨胀材料20相对于杯体10的外部密封,特别是首先,以防止热膨胀材料在该材料膨胀期间逸出到杯子的外部,并且第二,防止通常在使用恒温元件1时在其中浸泡的液体沿着活塞30向下渗出。如图1所示,隔膜50制成大致平膜的形式,它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天然或合成的橡胶,并且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基本上垂直于轴线X-X延伸。在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隔膜50包括周边部分51,周边部分51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通过引导件40的凸缘42压靠在凸缘13的内肩部而牢固地固定到杯体10上。隔膜50还包括中心部分52,该中心部分52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被轴线X-X横穿并且轴向介于在热膨胀材料20和活塞30之间。在热膨胀材料20膨胀期间,隔膜50在热膨胀材料的作用下弹性变形:更具体地说,然后隔膜50的中心部分52向上变形,并且轴向地朝向引导件40的孔部分41.2内的顶部变形,从而向活塞30传递向上驱动力。为了强调由于隔膜50的变形在活塞30上产生的驱动力,以及将该驱动力集中在轴线X-X上,中心部分52的上表面有利于向上凸起同时以轴线X-X居中。
在实践中,隔膜50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可以是为了防止热膨胀材料20从恒温元件1中逸出而相对于杯体而被保留的任何东西,并且只要该隔膜50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活塞30之间,它就能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通过变形在活塞30上传递向上的轴向驱动运动。
反过来,设置缓冲器60以增加由隔膜50的变形引起的活塞30的驱动效果。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如图1所示,缓冲器60轴向介于隔膜50和活塞30之间,更精确地位于隔膜的中心部分52和活塞30的下端之间。因此缓冲器60使得可能在隔膜50和活塞30之间,从而在热膨胀材料20和活塞之间传递轴向运动。
缓冲器60有利地是单个部件的形式,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特别是天然或合成的橡胶。
如在图1至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与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在轴X-X对应的方向上,缓冲器60以三个不同部分的形式形成,即分别为上端部分61和下端部分62的两个相对的端部,以及同轴连接上端部分61和下端部分62的运行部分(running portion)63。
运行部分63主要包括称为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子部分63.1,其在缓冲器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如图2和3所示,具有横截面,即,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垂直于与轴X-X对应的轴的几何平面中的截面,对应于运行部分63的最小横截面,而子部分63.1的横截面在其轴向范围内是恒定的。子部分63.1的横截面小于上端部分61和下端部分62的相应最小横截面,其中应当注意的是,在图2和3的实施例中,横截面各个端部61和62的截面沿轴线X-X是恒定的,并且此外彼此一致。
根据有利的设计,其在图2和图3中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并且特别地有利于缓冲器60的制造以及其与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的组装,子部分63.1和端部61和62的横截面轮廓呈圆形,使得,如图3所示,子部分63.1的横截面的直径D63.1小于端部61的横截面的直径D61和端部62的横截面的直径D62。
为了适应直径D61和D63.1之间的变化,更一般地,在端部61和运行部分63的子部分63.1的对应的横截面之间,运行部分63包括在端部61和运行部分63的子部分63.1之间的连接子部分63.2。类似地,为了适应直径D62和D63.1之间的变化,更一般地,在下端部分62和运行部分63的子部分63.1的对应的横截面之间,运行部分63包括在子部分63.1和下端部分62之间的连接子部分63.3。在图2和3的实施例中,连接子部分63.2和63.3代表运行部分63的边缘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子部分63.1的轴向尺寸(表示为L63.1)至少是运行部分63的轴向尺寸(表示为L63)的75%,或甚至至少90%,这相当于说连接子部分63.2和63.3的相应轴向尺寸的和小于L63尺寸的25%或甚至不到10%。此外,通过变形(未示出),缓冲器60可以制造成没有任何类似于连接子部分63.2和63.3的连接部分,有利于连接阶梯状的子部分和轴向范围减小到一个点的子部分。
根据在图2和图3中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的构造的特别有利的方面,运行部分63相对于几何中间平面P对称,该几何中间平面P在恒温元件1组装状态下垂直于轴线X-X:上端部分61和下端部分62相对于该中间平面P彼此对称。这样,平面P构成缓冲器60的对称平面,使得缓冲器60可以用其端部61和62中的任一个面向上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应该理解的是,这对恒温元件1的组装的操作是有利的。
