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3396A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Google Patents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03396A CN109303396A CN201811462510.5A CN201811462510A CN109303396A CN 109303396 A CN109303396 A CN 109303396A CN 201811462510 A CN201811462510 A CN 201811462510A CN 109303396 A CN109303396 A CN 1093033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opening
- medium rod
- fixed pulley
- n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28 contractil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4—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合结构、中棒及伞。本发明的开合结构,用于打开或折叠伞,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另一端的下巢,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所述上巢还设有与滑轮相连接的电机。本发明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伞具有省电、省力、电机工作效率高及电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合结构、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中棒、及应用该中棒的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开合多折伞的开合结构包括滑轮、拉绳、及一定滑轮,滑轮设于上巢内,定滑轮设于下巢。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依次绕过滑轮和定滑轮后,固定于上巢。然而,滑轮在转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伞撑开、闭合,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合结构,旨在使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开合结构,用于打开或折叠伞,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另一端的下巢,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所述上巢还设有与滑轮相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后,固定于下巢。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设于下巢的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位于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三定滑轮后,固定于上巢。
进一步地,所述下巢包括外套和内座,所述外套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内座容纳于第一开孔中,所述内座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中棒贯穿该第二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定滑轮容纳于该容置槽,所述内座凸设有二卡合件,该二卡合件间隔设置,以形成凹槽,所述凸出部部分容纳于该凹槽,所述外套的内表面凹设有二卡合槽,每一卡合件容纳于对应的一卡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至少一槽壁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沿容纳槽的底壁至容纳槽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的至少一槽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该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凸起的直径沿容纳槽的底壁至容纳槽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或,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且所述凸起与槽壁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的直径;且/或,
所述上巢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巢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和第二通孔、绕过滑轮、再通过第一通孔穿出上巢、绕过第二定滑轮、再伸入上巢并绕过第一定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及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滑轮的连接杆上,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及与电机连接的变速箱,所述第二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三齿轮,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棒,所述中棒包括上巢、下巢、及所述开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中棒远离上巢的一端,下巢设于上巢和把手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把手上的按钮、均设于把手内的电路板、开关及断电组件,所述开关及断电组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按钮能够与开关相触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池、设于电路板上的二端子、弹簧式电线,所述弹簧式电线的一端穿过中棒与电机连接,所述弹簧式电线的另一端与一端子连接,所述电池与另一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包括外管、至少一中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至少一中管和外管由内至外依次可滑动地套接,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内管一端,所述下巢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的外周壁,所述上巢设于所述外管的远离把手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伞,所述伞包括所述中棒。
进一步地,所述伞还包括伞骨组件,所述伞骨组件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和拉簧,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伞骨连接,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设于所述开合结构的同一侧,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设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开合结构中设置有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使得本发明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用户仅需要较小的力即可将伞打开、闭合。进一步地,由于电机与滑轮连接,电机可带动滑轮转动,以使伞打开或闭合,由于本发明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使得仅耗费电机较小的力即可打开或闭合伞,使得本发明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伞还具有省电、电机工作效率高及电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棒的下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下巢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下巢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棒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中棒的下巢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中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上巢和未安装有拉绳的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上巢和未安装有拉绳的开合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上巢和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上巢和开合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滑轮、蜗杆、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中棒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15,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合结构30,用于打开或折叠伞100。