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如图1所示,缓冲器60的上端部分61容纳在孔部41.1中,而下端部分62容纳在孔部分41.2中,同时缓冲器的运行部分63的上部区域容纳在孔部分41.1中,而其下部区域容纳在孔部分41.2中,同时连续占据上述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的孔部分41.3。因此,在其膨胀期间,热膨胀材料20通过介于热膨胀材料和下端部分62之间的隔膜50轴向向上抵靠缓冲器60的下端部分62。该支撑驱动缓冲器60通过弹性变形,朝向顶部,在孔40中轴向延伸,特别是在孔部分41.1中,通过将其上端部分61向上压靠活塞30并使活塞向上平移。
更具体地,缓冲器60设计成,特别是通过其轴向尺寸,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上端部分61无论活塞的平移位置都保持在孔部分41.1中,而不到达孔部分41.3,而下端部分62无论活塞的平移位置都保持在孔部分41.2中,而不到达孔部分41.3:因此,在热膨胀材料20的膨胀期间,仅缓冲器60的运行部分63经由孔部分41.3在孔部分41.1和孔部分41.2之间穿过。
另外,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缓冲器60的子部分63.1的横截面有利地确定尺寸为,不仅大于孔部分41.1的横截面而且小于孔部分41.2的横截面:因此,在这里考虑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运行子部分63.1的横截面的直径D63.1大于孔部分41.1的横截面的直径D41.1且小于孔部分41.2的横截面的直径D41.2。以这种方式,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在孔部分41.1中容纳的运行部分63的上部区域径向紧密地容纳在孔部分41.1中,而容纳在孔部分41.2中的运行部分63的下部区域,没有被这个孔部分41.2紧固,其中径向间隙原则上可以形成在它们之间。在实践中,上述间隙没有出现在图1中,因为在孔部分41.1中的运行部分63的上部区域的紧固引起该高区域的弹性变形,其中缓冲器60的弹性体材料然后变形占据所有可用空间,包括上述间隙,以最小化所述材料承受的内部应力。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缓冲器60的运行部分63相对于其端部61和62更薄: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当活塞30在可膨胀的材料膨胀期间以及所述材料收缩的情况下,在布局(deploy)中平移时,运行部分63释放缓冲器60的变形的一部分内应力,使得缓冲器60被内部应力偏置,所述内应力低于如果在组装缓冲器60之前,运行部分63已经呈现出与端部61和62的横截面完全相同的横截面。缓冲器60的内应力的这种限制降低了运行部分63摩擦抵靠孔部分41尤其是与抵靠孔部分41.3摩擦的强度,其横截面的渐进变化在这方面是有利的。在实践中,缓冲器60的内部应力的部分释放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因为运行部分63在其子部分63.1处的横截面比端部61和62的相应横截面小至少5%、或甚至至少10%、或甚至少至少15%、或甚至至少20%、或甚至至少25%。
通过这样限制上述内应力,通过限制和/或抵抗由于该材料与引导件40的孔41的摩擦而导致的所述材料随着时间的磨损避免了缓冲器60(特别是其构成弹性体材料)的过早退化。当然,在活塞30的平移位置改变期间,由于容纳在孔部分41.1中的运行部分63的轴向范围的变化以及通过所述运行部分63与抵靠孔部分41.3的摩擦,上述内应力相应地改变。
此外,当缓冲器60由在热膨胀材料20的膨胀期间,在热膨胀材料20的作用下变形的隔膜50向上驱动时,缓冲器的上端部分61和缓冲器的当前部分63的上部区域径向约束在孔部分41.1中,其中缓冲器60由于其组成弹性体材料的弹性而基本上向上伸长而变形:换句话说,缓冲器60有效地增加了由于隔膜50的变形而导致的驱动活塞30的效果,因此,对于隔膜50的给定变形,获得刚好大于隔膜变形的轴向幅度的活塞平移的行程。
为了优化缓冲器60的内应力的限制和增加缓冲器对活塞30的驱动效果,同时便于将缓冲器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上端部分61的横截面或下端部分62的横截面,或者有利地,这两个横截面,与这里考虑的实施例中的孔部分41.2的横截面一致,如图3所示,其中这相当于直径D61和/或D62等于直径D41.2的事实。
图4至8示出了缓冲器60的替代实施例,分别标记为160、260、360、460和560。
每个缓冲器160、260、360、460和560包括:
-上端部分161、261、361、461、561,上端部分在功能上类似于缓冲器60的端部61,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30的平移位置如何,所述端部161、261、361、461、561都容纳在孔41的孔部分41.1中,同时
-下端部分162、262、362、462、562,下端部分在功能上类似于缓冲器60的端部62,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30的平移位置如何,所述端部162、262、362、462、562都被容纳在孔41的孔部分41.2中,同时
-运行部分163、263、363、463、563,运行部分在功能上类似于缓冲器60的运行部分63,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述运行部分163、263、363、463、563同轴地将上端部分连接下端部分,当活塞30平移到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时,通过孔部分41.3在孔部分41.1和41.2之间穿过,并且在缓冲器160、260、360、460、5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至少局部地相对于该活塞的下端部分和对于缓冲器160、260和360相对于缓冲器的上端部分更薄。
通过使缓冲器60、160、260和360的运行部分63、163、263和363相对于其上端部分61、161、261和261以及相对于其下端部分62、162、262、362都更薄,润滑脂可以有利地夹在孔41和活塞的所述运行部分之间:其中,润滑脂的袋或储备实际上径向限定在孔和缓冲器的运行部分之间,同时分别通过牢固地容纳在孔部分41.1和41.2中的缓冲器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密封在其顶端和底端。因此由运行部分63、163、263和263保持的润滑脂,特别是在孔部分41.3处,通过减少缓冲器60、160、260和360的摩擦磨损,进一步提高恒温元件1的使用寿命。
当与缓冲器60比较时,缓冲器160具有特殊性,即:
-其端部161和162的横截面沿中心轴X-X不是恒定的,但是相反地,在这些端部161和162的中间轴水平处以最大值变化;和
-其运行部分163的横截面也在其轴向相对的端部之间连续变化,在其中间轴阶段处具有最小值。
因此,缓冲器160的运行部分163包括:
-子部分163.1,称为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其在缓冲器1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轴向地位于运行部分163的中间,其中它具有减小到点的轴向范围和对应的运行部分163的最小横截面相对应的横截面,同时有利地既小于孔部分41.2的横截面又大于孔部分的横截面41.1,和
-分别高和低的连接子部分163.2和163.3,分别将子部分163.1连接到上端部分161和下端部分162,并且在将缓冲器160组装到元件恒温1的其余部分之前,具有在其整个轴向范围内沿轴线X-X变化的横截面。
缓冲器260的运行部分263可以类似地描述为缓冲器160的运行部分163,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相应的连接子部分263.2和263.3的横截面的变化在穿过每个连接子部分的整个轴向范围上无效,但是从其子部分263.1提供,类似于缓冲器160的子部分163.1,仅直到这些子部分263.2和263.3的中间轴向阶段。
缓冲器360就其本身而言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其运行部分363的最小横截面子部分363.1不是轴向地位于该运行部分363的中间,而是向上移动。运行部分363的连接子部分363.2和363.3相应地适配。
如上所述,缓冲器460和560的运行部分463和563具有仅相对于其下端部分462和562更薄的特性。因此,对应于这些运行部分的最小横截面运行部分463和563的最小横截面子部分463.1和563.1的横截面,与上端部分461和561的横截面基本相同,同时小于下端部分462和562的横截面。这些最小横截面子部分463.1和563.1通过连接其运行部分463、563的子部分463.3和563.3(它们在功能上类似)连接到诸如缓冲器60的连接子部分63.3而连接到端部462和562,例如,。缓冲器460和560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它们的最小横截面的轴向位置和轴向范围;子部分563.1减小到一个点的轴向范围并位于运行部分563的上端,而子部分463.1具有较大的轴向范围。
应该注意的是,如先前在缓冲器60中详细解释的,发明人已经确定缓冲器60、160、260、360、460和560的各种实施例,具有释放内部变形应力的效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地,具有最明显的释放效果的优选形式是图2和3的缓冲器60。
最后,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恒温元件的制造组件的各种布置和变型也是可能的。举例来说,为了防止构成缓冲器60、160、260、360、460或560的弹性体材料经由引导件40的孔部分41.1挤出到恒温元件1外部,所述组件可以包括抗挤压盘,例如图1中所示的抗挤压盘70,其中所述抗挤压盘在轴线X-X上居中并且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介于缓冲器60和活塞30之间。该抗挤压盘通常具有比缓冲器60的刚度更大的刚度,但是比引导件40和活塞30的刚度小,例如,因为它由PTFE(聚四氟乙烯)制成。

Claims (9)

1.用于制造恒温元件(1)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体(10),其包含热膨胀材料(20),
活塞(30),其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在热膨胀材料膨胀期间,在热膨胀材料的作用下沿轴线X-X可相对于杯体平移移动,
用于引导活塞平移的引导件(40),其中引导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附接到杯体,并且设置有孔(41),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孔(41)是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并包括三个不同且同轴的孔部分,即:
第一孔部分(41.2),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面向杯体并且具有沿所述轴线不变的横截面,
第二孔部分(41.1),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远离杯体并且具有沿所述轴线不变并且小于第一孔部分横截面的横截面,活塞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轴向容纳在第二孔部分中,以及
第三孔部分(41.3),其将第一孔部分(41.1)和第二孔部分(41.2)彼此连续地连接,并且
缓冲器(60;160;260;360;460;560),用于在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传递运动,其中缓冲器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不仅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活塞之间,而且轴向容纳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孔部分中,同时在其中变形,