所述伞包括中棒10、设于中棒10一端的上巢13、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10另一端的下巢11。
所述开合结构30包括设于上巢13内的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6、拉绳32、及设于下巢11的第二定滑轮33,所述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6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36和第二定滑轮33相对设置,所述拉绳32穿过中棒10、并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第一定滑轮36,所述上巢13还设有与滑轮31相连接的电机37。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滑轮36和第二定滑轮33设于所述开合结构30的同一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开合结构30包括设于上巢13内的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6、拉绳32、及设于下巢11的第二定滑轮33,所述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6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36和第二定滑轮33设于所述开合结构30的同一侧,所述拉绳32穿过中棒10、并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第一定滑轮36。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设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开合结构30中设置有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使得本发明应用该开合结构30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用户仅需要较小的力即可将伞打开、闭合。进一步地,由于电机37与滑轮31连接,电机可带动滑轮转动,以使伞打开或闭合,由于本发明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使得仅耗费电机37较小的力即可打开或闭合伞100。使得本发明应用该开合结构的伞100还具有省电、电机工作效率高及电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所述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第一定滑轮36后,固定于下巢11。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第一定滑轮36后,固定于下巢11,滑轮31可正转或反转,以带动拉绳32运动,使得下巢11沿靠近上巢13的方向移动或沿远离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
所述开合结构30还包括设于下巢11的第三定滑轮38,所述第三定滑轮38位于第二定滑轮33和第一定滑轮36之间。
所述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第一定滑轮36及第三定滑轮38后,固定于上巢13。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第一定滑轮36及第三定滑轮38后,固定于上巢13,滑轮31可正转或反转,以带动拉绳32运动,使得下巢11沿靠近上巢13的方向移动或沿远离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
所述下巢11包括外套111和内座113,所述外套111开设有第一开孔1111,所述内座113容纳于第一开孔1111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下巢11包括外套111和内座113,所述外套111开设有第一开孔1111,所述内座113容纳于第一开孔1111中,以使内座113与外套111连接。且所述内座113开设有第二开孔1131,所述中棒10贯穿该第二开孔1131,使得所述下巢11通过内座113可移动地套设于中棒10上。
所述外套111包括凸出部1113,所述凸出部1113开设有容置槽1115,所述第二定滑轮33容纳于该容置槽1115。
可以理解的,所述凸出部1113大致为一长方体结构。所述容置槽1115也大致呈长方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所述凸出部1113的一端呈开口状,使得拉绳32可通过该开口进入或伸出该容置槽111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外套111包括凸出部1113,所述凸出部1113开设有容置槽1115,所述第二定滑轮33容纳于该容置槽1115,且拉绳32可通过凸出部1113的开口进入或伸出该容置槽1115,使得拉伸32可通过该开口绕过第二定滑轮33。由于拉绳32伸入该容置槽1115,该容置槽1115的槽壁可对拉绳3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拉绳32打滑,进一步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三定滑轮38也容置于该容置槽1115中。拉绳32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第一定滑轮36及第三定滑轮38,使得依次绕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第一定滑轮36及第三定滑轮38后,固定于上巢13可对拉绳32进行有效的支撑。
所述内座113凸设有二卡合件1133,该二卡合件1133间隔设置,以形成凹槽1135,所述凸出部1113部分容纳于该凹槽1135,所述外套111的内表面凹设有二卡合槽1117,每一卡合件1133容纳于对应的一卡合槽1117。
可以理解的,所述二卡合件1133凸设于内座113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1113的第一端沿靠近内座113的方向凸设,所述凸出部1113的第二端沿远离内座113的方向凸设。
可以理解的,每一卡合件1133的自由端形成有固定部1134,所述固定部1134用于与弹簧1118连接。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134与弹簧1118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座113凸设有二卡合件1133,所述外套111的内表面凹设有二卡合槽1117,每一卡合件1133容纳于对应的一卡合槽1117,使得内座113和外套111连接。所述凸出部1113的第一端可容纳于凹槽1135中,进一步增加了内座113和外套1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每一卡合槽1117中均可容纳一弹簧1118,每一卡合件1133容纳于对应的一卡合槽1117中,并与对应的弹簧1118抵接。由于本发明的下巢11中设有弹簧1118,可为拉绳32提供一拉力,防止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变长现象的拉绳32出现打滑现象,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滑轮31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311,该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311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313,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凸起313的直径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或,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且所述凸起313与槽壁3111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32的直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时,所述槽壁311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313,所述凸起313呈辐射状排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一端设于底壁3113上,另一端沿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时,所述凸起313具有环状结构。