其特征在于,缓冲器(60;160;260)包括:
第一端部(62;162;262),在恒温元件(1)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30)的平移位置如何,都容纳在第一孔部分(41.2)中,
第二端部(61;161;261),其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无论活塞(30)的平移位置如何,与第一端部轴向相对并且容纳在第二孔部分(41.1)中,以及
运行部分(63;163;263),其与第一和第二端部同轴地连接,并且在缓冲器与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组装之前,相对于第一端部并且相对于第二端部至少局部地更薄,使得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当活塞平移时,运行部分经由第三孔部分(41.3)从第一和第二孔部分中的一个穿过另一个,并且部分地释放缓冲器的内部变形应力,
其中在将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63;163;263)相对于中间平面P对称,在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中间平面P垂直于轴线X-X,并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62、61;162、161;262、261)相对其相互对称,
其中在将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第一端部(62;162;262)和第二端部(61;161;261)的最小横截面与第一孔部分(41.2)的横截面基本相同,
以及
所述运行部分(63;163;263)包括:
最小横截面子部分(63.1;163.1;263.1),在将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在所述最小横截面子部分的整个范围内沿所述轴线呈现以下的横截面:
-是不变的,
-对应于运行部分的最小横截面,
-小于第一端部(62;162;262)和第二端部(61;161;261)的最小横截面,
-小于第一孔部分(41.2)的横截面;和
-大于第二孔部分(41.1)的横截面;
第一连接子部分(63.3;163.3;263.3),其连接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和第一端部,并且在缓冲器与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组装之前,具有沿轴线X-X变化的横截面,以及
第二连接子部分(63.2;163.2;263.2),其连接所述最小横截面子部分和第二端部,并且在将缓冲器组装到恒温元件的其余部分之前,其具有沿所述轴线X-X变化的横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最小横截面子部分(163.1)的轴向范围减小到一个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63.1;163.1;263.1)的横截面比第一端部(62;162;262)的最小横截面小至少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63.1;163.1;263.1)的横截面比第二端部(61;161;261)的最小横截面小至少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器(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63.1)体现的轴向尺寸(L63.1)等于所述运行部分(63)的轴向尺寸(L63)的至少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器(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最小横截面子部分(63.1)的轴向尺寸(L63.1)等于所述运行部分(63)的轴向尺寸(L63)的至少9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62、262)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端部(61、261)的横截面沿所述轴线X-X是不变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孔部分(41.2,41.1,41.3)的横截面具有圆形轮廓,并且在缓冲器(60;160;260)组装到恒温元件(1)的其余部分之前,运行部分(63;163;263)的第一端部(62;162;262)和第二端部(61;161;261)的横截面具有圆形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热膨胀材料(20)的隔膜(50),在所述恒温元件的组装状态下,其相对于杯体(10)保持以防止热膨胀材料从杯体中逸出,并轴向介于热膨胀材料和缓冲器(60;160;260)的第一端部(62;162;262)之间。
CN201780032659.7A 2016-05-25 2017-05-24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Active CN109312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4660A FR3051850B1 (fr) 2016-05-25 2016-05-25 Element thermostatique
FR1654660 2016-05-25
PCT/EP2017/062657 WO2017202981A1 (fr) 2016-05-25 2017-05-24 Ensemble pour fabriquer un élément thermostat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726A CN109312726A (zh) 2019-02-05
CN109312726B true CN109312726B (zh) 2021-02-05

Family

ID=5655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2659.7A Active CN109312726B (zh) 2016-05-25 2017-05-24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3928B2 (zh)
CN (1) CN109312726B (zh)
DE (1) DE112017002642T5 (zh)
FR (1) FR3051850B1 (zh)
GB (1) GB2565696B (zh)
RU (1) RU2742589C2 (zh)
WO (1) WO20172029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9427A1 (de) 2021-04-15 2022-10-20 Grohe Ag Dehnstoffelement für ein Thermostatmischventil
CN113803516A (zh) * 2021-11-19 2021-12-17 潍坊康斯拓普温控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防卡滞的恒温元件
JP7453720B1 (ja) 2023-12-25 2024-03-21 富士精工株式会社 ワックス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ワックスサーモ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8181A (en) * 1942-05-23 1945-01-30 Vernay Patents Company Sealing means
US2636776A (en) * 1949-07-29 1953-04-28 Antioch College Pressure operated device
US2714759A (en) * 1949-09-29 1955-08-09 Detroit Controls Corp Apparatus for clos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rmostatic power elements
US3035444A (en) * 1955-05-24 1962-05-22 Antioch College Thermostatic element
US2901908A (en) * 1955-06-06 1959-09-01 Antioch College Thermostatic elements
US3016747A (en) * 1956-11-28 1962-01-16 Antioch College Squeeze-push power element
GB879772A (en) 1958-01-10 1961-10-11 Sergius Vernet Temperature-or pressure-responsive element
US3188867A (en) 1962-10-15 1965-06-15 Sterling Automotive Mfg Compan Power element
US3777495A (en) 1971-02-10 1973-12-11 Y Kuze Thermal responsive power element
US4079589A (en) * 1976-12-23 1978-03-21 Design &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Electro-thermal actuator with valved boiler configuration
AU3296397A (en) * 1996-06-24 1998-01-14 Metex Corporation Wax motor
AU753000B2 (en) * 1997-09-26 2002-10-03 Thomas Ert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tropy transfer with a thermodynamic cyclic process
FR2775780B1 (fr) * 1998-03-09 2000-07-28 Vernet Sa Element thermostatique a reponse rapide
JP4175811B2 (ja) * 2002-01-30 2008-11-05 日本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
US6988364B1 (en) 2004-03-24 2006-01-24 Rostra Precision Controls, Inc. Thermal actuator
FR2879681A1 (fr) 2004-12-20 2006-06-23 Vernet Sa Sa Element thermostatique a reponse rapide, ainsi que cartouche et robinet equipes d'un tel element
FR2885180B1 (fr) 2005-04-27 2010-09-03 Vernet Element thermostatique a reponse rapide, ainsi que cartouche et robinet equipes d'un tel element
FR2943148B1 (fr) * 2009-03-11 2011-03-04 Vernet Cartouche chauffante pour un element thermostatiq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ainsi que vanne thermostatique comportant une telle cartouche.