可以理解的,所述环状结构的凸起313设于底壁3113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311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313,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使得拉绳32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底壁3113、倾斜的槽壁3111、及凸起313的限位作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拉绳32在转动过程中会被逐渐地拉紧,在此过程中,拉绳32的直径逐渐变小,并逐渐地沿靠近底壁3113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凸起313的直径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使得在上述过程中,凸起313对拉绳32的限位作用逐渐增强,防止拉绳32在被拉紧的过程中与滑轮31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地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拉绳32在转动过程中会被逐渐地拉紧,其直径逐渐变小,并逐渐地沿靠近底壁3113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凸起313与底壁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32的直径,使得凸起313可配合底壁3113和侧壁3111对处于拉紧状态的拉绳进行较佳的限位,防止拉绳32在被拉紧的过程中与滑轮31出现打滑现象,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为40°~85°,优选为50°~80°,更加优选为60°~7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的夹角可为40°、50°、60°、70°、80°、或8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将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设置为40°~85°,可使槽壁3111可对拉绳32起到较佳的限位作用,防止拉绳32在运动的过程中打滑。
所述上巢1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31,所述上巢13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3,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和第二通孔133、绕过滑轮31、再通过第一通孔131穿出上巢13、绕过第二定滑轮33后,再伸入上巢13并绕过第一定滑轮36。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滑轮33固定于下巢11的外表面。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巢13包括外壳和容纳于外壳内的内壳,该外壳面向下巢11的一端形成有过孔,该内壳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31,该内壳的底壁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133。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过孔和第二通孔133伸入内壳内,通过第一通孔131和外壳的过孔伸出内壳和外壳,绕过第二定滑轮33后,再再伸入上巢13并绕过第一定滑轮36。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巢11可通过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拉绳32相对于上巢13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100。
所述开合结构30还包括第一齿轮315、与所述第一齿轮315相啮合的蜗杆34、及电机37,所述第一齿轮315套设于滑轮31的连接杆314上,所述电机37与蜗杆34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齿轮315与滑轮31同轴设置。所述蜗杆34与第一齿轮315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37包括与上巢13的内壳相匹配的壳体,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匹配的第三通孔,该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33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滑轮31、第一齿轮315、第二齿轮35、变速器均容纳于该电机37的壳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过孔、第二通孔133及电机壳体的第四通孔伸入上巢13的内壳和电机37的壳体内,再通过电机37的第三通孔、内壳的第一通孔131、及上巢13的外壳的过孔伸出电机37和上巢13,绕过第二定滑轮33后,再固定于上巢13。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巢13仅包括外壳,该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五通孔,该电机37具有与上巢13的外壳相匹配的壳体,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六通孔,该壳体的底壁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第五通孔、电机37的第七通孔伸入上巢13和电机37的壳体内,再通过电机37的第六通孔和上巢13的外壳的第五通孔伸出电机37和上巢13,绕过第二定滑轮33后,再固定于上巢1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315套设于滑轮31的连接杆314上,使得第一齿轮315与滑轮31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5与蜗杆34啮合,由于蜗杆34与电机37连接,当电机37驱动蜗杆34正转或反转时,可一并带动滑轮31也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拉绳32和第二定滑轮33带动下巢11沿靠近或远离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100。
所述开合结构30还包括第二齿轮35、及与电机37连接的变速箱(未标示),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连接,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三齿轮,该第二齿轮35和第三齿轮啮合。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箱可以调节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蜗杆34、第一齿轮315、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拉绳32及下巢11的运动速度,进而调节开伞或关伞的速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5还与变速箱的第三齿轮啮合,使得变速箱可通过第二齿轮35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来调节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所述变速箱与电机37连接,使得电机37可通过变速箱来调节第三齿轮、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棒10。
所述中棒10包括上巢13、下巢11、及所述开合结构30。
由于该中棒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中棒10还包括把手15,所述把手15设于中棒10远离上巢13的一端,下巢11设于上巢13和把手15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棒10还包括把手15,以便于用户握持。
所述中棒10还包括控制组件50,所述控制组件50包括设于把手15上的按钮51、均设于把手15内的电路板52、开关53及断电组件55,所述开关53及断电组件55均与所述电路板52电连接,所述按钮51能够与开关53相触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钮51包括开伞按钮511和收伞按钮513。
所述开伞按钮511和收伞按钮513均设于把手15靠近上巢13的一端,所述开伞按钮511位于收伞按钮513和下巢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所述收伞按钮511和开伞按钮513可设于把手15的其他区域。
可以理解的,所述断电组件55具有负载保护的功能,可防止伞100出现堵死现象。所述断电组件55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集成块,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按下所述开伞按钮511,以触碰所述开伞开关531,进而接通电路,使得所述电机37正转,以带动蜗杆34、第一齿轮315、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拉绳32运动,使得下巢11于中棒10上沿靠近所述上巢13的方向运动,达到开伞的目的;按下所述收伞按钮513,以触碰所述收伞开关533,进而接通电路,使得所述电机37反转,以带动蜗杆34、第一齿轮315、滑轮31、第二定滑轮33及拉绳32运动,使得下巢11于中棒10上沿远离所述上巢13的方向运动,达到收伞的目的。
所述控制组件50还包括电池57、设于电路板52上的二端子58、弹簧式电线56,所述弹簧式电线56的一端穿过中棒10与电机37连接,所述弹簧式电线56的另一端与一端子58连接,所述电池57与另一端子58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57为可充电的电池,可充电的电池可反复使用,更加经济、环保。
可以理解的,所述弹簧式电线56具有类似弹簧的结构,使得在收伞、开伞的过程中,所述弹簧式电线56不会受到损害,提高该电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52上设有二端子58,其中一端子58与电池57连接,另一端子58与弹簧式电线56的一端连接,该弹簧式电池58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与电机37连接,从而形成一完整的电路。所述电池57可通过电路板52、端子58及弹簧式电线56与电机37连接,为电机37的正转和反转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组件50还包括设于电路板52上的充电接口59,所述充电接口59用于对电池57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可通过该充电接口59对电池57进行充电,以方便用户使用。
所述中棒10包括外管17、至少一中管18和内管19,所述内管19、至少一中管18和外管17由内至外依次可滑动地套接,所述把手15固定于所述内管19一端,所述下巢11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17的外周壁,所述上巢13设于所述外管17的远离把手15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所述中管18可滑动地容纳于外管17中,所述内管19可滑动地容纳于中管18中,使得所述伞100具有可收缩的功能,方便用户的携带和使用。
所述中棒10内还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容纳于内管19中。所述弹簧16的一端设于外管17的顶端,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伸入把手15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弹簧式电线56和部分拉绳32贯穿所述弹簧16。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5固定于所述内管19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下巢11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外管17的外周壁,所述上巢13固定于所述外管17的背离把手15的一端,当按下开伞按钮511时,依靠中棒10内的所述弹簧16的弹力将所述外管17、至少一中管18和内管19弹伸开,所述下巢11在拉绳32的带动下沿着所述外管17的外周壁滑动而与所述上巢13抵接,完成开伞的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伞100。
所述伞100包括所述中棒10。
由于该伞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伞100还包括伞骨组件70,所述伞骨组件70包括第一伞骨71、第二伞骨72、和拉簧73,所述第一伞骨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13,所述第二伞骨72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11,所述第二伞骨7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伞骨71连接,所述拉簧7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伞骨71和第二伞骨72。
优选地,所述第一伞骨71为多折的第一伞骨71,使得所述伞100为可折叠的多折伞,体积上更加小巧,外形上更为美观,也更方便用户的携带和使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座113靠近上巢13的一端沿径向开设有至少一容纳槽1136和一环形槽1137,所述容纳槽1136和所述环形槽1137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所述环形槽1137沿内座113的周向设置。
所述第二伞骨72的一端容纳于该容纳槽1136中。且该第二伞骨72容纳于容纳槽1136的一端开设有一开孔(未图示)。所述伞100还包括固定件(未图示),该固定件可为金属丝,如铁丝,不锈钢丝,铝丝等。该固定件可穿过第二伞骨72的开孔后,缠绕于该环形槽1137中,以将第二伞骨72与内座113牢固地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固定件至少缠绕于环形槽1137中一圈。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伞骨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13,所述第二伞骨72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11,所述第二伞骨7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伞骨71连接,所述拉簧7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伞骨71和第二伞骨72。当按下所述收伞按钮513后,所述拉绳32拉动中棒10远离上巢13的一端,即,使内管19和中管18向靠近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以使内管19、中管18及外管17由内到外依次套设,同时,所述下巢11依靠所述拉簧73的拉力能将所述第一伞骨71和第二伞骨72向内收回而使得所述下巢11向所述把手15方向运动,进而达到收伞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开合结构,用于打开或折叠伞,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中棒一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另一端的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所述上巢还设有与滑轮相连接的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后,固定于下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设于下巢的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三定滑轮位于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一端设于中棒的远离上巢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中棒、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三定滑轮后,固定于上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包括外套和内座,所述外套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内座容纳于第一开孔中,所述内座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中棒贯穿该第二开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定滑轮容纳于该容置槽,所述内座凸设有二卡合件,该二卡合件间隔设置,以形成凹槽,所述凸出部部分容纳于该凹槽,所述外套的内表面凹设有二卡合槽,每一卡合件容纳于对应的一卡合槽。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至少一槽壁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沿容纳槽的底壁至容纳槽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的至少一槽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该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凸起的直径沿容纳槽的底壁至容纳槽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或,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的倾斜方向,且所述凸起与槽壁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的直径;且/或,
所述上巢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巢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和第二通孔、绕过滑轮、再通过第一通孔穿出上巢、绕过第二定滑轮、再伸入上巢并绕过第一定滑轮。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及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滑轮的连接杆上,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二齿轮、及与电机连接的变速箱,所述第二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三齿轮,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