FR2963531B1 (fr) * 2010-07-29 2014-03-21 Vernet Cartouche chauffante et element thermostatique comportant une telle cartouche
EP2543882B1 (en) * 2011-07-05 2015-08-26 Rettig ICC B.V. Temperature responsive material driven actuator
TWI422788B (zh) 2011-09-22 2014-01-11 Globe Union Ind Corp Constant temperature components
JP5023248B1 (ja) * 2012-04-05 2012-09-12 幸雄 大西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FR2991008B1 (fr) * 2012-05-23 2015-07-17 Vernet Element thermostatique
US9410536B2 (en) * 2012-06-13 2016-08-09 Rostra Vernatherm, Llc Self-contained thermally actuated flow-control assembly
CN103914091B (zh) 2013-01-05 2016-05-11 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组件及其制法
FR3003046B1 (fr) * 2013-03-07 2015-04-03 Vernet Cartouche thermostatique de regulation de fluide chaud et froid a melanger
US9714644B2 (en) * 2013-03-13 2017-07-2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Thermal retracting actuator
JP5407000B1 (ja) * 2013-04-11 2014-02-05 幸雄 大西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GB2529130A (en) 2014-04-22 2016-02-17 Kohler Mira Ltd Thermosta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726A (zh) 2019-02-05
GB201818995D0 (en) 2019-01-09
BR112018074175A2 (pt) 2019-03-06
DE112017002642T5 (de) 2019-04-11
FR3051850B1 (fr) 2018-09-07
US20200332779A1 (en) 2020-10-22
RU2018140947A3 (zh) 2020-06-16
US11053928B2 (en) 2021-07-06
RU2742589C2 (ru) 2021-02-08
FR3051850A1 (fr) 2017-12-01
WO2017202981A1 (fr) 2017-11-30
GB2565696A (en) 2019-02-20
GB2565696B (en) 2021-06-23
RU2018140947A (ru)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2726B (zh) 用于生产恒温元件的组件
JP6620212B2 (ja) 油圧圧縮ストップアッセンブリを備える油圧式ダンパ
CA2085281C (en) Seal arrangement
JP4293506B2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
JP5556310B2 (ja) シリンダ装置
US8857579B2 (en) Linear shock absorber
KR101363952B1 (ko) 유압식 쇽업소버
GB2296070A (en) Shock absorber shaft seal
JP4511168B2 (ja) ダンパ
US11988265B2 (en) Shock absorber
JP6114499B2 (ja) シール部材および緩衝器
JP2013217393A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US7703587B2 (en) Rod guide for monotube shock absorbers
US20060231990A1 (en) Gas spring
US7469841B1 (en) Self-contained thermal actuator
JP5473658B2 (ja) エアダンパ
US9709999B2 (en) Thermostatic element
US20100201052A1 (en) Gas Spring
JP5407000B1 (ja) サーモエレメント及びサーモスタット
JP2008115881A (ja) シリンダ装置
JP2009168159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20100293939A1 (en) Thermo element
BR112018074175B1 (pt) Conjunto para a fabricação de um elemento termostático
JP2008101640A (ja) 往復動軸用密封装置
JP7103722B2 (ja) 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