10.一种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包括上巢、下巢、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合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中棒远离上巢的一端,下巢设于上巢和把手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把手上的按钮、均设于把手内的电路板、开关及断电组件,所述开关及断电组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按钮能够与开关相触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池、设于电路板上的二端子、弹簧式电线,所述弹簧式电线的一端穿过中棒与电机连接,所述弹簧式电线的另一端与一端子连接,所述电池与另一端子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
15.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包括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中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62510.5A CN109303396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62510.5A CN109303396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3396A true CN109303396A (zh) | 2019-02-05 |
CN109303396B CN109303396B (zh) | 2024-02-13 |
Family
ID=6522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62510.5A Active CN109303396B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033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8134A (zh) * | 2020-03-27 | 2020-07-03 |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06064U (zh) * | 2010-08-26 | 2011-04-27 | 罗雄 | 一种带弯向的遮阳伞 |
CN202500983U (zh) * | 2012-03-05 | 2012-10-24 | 宁波海曙悦启工贸有限公司 | 拉紧滑轮 |
JP3181112U (ja) * | 2012-11-09 | 2013-01-24 | 倪素珍 | 自動開閉傘半自動折り畳み構造 |
CN103126226A (zh) * | 2011-12-05 | 2013-06-05 | 黄自力 | 易收伞的自动开收伞 |
CN205106651U (zh) * | 2015-10-23 | 2016-03-30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全自动开收伞的开收控制机构 |
CN207957608U (zh) * | 2018-03-06 | 2018-10-12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基于绞车及动滑轮系统的塔式重锤张紧检修装置 |
CN209788759U (zh) * | 2018-11-30 | 2019-12-17 |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11462510.5A patent/CN1093033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06064U (zh) * | 2010-08-26 | 2011-04-27 | 罗雄 | 一种带弯向的遮阳伞 |
CN103126226A (zh) * | 2011-12-05 | 2013-06-05 | 黄自力 | 易收伞的自动开收伞 |
CN202500983U (zh) * | 2012-03-05 | 2012-10-24 | 宁波海曙悦启工贸有限公司 | 拉紧滑轮 |
JP3181112U (ja) * | 2012-11-09 | 2013-01-24 | 倪素珍 | 自動開閉傘半自動折り畳み構造 |
CN205106651U (zh) * | 2015-10-23 | 2016-03-30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全自动开收伞的开收控制机构 |
CN207957608U (zh) * | 2018-03-06 | 2018-10-12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基于绞车及动滑轮系统的塔式重锤张紧检修装置 |
CN209788759U (zh) * | 2018-11-30 | 2019-12-17 |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8134A (zh) * | 2020-03-27 | 2020-07-03 |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WO2021189628A1 (zh) * | 2020-03-27 | 2021-09-30 |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03396B (zh) | 2024-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9914B (zh) | 电动开收多折伞 | |
CN109303396A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209573544U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109043761A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109527741A (zh) |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 |
US20170025925A1 (en) |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having multi-stag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 |
CN106385090B (zh) | 移动充电器 | |
CN202863979U (zh) | 一种红外感应式自动开关盖容器 | |
CN107482734B (zh) |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 |
CN209528153U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209088607U (zh) | 一种柔性光伏储能装置 | |
CN209788759U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204887122U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手机夹的蓝牙自拍杆 | |
CN205671952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烤炉 | |
CN109393681A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213154479U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110254834A (zh) | 一种快捷打包包装盒 | |
CN111301824B (zh) | 一种贵重物品智能包装盒 | |
CN111358134A (zh) |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 |
CN102838000A (zh) | 电动园林工具用的绕线盘 | |
CN209545659U (zh) | 一种自动夹紧的手机支架 | |
CN201700562U (zh) | 全自动收缩折叠伞 | |
CN209788762U (zh) |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 |
CN215685317U (zh) | 一种手电两用电动伞 | |
CN206725925U (zh) | 摄像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344000 No.9, pinggaosan Road, industrial park, Lichuan County,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zhou Yuanf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and 3 / F, No.1 Hengyun Road, Xinsheng commun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YUANFA RAINWEAR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